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6.16 统计与概率 精编教案
六年级统计与概率教案
六年级统计与概率教案第一章:统计与概率的概念介绍1.1 统计与概率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解释概率的基本概念,如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等。
1.2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授学生如何收集数据,包括调查问卷、实验等方法。
演示如何整理数据,如制作表格、图表等。
第二章:概率的基本计算2.1 概率的计算方法教授学生使用概率公式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
举例说明如何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2.2 独立事件的概率解释独立事件的定义,并教授学生如何计算两个独立事件发生的概率。
第三章:统计图形3.1 条形图和折线图教授学生如何制作条形图和折线图,以及如何解读这些图形。
举例说明如何通过条形图和折线图展示数据。
3.2 饼图和散点图教授学生如何制作饼图和散点图,以及如何解读这些图形。
举例说明如何通过饼图和散点图展示数据。
第四章:数据的分析和解释4.1 平均数的计算和应用教授学生如何计算平均数,并解释平均数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举例说明如何使用平均数比较数据集的大小。
4.2 标准差和方差的计算教授学生如何计算标准差和方差,并解释这些统计量在描述数据离散程度中的应用。
举例说明如何通过标准差和方差评估数据的稳定性。
第五章:概率的应用5.1 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概率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应用的,如天气预报、医学诊断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概率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5.2 概率游戏和彩票介绍一些概率游戏,如掷骰子、抽奖等,并解释这些游戏背后的概率原理。
讨论彩票的概率问题,引导学生理性对待彩票。
第六章:概率分布6.1 随机变量的概念介绍随机变量的定义,让学生理解随机变量是用来表示随机事件结果的变量。
讲解离散随机变量和连续随机变量的区别。
6.2 概率分布的定义和性质解释概率分布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概率分布是用来描述随机变量取值的概率。
教授概率分布的性质,如概率和为1,概率非负等。
第七章:期望和方差7.1 期望的定义和计算讲解期望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期望是随机变量取值的加权平均。
六年级统计与概率教案
六年级统计与概率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学会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并能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掌握概率的基本原理,能够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4.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一章:统计与概率简介1.1 统计与概率的概念1.2 统计与概率的应用领域1.3 统计与概率的学习目标第二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1 数据的收集方法2.2 数据的整理方法2.3 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第三章:统计图表的绘制3.1 条形图的绘制与解读3.2 折线图的绘制与解读3.3 饼图的绘制与解读第四章:概率的基本原理4.1 随机事件与必然事件4.2 概率的定义与计算方法4.3 概率的性质与规则第五章:简单事件的概率计算5.1 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5.2 计算互斥事件的概率5.3 计算独立事件的概率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学习统计与概率知识。
2. 利用图表、案例和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统计与概率概念的理解。
3. 采用分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软件和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和概率计算,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和回答问题,检查学生对统计与概率概念的理解程度。
2. 作业练习:布置相关的习题和案例,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沟通能力。
第六章:频数与频率分布6.1 频数与频率的概念6.2 频数与频率的计算6.3 频数与频率分布表的绘制第七章:中心趋势的度量7.1 平均数的概念与计算7.2 中位数的概念与计算7.3 众数的概念与计算7.4 中心趋势的比较与运用第八章:离散程度的度量8.1 极差的概念与计算8.2 四分位数的概念与计算8.3 方差的概念与计算8.4 标准差的概念与计算第九章:概率分布的基本概念9.1 随机变量的概念9.2 概率分布的概念9.3 期望值的概念与计算9.4 方差的概念与计算第十章:随机抽样与调查10.1 随机抽样的概念与方法10.2 样本容量与抽样误差10.3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分析10.4 随机抽样在实际调查中的应用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实际问题讲解统计与概率知识点。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一、教材分析1、本册内容包括:百分数〔二〕、圆柱和圆锥、比例、比例尺、统计、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的数学内容的总复习。
2、教材编写特点:教材在编写方面表达了以下特点:〔1〕在情境的创设方面留意突出数学情境。
〔2〕呈现学问的产生和应用过程,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说明与应用“的根本模式。
〔3〕合理支配学问构造,留意学问间的内在联系。
〔4〕细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理解数学学问、驾驭数学方法。
〔5〕总复习的编写思路清楚、形式新奇。
3、各单元分析与重点、难点及编写特点第一单元百分数〔二)单元分析: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百分数的应用,解决简洁的百分数问题,成数、税率、折扣、利息。
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小数、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根底上进展学习的。
重点:百分数的意义及解决简洁的百分数问题。
难点:解决简洁的百分数问题。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1)选取现实素材,留意数学与现实的亲密联系。
(2)按部就班地支配学问内容。
