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高考地理第一轮 第四章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件 必修3 精品
[配套K12]2018年高考地理 第4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
第二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读下表,回答1~2题。
导学号 70292356工业化进程与城镇化率的经验数据①工业化发展必然会促进城市化②到工业化后期,服务业对城市化贡献度增大③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在后工业化时期非常紧密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 [解析] 结合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知,随着服务业对城市化贡献度的增大,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紧密到松弛的过程;工业化会促使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所以必然会带动城市化的发展。
2.结合下图分析,我国的城市化特点是( B )A .1978~1986年,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较快B.中国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C.至201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达到工业化后期的均值D.我国区域之间的城市化发展相差不大,比较均衡[解析] 读图分析可知,1978~1986年,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缓慢;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至201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仍低于工业化后期的平均值;我国区域之间的城市化发展相差较大,不均衡。
(2017·福建质量检测)就业人口密度即单位面积中某一行业就业人口的多少。
下图示意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2000年和2009年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就业人口密度的空间变化。
读图,完成3~4题。
导学号 702923573.与甲地相比,乙地发展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 )A.地价较低B.历史悠久C.交通便捷D.原料充足[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
由图可知,甲地位于上海,地价较高,乙地离上海较远,地价相对较低;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的区位选择与其发展历史关系不大;乙地交通通达度不如甲地;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其进行区位选择时主要考虑的是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而不是原料是否充足。
4.图中所示的2000~2009年长三角地区就业人口密度的变化,将导致( A )A.城市化水平提高B.高新技术产业发展C.第一产业产值降低D.环境人口容量增大[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第2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一、选择题下图为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其中①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②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④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
读图回答1~3题。
1.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判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 )。
A.江苏省 B.河南省 C.四川省 D.海南省2.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 ( )。
A.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B.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D.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3.该省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 ( )。
A.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C.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解析从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看,该省区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说明该省的工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结合其城市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可判断为我国的经济发达省份,从而确定为江苏省;从其城市化曲线变化上看,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该省的工农业发达,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占用了大量的耕地,使农业产值比重下降。
答案 1.A 2.D 3.A阅读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简称FDI)分异图(图例中数字为外资投资比例,截止2010年),完成以下两题。
4.从图中可以看出,FDI在山东省的分布特点是( ) A.全省差异不大B.由北向南递减C.由沿海向内陆递减D.省会城市最具吸引力5.下列企业中对外商投资最具吸引力的是( ) A.钢铁工业B.粮食加工C.电子仪器D.海产品加工解析第4题,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以东部沿海地区为最多,其次是省会周边地区,西部最少。
第5题,我国吸引外商投资的最大优势是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因此以电子仪器装配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最有吸引力。
答案 4.C 5.C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2011年和2012年两大产业结构图。
2018年秋湘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共31张PPT)
感悟经典
(2015· 重庆卷)右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 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 运营的年份。读图,完成 1~2 题。
1.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 为( B ) A.20%~30% B.30%~40% C.40%~50% D.60%~70% 2. 图中 2000~2010 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 A ) A.工业化程度提高 B.人口增长率增大 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结果
2.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1)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 (2)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 (3)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四、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与解决措施 问题 ①大量占用耕地;②城镇和工业过度密 工业 集;③环境污染严重;④产业结构层次 化问题 偏低等 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完善;②城市 城市 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③珠江水质恶 化问题 化;④城市酸雨现象严重;⑤城市固体 废弃物污染加剧 分类 解决对策 ①建立山水城市生 态模式; ②寻求最佳 状态的城市规模扩 张模式; ③高效合理 的产业结构模式
二、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1.城市化进程的阶段特点 阶段 改革开放初期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后 形成 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工业企 区域中心城市(广州、 深圳)的辐 原因 业发展迅速,分布具有广泛性 射带动作用增强 形成以核心城市为中心的城乡 进程 城市和乡村融合、农业与非农 一体化和城镇高度密集的城市 特点 业相混杂的城乡一体化地带 群体系 2.城市化水平高的表现 (1)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 (2)城镇数量多,分布密度大。 (3)城镇的经济实力较强。 (4)外来劳动力所占比重高,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比较完善。
2018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15.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1)
国的
地位
【拓展提升】 图解我国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几种典型模式
【典题研析】
读安徽省各个地级市人口构成和主要矿产分布图,回答 问题。
(1)比较图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级市,并阐述城市化 水平高的原因。 (2)安徽省具有靠近“长三角”的地域优势,在推进工 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如何发挥这一优势?
