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令级并行
三门定律解析
三门定律解析
三门定律是由美国数学家John von Neumann提出的概念,指的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的三个重要原则。
这些原则用于评估和优化计算机系统中的性能和效率。
1.指令级并行(Instruction-Level Parallelism):这个原则指的是在执行指令时,同时利用多种处理器资源。
它包括了指令流水线、超标量和超流水线等技术。
指令级并行性可以加快计算机处理速度,通过同时执行多条指令来提高效率。
2.数据级并行(Data-Level Parallelism):这个原则关注的是同时处理多个数据元素的能力。
它包括向量处理、多处理器系统等技术。
通过同时处理多个数据,可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效率。
3.任务级并行(Task-Level Parallelism):这个原则指的是同时处理多个独立的任务或者进程。
它包括了多线程、分布式系统等技术。
任务级并行性可以提高系统的吞吐量,使得计算机能够同时处理多个任务。
三门定律强调了并行性在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性。
它们代表了不同层次上的并行化原则,通过同时处理多个指令、数据或任务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然而,并行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资源竞争、数据一致性等问题需要被有效地解决。
指令级并行的概念
目 录
• 指令级并行简介 • 指令级并行技术 • 指令级并行应用场景 • 指令级并行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指令级并行未来展望
01
指令级并行简介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指令级并行是指计算机在执行程序时, 通过同时执行多个指令来提高处理速 度的一种并行处理技术。
特点
指令级并行主要依赖于处理器中的指 令流水线,通过并行执行多个指令, 实现处理速度的提升。
详细描述
超线程技术允许在一个物理处理器核心上同时运行多个线程,从而实现指令级的 并行处理。通过精细的调度和管理,超线程技术可以有效地利用处理器资源,提 高处理器的整体性能。
VLIW(Very Long Instruction Word)技术
总结词
VLIW技术是一种将多个操作码和操作数组合到一个长指令中,由处理器一次执行的方法。
VS
详细描述
EPIC技术强调在编译阶段对程序进行并 行化处理,通过分析程序中的指令关系和 数据依赖关系,自动地生成并行执行的代 码。EPIC技术的目标是最大化处理器的 并行执行能力,从而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
03
指令级并行应用场景
科学计算
科学计算是利用计算机进行大规模数值计算以解决科学研究 和工程领域中的复杂问题。指令级并行技术可以提高科学计 算的效率和精度,例如在气候模拟、流体动力学模拟、物理 模拟等领域的应用。
指令缓存失效问题
指令缓存失效问题
由于指令的执行结果可能被缓存在缓存中, 当指令并行执行时,缓存失效可能导致指令 重新读取数据,从而影响并行执行的效率。
解决方案
通过缓存行对齐技术,将并行执行的指令对 齐到同一缓存行,以减少缓存失效的次数。 此外,可以使用写回策略来将指令的执行结
计算机体系结构并行计算基础知识
计算机体系结构并行计算基础知识计算机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结构和组织方式。
而并行计算指的是在计算机中同时执行多个任务或指令的能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的并行计算的基础知识。
一、并行计算的概念和原理并行计算是指同时使用多个处理器或计算单元来执行任务或指令。
与串行计算相比,它能够加快计算速度,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并行计算的原理是将一个大任务或指令分解成多个小任务或指令,并利用多个处理器或计算单元同时执行这些小任务或指令。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计算资源,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二、并行计算的分类并行计算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分类方式:1.按照并行计算的粒度,可以分为指令级并行、线程级并行、过程级并行、任务级并行等。
指令级并行是指同时执行多条指令,线程级并行是指同时执行多个线程,过程级并行是指同时执行多个独立的过程,任务级并行是指将一个大任务分解成多个小任务,并同时执行这些小任务。
2.按照并行计算的结构,可以分为共享内存并行计算和分布式并行计算。
共享内存并行计算是指多个处理器共享同一块内存,分布式并行计算是指每个处理器都有自己的内存,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和协调。
3.按照并行计算的拓扑结构,可以分为串行结构、对称多处理结构、集群结构等。
串行结构是指只有一个处理器的结构,对称多处理结构是指多个处理器之间没有主从关系,集群结构是指多个处理器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具有主从关系。
