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性观测网检测规定
(19) ZCB001—2008《浙江省GPS-RTK测量技术规定》(试行)
ZCB 浙江省测绘行业标准ZCB 001—2008浙江省GPS-RTK测量技术规定(试行)2008-03-01 发布 2008-03-01试行浙江省测绘局制定ZCB001—2007目次前言 (I)1 范围 (1)2 引用标准 (1)3 术语 (1)4 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时间系统 (3)5 GPS-RTK测量技术要求 (4)6 仪器设备的技术要求 (5)7 基准站的点位及观测技术要求 (5)8 流动站的点位及观测技术要求 (6)9 GPS-RTK测量操作方法 (6)10 外业观测记录和成果输出 (6)11 成果检验和资料提交 (7)附录 A(资料性的附录)参考点的转换残差及转换参数表 (8)附录 B(资料性的附录)同一基准站两次点位平面坐标成果表 (9)附录 C(资料性的附录)同一基准站两次点位高程成果表 (10)附录 D(资料性的附录)不同基准站两组点位平面坐标成果表 (11)附录 E(资料性的附录)不同基准站两组点位高程成果表 (12)ZCB001—2007前言本规定是为了统一浙江省GPS-RTK测量的技术标准,根据目前技术水平制定的。
本规定是在GB/T 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JJ 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8-99《城市测量规范》和DB33/T 552—2005《1:500、1:1000、1:2000基础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的基础上,结合浙江省的具体情况制定的。
本规定的附录A、B、C、D、E是资料性的附录。
本规定由浙江省测绘局提出并归口。
本规定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测绘质量监督检验站。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葛中华、骆光飞、胡有顺。
浙江省测绘行业标准浙江省GPS-RTK测量技术规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按实时动态测量(RTK)定位原理,施测平面一级和五等水准以下(含)控制测量、放样测量、地形测量、地籍测量等的标准、要求、方法、内容。
建筑物沉降观测标准及验收规范
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及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日臻成熟完善,同时,也因土地资源日渐减少与人口增长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越来越多。
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现行规范也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连续生产设施基础、动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进行沉降观测。
特别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一、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作用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S1或S05级),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铟合金水准尺。
在不具备铟合金水准尺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人员素质的要求,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会分析原因并正确的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做到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 .2、观测时间的要求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否则沉降观测不是得不到原始数据,而是整个观测得不到完整的观测意义.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沉降情况或规律.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一般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按一定的时间段为一观测周期(如:次/30天)或按建筑物的加荷情况每升高一层(或数层)为一观测周期,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必须按施测方案中规定的观测周期准时进行。
主体沉降观测规范
主体沉降观测规范建筑物沉降观测的相关内容:沉降观测即根据建筑物设置的观测点与固定(永久性水准点)的测点进行观测,测其沉降程度用数据表达,凡三层以上建筑、构筑物设计要求设置观测点,人工、土地基(砂基础)等,均应设置沉陷观测,施工中应按期或按层进度进行观测和记录直至竣工。
随着工业与民用建筑业的发展,各种复杂而大型的工程建筑物日益增多,工程建筑物的兴建,改变了地面原有的状态,并且对于建筑物的地基施加了一定的压力,这就必然会引起地基及周围地层的变形。
