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网试析佛教中国化
佛教中国化
浅谈佛教中国化对封建统治时期中国经济影响佛教中国化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意义,不仅仅对中国的哲学、文化、艺术,更对中国封建时期的经济有着不容忽视的历史意义。
按照汤用彤、冯友兰等人的说法,隋唐以前的佛教还只是“在中国”的佛教,而从随唐时起,则已经是“中国化”的佛教。
即是说,隋唐以前偏重于翻译理解,而自隋唐开始对外来佛教加以融化,用中国的义理加以创造,从而使佛教组织和体系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特色,具有佛、儒、道合流的趋势,并使之传入东亚各国,大大丰富了人类文化。
而在不断的文化冲击、融合的同时,佛教中国化对封建社会的经济也在产生着影响。
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是在隋唐时期,而恰恰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鼎盛的时期。
从历史来看,一个繁盛的时期是在政局稳定后三十到五十年左右的时间。
而在建立一个稳定的政局之前,则有可能是一下几个情况,人民起义,推翻政权,建立新的政权;二是群雄格割据,政权分散;三是一个政权推翻一个政权,建立新的政权。
而不管以何种政权形式存在,其主要经济支持还是农业。
农业主要劳动力为农民,并且占中国人口的大多数。
而佛教中国化的很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有着较高的群众基础。
以中国本土产生的净土宗而言,其教义简单,方法易行,,易入道,所以在缺少文化的下层人民中广为流行,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
这就为佛教影响农民甚至农业、经济打下了先决条件。
所以佛教中国化对当时的经济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社会经济结构单一化农业作为封建社会的支柱产业,承担着最重要的经济任务。
而经济发展的前提是稳定。
而稳定的基本前提是政局稳定,所以,在前面提到的政局变化后者稳定与否与农业有着直接关系。
政局稳定的前提下,社会稳定也是经济生产的必要条件。
所以,才会以儒家思想为主体思想,统治者利用其理念,弱化民众势力,达到统治的目的。
而儒家思想并非“民”思想,是统治民、弱化民的思想。
对于真正的儒家思想,其进入有一定的门槛,所以在某种角度上并没有很好的民众基础。
浅析佛教中国化
浅析佛教中国化
中国历史上,从未有一种外来文化向佛教一样,冲击着中国本土宗教信仰,同时,它又经过长期磨合,逐步被吸收,最终成为组成中国宗教文化的重要部分。
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处在封建社会的早期,文化上多以老庄思想文化为主题,在这一系思想建制中,对于祭祀、阴阳五行、黄老也很普遍,佛教作为外教传入中国并得以扎根实属不易,他的发展必然需要适应中国社会,与各种正统思想相结合,实现中国的演变。
隋唐时中国佛教宗派的创立,标志着佛教中国话的基本完成和中国佛教文化的鼎盛。
佛教中国话对中国社会有何启示呢
首先,体现了哲学中的特殊性与普遍性,佛教在传入中国时,属于印度式的佛教,而当进入中国后,在中国多种条件影响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
这就告诉我们,要用特殊性的普变存在观点看世界看问题。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特质,这鲜明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和“有容乃大”的文化气场上来。
“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体现出了“重和去同”的价值取向,主张在主导思想的规范下,以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广阔胸襟与气概,接纳不同民族、不同类型的思想文化,与其交融渗透,以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最后,我们还要从佛教中国化中明白,中国文化虽然经历各种异质文化的冲击,但都最终将其融合于自身的价值体系中,体现出了“有容乃大”的文化气派,“儒道互补、儒法结合、儒佛相容、佛道相同,以至对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外来宗教的容忍和吸收”这都是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
正因如此,中国文化才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和平网浅析佛教与中国陶瓷文化
和平网浅析佛教与中国陶瓷文化在人类历史上,宗教影响是巨大的。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我国的传播,除了大量兴建石窟寺庙外,在绘画、建筑和工艺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深远影响。
同样满载我国陶瓷发展过程中,佛教文化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佛教早在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75年)就从中亚犍陀罗地区传入了中国,随着中西交通的开辟,印度佛教僧侣相继东来,中国也有不少信徒西行求法。
佛教在创始时是以众生平等思想,反对婆罗门的种姓制度和梵天创世之说,其基本教义是断除烦恼,得以成佛为终极目的。
为了能够得到信仰,佛教宣传人的精神不灭,生死轮回,并有天堂地狱之说。
这种客观唯心主义的宣传,正是佛教在中国广受欢迎的原因。
而佛教能够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展,是和东汉以来的社会情况分不开的。
