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1500字4篇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优秀4篇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ad2649d3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7c.png)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优秀4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内容是牛牛范文为您带来的4篇《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如果能帮助到您,牛牛范文将不胜荣幸。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篇一初识《了不起的盖茨比》是因为电影,看完电影,内心极其难受,就犹如一个大石头把心口给堵住了,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电影中有一首很凄美的歌曲《young and beautiful》,宛转悠扬的歌声,配着电影中经典的画面,是一种视与听的享受。
在一般的小说讲述故事,好的小说传递感觉,这感觉难以言说,却深入骨髓。
于是我决定去看一遍小说,在文字中体会细细品味那些恩怨情仇。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1925年所写的一部以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市及长岛为背景的中篇小说,小说的背景被设定在现代化的美国社会中上阶层的白人圈内,通过尼克的叙述展开。
书中的主人公盖茨比是一个无比痴情的人,怀揣着对黛茜的爱和对理想憧憬,他发誓要成为百万富翁,满足物质女黛茜,以便和她回到往昔,长相厮守。
但与黛西重逢时,她却已为人妇。
黛西开车错手害死了丈夫汤姆的情妇,这时盖茨比站出来为她顶罪,最终被情妇的丈夫持枪“报仇”杀害,而当盖茨比的尸体躺在城堡中时,却没有人来祭拜。
整个城堡死气沉沉像秋叶埋入泥土一样然后悄无声息。
往日的一切热闹景象不复,更加让人忍无可忍的是这时的黛茜正和汤姆在欧洲度假,享受着他们的“美好人生”。
人性的伪装与痴情,犹如盖茨比,活在一个巨大的谎言之下,只为挽回自己心爱的人,甚至于可以为了她去顶罪;人性的物质与自私,犹如黛西,愿意为了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而不惜被家暴,错手害死了人却只想着怎么逃罪,甚至于到最后都没有去参加为她顶罪被杀害的男人的葬礼;人性的贪婪与自大,犹如汤姆,自以为拥有了金钱就拥有了一切,粗鲁,家暴,明目张胆的出轨;人性的软弱与无能,犹如威尔逊,无钱无权,连老婆出轨也不知道,甚至于到最后都被人利用,杀害了他人同时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是一个悲伤而又凄美的爱情故事,但是同时也反射出人性的最弱点,人会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和财富,出卖抛弃自己纯洁的灵魂,而灵魂却像畸形的生物,弱小、丑陋、灰暗,被挤压在角落里,在金光闪闪的财富和地位照不到的地方。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优秀7篇)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65a027c0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6f.png)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优秀7篇)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篇一学生适合看什么书,我也困惑。
阅读经典感悟思想的魅力,锻炼思考能力,我国也有为中学生推荐的经典名著,跟着新课标推荐的书单,我的孩子们接受能力要比推荐书目的要求慢一拍,初中喜欢看为小学生推荐的书目,到了高中,才看为初中生推荐的书。
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大加赞赏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真正想认真读一回这本书,因为看到《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高中生的必读书目。
前两天,我在书店遇见一场争吵,一位父亲骂咧咧地要退掉他女儿买回的一包书,理由是,他认为她不适合读那些书籍,并抱怨书店不该为学生出售那些书,书店老板反过来怨那位父亲不管好自己的女儿。
我随意看了看,有《意林》杂志社的连载小说,还有一些漫画书,瞬间,我很想知道那位父亲想让他的女儿看什么样的书。
我不了解美国的中学教育,《了不起的盖茨比》作为美国中学生的必读书,必定有它存在的背景。
盖茨比为了少年时期喜欢的女孩黛西,一路奋斗,最终拥有了财富,并把别墅建在黛西的对岸。
别墅里聚会不断,热闹非凡。
热闹是别人的,盖茨比是孤独的,他常常在黑暗中遥望黛西家那盏绿色的灯,渴望与心中的女神分享奢华,然而,黛西不是他理想中的女神,她是十足的拜金女,不惜利用盖茨比的感情,最终把自己的过失嫁祸于他,导致盖茨比被杀。
盖茨比生前,家里几乎夜夜笙歌,死后却门庭冷落,平时那些凑热闹的人们都远离他的葬礼。
梦想与现实强烈碰撞,待一切真相大白,盖茨比曾经的奢华如烟花般幻灭。
一个痴心的追梦人,一个梦想破灭的故事,中学生应该感受到什么样的心灵震撼?评论家说,它有能力用一段文字抓住一个时代的韵味,一个夜晚的芬芳和一首老歌的情绪。
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加上我的领悟能力,还因我没能力读英文原版,我在反复感受它到底好在哪里。
村上春树本人就担心他的翻译会使小说失去光彩。
在他心目中,《了不起的盖茨比》具有独特的美感和韵律,像音乐作品,部分文字更是美得令人窒息。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1500字4篇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1500字4篇](https://img.taocdn.com/s3/m/b9df1e92d0d233d4b14e6963.png)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1500字4篇《了不起的盖茨比》作为一部经典,在写作技巧上自有其成功之处,结构紧凑,文笔流畅,多运用象征手法,小说随着尼克的叙述展开,既有旁观者超然物外的姿态对现实讽刺批判,又能深入到小说人物之间,感受他们的悲欢。
仅仅是文字和技巧方面的成就,就已让人爱不释手。
下面是留学网小编为您整理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1500字4篇,供您参考!《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1500字一村上在他的小说里多次提到菲茨杰拉德是他最喜欢的作家,他的作品深受他的影响而蒙上了一层孤独和迷茫感,还有盖茨比整夜整夜看守的对岸的光点。
当我不了解这部作品的时候,无论怎么苦思冥想都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盖茨比到底伟大在什么地方:16岁时隐瞒自己身世,自比上帝之子,不敢面对自己贫穷的父母而离家出走。
与黛西相爱,但是自己贫寒的家境和养尊处优的黛茜门不当户不对,这样的现实让盖茨比心中的幻想第一次破灭。
怀揣着对黛茜的爱和对理想憧憬,他发誓要成为百万富翁,满足物质女黛茜,以便和她回到往昔,长相厮守。
而当汤姆揭穿盖茨比精心设置的这个谎言,他叫他闭嘴,他的紧张和失控的举止真像是欲盖弥彰,或像是个道貌岸然的牛津人。
而当盖茨比的尸体躺在城堡中时,却没有人来祭拜。
