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优质课 六、课 外古诗词诵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市优 教案
新人教版(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优质课课件_17
请结合背景说出你对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情 感的理解。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实写雨夜之声,
虚写梦境战场杀敌。
表现手法:寄情于梦,虚 实结合的写法。
这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可视 为既写真梦又托梦咏怀之作,与诗人 其他的老年诗相比,这首诗在写法上 别具一格,其主要特色在于以梦境抒 发情怀。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借梦抒怀,虚实结合。
十几岁:儿时祝身愿事主,谈笑可使中原清。 二十: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三十岁: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 四十岁: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五十岁: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临死前: 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 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 翁。
学习目标:
1、读懂一首诗,反复朗读并背诵。
2、读懂一种情,理解诗歌内容及思想 感情。
3、读懂一种写法,陆游这首诗在写法 上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朗诵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shù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lán
陆游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 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课堂达标
新人教版(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优质课课件_3
背景介绍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陆游在 公元1192年所作。作者主张坚决抗 击金族侵略者,反对屈辱求和,触 怒南宋王朝的投降派,这时已被罢 官在家乡闲住多年,而且不得过问 政治,甚至不得到山阴(今浙江绍 兴)以外的地方旅行。他的年龄已 68岁,但他的报国之志并没有衰退。
思想感情
这首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 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 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 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 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位卑未敢忘忧国,不管 身在何处,身居何位, 陆游一生都不忘北伐以 统中原的宏愿,希望国 家和人民从此不再屈辱。
作业测评
陆游是一个爱国诗人,请你 为他制作一个文化名片。
爱国名人:陆游 赞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十一月四日风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作(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背景介绍
淳熙十六年(1189年)二月,孝 宗禅位于赵惇(宋光宗),陆游 上疏,提出治理国家、完成北伐 的系统意见,建议“减轻赋税、 惩贪抑豪”;“缮修兵备、搜拔 人才”,“力图大计”,以恢复 中原。
背景介绍
作品名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
风卷江湖雨暗村,
初中语文教材同步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 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3. 学会通过诗歌中的意象,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诵读、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2. 引导学生学会从诗歌的语言、结构和意象等方面进行赏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理解诗人的爱国情怀。
2. 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 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3. 理解诗人通过诗歌表达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把握诗人的情感。
2. 通过对诗歌的赏析,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多媒体展示与背景介绍(1)利用多媒体展示陆游的画像、生平年表及其时代背景的图片或视频,为学生营造一个直观的历史情境。
(2)通过简短的故事讲述,介绍陆游的生平,特别是他晚年的境遇和创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时的社会环境,让学生对诗人的爱国情怀有初步的认识。
(3)引导学生思考:在风雨交加的夜晚,陆游为何会有如此强烈的报国之志?这与他的生活背景有何关联?2. 诗歌创作背景的深入剖析(1)详细解释诗歌创作的具体时间、地点以及当时的政治局势,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来源。
(2)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如果你是陆游,在被罢官后,你会感到怎样的情感?”(3)结合陆游的其他作品,简要介绍其诗歌风格和思想倾向,为学生深入理解本诗打下基础。
3. 激发学生情感与思考(1)通过朗读陆游的名句“位卑未敢忘忧国”,引导学生思考诗人的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2)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陆游的形象,以及他可能的心理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同理心。
(3)设置情境模拟,如模拟陆游在风雨之夜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人的情感,为学习诗歌内容做好情感铺垫。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教案)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学情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个人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本首诗是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的课外古诗诵读中的一首,它和《潼关》被编排在教材“后记”前,这体现了本册教材将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落地的育人要求。
