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一附中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和答案
2024届湖北省华中学师范大第一附属中学化学九上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2024届湖北省华中学师范大第一附属中学化学九上期中达标检测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其中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A.B.C.D.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硅B.氧C.铁D.铝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试剂和操作方法A CO2CO 点燃B NH3H2O 通过足量的浓硫酸C CuSO4溶液H2SO4加入过量的氧化铜,过滤D FeSO4溶液ZnSO4加入过量的镁粉,过滤A.A B.B C.C D.D4.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时,a、b饱和溶液降温到0℃时所得溶液质量分数b>aB.t℃时,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C.当温度大于t℃时,a溶液一定比b溶液浓D.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5.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酒精灯的火焰可用嘴去吹灭B.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C.酒精灯不用的时候,必须盖上灯帽D.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6.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24B.质子数为24C.中子数为24D.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47.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氧气可用作燃料B.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肥料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D.铜丝可用作导线8.下列对一些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O2可用于急救病人而O3 则不能—分子构成不同B.热胀冷缩现象—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C.盛夏的大明湖畔,荷香四溢——分子在不停的运动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以再分的9.我国研制的大型激光武器“神光二号”用了磷酸二氢钾(KH2PO4)大晶体。
湖北省华中学师范大一附中2024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含答案解析
湖北省华中学师范大一附中2024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明确宏观现象的微观本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与冰的共存物是纯净物,是因为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B.水结成冰,是因为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C.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D.水与酒精混合液的体积小于混合前二者体积之和,是因为混合后分子体积变小2.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或说法不正确的是A.净化水时用活性炭来杀菌、消毒B.稀有气体可以制成很多电光源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D.为了使天空更蓝,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保护大气3.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B.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C.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杜绝露天焚烧D.过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4.小杰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制取气体,通过查资料得知氢气是一种密度小于空气,不溶于水的气体,硫化氢是一种密度大于空气,可溶于水的气体,则他的下列制取方案可以用这套装置制取的是()(1)用硫化氢固体和稀硫酸溶液常温下制取硫化氢气体;(2)铁锈固体和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3)二氧化锰固体和氯酸钾制取氧气;(4)锌片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A.(2)(4)B.(1)(3)(4)C.(1)(2)(4)D.(1)(2)5.茶叶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茶碱(C8H10N4O2),下列有关茶碱的说法错误的是()A.茶碱由四种元素组成B.一个茶碱分子中含24个原子C.茶碱的相对原分子质量为194D.茶碱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6.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A B.B C.C D.D7.学会用化学解决生活问题是学习化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华中师大一附中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卷解析版
华中师大一附中化学上册期中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2.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艺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在甲骨上刻文字B.指南针指引航海C.用泥土烧制陶瓷D.用石块修筑长城3.如图所示,甲是溴(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摘自元素周期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甲、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rC.乙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1D.甲原子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4.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能加快反应速率B.二氧化锰在任何化学反应中都是催化剂C.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D.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5.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A.丁一定是化合物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 1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6.锌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必须微量元素。
下图为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属于非金属元素B.锌原子的中子数为30C.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g D.锌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Zn2+ 7.“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
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纺纱织布C.烧制瓷器D.冶炼生铁8.“” “”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图表示化合物的是A.B.C.D.9.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华中师大一附中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和答案
华中师大一附中化学上册期中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质量相等的两份固体,然后分别放在酒精灯上均匀受热,放出氧气的质量(m)随反应时间(t)变化的函数图像(如图,a为纯净的氯酸钾,b为加入了高锰酸钾的氯酸钾),正确的是( )A.B.C.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B.相同的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3.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能加快反应速率B.二氧化锰在任何化学反应中都是催化剂C.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D.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4.锌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必须微量元素。
