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科技学院2014年毛概题库答案第三章
2014考研毛概真题
![2014考研毛概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6fa0d5bc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4d.png)
2014考研毛概真题2014年的考研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真题如下:一、简答题1. 毛泽东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由原来的一个小小的科学社会主义派别成长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毛泽东思想体系之一,它被称为毛泽东思想,请你用20字以内给它下一个定义。
2.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间是________。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进入21世纪后提出的,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新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党的基本纲领规定的各项任务而奋斗的根本指导思想。
请你以约600字的篇幅,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阐释。
二、论述题1.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结合体,其中最新一段时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形成进入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发展的新时期,请你分别以约450字的篇幅,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分析。
以上是2014考研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真题要求的内容,下面分别对每个部分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简答题1. 毛泽东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由原来的一个小小的科学社会主义派别成长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毛泽东思想体系之一,它被称为毛泽东思想。
分析: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体系。
它主要包括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政策的阐明,以及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一些重大问题的理论探索。
2.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间是________。
毛概各章节试题库和答案
![毛概各章节试题库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db00ffc8d376eeaeaa31f4.png)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单项选择题1、毛泽东在全党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在()A.八七会议B.党的六届六中全会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2、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是()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社会主义本质理论D.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4、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是中共()A.十三大B.十四大C.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D.十五大5、邓小平理论是()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B.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D.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C.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D.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7、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坚持党的领导D.坚持执政为民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A.发展先进生产力B.发展先进文化C.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D.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9、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发展B.全面C.协调D.以人为本10、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党的文件是()A.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B.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C.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D.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二、多项选择题1、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金陵科技学院2014年毛概题库答案第七章
![金陵科技学院2014年毛概题库答案第七章](https://img.taocdn.com/s3/m/d177e113a76e58fafab00399.png)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一、单项选择题1、对外开放是()A.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需要B.赶超发展中国家的需要C.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D.加快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A.长期的基本国策B.一项特殊政策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政策D.一项权宜之计3、实行对外开放的前提是()A.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B. 发展对外贸易,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C. 公平合理、互惠互利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4、对外开放是对()A.社会主义国家开放B.资本主义国家开放C.发展中国家开放D.全世界开放5、我国对外开放的先头阵地是()A.经济技术开发区B.沿海开放城市C.保税区D.经济特区6、“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A.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C.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D.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意义上说的7、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性质是( )A.基本制度的变革B.社会主义政治、经济运行方式的变革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8、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党在理论上又一个重大创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有利于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B.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D.有利于抑制浪费现象9、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内在统一的,其中稳定是( )A.前提B.动力C.基础D.条件10、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内在统一的,其中发展是( )A.目的B.动力C.基础D.条件11、关于改革、发展、稳定之间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改革是动力,新时期我们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就是在改革中实现的B.发展是目的,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C.稳定是前提,发展和改革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D.要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把改革速度、发展力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12、处理好对外开放和自力更生的关系,应当把立足点放到( )A.依靠自己的力量B.引进先进技术C.吸引国外资金D.积极参与全球化13、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毛概 2014年 成人教育期末考试 参考答案
![毛概 2014年 成人教育期末考试 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3f0322b4daa58da0114a2c.png)
毛概 2014年成人教育期末考试参考答案(一)为什么在紧急发展的同时要加快推进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1、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会我们社会出现很多问题,严重的会引起社会的不安情绪。
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和加强社会建设,使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相协调。
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展民生坚持了三个代表重要原则;3.加快推进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坚持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4.加快推进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有利于促进人民和谐共处的执政观念;5.中国共产党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二)如何推进以改善社会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一、进一步更新观念,树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民生新理念;第一、要树立人本理念。
第二、要树立公正理念。
第三、要树立富民理念。
第四、要树立发展理念。
二、不断深化改革,努力健全完善社会建设新体制;(一)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二)建立和完善利益均衡机制第一,协调阶层利益,努力形成和谐的社会阶层利益关系。
第二,协调分配关系,努力形成合理的分配结构。
第三,协调社会成员构成,努力形成合理的社会成员构成结构。
(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第一,贯彻社会保障新思路。
第二,加大覆盖面,并建立城乡衔接流动的社会保障。
第三,加大投入,提高统筹层次,加强监管。
(三)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答: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和思想演变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首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沉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不断的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金陵科技学院2014年毛概题库答案第四章