整个城堡死气沉沉像秋叶埋入泥土一样然后悄无声息。
往日的一切热闹景象不复。
所有人像不喜欢他往日的热情一样。
更加让人忍无可忍的是这时的黛茜正和汤姆在欧洲度假,享受着他们的“美好人生”。
我突然觉得他只不过是有一个美好的幻想。
或影响我的小说的第一句话:“每逢你想要批评什么人的时候,你切要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即使现实把他折磨的残破不堪,他也不会轻易放弃心中理想的世界。
他只不过不敢对自己说黛茜已经变了,她的热泪中流露的除了爱恋之外还有金钱。
他只不过是太爱黛西,执着等了5年,到死都还在等黛西的电话,等黛西和他去隔绝利欲熏心的地方。
在那样一个人们都为利益疯狂的时代,爱情也不那么纯粹的时代里,盖茨比这样的人竟能保持那种对纯真的柏拉式爱情的执着追求,他仍能保持一颗很宁静的心,这也是为什么他让维拉既觉得很神秘,有不得不佩服的原因。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15篇)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118e22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a8.png)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15篇)《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1很久没有写文章了,主要还是太忙了,有不少东西要研究。
最近想写一写曾经读的盖茨比,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悲惨,但是为什么说是悲惨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个经历了社会摸爬滚打的美国资本家,为了追求自己曾经的女神,在女神的对面建立了一座房子,整晚开着派对,就希翼能够让自己的女神看到,但是故事的结局,却是盖茨比的身亡,而身亡的祸根却是因为他的女神和他的丈夫。
我觉得这种虚构的故事是不会发生在现实的世界当中,因为这种经历了社会洗礼的人会明白不少事情,不可以强求,而这就是人生的现实吧,不少事情总是不如人意,我想做到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就够了吧。
我为什么觉得盖茨比很惨呢?因为他喜欢的女神,是抽象的,不是现实的,他认为的女神是不存在的,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会说当盖茨比死亡的时候,就有人认为是美国梦破灭时。
我觉得可笑的地方在于一个经历了那末多的资本家真的会去追求自己的初恋女神,这简直就是难以想象的事情,有那末多的诱惑可以浮现在他的身边,他的内心就不会发生改变,其实说白了盖茨比爱的就是他自己,惟独他的内心初恋女神才干够满足他内心的征服欲望,而他却很失败,把自己的生命搭进去了,这就是盖茨比,我认为的盖茨比。
盖茨比信奉的那盏绿灯,是年复一年在我们眼前渐渐消失的极乐未来。
我们始终追它不上,但没有关系——明天我们会跑得更快,把手伸得更长……等到某个夸姣的早晨——于是我们奋力前进,却如同逆水行舟,注定要不停地退回过去。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2在很久之前曾经读过这一本书,故事的构成到现在的记忆已经含糊,只知道这是一个求而不得的爱情故事。
但是却向来没有领略到盖茨比的了不起体现在哪里?但我想这本书有如此高的评价,也并非只是讲述了一个男子追求心爱女子的故事这么浅显的故事。
我想是我自己太过浅薄了还没有体味到这一个故事想表达的东西。
于是又重新去体味了一遍这个故事。
说实话,这个故事并非我喜欢的有完美结局的故事。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优秀7篇)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424337ed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e5.png)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优秀7篇)篇一: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篇一一声枪响,尼克赶到泳池,盖茨比已经倒在血泊中。
对于死亡,盖茨比是有预见性的,即使黛西丈夫的情人的丈夫(原谅我不记得这个加油站修理汽车的人的名字)不去射杀他,他也会“死去”,因为他的梦想幻灭了。
在故事叙述者和经历者尼克与盖茨比接触的过程中,我们跟随尼克不断地发现、了解盖茨比,也在盖茨比的死亡后理解了盖茨比。
盖茨比做着一个美丽梦幻的梦,年轻时他爱上了黛西,只不过军官出身的他没有经济条件娶黛西,直至他一夜暴富来到纽约,依然去追寻令自己一往情深的黛西,虽然黛西已经有了婚姻和孩子,但是他坚信:黛西是被迫的,是不幸福的,是依然爱着他的,所以盖茨比在黛西家对面买下豪宅举办盛大的宴会来吸引黛西,通过“我”来接近黛西,试图重续前缘,不过还没有等到黛西决定跟他离开的回复,一件意外发生了,黛西开车无意间将汤姆(黛西的丈夫)的情人撞死,汤姆却告诉其情人的丈夫:是盖茨比开的车。
当然,盖茨比为了保护黛西,将事故车开到自己的车库。
接着就出现了上面的一幕。
盖茨比的确了不起,他对爱情执着忠贞,对黛西一往情深,甚至愿意为黛西付出自己的所有,包括财富、感情和生命。
他的爱很伟大很持久很感人,我想任何一位女子能够被这样一个人爱着,不论结婚与否都会心动。
但是黛西除外,无论是盖茨比初认识时候还是多年后,黛西自始至终都是那个虚伪做作不安分有心机的女人,她对丈夫孩子对生活没有爱,有的只是无尽的物欲和矫揉造作的无聊,面对丈夫的背叛她可以忍受,所以也可以忍受自己寻求婚姻外的刺激,挑逗其他男人,与盖茨比搞暧昧。
在出车祸后,她心安理得的接受了丈夫的安排(将责任推到盖茨比身上),并且去欧洲度假,任由为她丧命的盖茨比孤独绝望的躺在血泊中。
读到这里,内心愤恨,为盖茨比不平,盖茨比的爱情在黛西那里就像一个笑话,只能说所遇非人,那样美丽浪漫的爱情梦随着盖茨比的死亡而幻灭了,与其说盖茨比被枪杀,不如说被自己的爱情梦所杀。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精选19篇)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精选19篇)](https://img.taocdn.com/s3/m/1af7fcd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19.png)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精选19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篇1盛夏八月,闲来无事,不如手捧一本书细细品读。
最近在读《了不起的盖茨比》,一个霸权建立破晓时分的故事。
那是百余年前的北美大陆,经济发展的火车疾驶向前;机器的摩擦轰鸣,却也过多地掩饰了一时的人心。
这本书,便是那段历史点滴的印记。
究其然是一个人的杯具,还是整个社会的杯具,也许并不重要。
酒天花地的派对,奢靡豪华的住处,五彩绚丽的衣衫,只是为了他心中挚爱的黛茜。
回想初见之时,年轻美丽,一段草样的年华;荏苒而逝,奈何命运弄人,心中的挚爱已然他人的红颜知己。
爱得愈深,伤得愈切;不干现实,沉浸于夙愿的完美,却模糊了前行的视野。
无力的枪声,所有的梦想与完美,不堪一击地破灭,散于风中,了无踪迹。
盖茨比,他了不起,正因他因时度势的魄力,更正因他追寻完美的情愫。
他没有做错什么,却也只得这人去楼空。
一个梦想,如何极尽,唾手可得,却也如何之远,难以到达。
在人人追求物质的时代,真实的情感那般一触即溃。
浮华众生,沾染了铜臭气味,失却了是一颗至真纯净的内心。
不留一片净土,那个时代,注定要湮没无畏的追梦者。
文中最后一句写道:“我们继续奋力前行,逆水行舟,被不断地后推,直至回到往昔的那段岁月。
”心中不禁一搐。
习惯了争权夺势,习惯了勾心斗角,人们,究竟幸福吗?浮躁的世界,寸步难行的时代,掩饰了流俗,口口声声追忆似水般的年华。
