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德惠市八年级语文11月月考试题长春版

合集下载

吉林省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月考试卷

吉林省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月考试卷

吉林省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宋代最早提倡复古和文体复古的代表人物是()A . 姚铉B . 穆修C . 柳开D . 欧阳修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2. (1分) (2017八上·句容期中) 找出下面词语中三个错别字,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风烛残年故弄炫虚情郁于中莫明其妙无精打采居理力争感慨良深为富不仁辗转反侧东挪西借三、情景默写 (共1题;共1分)3. (1分) (2019八上·榆树月考) 默写(1)山随平野尽,________。

________,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送别》)(2) ________长歌怀采薇。

(《野望》)(3)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

(《钱塘湖春行》)(4) 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5)《黄鹤楼》中运用对偶修辞描写登楼所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钱塘湖春行》中以花草来写早春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4. (5分) (2016八上·宿州期中) 请从下面的报道中提炼新闻要点:(20字左右)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德国汉堡大学的天文学家在银河系中发现了一颗已有140亿年历史的恒星,它的形成能够追溯到宇宙形成的初期。

这颗恒星被编号为HE0107―5240,其罕见之处在于:与其他历史稍短的恒星不同,它完全是由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几种简单元素组成的,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颗不含金属元素的恒星。

五、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5. (6分) (2017七下·房山月考)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作品向我们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吉林初二初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吉林初二初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吉林初二初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默写(1)□□□□□,□□□□□。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饮酒》)(2)风急天高猿啸哀,□□□□□□□。

(《登高》杜甫)(3)□□□□□,禅房花木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4)衔远山,吞长江,□□□□,□□□□。

(《岳阳楼记》)(5)□□□□□□□,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泊秦淮》一诗中,诗人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表达出对国事的极度焦虑和忧愁的诗句是:□□□□□□□,□□□□□□□。

(7)诗言志,亦可明理。

这让我们联想起王安石《登飞来峰》中景中寓理、展示诗人远大的理想抱负和勇于斗争精神的名句是:□□□□□□□,□□□□□□□。

(8)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将士们想家却又不甘心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9)中秋望月,月圆人远,苏轼在《水调歌头》一词中,以一种积极豁达的心态,将浓浓的思亲之情化作美好的祝愿,道出了天下离人共同心声的句子是:□□□□□,□□□□□。

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本文作者是(朝代)文学家。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③相与步于中庭()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作者“欣然起行”是为了寻找快乐,而为何又有“念无与为乐者”的感慨呢?【4】本文写景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用简洁的语言赏析写景的妙处。

【5】有人评价本文的主题“就是美景与闲心的遇合”。

请结合本文创作背景,谈一谈你对“闲心”的理解。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长春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册11月份月考语文试题D卷

长春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册11月份月考语文试题D卷

长春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册11月份月考语文试题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风雨中的菊花(1)午后的天灰蒙蒙的,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雨。

(2)多尔先生情绪很低落,他最烦在这样的天气出差。

由于生计的关系,他要转车到休斯敦。

距离开车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随便在站前广场上漫步,借以打发时间。

(3)“太太,行行好。

”声音吸引了他的注意。

循着声音望去,他看见前面不远处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伸出鹰爪般的小黑手,尾随着一位贵妇人。

那个妇女牵着一条毛色纯正且闪闪发亮的小狗急匆匆地赶路,生怕小黑手弄脏了她的衣服。

(4)“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

给一美元也行。

”考虑到甩不掉这个小乞丐,妇女转回身,怒喝一声:“滚!这么点小孩就会做生意!”小乞丐站住脚,满脸的失望。

(5)多尔先生的眼睛也流露出鄙夷的神色。

真是缺一行不成世界。

听说专门有一种人靠乞讨为生,甚至还有发大财的呢。

还有一些大人专门指使一帮孩子乞讨,利用人们的同情心。

说不定这些大人就站在附近观察呢。

(6)多尔先生正思忖着,小乞丐走到他跟前,摊着小脏手:“先生,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