三、并行计算的优势和应用并行计算具有以下优势:1.提高计算速度:通过同时执行多个任务或指令,可以加快计算速度,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2.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当一个处理器出现故障时,其他处理器可以继续工作,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3.节省成本:通过并行计算,可以充分利用计算资源,减少计算机的数量和成本。
并行计算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科学计算、人工智能、图像处理、数据挖掘等领域。
在科学计算中,通过并行计算可以加快模拟和分析的速度;在人工智能中,通过并行计算可以提高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效率;在图像处理和数据挖掘中,通过并行计算可以快速处理大量的数据。
计算机体系结构对计算性能的影响
计算机体系结构对计算性能的影响计算机体系结构是指计算机中各个硬件组件的组织结构和相互连接方式。
它对计算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从指令集架构、并行性、存储器层次结构和总线系统等方面来探讨。
一、指令集架构对计算性能的影响指令集架构是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了计算机处理器中可以执行的指令类型和寻址方式。
不同的指令集架构对计算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1. CISC(复杂指令集计算机)架构:CISC架构以Intel x86系列为代表,指令集包含了丰富的指令类型,但单个指令的执行时间较长。
这种架构适用于需要频繁进行复杂运算和加载/存储操作的应用程序(如图形处理、数据库查询等)。
然而,由于指令更多、解码复杂,CISC架构的处理器对高性能要求较高。
2. 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架构:RISC架构以ARM为代表,指令集较为简单、固定长度,每条指令的执行时间较短,性能较高。
这种架构适合追求计算效率和节能的应用场景,如嵌入式系统、移动设备等。
二、并行性对计算性能的影响并行性是指多个任务在同一时间段内并发执行的能力。
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中,通过并行计算可以提高计算速度和系统的整体性能。
1. 指令级并行性:指令级并行性是指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同时执行多条指令。
现代处理器常采用超标量指令发射、乱序执行等技术来提高指令级并行性。
2. 数据级并行性:数据级并行性是指同时处理多个数据元素的能力,包括数据并行和向量化运算。
向量处理器和GPU(图形处理器)等专用硬件可以提供高效的数据级并行计算。
3. 任务级并行性:任务级并行性是指多个独立任务同时执行的能力。
通过多核处理器、分布式计算等方式可以实现任务级并行性,提高计算性能。
三、存储器层次结构对计算性能的影响存储器层次结构包括寄存器、高速缓存、主存和辅助存储器等多层次的存储设备,不同层次的存储设备对计算性能有着不同的影响。
1. 高速缓存:高速缓存是位于处理器和主存之间的一层快速访问的存储器,能够提供较低的访问延迟。
现在微处理机-指令级并行-记分牌算法
循环展开(2/3) • Example:A,B,C,D distinct & nonoverlapping
• for (i=1; i<=100; i=i+1) { A[i] = A[i] + B[i]; /* S1 */ B[i+1] = C[i] + D[i];} /* S2 */ 1. S1和S2没有相关,S1和S2互换不会影响程序的正 确性 2. 在第一次循环中,S1依赖于前一次循环的B[i].
– Itanium & Transmeta: Crusoe
一个循环的例子 for (i = 1; i <= 1000; i++) x(i) = x(i) + y(i);
• 特征
– 计算x(i)时没有相关
• 并行方式
– 最简单的方法,循环展开。 – 采用向量的方式 X=X+Y 60年代开始 Cray HITACHI NEC Fujitsu 目前均采用向量加速部件的形式 GPU DSP
} B[101] = C[100] + D[100];
4.2 硬件调度方案:
• 为什么要使用硬件调度方案?
– 在编译时无法确定的相关,可以通过硬件调度来优化 – 简化了编译器的设计 – 代码在不同组织结构的机器上,同样可以有效的运行
Rewrite loop to minimize stalls?
名相关如何解决
15 + 4 x (1+2) + 1 = 28 cycles, or 7 per iteration Assumes R1 is multiple of 4
Stalls数最小的循环展开
1 Loop: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LD LD LD LD ADDD ADDD ADDD ADDD SD SD SUBI SD BNEZ SD F0,0(R1) F6,-8(R1) F10,-16(R1) F14,-24(R1) F4,F0,F2 F8,F6,F2 F12,F10,F2 F16,F14,F2 0(R1),F4 -8(R1),F8 R1,R1,#32 16(R1),F12 R1,LOOP 8(R1),F16
计算机体系结构实训课程学习总结指令级并行与流水线设计
计算机体系结构实训课程学习总结指令级并行与流水线设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中,计算机体系结构是一门关于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核心学科。
在我修习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实训课程中,我学习了指令级并行与流水线设计,掌握了该领域的核心概念与技术,下面是我对该课程的学习总结和心得体会。