因此,本诗很重要。
与陆游的其他诗篇一样,这首爱国主义诗歌在他的所有诗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古典诗歌中留下了积极厚重的一笔。
诗歌豪迈雄健,大气磅礴,慷慨悲壮,在浩如烟海的中国诗歌史上绽放独特的光芒。
教学工具1、课前,我们通过问卷星调查及数据分析得知,零零后的学生,生活条件优越,但对于爱国的认知比较肤浅。
加之外来文化的冲击,一些学生崇洋媚外,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祖国的日益强大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当前仍需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在此人生观价值观奠定的关键时刻,有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从小学到初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七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觉醒和探究未知世界的欲望在不断增强,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学生有了一定古代诗歌的基础知识,积累了一些的爱国诗歌,具备诗歌初步赏析的能力。
3、现在的学生大多习惯默读,不太喜欢甚至抵制大声朗读,教室里欠缺朗朗书声。
我们集备小组根据本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结合本诗教学重点,经过反复研讨,我们采用“口诵心惟”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1.口诵,掌握七言绝句一般诵读节奏。
2.心惟,分析形象,感悟真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析形象,感悟真情。
【教学难点】结合当下国情,点燃学生爱国激情。
教学过程【导入】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中国的历朝历代,当国家风雨飘摇的时候,都会涌现出诸如屈原、杜甫、陆游、辛弃疾等等这样的爱国诗人,他们空怀报国之志,却壮志难酬,于是借诗歌来抒发自己的一腔情怀。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陆游的一首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授新】一、口诵(一)初读正字音。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潼关》课件
(2)康有为曾赞扬谭嗣同:“以天下为己任,以救中国为 事,气猛志锐。”你认为本诗中哪两句最能体现“气猛志 锐”,为什么?
参考答案:第三、四句,这两句诗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期望冲决 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心态。解析:该题考查对诗 歌主旨句的辨析及对诗歌主旨的把握。应先理解“气猛志锐” 的大意(性情刚猛、锐意进取),再辨析四句诗,抓住主旨句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从诗中拟人化事物 (河流、山)所凸显的特点(“犹嫌束”“不解平”)中把握 诗人的心态。
凄凉,但是仍怀有杀敌报国之心。
(2)请从下面两首诗中任选一首,使之与上面两首诗
词组成一组阅读材料。你选择哪一首?为什么?
残梦(陆游)
训练
少时铁马蹴河冰,老去摧藏百不能。
风雨满山窗
未晓,只将残梦伴残灯。
参军行(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请从下面两首诗中任选一首,使之与上面两首诗词组成一 组阅读材料。你选择哪一首?为什么?
训练
(1)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点明处境及 心态,直接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老体弱,但仍想守卫 边疆,报效祖国的心愿的诗句是: (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2)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触景生情, 把现实与梦想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强烈感情等是:
(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
残梦(陆游)
少时铁马蹴河冰,老去摧藏百不能。风雨满山窗未晓,只将残梦伴残灯。
参军行(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参考示例1:我选择《残梦》。因为这首诗与上面诗词的主旨基 本一致,都表达了作者矢志报国、驱逐金人、收复中原的愿望, 也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抑郁。示例2:我选择《参军行》。因 为《参军行》与上面两首诗词在内容上同中存异,都表达了矢志 报国的决心;同时也有不同之处,《参军行》还描画了戍边将士 生活、战斗的场景,抒发了他们奋勇杀敌的豪情壮志。(言之成 理即可)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秋词》《夜雨寄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潼关》PPT课件
再 读 诗 词
七言绝句的节奏一般可这样划分:或2/2/3,或2/2/2/1,或2/2/1/2。 韵脚诵读的重音和语调处理也应根据诗歌的情意表达而定,韵脚一般要读 出延长音。
诵读练习建议:(1)节奏要读得分明;(2)古人常常击节而歌,可 以用指关节轻击课桌来配合诵读节奏;(3)韵脚要读出延长音;
再
知
人
论
世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中国清末著名
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
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 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好
诗
共
方法小贴士
赏
1.阅读课本上关于四首诗的注释和解读,初步理解
《秋词》其一 《夜雨寄北》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潼关》
部编版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汇报人:XXX
壹 本课目标 贰 初读诗词 叁 再读诗词 肆 诵读创作
本 课 目 标
1.诵读古诗词,读出古诗词的节奏、韵律,体会诗歌的声韵美。 2.通过诵读,理解诗歌大意,学习品味赏析诗歌。 3.背诵四首诗。
初
知 人 论 世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 在公元1192年写的一首抒情诗。作者积极主张抗金,却 备受排挤,年近七旬被斥罢归乡,虽远离朝堂,但报国 之志却从未消退。
知 人 论
《潼世关》
谭嗣同写这首诗时才十多岁, 当时随父赴甘肃上任,途经陕西 潼关,被北方的特有的壮阔风景 所震撼,欣然下笔,遂有此诗。
好
诗
同
方法小贴士
背
诵
(1)在反复诵读、感知诗意的基础上背诵诗歌。
课外古诗词诵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的河梦日 报”,有 国,这所 梦承“思 。载铁,
了马夜 陆冰有 游所
这报国梦,陆游做了一生!