给一美元也行。

”不管这个乞丐是生活所迫,还是欺骗,看到这个瘦骨嶙峋的小乞丐,多尔先生心中一阵难过。

这个孩子的父母太狠心了,无论如何应该送他上学。

他掏出一美元的硬币,递到他手里。

(7)“谢谢您,祝您好运!”小男孩金黄色的头发都连成了一个板块,全身上下只有牙齿和眼球是白的,估计他自己都忘记上次洗澡的时间了。

(8)多尔先生不愿意过早去候车室,就信步走进一家鲜花店。

他有几次在这里买过礼物送给朋友。

卖花姑娘认出了他,忙打招呼。

(9)“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训练有素,礼貌而又有分寸。

她不说“买什么”,以免强加于人。

(10)这时,从外面又走进一人,多尔先生瞥见那人居然是刚才的小乞丐。

小乞丐很是认真地逐个端详柜台里的鲜花。

留三分给优雅阅读答案

留三分给优雅阅读答案
23.“我不知道年轻人接过伞时,会有怎样的表情”,请展开想象,用简洁的语言描写出年轻人接过雨伞时的情景。(不超过50字)(3分)
24.结合文章内容,从内容和结构上说说结尾第⑿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4分)
【篇二:福建省永定县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八年级语文
8.李清照的《醉花阴》中用“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表达自己对丈夫的相思之苦。柳永的《凤栖梧》中,与之意境相似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20分)
(一)课内文言文。(15分)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d.荐头:推荐作保的人。扈从:随从。
穿结:破损不堪。晏如:安然自在。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b.《范进中举》——《儒林外史》——吴敬梓——清代小说家
c.《谨言箴》——曾国藩——明朝后期权臣,古文家
d.《给女儿的信》——苏霍姆林斯基——苏联教育家。
⑵吃完后,我一脸满足地走出餐厅。反应随即就来,没走出多远,肚子就开始难过,紧绷绷的,像塞了几块石头。越走,越觉得难过,于是只好手捂肚子,放慢速度。但实在吃撑了,肚子仿佛刀绞般难过。我只能在路边蹲下来缓解难过。简直是乐极生悲,美味的午餐竟然因为自己的不节制而成为罪魁祸首。后悔不迭,心想,要是只吃七分饱,哪会这么狼狈。

吉林省德惠市第三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考试卷(解析版)(初二)月考考试卷.doc

吉林省德惠市第三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考试卷(解析版)(初二)月考考试卷.doc

吉林省德惠市第三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考试卷(解析版)(初二)月考考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xx 题 (每空xx 分,共xx 分) 【题文】选出下列注音全对的一组( )A. 谷穗(suì) 渗(shèn)出 赋予(yú) 傅说(yuè)B. 秽气(huì) 侍(cì)候 脊梁(jǐ) 绮(qǐ)户C. 蝙蝠(biān) 磨(mò)面 混账(hùn) 煨银耳(wēi)D. 豢养( huān) 猪窠(kē) 咒骂(zhòu) 荷(hè)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答案C A 赋予拼音: (fù yǔ) B 侍(shì)候 D 豢养( huàn)咒骂(zhòu)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或声旁定音。

【题文】选出下列字形全对的一组( )A. 愚顽 窟窿 宫阕 牙牙学语B. 柔媚 凄厉 敷衍 嗷嗷待哺C. 缥缈 剿匪 蝉娟 义不容辞D. 豆羮 滹沱河 逻揖 乐极生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 宫阙 C 婵娟 D 逻辑。

不写错字、别字、形似字。

可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推断。

遇到难写的字,要考虑这个字是否为形声字或会意字,以凭经验和印象辨别出正确的字。

【题文】下列词语解释无误的一项( )A. 拂士:坚持法度的贤士。

敷衍:将就应付。

绮户:雕花的窗户。

如使:如果,假使。

B. 南山∶指庐山。

长河:长江,黄河。

(自)缘:因为。

畎亩:田间,田地。

C. 落木:落叶。

候骑:骑马的侦察兵。

百年:犹言一生。

(荒)秽:荒芜,指田中的杂草D. 不负言:不背弃共隐的诺言。

(燕然未)勒:刻,指刻石记功。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 拂士拂士,读音b ì sh ì,汉语词汇,释义为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

八年级语文11月月考试卷有答案

八年级语文11月月考试卷有答案

第一学期月考八年级语文试卷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书写(4分)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