【思维导引】第(1)题,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主要从以下 几方面分析:
位条件,即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分析。第(3)题,二者
优势互补,珠江三角洲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地价低廉、 优惠的国家政策发展成为制造业发达的基地,香港是国 际大都市、自由贸易港,有充足的资本和完善的市场机 制,其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大量转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 促进了其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
答案:(1)水热条件非常优越,农作物可以一年三熟,珠 江水系水网密布;珠江三角洲有利的地形条件和肥沃的 土壤条件;地理位置优越。 (2)地理位置上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具有对外交往的 传统。
2.有利的地理条件:
(1)良好的区位。
毗领港 澳
侨乡 之一。 (2)全国最大的_____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读1985年与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发展的比 较图,回答问题。
增多
扩大 城市
三、问题与对策 读广州南沙开发区全景(效果图),探讨城市化过程 中的问题与对策。
(1)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升级 面临困境(与长江三角洲相比,产业基础、 ①产业_____ 城市建设 科技实力、人才队伍和经济腹地劣势);②_________
政策优势已不明显,劳 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 渐丧失
第一阶段 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 产业结构调整,为劳 背景 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 集型产业寻找新的出 路 主导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产业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第四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优质2讲课文档
制,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下洲降和京津唐等地区相比,对外资
的吸引不力足正在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日益__________。
第三十七页,共37页。
第五页,共37页。
2.城市化的标志:
__城__市__人__口_____________总数增多、 __城__市__人__口__占__总__人_口___比重增大、 __城__市__用__地___不__断_______扩大,其中
__城__市__人___口__占__总__人__口___________比重增大是最重要 的标志。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所占 全国比重的变化
问题
对策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_________________, 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 基础较弱
_产__业__结___构__调__整___,以产业基础较好的 __广__州_ 市_为基地,发展 石化 、 钢铁 、
__汽__车______、造船等 原材料 工业和
第三页,共37页。
主导工业因素:(按影响布局主导因素分类)
工业类型
工业特点
选择原则
原料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
导向型工业 输原料成本较高的工业
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 导向型工业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 输产品成本较高的工业
接近消费市场
动力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
导向型工业
接近能源供应地
廉价劳动力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工业
第六页,共37页。
3. 世界城市化的时间进程主要在工业革命以后— —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阶段
水平
发展速 地域扩 度 展趋势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四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优质课件文稿演示
• 2.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印刷工业生产能力已 超过美国东北部。图为珠江三角洲印刷工
业和造纸工业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二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呈现 出两个发展阶段。பைடு நூலகம்
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呈现出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1979-----1990年为第一阶段 • 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为第二阶段
• 下图表示珠三角地区改革开放时早期外资工厂生产的一般 模式.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第一阶段 • 时间:1979--1990 • 问题:①原有工业基础薄弱②矿产资源贫乏 • 优势:①劳动力资源丰富②侨乡优势③政策优势
出现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珠江三角洲因水资源有限而使一些城市缺 水严重
• B.珠江三角洲是以轻工业为主的地区,环境 污染只表现为水污染,其他影响不大
• C.珠江三角洲各城市的发展能够统筹兼顾, 利于珠江三角洲一体化的发展
• D.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由于盲目建设 “开发区”、“工业城市”,大量占用良田, 造成人地矛盾日益尖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四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 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优质课件文稿演示
一、工业化、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推
推
动
动
工业化
带来
城市化
促进
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一般做法
条件较好 优惠政策
条件较好 优惠政策
第一阶段
中国?