![金陵科技学院2014年毛概题库答案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89ad6c23453610661ed9f498.png)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一、单项选择题1、1955年底在党内首先提出如何以苏联经验为戒,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的是()A.毛泽东B.周恩来C.陈云D.邓小平2、中国共产党提出改革的理论基础是()A.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B.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社会主义本质理论3、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A.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B.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4、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指()A.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B.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C.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5、邓小平说,在搞社会主义方面,毛泽东最成功的是()A.社会主义改造B.政治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C.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D.文化大革命6、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的最重要的方面是()A. 共同富裕B. 市场经济C. 按劳分配D. 公有制占主体7、1956年底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文章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 )A.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B.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C.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8、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最重要的贡献是( )A.对当时和其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条件的阶级状况、社会状况及国情的判断、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的分析是基本正确的B.提出了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思想C.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D.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的方针。
金陵科技学院2014年毛概题库答案第九章
![金陵科技学院2014年毛概题库答案第九章](https://img.taocdn.com/s3/m/c07c8c0276c66137ee061999.png)
第九章一、单项选择题1.台湾问题不同于香港、澳门问题,其实质是()A.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的问题B.中美之间的问题C.中国的内政问题D.中日之间的问题2.从1955年8月到1970年,中美大使级会谈历时15年,谈了136次,关于台湾问题的核心就是()A.签订“共同防御条约”B.提出“一纲四目”C.美国从台湾撤兵D.遣返战俘3.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享有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更高度的自治权利,主要体现在()A.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B.拥有立法权C.拥有终审权D.拥有独立司法权4.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的会议是()A.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B.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C.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D.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5.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A.和平统一B.承认台湾事实上的主权地位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一国两制6.“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A.台湾问题开始的B.香港问题开始的C.澳门问题开始的D.西藏问题开始的7.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回归于()A.1999年1月1日B.1999年5月1日C.1999年12月20日D.2000年1月1日8.1995年1月江泽民发表的重要讲话,精辟地阐述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的精髓,提出了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这篇讲话的题目是()A.《告台湾同胞书》B.《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C.《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D.《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9.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是()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为两岸同胞谋福祉C.在“九二共识”基础上进行两岸对话谈判和协商D.加强经济上的交流合作10.为了进一步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分裂国家猖獗活动,2005年3月14,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以下关于这部法律的理解正确的是()A.它是针对台湾人民的一部法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组成部分C.中国政府对台大政方针的法律化D.它是反对各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的战争法律11.美国政府于1954年12月与蒋介石集团签订(),把台湾、澎湖列岛置于美国的“保护伞”下,阻挠中国统一。
2014 毛概期末试题答案
![2014 毛概期末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1ccdb5b0717fd5360cdcf2.png)
第二部分试题一、选择题(以下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选项号码填入答题卡内。
每题1分,共20分)1、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于(D)A、五四运动时期B、遵义会议以后和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2、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是(C)A、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B、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C、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D、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3、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在创造性地进一步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C)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D)A、发展B、以人为本C、统筹兼顾D、全面协调可持续5、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B)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6、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B)A、一切从实际出发B、实事求是C、理论联系实际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7、新民主主义革命经济纲领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是(A)A、保护民族工商业B、没收帝国主义在华资产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C、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8、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B)A、民族资产阶级B、农民阶级C、城市小资产阶级D、开明士绅9、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治纲领规定,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在中国建立一个A、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A)B、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C、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D、资产阶级共和国10、保持人民军队无产阶级性质和建军宗旨的根本前提,也是毛泽东建军思想核心的是(D)A、思想政治工作B、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民主集中制D、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11、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A、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B、完成对个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C、完成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D、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1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B)A、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B、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人口多,劳动者素质不高D、“五位一体总布局”13、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A)A、改革B、发展C、开放D、稳定14、邓小平1988年9月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
2014江苏省毛概经典复习资料最新考试试题库(完整版)