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
现行规范也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连续生产设施基础、动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进行沉降观测。
特别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建筑物沉降观测规范对于沉降的基本要求:5.1.1 各类沉降观测的等级和精度要求,应视工程的规模、性质及沉降量的大小及速度进行设计而确定。
同一测区或同一建筑物随着沉降量和速度的变化,可以采用不同的观测精度。
5.1.2 布置和埋设沉降观测点(变形点)时,应考虑观测方便、易于保存、稳固和美观。
5.1.3 沉降观测宜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也可采用静力水准测量方法。
5.1.4 观测记录和成果应清晰完整、准确无误,并符合本规程 9.1 节的规定。
每一周期观测完后,可提供周期或阶段性成果。
整个工程结束后,应提供综合性成果资料。
5.1.5 对于深基础建筑或高层、超高层建筑,沉降观测应从基础施工开始,以获取基础和主体荷载的全部沉降量(该建筑的总沉降量)。
5.5 建筑物沉降观测5.5.1 建筑物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物及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度并计算基础倾斜、局部倾斜、相对弯曲及构件倾斜。
建筑物沉降与变形观测
建筑物沉降与变形观测建筑物的沉降观测需要布置水准点,以保证观测的精度和正确性。
为了相互校核水准点并防止其本身产生变化,水准点的数目应不少于3个,组成水准网。
水准点应定期进行高程检测。
在布设水准点时,需要考虑其与观测点的距离不应超过100m,且应布设在受振区域以外的安全地点,避免受到振动的影响。
同时,离开公路、铁路、地下管道和滑坡至少5m,避免埋设在低洼易积水处及松软土地带。
水准点的埋设深度至少要在冰冻线下0.5m,以防止受到冻胀的影响。
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利用工程施工时使用的水准点作为沉降观测的水准基点。
如果条件不好,可在建筑物附近另行埋设水准基点。
沉降观测水准点的形式与埋设要求一般与三、四等水准点相同,但也应根据现场的具体条件、沉降观测在时间上的要求等决定。
对于急剧沉降的建筑物和构筑物,若建造水准点已来不及,可以在已有房屋或结构物上设置标志作为水准点,但这些房屋或结构物的沉降必须证明已经达到终止。
在山区建设中,建筑物附近常有基岩,可在岩石上凿一洞,用水泥砂浆直接将金属标志嵌固于岩层之中,但岩石必须稳固。
当场地为砂土或其他不利情况下,应建造深埋水准点或专用水准点。
沉降观测水准点的高程应根据厂区永久水准基点引测,采用II等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
往返测误差不得超过±1nmm(n为测站数),或±4L。
如果沉降观测水准点与永久水准基点的距离超过2000m,则不必引测绝对标高,而采取假设高程。
在观测点的布置方面,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沉降状况,布置在建筑物的重要部位,如柱子、墙角等处。
观测点的数量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大小和形状,以及沉降变形的特点。
观测点的布置应均匀、合理,以保证观测数据的可靠性。
2.观测点的不同型式及设置方法2.1 设备基础观测点设备基础观测点有多种不同的型式,其中包括弯钩式、燕尾式、U字式等。
弯钩式观测点是将长约100mm、直径20mm的铆钉一端弯成直角;燕尾式观测点是将长80~100mm、直径20mm的铆钉,在尾部中间劈开,做成夹角为30°左右的燕尾形;U字式观测点则是用直径20mm、长约220mm左右的钢筋弯成+U形,倒埋在混凝土之中。
关于对普通公路大桥进行特殊检测的要求
关于对普通公路大桥进行特殊检测的要求为确保我省普通公路大桥安全运营和尽可能延长其安全使用年限,省厅在2004年调整计划再次安排桥梁专项检测资金100万元(湘交计统字[2004]848号),用于全省普通公路大桥检测。
现将有关要求明确如下:一、检测范围全省普通公路35座大桥,详见附件(1标、2标)。
二、检测时间2005年8月-2006年2月,要求在2005年3月31日前以书面形式提交上述35座桥梁的检测报告。
三、检测范围和要点3.1特大型、大型桥梁的控制检测1、设立永久性观测点,以使在养护工作中定期进行控制检测。
控制检测的项目及永久性观测点见表3.1。
表3.1 桥梁永久性观测点和检测项目2、大桥必须设置永久性观测点。
测点的编号、位置(距离、标高和地物特征)和竣工测量数据,均应在检测报告中相关图纸上标明,作为验收文件中必要的资料予以归档。
3、应设而没有设置永久性观测点的桥梁,应在定期检查时按规定补设。
测点的布设和首次检测的时间及检测数据等,应按竣工资料的要求予以归档。
4、桥梁主体结构维修,加固或改建前后,必须进行控制测量,以保持观测资料的连续性。
若控制点有变动,应及时检测,建立基准数据。
5、桥梁永久性观测点的设置要牢固可靠,当永久控制测点与国家大地测量网联络有困难时,可建立相对独立的基准测量系统。
6、特大、大、中桥墩(台)旁,必要时可设置水尺或标志,以观测水位和冲刷情况。
3.2 桥面系构造的检查:1、桥面铺装层纵、横坡是否顺适,有无严重的裂缝(龟裂、纵横裂缝)、坑槽、波浪、桥头跳车、防水层漏水。
2、伸缩缝是否有异常变形、破损、脱落、漏水,是否造成明显的跳车。