三、知人论世,补充作品悟深情
情到深处,此梦一生
十几岁:儿时祝身愿事主,谈笑可使中原清。 二十岁: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三十岁: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 四十岁: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五十岁: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历史的秋意,时代的风雨,艰难的现实,共同酿成了陆游的悲剧。
读这一句,我看到一个
的陆游。
问题二:哪些词写出作者的主观心理?试分析。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的才台身 牵是远在 挂陆,江 。游“阴
心戍, 底轮心 最台系 深”轮
读这一句,我看到一个
的陆游。
问题三:“戍轮台”的愿望以什么形式实现?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jiānɡ)卧/孤村/不自哀(āi), 尚思/为国/戍(shù)轮台。 夜阑(lán)/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躺卧不起,形容老病 悲哀
僵卧 孤村 不自 哀,
今译: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 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
简评:诗以“僵卧孤村”开篇,写出 风雨夜老人凄凉的处境。但这不是诗 人所要强调的意向,“不自哀”才是 他要坚持的信念。
3.既实写天气,又象征南宋朝廷的风雨飘摇,表达 诗__铁人__马愿__冰意__河为__入国__梦出_。来力的诗句是:__夜__阑__卧__听__风__吹__雨__,__
五、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积累 《示儿》《书愤》《病中书怀》《诉衷情》 等诗中的名句。 2.阅读陆游的其它诗词,感受诗人爱国情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的基本内容、诗词意境和情感表达。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陆游忧国忧民情怀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坚守自己的梦想。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8.课后作业:布置与诗词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教学的核心素养目标为:
1.提升文化素养:通过学习陆游的诗词,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从诗词中感受美、欣赏美,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创作欲望。
举例:
-在朗读环节,重点指导学生正确处理诗句的停顿、重音,感受诗词的节奏美。
-在诗词解析环节,重点讲解生僻字、难句,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
-在主题探讨环节,强调诗人陆游的忧国忧民情怀,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词的思想内涵。
-在诗词鉴赏环节,指导学生从诗词的意象、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提高审美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的基本内容。这是一首描绘作者在风雨交加之夜,梦回战场,表达忧国忧民情怀的诗词。它体现了陆游坚定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具体内容。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句式,了解陆游如何借助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
实践活动中的分组讨论和诗词朗诵,学生们表现得相当积极。我看到了他们在小组内的合作和交流,这是非常宝贵的经验。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不够主动,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或者是对自己的表达能力不够自信。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优质课件)语文七上课外古诗词诵读(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其二)》
“风吹雨”一方面交代了特定而真实的时间 和环境;另一方面这种特定的时间和环境又象征 着南宋王朝的处境和命运,如同风雨飘摇的海上 孤舟,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
思考探究
3、这首诗刻画了诗人什么样的形象? 参考:
刻画了诗人年近古稀、僵卧在床但仍 满怀雄心要收复北方失地的英雄形象。
思考探究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
参考:
点明处境及心态,直抒报国情怀! “僵卧”说明陆游年事已高,早已不是为国效力 的年纪,“孤村”表明他已远离朝堂,与世隔绝,一 “僵卧”一“孤村”,凄凉之极,为什么还“不自哀” 呢? 因为他依然心怀国家,想为祖国尽一份力,表现 了陆游对国家的忠诚和报国情怀。
思考探究
2、“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语意双关,应怎 样理解?