![2014江苏省毛概经典复习资料最新考试试题库(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9cb4a05f18583d048645914.png)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有()A 、国营经济B 、合作社经济C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D、个体经济E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2、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 D )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A、六届三中B、六届四中C、六届五中D、六届六中3、“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这个论断说明( ABCD )A.市场经济只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手段B.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C.计划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志D.市场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志E. 社会主义以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资本主义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调节为辅4、我国的政党制度与西方多党制的区别是( ACE )A.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B.各民主党派也是执政党C.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D.各民主党派是在野党E.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共同担负起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任务5、毛泽东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概念的著作是( )A、《论十大关系》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6、一国两制的内涵是( C )A.坚持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B.两种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C.坚持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部分地区是资本主义制度D.坚持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大陆和特别行政区之间的矛盾7、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内容包括( ABCDE )A.对外贸易B.对外技术交流C.利用国外资金D.承包国外工程和劳务合作E.国际旅游业8、非公有制经济是( A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 社会主义性质经济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9、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有()A 、国营经济B 、合作社经济C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D、个体经济E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10、邓小平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两条原则: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 A )A.共同富裕B. 走社会主义道路C.共产党领导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统一战线D、武装斗争E、党的建设12、党的建设处于首要地位的是(A )A思想建设 B组织建设 C作风建设 D制度建设13、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A )A.“三个有利于”标准B.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C. 生产力标准D.社会是不是稳定,经济是不是发展14、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的重大功勋,主要表现在()A、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B、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立和发展C、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E、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15、党的建设处于首要地位的是(A )A思想建设 B组织建设 C作风建设 D制度建设16、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A )A.“三个有利于”标准B.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C. 生产力标准D.社会是不是稳定,经济是不是发展1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是( C )A、三民主义B、新三民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18、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 A )A.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B.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D.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党与非党的特殊联盟19、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是( )A、工人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联盟B、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C、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D、工人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联盟。
2014毛概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新版精品资料】
![2014毛概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新版精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9b2872aa1c7aa00b42acbb6.png)
毛概期末考试试题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A )A、坚持与时俱进B、坚持党的先进性C、坚持执政为民D、坚持党的领导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B)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 三个有利于”标准3、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B )A、实行公有制B、生产力的高度发达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D、实行按劳分配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指(B)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共产主义社会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A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B、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6、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D)A、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B、实现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C、实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现代化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7、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C)A、农业社会B、现代化工业社会C、工业化中期阶段D、工业化高级阶段8、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在( D)A、大城市B、中等城市C、小城镇D、农村9、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
稳定和完善这一双层经营体制的关键和核心是(A )A、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B、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C、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D、发展规模经济10、改革开放以来,对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在理论认识上重大突破是(D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B、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C、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A )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B、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C、可以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D、可以保障社会公平12、私营经济中的劳动者的收入属于(C)A、按劳分配收入B、按资分配C、按劳动力价值分配D、按经营分配13、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归根到底是(A )A。
毛概全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毛概全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46610d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f1.png)
毛概全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党的建设答案:A2.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时间是()。
A. 1920年B. 1921年C. 1922年D. 1923年答案:B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
A. 工人阶级B. 农民阶级C. 知识分子D. 民族资产阶级答案:A4.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是()。
A. 土地革命时期B. 抗日战争时期C. 解放战争时期D.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答案:B5.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包括()。
A.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B.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党的建设C. 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党的建设D. 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党的建设答案:A6. 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是()。
A.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B. 统一战线、土地革命、党的建设C.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党的建设D.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答案:A7.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
A.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B.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革命C.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D.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答案:A8.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包括()。
A. 革命道路、革命理论、革命实践B. 革命道路、革命实践、革命精神C. 革命理论、革命实践、革命精神D. 革命道路、革命理论、革命精神答案:C9. 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包括()。