(3)练习素材与现实生活严密相连,有利于开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其次单元圆柱与圆锥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圆柱的侧面积和外表积,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
本单元是在相识了圆,驾驭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外表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的根底上编排的。
圆柱与圆锥都是根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常常遇到的几何形体。
教学圆柱和圆锥扩大了学生相识形体的范围,增加了形体的学问,有利于进一步开展空间观念。
在单元完毕时,还支配了整理与练习以及实践活动?测量物体的体积?。
重点:圆柱、圆锥的特征及圆柱外表积和体积计算。
难点:圆柱、圆锥的特征及圆柱外表积和体积计算。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1)选取的素材亲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2)打破了传统的学问编排依次,加强了圆柱和圆锥的比照和联系。
(3)表达从揣测到验证的学习过程,渗透探讨数学问题的思想与方法。
第三单元比例本单元是在学习了比的有关学问并驾驭了一些常见数量关系的根底上,学习比例的有关学问及其应用。
六年级统计与概率教案
六年级统计与概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统计与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3. 引导学生体验统计与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数据:数值数据、分类数据统计:数据分析、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概率:事件、概率、随机现象2.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实地观察、查阅资料数据整理:图表绘制、数据筛选、信息提取3. 数据的描述与分析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饼图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数据分析:趋势分析、因素分析、预测分析4. 概率的基本概念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概率:概率的计算、概率的估计5. 概率的应用随机现象:模拟实验、概率实验概率解决实际问题:抽奖问题、概率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描述与分析、概率的基本概念、概率的应用。
2. 教学难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描述与分析、概率的计算与估计。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入统计与概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案例教学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统计与概率知识解决问题。
4.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等环节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数据处理能力。
2. 结果性评价:评价学生对统计与概率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4. 小组评价:对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计划安排1. 第1-2周: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2. 第3-4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3. 第5-6周:数据的描述与分析4. 第7-8周:概率的基本概念5. 第9-10周:概率的应用七、教学资源1. 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2. 辅助教材:《统计与概率学习指导》3. 教学工具:黑板、投影仪、统计软件4. 实物材料:调查问卷、统计图表、骰子等八、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统计与概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统计整理复习》教学设计
统计整理复习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统计与可能性”部分第1课时教学目标:1.整理复习小学阶段所学的统计表、统计图(条形、折线、扇形)的知识,进一步明确各类统计图的特点,感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描述数据时的作用。
2.在回顾与整理的过程中,掌握整理知识的方法,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3.能综合运用统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统计意识和统计观念。
4. 在经历数据的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整理统计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应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发展统计意识和统计观念。
教具学具:课件。
学具准备:调查看电视时间统计表。
教学过程: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1.师生交流:关于统计的知识,我们学过哪些?预设:(1)统计时要首先收集数据,收集到的数据要进行整理,可以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进行整理数据。
(2)学过的统计题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能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能看出事物变化的趋势,扇形统计图能看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学习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2.共同整理学过的统计图。
学生独立整理,汇报、展示和交流学生整理的情况。
预设:结构图式一:结构图式二:条文式: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据变化的趋势,扇形统计图:表示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
3.回顾三种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1)我们统计的数据要进行分析,常用的分析数据的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这三种统计量各表示什么意义呢?预设: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平均值,是用总数量÷总份数得到的。