3、人行道构件、栏杆、护栏有无撞坏、断裂、错位、缺件、剥落、锈蚀等。
4、桥面排水是否顺畅,泄水管是否完好、畅通,桥头排水沟功能是否完好,锥坡有无冲蚀、塌陷。
5、桥上交通信号、标志、标线、照明设施是否损坏、老化、失效,是否需要更换。
3.3 钢钢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检查:1、梁端头、底面是否损坏,箱形梁内是否有积水,通风是否良好。
桥梁的一般检查方法
特大型、大型桥梁的控制检测
桥面系构造的检查
• 1、桥面铺装层纵、横坡是否顺适,有无严重的裂缝(龟裂、纵横裂缝)、坑槽 、波浪、桥头跳车、防水层漏水。
• 2、伸缩缝是否有异常变形、破损、脱落、漏水,是否造成明显的跳车。 • 3、人行道构件、栏杆、护栏有无撞坏、断裂、错位、缺件、剥落、锈蚀等。 • 4、桥面排水是否顺畅,泄水管是否完好、畅通,桥头排水沟功能是否完好,
的技术状况进行的检查。 • 定期检查:为评定桥梁使用功能,制定管理养护计划提供基本数据
,对桥梁主体结构及其附属构造物的技术状况进行的全面检查,它为 桥梁养护管理系统搜集结构技术状态的动态数据。 • 特殊检查:特殊检查是查清桥梁的病害原因、破损程度、承载能力 、抗灾能力,确定桥梁技术状况的工作。 • 特殊检查分为专门检查和应急检查。 • 1)专门检查:根据经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的结果,对需要进一步判明 损坏原因、缺损程度或使用能力的桥梁,针对病害进行专门的现场试 验检测、验算与分析等鉴定工作。 • 2)应急检查:当桥梁受到灾害性损伤后,为了查明破损状况,采取 应急措施,组织恢复交通,对结构进行的详细检查和鉴定工作。
是否有挤扁现象。 7、悬索桥吊杆上端与主缆索的索夹是否有松动、移位和破损,下端与梁连接的螺栓有无松动。 8、逐束检测索体是否开裂、鼓胀及变形,必要时可剥开护套检查索内干湿情况和钢索的锈蚀情况。检
查后应做好保护套剥开处的防护处理。 9、逐个检查锚具及周围混凝土的情况,锚具是否渗水、锈蚀,是否有锈水流出的痕迹,周围混凝土是
支座的检查
1、支座组件是否完好、清洁,有无断裂、错位、脱空。 2、活动支座是否灵活,实际位移量是否正常,固定支座的锚销是否完好。 3、支承垫石是否有裂缝。 4、简易支座的油毡是否老化、破裂或失效。 5、橡胶支座是否老化、开裂,有无过大的剪切变形或压缩变形,各夹层钢板之间的橡胶层
各种建筑沉降观测管理规定
沉降观测工作管理规定根据水泥集团公司要求,各企业应进一步规范与加强做好对已建与在建工程各类建(构)筑物(以下简称建筑物)的沉降、倾斜、变形与位移等观测工作,强化对已建与在建工程结构实体质量的监控管理,确保工程质量,预控与减小因建筑物沉降、倾斜、变形与位移等质量问题给本公司项目建设投资与以后正常生产带来额外的经济失。
现就水泥集团所辖范围内各企业已建与在建项目的建筑物沉降、倾斜、变形与位移等的观测工作开展作如下规定:一、监测技术依据已建与在建需监测的建筑物沉降、倾斜、变形与位移等监测执行的规范、标准、监测精度,以及稳定标准要求以设计院图纸设计要求和现行《测量规范》为准。
二、必需进行监测的建筑物对象及分类1、熟料生产线工程(1)A 类:窑头、窑中、窑尾、生料均化库、大型磨机基础。
(2)B 类:熟料储存库、窑头与窑尾烟囱等建筑物。
2、粉磨站工程①A类:磨房、磨机、减速机及辊压机等大型设备基础、磨尾斗提地坑、水泥储存库。
○2B 类:原料调配库、成品包、散装与中转储库等。
3、余热发电工程①A类:汽轮机基础、○2 B 类:发电主厂房、锅炉基础框架等。
5、总图工程A 类:软弱地基处理工程、高回填土方场平工程、高边坡与高挡墙工程(6.0m 以上的)、抗滑桩支护与膨胀土治理工程等。
注:其他未提及的各子项工程是否需监测依图纸设计要求为准。
三、监测控制网和监测点布设1、控制网基准点的布设为确保各基准点使用的可靠与实用性,一个控制网或控制导线基准点埋设不少于三个以上,且相互通视,以便于随时联测检查和校验。
基准点必须埋设在稳固的原有的土层地区,禁止埋设在填土区、滑坡地段、河岸、机器震动等区域。
基准点标石材质与做法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施工阶段和生产期间永久性监测控制网要充分考虑两者统一一并建立。
2、监测点的布设建筑物确定需要进行监测后,在工程开工前15天之内,应根据设计图纸与测量规范、标准等要求做好监测策划工作,制订详细监测方案;适时按图纸设计要求埋设观监测点;若设计图没有明确的监测点布置图,可根据《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DGJ32/J18-2006 和《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2007要求布设;监测点布设位置原则即是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的点位。
某电站压力钢管镇墩永久变形监测网建立及分析
过校 核基 点 I M 2 B 0 来核 检 。另一 组 为校核水 准 点组 , 编号 为 IM 2 IM 2 1 B 0 、 B 0 — ,位 于压 力钢 管轴 线西侧 。
水准 测量 路线 从 IM 5 B 0 出发 ,沿厂 区公路 上 山至 碟 阀室 经 I M 1 I M 3 B 0 至 B 0 ,沿 途 有普 通 水 准 点 1 个 , 2 编 号 为B O  ̄B 1 。沿 公路 水 准 路线 里 程 为 1k , M 1 M2 3 m
为副 点 。通 过 点组 问组 成水 准 检 测 路线 比较 主 、辅 点 之 间高 差 的较 差 等 检验 和 判 别 办法 ,来 判 定主 点 的 内部稳 定性 。主 点作 为起 算 点, 的外 部稳 定性 通 它
I M 5 I M 3 差 6 0 。垂直 位 移 监 测 网采 用 附合 B 0 B 0 高 5m 水准 路 线形式 布 设 。
2 永 久性 平 面 位 移 变形 监2 3平 面位 移监 测 网 .