A. 土地问题、武装问题、统一战线问题B. 土地问题、武装问题、党的建设问题C. 土地问题、党的建设问题、统一战线问题D. 武装问题、党的建设问题、统一战线问题答案:B10.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是()。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C.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还包括()。
大学毛概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毛概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0aec99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7d.png)
大学毛概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一切从实际出发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C.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D. 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3.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
A. 五位一体B. 四个全面C. 三个代表D. 两步走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以上都是5.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6.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 集体经济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 个体经济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7. 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是()。
A.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 按需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 按资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 按人头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8. 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战略是()。
A. 科教兴国战略B. 可持续发展战略C.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D. 以上都是9. 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是()。
A. 互利共赢B. 和平共处C. 独立自主D. 互不干涉内政10.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是()。
A.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B.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C. 建设创新型国家D. 建设生态文明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有()。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C. 革命军队建设理论D. 党的建设理论2.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金陵科技学院毛概题库答案第八章 (1)
![金陵科技学院毛概题库答案第八章 (1)](https://img.taocdn.com/s3/m/04b6af7bc281e53a5902ff4b.png)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总布局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
A.单纯的公有制 B.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公有制为主、其它所有制经济为次2.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的新概念是( )。
A.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B.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C.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D.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3.“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对邓小平这一论断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计划和市场都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B.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C.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D.社会主义制度下也可以运行市场经济4.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和不断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根本上说是由()决定的。
A.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生产结构B.现阶段的社会生产方式和所有制结构C.我国现阶段人民的生活方式 D.我国政府的意志5.如果国家拿出1亿元进行投资,组建一家国有独资公司,国家控制的资本总额是1亿元。
如果组建股份公司,国家拿出1亿元投资,掌握40%的股份就可以控股,这时国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就扩大到( )。
A.2亿元 B.2.5亿元 C.1.5亿元 D.3亿元6.购买债券得到的利息收入属于()。
A.按劳分配的收入B.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C.剥削收入 D.风险收入7.邓小平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A.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B.最终实现共同富裕C.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D.发展多种分配方式8.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具体是指()。
A.社会主义经济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B.公有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的关系C.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D.公有资产的最终归属问题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属于()。
金陵科技学院2014年毛概题库答案第三章
![金陵科技学院2014年毛概题库答案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1491d26358fafab069dc0299.png)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过渡时期是指()A.从抗日战争胜利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从1953年提出“一化三改”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D.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的成立2、建国初期(1949-1956年),我国的社会性质属于()A.新民主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在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成分中,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是()A.合作社经济B.国营经济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4、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经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进入()A.资本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C.新民主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5、在过渡时期,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性质是()A.对抗性的B.非对抗性的C.既有对抗性的一面又有非对抗性的一面D.没有矛盾6、我国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的标志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三反”、“五反”运动的展开C.三大改造的完成D.“一五”计划的制定与实施7、中国共产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8、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A.社会主义体系的B.资本主义体系的C.共产主义体系的D.半封建半殖民地体系的9、建国初期,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是()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B.赎买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C.管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D.没收官僚资本10、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A.新民主主义性质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C.半社会主义性质D.社会主义性质1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是()A.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B.既有社会主义经济,又有国家资本主义经济C.既有社会主义经济,又有个体经济D.既有工人阶级,又有资产阶级12、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求的状况之间的矛盾D.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13、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D.十一届三中全会14、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结束了()代行国家宪法的过渡状态A.《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钦定宪法大纲》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5、过渡时期总路线中的“三改”指()A.改造民族资产阶级B.改造农民C.改造小资产阶级D.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6、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金陵科技学院2014年毛概题库答案第十章
![金陵科技学院2014年毛概题库答案第十章](https://img.taocdn.com/s3/m/4098202a0722192e4536f698.png)
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一、单项选择题1、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 ),是制定正确发展战略和内外政策的重要前提。