中位数: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居于中间的那个数据是中位数。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
师小结: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中位数表示一般水平,众数表示集中趋势。
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与概率》教案、教学设计
-通过讨论,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统计与概率。
-激发学生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介绍统计图表的基本概念,讲解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方法,以及概率的基本计算。
2.教学过程:
-通过实例,讲解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常见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引导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的统计调查项目,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开展数学建模活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统计与概率知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统计与概率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教学过程: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数据,如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成绩等。
2.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统计图表、数据收集方法、统计学指标和概率计算等知识。
-教师进行点评,强调重点和难点,梳理知识体系。
-提醒学生注意统计与概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数据分析能力。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和拓展,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统计与概率知识,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3.拓展作业:
-深入了解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如环保、交通等,收集相关数据,并运用统计与概率知识进行深入分析。
-结合所学知识,参加学校或社区的统计调查活动,将所学应用于实际,提高实践能力。
4.创新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与统计与概率相关的数学游戏或活动,并制定游戏规则。
-尝试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如Excel、在线调查工具等,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一、背景简介本教学设计针对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统计与概率》这一主题,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目标,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要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数据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常用的统计方法和概率基本概念。
2.学会使用数据采集工具,例如问卷调查、数据统计表、图表等。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思维水平,以便理解及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数据。
4.能够使用加、减、乘、除等四则运算,从而处理数据,并做出有价值的结论。
三、教学内容1.课时1:综述统计学和概率学基本概念及应用场景;给学生介绍常用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并展示一些相关的实例。
2.课时2:统计学的方法:–数据类型、频数、频率、平均值、中位数、众数;–了解数据的类型,能够使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分析与计算。
3.课时3:概率学的方法:–基本概念、偶事件、组合事件、逆事件、概率模型、概率分布;–了解各种概率基础知识的概念和相关计算方法。
4.课时4:数据的可视化与分析:–对数据进行综合性分析,使用思维导图等可视化方法进行表达;–发现数据与数据之间的联系,分析其正负相关程度和相关性等问题。
四、教学方法1.设计情境,创设真实场景;2.探究式教学;3.课堂互动;4.修辞式教学。
五、教学手段1.数据库采集工具:使用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表进行数据收集;2.电子图表:使用电子表格软件绘制图表进行数据分析。
六、教学评估1.以项目为导向的评估:评估学生完成的项目是否符合预期要求;2.以口头表达为导向的评估:评估学生对统计和概率知识的理解和表达能力;3.以作品为导向的评估:评估学生的数据统计表、图表等展示作品的质量;4.收集家长和学生反馈,以及自我反思,完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
七、教学建议:1.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在指导下独立完成练习,并根据诊断性评价调整教学策略;2.巩固和拓展学生对统计学和概率学的认识和应用能力,开展数据分析的综合体验活动;3.教学过程应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态评估,保证教学情境的真实性。
《统计与概率》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回顾整理——统计与概率《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够根据数据做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能够解决一些计算平均数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能够比较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能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提升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够根据数据做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能够解决一些计算平均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构建完整、系统的统计和概率的知识网络。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师:同学们,关于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我们学过哪些?(出示课件)生: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
