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十分区的统战工作

合集下载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以冀中根据地为核心建立起来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以冀中根据地为核心建立起来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以冀中根据地为核心建立起来>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在华北同蒲路以东,津浦路以西,正太、石德路以北,张家口、承德以南广大地区创建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誉之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挺进华北抗日前线。

9月25日,首战平型关,歼敌近千人,取得了抗战开始后的第一个胜利。

10月,按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一一五师主力由五台山南下晋西南,开始创建晋西南根据地。

第一一五师一部及军政干部共约3000余人,在政委聂荣臻率领下留驻五台山地区,着手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

他们在五台山地区建立战地动员委员会和抗日救国会等半政权性质的组织,广泛发动群众,武装群众,扩大队伍,开展游击战争,收复敌占城镇,很快在平绥、正太、同蒲、平汉路之间的晋察冀边区形成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11月7日,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命令,以阜平、五台为中心的晋察冀军区成立,聂荣臻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下辖四个军分区。

11月下旬,日军调集2万余人分八路对根据地进行围攻。

八路军采取游击战和集中主力歼敌的作战方针,歼敌1000余人,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粉碎了敌人的围攻,巩固了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发展到30多个县。

1938年1月10日,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在河北阜平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共产党员、国民党员、各抗日军队和抗日群众团体的代表,工人、农民、开明绅士和资本家的代表,蒙、回、藏等少数民族的代表,以及五台山寺庙的和尚、喇嘛等140余人,代表着边区30余县的广大民众。

会议经过民主选举,成立了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宋劭文为主任委员,胡仁奎为副主任委员。

这是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敌后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民主政权,它颁布实施的各项政策法令,稳定了社会秩序,根本改变了国民党军队败退和政权垮台后出现的混乱局面,使敌后抗战力量得到迅速发展。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纪事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纪事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纪事作者:来源:《百年潮》2015年第10期晋察冀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创建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

它位于华北北部,北与绥远省东部、察哈尔省北部、热河省北部和辽宁省西部相连,东、西、南三面以津浦、同蒲、正太、石德铁路为界,分别与山东、晋绥和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接壤,包含以山西、察哈尔、河北三省交界地为中心的晋、察、冀、热、辽诸省的广大地区,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抗战时期,它在对敌斗争和建党、建军、建政、群众工作及经济、文教工作等方面,创造了极为丰富、宝贵的经验,被中共中央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

中共中央创建晋察冀地区根据地的决策七七事变后,日军疯狂进攻华北,7月底占领北平、天津,8月末攻陷南口、张家口,9月占领大同、保定、沧州,10月攻占石家庄、娘子关、德州,11月8日又攻陷太原。

至此,整个华北几乎完全沦陷,日军锋芒直逼黄河北岸。

在此形势下,坚持华北敌后抗战的任务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身上。

而在华北敌后抗战的全局中,晋察冀地区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晋察冀地区处于华北抗战的最前沿,在这里建立抗日根据地,可以北越长城,直捣伪“满洲国”,扼住日军出入华北的咽喉要道山海关;可以控制平汉、津浦、同蒲、正太、平绥、北宁等铁路干线,卡住日军运输的大动脉;还可以紧紧包围日本华北方面军大本营及华北伪政权的驻地北平、天津、张家口等战略要点,在华北地区敌人的心脏上插入一把尖刀。

总之,这既可以直接袭扰敌人的后方,牵制敌人的大量兵力,达到配合国民党军正面战场作战的目的,将来还可以成为全国大反攻、解放东北的重要前进阵地。

晋察冀地区,早在卢沟桥事变前,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推动或组织下,就多次爆发过英勇的抗日斗争,如29军等部的长城抗战,孙永勤部的热南抗战和冯玉祥、方振武、吉鸿昌领导的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的斗争等,特别是1935年北平爆发的一二九抗日救亡爱国学生运动,有力地推动了全国人民抗日救亡的热潮,也直接激发了本地区人民坚决抗战,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旅以上干部名录简历

