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的时代担当——中国古典哲学的圆融无漏之境

合集下载

再论“‘形神统一’文化生命结构”及其方法论意义——古典中国哲学“形神之辨”的文化哲学精义

再论“‘形神统一’文化生命结构”及其方法论意义——古典中国哲学“形神之辨”的文化哲学精义

再论“‘形神统一’文化生命结构”及其方法论意义——古典中国哲学“形神之辨”的文化哲学精义古典中国哲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做“形神之辨”。

这个概念指的是人的形体和精神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形与神的辨析和统一。

形指的是人的身体、物质形态,而神指的是人的精神、心灵、思想等非物质形态。

形神之辨源于古代中国哲学家对人性本质的探讨。

他们认为,人的形体是物质存在的一种表象,而神则是非物质的、思维活动的本质。

形和神是人性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辩证发展和影响,并最终实现统一。

“形神统一”文化生命结构意味着人的形体和精神之间实现完美的和谐统一。

这一理念在古代中国哲学中非常重要,对人的道德修养、心灵追求和社会伦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形神统一”仍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它呼吁人们在追求物质进步的同时,也要注重心灵的培养和修炼。

只有形神统一,才能保持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具体而言,实现“形神统一”需要人们努力追求个人内外的和谐。

在个人层面上,需要注重培养健康的身体、平衡的情绪、清晰的思维和高尚的品德。

在社会层面上,需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尊重他人的精神追求,并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形神统一”的方法论意义在于提醒人们要综合考虑物质生活和精神内涵的发展。

只有平衡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

这一观念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可以引导人们更加注重生命的内涵和精神追求,从而实现更加全面、丰富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形神统一”文化生命结构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往往更加注重追求物质财富和表面的成功,而忽视了自己内心的成长和精神层面的需求。

然而,物质的积累和成功的追求并不能完全满足人的内心需求。

人是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灵性的存在,只有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使其与外在世界相辅相成,形神才能达到统一。

“形神统一”不仅让个体在内在层面获得内心的和谐与成长,还能影响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中国画的精神境界:洗尽尘滓,独存孤迥

中国画的精神境界:洗尽尘滓,独存孤迥

中国画的精神境界:洗尽尘滓,独存孤迥古人崇尚清奇、简静、淡雅的画风,追求笔墨的纯净与透明,实际是追求心灵的质量。

为了与自然一致,古来大多画家的生命态度保持着一种低调的寻常状态。

低调是一种境界,很像一种信仰:艺术与生命合一,成为生命的展开与完成,而不是换取世俗利益的手段。

只有这样,笔墨塑造的形象才能净化自己及他人。

在中国画中,由法而理,由理而道。

道,便是中国画的最高学问。

老子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六朝王微说,绘画是“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

[1]这个“太虚”,大约就是“道”。

同时代的宗炳说得更明白一些,“圣人含道暎物”,“山水以形媚道”。

[2]这些早期的经典理论,规定了中国画的大致特点——“追太虚之体”。

这是亲自然而远世俗,造型取其意象而淡于写实,强调精神主导,以道心观物。

宗炳又说,绘画的目的是“畅神而已”。

[3]董其昌疏林茅屋图按老子和庄子的哲学,笔墨的修为离开世俗越远越好,尤其山水画,最好按“天人合一”的方向走下去,人间烟火气越少越好,从而实现“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境界。

这种观点颇类今天的生态环境意识。

所以,中国画不追求快节奏和高效率,而是从容不迫,如行云流水,是静下来、淡下来、慢下来的艺术。

宋人“五日一石,十日一水”的观点便是这种一咏三叹的状态。

这有些像太极拳,不绝如缕而又绵里藏针,令人周身通泰,体强心健。

按历来的画论,中国书画从来就长于纯净心灵、陶冶灵智。

所以,儒家把琴、棋、书、画作为造就理想人格的修为手段。

而书画一途更能“涤烦襟,破孤闷,释躁心,迎静气”[4],是祛病增寿的良药。

董其昌作品西方人对中国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他们更看好的是清代以前的中国画。

他们虽然不易看懂山水画笔墨艺术的形式,但他们能感受到中国山水画里的精神旨趣,理解人对自然界的向往。

他们完全接受中国画不表现张力,不强调形式感,不注重视觉冲击的特质。

接受着那种与西方绘画不同的另一种趣味。

中国画追求内美,初看可能很平常,但会久看不厌,人们能看见画家的心灵在笔下浮动。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演变与发展进入中国哲学范畴,我们会发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西方哲学有所不同。