迁移扩展
你还知道陆游的哪些诗?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迁移扩展
你还知道陆游的哪些词?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 身老沧洲。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选自《剑南 诗稿校注》卷二十六。此题下共有诗两首,这里 选的是第二首。
疏通诗意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僵卧:躺卧不起,形容老病。 自哀:为自己哀伤,这里指以衰老自弃。 思:想着,想到。 戍轮台:守卫边关。戍,守卫。轮台,这 里代指边关。
诗意:
在偏僻的山村里,我僵直地躺卧在床上, 不为自己的处境哀愁,还想着为国家到边疆去 效力。
虚实结合的写法。实写雨夜之声,虚写梦境战场杀敌。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优质课 六、课 外古诗词诵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市优 教案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设计一、激情导入:同学们,刚才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那位浴血奋战、以一敌十的马上英雄是谁?(岳飞、曹操······)他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陆游。
想不想更进一步地了解他?(想)那么请看屏幕:陆游:南宋爱国诗人、词人。
他一生坚持抗金,但却为权贵所嫉,被排挤出朝廷。
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
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
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首先我们来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二、初读诗歌,读准节奏、重音。
1、请同学们自读诗歌,拿起手中的笔,完成“自主学习”中的三个问题。
(学生学习时,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第二个问题。
)2、交流明确:(1)谁愿意第一个朗读这首诗?谁来评价一下?谁再来读一遍?(学生评价的同时,教师也做一下点评。
)为了更好地掌握诗歌的朗诵节奏,老师补充了有关古诗划分节奏的知识点,请看:古诗一般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节奏的。
四言诗句:按音节或节奏可划分为“二二”。
如:蒹(jiān)葭(jiā)∕苍苍,白露∕为霜。
五言诗句:按意义可划为“二三”。
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按节奏可划分为“二二一”,或“二一二”。
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七言古诗:按意义可划为“四三”。
如:“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按节奏可划分为“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根据古诗的划分技巧,我们试着在书上来划分一下,谁愿意上来划一下?(同学们同意他的划法吗?)请同学们齐读这首诗。
新人教版(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优质课课件_3
名作有《关山月》、《书愤》、 《示儿》等
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农历十一 月四日深夜山阴(今浙江绍兴)骤起一场 风雨,震响了僵卧孤村的六十八岁诗人的 心弦。在此前二年他以“嘲弄风月”的罪 名被弹劾罢官,归隐于山阴三山故居,但 这场暴雨勾起了这位爱国志士对往昔军旅 生涯的追忆,于是作此诗以表达自己为收 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听到那风雨的声音,
铁马冰河入梦来。 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
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 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问题探究
1、赏析: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 河入梦来。
2、作者在诗的后两句如何把梦境和 现实结合起来?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感情?
1、赏析: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 河入梦来。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学习目标
1、背诵诗歌,理会诗的内容,体会诗歌 的艺术特色 2、深入感受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 3、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增强爱国 情感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1.根据书下注 释翻译整首诗。
2.勾画重点词。 3.明白诗人所 要表达的思想感 情。
主旨感悟:这首诗描述诗人虽年老 色衰,但仍心系边关,梦赴疆场的 决心,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 情怀。我来自后要… …实写雨夜之声,
虚实 结合
的写 虚写梦境战场杀敌。 法。
表达报国情怀!
诗人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和梦境自 然地联系起来,使“铁马冰河”的梦境和“为 国戍轮台”的壮志有机地融为一体。
2、作者在诗的后两句如何把梦境和现 实结合起来?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因为“风吹雨”的声音和 战场上的声音有相似之处,所以作者会产生“铁马冰 河”的梦境。诗人因关心国事而形成戎马征战的梦幻, 以梦的形式再现了“戍轮台”的志向,“入梦来”反 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 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但是诗人一点也 “不自哀”,报国杀敌之心却更强烈了。因此,“铁 马冰河”的梦境,使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
新人教版(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优质课课件_1
岳飞僵在精忠报国的征途上, 从此,摆脱了
陆游僵在偏远荒凉的孤村里。 僵在心头的风雨无眠!