这,难道就是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吗?“日复一日,兴奋之情被渐渐吞噬。
”现实,抹杀了太多如真似幻的意象。
那些似空中楼阁一般的完美,与空洞的人群已然渐行渐远。
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我们该何去何从?盖茨比的选取是前者。
纵然现实残酷,命运无常,他的形象依然伟大;单纯的难以阻挡的爱,左右了他的是是非非,也使之以一种壮美的势态划过一个过往时代的苍穹。
读《了不起的盖茨比》有感(通用23篇)
![读《了不起的盖茨比》有感(通用2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1b3db1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5e.png)
读《了不起的盖茨比》有感读《了不起的盖茨比》有感(通用23篇)读《了不起的盖茨比》有感篇1我最近读了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盖茨比,是一个自我养成者,一个贫家子,因为爱上了一个富家女,于是开始了一段艰苦的训练和奋斗。
他的了不起之处在于为了爱去奋斗、有担当、金钱面前不世俗。
对于20世纪20年代金钱至上的美国来说,盖茨比是了不起的,他的朋友尼克就对他说:他们那一大帮子都放在一堆还比不上你。
这是全书所有接触过他的人物里,唯一的对他正确客观的评价,也是读者读完后,能产生的共鸣。
有评论者说,他的死不是悲剧,并且最合适他。
之前看过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这是悲剧,并且感到惋惜。
看到这个评论后,我还是一知半解。
但看完整本书后,我理解了评论者的说法。
盖茨比为了心爱的女人,甘愿替罪,而他却不知在他死的前一晚,他心爱的女人却在密谋脱罪的阴谋。
他死的当天,他心爱的女人,已撇下他远走度假,后来连他的葬礼都没参加。
这不能说不是悲的,但对于盖茨比来说,在他不知情女友的所有举动,认为自己的死有担当时,又是不悲的,因为他是带着内心的巨大幻梦,甜蜜的走了,这对他无疑也是合适的。
可是我仍不解,他的死,如果放在他将来漫长的一生中来看,不悲吗?合适吗?评论者说,这本书可以读10遍,20遍,于此来说我读的还远远不够。
对于这部20世纪末,高居美国一百部最优秀小说第二位的名著,我会再读几遍,慢慢体会。
读《了不起的盖茨比》有感篇2只读了译文,后面的英文原版没读,最大的感受就是翻译的好短,400多页的短篇小说。
我觉得盖茨比没有多么了不起,只不过是被别人利用做了一颗棋子,同时活在自己编织的鸳鸯蝴蝶梦里面,然后意外为保护心爱的女子当了一次勇士,最后被误杀染红了泳池。
简而言之,悲剧且充满戏剧性的一生。
一般来说,故事的女主角都是美丽大方、善良且有爱心,不过在这里倒翻了船,这个叫黛西的女人也美,很多男子被她倾倒,但是我觉得她却是个红颜祸水,太懂得趋利避害,也太懂得算计。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共8篇)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共8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f7057a0912a216147929d2.png)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共8篇)本文是关于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共8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高二同学《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以前很少读外国小说,或许是因为篇幅太长,情节发展又很慢。
但有一本书让我打破了对外国着作原有的想法,它留给我的已超越它的结构和形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细致的思考,思考着人世的虚浮和人性的伪善与本真会有怎么样的碰撞,为什么会有这种碰撞。
一部真正好的小说就是在故事背后揭示美与丑,黑与白的同时,让读者挖掘什么是人性的光点。
这部小说就是《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20世纪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将他视为“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一个看清自己位置的一个标志。
”相信《了不起的盖茨比》就是无外乎如此。
小说的主人公是盖茨比,作者通过盖茨比的邻居尼克的视角演绎他的经历与最后的沉沦。
盖茨比在很久之前爱上自己的远房表妹黛西,在一次宴会上他与黛西重逢,此时的他已家财万贯,从前因为穷酸而未与黛西在一起的伤疤终于愈合,他们又一次坠入爱河。
然而此时的黛西已结婚生子,在其丈夫的阻扰下,两人的关系再次僵局。
盖茨比一直是一个忠于爱情的人,他对黛西的爱是真正的至死不渝,可惜在他生命结束的那一刻,黛西仍未回头。
盖茨比的生命就此终结,但人们对他的思考从未停止。
作者笔下的盖茨比是个深具传奇色彩的人物——继承万贯家产,游历四方,甚至还有人说他曾杀过人,但他见到黛西的时候也会紧张得像个孩子,有着天真、单纯的一面。
在别人热闹的时候,他总是孤身一人冷眼旁观,超然于一切俗世的喧嚣之上。
为什么这样的人最终却被人遗忘?只能说人在社会中是渺小的,渺小到瞳孔再清澈也会被人看做冰穹;光明站在身边,却无法被庇护。
或许作者生活的就是这么一个你争我夺,弱肉强食的时代,用老舍的话就是“不给好人留出路”。
盖茨比是可悲的,他将爱献给了一个拜金,被时代腐化的女人,他并没有发现有时爱恨离愁并没人想像的那么简单,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被人无情的背离。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精选15篇)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ba9a191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c7.png)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精选15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1在美国的1920年代,是一个污浊的疯狂的花天酒地的拜金的年代,也是美国梦幻灭的时代,作者通过一个小方面入手,揭示了美国爵士时代的特征,暗喻了大萧条到来的原因。
小说的主要人物,尼克代表的是创业者的形象,有知识有文化,但是没有资本。
而大土豪汤姆,有的是钱,但是没有文化,威尔逊则是一个彻底的穷人。
而盖茨比,一个新资本家的代表,将三个人的命运交织在了一起。
盖茨比小时候是一个穷小子,在学生时代爱上了本书的女主角黛西,并开始追求黛西,后又因为自己的经济能力而被甩,然后就开始了自己的奋斗,想要把黛西追到手。
虽然她已经结婚。
他盖茨比是一个算是励志的角色,对目标的执着到了一种变态的`程度,不惜逾越法律的底线。
这使人厌恶。
对尼克的印象是理想的,与盖茨比一样同为白手起家的奋斗者。
但是尼克是理想的,拒绝了盖茨比拉他入伙去贩卖私酒的邀请,站在了法律的一边。
这大概就是本书为一的正面人物了吧。
汤姆和黛西,一个是旧时代资本家的代表,也是一个冷血的守财奴,反映了富豪阶层崩坏的道德,一个是美丽时尚的飞女郎,俗气的拜金女,每次在书中出现时令人感到一股陈旧腐臭的奢靡气息。
威尔逊呢,是一个被时代边缘化的人在错误的时代选择了错误的选项,最后连复仇对象都是错误的,这个错误的人给这个故事摸上了一层阴暗的悲剧色彩。
当读到盖茨比被枪杀,汤姆和黛西若无其事的出国,尼克参加了盖茨比的没多少人的葬礼后回到老家,小说结束了,这个美国梦也相继破灭,大萧条,开始了。
我这拙笨的脑壳并不能对这故事有什么深刻的体会,但是却深刻的感受到那个年代的疯狂,以及对身处在现在祖国新时代的我感到幸运。