中国哲学述求的是人生解脱,即要使人在社会、生活、自然中自得其所,进而追求超越人世的真理。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演变与发展历程长达两千五百多年。

以下将从历史的角度,介绍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1. 先秦时期的经典思想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的黄金时代,这时期的经典哲学思想被视作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

其兴起的特点是多方面而富于变革。

其中主要代表有:《易经》,《论语》,《道德经》等经典。

《易经》是中国古典哲学的重要基石之一,又名《周易》。

它是一部由卜筮发展而来的书,开创了以卜筮思想来揭示自然规律和哲学思想的先例。

《易经》的哲学思想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天地变化蕴含的“阴阳五行”思想。

此外,《易经》中还有“天人合一”、“天道无亲”等哲学思想,这些思想都成为后来诸子哲学和道家思想的基石。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被编录在《论语》中,既包含道德伦理的教导,也包含社会政治的观念。

其主要思想是“仁、义、礼、智、信”,这些思想在中国历史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论语》的哲学思想追求的是内圣外王,个人道德完善,为最高境界。

内圣即个人修养的境界,外王则是指治理天下的境界。

《道德经》是中国哲学中道家思想的重要文献。

其主要思想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强调“无为而治”,“回归自然”。

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进行过多干预,让事物自然发展;反之过多干预,则会适得其反,因此“无为而治”成为了中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思想。

2. 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分水岭时期。

在这个时期,由于大规模的社会变革,许多新的哲学思想随之积极地涌现出来。

知识分子对当时的政治、社会、文化体制提出了新的思考和问题,形成了繁荣的百家争鸣的局面。

战国时期主要的哲学流派有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

儒家以孔子思想为代表,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思想最为成熟的一派。

论中国传统哲学整体观

论中国传统哲学整体观

论中国传统哲学整体观
传统的中国哲学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这些哲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深远。

传统的中国哲学集中在儒家、道家、法家和佛教的理念和思想之上,而这些理论又将和行为规范,价值观以及内在价值紧密联系起来。

历史上,儒家的道德价值观作为传统中国文化的主导并深深植根于中国人民的心中,特别是爱国、敬业、诚信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国民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法家则以管理行政、保护有利利益的概念而闻名,使政令利落,明示各责任及其权利,定式各律例。

道家的“仁爱”思想表现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以及每一件事上,启迪了中国文化,弘扬出仁护天下、爱护一切生命的理念。

最后,佛教在中国也有极大的影响力,面对事物的不同面貌,分析“无常”的观点,强调正念而行思考而要超越有形世界,在中国文化中被广泛推行,使学习克制,内心修养,佛教也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总之,中国传统的哲学体系为中国的文化艺术制定了完善的理论体系,并且不仅在政治、经济、思想、信仰等多个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也影响了全世界的文化及思想,有其独特的魅力。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文化阐释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文化阐释

摘要:王国维将“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归结为壮美与优美,既非中国传统的阳刚与阴柔之美,亦非西方美学的优美与崇高,它是中西文化相融合的一种产物。

本文正是从这一背景下进行讨论的,以期觅得“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精义所在。

关键词: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探微“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是王国维境界说的精髓之所在,也同样是文论家们争论不休的焦点。

有人根本不承认“无我之境”的存在,以为“以物观物”是不可思议的,因此,一切境界中都必然有“我”在。

美学家朱光潜用移情说观点来分析之,认为“有我”则恰恰无我,“无我之境”则自有我在,说是王国维搞颠倒了。

或从哲学上加以研究,或从王国维的言论来研究,总之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一、境界考源“境界”最初的意义只限于“疆界”、“边境”,可见于周秦人著作中,如《列子?周穆王》云:“西极之南隅有国焉,不知境界之所接,名古莽之国。

”两汉至南朝刘宋,亦主要指疆界,如《汉书》中有“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汉书司马相如传》)之句,《后汉书?仲长统传》云:“当更置其境界,使远者不过二百里。

”《三国志》亦如此:“刘备天下知名,曹操所惮,今在境界,此疆对也。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等等不一而具。

自佛教传入中国后,译经者则用已被广泛使用的“境界”称梵语中的“visaya”,由于“visaya”比汉语中国有的“境界”意义更广,随着佛学的广泛传播,大众所使用的境界之所指亦在不断地扩大。