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旅以上干部名录简历

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旅以上干部名录简历1937年8月至1945年8月丁振军1913-1944 河北滦县中共冀东区委第十七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丁麟章1907-1945 湖南平江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一纵队第三支队政委卜荣久1908-1944 天津蓟县中共冀热边行署秘书长于一心1910-1942 山东牟平八路军胶东军区第三军分区参谋长于已午1915-1942 山东牟平八路军胶东军区西海军分区政委于化臣1908-1939 河北唐山冀东抗日联军参谋长于文彬1915-1938 河南息县八路军冀鲁边抗日游击队政委于克恭1907-1940 山东乳山中共山东省东海特委书记兼东海军分区司令员于寄吾1905-1942 山东牟平八路军胶东军区第三军分区政委于震中 -1938 冀东抗日联军第九总队总队长才山1910-1945 辽宁黑山冀热辽军区副参谋长马玉堂1910-1942 河北藁城冀南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马本斋1902-1944 河北献县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马庆华1914-1939 河北廊坊中共睢杞太特委书记兼新四军睢杞太独立大队政委马吟南1912-1944 河北玉田中共冀热边特委秘书长救国报社长兼总编辑马健生1913-1940 山东寿光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支队参谋长(错杀)马振华1905-1940 河北盐山中共冀鲁边区第一地委书记兼津南军分区政委马晓云1905-1944 山东长山渤海军区第六军分区副司令员兼清河专署专员马霄鹏1903-1939 山东鱼台苏鲁豫边区党委宣传部长马德山1911-1935 上海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第一师师长马耀南1902-1939 山东长山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司令员王文1912-1943 陕西绥德胶东区行政主任公署主任胶东军区副政委王助1914-1941 福建福州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主任兼福建省委宣传部部长王青1918-1943 河北景县中共冀南区委第五地委书记王涛1908-1941 湖南江华中共中央南方局工委委员兼闽西特委书记王章1899-1943 河南信阳新四军第五师政委王溥1908-1940 辽宁兴城晋察冀军区游击军司令员王丰庆1907-1940 江西弋阳新四军政治部民运部副部长王仁斋1906-1937 山东文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三师师长王风阁1897-1937 吉林通化东北抗日义勇军第十九路军司令王文彬1911-1939 江苏丰县中共苏鲁豫特委书记(错杀)王文瑞 -1938 河北文安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平汉抗日游击纵队政治部主任王平陆1902-1938 河北迁安冀东抗日联军第一支队司令员王舟平1913-1945 河南南阳豫西军区第二军分区独立第七旅政委王东福1916-1942 河北深泽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政委王立人1910-1941 天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敌军工作部副部长王邦秀1909-1940 江西吉安八路军第一二0师政治部民运部副部长王至发1901-1942 八路军冀鲁豫军区3分区政治部主任王先臣1913-1945 江西吉安冀中军区第六军分区司令员王汝起1905-1940 山东黄县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第二支队支队长王光宇1911-1938 吉林德惠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副军长王伟民1918-1940 河南濮阳冀鲁豫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王兴汉1905-1942 河北广宗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司令部工兵主任王远音1916-1940 山西五台晋察冀军区第八军分区政委王泊生1915-1942 河北景县中共冀南军区第二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王克仁1913-1939 黑龙江穆棱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政治部代主任王作栋1902-1939 河北正定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平汉抗日纵队政治部主任王育民1914-1938 河北景县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东进纵队津浦支队政委王炳三1915-1942 八路军115师教导6旅兼冀鲁边军区1分区政治部副主任王炳臣1892-1938 河北乐亭冀东抗日联军总队长王明扬1912-1942 浙江宁波中共浙南边区办事处主任王根英1906-1939 上海中共江苏省委妇女部部长王晋亭1913-1942 山东堂邑中共泰西地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王恩九1901-1939 河南鲁山中共河南省委统战部部长王爱中1911-1945 山东高密山东军区独立第二旅参谋长王凌波1888-1942 湖南宁乡延安行政学院副院长王培汉1894-1939 山东莱芜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七支队支队长(错杀)王铭森-1939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察绥1支队政治部主任王道平1886-1944 山东曹县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定陶支队司令员王毓峰1897-1938 吉林宁安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第二师师长王翼之1903-1938 山东文登鲁东游击第七支队政治部主任毛泽民1896-1943 湖南湘潭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国民经济部部长文立征1911-1945 湖南衡山鲁南军区第三军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邓永耀1912-1939 湖南茶陵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东进纵队政治部主任邓振询1904-1943 江西兴国江南区委副书记兼江南军政委员会书记孔庆同1912-1942 河南光山冀中军区第八军分区代理司令员左权1905-1942 湖南醴陵八路军副参谋长兼前方总部参谋长石占山 -1938 河北滦县冀东抗日联军特务第二总队总队长石景芳1912-1942 山东无棣冀鲁边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石蒲江1909-1945 山东淄博八路军渤海军区第五军分区副司令员龙树林1911-1939 江西上饶新四军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田英1916-1938 江西弋阳新四军都昌办事处主任田守尧1915-1943 安徽六安新四军第三师第八旅旅长兼苏北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史贡章1902-1938 河南濮阳八路军挺进纵队第三支队司令员叶成焕1913-1938 河南光山八路军第129师386旅772团团长包森1911-1942 陕西蒲城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兼第十三团团长丛德滋1910-1942 山东文登延安《解放日报》总编辑宁进新1910-1942 河南信阳豫鄂边区政治处主任冯达飞1901-1942 广东连县新四军副参谋长冯治纲1908-1940 吉林公主岭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龙北指挥部指挥兼第二支队支队长远静沧1901-1938 河北任丘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政治部主任朴吉松1917-1943 朝鲜咸镜北道东北抗日联军第六支队政治部主任任作民1899-1942 湖南湘阴中共中央西北局秘书长朱程1910-1943 浙江平阳八路军第2纵队民军1旅旅长兼冀鲁豫军区第5分区司令员朱立文1909-1941 广西百色新四军第五师第十五旅副旅长朱松寿1901-1941 江苏江阴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五路司令员朱典阶1900-1942 山东宁阳山东公学校长朱宝琛1910-1941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察绥游击支队参谋长朱毓淦1906-1941 山东泰安中共鲁中区委社会部部长朱镜我1901-1941 浙江鄞县新四军政治部宣传教育部部长朱潘显1914-1942 江西泰和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部主任(455楼)刘石1899-1937 湖南耒阳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兵站部政治部主任刘英1903-1942 江西瑞金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兼统战部部长刘涛1911-1941 山东荣成八路军山东纵队蒙山支队政委刘子才1912-1940 安徽六安巴山红军游击队司令员刘子超1906-1941 广东兴宁八路军山东纵队政治部宣传部长刘文正1900-1939 河北定县冀中回民抗日救国会主任刘为泗1908-1939 江西九江赣北抗日游击队司令员刘礼年1909-1938 八路军120师359旅717团政委.刘幼林1916-1941 山东东阿中共鲁西南地委副书记专员刘仲莹1911-1938 山东莱芜中共山东省临时工委书记刘亦珂1913-1939 河北安新河北游击队第八路总指挥刘志超 -1938 太岳军区第五军分区副司令员刘别生1915-1945 江西安福新四军苏浙军区第六纵队司令员刘连科1917-1938 河北滦县冀东抗日联军参谋长刘述西1913-1944 安徽金寨新四军第二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刘诗松1911-1942 江西吉安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新编第七旅政治部主任刘诚光1915-1942 湖北黄安八路军冀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刘炳才1915-1940 江西永新八路军山东纵队峄县支队支队长刘突军1912-1938 江西信丰中共闽中特委书记刘海涛1907-1941 山东东阿八路军鲁中军区司令员刘曙华1912-1938 山东济南东北抗日联军第八军政治部主任刘德明1910-1942 陕西礼泉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二纵队副司令员许权中1894-1943 陕西临潼国民党军第一一七师参谋长(从事兵运工作)许亨植1909-1942 朝鲜尚庆北道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参谋长江上清1911-1939 江苏扬州中共皖东北特支书记皖东抗日军政干校副校长齐玉坦1911-1943 河南内乡八路军总部总务科长关英1909-1938 江苏无锡中共皖浙赣省委书记祁致中1913-1939 山东曹县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一军军长那恕1915-1938 辽宁晋察冀军区游击第一支队政委纪毓秀1916-1939 江苏宿迁山西牺盟会组织部副部长阮俊臣1900-1941 四川古宋川滇黔边区抗日先遣队司令员牟光仪1900-1939 山东潍县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第七支队政治部主任孙开楚1910-1942 湖南郴县八路军总部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孙汉三1890-1938 山东昌邑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第七支队参谋长孙永勤1893-1935 河北兴隆华北抗日第一军军长孙伯龙1903-1942 山东峄县八路军鲁南军区副司令员孙春林1906-1941 山东海阳八路军胶东军区南海军分区司令员孙毅民1914-1942 河北新河八路军冀南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杜子孚1916-1942 山东宁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导六旅兼冀鲁边军区第一军分区政委杜邦宪1907-1943 湖北钟祥新四军第五师特别第三旅政治部主任杜伯华1904-1941 吉林榆树晋察冀军区卫生部副部长杜希陵1906-1941 山东乐陵八路军冀鲁豫军区政治部敌军工作部副部长苏曼1914-1942 广西苍梧中共广西省工委副书记苏甦1914-1939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东第1支队参谋长苏震1914-1940 湖北宜都中共襄西地委书记兼襄西独立团政委苏精诚1915-1941 福建澄海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兼太岳军区政治部主任杨松1907-1942 湖北大悟《解放日报》总编辑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杨忠1909-1941 江西安福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导六旅兼冀鲁边军区政治部主任杨大章1909-1944 天津冀鲁豫第一专署专员杨万林1911-1938 河北蠡县晋察冀军区河北游击军第二师参谋长杨文翰1896-1943 江西横峰红军赣东北浮乐德游击大队大队长兼政委杨兰史1908-1938 广东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教育科科长杨宏明1910-1942 湖北黄安八路军冀中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杨学诚1915-1944 湖北黄陂新四军鄂皖兵团指挥部政委杨承德1908-1943 江西于都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导六旅冀鲁边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杨俊恒1910-1938 吉林吉林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参谋长杨铁成1914-1939 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政治部主任杨裕民1889-1939 河北迁安冀东抗日联军政治部主任杨靖远1902-1938 辽宁沈阳冀南军区第六军分区司令员杨靖宇1905-1940 河南确山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李刚1914-1941 福建南安中共闽南特委书记李忠1915-1943 河北冀县八路军冀南军区第二军分区政委李肃1910-1941 山东临清红五军团随营学校政委李荣1901-1940 江西八路军冀南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李特1902-1938 安徽霍邱红四方面军兼西路军参谋长李策1915-1941 贵州贵阳中共贵州工委委员李之光1908-1939 河北安新冀中区抗日民主政府公安局长李子芳1910-1942 福建晋江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李文彬1902-1939 黑龙江双城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第三师师长李文楷1909-1942 福建上杭八路军前方政治部组织部直属政治部主任李文翰1914-1945 陕西蒲城八路军冀中军区政治部《前线日报》总编辑李发意1908-1937 河南新县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某部政委李永安1912-1943 山东宁津冀鲁边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李光汉1907-1941 山西河津中共雁北地委书记李贞乾1903-1942 江苏丰县山东湖西行政专员公署专员李竹如1905-1942 山东利津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宣传部部长李延平1903-1938 吉林延吉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军长李志高1913-1941 湖南平江新四军第七师参谋长李枚青1914-1943 山东新泰八路军鲁中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李学福1902-1938 吉林延吉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军长李剑卜1914-1939 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独立2支队参谋长李恒泉1915-1944 河北唐县八路军渤海军区第二军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李景波1911-1944 陕西绥德中共西北局组织部副部长兼机关直属党委书记吴耘 -1944山东平原山东军区滨海支队政治部主任吴涛1914-1942 山东济宁鲁西军区泰西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吴渊1898-1939 江苏如东新四军平江嘉义留守处秘书主任吴琨1910-1939 四川万县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副总指挥吴强1911-1944 湖南平江抗日军政大学总校组织部部长干部部部长吴勤1895-1942 广东南海广州游击队第二支队司令吴世禄1913-1938 河南新县平原军分区司令员吴师孟1899-1942 湖南平江新四军第二师军工部部长吴其芳 -1944河南叶县新四军第五师供给部部长兼政委吴景才 -1938山东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二师政治部主任邸玉栋1911-1942 河北盐山中共冀鲁边第一地委常委兼组织部长邹之模1907-1940 湖南平江湘鄂赣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邹风平1905-1943 四川三台中共四川省工委书记川康特委副书记何云1905-1942 浙江上虞《新华日报》华北版社长兼总编辑何正1901-1942 湖北罗田新四军第五师浠罗指挥部指挥长何一萍1916-1938 河南孟县山东人民抗日义勇军第一总队政委何功伟1915-1941 湖北咸宁中共鄂西特委书记邱金声1912-1939 福建龙岩新四军第二支队第三团副团长汪洋1913-1942 山东东阿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旅政委兼泰安地委书记汪林兴1908-1943 福建崇安中共福建省委民运部部长兼闽北特委书记汪雅臣1911-1941 山东蓬莱东北抗日联军第十军军长汪德清-1945 河南军区第二军分区独立旅副旅长冷赤斋1915-1940 湖北黄陂八路军冀南军区第二军分区副司令员沈东平1905-1938 河南舞阳中共河南省临时工委负责人宋澄1910-1941 山东文登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五支队政委宋干卿1909-1940 山东荣成八路军山东东海纵队副司令员宋怀良1912-1941 山东东阿新四军某部师长辛俊卿1911-1941 山东肥城八路军山东军区泰西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张炎1902-1945 广东吴川广东高雷抗日人民军军长张浩1897-1942 湖北黄冈中共中央委员中央职工委员会副书记张铎1915-1941 山东荣成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旅政治部主任张广乾1916-1943 河南范县晋冀鲁豫边区行署主任张子华1912-1942 宁夏中宁中共中央统战部联络局副局长张友清1904-1942 陕西神木八路军前方总部秘书长张中华1912-1937 吉林永吉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政治部主任张仁槐1912-1942 山西定襄八路军冀中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张文彬1911-1945 湖南平江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正坤1898-1941 湖南浏阳新四军第三支队司令员兼参谋长张甲洲1907-1937 黑龙江巴彦东北工农反日义勇军独立师师长张兰生1909-1940 黑龙江呼兰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政治部主任张传福1902-1938 吉林公主岭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第二师师长张秀中1905-1944 河北定兴中共北平市委宣传部部长张其德1874-1938 江西德兴新四军驻赣办事处负责后勤工作张宝龙 -1941 八路军大青山骑兵支队4支队支队长张建亭1913-1942 河南滑县中共冀鲁豫区党委第六地委组织部长张贯英1910-1939 山东桓台八路军山东纵队供给部部长张洪仪1912-1945 山东郯城鲁南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铁道游击队政委张贵卿1908-1942 河北顺义中共衢州特委书记张俊峰1913-1942 河南太康豫皖苏军区豫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张厚杰1920-1945 河南信阳新四军某部师长张耕野1901-1938 吉林双城中共佳木斯委组织部长张镇华1909-1940 黑龙江宁安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第三师师长张襄国1911-1938 湖南平江晋察冀军区易县游击支队支队长兼政委陆升勋1907-1942 山东昌邑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支队副司令山东沂蒙专署专员陈明1902-1941 福建龙岩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宣传部部长陈洪1906-1943 浙江浦江中共四明地委书记兼四明自卫总队政委陈一华1900-1938 湖南八路军第一二0师雁门第六支队参谋长陈卜人1917-1945 广东梅县中共闽西特委书记陈元龙1912-1942 河北辛集八路军第一二九师青年纵队政治部副主任陈文彬1911-1940 湖南茶陵八路军第一二0师津南自卫军政委陈生庆1912-1939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4分区平井获支队司令员陈宇寰1897-1938 河北滦州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员陈冬尧1908-1945 湖南茶陵八路军南下支队第二大队大队长陈若克1919-1941 广东顺德山东省妇女救国联合会常委陈昭礼1907-1940 福建福州新四军驻武汉办事处主任陈锦秀1912-1938 河南固始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团长。