但是无奈,现在的我无法对它有什么更深的体会,只能期待时间来完成它了吧……《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2最初,我以为《了不起的盖茨比》讲的是比尔盖茨的故事,当初买这本书也是出于想更多的了解比尔盖茨,没想到《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美国当代小说,20世纪末,美国学术界权威在百年英语文学长河中选出一百部最优秀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高居第二位。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精选5篇)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7c334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3.png)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精选5篇)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篇1)了不起的盖茨比,是我最近读的第二本英语小说了。
随意中就翻看了,看着,看着也就往下看了。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作品。
这个小说家我以前看哲学书的时候看到过,但是没怎么留意。
好像听说这个是一部著名的短篇小说,但是我以前对英语小说不太有兴趣,所以也就没怎么涉猎。
最近,也就是最近我突然想看看英语小说,所以到处搜罗了一些简写本的英语小说来念念。
如果能够找到英语版本的,那么中文版本就不再阅读了,我打算这样做。
还有我准备先看一些简写本,到后来熟练了,就看一些原版的英语小说了。
简写本的好处就是故事保留了,但是没有那么多难字,那么多罗里吧嗦。
这样,既满足了我看英语小说的虚荣心,又使得自己能够阅读了一些英语名著。
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悲惨的一厢情愿的爱情故事。
穷小子爱上了富家女,打肿了脸冲胖子,说自己也是公子哥。
为了让别人不知道他的身世,告别了热恋中的女朋友,去参军打仗了。
其实他此时已经负担不起恋爱费用了。
战时,女朋友等了他一段时间,最终还是嫁给了其他公子哥了。
退役回家的男主人公,在鬼使神差中,继承了一大笔遗产,就在他前女朋友家附近买了一套豪宅,夜夜举办聚会,笙歌劲舞,目的就是为了使得他的前女朋友来他的聚会,再次爱上他。
最终,他前女朋友来了,爱上了他的钱,但是某天却开着盖茨比的车了一个修车厂老板的太太,老板找到盖茨比杀了盖茨比,自己也自杀了。
虽然盖茨比日日聚会不断,出入车水马龙,但是没有一个是他的朋友,最终他的葬礼只有两三个人出席。
怎么说呢,盖茨比也就是一个为了一棵树,而放弃整个森林的典型代表。
为了博得前女友的一笑,却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那个女人并没有说你好。
很多人想嫁给他,但是他只喜欢他的前女友,兄弟人家已经结婚了,他还念念不忘,居然举办Party来吸引她的到来。
总之,这本小说,还不错。
更适合各个阶层的人群阅读,盖茨比悲剧性的人物。
读了不起的盖茨比有感(精选8篇)
![读了不起的盖茨比有感(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dbb08453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99.png)
读了不起的盖茨比有感读了不起的盖茨比有感(精选8篇)读了不起的盖茨比有感篇1上个假期,儿子给我推介了《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本书,读完之后很后悔现在才读这本书,但是一想到没有错过这本书,也就淡然了。
也许每个人都和盖茨比一样对于生活,爱情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幻想。
即使现实把自己折磨得残破不堪,也不会轻易放弃心中理想的世界。
年轻时的盖茨比和黛茜深深相爱,但是自己贫寒的家境和养尊处优的黛茜门不当户不对,这样的现实让盖茨比心中的幻想第一次破灭。
然而他并没有被现实打败,怀揣着对黛茜的爱和对理想憧憬,他发誓要成为百万富翁,满足物质女黛茜,以便和她长相厮守。
但是一个人即使非常的优秀,万分的努力,也不大可能短时间成功。
盖茨比的地位和财富,在黛茜结婚五年后才取得,黛茜和汤姆结了婚,她没有等他。
五年后的盖茨比无疑是成功的,不过人都是不幸的,总是会有烦恼,成功者也不例外。
他们鹤立鸡群,站在众人之上。
有的由于没有对手会感到孤独,有的希望有人分享这份成功。
盖茨比无疑是后者,他深爱着黛茜,没有她,这一切所谓的成功也就没有意义,因为在他所幻想的美好世界中,黛茜是主角,其他的只是陪衬。
来来往往的人在他豪堡中穿梭,盛宴的狂欢声与光彩夺目的灯光直到深夜才会慢慢褪去。
所有的这些都是为了让黛茜看见,看见现在的他是多么的成功,如何的富有;看见现在的他有足够的金钱和地位满足她;看见现在的他是如何的爱她!最终在黛茜表弟尼克的帮助下,让黛茜看到了这一切,她所流露的激动与热泪也使盖茨比深深地感到黛茜也爱他。
黛茜的丈夫汤姆生性暴虐,做了种种对不起黛茜的事,和情妇威尔逊夫人越轨之事不仅不讳莫如深,还搞得几乎所有人都知道。
黛茜很绝望,但是她又能怎样,歇斯底地大吼大叫,可是这是她自己选择的丈夫。
然而盖茨比的再次出现重新点亮了这个绝望女人的心,毫不掩饰的流露着对盖茨比的爱。
这一切也让盖茨比无比坚信他心中的世界就在眼前,即使他不愿意相信黛茜的热泪中流露的除了爱恋之外还有金钱。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通用15篇)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095e940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32.png)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通用15篇)《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通用15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通用1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篇1英国作家狄更斯曾说,很多书存在的价值,就仅仅在于它的封面。
而菲茨杰拉德的这部名著,确是完全相反和不同的。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有一段经典台词,“你知道,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光辉”,用来形容《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小说再贴切不过。
在人际关系中,人们总想学习一种一开口,就能吸引注意力的交流法则。
而这本书的开头就做了一个很好的蓝本诠释,作者使用的一个技巧是直达心灵,或者叫走心。
“在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
他对我说:“每当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那些优越的条件。
”看到这样的文字,阅读者即使知道小说是虚构的,但还是会有兴趣去了解,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如果读小说仅仅就是跟着故事人物,自我代入跌宕起伏一般,那是贪图一时畅快,而倘若要真正读好一本书,还是需要多角度去分析。
想从三个侧面来谈谈,为何会有这样一部小说?首先谈谈菲茨杰拉德这个人,“盖茨比”对他而言,会有强烈的自传色彩。
他1896年出身于明尼苏达的一个小商人家庭,属于一个中产阶级,但他的外貌突出且才华横溢,念书非常努力,最后进入了普林斯顿大学。
从他从小生活的相对荒凉的中西部,去到了经济发展迅速的东部,在此同时,他成为了名校中的普通平民。