在佛学中,“境界”并无十分明确的定义。

从佛学典籍来看,“境界”更多地指人的视野,指人所见之景物。

如:“所以山僧居福严只见福严境界,晏起早眠。

有时云生碧嶂,月落寒潭,音声鸟飞鸣般若台前,娑罗花香散祝融峰畔。

”从眼观之实境到耳闻鼻噢之虚境,都是境界所指向的,甚至天上人间的一场景象,都可以包容在“境界”之中:于此世界所有黑色、雪山、金刚、铁围、“大小诸山,江河丛林,天人宫殿,一切境界,无不照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在此意义上,“境界”便是一切可见之物。

浅谈对中国哲学的理解

浅谈对中国哲学的理解

浅谈对中国哲学的理解中国哲学,自古至今,绵延不绝;中国哲学之精神,见仁见智,历代学者皆有不同之高见。

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同样,哲学也是民族精神的精华。

中国哲学精神是先哲们留下的精神基因、文化遗产;是我们对于先哲思想所做的一种领悟、对话、心灵的交契;是一个体悟性的话题。

“中国哲学之精神”有诸多答案,无论是冯友兰的“内圣外王之道”说、牟宗三的“生命哲学”说,还是张岱年的“六大特点”说、李泽厚的“实用理性”说,这些哲学大家都是用专业性很强的哲学语言进行概括与诠释的,对于广大群众来说是晦涩难懂的,难于理解其真谛,导致不少人以为:哲学知识的普及都是哲学家的事情。

故而我就中国哲学这个问题浅谈一点自己的理解与想法。

(1)中国哲学是一种人生哲学。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常常从生活实践出发,研究各种哲学问题,因此特别注重人生的研究。

儒家哲学中所讲的心、性、情、气、意、良知等都表示对人生、人性以及人的生命的一种认识;道家从另外一个角度给予人生以极大的关注,理想的人生境界——精神的逍遥与解脱,是道家矢志不渝的追求。

那飘逸洒脱、高洁绝尘的风骨神韵,历来是道家所向往人生境界;佛教则把追求净化超升,从而达到“涅”境界,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

把儒家的真性、道家的飘逸、佛教的超脱融合起来,就可以体会出中国古代人生哲学的境界。

因此,关怀人生实际、怎样做人,是中国哲学的独到韵味、独到精神。

中国哲学就是教你“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学问,它的理论关注点不是自然与彼岸,而是现实的人生,怎么样把人生过得更好、更有意义,无愧于祖宗、无愧于天地。

正如“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知识者的人生理想,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种积极而达观的态度也影响着中国人。

中国的人生哲学具有积极性的功能,对社会群体来说也提供了渐进的原则。

那就是:修身――个人独立性的完成;齐家――群体意识的温床;治国――群体生活实习之所;平天下――群体性最终目标的形成。

中国传统哲学_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第二章

中国传统哲学_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第二章

中国传统哲学_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第二章第二章中国传统哲学青岛广播电视大学邵艺一、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历程从春秋时代开始,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先后经历了先秦诸子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明清实学等典型的哲学形态,最终形成中国哲学的体系。

其实,早在春秋以前,中国哲学已经开始萌芽,《周易》中已经有明显的阴阳观念。

春秋时期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儒、道、墨三家思想的形成,标志着中国哲学的奠基。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到来,诸子百家的出现,则意味着中国古代哲学的全面成熟。

1、先秦诸子学儒家学派:孔子、孟子、荀子等。

“仁”的概念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是礼的内在基础。

“礼”是指行为规范。

所谓“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是孔子学说的重要继承者,被后人奉为“亚圣”。

他把孔子儒学思想进一步发挥、整理为心性说,这对后来的宋明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墨子是平民哲学家,他的思想核心“兼爱”。

他发队当时诸侯的尖兵战争,提出“非攻”、“尚贤”的主张。

道家学派:以老子、庄子思想为代表,经典著作是《老子》(也叫《道德经》)。

儒家与道家的异同在于:儒家重视人伦名教,社会责任与义务,积极入世,参与政事,治理天下。

道家则追求超越社会伦理之上的无为自由。

摆脱物欲、利禄、名言、名教的束缚而“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道家学说成为中国艺术精神和本土宗教的重要源头。