师: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我们采用的方法是?生:在收集数据时,通常采用画“正”字的方法比较简便。
这样得到的数据叫作原始数据。
师:关于统计表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生1:把收集到的数据经过分类、整理后,填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这种表格叫作统计表。
生2:统计表一般分为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
师:我们学过的统计图有哪些?生1: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师:这几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生2: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不但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直观地表示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出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
师:统计量中的平均数有哪些知识点?生1:平均数,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作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一组数据只有一个平均数。
求平均数的方法:数据总和÷数据个数=平均数。
用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可靠和稳定,但它容易受到极端数据(偏大或偏小的数据)的影响。
(出示课件)师生共同交流,根据从平均数的意义,特点出发总结概括统计量的作用。
师:做好一项调查统计工作的主要步骤有哪些?师生交流讨论总结:(1)确定调查的主题及需要调查的数据。
统计与可能性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青岛版六年级下册
统计与可能性(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统计与可能性(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篇一」学生在前几册教材中初步学习了收集、记录、分类整理信息以及用简单的表格或涂颜色的方块表示统计的结果,还在摸彩球、玩转盘、抛圆片等活动中初步体会了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并能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本单元继续教学可能性,让学生体会事件中各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有时是相等的、有时是不相等的,学会用经常偶尔机会是相等的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在教学可能性的时候,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统计知识,进一步提高统计能力。
把可能性的教学与统计方法密切结合是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一大亮点。
1、第90~91页教学等可能性,即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各种情况出现的机会是相等的。
例题让学生玩摸球游戏,口袋里装了红球和黄球,这两种颜色球的个数相等,让学生在摸球活动中体验摸到红球的机会与摸到黄球的机会是相等的。
例题首先明确游戏方法每次摸1个球,摸出以后把球放回口袋,一共摸40次。
然后明确记录方法把每次摸到的颜色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在《摸球结果记录表》里,摸了40次以后,分别统计摸到红球、黄球的次数,填入《摸球结果统计表》里。
例题还通过四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任意摸1个球,可能是什么颜色估计一下,摸的40次里红球和黄球可能各摸到多少次统计的结果和你的估计差不多吗你发现了什么为了保证游戏结果的客观性,教学时要注意六点。
(1)每次任意摸1个球。
学生应该在看不到球的颜色的情境中随意摸;把摸出的球放回口袋后,要用力把口袋抖动几次,使不同颜色的球在口袋里随意分布。
(2)摸的次数要多。
因为摸的次数越多,摸到两种颜色的次数越可能接近。
如果摸的次数太少,就不容易显示出可能性是相等的。
例题要求摸40次,教学时只能多于40次,不能少。
(3)估计红球和黄球可能各摸到多少次时,要让学生在口袋里的红球和黄球个数相同的现实情境下,联系经验思考,不但要估计两种颜色的球可能各摸到的次数,而且说说为什么作出这样的估计。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授课课件 回顾整理——总复习 专题3 统计与概率
油脂类
37
2.9%
1%
奶类和豆类
150
11.7%
12%
鱼、禽、肉、蛋类 400
31.1%
16%
蔬菜和水果类
200
15.5%
24%
谷类
500
38.9%
47%
(3)观察表中的数据,说一说小强这 一天的膳食合理吗。你有什么建议?
小强这一天的膳食不合理,鱼、禽、肉、 蛋类和油脂类过多,蔬菜、水果和谷类过少。
四(1)班1分钟跳绳成绩(个/分) 四(2)班1分钟跳绳成绩(个/分)
80 95 102 120 120 135 98 95 82 85 104 84 85 110 80 95 102 104 122 76 69 76 95 96 89 110 120 85 84 85 96 75 124 86 89
(1)从扇形统计图 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谷类约占食物的一半,蔬菜水果约占食物的 四分之一,鱼禽肉蛋占的比例与奶类和豆类差不 多,油脂类占的很少。
人体需要的食物是多种 多样的,要多吃谷类和蔬菜、 水果,少吃油脂类食物。
种类
各类食物摄入
各类食物
量占总摄入量
摄入量(克) 的百分比
各类食物摄入 量应占总摄入 量的百分比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 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你能根据下面的统计图作出判断与决策吗?
我国水上项目和球类项目优势较大, 获得的金牌数较多。两项获得金牌数占 总数的一半还多。
你能根据下面的统计图作出判断与决策吗?
射击类项目获得的金牌数较少。 国家体育部门应重视射击类体育 人才的培养。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16 统计与概率 青岛版
16 统计与概率⏹教学内容教材第111~112页,统计与概率⏹教学提示各种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够根据数据做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能够解决一些计算平均数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能够比较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能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提升数学素养。
⏹重点、难点重点: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够根据数据做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能够解决一些计算平均数的实际问题。