A.时代主题 B.领导人意识 C.社会舆论 D.天命、神的启示2.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放在首位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放在首位C.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首位D.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放在首位3.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争取全球领导权C.自给自足D.广泛结盟4.当前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A.社会制度的竞争B.科学技术的竞争C.经济资源的竞争D.军事力量的竞争5.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系统地提出了()A.不结盟战略B.一边倒战略C.一条线战略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6.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长期斗争中,必须始终()A.以人权高于主权的原则为基础B.以不结盟原则为基础C.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D.以自由、平等原则为基础7.20世纪80年代以来,邓小平根据形势的变化,确定了()战略。
A.一边倒B.另起炉灶C.真正的不结盟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8.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
中国审时度势,提出了()的外交战略.A.一边倒B.另起炉灶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一条线9.当前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A.产品质量的竞争 B.经济资源的竞争C.产品价格的竞争D.科技和人才的竞争10.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A.领土争端 B.民族矛盾C.宗教纷争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11.在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上,中国坚持的原则是()A.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C.互不干涉内政 D.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 )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A、和平与发展B、南北问题C、战争与和平D、东西问题1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世界和平是促进共同发展的(),各国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 )。
(2013修订版课本)2014毛概思考题答案
![(2013修订版课本)2014毛概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0eb76401f69e314332941b.png)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P3-4)(1)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A.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旧中国半殖半封、落后具有特殊性,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不行)只有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才能找到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做出呵护中国需要的理论创造。
B.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包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总结中国的历史经验C.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马克思外来需要找到一种为中国人民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2)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1938年在题为《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二、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P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1.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也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
金陵科技学院
![金陵科技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b45ba4bd84254b35eefd34c7.png)
1.答:法学中有时也称“法的体系”或简称为“法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2.答:就是法律具体内容的逻辑构成因素,即法律文本表现法律内容的具体技术形式和思想工具。法律的要素有:法律规则、法律原则、法律概念以及法律技术性规定等。
(三)法具有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频繁改变。而社会生活是不停发展的,将相对稳定的法适用于发展着的社会实践时,也有可能出现法落后于实践的地方。(2分)
(四)法律讲究受人员和物质条件的制约。因为法律有一种对人,对物的依据性,法律要通过人的行为使法律从抽象的模式变成具体的行为。将具有概括性的规范适用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实施法律还需要一定的物质装备,基础设施等物质条件。只要看到法所受到的这些制约,并采用相应的措施,才能充分发挥法的作用。(2分)
3.(15分)
答:一、定义: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是构成法律关系的要素之一。(2分)
二、种类
1.物:法律意义上的物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支配的,在生产上和生活上所需要的客观实体。(2分)
条件:(1)应得到法律的认可(1分)
(2)应为人类所认识和控制
a)能够给人们带来某种物质利益具有经济价值
3.答:是根据法的历史传统对法所的分类,凡属于同一历史传统的法就构成一个法系,因此法系是某些国家和地区法的总称。
4.答:是现成的可用来表征同时代(共时性)的国家间相互引进和吸收法律这种实践的术语。是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某种法律规则或制度移植到其他国家(或地区)。
5.答: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行使行政管理权,贯彻实施国家权力机关,即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的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过渡时期是指()A.从抗日战争胜利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从1953年提出“一化三改”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D.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的成立2、建国初期(1949-1956年),我国的社会性质属于()A.新民主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在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成分中,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是()A.合作社经济B.国营经济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4、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经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进入()A.资本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C.新民主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5、在过渡时期,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性质是()A.对抗性的B.非对抗性的C.既有对抗性的一面又有非对抗性的一面D.没有矛盾6、我国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的标志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三反”、“五反”运动的展开C.三大改造的完成D.“一五”计划的制定与实施7、中国共产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8、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A.社会主义体系的B.资本主义体系的C.共产主义体系的D.半封建半殖民地体系的9、建国初期,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是()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B.赎买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C.管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D.没收官僚资本10、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A.新民主主义性质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C.半社会主义性质D.社会主义性质1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是()A.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B.既有社会主义经济,又有国家资本主义经济C.既有社会主义经济,又有个体经济D.既有工人阶级,又有资产阶级12、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求的状况之间的矛盾D.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13、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D.十一届三中全会14、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结束了()代行国家宪法的过渡状态A.《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钦定宪法大纲》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5、过渡时期总路线中的“三改”指()A.改造民族资产阶级B.改造农民C.改造小资产阶级D.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6、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其原因主要是( )A.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B.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C.全国大陆即将解放D.中国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17、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的互助组具有( )A.社会主义的性质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C.半社会主义的性质D.资本主义的性质18、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B.以工业为主导,带动农业合作化C.以农业为基础,发展轻工业D.把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改造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19、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 )A.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B.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20、下面不属于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所必须遵循的原则的是( )A.自愿互利B.典型示范C.公私兼顾D.国家帮助21、过渡时期,毛泽东指出,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是()A.实行国家资本主义B.保护民族工商业C.剥夺资本家的财产D.