监 测 点位 于镇 墩 之 上 ,编 号 分别 为Z 2 Z 8 O ̄ 1, 与镇 墩 编 号保 持 一致 。各 监测 点 与 临近 基 准 网 点通
过 前方 边 角 交会 的方法 ( 或后 方 边 角 交会 )组 成平
Th tb ih e t n ay i f h e m a e t f r a in M o i r g eEsa l m n dAn l sso eP r n n o s a t De m to n t i o n Ne wo k o P w e t t n Pe so k An h r d P e t r f o rS ai n t c c o e ir a o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正文
第一篇城市勘察1 城市测量1.1 城市平面控制测量《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2.1.3 城市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划分,GPS网、三角网和边角组合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导线网则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
当需布设一等网时,应另行设计,经主管部门审批后实施。
2.1.4 一个城市只应建立一个与国家坐标系统相联系的、相对独立和统一的城市坐标系统,并经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使用。
城市平面控制测量坐标系统的选择应以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为原则,并根据城市地理位置和平均高程而定。
2.1.5 城市平面控制网未能与国家三角网联结,或联测国家点确有困难时,应在测区中央附近采用GPS 定位或测定天文方位角,作为城市控制网的定向依据。
2.1.6 城市平面控制网观测成果的归化计算,应根据观测方法和成果使用的需要,采用我国1980西安坐标系或继续沿用1954北京坐标系,采用大地坐标系的地球椭球基本参数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2.1.9 三角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各等级三角网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1.9的规定。
三角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表2.1.92.1.10 边角组合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2、各等级边角组合网中边长和边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1.10的规定。
边角组合网边长和边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表2.1.10附录A 大地坐标系的地球椭球基本参数A.0.1 1980西安坐标系的参考椭球基本几何参数长半轴a=6378140m短半轴b=6356755.2882m扁率α=1/298.257第一偏心率平方e2 =0.00669438499959第二偏心率平方e’2 =0.00673950181947A.0.2 1954北京坐标系的参考椭球基本几何参数长半轴a=6378245m短半轴b=6356863.0188m扁率α=1/298.3第一偏心率平方e2 =0.006693421622966第二偏心率平方e’2 =0.006738525414683A.0.3 WGS-84大地坐标系的参考椭球基本几何参数长半轴a=6378137m短半轴b=6356752.3142m扁率α=1/298.257223563第一偏心率平方e2 =0.00669437999013第二偏心率平方e’2 =0.006739496742232.2.7 各等级控制点均应埋设永久性的标石。
GBT1830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 在设计图上应标出新设计的 !"# 点的点位、点名、点号和级别,还应标出 相关的各类测量站点、水准路线及主要的交通路线、水系和居民地等。 !"# 网布设原则 $"’"&"% !"# 网的布设应视其目的、要求的精度、卫星状况、接收机类型和数量、 $"’"& 测区已有的资料、测区地形和交通状况以及作业效率综合考虑,按照优化设计原则进 行。 $"’"&"& ’’、’、 8 级 !"# 网应布设成连续网,除边缘点外,每点的连接点数应 不少于 3 点。 5、9、 : 级 !"# 网可布设成多边形或附合路线。 $"’"&"’ ’ 级及 ’ 级以下各级 !"# 网中,最简独立闭合环或附合路线的边数应符 合表 3 的规定。
)
术语
!"# 观测时段 3456789:;3< 5655;3< 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停止接收,连续观测的时间间隔称为观测时段,简称时 段。 !"$ 同步观测 5;=>?:9<63>5 3456789:;3< 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进行的观测。 !"! 同步观测环 5;=>?:9<63>5 3456789:;3< ?33@ 三台或三台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 !"% 独立观测环 ;<A6@6<A6<: 3456789:;3< ?33@ 由非同步观测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 !"& 数据剔除率 @67B6<:9C6 3D A9:9 76E6B:;3< 同一时段中,删除的观测值个数与获取的观测值总数的比值。 !"’ 天线高 9<:6<<9 F6;CF: 观测时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至测站中心标志面的高度。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正文要点