难点: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先概括介绍统计的意义和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当今社会处在信息社会和市场经济时代,人们无时无刻不与各种数据和现象打交道。
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数据和现象,人们必须学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信息,以便作出科学的判断和决策。
因此,掌握一定的统计知识,成为当今社会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素养。
课件出示红点问题:关于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我们学过哪些?请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回忆,并作好记录。
请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
结合学生发言,师生共同梳理归纳有关统计图表的知识、各类统计图的特点。
(1)把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以后制成表格,用来反映情况,分析具体问题,这种表格就是统计表。
统计表一般分为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
(2)常见的统计图有条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3)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而又直观的看出各组数据的大小,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要比较一组量在同一时刻的大小,用条形统计图较好。
(4)而折线统计图易于表现一组数据的变化趋势,要表现同一个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的情况,用折线统计图较好。
(5)扇形统计图则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易于显示数据相对总数的大小,要表现一组量中个体与整体的百分比关系,最好用扇形统计图。
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与概率教案
统计与概率复习内容:统计图表,教材第96-97页相关内容。
复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统计的知识,发展统计观念;2.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3.感受统计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复习重点: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
复习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知识要点1.收集数据的常用方法有调查、测量、实验以及直接从报刊、杂志、图书和网络中获取;收集数据时需要及时进行记录,记录数据可采用画“√”或画“正”字等方法,以提高效率;整理数据的方法:一是分类整理,二是分段整理。
2.各种统计图的特点: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会数据与现实生活的的密切关系,明确收集、记录、整理方法的特点及作用。
2.进一步明确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体会要根据相关数据的特点。
3.恰当地选择统计图和统计表进一步体会有关统计量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简单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教学建议复习统计的知识围绕书中的三个问题展开,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例子展开讨论。
通过对第一个问题的讨论,重点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体会数据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明确各种数据收集、记录和整理方法的特点及作用;通过对第二个问题的讨论,不仅要让学生回忆学过了哪些统计图,更要引导学生结合实例说说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
练习与实践中,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两张统计表,并说说从表中能获得哪些信息,再让学生用统计图表示出统计表中的数据,体会根据数据特点选择适当统计图的必要性。
知识链接1.条形统计图(教科书三上、三下、四上)2.平均数(教科书三下)3.折线统计图(教科书四下)4.复式统计表、复式条形统计图(教科书五上)5.复式折线统计图(教科书五下)6.扇形统计图(教科书六下)教学过程复习有关统计的知识和方法。
(1)引导学生回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
①广泛地有针对性地收集各种原始数据。
②对数据进行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回顾整理 统计 青岛版
《统计》总复习【教学内容】青岛六年级下册第111页“统计与概率”之“统计”知识板块复习整理。
【教材解读】“统计总复习”是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总复习的第一课时。
关于统计的教学目标,《课程标准(2021年版)》第二学段中明确指出:“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由此可见,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是统计教学的重要目标。
六年级总复习中,复习“统计”和复习“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不同的是,统计的复习关注的不能仅仅是静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数据分析意识,关注的是对统计的全面、正确认识。
关注的是体会统计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这些应当比正确解答教科书中那些有关统计的习题更为重要。
仔细阅读教材,不难发现教材提供的是以静态文本的方式呈现表格,创设了近视原因调查的数学情境。
并提出了3个问题:分别指向“统计问题的提出”,“数据收集与整理方法”,“数据的描述与分析”。
这样的内容安排,编者旨在引导学生动态收集数据,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活动的现实意义,积累用统计解决问题的经验,分析统计结果, 预测如果继续这样下去近视率的发展趋势, 提出预防和扼制近视率上升的措施与建议, 在统计的过程中体验统计的作用和意义。
【学情分析】为了解学生真实学情,笔者设计问卷,调查我校91位六年级学生。
回收有效问卷91份。
C、统计与概率D、综合与应用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低段学生普遍喜欢的调查统计领域知识,到高段并没有得到学生的普遍喜欢。
通过面谈了解学生不喜欢统计的原因主要有:①做图很麻烦。
②题目都差不多,没有挑战性。
③教师教学认为统计简单,不重视。