第二阶段
二、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 的地理背景与有利条件 1.国际背景:产业转移
发达国家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 产业比重在下降而知识技术密集型产 业在上升,为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 市化发展提供契机。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国家的优惠 政策,利于珠江三角洲的发展。 3、良好的区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优质课件(共63张PPT)
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年开始积极 吸引外资,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 主的工业体系。图7是该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
20.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
①逐渐将纺织、服装企业向内地转移
②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雄厚 薄弱
强 较弱
大 较小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问题2
城 中 村 成 为 城 市 发 展 隐 患
深圳楼房密度大
握手楼
城中村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问题3
思考: 请你谈谈你对广东生态环境问题的 一些认识。
问题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对策?
对策1——产业结构调整
化
(4)S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如何带动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的? (9分)
1, S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使某些制造业向周边转移,
2, 促进了周边地区工业的发展;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 3,促进了当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 4,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转
化
(2012海南)自20世纪60年代,甲国开始在临近乙国边境的地区设立边境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2012江苏卷地理)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年 开始积极吸引外资,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 的工业体系。图7是该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2题。
19.1990~2010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 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 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 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四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时优质课件文稿演示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国内背景)
改革开放以 后,珠江三角 洲地区作为我 国对外开放的 前沿,给予许
多优惠政策,
使珠江三角洲 地区优先于其 他地区吸引外 资。
3.良好的区位条件
地处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珠 三 角
影响:使 本区得以发挥 劳动力丰富、 地价低廉的优 势,就近接受 港澳产业的扩 散,利用பைடு நூலகம்澳 贸易渠道,大 量出口商品, 参与广泛的国 际分工。
02 对外开放的前沿
1980年以前
工业基础较薄弱,工业主要在广州
现在
我国主要工业基地之一,仅次
于长三角的城市密集区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
我国著名重工业基地
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
地
辽中南 京津唐
沪宁杭
珠三角
北重 中间综
南轻
区域工业发展条件分析思路
某地发展工业的条件,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分析:地理 位置;资源条件;农业基础(农业可以为工业提供粮食、副食品、 原料、劳动力等);交通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 件;历史条件;政策条件等9个大的方面。
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珠江三角洲 地区是著名的 侨乡。改革开 放以后,广大 华侨和港澳台 同胞利用他们 在海外的各方 面关系,通过 投资、引商、 引资,推动了 珠江三角洲地 区的经济发展。
中国第一侨乡—江门
思维活动
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何要在发展中国家 寻找出路?
l 资源密集型工业是指在工业投入的各因素中,原料占最重要的 地位的工业,特点是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 高,因此发达国家将这类工业迁往国外资源丰富的地区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 )课件:第2课时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28张)
2.(2016· 江苏镇江质检)下图中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 发展走廊。读图,回答下题:
与Ⅰ、Ⅱ走廊相比,Ⅲ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当地市场广阔 B.水运便利 C.科技实力强 D.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我们怎么学
考点1
◇要点导学◇ 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背景和条件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二、珠江三角洲工业化推进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时间
优势 劣势 第一阶段 1979~1990年 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政策 优势、侨乡 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 第二阶段 1990年以后 工业实力大为增强 政策优势已不明显,劳动力成本 低的优势逐渐丧失