中国自东汉以来,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虽然在农业及手工业上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伴随着东汉末年农民战争的失败,以及稍后的民族间战事,造成社会长期动荡,皇朝屡屡更替,政局险恶,经济基础亦吉极不稳定,因而佛教能以澎湃之势漫透到整个社会,生活在痛苦深渊的人们,沉醉于念经坐禅,建塔建像的“功德”活动,把一切美妙的理想寄托于来世报应之中。
伴随着佛教的传播,佛教艺术迅速在全国各地盛行起来。
佛教的庙宇遍布全国,阿弥陀佛是人们的口禅,观世音菩萨更是妇孺皆知,佛教的渗透力可窥一斑。
佛教在中国长达二千年的传播和发展,是一个逐渐汉化、世俗化的过程,它深深地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之中。
在这种历史文化背景下,陶瓷,作为中华文明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标志,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佛教的巨大影响。
一、种类丰富的佛教造形、装饰题材从汉代佛教传入我国之日起,佛的图像及有关符号、文字便开始在我国流传、扩散,不仅丰富了陶瓷品种,也使陶瓷的装饰题材更为广泛。
仅就俑来说,就有如来、观音、罗汉、天王、菩萨、飞天、力士、济公、达摩等等,此外,各式各样的炉、钵、瓶、缸、洗、壶、塔、阁、龛、尊、盆等也出现了。
论佛教中国化
论佛教中国化文/杨爽佛教中国化历程漫长,对中国文化的整体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佛教的某些话语解为汉地人士所掌握并大众化。
佛教的思维模式及取向也深深内化为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文化心理倾向。
佛教中国化的最终实现,充满了对儒家魔法信仰的怀疑与消解,对盲目信仰的批判。
对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中的理性化以及性格塑造有积极意义。
同时,佛教在其中国化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儒道文化的影响。
佛教讲究“业报”,“业”,一般而言,分为身、口、意三业。
我们可以发现,“业”在大乘有宗看来主要是在思的作用下产生的,并由此而赋予“业”以形而上学的色彩,来解释宇宙、人生中的因果缘起。
早期传入中国的佛教以业感缘起作为其理论基础,业及缘起学说内化为普通信众的心理倾向。
业感论的生命整体理解模式仍旧与气论的神秘色彩共存于当今人们的思维与信念世界中。
“在中国人的思想中,宇宙秩序是要以‘道’的概念加以阐发的,这种概念在儒家以及大多数其他学派中都是共同的,要么是儒生那样以世俗的方式‘适应’社会领域里的世界秩序,要么就是道教徒那样的玄妙深思的离尘脱俗的态度。
这说明在中国人的思想里同样有一个形而上学的基础,是大有助于解释中国为什么能够接受佛教的佛学中国化的代表是禅宗。
这最能突出中国化佛学的思维批判之特色。
在中国传统思维中 ,诸如体、用、能、所、天、人、阴、阳等等一些术语的对立组合模式已渗入到民族心理的积淀中去,形神论争不过是在佛学与传统文化的碰撞时所激起的思维上的一朵浪花而已。
佛教精神的反本质主义,是对反对自我、事物乃至对世界的本质探求。
如果有人认为有本质的存在,便会陷入两种困境中去,一是进入神秘主义,另一个就是可能对社会共同体生活中的责任与义务的放弃,导致伦理的虚无化。
因为佛教文化自身也有问题,有学者指出“对宇宙人生之苦的感受与说教,一方面确实曲折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生灵涂炭的社会现实,另一方面则仍然重复着佛教的基本教义。
基于人生之苦的解脱论引导禅僧追求虚幻的精神自由,造成心理上的自我安慰。
佛教中国化
佛教中国化的具体表现一、译文与宣讲方式中国化中国的佛教学者在研究和讲说翻译过来的佛教经典时,为了便于理解,就用儒家和道家, 其中主要是老庄和玄学的名辞和术语,来比附佛教的名相概念。
这种简单而机械的对照、比附之法,对印度佛教经典发生歧解和误读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正是在这种歧解和误读之中,那些翻译过来的经典开始在汉语语境中具有了意义,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发生了实际的影响,并以此为接生术或嫁接术而真正地得以植根于中国。
尽管在东晋时期有道安这样的高僧大德对格义之学颇为不满,但还是阻止不了这种研读方法的广泛运用和推行;即便是在道安本人、其高足庐山东林寺的慧远以及罗什门下僧肇等人的著作中,都随处可见佛教思想与老庄玄理的相互融合、相互解释。
讲经说法是传教的常用方法。
要想将佛经上的教理让民众听得懂,就得利用他们熟悉和容易理解的语言、道理来加以比附说明。
这种方法在佛教史上叫做"格义"。
后赵佛图澄的弟子竺法雅精于儒道经史,在他向弟子、士大夫讲经时,常"以经中事数,拟配外书,为生解之例,谓之格义。
"(《高僧传.竺法雅传》)佛教经典中常在教义概念、用语的前面加上数字,如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此称"事数"。
竺法雅在讲经时为了听众易于明白,便运用当时人熟悉的儒、道典籍中的词语、道理去加以比附解释。
按照这种方法,可以把"性空"、"真如"解释为"本无"、"道";把"五戒"比附为"五常"等。
这在当时和以后都是常见的现象。
佛图澄的另一个著名弟子道安,在著作中也常用格义。
他的弟子慧远善老庄,在讲经时常常借用老庄的词语进行解释。
据《高僧传.慧远传》记载,有一次慧远讲经,有人就"实相"(即"诸法实相")这个概念提出质询,他当即引用《庄子》加以说明,于是"惑者晓然"。
和平网浅谈信仰的功利化与佛教的入世化
和平网浅谈信仰的功利化与佛教的入世化[摘要]佳木斯地区有大小佛教寺院十座,出家僧尼一百三十余单,皈依居士数以万计。
佛教信徒的信仰目的各不相同,大多数信众的信仰具有某种功利性和实用性。
各寺院宗教活动普遍积极入世,参与社会生活,贡献社会。
佛教事业走“人间佛教”的道路是佳木斯市佛教协会的宗旨,也是佳木斯地区佛教界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佳木斯;佛教信仰;人间佛教;和平网佳木斯地区最早的佛教寺院是建于一九二五年的依兰县慈云寺,依兰县每年的农历四月庙会都在这里举行,对佳木斯地区的佛教信仰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较早皈依佛门的信众中有一部分是在慈云寺开始走上信仰之路的。