第一篇城市勘察1 城市测量1.1 城市平面控制测量《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2.1.3 城市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划分,GPS网、三角网和边角组合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导线网则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
当需布设一等网时,应另行设计,经主管部门审批后实施。
2.1.4 一个城市只应建立一个与国家坐标系统相联系的、相对独立和统一的城市坐标系统,并经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使用。
城市平面控制测量坐标系统的选择应以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为原则,并根据城市地理位置和平均高程而定。
2.1.5 城市平面控制网未能与国家三角网联结,或联测国家点确有困难时,应在测区中央附近采用GPS 定位或测定天文方位角,作为城市控制网的定向依据。
2.1.6 城市平面控制网观测成果的归化计算,应根据观测方法和成果使用的需要,采用我国1980西安坐标系或继续沿用1954北京坐标系,采用大地坐标系的地球椭球基本参数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2.1.9 三角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各等级三角网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1.9的规定。
三角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表2.1.92.1.10 边角组合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2、各等级边角组合网中边长和边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1.10的规定。
边角组合网边长和边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表2.1.10附录A 大地坐标系的地球椭球基本参数A.0.1 1980西安坐标系的参考椭球基本几何参数长半轴a=6378140m短半轴b=6356755.2882m扁率α=1/298.257第一偏心率平方e2 =0.00669438499959第二偏心率平方e’2 =0.00673950181947A.0.2 1954北京坐标系的参考椭球基本几何参数长半轴a=6378245m短半轴b=6356863.0188m扁率α=1/298.3第一偏心率平方e2 =0.006693421622966第二偏心率平方e’2 =0.006738525414683A.0.3 WGS-84大地坐标系的参考椭球基本几何参数长半轴a=6378137m短半轴b=6356752.3142m扁率α=1/298.257223563第一偏心率平方e2 =0.00669437999013第二偏心率平方e’2 =0.006739496742232.2.7 各等级控制点均应埋设永久性的标石。
桥梁永久性观测点测设工作实施细则
桥梁永久性观测点测设工作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确保桥梁结构安全和长期稳定,制定本实施细则,明确桥梁永久性观测点的测设工作要求。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桥梁工程中永久性观测点的测设工作。
第三条基本原则观测点的设置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观测点应具有代表性、稳定性和可追溯性。
观测数据应准确、可靠,便于分析和处理。
第二章观测点的设置第四条观测点的类型观测点主要包括位移观测点、沉降观测点、应力应变观测点等。
第五条观测点的布局观测点的布局应根据桥梁的结构特点、施工工艺和环境条件综合考虑。
第六条观测点的制作观测点的制作应采用耐腐蚀、耐磨损的材料,并确保其精度和耐久性。
第七条观测点的标识每个观测点都应有唯一标识,并在桥梁设计图纸中明确其位置。
第三章观测点的测设第八条测设前的准备熟悉桥梁设计图纸和观测点设置要求。
准备必要的测量设备和工具。
第九条测设方法采用高精度的测量设备进行观测点的定位和测设。
采用坐标法、距离法等方法进行观测点的精确测设。
第十条测设精度观测点的测设精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和测量规范。
定期对测量设备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精度。
第十一条测设记录详细记录观测点的测设过程、测量数据和环境条件。
第四章观测点的监测第十二条监测计划制定详细的监测计划,包括监测频率、监测项目和监测方法。
第十三条监测数据的收集采用自动化监测设备或人工测量方式收集观测点的监测数据。
第十四条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桥梁结构的安全状况。
第十五条监测报告定期编写监测报告,报告中应包含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和建议。
第五章质量控制第十六条质量标准观测点的测设和监测工作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质量标准。
第十七条质量检查定期对观测点的测设质量和监测数据进行质量检查。
第十八条质量改进根据质量检查结果,不断改进观测点的测设和监测工作。
第六章安全与环保第十九条安全措施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测设和监测工作的安全性。
第二十条环境保护在测设和监测过程中,注意环境保护,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公路桥梁的永久性观测点设置
公路桥梁的永久性观测点设置作者:潘玲科张卫来源:《中华建设科技》2016年第06期【摘要】加强和规范公路桥梁质量控制工作,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措施,通过观测数据科学分析道路桥梁在使用过程中的各种变化。
本文详细介绍了道路沉降观测及典型桥梁永久性观测点的设置位置、数量、监控方案要求。