一、指令级并行概述指令级并行是指在一个周期内同时执行多条指令,以减少指令的执行时间,提高计算机的性能。
在学习指令级并行的过程中,我了解了计算机指令的基本原理及其执行过程。
通过学习指令流水线、数据前推、乱序执行等技术,我深入理解了指令级并行的优势和实现方法。
在实训过程中,我通过搭建指令级并行的实验平台,进行了仿真实验和性能分析。
通过比较顺序执行和指令级并行执行的效果,我发现指令级并行可以大幅度提高计算机的执行效率。
而在实现指令级并行时,我也面临了一些挑战,如数据相关、控制相关等问题,但通过优化代码和调整指令执行顺序,我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这个过程让我深刻体会到指令级并行设计的重要性和技术难点。
二、流水线设计与优化流水线设计是指将计算机指令的执行过程划分为多个阶段,并使不同阶段的指令并行执行,从而提高计算机的吞吐量。
在学习流水线设计的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流水线的原理、特点和结构。
通过学习流水线的组织方式、数据冒险、控制冒险等问题,我掌握了流水线设计的关键技术。
在实验中,我设计了一个基于流水线的简单计算机,并通过编写适当的指令集和流水线寄存器,实现了流水线的功能。
通过性能测试,我发现流水线设计可以显著提高计算机的执行效率和吞吐量。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流水线设计中的问题,比如分支预测错误、资源冲突等,这些问题对流水线的性能产生了负面影响。
通过调整分支预测策略和添加冲突检测机制,我成功地进行了优化,提高了流水线设计的性能。
三、实训过程中的收获与反思通过学习指令级并行与流水线设计,我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对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理解和掌握,还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pu多核工作原理
cpu多核工作原理
CPU多核工作原理是指在一个CPU芯片中集成多个处理器核心,每个核心都可以独立进行指令的处理和执行。
多核CPU
的工作原理可分为线程级并行和指令级并行两个方面。
线程级并行:多核CPU可以同时运行多个线程,每个核心可
以独立处理一个线程的指令,这样就实现了线程级的并行处理。
每个核心都有自己的寄存器和执行单元,可以独立取指、解码和执行指令。
多核CPU通过硬件调度器将不同的线程分配给
不同的核心运行,以提高系统的并行处理能力和吞吐量。
指令级并行:在一个线程中,多核CPU可以同时执行多条指令,这称为指令级并行。
多核CPU通过分派单元将指令流分
成多个微指令组,并同时将它们分配给多个核心执行。
每个核心内部都有多个处理单元,可以同时执行不同的指令,如整数运算单元、浮点运算单元、向量运算单元等。
通过指令级并行,多核CPU能够提高每个核心的执行效率和吞吐量。
多核CPU的工作原理在于将任务划分为多个线程,然后同时
使用多个核心运行这些线程,从而实现了并行的处理和执行。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CPU的处理能力和效率,同时也能更好地
满足多任务和多线程的需求。
指令级并行
指令级并行我们知道,要从系统结构上提高计算机的性能,就必须设法以各种方式挖掘计算机工作的并行性。
并行性又有粗粒度并行性(coarse-grained parallelism)和细粒度并行性(fine-grained parallelism)之分。
所谓粗粒度并行性是在多处理机上分别运行多个进程,由多台处理机合作完成一个程序。
所谓细粒度并行性是在一个进程中进行操作一级或指令一级的并行处理。
这两种粒度的并行性在一个计算机系统中可以同时采用,在单处理机上则用细粒度并行性。
指令级并行概念指令级并行(Instruction-Level Parallelism, ILP),是细粒度并行,主要是相对于粗粒度而言的。
顾名思义,指令级并行是指存在于指令一级即指令间的并行性,主要是指机器语言一级,如存储器访问指令、整型指令、浮点指令之间的并行性等,它的主要特点是并行性由处理器硬件和编译程序自动识别和利用,不需要程序员对顺序程序作任何修改。
正是由于这一优点,使得它的发展与处理器的发展紧密相连。
指令级并行技术突破了每个时钟周期完成一条指令的框框,做到在单处理机上每个时钟周期能完成的指令数平均多于一条。
我们已知道,向量处理机进行的是细粒度的并行处理,它在处理向量时由于采用了流水线,多功能部件河链接技术,能够做到每个时钟周期完成多个操作,相当于多条指令。
但它在处理标量时,效率将大大降低,有时甚至还不及一个普通的通用计算机。
现在几种新的系统结构设计,其基本思想是要挖掘指令级并行,使单处理机达到一个时钟周期完成多条指令。
指令级并行性的含义可用下面的例子来说明:(1)Load C1←23(R2)Add R3←R3+1FPAdd C4←C4+C3并行度=3(2)Add R3←R3+1Add R4←R3+R2Store R0←R4并行度=1上例中,(1)的三条指令是互相独立的,它们之间不存在数相关,所以可以并行执行。
反之,(2)的三条指令中,第2条要用到第1条的结果,第3条要用到第2条的结果,它们都不能并行执行。
计算机体系结构名词解释大全
名词解释:(1)静态流水线——同一时间内,流水线的各段只能按同一种功能的连接方式工作。
(2)分段开采——当向量的长度大于向量寄存器的长度时,必须把长向量分成长度固定的段,然后循环分段处理,每一次循环只处理一个向量段。
(3)计算机体系结构——程序员所看到的计算机的属性,即概念性结构与功能特性(4)时间重叠——在并行性中引入时间因素,即多个处理过程在时间上相互错开,轮流重叠地使用同一套硬件设备的各个部分,以加快硬件周转而赢得速度。