目前佳木斯行政区划内最早的寺院是始建于1938年的“般若大佛寺”,后毁于战火,1990年改址重建于水源山,定名佛光寺。
1990年至今,佳木斯地区共建成大小十座僧尼寺院,市区内有佛光寺、玉佛寺、妙觉寺;汤原县有愿海寺、净如寺;富锦市有永安寺、清林寺、观音寺;同江市有祥云寺;桦南县有圆觉寺。
据佳木斯宗教协会2008年的统计数据,十处寺院中共有僧众32单,尼众102单,皈依居士数以万计。
每年寺院各大法会期间,吸引来自东北各地的信徒参加,场面壮大。
在信徒中,据调查统计,女性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超过65%,中老年人的比例明显高于年轻人,占60%。
信众来自各行各业,皈依佛门的原因各有不同,但90%以上出于某种功利因素。
各个寺院在开展宗教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出入世的特点,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服务社会。
在当今这个价值多元化、传统价值观念和信仰不断被解构的时代,“人间佛教”回答了佛教将如何发展的问题,也为佳木斯地区的佛教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一、信众的一般状况佳木斯地区的皈依居士就其信仰佛教的原因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于受到家族成员的影响,而信奉佛教的。
包括受到家族当中的长辈信奉佛教或作为民间信仰供奉如来佛、弥勒佛、观音菩萨等的影响,成年后接续信奉佛教的;也包括家庭或家族中的成员信奉佛教,劝说引导本人去信奉佛教的。
和平网浅谈佛学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和平网浅谈佛学对中国艺术的影响我们都知道佛学的基本教义是“四谛法”与“十二因缘”,初期佛教主要通过开闻“四谛法”和悟解“十二因缘”,以证罗汉果和辟支佛果,获得个人解脱。
随着佛教的发展,后期佛教认为,这种佛教只讲个人解脱(自利),不是佛教的最高境界,佛教应该以普渡众生(利他)为己任,以成菩萨作佛为最高境界。
佛学思想博大精深,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在不断地同中国的传统思想、本土宗教的依附、冲突、融合、发展中逐步中国化,演变为一种新的理论思维形态――中国佛学,成为影响中国文化史,中国学术史发展三大思想支柱之一,而佛学中的诸多精妙的内涵已经融合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遗产。
佛学对中国艺术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在此限于篇幅,不可能面面俱道,仅选取几个代表性的案例来说明。
一、绘画中国古代的绘画与佛教有不解之缘。
一方面,僧人禅师常染指绘画,另一方面,画家也多涉足佛教;佛教经常利用绘画来扩大自己的影响,绘画也常以佛教为题材来丰富自己的内容。
隋唐之后,佛理禅趣更大量融入绘画之中,画界处处露出禅机佛意。
纵览中国古代的绘画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懂得佛教,就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的绘画。
佛经中的动人故事常常成为艺术家们绘画的题材,曹不兴、顾恺之、张僧繇、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等历代名画家皆以擅长佛画而传世。
中国画学中由王维一派的文人画而发展到宋元以后盛行的写意画,则与禅宗思想有关。
这种画高远淡泊,超然洒脱,禅机意境,跃然纸上。
王维之画的特点是将墨色泼成深、浅、浓、淡等多种色调,用来表现山石林木,与青绿山水不同,别有一种清雅洒脱的自然情趣。
从画论角度说,泼墨山水画更注重“妙语”,王维在山水诀中说“妙语者不在多言,善学者还从规矩”,此话颇有禅宗“至理越乎浮言”、“三十年后看山还是山”的味道。
王维深受禅宗影响,他所作之《辋川图》,山谷郁郁,云水飞动,显得清寒、静寂、淡远而又空灵;他的《袁安卧雪图》,雪中有芭蕉,似与常理不合,但却与禅宗跳跃式思维遥相符契;后人论王维之画曰:“意在尘外,怪剩笔端”、“得心应手,意到便成,故造理入神,迥得天机,此难与俗人论也”。
佛教的中国化
佛教的中国化正如现在基督教常常讨论“本色化”问题一样,佛教史家也每每提及佛教“中国化”的问题。
佛教中国化,我国学者一般都是从正面积极的角度入手,探讨近2000年来,中国佛教徒在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创造性发挥,对丰富世界佛教文化的积极贡献。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有极少数人打着原教旨主义的幌子,将佛教中国化偷换概念为中国歪曲佛教,进而对佛教中国化,中国传统佛教进行攻击。
近年来,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台湾有那么几个人,利用对中国传统佛教的彻底否定,进而否认台湾佛教与大陆佛教的血脉联系,为“台独”势力张目,曲解已故印顺法师对中国传统佛学的批评、对印度早期佛学的研究和赞扬,认为当代(“正确的”)台湾佛教是通过印顺法师而直承印度佛教的精髓,与“中国化”了的佛教没有任何关系。
近20年来,日本兴起的“批评佛教”学派也对“中国化”(即他们所谓的“老庄玄学化”)了的传统佛学作了全面的否定。
当然,学术上的各抒己见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在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地,即东亚范围内否定中国汉地传统佛教的历史贡献,甚至要“去中国化”,显然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如此看来,“佛教中国化”这个概念,成了双刃剑,一方面可以彰显中国佛教独特的历史贡献,另一方面却又给别有用心的人以口实。
这样,“佛教中国化”这个概念是否还可以用呢?笔者认为是可以的,但要明确佛教中国化的具体含义。