【关键词】桥梁;永久性观测点;设置【Abstract】Strengthen and standardize the quality control of highway bridge, tak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tools and technical measures, through scientific 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data that various changes in the use of roads and bridges in the process. This paper describes a typical road bridge and permanent settlement observation observation point setting location, quantity,monitoring program requirements.【Key words】Bridge;Permanent observation point;Settings1. 道路沉降观测1.1道路工程的沉降观测作为道路工程检查的一个分项,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道路的沉降观测为道路的结构性整治以及确定合适的处置方案提供了直观的依据。
路段沉降观测根据地质、路基高度、水文、气候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重点观测路段:采矿采空区、高填方路段及长陡坡路段。
沉降观测的水准点应经常校核,观测的频率为:重要路段每年1次、一般路段2年1次。
永久性观测网检测规定
云南保腾高速公路桥梁、隧道、重要构造物结构永久性观测网检测规定第一章总则一、目的高等级公路桥梁、隧道、填挖方高边坡,高挡墙,软基填方等重要结构物的永久性观测网是交工验收时必须提交验收的项目,建立永久性观测网并收集日常的数据是工程交工的必要条件。
目的是为管养单位连续检测提供基础资料,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确保重要构造物的安全。
二、依据1、《中国云南保山至缅甸密支那公路保山至腾冲段高速公路招标文件》2、《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3年版)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2004年版)4、《最新公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施工技术规范与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汇编》第二章桥梁检测一、检测范围:特大桥、大桥。
二、永久观测点和检测项目(详见附表B-1)。
三、检测频率:每月不少于3次,特殊地质地貌每月不少于5次。
第三章隧道工程一、永久观测点和检测项目为观察建成后隧道的稳定情况,隧道路面中心及两侧路缘带每隔50m (曲线)或100m(直线)应设置永久的观测网点,在不良地质地段,观测点的距离应适当减小,并按监理工程师指示办理。
交验时还应同时向监理工程师提交设有观测点位置与标高的平面图。
二、检测频率:每月不少于3次,特殊地段每月不少于5次。
三、日常检查或定期检查按附表B-2、附表B-3、附表B-4进行。
第四章高边坡、高填方路堤、高挡墙、软基填方工程一、高边坡、高填方路堤、高挡墙、软基填方的划定1、挖方高边坡:土质挖方边坡高度超过20m、岩质挖方边坡高度超过30m和不良地质地段路堑边坡,称为挖方高边坡。
2、高填方路堤:水稻田或常年积水地带,路堤高度在6m以上,其他地带路堤在20m以上时为高填方路基。
3、高挡墙:8米以上的下挡墙需建立永久性观测网。
4、软基填方:包括挖除换填、抛石挤淤、设置垫层、超载预压、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粉喷桩、碎石桩、砂桩、铺设土工织物等一系列施工方法的填方路堤。
二、挖方高边坡、高填方路堤、高挡墙、软基填方稳定性监测的内容与项目按附表B-5、B-6 、B-7、B-8进行检测。
试验检测管理实施办法
昆明绕城公路西北段试验检测管理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1.1 试验检测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标准工作,它为工程施工及验收提供科学的数据,是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使昆明绕城公路西北段建设项目试验检测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确保用可靠的科学数据指导施工,切实做好工程质量的控制工作。
依据国家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施工规范、试验规程、云南省有关规定及昆明绕城公路西北段项目《工程招标文件》,结合昆明绕城公路西北段施工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1.2 承包人必须建立健全完整的试验检测体系,做好试验检测工作。
对于业主招标或委托其它单位进行必要的检测时, 承包人应积极主动地做好配合工作,不论任何单位负责试验检测工作,都必须使试验数据具有科学性、代表性、且真实可靠,确保昆明绕城公路西北段的工程质量实现预期的目标。
第二章试验检测机构设置及工作职责2.1 总监理工程办公室设置中心试验室负责日常的试验检测管理工作。
<1>试验检测机构设置框图2.2 工作职责<1>总监办中心试验室工作职责a.b.c.对专业试验工程师的资质和工作能力进行检查,并提交书面报告。
d.对试验检测资料及抽检频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并按有关要求审查试验检测报表。
e.负责试验检测的稽查工作。
f.负责先进检测设备及先进检测技术的引进或推荐工作。
g.认真审核监理及承包人报送的试验检测资料,必要时进行抽检或平行试验。
h.定期维护保养和标定本试验室设备,并对监理及承包人的试验设备情况进行全方位检查。
i.完成指挥部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2>高监办试验室a.负责对承包人设备配置及标定情况进行检查。
b.对承包人的试验检测抽检频率及试验过程进行旁站检查,并完成规定的抽检频率。