下图为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属于非金属元素B.锌原子的中子数为30C.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g D.锌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Zn2+5.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B.C.D.6.已知: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将Y 、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氧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XO B.Y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C.Z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 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Y>Z7.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 +O2=2X+2H2O。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属于氧化反应B.X的化学式是Ag2S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00.3 4.8 2.8反应后质量/g 3.2待测8 6.4A.待测值为0.6B.此反应可表示为:丙+丁→甲C.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2D.甲一定是化合物9.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华中师大一附中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和答案
华中师大一附中化学上册期中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下列实验中对水的作用解释不正确的是()A B C D实验内容空气中O2量测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检查气密性收集氧气水的作用通过量筒中水体积变化得出O2体积。
防止熔融物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
降温,便于气密性检查。
排净空气,便于观察满。
A.A B.B C.C D.D2.最近,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
这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
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B.反应前后H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D.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3.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加热立即收集C.收满后移出集气瓶 D.结束时停止加热4.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c代表氧气B.t2时刻,O2开始产生C.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D.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5.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①试管内液面上升②试管内溶液变红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④试管内溶液变蓝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⑤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7.现有 18.6g NaOH 和 Na2CO3固体混合物,已知钠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 23:3,则原混合固体中含有钠元素的质量为()A.9.2 g B.6.9 g C.4.6 g D.2.3 g8.实验室用装有等质量的两份氯酸钾的试管a和b分别加热制取氧气过程中,某同学误把少量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加入b试管,下面是试管a、b中产生氧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A.B.C.D.9.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A.丁一定是化合物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 1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10.质量相等的两份固体,然后分别放在酒精灯上均匀受热,放出氧气的质量(m)随反应时间(t)变化的函数图像(如图,a为纯净的氯酸钾,b为加入了高锰酸钾的氯酸钾),正确的是( )A.B.C.D.11.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12.某高性能锂电池,其反应原理可表示为: Li+MnO2= LiMnO2,已知锂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iMnO2是氧化物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此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D.LiMnO2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显+2价13.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
华师大附中-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以及答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Ca—40第I卷(选择题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共20分)1错误!未指定书签。
.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在古代就有许多发明和创造。
下列叙述中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制作石器B.烧制陶瓷C.粮食酿酒D.使用火药2错误!未指定书签。
.实验室中运用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成果,可依据生物发光现象检测超微量钙的存在。
这里的“钙”是( )。
A.原子B.元素C.分子D.离子3错误!未指定书签。
.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氧气——供给呼吸 B.二氧化碳——造成酸雨C.氮气——作保护气D.稀有气体——作电光源4错误!未指定书签。
.区别硬水和软水,可选用( )。
A.明矾B.肥皂水C.活性炭D.食盐5错误!未指定书签。
.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食物腐烂 B.酒的酿造C.动植物呼吸D.氢气燃烧6错误!未指定书签。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B.氧气验满C.液体加热D.量9.5mL液体7错误!未指定书签。
.电脑硬盘的盘片表面涂覆一层γ-Fe2O3磁粉。
γ-Fe2O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A.0 B.+1 C.+2 D.+38错误!未指定书签。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有大量白雾生成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9错误!未指定书签。
.从分子角度解释下列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汽油挥发—分子的体积变大B.向篮球中打气—分子间有间隔C.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是可以分的10错误!未指定书签。
.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如果忘记加二氧化锰,其后果是( )。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23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23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20世纪20年代,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O4分子,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
最近,意大利的科学家使用制造出了这种新型分子,并用质谱仪探测到了它的存在。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C.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D.O4和O2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2.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变化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是混合物,反应后是纯净物B.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5:1C.该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D.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与数目都发生了改变3.氧元素和硫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中子数不同B.质子数不同C.电子数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4.'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向试管中加入2mL浓氨水,将蘸有酚酞溶液A 探究分子的运动现象的棉花靠近该试管的管口B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C证明石蜡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取一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璧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选用碳酸钠和稀盐酸在敞口容器中反应A.A B.B C.C D.D5.