选择题2 在小学里,我们学过哪些有关的统计知识?()(可多选)A、数据的收集、整理B、统计图和统计表C、数据的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学生片面认识统计领域知识,%的学生将统计知识等同于统计图表。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比例、方程、统计与概率、策略与方法备课教案
小学数学基于标准的教学总复习备课单位名称:课题名称:比和比例适用年级:设计者:一.目标确定的依据:1.相关课程标准论述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在小组合作探索等活动中(小组合作探索活动),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2.教材分析:本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比的知识的和比例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习比例尺和其他学科知识的重要基础。
通过对比例知识的学习还可以加深对数量关系的认识,使学生初步了解一种量怎样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获得初步的函数观念,并利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比的定义,比值计算和化简比,比例的意义,正反比例的理解及判断。
大部分学生掌握的很扎实,个别学生有遗忘。
生活中对比和比例有所接触。
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能够进行信息的观察、收集、分析与交流表达。
二.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第一、二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获得适应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和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必要的应用技能。
2.在对知识回顾与整理的过程中,掌握整理知识的方法,并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3.在回顾整理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发展应用意识。
4.学会与人合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意识。
5.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能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从而实现《课程标准》中所制订的各项教学指标。
三、学习重难点:学重点:在对知识回顾与整理的过程中,掌握整理知识的方法,并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难点:在回顾整理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发展应用意识四、评价任务:1,掌握比和比例的相关运算。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整理与复习)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111页。
[教学目标]1.通过回顾整理小学阶段所学的统计与概率的知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数据的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2.在对知识回顾与整理的过程中,掌握整理知识的方法,并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3.在回顾整理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能综合运用统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使学生进一步发现抽象的数据可以用直观的图形来表示,感受数形结合的魅力,体会统计图表直观、简洁的形式美。
4.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意识。
[教学重难点]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有效表示数据。
【教学过程】一、交流展示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回顾整理在小学阶段学过的有关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
(板书课题:统计与概率的整理与复习)我们都学过哪些关于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一)组内交流师:下面请同学们把课前整理的有关知识在组内交流一下。
课件出示交流指南。
(图1)图1组内交流指南:1.组内成员把整理的作品放在一起,按顺序交流。
交流的时候可以相互补充完善。
2.每组选出一份书写认真、内容全面、条理清楚的作品,作为展示作品。
3.推选出中心发言人代表小组汇报。
(教师参与交流,了解每组的整理情况。
)(二)展示作品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整理的内容跟大家分享一下?小组展示交流。
师:对于这几个小组整理的,你们有没有想补充的?(课件出示整理复习的小报)预设:学生可能会从知识或整理的方法上进行补充,教师要注意适时、适度、有针对性的评价。
(三)观察、比较作品,优化整理方法师:观察这几个小组整理的,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预设1:我喜欢用大括号的形式整理知识,看起来更清晰。
预设2:我喜欢用分版块的形式整理知识,很条理。
【设计意图】课前布置回顾整理,让学生自主复习、感知、梳理所学知识;组内交流,让学生在自主回忆、整理的基础上,将所学知识补充完整,同时相互借鉴整理的方法,学会条理、简单、有序整理知识,学会分享。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统计与概率》精品教案(通用版)
统计与概率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第一、二学段所学的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经历数据的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2.在对知识回顾与整理的过程中,掌握整理知识的方法,并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3.能综合运用统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有效表示数据。
难点:发展统计意识和统计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在小学阶段,我们学了有关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
先来想一想我们学习了有关统计的哪些知识?你能把我们学过的统计图的特点整理一下吗?二、合作探索1.自主整理,小组交流请同学们先独立整理,然后再把自己整理的成果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发现规律师: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在学生的回答中完成统计表。
师: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统计图来描述和分析数据。
3.整理可能性的知识。