(5)TLB——个专用高速存储器,用于存放近期经常使用的页表项,其内容是页表部分内容的一个副本(6)结构冲突——指某种指令组合因为资源冲突而不能正常执行(7)程序的局部性原理——程序在执行时所访问的地址不是随机的,而是相对簇聚;这种簇聚包括指令和数据两部分。
(8)2:1Cache经验规则——大小为N的直接映象Cache的失效率约等于大小为N /2的两路组相联Cache的实效率。
(9)组相联映象——主存中的每一块可以放置到Cache中唯一的一组中任何一个地方(10)数据相关——当指令在流水线中重叠执行时,流水线有可能改变指令读/写操作的顺序,使得读/写操作顺序不同于它们非流水实现时的顺序,将导致数据相关。
(1)动态流水线——同一时间内,当某些段正在实现某种运算时,另一些段却在实现另一种运算。
(2)透明性——指在计算机技术中,把本来存在的事物或属性,但从某种角度看又好像不存在的特性。
(3)层次结构——计算机系统可以按语言的功能划分为多级层次结构,每一层以不同的语言为特征。
(4)资源共享——是一种软件方法,它使多个任务按一定的时间顺序轮流使用同一套硬件设备。
(5)快表——个专用高速存储器,用于存放近期经常使用的页表项,其内容是页表部分内容的一个副本。
(6)控制相关——指由分支指令引起的相关,它需要根据分支指令的执行结果来确定后续指令是否执行。
(7)存储层次——采用不同的技术实现的存储器,处在离CPU不同距离的层次上,目标是达到离CPU最近的存储器的速度,最远的存储器的容量。
指令级并行的概念
○ 是指令级并行研究 的重点之一。
指令级并行的概念
4.1 指令级并行的概念
最基本的开发循环级并行的技术
指令调度(scheduling)
A
技术 换名(renaming)技术 C
循环展开(loop
B
unrolling)技术
指令级并行 的概念
通过改变指令在程序中的位置,将相关指 ○ 令之间的距离加大到不小于指令执行延迟,将 ● 相关指令转化为无关指令。 ● 指令调度是循环展开的技术基础。
结构有关。 程序中的相关主要有以下三种
• 数据相关 • 名相关 • 控制相关
1.数据相关 (data
dependence)
指令级并行的概 念
0
对于指令i和指令j,如果
1
一.
指令j使用指令i产生的结果,或者
二.
指令j与指令k数据相关,指令k与指令i数据相
○
关,则指令j与指令i数据相关。
○
数据相关具有传递性。
ADDD F16,F14,F2
8
SD 0(R1),F4
SD -8(R1),F8
SUBI R1,R1,#32
12
SD 16(R1),F12
11
BNEZ R1,Loop
SD 8(R1),F16
14
指令 1 2
5 6
9 10
13
4.1 指令级并行的概念
结果分析:
没有数据相关引起的空转等待 整个循环仅仅使用了14个时钟周期
-8(R1),F8 F10,-16(R1) 13
流出时钟
ADDD 15
(空转) 16
(空转) 17
指令级并行
指令级并行我们知道,要从系统结构上提高计算机的性能,就必须设法以各种方式挖掘计算机工作的并行性。
并行性又有粗粒度并行性(coarse-grained parallelism)和细粒度并行性(fine-grained parallelism)之分。
所谓粗粒度并行性是在多处理机上分别运行多个进程,由多台处理机合作完成一个程序。
所谓细粒度并行性是在一个进程中进行操作一级或指令一级的并行处理。
这两种粒度的并行性在一个计算机系统中可以同时采用,在单处理机上则用细粒度并行性。
指令级并行概念指令级并行(Instruction-Level Parallelism, ILP),是细粒度并行,主要是相对于粗粒度而言的。
顾名思义,指令级并行是指存在于指令一级即指令间的并行性,主要是指机器语言一级,如存储器访问指令、整型指令、浮点指令之间的并行性等,它的主要特点是并行性由处理器硬件和编译程序自动识别和利用,不需要程序员对顺序程序作任何修改。
正是由于这一优点,使得它的发展与处理器的发展紧密相连。
指令级并行技术突破了每个时钟周期完成一条指令的框框,做到在单处理机上每个时钟周期能完成的指令数平均多于一条。
我们已知道,向量处理机进行的是细粒度的并行处理,它在处理向量时由于采用了流水线,多功能部件河链接技术,能够做到每个时钟周期完成多个操作,相当于多条指令。
但它在处理标量时,效率将大大降低,有时甚至还不及一个普通的通用计算机。
现在几种新的系统结构设计,其基本思想是要挖掘指令级并行,使单处理机达到一个时钟周期完成多条指令。
指令级并行性的含义可用下面的例子来说明:(1)Load C1←23(R2)Add R3←R3+1FPAdd C4←C4+C3并行度=3(2)Add R3←R3+1Add R4←R3+R2Store R0←R4并行度=1上例中,(1)的三条指令是互相独立的,它们之间不存在数相关,所以可以并行执行。
反之,(2)的三条指令中,第2条要用到第1条的结果,第3条要用到第2条的结果,它们都不能并行执行。
简述cpu的工作原理
CPU的工作原理一、概述CPU(中央处理器)是一台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执行计算机指令和控制计算机运行的任务。
CPU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取指、译码、执行和写回这四个阶段。
下面将从这四个方面详细介绍CPU的工作原理。
二、取指在取指阶段,CPU从内存中取出下一条指令。
取指是整个工作原理的第一步,它决定了后续的操作。
具体执行过程如下: 1. CPU通过总线将PC(程序计数器)中的地址发送给内存。
2. 内存将该地址上存储的指令发送给CPU。
3. CPU将指令存储在指令寄存器IR中。
三、译码在译码阶段,CPU对取指阶段取得的指令进行识别和解码。
译码的目的是将指令翻译成对应的操作。
具体执行过程如下: 1. 指令寄存器IR中存储的二进制指令被CPU识别。
2. CPU根据指令的不同类型和格式,将指令解码成具体的操作。
四、执行在执行阶段,CPU根据译码阶段解码得到的操作码进行相应的操作。
执行阶段涉及到ALU(算术逻辑单元)、寄存器和各种电路。
具体执行过程如下: 1. CPU根据操作码判断指令的类型,如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分支等。