根据如图实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浓盐酸有挥发性B.分子在不断运动C.B烧杯溶液的颜色会改变D.B烧杯内发生了置换反应6.取a、b两份质量相等的氯酸钾,另在b中放少量高锰酸钾,分别加热,放出氧气的质量(mo2)与时间(t)图象正确的是( )A.B.C.D.7.对实验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固态非金属元素是()A.O B.Si C.Al D.Fe9.关于化学反应类型说法正确的是A.有多种物质生成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B.氧化反应是指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C.氧气可以由分解反应制得,也可以由化合反应制得D.当生成物的系数之和等于反应物的系数之和,可能是分解反应,也可能是化合反应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可用肥皂水检验硬水或软水B.进入久未开启地窑,要先做灯火试验C.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D.广告“黄金搭档”中所讲的“钙、铁、锌、硒”指的是原子11.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会使实验结果产生明显误差的是()A.使用过量的红磷B.把红磷改为蜡烛C.恢复到实验开始前的温度才进行测量D.不打开橡胶塞,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点燃红磷1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说法正确的是A.NO2----表示1个二氧化氮分子B.H2----- 表示2个氢原子C.Al3+------表示+3价的铝元素D.2H----表示2个氢分子13.下列各种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A.液氮用于医疗上冷冻麻醉B.氮气可用于食品包装填充气C.氧气可供给呼吸D.二氧化碳可用于植物光合作用14.虾青素(C40H52O4)是一种具有极强的抗肿瘤、抗氧化性能的物质,可增强动物免疫能力。
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华师一附中化学九上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华师一附中化学九上期中达标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现象解释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A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快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B 6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缩C 1滴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体积很小D 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分子受热,体积变大A.A B.B C.C D.D2.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B.煤的燃烧C.食物腐烂D.酒和醋的酿造3.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查阅资料,白磷在温度40℃时可以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燃白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B.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不会影响实验结果C.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D.实验结束后,集气瓶中白磷熄灭无须冷却即可打开止水4.下列气体既可用浓硫酸干燥又可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的是()A.CO2B.O2C.NH3D.HCl5.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模型示意图,从该模型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A.丙物质属于单质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C.1个乙分子中含4个A原子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了6.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水蒸气遇冷能凝结成水,说明水分子之间是能够化合的B.氧气支持氢气燃烧是氧气的化学性质C.白炽灯泡的钨丝通电时发光发热,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D.无论是混合、分离,还是化合、分解,都是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7.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科学家是A.道尔顿B.拉瓦锡C.门捷列夫D.爱迪生8.在一个大萝卜中挖一个大孔,向其中注入一定量的饱和食盐水,过一段时间后将里面的食盐水倒出,再往倒出的食盐水中加入少量食盐晶体。
湖北省武汉市华师一附中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武汉市华师一附中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达标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活性炭净水器里,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并过滤水中的杂质B.在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C.天然水中,硬水一定属于混合物,软水定属于纯净物D.使用化肥和农药不会对自然水体造成任何污染。
2.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用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D.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3.锌粉、铝粉、铁粉的混合物3.6 g与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2 g,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水分,则得固体硫酸锌、硫酸铝、硫酸亚铁的混合物的质量为()A.13.2 g B.13.4 g C.12 g D.11 g4.实验室有碳酸钠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75g,使之与500g质量分数为14.6%的盐酸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82.7g固体。
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44% B.46% C.50% D.55%5.下列气体可制成霓虹灯的是A.NeB.N2C.O2D.CO26.小芳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没有按照正确的称量氯化钠。
量取水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图示为小芳操作时的读数,其它操作都正确)。
小芳实际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水的密度为1g/cm3)约为A.12.4% B.17.2% C.16.9% D.12.5% 7.下列“不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在一定的条件下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不一定生成碳酸②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③带正电的微粒不一定是阳离子④物质在燃烧时不一定产生火焰,灭火时不一定要将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8.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质子数为12C.右上角元素符号为Mg D.核外电子数为24.319.下列事实不能说明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A.金和银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B.金属钠不能露置于空气中,而应保存在煤油中C.空气中铁比铝更容易被腐蚀D.不能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10.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编制元素周期表的俄国科学家是()A.张青莲B.屠呦呦C.门捷列夫D.拉瓦锡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区别下列物质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____)A.木炭粉和二氧化锰——观察眼色B.硬水与软水——肥皂水C.氮气与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D.二氧化碳与氧气——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在实验室里,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下列仪器和氯酸钾、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三种药品及玻璃片、火柴和棉花。
华中师大一附中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卷解析版