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旅以上干部名录简历

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旅以上干部名录简历

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旅以上干部名录简历1937年8月至1945年8月丁振军1913-1944 河北滦县中共冀东区委第十七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丁麟章1907-1945 湖南平江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一纵队第三支队政委卜荣久1908-1944 天津蓟县中共冀热边行署秘书长于一心1910-1942 山东牟平八路军胶东军区第三军分区参谋长于已午1915-1942 山东牟平八路军胶东军区西海军分区政委于化臣1908-1939 河北唐山冀东抗日联军参谋长于文彬1915-1938 河南息县八路军冀鲁边抗日游击队政委于克恭1907-1940 山东乳山中共山东省东海特委书记兼东海军分区司令员于寄吾1905-1942 山东牟平八路军胶东军区第三军分区政委于震中 -1938 冀东抗日联军第九总队总队长才山1910-1945 辽宁黑山冀热辽军区副参谋长马玉堂1910-1942 河北藁城冀南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马本斋1902-1944 河北献县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马庆华1914-1939 河北廊坊中共睢杞太特委书记兼新四军睢杞太独立大队政委马吟南1912-1944 河北玉田中共冀热边特委秘书长救国报社长兼总编辑马健生1913-1940 山东寿光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支队参谋长(错杀)马振华1905-1940 河北盐山中共冀鲁边区第一地委书记兼津南军分区政委马晓云1905-1944 山东长山渤海军区第六军分区副司令员兼清河专署专员马霄鹏1903-1939 山东鱼台苏鲁豫边区党委宣传部长马德山1911-1935 上海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第一师师长马耀南1902-1939 山东长山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司令员王文1912-1943 陕西绥德胶东区行政主任公署主任胶东军区副政委王助1914-1941 福建福州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主任兼福建省委宣传部部长王青1918-1943 河北景县中共冀南区委第五地委书记王涛1908-1941 湖南江华中共中央南方局工委委员兼闽西特委书记王章1899-1943 河南信阳新四军第五师政委王溥1908-1940 辽宁兴城晋察冀军区游击军司令员王丰庆1907-1940 江西弋阳新四军政治部民运部副部长王仁斋1906-1937 山东文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三师师长王风阁1897-1937 吉林通化东北抗日义勇军第十九路军司令王文彬1911-1939 江苏丰县中共苏鲁豫特委书记(错杀)王文瑞 -1938 河北文安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平汉抗日游击纵队政治部主任王平陆1902-1938 河北迁安冀东抗日联军第一支队司令员王舟平1913-1945 河南南阳豫西军区第二军分区独立第七旅政委王东福1916-1942 河北深泽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政委王立人1910-1941 天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敌军工作部副部长王邦秀1909-1940 江西吉安八路军第一二0师政治部民运部副部长王至发1901-1942 八路军冀鲁豫军区3分区政治部主任王先臣1913-1945 江西吉安冀中军区第六军分区司令员王汝起1905-1940 山东黄县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第二支队支队长王光宇1911-1938 吉林德惠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副军长王伟民1918-1940 河南濮阳冀鲁豫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王兴汉1905-1942 河北广宗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司令部工兵主任王远音1916-1940 山西五台晋察冀军区第八军分区政委王泊生1915-1942 河北景县中共冀南军区第二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王克仁1913-1939 黑龙江穆棱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政治部代主任王作栋1902-1939 河北正定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平汉抗日纵队政治部主任王育民1914-1938 河北景县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东进纵队津浦支队政委王炳三1915-1942 八路军115师教导6旅兼冀鲁边军区1分区政治部副主任王炳臣1892-1938 河北乐亭冀东抗日联军总队长王明扬1912-1942 浙江宁波中共浙南边区办事处主任王根英1906-1939 上海中共江苏省委妇女部部长王晋亭1913-1942 山东堂邑中共泰西地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王恩九1901-1939 河南鲁山中共河南省委统战部部长王爱中1911-1945 山东高密山东军区独立第二旅参谋长王凌波1888-1942 湖南宁乡延安行政学院副院长王培汉1894-1939 山东莱芜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七支队支队长(错杀)王铭森-1939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察绥1支队政治部主任王道平1886-1944 山东曹县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定陶支队司令员王毓峰1897-1938 吉林宁安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第二师师长王翼之1903-1938 山东文登鲁东游击第七支队政治部主任毛泽民1896-1943 湖南湘潭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国民经济部部长文立征1911-1945 湖南衡山鲁南军区第三军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邓永耀1912-1939 湖南茶陵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东进纵队政治部主任邓振询1904-1943 江西兴国江南区委副书记兼江南军政委员会书记孔庆同1912-1942 河南光山冀中军区第八军分区代理司令员左权1905-1942 湖南醴陵八路军副参谋长兼前方总部参谋长石占山 -1938 河北滦县冀东抗日联军特务第二总队总队长石景芳1912-1942 山东无棣冀鲁边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石蒲江1909-1945 山东淄博八路军渤海军区第五军分区副司令员龙树林1911-1939 江西上饶新四军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田英1916-1938 江西弋阳新四军都昌办事处主任田守尧1915-1943 安徽六安新四军第三师第八旅旅长兼苏北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史贡章1902-1938 河南濮阳八路军挺进纵队第三支队司令员叶成焕1913-1938 河南光山八路军第129师386旅772团团长包森1911-1942 陕西蒲城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兼第十三团团长丛德滋1910-1942 山东文登延安《解放日报》总编辑宁进新1910-1942 河南信阳豫鄂边区政治处主任冯达飞1901-1942 广东连县新四军副参谋长冯治纲1908-1940 吉林公主岭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龙北指挥部指挥兼第二支队支队长远静沧1901-1938 河北任丘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政治部主任朴吉松1917-1943 朝鲜咸镜北道东北抗日联军第六支队政治部主任任作民1899-1942 湖南湘阴中共中央西北局秘书长朱程1910-1943 浙江平阳八路军第2纵队民军1旅旅长兼冀鲁豫军区第5分区司令员朱立文1909-1941 广西百色新四军第五师第十五旅副旅长朱松寿1901-1941 江苏江阴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五路司令员朱典阶1900-1942 山东宁阳山东公学校长朱宝琛1910-1941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察绥游击支队参谋长朱毓淦1906-1941 山东泰安中共鲁中区委社会部部长朱镜我1901-1941 浙江鄞县新四军政治部宣传教育部部长朱潘显1914-1942 江西泰和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部主任(455楼)刘石1899-1937 湖南耒阳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兵站部政治部主任刘英1903-1942 江西瑞金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兼统战部部长刘涛1911-1941 山东荣成八路军山东纵队蒙山支队政委刘子才1912-1940 安徽六安巴山红军游击队司令员刘子超1906-1941 广东兴宁八路军山东纵队政治部宣传部长刘文正1900-1939 河北定县冀中回民抗日救国会主任刘为泗1908-1939 江西九江赣北抗日游击队司令员刘礼年1909-1938 八路军120师359旅717团政委.刘幼林1916-1941 山东东阿中共鲁西南地委副书记专员刘仲莹1911-1938 山东莱芜中共山东省临时工委书记刘亦珂1913-1939 河北安新河北游击队第八路总指挥刘志超 -1938 太岳军区第五军分区副司令员刘别生1915-1945 江西安福新四军苏浙军区第六纵队司令员刘连科1917-1938 河北滦县冀东抗日联军参谋长刘述西1913-1944 安徽金寨新四军第二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刘诗松1911-1942 江西吉安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新编第七旅政治部主任刘诚光1915-1942 湖北黄安八路军冀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刘炳才1915-1940 江西永新八路军山东纵队峄县支队支队长刘突军1912-1938 江西信丰中共闽中特委书记刘海涛1907-1941 山东东阿八路军鲁中军区司令员刘曙华1912-1938 山东济南东北抗日联军第八军政治部主任刘德明1910-1942 陕西礼泉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二纵队副司令员许权中1894-1943 陕西临潼国民党军第一一七师参谋长(从事兵运工作)许亨植1909-1942 朝鲜尚庆北道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参谋长江上清1911-1939 江苏扬州中共皖东北特支书记皖东抗日军政干校副校长齐玉坦1911-1943 河南内乡八路军总部总务科长关英1909-1938 江苏无锡中共皖浙赣省委书记祁致中1913-1939 山东曹县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一军军长那恕1915-1938 辽宁晋察冀军区游击第一支队政委纪毓秀1916-1939 江苏宿迁山西牺盟会组织部副部长阮俊臣1900-1941 