2. CPU根据指令类型执行相应的操作,可能需要使用ALU进行计算,将结果存储在寄存器或内存中。
五、写回在写回阶段,CPU将执行阶段生成的结果写回内存或者寄存器中。
具体执行过程如下: 1. CPU将执行阶段得到的结果保存在通用寄存器中。
2. 如果需要,CPU将结果写回内存中。
六、流水线技术上述的工作原理中,每个阶段的工作是依次进行的,即一个任务完成后才能进行下一个任务。
为了提高CPU的效率,引入了流水线技术。
流水线技术将CPU的工作划分成若干个独立的任务,在不同的阶段并行执行,以达到同时处理多个指令的目的。
流水线技术的核心思想是时间重叠和任务重合。
通过流水线技术,CPU的吞吐量可以得到显著提高。
七、指令级并行除了流水线技术外,指令级并行也是提高CPU效率的一种重要手段。
计算机体系结构指令级并行基础知识详解
计算机体系结构指令级并行基础知识详解计算机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研究计算机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指令级并行是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可以提高计算机的性能和效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计算机体系结构指令级并行的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计算机体系结构指令级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指令级并行是指在计算机指令的执行过程中,同时执行多条指令,以提高计算机的性能和效率。
传统上,计算机执行一条指令需要按照顺序依次执行多个步骤,即取指令、译码、执行、访存和写回。
而指令级并行则允许多个指令的某些步骤并行执行,从而加快指令的执行速度。
二、指令级并行的基本原理1. 流水线技术流水线是指将指令的执行过程分为多个阶段,并使每个阶段同时执行不同的指令。
每个阶段执行完毕后,指令便进入下一个阶段,以此类推。
这样可以使多条指令同时在不同的阶段执行,达到指令级并行的效果。
2. 超标量技术超标量是指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同时发射并执行多条指令。
通过提高处理器的运算能力和硬件资源,可以达到超标量执行多条指令的效果。
三、指令级并行的优势和挑战1. 优势指令级并行可以提高计算机的性能和效率,缩短程序的执行时间。
通过同时执行多条指令,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硬件资源,加快指令的执行速度。
2. 挑战指令级并行虽然可以提高计算机的性能,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例如,指令之间可能存在数据依赖关系,需要解决数据相关性问题。
此外,指令级并行还需要考虑硬件资源分配和调度问题,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处理能力。
四、指令级并行的应用指令级并行广泛应用于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中。
例如,现代CPU通过流水线和超标量技术实现指令级并行,提高计算机的性能。
同时,指令级并行也被用于并行计算和分布式系统中,以加快任务的执行速度。
五、结论计算机体系结构指令级并行是提高计算机性能和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流水线和超标量技术,可以实现指令的并行执行,加快程序的执行速度。
重排序算法
重排序算法是指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将指令按照优先级高低重新排序,以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的算法。
它通常应用于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器调度中,可以通过重新安排指令的执行顺序来减少指令的执行时间,从而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重排序算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指令级并行重排序(Instruction-Level Parallel Reordering, ILPR)
ILPR 算法是在指令级别上进行重排序,它将执行时间较短的指令放在执行时间较长的指令前面,以减少指令的执行时间,从而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
2. 分支预测重排序(Branch Prediction Reordering, BPRE)
BPRE 算法是在分支指令上执行重排序,它通过预测分支指令的执行结果,将执行时间较短的指令放在执行时间较长的指令前面,以减少指令的执行时间。
3. 缓存预取重排序(Cache Prefetching Reordering, CPOR)
CPOR 算法是在缓存级别上进行重排序,它通过预测程序的访问模式,将需要访问的指令提前放入缓存中,以减少指令的访问延迟,从而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4. 指令级并行和分支预测重排序(ILPR+BPRE)
ILPR+BPRE 算法结合了ILPR 和BPRE 两种算法的优点,可以同时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和分支预测的准确率。
总之,重排序算法是一种提高计算机系统性能的有效方法,可以通过重新安排指令的执行顺序,减少指令的执行时间,从而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