华中师大一附中化学上册期中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某有机物在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8.8gCO2和5.4g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只含碳、氢两种元素B.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无法确定2.“天宫二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已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Ni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3.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现对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A.B.C.D.4.碳酸乙烯酯(C3H4O3)可用作锂电池电解液,下列有关碳酸乙烯酯的说法正确的是A.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4+16×3)gB.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C.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4:3D.碳酸乙烯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5.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 )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是运动的B.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可分的C.气体被压缩后体积发生了较大变化,说明气体分子间距较大D.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00.3 4.8 2.8反应后质量/g 3.2待测8 6.4A.待测值为0.6B.此反应可表示为:丙+丁→甲C.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2D.甲一定是化合物7.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制CO2的药品B、发生装置C、收集装置D、比较CO2与空气的密度A.A B.B C.C D.D 8.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由5个原子构成B.化学变化的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l:19.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正确的是A.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B.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是力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C.高层建筑物起火立即乘电梯撤离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10.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A.因为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过氧化氢溶液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11.对以下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错误的是A.①②属于同一种元素B.①④的化学性质相似C.①得到电子可形成③D.②③表示不同种离子12.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华师一附中化学九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华师一附中化学九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足量红磷在装满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C.将水通直流电一段时间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2.甲醛可用作农药和消毒剂。
下列关于甲醛(CH2O)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微观上看:1个甲醛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水分子构成B.从类别上看:甲醛属于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C.从宏观上看:甲醛由1个碳元素、2个氢元素、1个氧元素组成D.从量方面看: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是是32g3.如图是某饮料瓶上标签的部分说明,这里的“钙、镁、钠”指的是()A.元素B.原子C.分子D.离子4.一种铁原子的原子核内有26个质子和30个中子,该原子的原子序数为()A.4 B.26 C.30 D.565.下列化学反应与实验现象相符合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冒白烟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8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7.“试电笔”中常充入一种稀有气体,它通电时发出红光则该气体是()A.氧气B.氮气C.氖气D.二氧化碳8.如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电解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 .实验说明水由H 2和O 2组成C .a 管与电源的正极相连D .b 管收集的气体能燃烧9.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 .蜡烛一吹就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B .炉火越扇越旺是因为增加了可燃物C .在氧气中用小木条引燃铁丝是为了升高铁丝的着火点D .水下保存白磷是为了隔绝氧气防止其自燃10.N 2O 俗称笑气,早期曾在外科手术中作麻醉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师大一附中化学上册期中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塞紧胶塞B.贮存氧气C.过滤D.吹灭酒精灯2.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是A.②表示的是阴离子B.①②③④表示的是四种不同元素C.③属于金属元素D.①③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3.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燃白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B.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不会影响实验结果C.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D.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4.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D.水槽中液面下降5.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B.生成物有三种C.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D.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6.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
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A.用排水法收集O2时,集气瓶装满水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C.用排水法收集O2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D.用排水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7.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A.因为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过氧化氢溶液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8.质量相等的两份固体,然后分别放在酒精灯上均匀受热,放出氧气的质量(m)随反应时间(t)变化的函数图像(如图,a为纯净的氯酸钾,b为加入了高锰酸钾的氯酸钾),正确的是( )A.B.C.D.9.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B.碳在空气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C.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D.CO可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 CO2可用于人工降雨、灭火10.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A.B.C.D.11.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使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 X262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B.乙是反应物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12.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与生成物共有3种物质B.反应后原子个数增多C.该图可示意CO与O2的反应D.反应物中元素的化合价都为013.市场上有“葡萄糖酸锌”、“高钙牛奶”、“绿色碘盐”等商品,这里的“锌、钙、碘”指的是A.元素B.分子C.单质D.原子14.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雾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5.下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A.①变红,③不变红B.④变红,③不变红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16.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