首先,中国化的佛教,还是佛教。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世间一切善法皆是佛说,佛教是具有很大的开放性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佛教有着不同的形态。
如果我们剥离开印度佛教、南亚佛教、中亚佛教、中国汉地佛教、蒙藏佛教……我们并不能找到一个抽象意义上的或者“标准化”的佛教。
如果有人硬要把古代印度佛教看成是标准化的、规范化的佛教,而以此来要求其他地域的佛教,也是削足适履,事与愿违的。
况且随着对古代印度佛教研究的深入,特别是考古学的深入发展,古代印度佛教也开始越来越像是一个“活生生”的宗教,许多被认为是后世末法时代“堕落”的表现,在古代印度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浅析佛教中国化的发展阶段
和平网浅论日本佛教与中国佛教之渊源
和平网浅论日本佛教与中国佛教之渊源【摘要】在古代,发达的汉文化,被日本民族吸收接受,成为日本民族文化的主体。
其中,以佛教的影响最大。
在长达6个世纪的时间里,佛教与日本传统文化和宗教习俗相互融合,它不断适应日本的具体形式和需求,最终形成了许多门派,转变成了具有鲜明日本本土特色的佛教。
【关键词】中国佛教日本佛教中日佛教关系中日佛教宗派渊源和平网一、引言中日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佛教是沟通中日文化的重要途径,是汉文化输入日本的载体,僧侣们肩负着中日文化交流的重任。
对于日本佛教的形成,中国佛教的影响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本人在阅读佛教相关著作过程中,总结了我认识到的中国佛教对日本佛教施以重要影响的三个方面内容,简要总结为:汉传佛教的东渐;隋、唐佛教的辐射力;汉字及汉文佛典起到的巨大作用。
二、汉代佛教东传促进日本佛教产生1.佛教传入日本的路径佛教传入日本有“公传”和“私传”两种说法,继体天皇十六年(522年)汉族移民司马达到达大和国,在坂田原建草堂供奉佛像,皈依礼拜。
日本称此为“私传”,即民间传入。
影响较大的是所谓佛教的“公传”,即通过朝廷传入。
据《日本书纪》记载,钦明天皇十三年(552年),百济圣明王派使者到日本朝廷,敬献释迦佛金铜像一躯及幡盖、经纶等。
当时的朝鲜正处于三国鼎立时期,各国为了扩大版图,战争连年不断,当时的百济国,在军事上处于劣势,因为日本大和朝廷在军事上的援助,才使得百济保住自己的疆土。
百济为了报答大和朝廷,于公元552年,将一些佛像、佛典以及幡盖等佛教用物作为答谢礼品进献给日本钦明天皇。
这就是日本学术界公认的佛教正式传入日本之始,即所谓的“公传”,从此佛教在日本上层社会流行。
2.日本佛教的形成阶段佛教在传入日本后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大致经历了初传时期(传入期~710)、奈良佛教(710~794)、平安佛教(794~1192)、镰仓佛教(1192~1603)四个时期,日本民族化的佛教逐步形成。
中国文化概论 浅析佛教中国化
浅析佛教中国化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摘要: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以后,经过了一个长期的中国化过程,佛教的中国化主要表现在译经、格义、僧官制度,与农业结合及其判教开宗上。
关键词:佛教中国化格义僧官制度判教开宗儒、佛、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支撑着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厦。
这其中,儒、道是由中国本土产生的,而佛教则是从国外输入的。
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在传入中国以后,经历了长期的中国化过程,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
一、什么是“佛教中国化”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由于它的思想学说在很多方面都与中国原有的思想有巨大差异,所以,在其传入中国后,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壮大,就必须根据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实际情况,在教义理论的内容和形式、传播方式、修行实践等各个方面不断调整和改变自己,逐渐适应中国的国情。
事实上,佛教自传人中国以后,由于其学说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佛儒之间为了争夺在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开展了长达近千年的争论。
在争论中,佛教为了争取在中国发展的机会,针对当时中国的情况对佛教义理、修行方式和政治价值取向都进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造,最终完成了佛教中国化的进程,实现了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并推动和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换言之,佛教这样一个从两汉开始传入中国,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直至隋唐时期繁荣的过程,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佛教中国化。
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一一禅宗的出现,则是佛教中国化完成的标志。
简言之,“佛教中国化,就是佛教要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而不断调整传播方式和不断发展义理的过程。