这时他才充分体会到了,什么叫世态炎凉。
因为穷,喜欢的姑娘把他抛弃。
毕业后也只能在小广告公司里混,穷到只能穿那种脚底垫着硬纸板的鞋,所幸天无绝人之路,在最困难的时候,他的处女作《人间天堂》出版,销售一周超过两万,帮他度过了危机。
《了不起的盖茨比》感悟(通用12篇)
![《了不起的盖茨比》感悟(通用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e00f7ae1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12.png)
《了不起的盖茨比》感悟《了不起的盖茨比》感悟(通用12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某些事或人而萌生出一些想法,这个时候,你可能需要写一篇感悟的文章来记录一下。
那么,到底应该要怎样去写感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感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了不起的盖茨比》感悟篇1读完《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本书,不知为什么,“悲从中来”的感觉很强烈,以至有好几天,我都在思考关于“人性”的问题。
盖茨比年轻时是一位穷中尉,偶然的机会与富家千金戴尔熙相识相恋。
然而,美丽的戴尔熙却在财富与爱情两者间选择了财富,嫁给了富家子弟汤姆。
盖茨比怀着对黛尔熙无比的崇尚和眷恋,不断生活在自己编织的崇高瑰丽的梦里,靠非法买卖实现财富自由。
发达后的盖茨比对初恋仍然婚牵梦绕,想尽一切办法与戴尔熙见面,但骨子里的自卑与外表狂妄的自负,最终导致梦幻破灭。
冰冷的现实再次浇灭了他的爱情烈火,连同他的性命,都无声无息地消失在自己编织的海市蜃楼之中。
现实生活中,迷失和疲惫的现代人,天天处在喧嚣与忙碌中,时时面对欲望之海的威逼,有的不顾一切强取豪夺,有的威逼利诱铤而走险,还有的人呢?一蹶不振,从此自怨自艾,叹息上天不公。
这无数的不同侧面的盖茨比们,最忽略了的一点就是:世间除了戴尔熙,还有无数个戴尔东、戴尔南、戴尔北,为什么就不能放下,寻找新的幸福呢?人生何处无芳草,何必一棵树上吊死?打不死我的终将使我变得更强大!对于得不到的与其枉自嗟叹,不如退而结网、静心发奋,做出个样子来给他(她)看,也给自己看,才是人生正确的选择。
而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黛尔熙?一味追求物质享受,生活的像行尸走肉,徒有虚表,内心空洞。
既不做为了刹那绚烂毁灭自己的盖茨比,也不做纸醉金迷放弃自己的戴尔熙,做一个被珍惜你的人珍惜,同时也去珍惜一直默默珍惜你的那个人的人!关于人性,战国中期荀况认为,人人都有欲望,这是性中自有,这种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就决定了人的性恶,但通过教育,可以变恶为善。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15篇)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c02fb46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9.png)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15篇)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1最近读了《了不起的盖茨比》,最开始读的时候有些不知所云的感觉,有可能是我自己的文学功底不够深吧!也有可能我不太喜欢译者的写作风格吧!这些都不重要啦,我还是耐着枯燥坚持下来了,越看到后面,越被__的故事吸引。
浏览完《了不起的盖茨比》,我居然发出这样一种疑问,为什么这本书书名是“了不起的盖茨比”?呵呵,因为刚开始看的时候我抱着一种我倒要看看这个盖茨比有多了不起的想法,看到后来也没有觉得他有多了不起。
我认真思考了一下,难道这里了不起的盖茨比,是指盖茨比对爱情的执着吗?不是我不相信爱情,而是文中表达的爱情失去了爱情本来该有的模样吧!以致我没有GET到作者的意图。
于是,我在网络上看了看别人的读后感,以及对本书的介绍才发现如果结合作者写作背景和时代特征,盖茨比对黛西的爱确实是让人震惊的,同时黛西对盖茨比虽然有爱,但在那样一个大背景的熏陶和影响下,还是抵挡不住人性的弱点。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2每个人都喜欢的东西,但是他却得不到,所以他变成了梦。
每个人都有梦。
盖茨比是可怜的,他喜欢的黛西,他的爱人,不再是以前的她了,她变了,变得喜欢金钱,当撞人以后,她躲了起来,但是盖茨比,却傻傻等着他爱的人,他尽管知道她不是原来的她,但他还是愿意活在他所编织的梦里,爱着她,最后被人陷害而死去。
一个悲惨的人,死了没有一个人来参加他的葬礼,他们都推辞了。
只有作者和一个猫头鹰眼镜。
活在自己的梦里,确不愿醒来。
poor man .他不知道对于黛西而言,那已经是过去了,她已经不再是过去的她,她变成一个只爱钱的女人,可是这样,盖茨比还爱他。
他的梦只有死了才会幻灭。
好在,我不是这样,我会即使从梦里醒来。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3了不起的盖茨比,在五年内从一文不值到拥有了一大片伫立着别墅的海岸。
而买下这片海岸是因为“如果没有雾,可以看见海湾对面你家的房子,你家码头的尽头总有一盏通宵不灭的绿灯。
”一盏为五年前无力企及其家境的女人用心点亮的灯。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通用10篇)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7393d034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bd.png)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通用10篇)《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通用10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通用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篇1以前很少读外国小说,或许是因为篇幅太长,情节发展又很慢。
但有一本书让我打破了对外国着作原有的想法,它留给我的已超越它的结构和形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细致的思考,思考着人世的虚浮和人性的伪善与本真会有怎么样的碰撞,为什么会有这种碰撞。
一部真正好的小说就是在故事背后揭示美与丑,黑与白的同时,让读者挖掘什么是人性的光点。
这部小说就是《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20世纪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将他视为“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一个看清自己位置的一个标志。
”相信《了不起的盖茨比》就是无外乎如此。
小说的主人公是盖茨比,作者通过盖茨比的邻居尼克的视角演绎他的经历与最后的沉沦。
盖茨比在很久之前爱上自己的远房表妹黛西,在一次宴会上他与黛西重逢,此时的他已家财万贯,从前因为穷酸而未与黛西在一起的伤疤终于愈合,他们又一次坠入爱河。
然而此时的黛西已结婚生子,在其丈夫的阻扰下,两人的关系再次僵局。
盖茨比一直是一个忠于爱情的人,他对黛西的爱是真正的至死不渝,可惜在他生命结束的那一刻,黛西仍未回头。
盖茨比的生命就此终结,但人们对他的思考从未停止。
作者笔下的盖茨比是个深具传奇色彩的人物——继承万贯家产,游历四方,甚至还有人说他曾杀过人,但他见到黛西的时候也会紧张得像个孩子,有着天真、单纯的一面。
在别人热闹的时候,他总是孤身一人冷眼旁观,超然于一切俗世的喧嚣之上。