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C.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17.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D.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18.“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的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稻草造纸B.使用火药C.蚕丝织布D.冶炼金属19.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蓝色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20.正确记录实验数据是一项实验基本技能,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错误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2.9gNaCl固体B.用10mL量筒量取8.3mL蒸馏水C.在10mL试管中倒入约3mL蒸馏水进行加热D.用温度计测得水温为25.15C二、实验题(培优题较难)21.某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有关碳及氧化物的实验(图中夹持仪器已略去)。
在完成气密性检查后加入药品,并已设法在装置中充满二氧化碳。
(1)填写表格中的空白内容: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分析①缓缓通入CO2,点燃甲处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木炭粉减少,丁中有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且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丁中现象说明_____。
时间_____。
②点燃乙处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乙处玻璃管内_____.乙处现象说明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③停止通入二氧化碳,熄灭甲、乙处的酒精灯丙中有丁中液体进入丙的作用是_____。
(2)有同学认为该装置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你认为是否需要并说明理由_____。
22.实验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学习手段和学习内容,请回答下列关于相关问题:(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2)①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原理为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②利用该原理制取较为纯净的氧气要用于进行铁丝燃烧的实验,最好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_____(填装置序号).(3)小希想探究 CO2与过氧化钠(Na2O2)是否能反应生成氧气.①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为了获得平稳的气流,他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装置序号);②小希将干燥后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的 F 装置,用_____证明有氧气生成.研究表示,该反应同时生成碳酸钠,则 CO2与过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4)查资料,实验室制氨气:Ca(OH)2(固)+2NH4Cl(固)CaCl2(固)+2H2O+2NH3↑,已知氨气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要制取氨气所选装置正确的接口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填接口小写字母代号).23.某气体X可能是由H2、CO、CO2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为了解其组成情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假设各步反应均完全,NaOH溶液用于吸收CO2)。
(1)请根据下表中对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的描述,推测气体X的组成情况,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气体X的组成A中液体B中黑色粉末C中液体①不浑浊变成亮红色不浑浊_____②不浑浊变成亮红色变浑浊_____③变浑浊变成亮红色不浑浊_____④变浑浊变成亮红色变浑浊_____(2)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
24.学习氢氧化钠的性质之后,知道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H2O、Na+、OH-,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某科技小组想进一步探究是哪一种粒子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提出猜想)猜想①:可能是H2O;猜想②:可能是Na+;猜想③:可能是OH-。
(实验验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①用试管取少量蒸馏水,滴入1滴~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试管内溶液仍为无色水分子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②用试管取少量氯化钠溶液,滴入1滴~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③用试管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入1滴~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讨论反思)有同学认为猜想①不需要实验验证就可以排除,你认为该同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竹炭包是一种集观赏与空气净化为一体的产品。
这种产品可对车内及室内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甲醛等有害气体进行吸附。
某课外活动小组对竹炭进行初步探究。
(提出问题)竹炭中是否含有碳元素(猜想与假设)竹炭中含有碳元素(查阅资料)新鲜的血液,遇一氧化碳由鲜红变为暗红。
(设计实验)所用装置如下图所示。
(A装置的作用为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1)实验开始后,C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E装置中新鲜的鸡血变为暗红色。
(2)小玥认为应在A、B装置间,再增加一个C装置,目的是。
(3)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这套装置的不足之处是,请你设计解决的方法。
(4)小亮认为可以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替换原装置中的E装置,你认为(填“可以”或“不可以”),原因是。
(结论)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拓展应用)竹炭细密多孔,竹炭牙膏中含有竹炭等成分具有消炎、止痛、化淤、去污等功效,下列有关竹炭牙膏的用途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除衣领袖口等处的汗渍B、不能除去口中异味C、虫咬、灼伤可消炎止痛26.某农村中学的化学兴趣小组在开展实验活动时,用山泉水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结果配制几次所得的溶液都出现浑浊的现象,放置一段时间后,容器底部还出现白色沉淀物。
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此奇异的现象展开如下探究:提出问题:用山泉水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为什么会出现浑浊,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作出猜想:I、氢氧化钠样品不纯,含不溶性杂质;II、氢氧化钠与溶解在山泉水中的某物质发生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物质。
(1)小明通过实验很快就排除了猜想I,他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本地山泉水是硬水,含较多的碳酸氢钙。
碳酸氢钙[Ca(HCO3)2]受热会分解,也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且都有碳酸钙生成。
(2)小红取来少量的山泉水于烧杯中,往其中加入适量的肥皂水,搅拌,观察到____________的现象,确认所取的山泉水是硬水。
(3)小明和小红对所得的沉淀物中含有的碳酸钙进行实验:_______________(4)该山泉水经过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就可用于配制氢氧化钠溶液。
27.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帮助下探究氢气的燃烧实验。
(1)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从图甲中选择仪器组装一套便于添加液体药品的发生装置,所需仪器为_______(填仪器编号);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