师:除了刚才整理的统计图和统计表,我们还学过很多关于可能性的知识,你能自己整理一下有关可能性的知识吗?全班交流。
学生汇报:师: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时,首先要明确事件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然后用分母表示,再用分子表示结果可能出现的情况。
4.讨论与交流。
师:举出生活中应用平均数的例子,并解释它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生1:班级学科成绩的平均数、学生自己的各学科平均分、亩产量的平均数、人均收入……生2:平均数常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师:在进行一项统计活动时,一般要经过哪几个主要步骤?生:设计调查表——搜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分析数据——做出决策。
三、自主练习1.合理的饮食习惯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
专家通过研究,制定出了适合我国居民的平衡膳食结构图。
(1)从扇形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2)下面是小强某一天的饮食情况统计表,请把表格填完整。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统计与可能性-青岛版
统计与可能性教学目的:通过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观察、猜测、试验、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亲历活动过程中体会、理解随机现象的特点:单一事件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事件经历大数次重复试验中表现出规律性。
这是小学阶段学习概率的目的。
学具准备:白色信封3个,小信封10个,教学重难点:了解统计的基本方法,学会进行简单的数学统计,将统计知识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教学过程:一、感知可能性师:同学们,大家一定看过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对吗?喜欢喜羊羊吗?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卡片。
出示三个信封,第一个信封中有喜洋洋的图片师:如果想得到喜羊羊卡片,应该从哪个信封里摸卡片?生:第一个信封。
师:为什么?师:也就是说从1号信封里摸到卡片的结果是怎样的?生:(一定)是喜羊羊。
【板书:一定】请一位同学摸一张师:大家为什么不从2号和3号信封里摸卡片?师随生答板书:【不可能可能】小结: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情可能发生,有些事情不可能发生,这节课我们就继续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板书:可能性】二、探究可能性的大小1、猜测师:刚才大家认为:从3号信封里摸卡片,可能会摸到喜羊羊,也可能会摸到灰太狼。
那同学们再猜一猜:摸到哪种卡片的可能性大?师板书:可能是喜羊羊可能性大可能是灰太狼可能性小师:这只是我们的一个猜测,【板书:猜测】,要想知道这个猜测对不对【板书:?】,我们可以怎么办?生:摸一摸。
生答师板书:实验2、实验师:老师先来做个实验可以吗?我想请一个小组的操作员上来负责洗牌。
谁愿意?师:想一想:洗牌时要注意什么问题?生:不能让摸牌的同学看见。
师摸两次:摸完一张,要记录下这个结果。
——打√把卡片放回去重新洗牌,再来摸。
(提醒记录)师:老师刚才实验了几次?两次实验,这个结果能不能说明摸到喜羊羊的可能性大?怎么办?师:对,实验的次数多一些,其中隐藏的秘密就会显露出来。
请同学们看导学案实验规则。
拿出一号信封里的卡片和试验记录单开始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与概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够根据数据做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能够解决一些计算平均数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能够比较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能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提升数学素养。
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够根据数据做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能够解决一些计算平均数的实际问题。
难点: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先概括介绍统计的意义和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当今社会处在信息社会和市场经济时代,人们无时无刻不与各种数据和现象打交道。
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数据和现象,人们必须学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信息,以便作出科学的判断和决策。
因此,掌握一定的统计知识,成为当今社会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素养。
课件出示红点问题:关于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我们学过哪些?
请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回忆,并作好记录。
请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
结合学生发言,师生共同梳理归纳有关统计图表的知识、各类统计图的特点。
(1)把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以后制成表格,用来反映情况,分析具体问题,这种表格就是统计表。
统计表一般分为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
(2)常见的统计图有条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3)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而又直观的看出各组数据的大小,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要比较一组量在同一时刻的大小,用条形统计图较好。
(4)而折线统计图易于表现一组数据的变化趋势,要表现同一个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的情况,用折线统计图较好。
(5)扇形统计图则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易于显示数据相对总数的大小,要表现一组量中个体与整体的百分比关系,最好用扇形统计图。
(6)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可以作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例,帮助学生回顾式与方程的有关概念,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独立性。
(二)讨论与交流:
课件出示“讨论与交流”的两个问题。