四川古宋川滇黔边区抗日先遣队司令员牟光仪1900-1939 山东潍县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第七支队政治部主任孙开楚1910-1942 湖南郴县八路军总部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孙汉三1890-1938 山东昌邑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第七支队参谋长孙永勤1893-1935 河北兴隆华北抗日第一军军长孙伯龙1903-1942 山东峄县八路军鲁南军区副司令员孙春林1906-1941 山东海阳八路军胶东军区南海军分区司令员孙毅民1914-1942 河北新河八路军冀南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杜子孚1916-1942 山东宁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导六旅兼冀鲁边军区第一军分区政委杜邦宪1907-1943 湖北钟祥新四军第五师特别第三旅政治部主任杜伯华1904-1941 吉林榆树晋察冀军区卫生部副部长杜希陵1906-1941 山东乐陵八路军冀鲁豫军区政治部敌军工作部副部长苏曼1914-1942 广西苍梧中共广西省工委副书记苏甦1914-1939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东第1支队参谋长苏震1914-1940 湖北宜都中共襄西地委书记兼襄西独立团政委苏精诚1915-1941 福建澄海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兼太岳军区政治部主任杨松1907-1942 湖北大悟《解放日报》总编辑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杨忠1909-1941 江西安福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导六旅兼冀鲁边军区政治部主任杨大章1909-1944 天津冀鲁豫第一专署专员杨万林1911-1938 河北蠡县晋察冀军区河北游击军第二师参谋长杨文翰1896-1943 江西横峰红军赣东北浮乐德游击大队大队长兼政委杨兰史1908-1938 广东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教育科科长杨宏明1910-1942 湖北黄安八路军冀中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杨学诚1915-1944 湖北黄陂新四军鄂皖兵团指挥部政委杨承德1908-1943 江西于都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导六旅冀鲁边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杨俊恒1910-1938 吉林吉林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参谋长杨铁成1914-1939 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政治部主任杨裕民1889-1939 河北迁安冀东抗日联军政治部主任杨靖远1902-1938 辽宁沈阳冀南军区第六军分区司令员杨靖宇1905-1940 河南确山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李刚1914-1941 福建南安中共闽南特委书记李忠1915-1943 河北冀县八路军冀南军区第二军分区政委李肃1910-1941 山东临清红五军团随营学校政委李荣1901-1940 江西八路军冀南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李特1902-1938 安徽霍邱红四方面军兼西路军参谋长李策1915-1941 贵州贵阳中共贵州工委委员李之光1908-1939 河北安新冀中区抗日民主政府公安局长李子芳1910-1942 福建晋江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李文彬1902-1939 黑龙江双城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第三师师长李文楷1909-1942 福建上杭八路军前方政治部组织部直属政治部主任李文翰1914-1945 陕西蒲城八路军冀中军区政治部《前线日报》总编辑李发意1908-1937 河南新县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某部政委李永安1912-1943 山东宁津冀鲁边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李光汉1907-1941 山西河津中共雁北地委书记李贞乾1903-1942 江苏丰县山东湖西行政专员公署专员李竹如1905-1942 山东利津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宣传部部长李延平1903-1938 吉林延吉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军长李志高1913-1941 湖南平江新四军第七师参谋长李枚青1914-1943 山东新泰八路军鲁中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李学福1902-1938 吉林延吉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军长李剑卜1914-1939 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独立2支队参谋长李恒泉1915-1944 河北唐县八路军渤海军区第二军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李景波1911-1944 陕西绥德中共西北局组织部副部长兼机关直属党委书记吴耘 -1944山东平原山东军区滨海支队政治部主任吴涛1914-1942 山东济宁鲁西军区泰西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吴渊1898-1939 江苏如东新四军平江嘉义留守处秘书主任吴琨1910-1939 四川万县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副总指挥吴强1911-1944 湖南平江抗日军政大学总校组织部部长干部部部长吴勤1895-1942 广东南海广州游击队第二支队司令吴世禄1913-1938 河南新县平原军分区司令员吴师孟1899-1942 湖南平江新四军第二师军工部部长吴其芳 -1944河南叶县新四军第五师供给部部长兼政委吴景才 -1938山东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二师政治部主任邸玉栋1911-1942 河北盐山中共冀鲁边第一地委常委兼组织部长邹之模1907-1940 湖南平江湘鄂赣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邹风平1905-1943 四川三台中共四川省工委书记川康特委副书记何云1905-1942 浙江上虞《新华日报》华北版社长兼总编辑何正1901-1942 湖北罗田新四军第五师浠罗指挥部指挥长何一萍1916-1938 河南孟县山东人民抗日义勇军第一总队政委何功伟1915-1941 湖北咸宁中共鄂西特委书记邱金声1912-1939 福建龙岩新四军第二支队第三团副团长汪洋1913-1942 山东东阿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旅政委兼泰安地委书记汪林兴1908-1943 福建崇安中共福建省委民运部部长兼闽北特委书记汪雅臣1911-1941 山东蓬莱东北抗日联军第十军军长汪德清-1945 河南军区第二军分区独立旅副旅长冷赤斋1915-1940 湖北黄陂八路军冀南军区第二军分区副司令员沈东平1905-1938 河南舞阳中共河南省临时工委负责人宋澄1910-1941 山东文登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五支队政委宋干卿1909-1940 山东荣成八路军山东东海纵队副司令员宋怀良1912-1941 山东东阿新四军某部师长辛俊卿1911-1941 山东肥城八路军山东军区泰西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张炎1902-1945 广东吴川广东高雷抗日人民军军长张浩1897-1942 湖北黄冈中共中央委员中央职工委员会副书记张铎1915-1941 山东荣成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旅政治部主任张广乾1916-1943 河南范县晋冀鲁豫边区行署主任张子华1912-1942 宁夏中宁中共中央统战部联络局副局长张友清1904-1942 陕西神木八路军前方总部秘书长张中华1912-1937 吉林永吉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政治部主任张仁槐1912-1942 山西定襄八路军冀中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张文彬1911-1945 湖南平江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正坤1898-1941 湖南浏阳新四军第三支队司令员兼参谋长张甲洲1907-1937 黑龙江巴彦东北工农反日义勇军独立师师长张兰生1909-1940 黑龙江呼兰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政治部主任张传福1902-1938 吉林公主岭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第二师师长张秀中1905-1944 河北定兴中共北平市委宣传部部长张其德1874-1938 江西德兴新四军驻赣办事处负责后勤工作张宝龙 -1941 八路军大青山骑兵支队4支队支队长张建亭1913-1942 河南滑县中共冀鲁豫区党委第六地委组织部长张贯英1910-1939 山东桓台八路军山东纵队供给部部长张洪仪1912-1945 山东郯城鲁南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铁道游击队政委张贵卿1908-1942 河北顺义中共衢州特委书记张俊峰1913-1942 河南太康豫皖苏军区豫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张厚杰1920-1945 河南信阳新四军某部师长张耕野1901-1938 吉林双城中共佳木斯委组织部长张镇华1909-1940 黑龙江宁安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第三师师长张襄国1911-1938 湖南平江晋察冀军区易县游击支队支队长兼政委陆升勋1907-1942 山东昌邑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支队副司令山东沂蒙专署专员陈明1902-1941 福建龙岩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宣传部部长陈洪1906-1943 浙江浦江中共四明地委书记兼四明自卫总队政委陈一华1900-1938 湖南八路军第一二0师雁门第六支队参谋长陈卜人1917-1945 广东梅县中共闽西特委书记陈元龙1912-1942 河北辛集八路军第一二九师青年纵队政治部副主任陈文彬1911-1940 湖南茶陵八路军第一二0师津南自卫军政委陈生庆1912-1939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4分区平井获支队司令员陈宇寰1897-1938 河北滦州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员陈冬尧1908-1945 湖南茶陵八路军南下支队第二大队大队长陈若克1919-1941 广东顺德山东省妇女救国联合会常委陈昭礼1907-1940 福建福州新四军驻武汉办事处主任陈锦秀1912-1938 河南固始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团长。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27.手术台就是阵地-课件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27.手术台就是阵地-课件
台扑过来。
再见
都二
能分
运浇
用灌
好,
“八Βιβλιοθήκη 二分八等定待律;
”二
,分
我管
们教
一,
起八
,分
静放
待手
花;
开二
。分