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语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共8小题;30分。

1~5小题;每题2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东方有圆明园。

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

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xī( )中依稀可见;wǎn( )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 )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今年10月台风”菲特”带来的强降雨;致使余姚城区大面积受淹;电水道路全部中断;主城区城市交通瘫痪;也给该地区生活的人们造成了不可企及....的伤害。

B.城东区蔬菜批发市场;每天都是门庭若市....;来来往往的人们忙着购买各种新鲜蔬菜。

C. 小林望着刚从下水道里干活出来的志愿者;热情地赞美道:“你们真是出淤泥而不染......啊!”D.我们的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理念。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受阴雨天气影响;使得部分地区的天文爱好者没能欣赏到“金星凌日”的奇观。

B.“网络造词”是当前经济发展时期的产物;但它能不能延续下去;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C.《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校车交通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D.能否真正保护好著作权;关键在于全面树立公众的著作权保护意识。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个炎黄子孙的共同努力与大义担当。

B. 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奖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C. 宋朝林和靖的咏梅名句不少;最脍炙人口的当然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的一项是()A. 标题、导语、主体是一则消息不可缺少的三部分。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月考试卷考题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月考试卷考题

语文是
语文是
(四)古诗句积累运用(6 分)
1、(
2、(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千古名句是:


) nì 名(
诚皇诚恐 鹤立鸡群

),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
),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3.社19会57主年义2月具,有毛重在要《的关实于践正意确义处。理社人会民主内义2.社部本科会矛质学主盾理的义的论1本本问的.邓质质题提小是的》出平创科讲,提新学话为出,内中我“创涵提们邓社新。出寻始小会的邓(找终平主关小1一代坚义)键平种表持的我2在对能.1中把科本国人社9够国发学质社5才会从4先展社,会年,主更进作会是主,人义深生为主解义毛才本层产执义放制在的质次1力政理生度《成所.认社1的兴论产还论长作.识会 发发国和力刚十靠的社主 展展的实,刚大教概会义 才要第践发建关坚育括主本 是求一的展立系2持。,义质 硬、,要基生,》以人一,理 道发大务本产还重发才方从论 理展力是成力没要展资面而把 ,才促由果,有讲社的源强为我 把是进中,消完话会办是调四中们 发(硬先国抓灭全中主法第必、国对 展2道进共住剥建提三义解一)须科的社 生理生产“削立出、经决资采解学社会 产,产党什,(代济前源取放技会主 力是力的么消还1表基进。从和术主义 作)对的执是除不中础科低发是义1的 为吧社3发政社两完9国基的学级展.第建发认 社二国5会展地会极全先本问技到6生一设展识 会、内主,年位主分巩进建题术高产生在才提 主发外义是底所义化固生立,实级力产改是高 义1展一时中我决,的邓产的是力9,力革硬到 建是切间5国定怎最思小力同实和国另3开道了 设党积经共对的样终想年平的时行国家一放理一 的执极验产农,建达。1一发,改民资方中2,个 根政因教党业是设到(月再展我革教本

八年级语文11月月考试题

八年级语文11月月考试题

八年级语文11月月考试卷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基础知识与运用(一)客观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憎恶.(zèng)琐屑.(xiè) 褴褛.(lǚ)吊唁.(yàn)B.诘.问(jié)惦.记(diàn) 胡同.(tòng)溃.退(kuì)C.哀悼.(dào) 奔丧.(sāng) 取缔.(dì) 蹒.跚(pán)D.颓.唐(tuí) 糟.糕(zāo)骷.髅(kū) 镂.空(lòu)2.下列词语中不含错别字的一组是()A.阻遏狼藉霹雳锐不可当B.渴慕滞笨颠沛穷愁缭倒C.琐屑鳌头震悚巧妙绝轮D.驻足帷幕雄姿自出新裁3.下列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B.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C.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D.他的演说让人触目伤怀....,引发许多思考。

4、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河南全境,除豫北之新乡、安阳、豫西之灵宝、豫南之确山、信阳、商城等地尚有残敌外,已全部为我解放。

B、“我走了,到那边来信!”父亲走了几步又回头对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C、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D、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木匠……等,全是淳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使家长们都认识到了不适当管教孩子是不行的。