”①二、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表现(一)佛教初传入华与译经格义“印度佛教传人中国的大致年代,应该是在西汉末年和汉初年之间,正是公元一世纪初叶前后。
”②而关于佛教初传人中国的确切时间,学术界存在着很多种说法,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
查阅资料可以看到,学术界“比较普遍的看法是,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即公元前2年)传入说”③据《三国志·魏志·东夷传》注引三国时期魏国鱼豢《魏略·西戎传》记载:“或汉哀帝元寿元年(即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庐大月氏使伊存口授《浮屠经》。
试析佛教中国化
1 初 传入 华 和 译 经 格 义 、
二 、 教 中国 化 的历史 进 程和 表 现 佛
中 国化 的 载体 , 们 才 能 更 加 容 易 的认 识 和接 受 佛 教 ; 人 从 “ 印度 佛 教 传入 中国 的大 致 年 代 , 该 是 在 西 汉 末 年 和 逻 辑上 来 说 , 经 翻译 是 佛 教 中 国化 的 逻 辑 起 点 , 佛 教 应 佛 为 东 汉 初 年 之 间 , 是 公 元一 世 纪 初 叶前 后 。”_而 关 于 佛 教 在 中 国进 一 步 中 国化 提 供 了前 提 和 基 础 。以梵 文佛 经 转 换 正 2
2 僧 官制 度 和 佛 农 结 合 、 从 三 国 时 期 到 南 北 朝 时期 , 会 一 直 战 乱 不 断 、 荡 社 动
汉哀帝 元寿元年 ( 即公 元 前 2 ) 人 说 ” 口 《 国志 ・ 年 传 三 据
魏 志 - 夷 传 》 引 三 国 时期 魏 国 鱼 豢 《 略 ・ 东 注 魏 西戎 传 》 记 不 安 , 于 水 深 火 热 之 中 的人 民渴 望 过 上 安 定 的生 活 和 得 处 载 :“ 汉 哀 帝 元 寿 元 年 ( 或 即公 元 前 2 ) 博 士 弟 子 景 庐 到 精 神 的寄 托 。而 佛 教 正 适 应 了人 民的 这一 要 要 求 , 教 年 , 佛 佛 同 受 大 月氏使 伊存 口授 《 屠 经 》。”据 此 , 国佛 教 协 会 和 不仅 在 精 神上 给人 民 以 “ 国”的寄 托 , 时佛 寺 也 给人 民 浮 中 再 中国 宗 教 学 会 共 同确 定 l 9 年 为佛 教 传 人 中 国2 0 年 的 提 供 了避 难 的 场所 。 加 上 统 治 者 支 持 佛 教 以安慰 人 民 , 98 00 僧 纪 念 年 , 举 办 了纪 念 活 动 。这 也 说 明 了佛 教 界 对 此 种 说 使 得 佛 教 迅 猛 发 展 , 众 如 云 。 并
浅谈佛教中国化的原因
浅谈佛教中国化的原因佛教是外来宗教,它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至五世纪的印度,相当于我国的春秋时代,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佛教是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神学唯心主义体系,因而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自佛教产生后逐渐东传,后兴盛于东亚和东南亚各国。
在我国的传播也极为广泛,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有重大影响,同时它也逐渐被中国化。
佛教传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广极深的影响,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但我们也应注意到后来在中国传播甚广的佛教流派以远非印度传统的原佛教,它已深深的中国化了。
无论是禅宗还是净土宗,都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紧密的融合了。
所以我们若想对佛教中国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则必须先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层次中的独特因素进行剖析。
中华民族是一个对宗教信仰不十分热忱的民族。
现代大儒梁漱溟先生在其«中国文化要义»一书的第六章开头的引注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论述:“中国民族是世界一切古文化民族中,唯一生长于温带而非生长于热带的民族。
中国文化不起源于肥饶的扬子江流域或主将流域,而起源比较贫瘠的黄河平原。
原始的中国人,无论是西方入侵,或是土著开化而来,总之有史之初他们所处自然环境,是比较清苦的。
这里没有像尼罗河流域那样定期泛滥,亦没有像恒河流域那样丰富的物产。
黄河大约在古代已经不断的给予两岸居民以洪水的灾害。
西北方山脉高度,挡不住沙漠吹来的冷风。
人类在洪水期间,就只好躲到山西西南部的高原里去,和毒蛇猛兽争山林之利。
黄河既然不好行船,因此交通比较困难,知识交换的机会较少。
人们需要终日胼手砥足,才能维持他们的生活,因此没有余暇以骋身外之思。
像埃及和印度那样宏大的宗教组织和哲理,以及由宗教所发生想象丰富的神话文学,不能产于中国。
中国原始的宗教,大抵是于人事有关的神砥崇拜及巫术之类。
这样,使中国老早已接受了现代中国“人”的观念。
中国民族是第一个生在地上的民族;古代中国人的思想眼光,从未超过地上的现实生活,而梦想什么未来的天国”。
和平网浅析佛教文化对敦煌舞蹈的影响
和平网浅析佛教文化对敦煌舞蹈的影响【摘要】敦煌舞蹈作为我国古代舞蹈中的一朵璀璨奇葩,是我国舞蹈艺术中极具代表性与影响力的一种,也是我国舞蹈中将思想、文化、情感等加以融合的主要代表。
敦煌壁画乐舞形象体现了佛教文化,再现了佛教历史,以深厚的佛教文化为根基,表现出了丰富多彩的艺术特点和强大艺术生命力。
【关键词】敦煌舞蹈;审美特征;佛教文化和平网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157-01一、敦煌舞的起源与佛教文化(一)敦煌舞与古印度佛教文化。
佛教文化对中国的社会生活以及音乐、舞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印度佛教文化进入中国后,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舞蹈文化。