解题思路: 第(1)题,由图2可知,两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相差较大,
苏州比嘉兴经济发展速度快、水平高,差异形成的原因可从产业基础、 产业政策、交通条件、与周边城市的联系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提 高城市群的竞争力可从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城市间交 通与信息网络、减少城市间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积极参与 全球经济活动等方面分析。
(1)2000年到2012年,崇明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①第一产业效率提高,农村出现剩余劳力 ②第二产业长足进步,吸纳农村 剩余劳力 ③第三产业产值稳定,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④产业结构基本稳 定,就业人口基本不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崇明县需根据自身的环境和人才条件,调整第三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 其应该优先发展的行业是( ) A.休闲旅游业 B.高端金融业 C.农贸批发业 D.房地产业
位于我国南部沿海 参与国际分工 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利于接受港澳产业扩散
4.全国最大的 侨乡 之一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优质课件(共75张
主导产业 劳__动_密集 附加 型产业 值_低_
劳动力 丰富
政_策__、__侨_ 引进 _资__金_、技 建立 生__活__消__费__品__
乡___优势
术、_设__备__
加工厂
珠江三角 洲地区工 业增加值 增长较__慢__
改革开放 外商投资 吸引外资额
初期
规模_小__ 增长_较__慢__
(二)、1990- 至今 ——第二阶段
工业化与城市化推进的两个阶段
(一)、1979-1990年——第一阶段 (二)、1990- 至今 ——第二阶段
珠江三角洲早期外资工厂生产的一般模式
劳动密集型产业——服装厂
劳动密集型产业——玩具加工
劳动密集型产业——电视机组装
第一阶段 主导产业:劳动密集型
1979 年
至
1990 年
工业基础薄弱 矿产资源贫乏
一、珠江三角洲概述(位置、范围)
1.珠江三角洲位置
(1)经纬度位置 (2)海陆位置 广东省中南部, 珠江下游
(3)政治地理位置 位于我国南部沿 海,紧靠香港、 澳门和东南亚。
2.珠江三角洲范围
四川 云南
贵州
湖南
江西 福建
广西 海南
广东 澳门
香港
珠江三角洲范围
I. 【小珠三角】: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 山、中山、东莞、江门、惠州、肇庆共9个地 级市。
经济特区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外资; 2).经济体系建立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 经营及外商独资企业将占最大比重; 3).对前来投资的外商,在税收、土地使用费、劳务 费、外汇管理、人员入境和出境等方面给予特殊的优 惠和方便; 4) .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管 理体制,国家给经济特区比较多的经济活动自主权。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四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文稿演示
珠
发展 高新
江 政__策__优___势_已不明显
劳_动___密__集__型_产 技术产业
1990 年 以 后
三 角 洲 地 区
经济发展 带动工资
水平提___高_
劳__动__力___成 本__低_的优
势丧失
业不能支撑该 迫 产业 地区工业化的 使 升级
进一步发展
抓机 住遇
世界:经济全__球___化__、__信___息__化__,
建立 生__活___消__费___品
洲地区工 业增加值
1990 乡___优势
术、设___备__
加工厂
增长较__慢__
年
改革开放 外商投资 吸引外资额
初期
规模_小__ 增长_较__慢__
思考:通过两次产业转移,珠 三角的工业结构发生了怎样 变化?
第二阶段
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全国最大的电子 信息产业基地
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_经__济__结___构__调___整__。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1985年
2002年
(1)、珠三角的城市数目发生了什么 变化?
(2)、城市规模发生了什么变化?
探究: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过 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对策?
1.问题 ⑴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⑵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⑶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2.对策 ⑴产业结构调整 ⑵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⑶加强规划与管理
二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呈现 出两个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主导产业:劳动密集型
工业基础薄弱
矿产资源贫乏
1979
年
劳动力丰富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经济发展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__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件新人教版ppt
关键能力·层级突破
基础考点1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过程 【研析考题】 例题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2019·全国卷Ⅰ)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 形成“村村冒烟”现象。2016年该县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抱团飞地”发展 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各村以股 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 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据此完成(1)~(3)题。
A.城乡统筹创新
B.生活方式创新
C.农业发展创新
D.科学技术创新
【思路分析】
材 料 解 读
①20世纪80年代,长三角地区村办企业涌现→当时村办企业较多,但 都是基于“一村一地”的形式,相对来说空间布局较分散→出现了 “村村冒烟”的现象 ②抱团→各村进行入股合作 ③飞地→相对发达地区,也就是条件优越的城镇区域