c.完成本办法规定的监理抽检频率。
d.负责对承包人试验检测资料的审核签认工作,并按时上报有关报表。
<3>施工单位中心试验室a.认真做好试验设备标定工作,并确保设备满足工作需要。
海洋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观测说明
海洋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观测说明目录1 项目背景 (1)1.1 任务来源 (1)1.2 工作过程 (1)2 标准制修订的必要性分析 (2)2.1 国家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 (2)2.2 适应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要求 (2)2.3 完善现行海洋生物多样性观测标准的要求 (3)3 国内外海洋观测系统及相关标准制定情况 (3)3.1 国外海洋观测系统 (3)3.2 国内海洋生态环境观测网络 (8)4 标准制修订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 (11)4.1 基本原则 (11)4.2 标准的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12)4.3 技术路线 (12)5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14)5.1 适用范围 (14)5.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4)5.3 术语 (14)5.4 观测范围、对象和原则 (14)5.5 观测内容与方法 (15)5.5.1 生物要素观测 (15)5.5.2 环境要素观测 (16)5.5.3 威胁因素观测 (16)6 与国内外同类标准或技术法规的水平对比和分析 (16)7 实施本标准的管理措施、技术措施、实施方案建议 (17) 《海洋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观测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1 项目背景1.1 任务来源为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根据《关于征集2018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计划项目承担单位的通知》(环办科技函〔2017〕824号),原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科技标准司下达了《海洋与海岸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建设与观测标准》国家环保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统一编号为2018-46。
项目由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主持,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参加。
1.2 工作过程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是生态环境部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方面的主要技术支持单位,20世纪90年代初就较早开展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在生物多样性观测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
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办法》(国环规科技〔2017〕1号)的有关要求,项目承担单位组织专家和相关单位成立了标准编制组。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学习总结
3.3.3 特大桥、大型桥梁的控制检测。
1、设立永久性观测点,定期进行控制检测。
控制检测的项目及永久性观测点见下表。
特大型桥梁或特殊桥梁还可根据养护、管理的需要,增加相应的控制检测项目。
表格1桥梁永久性观测点和检测项目2、新建桥梁交付使用前,公路管理机构应事先要求桥梁建设单位在竣工时设置便于检测的永久性观测点。
大桥、特大桥必须设置永久性观测点。
测点的编号、位置(距离、标高和地物特征)和竣工测量数据,均应在竣工图上标明,作为验收文件中必要的竣工资料予以归档。
3、应设面没有永久性观测点的桥梁,应在定期检测时按规定布设。
测点的布设和首次检测的时间及检测数据等,应按竣工资料的要求予以归档。
4、桥梁主体结构维修、加固或改建前后,必须进行控制测量,以保持观测资料的连续性。
若控制点有变动,应及时检测,建立基准数据。
5、桥梁永久性观测点的设置要牢固可靠,当永久控制测点与国家大地测量网联络有困难时,可建立相对独立的基准测量系统。
6、特大、大、中桥墩(台)旁,必要时可设置水尺或标志,以观测水位和冲刷情况。
3.4、特殊检查1、特殊检测应委托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单位承担。
2、在下列情况下应作特殊检查:1)定期检测中难以判明损坏原因及程度的桥梁;2)桥梁技术状况为四、五类者;3)拟通过加固手段提高荷载等级的桥梁;4)条件许可时,特殊重要的桥梁在正常使用期间可周期性进行荷载试验。
桥梁遭受洪水、流冰、滑坡、地震、风灾、漂流物或船舶撞击,因超重车辆通过或其他异常情况造成损害时,应进行应急检查。
3、特殊检查应根据桥梁的破损状况和性质,采用仪器设备进行现场测试、荷载试验及其他辅助试验,针对桥梁现状进行检算分析,形成鉴定结论。
4、实施专门检查前,承担单位负责检查的工程师应充分收集资料,包括设计资料(设计文件、计算所用的程序、方法及计算结果)、竣工图、材料试验报告、施工记录、历次桥梁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报告,以及历次维修资料等。
原资料如有不全或疑问时,可现场测绘构造尺寸,测试构件材料组成及性能,勘察水文地质情况等。
RTK测量作业规定