➢ Pure of heart, life is full of sweet and joy!
绩 ,













我们,还在路上……
齐会战斗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0师 主力,在冀中军区部队的协同下,于河北省河 间县齐会地区,对日军进行的歼灭战。战后, 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发表社论,庆祝 齐会战斗的重大胜利,称贺龙“是抗日前线的 民族英雄”。蒋介石也发来慰勉电,称“贺师 长杀敌致果,奋不顾身,殊堪嘉奖。
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 [kòng]地上。硝(xiāo)烟滚滚,弹片纷 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 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 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丢在盘子里。
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 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部长恳 求说:“白求恩同志,这儿危险,让您离开这里,是战 斗形势的需要哇!”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可 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 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 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白求恩低下 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毛泽东在《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中写道:一个外国 人,毫不利已的动机,把中国人的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 己的事业,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白 求恩同志毫无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 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白求恩同 志是一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 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8冀中的地道战课件(共24张PPT)

8冀中的地道战课件(共24张PPT)
(1)在确定自己理解课文内容后,记下所用时间。 (2)写下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3)完成与课文相关的检测题。注意不可回读课文哦! 学生按照要求初读课文。
读了课文题目后,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冀中在哪里? 地道是什么样的? 在地道里如何作战?
(1)读课文用了( )分( )秒
(2)为什么要在地道里作战?
03
请阅读速度快、理解准确的同学和 大家分享一下阅读收获,谈一谈带着问 题阅读,如何做到提高阅读速度。
小组讨论,归类梳理问题。可回顾四年级学过的梳理问题的方法,从内 容理解、主旨把握、写作方法、受到的启示等方面进行梳理。
课文里有很多我不理解的词语和看不明白的地 方,比如“大扫荡、孑口”,但是这些词语不影响 我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选择暂时忽略。
词语注释
• 侵略:侵犯掠夺。 • 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使过程或进展变得缓慢或困难。 • 岔道:岔路。 吆喝:大声喊叫。 • 隐蔽:被别的事物遮住不易被发现。 • 孑口:指地道里小得只能容一个人过去的关口。 • 不计其数: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02
根据学习提示的要求,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记下自己的阅读时间,再写下在阅读中产生的新 问题。
• 广阔一一狭窄 坚强一一软弱 隐蔽一一公开 防备一一进攻 不计其数一一寥寥无几
词语注释
• 侵略:侵犯掠夺。 • 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使过程或进展变得缓慢或困难。 • 岔道:岔路。 吆喝:大声喊叫。 • 隐蔽:被别的事物遮住不易被发现。 • 孑口:指地道里小得只能容一个人过去的关口。 • 不计其数: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小结:
课文首先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地道战,即为了反击 敌人的大扫荡;接着分别从地道如何保障人民的生活和生 产、如何打击敌人、如何防御敌人、如何传递信息等方面 具体介绍了地道;最后总结全文,说明地道战的威力。

《冀中的地道战》(完美版)PPT课件

《冀中的地道战》(完美版)PPT课件
得最大的胜利。
CHAPTER 05
冀中地道战遗址保护与旅游资源开 发
遗址保护现状及措施介绍
遗址保护现状
目前,冀中地道战遗址得到了较 好的保护,但仍存在一些自然和 人为因素对其造成破坏。
保护措施
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采取措施, 如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划定保护 范围、进行修缮维护等,以确保 遗址的完整性和历史风貌。
旅游资源开发策略探讨
开发策略
在保护遗址的前提下,通过合理规划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等方 式,将冀中地道战遗址打造成为具有 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旅游产品
开发多种旅游产品,如观光游览、文 化体验、研学旅行等,以满足不同游 客的需求。
参观学习体验分享
参观过程
游客可以通过参观地道、听取讲解、观看影像资料等方式,全面了解冀中地道战的历史背景、战斗经过和重要意 义。
智勇双全是地道战成功的关键 ,既要有勇气和决心,也要有 智慧和谋略。
在现代战争中,弱小国家或地 区可以借鉴地道战的经验,通 过智勇双全来抵御外敌入侵。
创新战术,灵活多变
地道战展示了创新战术的重要性,通过挖掘地道、设置陷阱等方式,打破常规作战 模式。
在现代战争中,创新战术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高科技手段、非常规武器等 方式,出奇制胜。
英勇事迹二
在地道战中,一位老妇人 不顾个人安危,多次为伤 员送药送饭,展现了人民 群众的英勇精神。
英勇事迹三
一名儿童团员利用自己熟 悉地形的优势,多次为地 道战提供重要情报,为战 斗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民间传说与故事传承
地道战中的民间传说
在冀中地区流传着许多关于地道战的民间传说,如“地道里的神仙 ”、“地道战歌”等,这些传说丰富了地道战的文化内涵。