举一反三
本诗中最能打动你的字是哪个?找出 来说说这个字好在哪里?
2019/8/24
1.僵硬:如僵直、僵死、僵冷、冻僵、僵尸。 2.形容事情难于处理,停滞不前:如僵持、僵化、僵局。 3.收敛笑容,使表情严肃:他僵着脸,一句话不说。
品读字词,一“僵”见珠玑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中“僵” 是什么意思?这个字用的好在哪里?
(一)诗人僵在孤村里
(二)战士僵在君王前
幼年时,民族的矛盾、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 (金兵入侵)。入仕后受朝廷主和派打压。1154年,赴 礼部应试,因去年在锁厅考试中名次位于秦桧的孙子之 前,秦桧嫉妒,考试被除名。
十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品读字词,一“僵”见珠玑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中“僵” 是什么意思?这个字用的好在哪里?
后来,金人侵略更猖狂,宋朝统治者屈膝投降。陆 游提出倡议,主张抗战,支持北伐。因此被罢官。这首 诗是诗人被罢官两年后退居山阴(68年高龄)所作。
(三)理想僵在时局下
陆游的理想是什么?他的理想能不能实现?为什么?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一)诗人僵在孤村里 (二)战士僵在君王前 (三)理想僵在时局下 (四)人生僵在现实中
不自哀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诗歌升华
纵使命途多舛,壮志难酬,
新人教版(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优质课课件_4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三更抚枕忽大叫,梦中夺得松亭关。 —— 陆游《楼上醉书》
4 诗人相信,终有一天,大宋会将金兵杀退,收复失地,听着窗 外犹如官兵杀敌的风雨声,他( 激动 )地写下《十一月四日风雨大 作》。
拓展阅读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风卷江湖已暗村, 四山声作海涛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溪柴火软蛮毡暖, 我与狸奴不出门。
读懂一种情
1 陆游时时不忘收复失地,恢复中原,但想到当时朝廷不思发愤 图强,统一祖国,只是软弱地投降,他( 气愤 )地写下《十一月 四日风雨大作》。
2 祖国壮丽河山不能收回,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此时 ( 痛心 )地写下《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 有理想不能实现,如今年迈多病,征战边疆已成妄想,听着窗 外的凄风冷雨,他( 无奈 )地写下《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读准一首诗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音停气不停,韵脚有拖音。
读懂一首诗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
发挥合理地想象描绘诗中的画面。 (可加入环境描写,心理活动,神态和动作 等描写)
赏析“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
背景资料:
陆游主要生活在南宋时期。他出生三年后,宋 徽宗、宋钦宗被金所掳,北宋灭亡。亡国之痛,流 离之苦伴随他成长,而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屈膝 乞和,促使他更加念念不忘收复中原,但他从来得 不到朝廷的重用,多次被罢职闲居,壮志难酬。尽 管如此,陆游的爱国热情始终没有减退,恢复中原 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潼关》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悟诗情
对比,表明了他的乐观豪 迈、赤胆忠心,以及他终
生不渝的统一之志。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现实转入梦境,自然而 巧妙,满腔爱国热忱化
为豪状诗句。
深沉地表达了诗人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老 而志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知诗人
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农历十一月四 日深夜山阴(今浙江绍兴)骤起一场风雨, 震响了僵卧孤村的六十八岁诗人的心弦。 在此前二年他以“嘲弄风月”的罪名被弹 劾罢官,归隐于山阴三山故居,但这场暴 雨勾起了这位爱国志士对往昔军旅生涯的 追忆,于是作此诗以表达自己为收复失地、 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拓展延伸
“夜阑卧听风吹雨”中的“风吹雨”除了写实外,还 有其他的深意吗?
“风吹雨”即是写眼前生活现实,又有象征意义。 它象征着南宋王朝风雨飘零的处境,随时都有颠覆 的危险。
诗中的“僵”“孤”,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处境?它们在 诗中有何作用?