(1)举出生活中应用平均数的例子,并解释它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2)在进行一项统计活动时,一般要经过哪几个主要步骤?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归纳:
(1)平均数: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平均大小,常用来代表数据的总体水平。
平均数与每一个数据有关,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
主要缺点是易受极端值的影响,这里的极端值是指偏大或偏小数,当出现偏大数时,平均数将会被抬高,当出现偏小数时,平均数会降低。
平均数是统计中最常用的数据代表数,比较可靠和稳定,因为它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反映出来的信息最充分。
平均数既可以描述一组数据本身的整体水平情况,也可以用来作为不同数据比较的一个标准。
因此,它在生活中应用最广泛,比如我们经常听说的平均成绩、平均身高、平均体重等。
(2)在请学生对“在进行一项统计活动时,一般要经过哪几个主要步骤?”发表看法。
①从确定调查主题及需要调查的数据。
②根据调查的主题和数据设计调查表(用于问卷调查)或统计表(用于收集现成数据)。
③确定调查的方法:是实地调查、测量,还是问卷调查,或是收集各种媒体上的信息。
④进行调查,确定数据记录的方法。
明确把数据记录在调查表上还是记录在统计表上。
⑤整理和描述数据,对数据进行分类,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表示数据。
⑥根据统计图表分析数据,作出判断和决策。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有助于我们处理繁杂无序的数据,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等。
(三)巩固新知:
应用与反思。
1. 第1题是近视原因调查。
通过讨论近视的原因有哪些,来猜测可能与看电视有关,从而对本班同学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展开调查,并把收集到的数据用合适的统计图表示出来。
通过思考近视还与哪些因素有关,再对本班患近视的学生展开调查,并计算相应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通过统计活动,让学生自觉的分析近视原因。
可见,统计有助于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
2.第2题是对扇形统计图的复习。
可以让学生自主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各项信息,同时和百分数的有关计算结合在一起,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3.第3题是复习可能性大小的题目。
由于教材降低难度,所以该问题比较简单。
4.第4题是通过百分数体现事物发展概率的问题。
练习时,可让学生独立判断,然后通过相互沟通明白:由于乙产品的返修率低,因此应选择乙产品。
5.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
)
⑴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可以制成统计图。
(√)
⑵折线统计图是用条形的高低或长短表示数量多少的图形。
(×)这是条形统计图。
⑶从写有2、5、8 的三张数字卡片中,任意摸出一张,取出的是奇数的可能性为最大。
(√)奇数多。
6. 填空。
⑴常用统计图有()、()、()。
⑵只要求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应选用()统计图。
⑶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而且还能清楚地表示出()。
答案: 6.(1),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2)条形;(3)数量,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
设计意图:补充一些常用的概念性和等量关系以及解方程的基本练习,使学生掌握简易方程解题的能力。
5%
(四)达标反馈
1、下面是王强收集的2015年春节期间龙潭湖庙会和厂甸庙会游览人数统计图。
龙潭湖庙会和厂甸庙会游览人数统计图
根据上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1)游览两个庙会的人数分别在哪一天到达峰值,然后开始下降?
(2)哪个庙会的游览人数上升的快,下降的也快?
(3)假如明年要游览庙会,你认为哪天比较好?
2. 李明家5月份支出及储蓄情况统计图如下。
(1)李明家5月份伙食费共花了800元,李明 家的支出及储蓄总共是多少元
(2)根据扇形统计图,把下表填写完整。
3、 如图,明德小学年终举行“教学 大比武”,有老师分别获得一、二、三
5101520253018日19人20日21日22日23日24日
等奖,获一等奖的人数是二等奖人数的3
4 ,
获二等奖的人数比三等奖的人数少3
7 。
(1)获一等奖的教师有多少人?
(2)获三等奖的教师有多少人?(用方程解) (3)请根据有关数据将统计图补充完整。
答案1、(1)龙潭湖庙会和厂甸庙会都在20日达到峰值。
(2)厂甸庙会;(3)假如明年要游览庙会,我认为22日游览比较好,因为人数相对不多,又没有到庙会结尾。
2、(1)支出1600元,储蓄400元;(2)
3、(1)12人;(2)解:设获三等奖的人数为X 人,那么X -37 X=16,解得X=28,答:
略;(3) 略。
设计意图:检验当堂学习的效果,查找存在的问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给大家说说。
谁能把我们今天的问题再叙述一下?思路是怎样的?你理解了吗?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既能够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本质的理解和深层次思考,从而将 所学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又提升了学生的梳理和概括能力。
(六)布置作业 1、填空。
(1) 扇形统计图的优点是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 )与( )之间的关系。
(2)6. 4、7.72、8.4、6.3、7.0、6.41、7.0、8.6、9.1这组数据平均数是( )。
10
20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教学大比武”获奖人数统计图
(3) 一个布袋中有大小一样的白色乒乓球10个,黄色乒乓球15个,从中任意摸出一个,摸到( )色乒乓球的可能性最大。
⑷ 要观察一位病人一昼夜的体温变化情况,应选用( )统计图。
2、小小统计员。
金座百货商场某年各月上缴营业税情况统计如下表。
(单位:万元)
⑴ 全年共上缴营业税( )万元,平均每月上缴营业税( )万元,平均每季度上缴营业税( )万元。
⑵要反映出金座百货商场这年各月上缴营业税的情况,制成( )统计图比较合适。
如果统计图纵轴一格代表40万元,那么9月份的数量要画( )格。
⑶上半年营业税与下半年的比是( ):( )。
3. 下面是某养殖场饲养的鸡、鸭、鹅的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鹅是615只,鸡和鸭各是多少只?
(2)鹅的只数比鸭少百分之几?
(3)制成条形统计图。
答案:1、(1)部分,整体;(2)≈7.44;(3)黄;(4)折线;2、(1)2640,220,660;(2)条形,5;(3)133:131;3、(1)2665只;(2)25%;(3)略。
板书设计
统计与概率
平均数:
可能性大小:
进行一项统计活动的主要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