城市规模急剧膨胀,城市规划、 建设与管理滞后,“城中村”现 象普遍 “_三__废__”排放量大,“_水__质__ _性__”缺水严重,生态环境问题 突出
具体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城市间的 _分__工__与__协__作__;重视科技人才引 进;推进“泛珠三角”的区域 合作
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完善城市 基础设施建设
局面,因此体现了城乡统筹创新。这种模式只是各村的村办企业以“抱团”的 形式联合建设,对生活方式影响不大,所以生活方式创新不是这种发展模式的主 要体现; 这种方式只是农村村办企业的发展,属于工业,而并非农业发展;科学 技术创新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引入高素质科技人才形成,而这种抱团发展并没有 体现出“科技”因素。
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历程:
第一阶段
时间 1979-1990年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第四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优质讲课文档
第十五页,共22页。
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几种典型模式
A B
C D
E
第十六页,共22页。
五、问题与对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地区的国际直
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何变化?试分析其原因。
第十七页,共22页。
图中直观的反映了长三角地区对珠三角地区的冲击。从左图“国际 直接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可以看出: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所吸纳的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第四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优质课 件PPT
第一页,共22页。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带来
工业化
促进
城市化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城市数 量逐渐增多,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越来越大;
●城市化又反作用于工业化。伴随着城市化过程,工业产值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一定阶段内越来越大。
长江三角洲 地区的城市 分布和城市 等级规模
结合两图,比较长江三角洲 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 等级规模结构的差异。
第十二页,共22页。
对外开放政策
第十三页,共22页。
你认为珠 江三角洲 地区20世 纪80年代 以后工业 化与城市 化较快的 关键条件 三角洲地区的 工业化进程呈现出 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1979年~1990年 第二阶段: 1990年以后
第十四页,共22页。
时间 问题
优势
主导 产业
第一阶段 1979~1990年
第二阶段 1990年以后
①原有工业基础薄弱②矿产资源贫乏
①政策优势不明显(随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不断扩大) ②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经济发展带动工资提高)
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章区域经济发展3.4.1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__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限时规范特
第3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4章区域经济发展 3.4.1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1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每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区域农作物的商品率较高,主要原因是( )B.高温多雨A.平原起伏较大D.复种指数高C.人口密度较小答案C解析图示区域为我国东北地区,地广人稀,为我国人均耕地最多的地区,农产品有大量剩余,因而商品率高。
2.①地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 )B.土地盐碱化A.天然林减少D.沙尘暴C.洪涝灾害答案A解析①地位于河流的源头,为长白山地,天然林破坏严重。
3.下列属于该地区优势农产品的是( )①水稻②小麦③大豆④棉花B.①②④A.①②③D.②③④C.①③④答案A解析东北地区纬度高,大部分地区的热量不能满足棉花的生长需要,因而东北地区几乎没有棉花的分布。
读“2012年京津冀地区蔬菜生产区域分布图”,完成4~6题。
4.京津地区蔬菜种植面积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B.水热条件变差A.市场需求减少D.生产成本提高C.高铁运输便利答案D解析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京津地区对蔬菜的需求量会增大,但同时用地、用工成本增加,导致当地种植面积萎缩。
5.与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区相比,冀北高原种植错季蔬菜的优势条件有( )①夏季气候凉爽②光照资源丰富③昼夜温差大④土壤肥力高⑤水资源丰富B.①③④A.①②③D.③④⑤C.②④⑤答案A解析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区是夏季风的迎风坡而降水多,较冀北高原水资源更丰富;冀北高原海拔高而夏季气候凉爽,降水少而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多为冲积扇而土壤更肥沃。
6.京津冀地区各蔬菜生产区的发展方向合理的是( )A.都市型蔬菜生产区建立规模化、专业化基地B.山地丘陵蔬菜生产区打造优质生态特色基地C.山前平原蔬菜生产区建立大型出口创汇基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工业废水大量排放
(3)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其产生的原因是 __________。 (4)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2018/12/3
2018/12/3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 1.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 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一个相互影响 、相互推动的发展过程。
2018/12/3
2.表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呈现出两个发展阶段。