“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以 “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出意志坚定 不移。
思想感情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途经潼关的所 见所感,展现了潼关雄伟壮观的景象, 同时也反映了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 和冲破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愿望。
知人论世
写作背景
谭嗣同写这首诗时才十多岁,当时 随父赴甘肃上任,途径陕西潼关, 被北方的特有的壮阔风景所震撼, 欣然下笔,遂有此诗。
(注:潼关地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点,南 邻华山群峰,东望豫西平原,黄河从北面高原峡谷 奔腾怒吼而来。)
新人教版(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优质课课件_0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Biblioteka 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坚
家王 犹一 死壮
定
祭师 能闻 去心 下上
不
无北 为战 犹未 马马
移
忘定 国鼓 能与 草击
告中 平意 作年 军狂
至
乃原 燕气 鬼俱 书胡
死
翁日 赵生 雄老
不
渝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走近古诗 品味经典
家 王 但死
祭 师 悲去 示
无 北 不元
忘 定 见知
告 中 九万 乃 原 州事
儿
翁 日 同空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写作背景
南宋光宗三年,诗人68岁,空有一腔为国建功 立业,收复中原的壮志,可惜,当时南宋朝廷苟且 偷安,不思进取,沉迷享乐,面对强敌只知道妥协 求和。诗人由于主张对金作战而被罢官回乡,闲居 山阴,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诗人心潮难平, 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歌。
好诗我来写
联系当时情境,充分想象,揣摩诗人内心, 把这首诗改写成一则日记。
(自主改写→推荐代表→全班交流)
1.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3.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5.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 谭嗣同《绝命诗》 6.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 鲁迅《自题小像》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表达爱国之情!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学习目标1ຫໍສະໝຸດ 朗读诗歌,读出两首诗的节奏和情感,提高读诗的兴趣。
2
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
知人论世,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01
他出身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师从王安石,精通经学。自 幼聪慧过人,十二岁即能为诗作文。
了解时代背景
背景资料
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罢官后,闲居 家乡山阴农村。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十 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一说69岁),虽然年迈, 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诗人收复国土 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 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 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āi), 尚思为国戍(shù)轮台。 夜阑(lán)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朗读诗歌,读准节奏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 二)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诗前三句,写梦因。“僵卧”、“夜阑”是梦境产生的前提,诗人为 国戍边的情怀是梦境产生的主观因素,“风吹雨”是梦境产生的外界条件。 诗最后一句,写梦境。引出“铁马冰河”的梦境之后便戛然而止,给人留 下更多联想、想象的空间。
答题时间
2.对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D)
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 的凄凉情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刚才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那位浴血奋战、以一敌十的马上英雄是谁?(岳飞、曹操······)
他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陆游。
想不想更进一步地了解他?(想)那么请看屏幕:陆游:南宋爱国诗人、词人。
他一生坚持抗金,但却为权贵所嫉,被排挤出朝廷。
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
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
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首先我们来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二、初读诗歌,读准节奏、重音。
1、请同学们自读诗歌,拿起手中的笔,完成“自主学习”中的三个问题。
(学生学习时,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第二个问题。
)
2、交流明确:
(1)谁愿意第一个朗读这首诗?谁来评价一下?谁再来读一遍?(学生评价的同时,教师也做一下点评。
)为了更好地掌握诗歌的朗诵节奏,老师补充了有关古诗划分节奏的知识点,请看:古诗一般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节奏的。
四言诗句:按音节或节奏可划分为“二二”。
如:蒹(jiān)葭(jiā)∕苍苍,白露∕为霜。
五言诗句:按意义可划为“二三”。
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按节奏可划分为“二二一”,或“二一二”。
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七言古诗:
按意义可划为“四三”。
如:“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按节奏可划分为“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
如:“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2)根据古诗的划分技巧,我们试着在书上来划分一下,谁愿意上来划一下?(同学们同意他的划法吗?)请同学们齐读这首诗。
(不同意,就指导学生从意义上分析,如“风吹雨”中的“风”与“吹”要分开,主谓语要分开。
)
(3)我们按照诗中“比较传神的字眼或者关键的字”来决定这首诗的重音,请同学们说说你认为那个字应读重音,并说说理由。
甲:“不”字读重音,因为诗人虽然年龄大了,也卧病在床,但是他却不感到哀伤,所以读重音。
乙:“戍轮台”读重音,因为即使诗人卧床不起,但仍想着为国上阵杀敌,这种爱国精神让人敬佩!所以读重音。
丙:“入”字读重音,因为诗人想要为国杀敌,现在梦想实现了,他感到很畅快,所以读重音。
同学们分析的很透彻,那么我们试着来读出节奏和重音吧!(自读、推荐学生读、示范读)
(4)朗读的速度要根据诗歌的内容来决定,这首诗朗读的速度是快是慢?