敦煌地区是我国古代的要塞之处,是丝绸之路的发源地。
敦煌地区历史悠久,文化交流较为完善,一些从古印度、西域地区传来的文化在此地融合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艺术。
(二)敦煌舞的西域佛教文化特征。
敦煌舞蹈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十六国时期,敦煌舞蹈集合了印度、古代西域地区、中原地区的舞蹈艺术与文化,而且在舞姿、技术、情感、风格、表现形式等多方面体现了佛教的文化气息。
敦煌舞蹈在舞姿、形态、情感、表达等多方面别具一格,大胆浪漫,玄幻虚幻的表现手法展现了唐代以前的佛教文化。
北魏孝文帝进行汉族文化推广后,中原的舞蹈韵味同北方民族舞蹈形象巧妙结合,有些壁画乐舞也经常反弹琵琶,这也是西域各个少数民族舞蹈的常用姿态,这说明西域舞蹈文化也融入到了敦煌舞蹈中,共同缔造了敦煌舞蹈的佛教文化特色。
二、敦煌舞蹈《飞天》的佛教文化与审美特征(一)敦煌舞蹈的西域文化体系。
敦煌舞蹈是从印度经过西域地区传入敦煌的,而敦煌舞蹈的文化内涵主要融合了敦煌地区自身的文化、西域文化遗迹印度文化与中原文化,具有浓厚的佛教文化内涵。
(二)敦煌舞蹈《飞天》的空灵优美与慈爱之心。
敦煌舞姿中显著的是舞蹈的空灵之美,这形成了敦煌舞蹈独具异彩的风格。
敦煌舞蹈继承了唐朝的文化积淀,舞姿圆润流畅、内敛和谐。
从我国古代佛教绘画风格的演变看佛教艺术中国化
从我国古代佛教绘画风格的演变看佛教艺术中国化佛教艺术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佛教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自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艺术就开始了中国化的漫长过程。
从古代佛教绘画风格的演变中,可以看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历史过程。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开始在中国传播。
当时的佛教艺术主要是由印度传入中国的,并以大量的佛教壁画和佛像为代表。
这些受印度佛教文化影响的艺术品呈现出来的是古典的印度佛教风格,色彩单调,等比例视角,人物形象地位相当,风格庄重。
随着时间的推进和文化交流的加强,中国的佛教艺术逐渐发展出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到了唐代,佛教艺术在中国的风格和表现手法已经非常成熟。
在唐代的佛教艺术中,人物的形态逐渐趋向于圆润、和蔼,表情生动,以充满活力的姿态表达出神圣的气息。
在色彩方面,唐代的佛教艺术展现了更为丰富的色彩,颜色饱满且亮丽。
到了宋代,佛教艺术更加倾向于表现思想内涵。
此时的佛像和佛教壁画中,不但要表现出佛教教义和神圣的氛围,还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以表现艺术的手法表达人文思想内容。
例如,南宋时期的著名佛像,如《慈航普度》中的“千手观音像”,便是将儒、释、道三家和尚、道士、文人、武士、工匠等等人物形象融为一体的绝妙生动之作。
到了元明清时期,佛教艺术的表现手法更加多样化,丰富了表现手段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元代佛教艺术注重形体的表现和细节描绘,这时出现了一批技艺精湛、韵味悠长的石画佛像和佛教壁画。
明代佛教艺术形式和创作思路开始向简洁、明快的方向发展,为后来的传统佛教艺术提供了很多经验和参考。
清代的佛教艺术则更多地展现了对人间生活的关注和描述,给人以细腻入微的感受。
总之,从我国古代佛教绘画风格的演变可以看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历史过程。
从时间的角度来看,佛教艺术中国化的进程可以追溯到千年前的唐代,至今已经有了数百年的历史。
从艺术风格的角度来看,佛教艺术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不断吸纳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精华,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
从我国古代佛教绘画风格的演变看佛教艺术中国化
从我国古代佛教绘画风格的演变看佛教艺术中国化佛教艺术的中国化是指佛教在中国传播后,与中国传统艺术相融合,形成独特的佛教艺术风格。
古代佛教绘画的发展演变,可以很好地展示佛教艺术的中国化过程。
佛教传入中国的早期,由于受到各种外来文化影响,佛教艺术的绘画风格也随之多样化。
该时期的佛教绘画呈现出了强烈的外来影响,具有印度、希腊、波斯等地区绘画的特点。
北周时期的《须弥山来迎造像碑》就采用了浅浮雕的手法,展现了印度佛教雕塑的特点。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入传播,佛教绘画逐渐走向中国化,形成了与中国传统艺术风格相结合的独特风格。
唐代是佛教绘画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是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一个重要阶段。
唐代佛教绘画充分吸收了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与表现手法,源于墓室壁画的佛教绘画成为当时的主要艺术表现形式。
这时期的佛教绘画注重线条的运用,注重表现物象的立体感与笔墨的渲染。
代表作品有《敦煌莫高窟》中的《佛授记经图》、《韩湘子兵法图》等,这些作品中的佛陀形象充满了中国古代壮观的雄浑和厚重感。
而到了宋代,佛教绘画更加注重意境的表达。
晚唐五代时期,绘画走向繁杂,作品犹如绘事科考,缺乏灵性。
而宋代佛教绘画突破了线条的束缚,更加注重对意境的表达。
传世的佛教绘画作品中,以宋代的写意花卉、山水、鸟兽等为主题的作品最为著名。
这些作品既展现了中国山水画的独特风格,又融入了佛教的思想,体现了佛教艺术的中国化。
明代是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一个重要阶段。