为什么这样的人最终却被人遗忘?只能说人在社会中是渺小的,渺小到瞳孔再清澈也会被人看做冰穹;光明站在身边,却无法被庇护。
或许作者生活的就是这么一个你争我夺,弱肉强食的时代,用老舍的话就是“不给好人留出路”。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通用46篇)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通用4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988eaf0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2.png)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通用46篇)《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篇1物欲横流,金钱至上。
这样的环境潜移默化改变人们的价值观,生活观,对单纯的他,环境早已悄悄腐蚀了她,对于她,甚至是芸芸众生,接受、习惯、融合人在物欲横流的生活,变成了与其极为匹配的人,并活下去。
而他,盖茨比带着单纯的梦想——活在了另一个世界。
的确,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鸟多了,什么林子都有。
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环境,无法改变自己的出身,甚至生活在一个自由民主的共和国,局限于生存,局限于期望给予身边的人幸福,局限于实现自己的价值,局限于有足够的能力去爱别人。
有太多的时刻,我们情不自禁,需要全力以赴。
当我们生活适应了社会,还需要保存最初的纯真和坚持,小心翼翼的维护和经营吗?哪怕是在汪洋之外,哪怕是艰难,内心的纯真依然可以休息,提醒自己:你还是你!盖茨比是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
当他还是少校的时候,他无可救药地爱上了黛西,一个上流社会的女人。
盖茨比以他的帅气和聪明赢得了黛西的爱,在相恋一个月后被派往法国参战五年。
而黛西在盖茨比离开后的第二年就嫁给了最富有的人汤姆。
婚后,他们过着奢华的生活。
汤姆的外遇由来已久,黛西的少女天真早已变得贪图荣耀,玩世不恭。
盖茨比得知黛西嫁人后,在黛西家对面买下豪宅,终日举办party,希望有一天黛西能够光临,而灯红酒绿,曲终人散后,盖茨比仍只能渴望着绿光。
终有一天,二人重新相见,黛西对盖茨比说出来“我爱你”,可这早已不是真情,而是她在百无聊赖的生活中寻找的一点刺激,所以当她驾驶盖茨比的汽车撞死了汤姆的情妇时,毫不犹豫将罪责推给了盖茨比,盖茨比被汤姆情妇的丈夫枪杀时,也不为所动。
盖茨比用尽毕生心血建造起来的梦想——就是黛西,这样一个俗物。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篇2这本书是村上春树高度评价过的,说是对自己最重要的一本书。
带着崇拜的心理翻开书的扉页。
原本以为是励志文,但提前看到了书中故事简介,整本书的场景都是在脑子里提前勾画好了的。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1500字范文5篇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1500字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501f1b2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6a.png)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1500字范文5篇《了不得的盖茨比》读后感距离我上次读完一本书已经过了三个月,我在微博里找寻新的书单,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在书店里选了三本书《了不得的盖茨比》、《钝感力》、《一九八四》。
我最近始终在读渡边淳一的书,印象比拟深刻的就是《红城堡》和《失乐园》,两部对于性和爱情之间的淋漓尽致的描述,让我对性有了重新的定义。
因为这两本书,我在前两个月中对于性和爱情的概念浑浑噩噩,过度的追求性,失了自我。
但一旦醒悟,我会重新谛视它们之间的平衡。
《钝感力》这本书是我在找渡边的书的时候,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给我的,等我读了之后再来谈谈感想,我今日想说的不是关于它的。
对于《了不得的盖茨比》这本书耳熟能详,我身边的挚友都听过它的名字,但很少有人读过它,以至于我没方法和别人探讨我的见解、看法。
有人问我是不是比尔盖茨,我觉得很好笑。
但事实上,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我也认为这是一本关于比尔盖茨的传记。
它就在我的手边放着,读其次遍的时候,我把我喜爱的句子用铅笔圈了出来,打算整理到本子上。
我刚刚看了它一眼,想知道是谁译的它。
我在某APP上刷它的点评时,我看到有人说我买的这个版本是翻译的最好的。
这本书流传到日本,译者是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对它的评价极其高。
对于这一点,我不能说不敢苟同,至少我还理解的不够。
我看了全部关于这本书的点评,盼望某些评论能帮我理清思路或者能够解答我关于这本书的一些困惑。
但细数下来,没有几个评论能让我激起半点爱好。
唯一记得两个点评,其中一个就是夸我买的这个版本翻译的好,我暗自庆幸。
另外一个那么是说,不明白为何村上春树对这本书的评价如此高。
对于村上春树的言论,有一句话我记得清清晰楚这种小说阅读原文是最正确选择。
因为翻译会变更它原有的意思,或是有的地方无法完整的表达出来。
读者不能深刻理解或是根本就无法理解这本书的微妙。
我自己也只是略懂一二。
关于这本书,我只能把我的拙见表达出来,假如有任何错误,请谅解。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1500字_读后感作文_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1500字_读后感作文_](https://img.taocdn.com/s3/m/f43907f1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d6.png)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1500字美术权威在百年英语文学长河中选出一百部最优秀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高居第二位,傲然跻身当代经典行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1500字,希望大家喜欢!《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1500字篇一《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在1920xx年出版的一部短篇小说,二十世纪末,美国学术权威在百年英语文学长河中选出一百部最优秀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高居第二位,傲然跻身当代经典行列。
此小说的问世,奠定了菲氏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被誉为美国“爵士时代”的象征和”迷茫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
《了不起的盖茨比》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社会中上阶层的白人圈为背景,用第一人称“我”所看到经历到和感受到的一切构成整个故事。
我,尼克,一个小小的穷职员因与大富翁盖茨比比邻而居,偶然间闯入了纸醉金迷的上流社会,在弥漫着欢歌和纵饮的气息中,惊讶地发现隐藏在盖茨比心中巨大的秘密。