B.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C.书,该读而未读,对读书人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D.山西的老陈醋不仅享誉全国,而且闻名省内。

6.下列作品、作家及所生活的时代(或国籍)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桃花源记》——陶渊明——东晋B.《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英国C.《蜡烛》——西蒙诺夫——苏联D.《爱莲说》——周敦颐——北宋7、下列文言文,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A.太守 / 即遣人 / 随其往B.山 / 不在高,有仙 / 则名C.感时花 / 溅泪,恨别鸟 / 惊心D.吏呼 / 一何怒,妇啼 / 一何苦8.下列词句中加点字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A.①寻向所志(寻找)②寻病终(竟然)B.①遂迷,不复得路(终于)②遂与外人间隔(结果)C.①鸡犬相闻(听见)②闻有此人(听说)D.①不足为外人道也(被)②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9.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______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吉林省德惠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11月份月考语文试题

吉林省德惠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11月份月考语文试题

吉林省德惠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11月份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中国是弱国,_________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②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

③第二年添教霉._____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④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1.给第①句补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写在横线上。

2.第①句中划线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其中他们指的是谁?3.给第③句加点字注音,写在横线上。

4.用一个词语概括本段所流露出的作者的情感。

阅读《背影》选段,回答问题。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

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

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哎,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黑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吉林省德惠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 长春版

吉林省德惠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 长春版

吉林省德惠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6年7月八年级期末语文质量监测试卷答案一、阅读(60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每句1分。

出现错字、别字、漏字,或前后顺序颠倒,此句不得分)1.草盛豆苗稀带月荷锄归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4.长烟落日孤城闭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8.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9.孟子儒(1分,每个0.5分)10. ①通“避”,躲避②丢失③踢④通“向”,原先,从前(2分,每个0.5分)11. ①要舍生取义。

②运用比喻的方式(或类比的方式)提出的中心论点。

(共2分,每点1分)12. 正面举例:有的人为了坚持正义而放弃赖以活命的、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反面举例:有的人为了丰厚的物质享受而放弃道义。

(共2分,每点1分)13. ①指舍生取义之心,或者羞恶之心、恻隐之心等(答出一点即可)②任意举相关人物事例即可,简要说明理由,意思对即可。

(共3分,第一问1分,第二问,写出正确的人物1分,简要叙述事例1分)(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5分)14. ①怀念,想念、思念②格外(共1分,每空0.5分)15. 等到要分开居住时,妻子娘家人不肯还给他那头牛,元武县衙门几任县令都不能解决这问题。

(共2分,大意翻译正确即可)16. ①张允济智断牸牛案②张允济智破盗葱案(共2分,每点1分)(三)现代文阅读(25分)17.① qì② chù③ zhàn ④ sù (共2分,每空0.5分)18.①他在行医期间与底层民众广泛接触,深切了解到民众的疾苦,得到了创作素材,写出了一篇又一篇切近现实的小说。

②他异常勤奋,用艰巨的、苦役般的劳动成就了一部部优秀的作品。

(共4分,每点2分)①他是一个好医生,在乡间常常踏着泥泞或冒着大雪出诊,为不少乡民治好了病。

2022长春版八年级上语文月考试卷定稿

2022长春版八年级上语文月考试卷定稿

2022长春版八年级上语文月考试卷定稿八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姓名班级一、古诗文积累与运用:(15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2.烽火连三月,3.,病树前头万木春。

4.《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诗人在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中融入生活理趣的名句是:,5.《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诗人“舍生取义,杀生成仁”的民族气节的诗句是:?6.《游山西村》既写出春社欢快,又表达了民风淳朴可爱的诗句是:,7.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千百年来散发着不朽的魅力。

文中表现桃源人与外人间隔,不知如今是何年何月之意的句子:,8.学校食堂的菜品公示栏上有如下内容:(4分)今日菜品①请将公示栏中的两个错别字:改素菜2元:炒白菜、炖罗为;改为(2分)卜②就上面的错别字,你准备给食堂师傅提出晕菜3元:青椒肉丝、木耳肉片来,请他们改正。