明代的佛教绘画注重细腻的笔墨,追求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明代佛教绘画的发展与明代文人画的发展密切相关,两者互相借鉴、相互影响。
明代著名的佛教绘画家文征明就将文人画的表现手法运用到佛教绘画中,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文征明的代表作《菩提树下四大金刚图》运用了典型的文人画构图手法,通过线条的运用和墨色的渲染,表现了佛教思想中的慈悲和慈爱。
从我国古代佛教绘画风格的演变中,可以看出佛教艺术的中国化过程。
佛教绘画从最初的外来影响到逐渐融入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展现了佛教艺术与中国绘画艺术的有机结合。
和平网(佛教新闻)中国的“七月半”与日本的“盂兰盆节”的异同
和平网(佛教新闻)中国的“七月半”与日本的“盂兰盆节”的异同【摘要】在许多国家都有鬼节的说法,其中由于日本的鬼节经由中国传入,因此和中国的鬼节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差异。
本文主要从中日两国鬼节的历史起源、祭祀方式等方面来剖析中日两国鬼节上的异同点。
【关键词】中国七月半日本盂兰盆节和平网(佛教新闻)一、前言鬼节,主要是指与鬼相关的节日。
这个节日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有,例如西方的“万圣节”、泰国的“披塔昆节”、伊朗的“躲鬼节”、中国的“七月半”、日本的“盂兰盆节”等等。
不过,由于受到地域、宗教、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影响,各国的鬼节也不尽相同。
而其中,由于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关系,日本受到中国的影响最为深远,所以中日两国在鬼节上的相似点是最多的,但同时也存在着差异。
本文将从中日两国鬼节的历史起源、祭祀方式等方面的异同来阐释中日两国鬼节上的异同点。
二、中日鬼节的渊源1.中国鬼节起源中国的鬼节,通常称为“七月半”,但是实际上是包含了清明节、七月半、寒衣节三个节日的祭祀体系,但主要是指“七月半”。
(1)清明节。
每年的阳历四月四日或者五日是清明节。
据说这个节日最初是为了纪念春秋战国时的忠臣――介子推。
他的主人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
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侮辱。
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主人,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了给重耳吃。
后来重耳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之后,为了感激介子推,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
介子推不愿受赏,带着老母归隐到了深山,重耳于是命人上山搜索,未果,遂放火烧山,希望能将介子推母子逼出。
熟料火烧三日,终不见介子推母子出现。
待大火熄灭后,才发现介子推母子已经抱着一棵烧焦的柳树死去。
重耳异常悲痛,为了纪念介子推,重耳下令放火烧山之日定为“寒食节”,改日禁忌烟火,只吃寒食(即冷食)。
后来几经沿袭,到了唐朝,与“清明节”相融合,且作为民间习俗被流传下来,直至今日。
现在主要是祭祖祭墓,表达哀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平网试析佛教中国化
摘要: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经过了一个长期的中国化过程,佛教的中国化主要表现在译经、格义、僧官制度,与农业结合及判教开宗上。
关键词:佛教中国化格义判教开宗和平网
儒、佛、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支撑着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厦。
这其中,儒、道是由中国本土产生的,而佛教则是从国外输入的。
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在传入中国以后,经历了长期的中国化过程,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
一、何谓“佛教中国化”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由于其思想学说在许多方面都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有着巨大差异,所以,在其传入中国后,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壮大,就必须根据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实际情况,在教义理论的内容和形式、传播方式、修行实践等各个方面不断调整和改变自己,逐渐适应中国的实际。
佛教这样一个从两汉开始传入中国,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直至隋唐时期繁荣的过程,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佛教中国化。
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禅宗的出现,则是佛教中国化完成的标志。
简而言之,“佛教中国化,就是佛教要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而不断调整传播方式和不断发展义理的过程。
”[1]
二、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表现
1、初传入华和译经格义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大致年代,应该是在西汉末年和东汉初年之间,正是公元一世纪初叶前后。