单片机指令的并行执行技术
单片机指令的并行执行技术单片机指令的并行执行技术是一种提高单片机性能和效率的重要方法。
通过同时执行多个指令,可以大大加快程序运行速度,提高系统的响应能力。
本文将介绍单片机指令的并行执行技术以及其应用。
一、指令的并行执行原理指令的并行执行是指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同时执行多个指令。
实现指令的并行执行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 数据无相关性:同时执行的指令之间不能有数据相关性,即后续指令不依赖于前面指令的结果。
否则会导致数据错误。
2. 硬件支持:需要具备支持并行执行的硬件结构,包括有多个执行单元和数据通路。
基于以上原理,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单片机指令并行执行技术。
二、指令级并行执行技术指令级并行执行技术是指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同时执行多条指令的技术。
常见的指令级并行执行技术包括:1. 流水线技术:将指令执行过程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由不同的硬件执行,实现多个指令的同时执行。
比如Fetch(取指令)、Decode (解码)、Execute(执行)和Write Back(写回)等阶段。
2. 超标量技术:通过增加硬件资源,同时从指令存储器中提取多条指令并行执行。
不同于流水线技术,超标量技术可以并行执行多个指令的某个或全部阶段。
三、循环级并行执行技术循环级并行执行技术是指在一个循环中同时执行多条指令的技术。
常见的循环级并行执行技术包括:1. 向量处理器:通过并行处理多个数据元素来加速程序运行速度。
向量处理器可以一次性处理多个相同类型的指令,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2. SIMT技术: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Thread,即单指令多线程技术。
通过将多个线程分配给不同的处理单元,实现多个线程的同时执行。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图形处理器(GPU)等领域。
四、应用领域指令的并行执行技术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特别是对于对计算能力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下面列举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1. 数字信号处理(DSP):在音频和视频处理等领域,需要高效处理大量数据,指令的并行执行技术可以提高处理速度和实时性。
计算机体系结构和并行计算的原理和方法
计算机体系结构和并行计算的原理和方法计算机体系结构是指计算机系统中各个部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连接方式。
而并行计算则是指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中同时执行多个任务或多个指令,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运算速度和效率。
一、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原理和方法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原理和方法包括指令系统、数据传输方式、存储器层次结构和输入输出系统等。
1. 指令系统指令系统是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核心之一,它定义了计算机中各种指令的格式和功能。
指令系统可以分为精简指令集(RISC)和复杂指令集(CISC)两种类型。
RISC指令集精简而快速,适用于高性能计算;CISC指令集功能丰富,适用于通用计算。
2. 数据传输方式数据传输方式包括存储器与处理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以及处理器内部数据传输方式。
常见的数据传输方式有总线、直接存储器访问(DMA)和存储器映射I/O等。
总线是计算机系统中各个部件之间的传输通道,它们以并行或串行的方式传输数据和控制信号。
3. 存储器层次结构存储器层次结构是计算机中不同速度和容量的存储器按照层次进行组织和管理。
存储器层次结构一般包括高速缓存、主存和辅助存储器等。
高速缓存是位于处理器内部的快速存储器,它以就近原则提供数据和指令,以提高数据访问速度和系统性能。
4. 输入输出系统输入输出系统是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的桥梁。
输入输出系统包括设备控制器、设备驱动程序和操作系统等。
设备控制器负责与设备的物理连接和数据传输,设备驱动程序则负责与操作系统的交互和数据传递。
二、并行计算的原理和方法并行计算是指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中同时执行多个任务或多个指令,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运算速度和效率。
并行计算可以分为并行指令级、并行数据级和并行任务级三种类型。
1. 并行指令级并行指令级是利用流水线技术将多条指令同时执行,从而提高指令执行的效率。
流水线将指令的执行过程划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独立执行。