你将怎么说?(2分)。

二、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5分)甲.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论语》九则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曰:“,”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共20篇,是家经典著作之一。

(1分)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①是谓能养.()②游必有方.()③德不孤,必有邻.()④君子喻.于义()11.补全文中第七则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12.如何理解“德不孤,必有邻”?(2分)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

每次我们走到文华路口,我就会停下来,和一个卖小菜的妇人聊乙.课外文言文阅读(5分)沐则心覆文公之出也①,竖头须②,守藏者也③,不从④。

吉林省德惠市第二十五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长版

吉林省德惠市第二十五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长版

德惠市第二十五中学八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一、阅读(60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1.不畏浮云遮望眼,□□□□□□□。

2.□□□□□□□,夜泊秦淮近酒家。

3.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演化为无私奉献的句子是□□□□□□□,□□□□□□□。

4.陶渊明的《饮酒》中,反映诗人生活志向,悠然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句子是□□□□□,□□□□□。

5.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赞为“千古壮观”的句子是□□□□□,□□□□□。

6.李商隐的《无题》中用比喻象征手法极写相思之苦的句子是□□□□□□□,□□□□□□□。

7.范仲淹《渔家傲》中运用典故,写思念家乡和战争没有结束的矛盾的句子是□□□□□□□,□□□□□□□。

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形成了一种洒脱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本文选自《》一书,这是家又一部经典之作。

(1分)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①行拂.乱其所为()②人恒过.()③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④入则无法家拂.士()11、阅读第二段,“天将降大任于是人”时,会从哪些方面对“是人”进行磨炼?磨炼的益处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

(2分)12、恰当的运用写作手法能够有力的突出文章中心。

请结合文章第三段内容谈谈作者是如何论证中心论点的?(2分)1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思想于今天无疑适用于国家,那么,他还适用于个人吗?为什么?(3分)(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王安石待客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

吉林初二初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吉林初二初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吉林初二初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书写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汉字。

①漫溯()②曲肱()③shàn自()④竦zhì()二、语言表达1.读下面语段,在横线上补写一个与画线的句子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

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小学到初中,同学们诵读经典诗词,一定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诗词佳句,语文活动课时,小明同学出了一个上联,要求同学们根据所积累的诗词内容对出下联:上联:遇困境当思柳暗花明下联:三、默写古诗文默写。

①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龟虽寿》)②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

(《次北固山下》)③自古月圆人不全,这总是会留给人们无限的遗憾和怅然,于是宋代的苏轼在《水调歌头》一词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把这遗憾化作对天下离别之人的美好祝愿,传唱至今,历久弥香。

④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体现诗人的民族气节、表明舍生取义的决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自喻中虽感惆怅,却表达积极与豁达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1.(一)古诗文阅读(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论语》十则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为政》)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吉林初二初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吉林初二初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吉林初二初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默写名句积累与运用(1)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____________________,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李商隐在《无题》一诗中,点出时令,既写自然环境,也写出诗中人物难舍难离心境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题李凝幽居》中,以动衬托静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长春市德惠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长春市德惠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长春市德惠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各项中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贻误(yí)不朽(xiǔ)热忱(chén )消遣(qiǎn )B . 灼伤(zhuó )嫉妒(jì)煎熬(áo)要谛(dì)C . 同僚(liáo)驾驭(yù )狭隘(yì)萎谢(wěi)D . 粗糙(zào)洋溢( yì )跻身( jǐ )焕发( huàn )2. (2分) (2017七下·惠民月考)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项是()A . 斑澜叠起枯躁惊涛澎湃B . 摇蓝险峻喧闹妇孺皆知C . 蚱蜢嗥鸣浊流马革裹尸D . 挚痛畴划慷慨兀兀穷年3. (2分)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今天我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百思不得其解,在老师点拨下,我的思路豁然开朗,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B . 老王在公园里边喝茶边哼着小曲,一副怡然自乐的样子。

C . 前段时间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某部大片,今天在我市首映却无人问津。

D . 小张望着刚刚从下水道里干活出来的环卫工人,热情地赞美道:“你们环卫工人真是出淤泥而不染啊。

”4. (2分) (2019七下·萧山期中)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 .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主要记述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C .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欧阳修是其中之一,他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我们学过他写的课文《卖油翁》。