没有人知道盖茨比怎么成功的,没有人知道盖茨比如何发财的,甚至连盖茨比的长相都不甚明了,可是没有人不知道盖茨比的名字和他所举办的宴会,夜夜笙歌下的盖茨比心中所追求的却是重复过去,追回往昔,他这一生中最爱的女人黛西。
而黛西早已和百万富翁汤姆结婚,却婚姻不幸,丈夫外遇。
当两人5年后再次相遇,盖茨比或许还是那个罗密欧,而黛西已不再是那个朱丽叶,当盖茨比固执的追求心之向往,但现实却以冷漠的姿态粉碎了他那虚幻而近乎天真的梦境。
作者以印象派的描述手法,用冷静又热烈的笔调,从第三者的角度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栩栩如生的盖茨比,为我们勾勒了一副近乎完满且触手可及的美好梦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目睹人人艳羡的上流社会图卷的机会,然而又用毅然绝然的姿态无情的击碎了眼前魅惑人心的五光十色,故事的结尾,盖茨比葬礼的冷清与宴会的喧嚣,盖茨比热烈的执着与黛西冷漠的离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现实虽然打破了梦想,却也让活着的人看清了现实的虚伪与冷漠。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集锦15篇)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集锦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9f614c2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c.png)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集锦15篇)《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集锦15篇)《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1最近断断续续读完了《了不起的盖茨比》,它是美国作家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作品,整个故事以作家尼克的的视觉来铺展开来,尼克从中西部来到纽约学做债券生意,在西卵村租房子,恰好所租房子旁边就是这本书的主角杰伊・盖茨比的豪华宅第,后来,尼克和盖茨比相识了。
尼克对盖茨比充满好奇,通过探究知道了盖茨比原名叫詹姆斯・卡兹本,是北达科他州的一个贫穷的农家子弟,从小就梦想出人头地成为大人物,通过他的努力,终于步步高升,后来才改名字为杰伊・盖茨比,在军训营里任中尉时,爱上了大家闺秀黛茜・费。
可是当他戴着军功勋章在战争结束后从海外归来时,黛茜已嫁他人,盖茨比后来艰苦创业,成为了百万富翁,并在长岛西端买下了一幢豪华别墅,与住在东端的黛茜夫妇隔海湾相望。
为了挽回失去的爱情,引起黛茜的注意,盖茨比在家里面举行宴会,每晚灯火通明,众多的宾客饮酒纵乐。
而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再次见到黛茜,当再次重逢时,盖茨比还沉浸在往日的旧梦中,被梦想蒙蔽双眼的他没能看清黛茜的虚假,后来一次意外,黛茜在心绪烦乱中开车撞死了自己丈夫的情人,而黛茜的丈夫布坎南却把事故嫁祸于盖茨比,盖茨比为了保护黛茜,主动承担起所有责任,尽管如此,黛茜还是决定抛弃盖茨比,黛茜丈夫编造谎言,怂恿自己已死情人的丈夫威尔逊枪杀了盖茨比,盖茨比在家里游泳池被害,成为彻底的牺牲品。
在盖茨比的葬礼上,黛茜没来送葬,冷酷无情选择了远离,一句话都没有留下,对于盖茨比的死,她没有丁点愧疚,而本书的叙述者尼克也是因此看透了上层社会有钱人的`冷酷残忍和居心险恶,果断离开了纽约,回到了自己中西部的故乡。
个人觉得这本书的故事不复杂,但是有很多地方触动着我。
比如盖茨比对黛茜的痴情。
盖茨比做的所一切都是为了黛茜,府邸的奢华宴会为了黛茜,再次见到黛茜时那种无处安放的紧张不宁感,后面为了黛茜宁愿牺牲自己保全她,而黛茜对他却是虚情假意,他却他始终都相信着黛茜,盖茨比至始至终心中都带着希望,离开的时候都在等着黛茜打电话过来,而最终都没有等来黛茜的电话就离开了这个世界,而事实上,他不知道的是,黛茜压根儿都不会打电话过来。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15篇)_1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15篇)_1](https://img.taocdn.com/s3/m/0cb488ff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c3.png)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15篇)《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1不知有多少人是因为村上春树才读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我只是其中的一个。
但是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电影版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是我最喜欢的美国演员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担任男主角,村上多次在他的作品里提到过菲茨杰拉德和《了不起的盖茨比》,如果没记错的话,第一次知道菲茨杰拉德是因为读《挪威的森林》,后来好奇,就决定看一遍《了不起的盖茨比》菲茨杰拉德用了第一人称内聚焦的叙事方式,通过尼克的回忆来讲故事,他既是当局者,又是旁观者。
作为当局者,他是盖茨比的邻居,是黛西的远房表哥,是汤姆的`旧相识,他和乔丹交往,参加盖茨比的奢华派对,帮盖茨比搭起与黛西重聚的桥梁,他目睹汤姆与盖茨比之间的冲突,知道茉特尔出事的真相,他处理盖茨比的后事作为旁观者,他从不识盖茨比到成为盖茨比的送殡人,这短短日子里的经历令他最终看透了他接触过的那些人,看清了他所生存的那个“黄金”年代的美国社会我们通过尼克进入故事,以他的角度来观察、分析和思考,通常运用第一人称内聚焦这种叙事手法都会令人读得如临其境,真实感极强。
真实到连故事里每个人所向往和追求的似乎都是应该被理解的真实,包括盖茨比。
虽然盖茨比追求的是一个看似虚无的梦想,但他需要的同样也是一种真实,一个黛西,一段他自以为暂停的爱情。
可是实与虚又好像是一体的,黛西是真实的,而盖茨比苦苦追求的爱情梦想却如他豪宅对岸的小绿灯一般虚无缥缈,黛西无情的离开,盖茨比的被害,葬礼的冷清盖茨比的苦心经营最终换来的是一场空,他追求的梦只是一个短暂而美丽的气泡。
通过尼克之口来讲盖茨比的故事是最合适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尼克和盖茨比是同一种人。
因为盖茨比死后,尼克还一直以为黛西会回来,至少会打个电话,还以为昔日参加盖茨比派对的“朋友”会来参加葬礼,直到最后没接到黛西一个电话,直到在五号路遇见汤姆以后,尼克才渐渐领悟到些什么。
在尼克心中,盖茨比始终都了不起,他既是当初搞奢华派对的富豪盖茨比,也是最后活在他心中的追梦赤子盖茨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1500字4篇《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1500字一
《了不起的盖茨比》,作者,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美国二十世纪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
小说的背景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社会中上阶层的白人圈内,偶然的机会,穷职员尼克闯入了挥金如土的大富翁盖茨比隐秘的世界,惊讶地发现,他内心惟一的牵绊竟是对河岸那盏小小的绿灯——灯影婆娑中,住着心爱的黛西。
然而,冰冷的现实容不下缥缈的梦,到头来,盖茨比心中的女神只不过是凡尘俗世的物质女郎。