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史大事记之抗日战争时期

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史大事记之抗日战争时期

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史大事记之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史大事记之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史大事记之抗日战争时期一九三七年十月冀鲁豫各地被国民党关押的共产党员相继出狱根据我党同国民党当局关于释放在押共产党员的初步协议,中共中央于7月派红军将领张经武到济南,在山东省委协助下,经同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兼第三路军总指挥韩复榘多次谈判,使其终于同意释放在押政治犯。

共产党员张北华、赵健民、潘复生、原静沧(远静沧)、崔予明等,于10月间先后释放。

共产党员王从吾、刘汉生、张增敬、李文甫、徐麟村、王少芬等经各地党组织多方营救,也陆续从各在押监狱越狱或获释。

组织安排他们分赴各地或回到家乡,发动群众,进行抗日救亡活动。

37年10月直南临时特委成立,并组建抗日民军第四支队张克威、教员袁也烈十月我党同范筑先结成抗日统一战线,创建鲁西北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共中央、北方局、山东省委派出一批军政干部到聊城领导鲁西北地区的武装斗争和统战工作,其中有洪涛,王幼平、姚第鸿,刘致远,廖云山等山东省委代表张霖之和赵伊坪,张郁光、齐燕铭一九三八年一月一日泰西举行抗日武装起义,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成立张北华、原静沧、夏振秋、程重远根据山东省委的指示,先后到泰安西部地区,同当地党员崔子明等一起,组织了一支10余人的群众武装。

1日,在泰安县西南夏张镇,举行抗日武装起义。

至12月,根据苏鲁豫皖边区省委的指示,山东西区人民抗敌扫卫团,第六区第十支队东进梯队(原汶上县人民抗日自卫团)、大峰山独立营等部,在大峰山区南黄崖合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支队,刘海涛任司令员,何光宇任副司令员,张北华任政治委员,马继孔任参谋长,李冠元任政治部主任,程重远任后勤部长。

支队下辖3个团,1个独立团,3个独立营,1个特务营,共1000余支枪,4000余人。

一团,陈伯衡任团长,刘星任政治委员,二团,曹洪胜任团长,张潭任政治委员,三团,于会川任团长,李文甫任政治委员,泰安独立团,武圣域任团长,夏振秋任政治委员,马亚鲁任副团长,李介人任政治部主任。

全面抗战时期刘少奇担任三个中央局书记始末

全面抗战时期刘少奇担任三个中央局书记始末

担任北方局书记1935年华北事变之后,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为此,1936年春,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刘少奇以中央驻北方局代表的名义前往天津。

他在主持北方局工作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为执行党中央正确的政策,发展壮大党的组织,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打响。

刘少奇正在延安参加中央召开的会议。

7月16日,他临危受命,再次出任北方局书记。

8月初,根据中央指示,刘少奇在太原重新组建了北方局新的领导机关。

这样,刘少奇就正式以华北地区党的最高负责人的身份,担负起了领导华北抗日斗争的重任。

刘少奇担任北方局书记之初,华北地区的对日作战是以国民党军的正规战为主,但他已敏锐地意识到,游击战将在未来华北地区的抗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党在抗战中的作用也将主要体现于游击战中。

随着华北战局的发展,太原失守前夕,9月下旬,刘少奇和在太原的周恩来经过研究,把华北划分为九个开展游击战争的省区:(一)绥西(二)绥察边(三)晋西北(四)晋南(五)冀察晋(以阜平五台山为中心)(六)直南(指河北南部)(七)直中(指河北中部)(八)冀东(平津在内)(九)山东。

在绥西和绥察边,主要通过原来的地下党组织及派出党员去做工作。

在山东、直南、直中等地,主要利用一些统战关系,去进行动员民众的工作。

在晋西北,刘少奇指示120师贺龙部利用战地动员委员会的形式,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游击队,并把旧政权改造成民族统一战线的抗日政权。

在晋察冀三角地区,他派出山西省委组织部长李葆华率相当数量的干部奔赴那里,成立晋察冀临时省委,以八路军政治部及战地动员委员会的共同名义,动员同蒲路东和正太路北的各县民众,开展游击战争。

10月16日,刘少奇发表了署名陶尚行的《关于抗日游击战争中各种基本政策问题》的小册子,文章系统分析和阐述了抗日游击战争的必要性、前途、条件和各种政策,是中共党内论述抗日游击战争的最早著作。

11月15日,刘少奇在为北方局起草的《关于目前形势与华北党的任务的决定》中,根据太原失守后华北抗日战争的新形势,进一步明确提出,“目前我党在华北就是要进一步独立自主地去领导游击战争”,“在游击战争中,我党应以华北最大政党的资格出来建立统一战线的民主的抗日政权与新的抗日武装部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者:许国荣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08年第12期中国的抗战,是在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携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础上的全民族的抗战。

中国抗战胜利的历史证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这场反侵略战争中,最终迫使日本侵略者投降。

因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坚持和发展,是争取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

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东三省、华北大部沦陷。

日军控制了铁、煤、盐等军需资源和有关的交通运输、电力设施:又大量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农产品,日货充斥中国市场,这些严重威胁着中国民族工商业。

因此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各阶层要求国民政府改变对日政策的呼声日益增强。

国民党内部的爱国分子、一些地方势力和政治集团不满国民政府的亲日政策,亦要求抗日。

各党派、阶层团结起来,共同挽救民族危亡成为了可能。

中共正确分析了当前局势,1935年8月1日发表了《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集中一切国力为抗日而奋斗:建议一切抗日的党派、团体、名流学者、政治家和地方军政机关共同成立国防政府;一切抗日军队组成统一的抗日联军。

《八一宣言》进一步推动了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12月中共又适时提出建立包括上、下层人士在内的广泛的反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将“工农共和国”改为容纳一切反帝反封建阶级的“人民共和国”。

这一政策,对国内时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1936年2月27日国民党代表到达陕北,同中共中央商谈联合抗日问题。

中共就此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联合抗日的一般要求和政治基础。

倡议在抗日的大目标下,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的卢沟桥事变。

他们占领平津、攻打上海使蒋介石最终下定决心与中国共产党再次合作。

这标志着以国共两党为主体,中国各民族、各民主党派、各爱国军队、各阶层爱国人士及海外华侨,终于集合起来,结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指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各个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爱国人士共同组成的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

对于如何组建和发展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着诸多的讨论和实践。

本文将重点探讨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分析其作用和影响。

一、背景抗日战争爆发时,中国正面临着日本侵略者的挑衅和威胁。

为了团结全国人民抵抗外敌入侵,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成立抗日统一战线的路线,呼吁广泛动员人民力量,形成全民族抵抗外敌入侵的强大力量。

二、组建过程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建过程经历了一系列的调整和发展。

首先,中国共产党积极与国共两党进行协商,取得了包括重庆谈判在内的一系列共识。

其次,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广泛的统一战线工作,积极组织各种爱国力量参与抗战。

此外,共产党还通过统战工作,吸收了一批民主党派的代表,并与他们保持密切联系。

民主党派的加入为统一战线注入了更多的力量,也体现了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多党合作特点。

三、作用和影响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首先,它有效地凝聚了广大人民的抗日力量,形成了全民族的抵抗合力。

各个民主党派、社会团体、人民组织都在战线上发挥了各自的作用,共同努力推动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其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抗战期间,共产党与其他各党派建立了密切联系,形成了团结合作的良好局面。