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十三中学2021-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11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十三中学2021-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11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级语文11月份质量监测试题一、阅读(60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1. ,小人长戚戚。

(《论语》)3. ,自将磨洗认前朝。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4.杜甫在《春望》中以细节表现自己的忧国之思的两句是:,。

5.《钱塘湖春行中》,“,。

”两句是诗人以禽鸟的活跃表现春天的美好,读来令人欣喜。

7.自古以来,人们就对忠于国家、勇于献身的仁人志士无限崇敬,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以恰当的比喻反映国家的危亡、个人的坎坷经历、的诗句是:,。

8.在学习和研究上,要想取得成绩,我们常常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柳永在《凤栖梧》中的两句词“,。

”正是我们所需要努力争取达到的境界。

(二)文言文阅读(甲)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9.本文作者,是(朝代)大诗人、文学家。

(1分)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2分)①屋舍俨然..()③便要.还家()④寻.病终()..()②阡陌交通(乙)课外文言文阅读(5分)吕元膺吕元膺①为东都留守,常与处士②对棋。

吉林省德惠市第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长版

吉林省德惠市第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长版

德惠三中八年级语文月考试卷一 、基础知识部分(35分)(一)古诗词填空(20分)1. ,江春入旧年。

2.白头搔更短, 。

3. ,自将磨洗认前朝。

4.几处早莺争暧树, 。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名是 , 。

6.《游山西村》中表现农家丰收的喜悦和热情留客的诗句是: , 。

7.《过零丁洋》中作者写兵败被俘的情景与感慨的诗句: , 。

8.王国维借《凤栖梧》中的____ , 。

比喻成大事者所必须经历的三境界中的第二境界。

9.《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来表达希望朝廷能够重用自己,并给自己建功立业机会的句子是: , 。

10.《过零丁洋》中,正气凛然,掷地有声,成为千百年来鼓舞和激励后人反抗压迫、反抗掠夺斗争的名言是: , 。

11.“敢为常语寻常事,百炼纯工始自然。

”这是大手笔修辞运用的最高境界。

大家都知道“平常话”最为难说,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用这种常语说常事的诗句是: , 。

1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意境相同的句子是: , 。

(二)按要求选择。

(15分)(每题3分) 13.找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 ) A 呈.现 ch ěng 河畔. p àn 长篙. h āo 撑.伞ch ēng B 渗.透 sh èn 擅.自sh àn 庇.护 p ì 鞭策.c è C 满载.z ǎi 消耗. h ào 荡漾. y àng 漫溯.s ù D 蝙.蝠bi ān 蚯.蚓 qi ū 咒.骂 zh òu 揉.碎r óu 14.找出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 ) A 揉碎 恼火 青荇 郑重其是 B 赋予 榆阴 浮藻 不可思议 C 颤抖 生箫 斑斓 永不哀退学校: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号:D麦穗蕴藏战战兢兢忐忑不安15.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招摇:张扬炫耀以引人注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惠三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1.基础知识(15分)按要求选择适当的选项。

(每题3分)(1).找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A.前倨.jù后恭趋.qū炎附势羼chàn水桑梓.zǐB.锭.子dìng 秉.bǐng烛夜游蹩.biè脚带挈.qièC.掮.qián客靡靡.mí之音鞭策.cè绰.chuò号D.商贾.gǔ利禄.lù熏心扈.hù从坐禅. shàn(2).找出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A.含辛茹苦毛遂自荐赋予徒劳无功B.鸿鹄之志手足胼肢营生相提并论C.风生鹤唳一笑置之颓唐箪瓢屡空D.不屑置辨如获至宝萧然鞠躬尽瘁(3).从下列各组词语解释中选出有误的一项是()。

A.通脱:通达脱俗。

坐禅:道教指排除杂念,静坐修行。

行事:行业。

巧言:花言巧语。

B.现世宝:丢脸的家伙。

冬烘:(思想)迂腐,(知识)浅陋。

箴言:规谏劝诫的话。

商贾:商人。

C.相生:由互相对立而产生。

汲汲:竭力追求。

郎中:医生。

兀自:只管。

D.荐头:推荐作保的人。

扈从:随从。

穿结:破损不堪。

晏如:安然自在。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B.《范进中举》——《儒林外史》——吴敬梓——清代小说家C.《谨言箴》——曾国藩——明朝后期权臣,古文家D.《给女儿的信》——苏霍姆林斯基——苏联教育家。