2018/12/3
(1)从材料和图乙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工业化主要表现在高速公路 ________、 ________两个方面。 (2)从图乙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_______ 城市面积 、 ________两个方面。 (3)山东省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可能有______ 工业产值 、______。(答出 两项即可) (4)山东是我国著名的水果之乡,你认为城市化对这一地区的水果生产 是否有利,试说明理由。 (教师用书独具) 【信息提取】 从题图材料中可以看出:(1)图甲中显示,山东省境内
连接成网; 山东半岛 为主要水果产区。(2)图乙中显示,自1997年以来
、 城镇化水平和城市人口所占比重逐年增加。(3)文字材料显示,山东 高,从事
2018/12/3
经济最发达 增加,是中国 第二产业的人口 的省份之一。
【解析】
第(1)、(2)题较为简单,仔细阅读材料和图乙即可得出正
确答案。第(3)题,城市化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污染问题。第 (4)题,对该 观点既可肯定也可否定,但都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若肯定,可从水
2018/12/3
2018/12/3
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根据所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18/12/3
(1)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 (2)1999年以后,该地区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有(多选题 )( ) A.潮汐与洋流作用加剧
C.工业基础弱,延缓了城市化速度
D.城市化问题日益严重,政府采取措施宏观控制 (2)在从第一时段(1973~1986年)到第二时段(1987~2000年)间城市化速度减慢
的国家中,人口老龄化现象最严重的是(
A.英国 【解析】 B.墨西哥 C.巴西
)
D.日本
从图中可看出九国中英国两个时段内的城市化速度最慢,是因为
果的消费市场来考虑,若否定,可从水果的用地方面来考虑。
【参考答案】 (1)工业产值增加 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增加
(2)城市面积增加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
(3)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 (任答两项) (4)有利。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对水果的需求增加,带来广阔市场 (或 不利,城市化占用大量耕地,使果树种植面积减少 )(合理即可)
2018/12/3
1.下图表示美国、英国、法国、墨西哥、巴西、埃及、印度、日本、印 度尼西亚九国从1973年至1986年以及1987年至2000年两个时段内的城市 化增长速度。据图完成(1)~(2)题。
城市化速度增长率(%)
2018/12/3
(1)导致图中某国两个时段内的城市化年增长速度均为九国中最慢的主要原因 是( ) A.能源短缺,影响了城市化速度 B.城市化水平高,增长的空间不大
2018/12/3
四、问题与对策 1.问题产生的原因 (1)受地区 产业基础 和 市场腹地 等条件的限制,对外资的吸引力正 在下降。 (2)缺乏合理的规划与 管理 。 2.问题 (1)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2) 产业升级 相对落后。 (3) 生态环境 问题日趋严重。 3.对策 (1) 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原材料工业 和装备制造业,推动产业升级。 (2)构建 大珠江三角洲 城市群。 (3)加强规划与管理。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2018/12/3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1.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区域 工业化和城市化 的推动。 2.二者的关系: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 城市化 ,城市化反过来促进 工业化。 二、对外开放的前沿 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 产业结构 调整。 (1) 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 产业比重上升。 (2)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上 升。 2.国家的 对外开放 政策。 3.良好的区位:毗邻 港澳 , 靠近东南亚, 有利于接受港澳产业的 扩散 ,参与广泛 国际分工 。 4.全国最大的 侨乡之一。
【提示】
2018/12/3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1.区域工业化的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79~1990年): 劳动 密集型产业是主导产业。 (2)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 高新技术 产业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 而成为主导产业。 2.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1)现状:我国城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2)表现
2018/12/3
(2010 ·济宁模拟)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山东省总面积15.78万平方千米,2007年城镇化水平为46.75%,已经接近
47%的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黄河经济带的振兴,
2000年到2006年山东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从1 286万增加到1 870.3万。近 年来山东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英国是最早工业化地区,城市化水平已超过90%,增长的空间不大;英国城市 化速度略有上升,墨西哥、巴西为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老 龄化现象不及发达国家日本。 【答案】 (1)B (2)D
2018/12/3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 问题及解决措施
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工业基础、世界产业发展主导条件的变化及国内、 国际竞争的增强等因素影响,在完成初步产业升级后的工业化、城市化 发展阶段,出现了一些问题,现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分析 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