当一切真相大白,盖茨比最终彻底成为自私而残忍的黛西的牺牲品,他的悲剧人生亦如烟花般,璀璨只是一瞬,幻灭才是永恒。
一阕华丽的“爵士时代”的挽歌,在菲茨杰拉德笔下,如诗如梦,在美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墨色浓重的印痕。
读《了不起的盖茨比》完全是处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原想趁闲暇之余读读打发时间,然而开头那句父亲的忠告却让我有了莫大的兴趣:你在评论他人的时候,要记住并非所有的人都有你这样优越的条件。
喜欢看着盖茨比站在海边遥望黛西家码头上的绿灯,喜欢看着他“以奇怪的方式伸出手臂”,喜欢那种惊奇和热切;喜欢盖茨比豪宅上彻夜不明的灯光,和从花园里随风飘至的音乐和笑声,那样声色犬马,
醉生梦死。
以及盖茨比躲在这一切繁华背后的孤独和被压抑的欲望。
喜欢死后的那段人情冷暖,喜欢看着那辆来自另一个世界尽头的汽车来到豪宅门口,却没有发现美好的宴会早已散场。
也喜欢书中的语言、隐喻、讲故事的方式,和精致却缜密的结构。
只有在反复阅读之后,你才会发现原来书中的每个人不仅丰满、独立,而且在无形之中又被归拢在情节的网罗里,成为情节的一部分。
在爱情面前,盖茨比永远是在等待,从他发现在码头尽头黛茜的倩影还有她身后的那盏绿色的灯开始,他就陷入了坚毅但痛苦的守望,虽然这种守望在许多时候对于看似很聪明的人来说,简直是愚不可及。
当我们面对一个满眼只有金钱但却当着你的面柔情的说爱你的女孩该如何应对呢更恐怖是,她并没有逢场作戏,她真诚的眼神让你无法回避你那什么也没有的钱包时候,也许我们抱以回应的只能是尴尬的猜测与沉默了。
但盖茨比却坚定的意识到,她是爱他的,只是他没有钱。
于是,盖茨比的悲剧也就此开始上演。
菲茨杰拉德也伟大的令我们有无数话需要表达却也只好闭紧嘴巴,看着盖茨比无可挽回的渐渐的倒在了后来他自己建造爱情幻想花园的后院中。
准确的说,我们应该讨厌的并不是那个物质主义女孩黛茜,与她对世态的冷漠与玩世不恭一起,她选择了生活的安
逸与平淡,尽管她不一定是达到了她选择的初衷。
有人说菲茨杰拉德向我们昭示了美国“爵士时代”充满泡沫般的浮华现实中的幻像,然而我却似乎只看到了盖茨比在他那盛大的派对中,在那绚烂灯火照耀下的觥筹交错中,在那无数富豪和耀眼明星互不相识的假惺惺的畅谈中,紧张的向着大海方向涌动与生命逆流反叛的冲动,一股永远等待的冲动,因为黛茜就在无视他已经飞黄腾达的岁月的不远的地方,与人谈论着在丈夫有了情人之后的关于把世界看穿的真理。
每天,盖茨比都会在大海的边缘向着这种等待发抖,不管夜色有多么温柔,不管黛茜的身影离他多么的迫近,他能做的只是伴着他身后那闪耀的城堡式的豪宅,沉重的呼吸以及永恒的孤独。
最终,只有盖茨比唯一的朋友尼克理解了他的等待。
也许,应该说菲茨杰拉德理解了人群中的等待。
虽然菲茨杰拉德随后也把这种等待抛诸脑后,坠入不可遏制的失败中,他终究没有办法化解掉等待那难言的孤苦与焦虑。
但当盖茨比荒唐的被手枪打死的一刻,他笔下的尼克伤感坐在了盖茨比无数次去过的海滩上缅怀着那个久远的,未知的世界。
他理解了盖茨比第一次认出了黛茜的码头后那奇妙的惊讶,也明白了盖茨比之后在蓝色草坪上等待黛茜靠岸的所有举动,更重要的是,在他无限的怅惘中,盖茨比的梦也已经飘散,在依稀的人声鼎沸的幻觉中,只有盖茨比消逝于这
个混沌的世界,留下的是逆水行舟后的倒退,还有他镇定而紧张的等待爱情与梦幻的孩子一样的眼神。
尼克还回想起了青年时代那令人激动的返乡的火车。
我们有理由怀疑,盖茨比并没有在漫长的等待中回家,但那黄昏中聚集在幽暗车站上纯真的问候与相互依恋,还有寒冬的黑夜里向奔驰的火车两边远方无限伸展的所有归乡人的雪,就在盖茨比死后似乎可以让包括菲茨杰拉德在内的我们意识是到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遗憾的是,虽然我们全部都听见了“严寒的黑夜里雪车的铃声”,也都看见过“圣诞冬青花环被窗内的灯火映在雪地上的影子”。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1500字三
“盖茨比一生的信念就寄托在这盏绿灯上,这个一年一年在我们眼中渐渐远去的极乐未来。
它曾经从我们身边溜走,不过没有关系——明天我们会跑得更快,手臂伸得更远……总有一个美好的清晨——我们奋力前行,小舟逆水而上,不断地被浪潮推回过去。
”——选自《了不起的盖茨比》我与盖茨比的“相识”早在20XX年的九月,不过当时更多的是被奢侈华美的服饰与场景布置以及绚丽的3D技术所吸引,之后便是读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一书时此书再次被提及,对原著十分感兴趣却因中考一事耽搁下来,直到这个暑假才有机会细细品味。
故事从盖茨比邻居尼克的口中娓娓道来:很早以前还仍
是年轻军官的盖茨比就与名门闺秀黛西相识相爱,却因要参军而无奈与黛西分手。
战后盖茨比得知黛西已和纨绔子弟汤姆·布坎南结婚,痛苦万分,但他坚信是金钱使黛西蒙蔽了双眼,因而通过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大量累积财富,并在黛西的府邸旁修筑豪宅,每个周六举办盛大的派对,挥金如土,彻夜笙箫,一心想赢得黛西的注意,以挽回失去的爱情,然而天意弄人,黛西已不再是原来的那个黛西,这似乎也预示着最后的结局——盖茨比在怀着对黛西美好的幻想中死去。
这是一个无比凄婉的爱情故事,在这个“奇迹的”“艺术的”“挥金如土的”“充满嘲讽的”时代下,在无数伪善、贪婪、物欲横流的面孔下,做到人格高尚、拥有远大的理想是多么可贵。
尼克曾这样对盖茨比说:“他们那帮人加起来都比不上你。
”盖茨比为什么了不起我想,这是因为他心中有一盏永不熄的绿灯。
绿灯在这本书中一共出现了三次。
“但是我没有,因为他突然做了一个动作,仿佛在暗示他正沉浸于独处中——他用一种奇怪的方式朝着幽暗的海水伸出双臂,尽管离我很远,但我肯定他在发抖。
我不由地朝海面望去,那里除了一盏绿灯,什么也没有。
它渺小而遥远,或许是在码头的尽头。
”这是绿灯出现的第一次,也是盖茨比这个人物的初登场。
读完全书再来细细品味这段,我才后知后觉地明白了其
中的隐喻:盖茨比“用一种奇怪的方式朝着幽暗的海水伸出双臂”,这其实是拥抱的姿势,但他拥抱的并不是海水,而是“绿灯”,准确来说亮着绿灯的那个码头上的黛西的府邸。
然而,黛西的府邸隐没在了一片黑暗中,唯一亮着的绿灯却也“渺小而遥远”,这是否意味着尽管盖茨比不顾一切地想要抓住绿灯但“纯洁的爱情”终究会被黑暗的现实所掩盖,盖茨比的结局也终究悲惨
“黛西蓦地挽住他的手臂,但他似乎还沉浸在刚才那句话中。
或许是因为他突然想到,那盏灯的重大意义从此永远消失了。
遥远的距离曾将他与黛西分开,相比起来,那盏灯却离黛西那么近,几乎可以碰得着她,就像一颗星星与月亮形影不离。
可现在,它又只是码头上的一盏绿灯而已了。
令他神迷的事物又少了一件。
”这是绿灯出现的第二次,此时黛西与盖茨比得以相见,然而此时大雾却笼罩了绿灯,或许此时盖茨比已经意识到黛西不再是原来的黛西,那个他心目中一尘不染的天仙般的黛西早已消失不见。
在这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下,“绿灯”的价值也早已泯灭。
最后一次出现则是在书的末端,也就是本文最初引用的那段话,此时的绿灯再次亮起,它的含义被点明——盖茨比的信念。
曾有人认为“绿灯”即是黛西,然而我不这么认为,确切来说,“绿灯”只能是黛西的化身,而且它的含义还要远远大于这一点。
在盖茨比的心中,黛西是完美无瑕的,是
一尘不染的天仙。
然而这是过于理想化的黛西,先暂且不论黛西是否“被金钱蒙蔽了双眼”,单从黛西高傲的出身以及“像白银一样闪亮耀眼”的生活就可推断她绝不可能放下体面的生活与盖茨比去私奔,无论五年前还是五年后。
或许五年前的盖茨比与黛西真的曾经相爱过,但那终究是五年前。
所以这本书的最后一句才会如此写道:“我们奋力前行,小舟逆水而上,不断地被浪潮推回过去。
”——盖茨比一生不顾一切地想追求“纯洁的爱情”,然而最美好的记忆却在往昔。
这本小说的成功之处在于它能使你在为盖茨比凄惨的结局而悲哀,为一场倾城绝恋的落幕而痛心,为布坎南夫妇的冷漠无情而憎恶的同时,为盖茨比心中那永不熄的“绿灯”而赞颂。
在十九世纪20年代亦或现在,美好的未来永远是人们不变的憧憬。
我看到,一盏盏绿灯正在亮起;我相信,不远的未来将是绿光的天地。
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