(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孔乙己》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之深。

B.《谈作文》旨在告诉青年读者,写文章要经过刻苦的推敲揣摩,初学作文的途径是临摹和写生。

C.《毛遂自荐》记述毛遂和平原君到魏国谈判合纵成功的事例。

D.《谨言箴》旨在告诫自己和训勉兄弟们要谨言慎言。

古诗文填空(15分)2.孟武伯问孝。

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阐明治国的最高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钱塘湖春行》中,诗人用虚写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西湖早春的赞美,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冬雪不会搁浅春天的脚步,任何事物都无法阻止历史的车轮,正如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所写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李清照的《醉花阴》中用“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表达自己对丈夫的相思之苦。

柳永的《凤栖梧》中,与之意境相似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词人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同时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20分)(一)课内文言文。

(15分)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0、本文选自,作者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家,散文家。

田园诗派的开创者。

(2分)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4分)①屋舍俨然..()②具.答之()③便要.还家()④寻.病终()12、文章开篇描写桃花林的美景有什么作用?(3分)13、阅读第二、三自然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桃花源的美好?(4分)14、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

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请简要分析。

(2分)(二)课外文言文(5分)吕蒙正雅量吕蒙正相公①不喜记人过。

初参知政事②,入朝堂,有朝士③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 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其同列④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

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⑤,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因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 时皆服其量⑥。

注:①吕蒙正相公:吕蒙正宰相。

相公,古代对宰相的称呼。

吕蒙正,北宋人,曾三任宰相,为人正直敢言。

②参政知事:副宰相。

③朝士:有资格入朝廷的中央官吏。

④同列:同在朝廷做官的同事。

⑤穷问:彻底追究。

穷,穷尽,完结。

问,追究。

⑥量:度量,气量。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分)(1)不记人过.()(2)同列犹.不能平()16.吕蒙正初任官职,朝中即有人议论,为此,他又是怎么做的呢?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分)17.同列愤愤不平,欲穷问,而吕蒙正“遽止之”,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一、现代文阅读留三分,给优雅范泽木⑴单位有食堂,食堂偶尔也出好菜。

所谓好菜,不过是我喜欢的菜,例如那天的熏鸭肉、红烧土豆、油焖茄子。

我大快朵颐。

一般情况我只吃一碗饭,但那天我就着好菜一发不可收拾,吃完第一碗又去盛了一碗。

我觉得饭少对不起好菜,还加大了量。

⑵吃完后,我一脸满足地走出餐厅。

反应随即就来,没走出多远,肚子就开始难过,紧绷绷的,像塞了几块石头。

越走,越觉得难过,于是只好手捂肚子,放慢速度。

但实在吃撑了,肚子仿佛刀绞般难过。

我只能在路边蹲下来缓解难过。

简直是乐极生悲,美味的午餐竟然因为自己的不节制而成为罪魁祸首。

后悔不迭,心想,要是只吃七分饱,哪会这么狼狈。

⑶工作以后,很少去外公家,少时熟稔的农活也日渐生疏。

那次深秋回家,刚好赶上外公在种小麦。

外公负责划沟,我则负责把麦籽均匀地撒到沟里。

⑷外公沿着地的边,划出一个大大的方框,然后在框内划出一条条沟。

我不由纳闷:“你这是做什么?”外公不以为然道:“我要空出一圈种花。

”我先是不解,继而佩服起外公的风雅来。

⑸他说:“你明年春天来看看我的田地,你会惊讶的。

”⑹他的话果然引起了我的期待。

⑺第二年春天,我见到了外公的杰作。

几块方整的地里种着麦子,外围是妖冶的鸢尾花,深深的绿被娇艳的紫拦住去路;也有的地里种着油菜,但中间呈十字形地种了鸢尾,于是黄色被紫色分割。

⑻他的庄稼总少不了点缀的东西,或凤仙花、鸡冠花、常春花,又或高大的蓖麻。

我没想到文化程度不高的外公,竟有如此风情。

⑼有一次,我到外地出差。

上车不久就听到两个男人的争吵声。

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要求对号入座,原因是他晕车,特意买了靠窗位置的车票。

但位置上已经坐着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中年人说:“对号入座是最起码的规则,你得遵守吧?”年轻人嚼着口香糖说:“又不是没空位,你随便找个坐下就行了,哪这么麻烦!” 不久,中年人妥协..似的在年轻人身边坐下。