并行指令级可以充分利用处理器的运算能力,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计算机体系结构性能优化方法
计算机体系结构性能优化方法在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过程中,性能优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性能优化是指在保持计算机系统硬件和软件功能的前提下,提高其计算速度、响应时间、资源利用率和可靠性等方面的手段和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计算机体系结构性能优化方法。
一、并行计算并行计算是通过将一个任务拆分为多个子任务,然后将这些子任务分配给多个处理器同时执行的方法。
它可以充分利用多核处理器的并行计算能力,提高计算吞吐量和并发能力。
在并行计算中,需要注意任务的划分和调度,合理安排任务的调度顺序和负载均衡,以充分发挥并行计算的优势。
二、指令级并行指令级并行是通过同时执行多条指令来提高计算机的性能。
它包括指令并发和流水线技术。
指令并发是指在同一时钟周期内并行执行多条指令,充分利用处理器的执行单元。
流水线技术是指将指令的执行过程划分为多个阶段,使多条指令在不同阶段同时执行,以提高指令的吞吐量。
三、存储器层次结构优化存储器层次结构是计算机存储器的组织方式。
在性能优化中,存储器的访问速度是一个关键因素。
通过合理设计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如缓存技术、预取技术和虚拟存储器技术,可以提高存储器的访问速度和命中率,减少访问延迟,从而提高计算机的性能。
四、并行I/O优化在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并行计算中,I/O操作成为性能瓶颈。
通过采用并行I/O技术,可以同时进行多个I/O操作,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和并发能力。
在并行I/O优化中,还可以使用缓冲区和预读取技术来提高I/O性能,减少CPU等待时间。
五、负载均衡优化负载均衡是指将任务合理分配给多个处理器,使得各个处理器的负载均衡,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在负载均衡优化中,需要考虑任务的复杂度和执行时间,采用任务分配算法和调度算法来实现任务的均衡分配。
六、优化算法和数据结构优化算法和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关键。
通过优选算法和数据结构,可以提高程序的效率和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使用一些常见的优化算法,如贪心算法、分治算法和动态规划算法,以及高效的数据结构,如哈希表和平衡二叉树,来优化计算机的性能。
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分类
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分类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通过多个处理单元同时执行任务以提高计算性能的架构框架。
根据不同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式,可以将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分为多种分类。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分类,并对其特点和应用进行讨论。
1.指令级并行体系结构指令级并行体系结构(ILP)是基于指令级并行技术的一种体系结构。
ILP通过将单个指令分解为多个子操作,并在不同的处理单元上同时执行这些子操作,从而实现指令级并行。
这种体系结构适用于需要大量计算的应用,如科学计算和图像处理。
其中,超标量和超流水线是常见的ILP体系结构。
超标量体系结构通过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同时发射多条指令,利用指令之间的独立性实现指令级并行。
而超流水线体系结构则通过将指令的执行过程分解为多个阶段,并在每个阶段上同时执行不同的指令,进一步提高了并行度。
这两种体系结构能够充分利用处理器资源,提高计算性能。
2.向量处理体系结构向量处理体系结构是基于向量处理器的一种体系结构。
向量处理器是一种特殊的处理器,能够同时处理多个数据元素。
在向量处理体系结构中,处理器通过执行向量指令,对向量数据进行并行操作。
这种体系结构适用于需要对大规模数据进行相同类型操作的应用,如科学计算和图像处理。
向量处理体系结构具有高度的并行性和数据吞吐量,能够充分利用数据级并行性,提高计算性能。
然而,由于向量处理器对数据的访问具有一定的限制,对于不适合向量化的应用,其性能优势可能会受到限制。
3.多核体系结构多核体系结构是指在一个计算机系统中,使用多个处理核心来执行任务的体系结构。
每个处理核心都具有独立的处理器和内存,能够同时执行不同的指令流。
多核体系结构适用于需要同时执行多个任务的应用,如服务器和大数据处理。
多核体系结构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并行性,能够提供更高的计算性能。
通过将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处理核心,可以充分利用系统资源,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和响应速度。
然而,多核体系结构也面临着任务调度和数据共享的挑战,需要采用合适的并行编程模型和调度算法来优化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10/25