”[2]而关于佛教最初传入中国的确切时间,学术界存在着多种说法,至今仍未有一个准确的定论。
学术界“比较普遍的看法是,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即公元前2年)传入说”
[3]据《三国志・魏志・东夷传》注引三国时期魏国鱼豢《魏略・西戎传》记载:“或汉哀帝元寿元年(即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庐受大月氏使伊存口授《浮屠经》。
”据此,中国佛教协会和中国宗教学会共同确定1998年为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的纪念年,并举办了纪念活动。
这也说明了佛教界对此种说法的公认。
佛教在两汉传入中国之初,是被视为黄老神仙方术的一种,并主要在上层贵族人士之间流传,鲜有下层百姓接触。
东汉至三国时期的佛事主要是译经。
由于佛教在许多方面都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当时的译经家为了使人们更能接受佛经,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往往大量借用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典籍中的词语来比附和解释佛教的教义,“有时甚至不惜改变自己以迎合中国的社会与文化”[4]。
比如,把“释迦摩尼”翻译为“能仁”,把“禅定”翻译为道家的“守一”。
这种对中国传统儒家、道家典籍中的词语的借用为汉魏间格义佛教的流行创造了条件。
“所谓‘格义’,就是引用中国固有的思想和概念来比附解释佛教义理,以使人们更易理解并接受佛教。
”[5]通常认为格义佛教始创于晋代的竺法雅,梁代慧皎所著《高僧传》记载:“时依雅门徒, 并世典有功, 未善佛理。
雅乃与康法朗等, 以经中事数, 拟配外书, 为生解之例, 谓之格义。
及毗浮、相昙等, 亦辩格义, 以训门徒。
”[6],但是我们通过对佛经翻译的实际情况以及语言自身特征的分析,可以发现翻译佛经和格义佛教是不可分割的。
翻译佛经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形式上的从梵文经文转换到中文经文,另一层则是用中文作为一种语言所承载的思想去解释梵文佛经的教义。
任何一种语言都承载着一定的思想,都是一定思想的表现,所以翻译佛经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格义佛教,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翻译佛经和格义佛教无论是从形式上来讲还是从逻辑上来说,都是佛教中国化最重要的体现。
从形式上来讲,只有把梵文的经文翻译成为中文的经文,佛教才有了中国化的载体,人们才能更加容易的认识和接受佛教;从逻辑上来说,佛经翻译是佛教中国化的逻辑起点,
为佛教在中国进一步中国化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以梵文佛经转换为中文佛经为起点,佛教开始了其不断中国化的进程。
2、僧官制度和佛农结合
从三国时期到南北朝时期,社会一直战乱不断、动荡不安,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渴望过上安定的生活和得到精神的寄托。
而佛教正适应了人民的这一要要求,佛教不仅在精神上给人民以“佛国”的寄托,同时佛寺也给人民提供了避难的场所。
再加上统治者支持佛教以安慰人民,使得佛教迅猛发展,僧众如云。
为了有效的管理日益增多的僧众,加强对佛教的控制,后秦姚苌开始建立僧官制度,即从僧人中选拔僧官来帮助朝廷管理僧众和佛教事务,之后历朝历代也都延续了这一制度。
僧官制度是佛教中国化的一个重要体现
在古代印度,僧侣属于婆罗门种姓,地位居王族刹帝利种姓之上,所以印度一直未有设立管理宗教的机构。
而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王权是至高无上的。
为了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佛教必须依附于统治阶级,“敬王者”并接受朝廷的管理。
而随着僧众的激增,朝廷也不得不利用佛教来管理僧众,加强统治。
这一时期佛教中国化的另外一个特征就是佛教与农业的结合。
在原始佛教中,僧人以乞食为生,不参与生产劳作和经济活动。
而在中国文化里,乞食是一种卑贱的行为,得不到劳动人民的认同。
随着僧众的激增,乞食也越来越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王公贵族开始以赐田和舍田的方式供养僧人。
僧人开始参加农作,自给自足。
东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道恒的《释驳论》中就记载当时沙门“或垦殖田圃,与农夫齐流”,可知当时僧人已开始耕种了。
农业与佛教的结合,后来也形成了中国佛教的一大特色――农禅。
至此,佛教通过在政治和经济上的中国化,在中华大地上扎下了根基,与儒、道开始并驾齐驱。
3、判教开宗
隋唐时期的佛事主要体现为判教和开宗。
“所谓判教,是指通过对佛教经典进行分类,以断定佛教的主要经典和体系各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并把本宗所信奉的经典和理论置于最高最尊的圆满地位。
”[7]判教最早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到了隋唐达到盛行。
南北朝时期的判教,使得《涅�》、《华严》成为佛教界的所信赖的经典,一些诸如佛性常住、圆融无碍的理论也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众多的学派。
而随着判教的深入发展,至隋唐时期,佛教形成了众多的宗派。
比如,智�和法藏通过判教创立了天台宗和华严宗。
佛教宗派的形成是佛教中国化完成的重要标志。
众多宗派的形成表明佛教已经完全适应了中国社会的环境,并在中华大地上发芽;尤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禅宗的创立,则表明佛教已在中华大地上开花结果。
至此,佛教已发展成为中国化的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