⑽没过几站,年轻人就站起来准备下车。

他下车后,中年男人突然大喊:“喂,你别急!”众人以为中年男子还要找年轻人理论,却不曾想,他从座位上拿起一把雨伞对司机说:“师傅,麻烦您停一下,年轻人的雨伞落下了。

”他拿着雨伞奔下车,朝年轻人追去。

⑾过了一会儿,他气喘吁吁地回到车上。

我不知道年轻人接过伞时,会有怎样的表情,只知道乘客中有人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⑿吃七分饱,留三分给舒适;种七分地,留三分给风华;得七分理,留三分给豁达。

无论为人、处世、生活,或许都可以留出三分空地,植一片优雅。

(选自2014年11月7日《今晚报》)18.加点字注音(2分)(1)油焖.()(2)大快朵颐.()(3)熟稔.()(4)鸢.尾花()19. 联系文章具体语境,解释⑼段加点的词语。

(2分)妥协:20.文中的三个小故事,分别表现了我不同的情感变化。

请概括三个故事的情节和“我”的感情变化过程。

(6分)21.文章描述的三个故事的顺序是否可以颠倒?为什么?(2分)2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⑵段划线的句子。

(3分)反应随即就来,没走出多远,肚子就开始难过,紧绷绷的,像塞了几块石头。

越走,越觉得难过,于是只好手捂肚子,放慢速度。

但实在吃撑了,肚子仿佛刀绞般难过。

23.“我不知道年轻人接过伞时,会有怎样的表情”,请展开想象,用简洁的语言描写出年轻人接过雨伞时的情景。

(不超过50字)(3分)24.结合文章内容,从内容和结构上说说结尾第⑿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4分)25.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说明。

(3分)二、名著阅读操见关公横刀立马于桥上,令诸将勒住马匹,左右排开。

关公见众人手中皆无军器,方始放心。

操曰:“云长行何太速?”关公于马上欠身答曰:“关某前曾禀过丞相。

今故主在河北,不由某不急去。

累次造府,不得参见,故拜书告辞,封金挂印,纳还丞相。

望丞相勿忘昔日之言。

”操曰:“吾欲取信于天下,安肯有负前言。

恐将军途中乏用,特具路资相送。

”一将便从马上托过黄金一盘。

关公曰:“累蒙恩赐,尚有余资。

留此黄金以赏将士。

”操曰:“特以少酬大功于万一,何必推辞?”关公曰:“区区微劳,何足挂齿。

”操笑曰:“云长天下义士,恨吾福薄,不得相留。

锦袍一领,略表寸心。

”令一将下马,双手捧袍过来。

云长恐有他变,不敢下马,用青龙刀尖挑锦袍披于身上,勒马回头称谢曰:“蒙丞相赐袍,异日更得相会。

”遂下桥望北而去。

许褚曰:“此人无礼太甚,何不擒之?”操曰:“彼一人一骑,吾数十余人,安得不疑?吾言既出,不可追也。

”曹操自引众将回城,于路叹想云长不已。

26.选文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刻画关羽和曹操的人物形象?(1分)27.曹操是《三国演义》中极其重要的人物,阅读选文内容,分析一下曹操的人物形象。

(2分)28.关羽是《三国演义》中浓墨重彩的英雄人物,从选文中关羽和曹操的对话和一举一动,能够看出关羽怎样的性格特征?(2分)五、 29.综合实践(20分)2014年春节前夕,央视记者调查了许多人:“父母对你影响最大的一句话是什么?”台湾媒体人李涛李艳秋夫妇说,影响最大的是小时候,妈妈的那句“我们家穷,但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是无论何时,父亲都叮咛的那句“不能忘本,我们来自中国大陆,我们是中国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