4
IPC(Instructions Per Cycle )
IPC:每个时钟周期内完成的指令条数。 IPC是CPI的倒数。 提高IPC的途径之一是减少CPI流水线 。
2019/10/25
5
2. 基本程序块
基本程序块:一段除了入口和出口以外不 包含其他分支的一个线性代码段。
BEQZ R4,L1
DSUBU R1,R5,R6
L1 :…
OR
R7,R1,R8
OR指令中使用的R1值取决于BEQZ指令分支的是否 成功。即OR与DADDU或DSUBU指令相关。
必须通过保持控制相关,避免对数据流的修改, 以保证数据流的正确。
★DSUBU不能被移到BEQZ之前。
2019/10/25
相关的存在限制了指令级并行(ILP)的开发。
2019/10/25
9
流水线冲突的三种类型:结构冲突、数据冲突、 控制冲突。
结构冲突:由硬件资源冲突造成。
数据冲突:由数据相关和名相关造成。
控制冲突:由控制相关造成。
具体的一次相关是否会导致实际冲突的发生以 及该冲突会带来多长的停顿,根据流水线的属 性而定。
分支指令使得数据流具有动态性,因为它使 得给定指令的数据可以有多个来源。
仅仅保持数据相关性是不够的,一条指令可 能与多条先前的指令数据相关,程序顺序决 定了哪条指令真正是所需数据的产生者。
只有再加上保持控制顺序,才能够保持程序顺 序。
2019/10/25
15
例:
DADDU R1,R2,R3
R7,R8,R9
如果已知R4在Skipnext后不再被使用,而且 DSUBU指令不会产生异常,那么就可以把DSUBU 指令移到BEQZ之前。
因为这个移动不会改变数据流。
2019/10/25
18
开发指令的并行性的方法
硬件方法:指令的动态调度、动态分支预测、 多指令流出技术。
软件方法:指令的静态调度、循环展开技术。 软硬件结合方法:显式并行指令计算EPIC。
例: for (i=1; i≤500; i=i+1) a[i]=a[i]+s;
在每一次循环的内部,没有任何的并行性。 每一次循环都可以与其他的循环重叠并行执
行。 开发循环级并行性是增加指令之间并行性的最
简单和最常用的方法。
2019/10/25
7
开发循环级并行的基本技术
采用循环展开技术 采用向量指令和向量数据表示
只有将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互相配合, 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出程序中存在的 指令级并行。
2019/10/25
3
1. 流水线处理机的实际CPI
流水线处理机的实际CPI就是理想流水线 的CPI加上各类停顿的时钟周期数: CPI流水线 = CPI理想 + 停顿结构冲突 + 停顿数据冲突+ 停 顿控制冲突
2019/10/25
10
解决相关与冲突的方法
① 保持相关,但避免发生冲突。 方法:指令调度,包括静态调度和动态调度。
②通过代码变换,消除相关。
2019/10/25
11
解决相关与冲突时需注意的问题
由于相关的存在,在开发指令级并行时,如果 可能影响到程序的正确性,就必须注意保持程 序顺序。
保持异常行为:无论怎么改变指令的执行顺序, 都不能改变程序中异常的发生情况。
原来程序中是怎么发生的,改变执行顺序后 还是怎么发生。
可弱化为:指令执行顺序的改变不能导致程 序中发生新的异常。
如果能做到保持程序的数据相关和控制相关, 就能保持程序的数据流和异常行为。
2019/10/25
13
因为程序往往平均每5~7条指令就会有一 个分支,而且指令之间还可能存在相关, 所以在基本程序块中能开发的并行性是很 有限的,很可能比基本块的大小要小很多。
为了明显地提高性能,必须跨越多个基本 块开发指令的并行性。
2019/10/25
6
3. 开发指令级并行常用的方法
(1)开发循环级并行
循环级并行(Loop-level parallelism): 循环程序不同迭代之间存在的并行性。
2019/10/25
8
(2)解决相关与流水线冲突问题
相关是程序固有的一种属性,它反映了程序中 指令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相关的三种类型:数据相关、名相关、控制相 关。
如果两条指令相关,它们就不能并行执行,或 只能部分重叠执行。
由于相关的存在,使得指令流中的下一条指令 不能在指定时钟周期执行,就是发生了流水线 冲突。
16
有时,不遵守控制相关既不影响异常行为, 也不改变数据流。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大胆 地进行指令调度,把失败分支中的指令调度 到分支指令之前。
2019/10/25
17
例:
DADDU
R1,R2,R3
BEQZ R12,Skipnext
DSUBU R4,R5,R6
DADDU R5,R4,R9
Skipnext: OR
程序顺序:由源程序确定的在完全串行方式 下指令的执行顺序。
控制相关并不是一个必须严格保持的关键属性。
当存在控制相关时,在对程序的正确性没有 影响的前提下,可以不遵守控制相关的依赖 关系,执行本来不该执行的指令。
2019/10/25
12
必须保持的最关键的两个属性
要正确地执行程序,必须保持的最关键的两个 属性是:数据流和异常行为。
LOGO
第4章 指令级并行
主讲: 顾一禾
2019/10/25
顾一禾 制作 2013 第5版
本章学习内容
指令级并行的基本概念 指令的动态调度 动态分支预测技术 多指令流出技术
2019/10/25
2
4.1 指令级并行
指令之间存在的潜在并行性称为指令级 并行。(ILP:Instruction-Level Parallelism)
2019/10/25
例:
DADDU
R2,R3,R4
BEQZ
R2,L1
LW
R1,0(R2)
L1 :
如果不保持关于R2的数据相关,程序的执行结果 就会改变。
如果不保持控制相关,把LW指令移到BEQZ之前, 就有可能产生一个新的“访存保护”异常(如果 R2=0)。
2019/10/25
14
数据流:指数据值从其产生者指令到其消费者 指令的实际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