这种合作关系不仅在抗战胜利后得到了延续,也为新中国的成立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此外,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功经验,也为日后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四、启示与总结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功经验对于今天的中国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合作,只有形成广泛的团结合力,才能应对挑战,取得胜利。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范例,在实践中我们应继续发扬其团结合作的精神,构建更加稳定和谐的社会。

冈村宁次“扫荡”冀中,八分区司令政委牺牲,十分区司令被俘投敌

冈村宁次“扫荡”冀中,八分区司令政委牺牲,十分区司令被俘投敌

冈村宁次“扫荡”冀中,八分区司令政委牺牲,十分区司令被俘投敌作者:相忘于江湖【内容提要】1942年,替代多田骏的冈村宁次发动了“铁壁合围”和“C号作战计划”,目标直指八路军总部、129师师部。

很多人都知道,“益子挺进队”最终发现了八路军总部驻地。

副参谋长左权突围时,壮烈牺牲于十字岭。

少有人知的是,日军另一支突袭特工队“大川挺进队”,险些袭击了刘伯承。

当日军特工到达时,129师师部转移还不到三小时!1940年10月开始的百团大战,让一度悲观的民众信心大振。

日本华北方面军最高司令官多田骏也被打得晕头转向,摸不着头脑。

1941年7月7日,冈村宁次正式上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

1942年华北敌后抗日战场,在冈村宁次操作下,突然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

日军发动“扫荡作战”(一)冈村宁次的冀中“五一大扫荡”突袭,让根据地军民猝不及防4月29日,冈村宁次对太岳区发动冀南扫荡,日军独立混成旅第1、7、8旅团及伪军一部共1.2万人,合围冀南抗日根据地机关所在地武(城)北地区,八路军主力386旅及时突出了重围。

5月1日,华北日军纠集日伪军5万余人,发动冀中“五一大扫荡”,在空军、坦克、装甲车配合下,对冀中突然“铁壁合围”,多路密集“拉网式”、“梳篦式”战术。

到6月上旬,占据冀中根据地所有县城和较大集镇,建立1700多个据点,挖掘4000多公里封锁沟,把冀中分割成2600多块。

冀中军民进行了2个月艰苦卓绝的反扫荡,共进行战斗272次,毙伤日伪军1万多人。

可是,冀中抗日根据地仍然陷落,冈村宁次的突袭扫荡,造成冀中军区部队伤亡16800多人,八分区司令常德善、政委王远音双双牺牲,23团团长谭斌,30团长萧治国、政委汪威,第九地委委员秘书长于时雨,九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袁心纯壮烈牺牲。

另外,十分区司令朱占奎被俘投敌。

冀中剩余2万主力被迫转移晋西北,抗日群众被杀、被捕5万多人,根据地变成了日占区和游击区。

冈村宁次冀南、冀中两步棋虚虚实实,极具迷惑性。

冀中的地道战ppt课件

冀中的地道战ppt课件
Fra bibliotek学写生字
侵略 侵占 入侵 百毒不侵
深谋远略 省略 忽略
修筑 建筑 筑路 筑巢引凤
碉堡 城堡 堡垒
共产党 党员 党派 结党营私
学写生字
山丘 丘陵 沙丘 丘壑
但说无妨 妨碍 不妨 无妨
隐蔽 遮蔽 遮天蔽日 衣不蔽体
陷坑 陷阱 缺陷 冲锋陷阵
拐弯 拐杖 拄拐 坑蒙拐骗
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①集中注意力、不停读、不回读 ②连词成句地读 ③借助关键词句读
音频导入
地道战:抗日 战争时期,华 北平原上的抗 日军民利用地 道打击日本侵 略者的一种作 战方式。
周而复(1914—2004),现
代作家,原名周祖式,安徽旌 (jīng)德人,生于江苏南京。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中央 华东统战部秘书长,中共上海市委 统战部部长。1959年任中国人民对 外友好协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副秘 书长和文化部副部长等职。著作有 长篇小说《上海的早晨》《长城万 里图》等。
破坏 火攻 毒气攻 水攻
防御
用土和沙灭火 用“孑口”的吊板挡住 把地道跟枯井暗沟相连
了解地道里如何传递信息
无线电 吆喝
有线电 铁丝牵住铜铃
前后呼应
最后一段话有什么作用? 总结全文,写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的重要地位。
关键1:冀中人民的顽强斗志。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靠着地道坚持生产和敌后游击战争。 关键2:冀中人民的无穷智慧。地道设计巧妙:地道家家相连、 村村相通;地道里既可以生活,又可以打击敌人;出口隐蔽; 出口外面堆满荆棘;出口旁边挖有陷坑;地道内有“迷惑洞”, 让敌人分不清死道活道;地道内有“孑口”,“一夫当关,万 夫莫开”;地道洞口有土和沙,用于灭火;地道“孑口”上有 吊板,可以挡住毒气;地道跟枯井暗沟连接,可以化解水攻; 地道里可以通过“无线电”和“有线电”了解地面的情况……

大宗家突围——冀鲁边平原上的一场血战

大宗家突围——冀鲁边平原上的一场血战

大宗家突围——冀鲁边平原上的一场血战作者:朱晓明来源:《党史博采·纪实(上)》 2015年第2期文朱晓明开国中将曾国华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撰写《思想历史自传》中讲到:“1939年春,敌攻占武汉后,回师‘扫荡’敌后,边区的斗争从此紧张起来,‘扫荡’逐渐频繁,部队进入了日日夜夜的战斗环境中。

由于正确的运用了游击战术,所以反‘扫荡’不断取得胜利。

此后自己和部队则产生了骄傲自满情绪和轻敌麻痹思想,因之,造成一次严重损失。

在开辟德平、陵县一带地区,驻防于大宗家时,消灭了干余人的汉奸队,又连续打退敌之两次‘扫荡’后,为了成立政权机构,则在一地久驻不移,又未得确实掌握敌情,于是遭到敌之突然袭击,使部队受到了相当严重的损失。

”华北日军开展第一期肃正作战1938年秋,日军先后攻占了武汉和广州,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战争的重心开始由正面战场转入敌后战场。

日军大本营陆军部制定的《陆军作战指导纲要》中明确此后作战方针为“确保占据地区,促进其安定。

以坚强的长期围攻态势,扑灭残余的抗日力量”。

对此,日军华北方面军认为,仅保持“点和线”即重要城市和铁路沿线的占领远远不够,必须实行“面”的占领,使华北在政治和经济方面都能独立经营,承担开发和获得日本国内扩大生产所需重要资源的重任。

为此,必须积极进行肃正作战,“彻底进行高度的分散部署兵力,随后依靠这些分散的据点,对匪军反复进行机动神速的讨伐,使残存匪团得不到喘息时间和安身处所”。

其作战计划,是将1 939年肃正作战分三期进行:第一期1939年1-5月;第二期1939年6-9月;第三期1939年10月-1940年3月。

为加强华北肃正兵力,日军于1938年11月在山东编组成立第12军,下辖驻苏北的第21师团、驻鲁南的第114师团和从华南战场调来的第5师团(驻青岛)等部队。

将华中战场的第27师团北调,部署在河北省东半部以天津为中心的北宁铁路沿线和津浦铁路北段沿线地区。

在第一期肃正作战中,华北方面军命令第12军尽力肃清鲁北道及胶济、津浦两路沿线地区之敌。

抗日战争时期的军区-晋察冀军区-2.冀中军区

抗日战争时期的军区-晋察冀军区-2.冀中军区

抗日战争时期的军区-晋察冀军区-2.冀中军区抗日战争时期的军区-晋察冀军区-2.冀中军区中国人民解放军历1937年10月14日,国民党军第53军第691团在团长吕正操的带领下,拒绝执行国民党政府南撤命令,举行抗日誓师大会,改编为人民自卫军。

随即回师北上抗日,部队扩编为第1、第2、第3团和特务营团。

12月,人民自卫军主力由冀中开赴平汉铁路以西的阜平地区整训后,晋察冀军区将留下的1个团和2个营组成人民自卫军游击司令部。

不久,人民自卫军游击司令部改为河北游击司令部,同时将当地的晋察冀抗日义勇军第5支队和高阳、安新、深泽等县的人民自卫团等抗日武装合编成第1、第2、第3师和第1至第12路。