限制私营工商业22、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A.赎买B.统购统销C.公私合营D.合作化2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 )A.公私合营B.和平赎买C.生活上给出路D.剥夺生产资料24、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仍具有两面性,主要表现为( )A.革命性和妥协性B.主动性和被动性C.剥削工人的一面和接受共产党领导和改造的一面D.进步性和顽固性25、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第二阶段,采取的利润分配政策是( )A.四马分肥B.定息C.全面统筹D.公私兼顾26、土地改革完成后,党在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A.组织农民集体劳动B.国家帮助农民改善生活条件C.把农民组织起来提高文化水平D.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27、在我国,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被消灭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B.全国大陆的统一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D.土地改革的完成28、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贡献和发展是提出了()A.过渡时期总路线B.人民民主专政理论C.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理论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9、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中,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的经济成分是()A.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体的个体经济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D.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形成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30、我国社会主义革命(改造)的根本目的是()A.社会主义思想在上层建筑领域占领阵地B.消灭剥削阶级,铲除剥削制度C.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D.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1、毛泽东在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把社会主义划分为两个阶段,即()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B.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C.低级的社会主义和高级的社会主义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高级阶段3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A.社会主义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新民主主义社会D.具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重因素的社会33、社会主义改造中出现的“四马分肥”,其中“四马”不包括()A.国家所得税B.企业公积金C.资方红利D.工人的工资34、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以及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转变为()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人民大众与官僚资本主义、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矛盾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生产落后的矛盾35、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基础是()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B.新民主主义5种经济成分的充分发展C.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及现代工业的初步发展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36、在完成了()后,资本主义工商业基本上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性质的企业。
A.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B.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C.全行业的公私合营D.建立生产合作社37、新民主主义的基本国情,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这个基本国情是指()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是一个经济相当落后的农业国C.中国是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主义国家D.中国处在经济文化不够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8、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三大改造的完成C.土地改革的完成D. “一五”计划的完成39、手工业供销合作社的性质是()A.新民主主义性质B.完全社会主义性质C.半社会主义性质D.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40、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是()A.新民主主义性质B.完全社会主义性质C.半社会主义性质D.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41、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建立的高级社的性质是A.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B.完全社会主义性质C.半社会主义性质D.新民主主义性质42、我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用的方法是()A.暴力B.革命C.和平D.和平和暴力相结合43、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过渡形式A.和平赎买B.国家资本主义C.暴力革命D.集体没收44、毛泽东首次对我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做出完整表述的时间是()A.195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B.1950年七届三中全会C.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D.1954年七届四中全会45、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是()A.国营经济B.合作社经济C.个体经济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46、1953年9月,毛泽东在对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讲话时指出: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是()A.剥夺资本家的财产B.排挤私营工商业C.国家资本主义D.保护民族工商业47、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在()A.1953年B.1956年C.1958年D.1978年48、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A.计划订货B.统购包销C.公私合营D.委托加工49、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A.一条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B.一条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C.一条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的路线D.一条发展生产力的路线50、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循序渐进的步骤是()A.初级社、互助组、高级社B.高级社、初级社、互助组C.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D.互助组、高级社、初级社二、多项选择题1、根据马克思和列宁的设想,对资产阶级进行和平赎买在我国能得以实现,是因为()A.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民族资产阶级仍然具有两面性B.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C.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D.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统一战线的关系2、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正确的结论有()A.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B.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过渡性社会C.是一个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的过渡性社会D.是一个社会主义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必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3、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中,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是()A.国营经济B.个体经济C.合作社经济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4、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的标志是()A.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起来B.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C.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D.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群众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5、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主要的经济成分有()A.社会主义经济B.个体经济C.资本主义经济D.国营经济6、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两个转变”的思想是指()A.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B.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C.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新民主主义国家D.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7、过渡时期的“一体两翼”是指()A.社会主义工业化B.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8、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9、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A.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B.全行业的公私合营C.集体农庄D.高级社10、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遵循了()原则A.自愿互利B.典型示范C.国家帮助D.和平赎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