RTK测量作业规定青岛市连续运⾏基准站系统QDCORSRTK测量作业规定(试⾏)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〇〇⼋年五⽉⽬录1 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术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引⽤标准及⽂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坐标系统和时间.................................... 错误!未定义书签。
坐标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时间...........................................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精度等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
RTK平⾯测量精度等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
RTK⾼程测量精度等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GNSS RTK平⾯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般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仪器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络RTK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于QDCORS的单基站RTK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保腾高速公路桥梁、隧道、重要构造物结构
永久性观测网检测规定
第一章总则
一、目的
高等级公路桥梁、隧道、填挖方高边坡,高挡墙,软基填方等重要结构物的永久性观测网是交工验收时必须提交验收的项目,建立永久性观测网并收集日常的数据是工程交工的必要条件。
目的是为管养单位连续检测提供基础资料,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确保重要构造物的安全。
二、依据
1、《中国云南保山至缅甸密支那公路保山至腾冲段高速公路招标文件》
2、《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3年版)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2004年版)
4、《最新公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施工技术规范与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汇编》
第二章桥梁检测
一、检测范围:特大桥、大桥。
二、永久观测点和检测项目(详见附表B-1)。
三、检测频率:每月不少于3次,特殊地质地貌每月不少于5次。
第三章隧道工程
一、永久观测点和检测项目
为观察建成后隧道的稳定情况,隧道路面中心及两侧路缘带每隔50m (曲线)或100m(直线)应设置永久的观测网点,在不良地质地段,观测点的距离应适当减小,并按监理工程师指示办理。
交验时还应同时向监理工程师提交设有观测点位置与标高的平面图。
二、检测频率:每月不少于3次,特殊地段每月不少于5次。
三、日常检查或定期检查按附表B-2、附表B-3、附表B-4进行。
第四章高边坡、高填方路堤、高挡墙、软基填方工程
一、高边坡、高填方路堤、高挡墙、软基填方的划定
1、挖方高边坡:土质挖方边坡高度超过20m、岩质挖方边坡高度超过30m和不良地质地段路堑边坡,称为挖方高边坡。
2、高填方路堤:水稻田或常年积水地带,路堤高度在6m以上,其他地带路堤在20m以上时为高填方路基。
3、高挡墙:8米以上的下挡墙需建立永久性观测网。
4、软基填方:包括挖除换填、抛石挤淤、设置垫层、超载预压、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粉喷桩、碎石桩、砂桩、铺设土工织物等一系列施工方法的填方路堤。
二、挖方高边坡、高填方路堤、高挡墙、软基填方稳定性监测的内容与项目按附表B-5、B-6 、B-7、B-8进行检测。
三、检测频率:每月不少于2次。
第五章附则
一、公路桥梁、隧道、填挖方高边坡,高挡墙、软基填方等重要构造物的检测结果必须和计量支付报表同时逐级上报,否则不予计量支付。
各驻地高监办在审查计量报表的同时必须对检测报告予以确认,检测报告最终提交总监办保存。
二、检测结果应每月上报一次,直至交工验收后移交给管养单位。
否则,按竣工资料的有关管理办法给予违约处罚。
三、本规则自2010年7月1日起正式执行,若需修改或完善,可在过程中调整,但调整后的资料仍按照本章第一条执行。
附表B-1
特大桥、大桥永久观测点和检测项目
注:检测数据记录表应按实际检测项目及内容制定。
附表B-2
隧道土建结构日常检查记录表
隧道名称:(左洞/右洞)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检查日期:年月日天气:
检查人:记录人:监理工程师:附表B-3
隧道土建结构定期(特别)检查记录表
隧道名称: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上次检查日期:年月日本次检查日期:年月日
检查人:记录人:监理工程师:
附表B-4
隧道展示图
隧道名称: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检查人: 记录人: 监理工程师:
B-4附图 隧道展示图
1 2 3
4 5 6
病害表述图例:
1-出水冒泥;2-衬砌凸起;3-围岩碎落;
4-墙体变形; 5-衬砌或围岩开裂;6-漏水、挂冰、堆冰
附表B-5
路堑边坡或滑坡监测
附表B-6
高路堤稳定和沉降观测
附表B-7
高边坡、高挡墙等构造物经常(定期)检查表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检查日期:年月日天气:
检查人:记录人:监理工程师:
附表B-8
高边坡、高挡墙等构造物永久观测点和检测项目
注:检测数据记录表应按实际检测项目及内容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