(这首诗讲述诗人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半睡半醒间,梦见自己又重返战场,所以应该读的慢一些。
)听录音读。
三、赏读诗歌,读出韵味。
我们掌握了诗歌的节奏和重音,接下来,我们“赏读诗歌,读出诗歌的韵味”。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合作探究中的几个题。
1、从题目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请根据课文右边的注释,用形象化的语言描述古诗的内容。
2、结合诗歌的题目,我们来考虑一下,时间若放在阳春三月里,应该读出什么语气呢?然而,陆游写作的时间是在寒风凛冽的冬天,那么在这种环境里,该如何朗诵呢?
3、作者陆游当时的处境如何?“不自哀”表现了一种什么气概?这两句应读出什么语气?
4、作者的志向是如何实现的?入梦后的心情如何?(给学生十分钟的讨论时间,教师巡视指导)
下面我们请各个小组将自己的讨论结果与各位交流一下:(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有不同意见的小组可以提出来进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
重点指导三、四两题。
第三题,学生可能会答:作者当时的处境是凄惨的,不自哀表现了诗人不放弃,豪迈的气概,读出一种凄凉但又有种豪迈的气概。
教师作一下点拨:作者的处境从哪看出来的?“僵”字写出了诗人的年迈,卧字写出了诗人多病,孤字写出了诗人生活孤苦,不仅居处偏僻,而且思想苦闷,没有知音,“村”写诗人贫居村居,过着荒村野老的凄苦生活。
这四个字就写出了诗人罢官回乡后处境寂寞、窘迫、冷落的生活现状,笼罩这一种悲哀的气氛,让人十分同情。
但“不自哀”三字情绪急转,又现出一种乐观豪迈之气。
他对自己的处境并不感到悲哀,但他需要理解,理解他终生不渝的统一之志,理解他的满腔热血、一颗衷心,就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的精神状态。
那么我们在读这两句时就应该读出不同的情感:“僵卧孤村”读出一种同情的情感,“不自哀”读出一种豪迈、乐观的情感,“尚思为国戍轮台”要读出一种对诗人的崇敬的语气。
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前两句诗。
请同学们按照第三题的理解方法,具体说说作者的志向是如何实现的?为什么只能这样实现?(学生可以各抒己见,教师进行点拨)。
那么这两句应该读出什么语气呢?请同学们试着带着这种情感来朗诵。
(教师适当点评)
四、评读诗歌,读出情怀。
读出诗歌的韵味,感受诗人的情怀,下面我们来“评读诗歌,读出诗人的情怀”。
作者抑郁不得志,目睹国土沦丧,人们苦不堪言,自己却无能为力,此时此刻作者的心情是复杂的,你能体会诗人的心情吗?是什么样的心情?
生:对统治者的愤恨,对国土沦丧、民不聊生的心痛,对入梦时的喜悦、还有对梦醒后的失望。
师:那么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情来朗读一下课文吧!
五、学习写法,模仿创作。
现实中的诗人陆游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于是借助梦境来一展抱负,这种写作手法叫作“痴情化梦”。
那么同学们有没有自己的梦想?请你也采用这种写法试着写一两句诗,通过梦境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