1938年5月4日,为统一领导冀中地区的部队,八路军总部命令,将人民自卫军与河北游击军合并,组成八路军第3纵队,辖第7、第8、第9、第10支队。

同时,成立冀中军区,下辖第1、第2、第3第4军分区,归晋察冀军区建制。

纵队机关兼军区机关,支队首长兼军分区首长。

吕正操任司令员,王平任政治委员,孟庆山任副司令员,李英武任副参谋长,孙志远任政治部主任。

下辖:第1军分区(由第7支队兼),赵承金任司令员(辖第19、第20、第21大队和独立第2团);第2军分区,(由第8支队兼),于权坤任司令员(辖第22、第23、第24大队);第3军分区,(由第9支队兼),沙克任司令员(辖第25、第26、第27大队);第4军分区,(由第10支队兼),孟庆山兼任司令员(辖第28、第29、第30大队)。

5月,回民干部教导队改成回民教导总队。

9月,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决定,以原人民自卫军第1团为基础扩编为独立第1支队,辖第1、第2、第3、第4大队和特务大队。

同时,成立第5军分区,由独立第1支队兼,朱占魁人司令员,周彪任政治委员。

另将原河北游击军第12、第5路分别改变为独立第2、第4支队,独立第2支队,柴恩波任司令员;独立第4支队,高士一任司令员。

将原河北游击军第10路和人民自卫军第27支队分别改变为独立第3(1939年2月编入第120师)、第5支队,第3支队,赵玉昆任司令员;第5支队,魏大光任司令员。

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一、冀鲁豫根据地形成之前的边区抗日形势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不久,经党中央批准,中共苏鲁豫皖特委在费县高桥镇成立,郭子化任书记,隶属中共河南省委领导,统领苏鲁豫皖边的抗日工作。

1937年10月下旬,国民党成立了由李宗仁任主任的第五战区民众抗日总动员委员会,聘请苏鲁皖的知名人士担任委员,经与李宗仁谈判,郭子化以地方名流身份被聘为总动委会委员,从而建立了合作抗日的统战关系。

苏鲁豫皖特委利用这一合法组织,建立了各种抗日救亡团体。

同月,苏鲁豫皖特委决定由费县迁往徐州,并决定在枣庄建立鲁南中心县委,由河南省委派来的何一萍任书记,以便领导抱犊崮山区周围各县的工作。

1937年11月,中共山东省委(以下简称山东省委)决定在鲁西南和湖西地区建立鲁西南工委(翌年5月改为鲁西南特委) ,白子明(白学光)任书记,孙衷文、江明任委员,负责领导济宁、金乡、鱼台、单县、成武、曹县、定陶、郓城、菏泽、巨野等县的抗日工作。

同年12月,冯起、步云亭、彭建华在山东省委派去的张若林、王见新帮助下,在邹县西南建立起一支约200人的抗日武装,这是当时鲁西南建立较早的一支抗日队伍。

1937年底至1938年春,在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下,华北重镇太原、济南相继沦陷,国民党军队向南溃退,地方政权瓦解,使平汉、津浦、陇海、石德四大铁路之间的广大地区成为无政府的“真空”地带。

河北省委和山东省委根据党中央及北方局的指示,深入这一地区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武装,为创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泰西地区,泰安、肥城、长清等县的共产党员和爱国进步人士,在日本大举侵华后,组织了几支抗日游击队,为建立统一的抗日武装打下了基础。

1937年12月,山东省委派张北华来到泰西,组建了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

1938年5月,泰西特委争取红枪会组织与自卫团一起抗日,从而打开了泰西地区的抗日局面。

在湖西地区,1938年2月,中共单县县委在张寨抗日骨干训练班基础上建立了抗日自卫团;金乡县工委发动的抗日武装,与巨野县董楼开明士绅董世明之子董元的武装会合,共百余人,陈笃卿、董元任正、副司令,马霄鹏任政治部主任。

关于冀中抗日根据地基层组织建设研究——以献县地方组织为例

关于冀中抗日根据地基层组织建设研究——以献县地方组织为例

关于冀中抗日根据地基层组织建设研究——以献县地方组织为例发布时间:2021-10-25T07:27:39.622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6月第16期作者:朱曼曼[导读] 冀中根据地作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晋察冀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华北及全国持久抗战的坚强堡垒。

朱曼曼河北师范大学 050010摘要:冀中根据地作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晋察冀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华北及全国持久抗战的坚强堡垒。

献县基层党组织在当时抗日战争的历史条件下,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逐渐取得人民群众的认同,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取得抗战胜利。

通过研究献县地方党的组织建设,突出基层党组织在抗战中历史战略意义,总结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的丰富经验。

关键词:冀中根据地献县基层组织建设一、冀中地区基层组织的创建1937年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北平及华北地区面临严重危机,中国共产党在同年洛川会议中指出:“根据洛川会议精神,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已是党的主要战略任务。

”[1](一)深入基层,积极动员群众1937年10月,冀中抗日根据地临时省委派选许多支短小精干的队伍,以八路军工作团、地方党工作团的名义,在地方采取“不但要善于运用自己的一切力量——干部、党员,要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分子去组织群众、发动群众”。

将抗日与当时基层群众的减租减息、增加工资、改革村政权等民生相联系,继续坚做好群众组织宣传工作,使人民军队在基层中站稳脚跟,更加坚定对敌抗战的决心。

[2]敌后根据地的开辟,不仅依靠党组织深入敌后,更重要的是依靠群众的力量。

(二)积极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全面抗战爆发前,全国的共产党员只有4万多人,主要集中在红军和陕甘宁边区及其它一些小块根据地。

支部是党在群众中的堡垒和群众核心,1937年8月红军改编后,在已有党组织的地方进行积极恢复党支部的活动,在没有党组织的地方,在广泛发动群众中积极发现骨干分子,建立党的支部。

长篇小说《新儿女英雄传》创作的前前后后

长篇小说《新儿女英雄传》创作的前前后后

抗日烽火文学路袁静,原名袁行规、袁行庄,1914年农历2月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武进。

袁家自曾祖起,世代官俸,蒙熏书香,台湾女作家琼瑶的母亲即是其三姐袁行恕。

在这样的名门仕宦家庭里,袁静自幼生活优裕,受到良好教育。

她6岁进私塾读书,10岁左右就“偷读”家藏的《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中学毕业后,她就读于北京中法大学、冯庸大学和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在新文化思想的熏陶下,她积极追求进步。

1930年3月,她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4月20日参加了在北平举行的纪念“五一”的示威游行。

此后,经组织安排,她先在天津做地下工作,后又分别在平、津、沪等地做妇女运动工作,期间还参与组织了反帝大同盟等,担任过中共天津市委妇女部部长职务。

为反对王明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推行的“左”倾路线,1931年1月的一天,袁静奉命从天津来到北平,首先找中共北平市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兼中共北京大学支部书记赵梅生和中共北平市东城区委书记冀丕扬谈话。

她说:“省委认为,陈绍禹(指王明)借反立三路线的机会,把持召开了六届四中全会,实际上他比立三路线还左。

陈绍禹认为六届三中全会的反立三路线是右了,实际上他的矛头是指向周恩来、瞿秋白的,所以我们要反对陈绍禹把持召开的六届四中全会。

”然后她又找中共北平市委书记肖明谈话,当大家都表示同意省委的意见后,袁静便返回天津复命。

同年2月的一天,袁静一行来到北平,又找肖明、赵梅生等谈话,要求北平市委从反对立三路线转变为反对王明所把持召开的四中全会。

之后,经肖明、赵梅生研究,决定组织一个秘密的刻印机关,人员有冀丕扬、袁静和小夏(陕西人)3个人。

其印刷的主要内容是反对四中全会的文件及中央有关的重要文件。

在共同的革命工作中,袁静、赵梅生二人相恋结为夫妇。

1932年,从北京大学毕业的赵梅生,奉党组织派遣,带着妻子袁静辗转至张家口,加入了冯玉祥的抗日同盟军,担任同盟军吉鸿昌部直属教导团代理团长,于同年7月率教导团协同其他部队一起收复了察北多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