庄周梦蝶”的寓言体现了道家辨别计较是无谓的道理,体现了庄子哲学独立自由,与世俗相处而不责问是非,斤斤计较的生活艺术。

因此庄子哲学是中国美学思想的重要源头之一。

兵家学派:代表人物是春秋时期的孙武与战国时期的孙膑,代表著作是《孙子兵法》,该书概括了古代战争经验,蕴涵着丰富的人生指挥。

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

这些兵法,在商战中也是屡试不爽。

先秦诸子百家还有名家学派、法家学派和阴阳五行家等。

2、汉代经学,焚书坑儒,儒学遭到沉重打击。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一跃而成为官方哲学,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浅议《庞朴文集》中的“中庸”与“圆融”

浅议《庞朴文集》中的“中庸”与“圆融”

浅议《庞朴文集》中的“中庸”与“圆融”作者:贺文哲来源:《青年时代》2016年第16期摘要:《庞朴文集》是庞朴先生学术的集大成作,其中对“圆融”与“中庸”进行了详尽阐释。

本文从《庞朴文集》对二者的内容和观点出发,综合全集的认识和见解,分析说明了二者的主要区别,认为“中庸”与“圆融”在调节的对象、手段、结果等方面有着质的区别。

而中国的人文精神也因此深受影响,形成了中国儒家致力追求理想生存状态的文化体现。

关键词:《庞朴文集》;忧乐意识;中庸;圆融;区别“中庸”在《庞朴文集》(以下简称文集)中被作为辨析“忧乐圆融”的一个从属概念而提出,偏忧的儒家和偏乐的道家凭借“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和“求同存异”的相对主义在中国人文内涵中大放异彩。

“中庸”、“圆融”似是而非的内涵总让人迷惑万分,“中庸”是中国随处可见的生活智慧,人们总力求在万事中寻求平衡点,以期得到最佳的结果;而圆融也是为追求和谐,在不破坏其他的前提下以求结果的最优化。

全览《文集》中有关二者的章节,从二者在书中的文化内涵出发,一探“圆融”、“中庸”二者质的区别,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一、调和对象思想体系“中庸”作为一切思想集结的中心点支撑调和着儒家思想。

庞朴先生认为只有“中庸”这一要素才能统率中心思想等伦理体系的方方面面。

在儒学内部的忧乐之争中,在“中庸”的调节下得以忧乐同存,因此孔子绝大部分人生虽穷困潦倒,甚至饥不得食,但都是坦荡无忧,饱满乐观的:而基于“忧患意识”和“乐感文化”所提出的“圆融”,实际最初由佛教论者所创,根源于印度佛教的中观思想,取“破除偏执,圆满融通”之意,中国佛教以圆融的观点考虑问题,以圆融的方式解决问题,是一种极富圆融精神的宗教。

儒道两家深入人心的文化信仰,使得佛教既不能喧宾夺主,更无法取而代之,但它充分发挥了“不坏世法而说诸法实相”的精神,与儒道两家相互圆融,最终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

譬如它最具代表性的“格义”、“比附”之理,以“佛教五戒”比附“儒家五常”,即将佛教“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对应到儒家“五常”(仁、义、礼、信、智)之内。

2025届河南省辉县市高级中学高三考前热身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河南省辉县市高级中学高三考前热身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河南省辉县市高级中学高三考前热身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所谓“元典精神”,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元典”所集中体现的原创性精神。

这种典籍因其首创性及覆盖面的广阔性、思考的深邃性,而在该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成为生活的指针。

印度的《华陀经》、波斯的《古圣经》,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先哲的论著,犹太及基督教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可兰经》,都被相关民族视为“圣典”或“元典”。

在中华文化系统中,堪称元典的是“六经”,与之相关的《论语》《孟子》《老子》等典籍也具有“元典”性质。

文化元典是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的产物,当以历史文献视之,“六经皆史”即此之谓也。

同时,元典的某些基本精神又能观照久远的岁月,反复被后人重新刻勒,对该民族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审美情趣、思维定式造成深远而又长期的影响。

元典的这种超越性并非某种神秘因子所造成,乃是由其基本特质所致:它们的思考指向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普遍性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各个时代的人类所始终关心的,也就是说,元典讨论的是不朽的主题,同时,元典在回答这些始终困扰着人类的普遍性问题时,提供的是一种哲理式的框架,而并非实证性的结论;是一种开放式的原型,而并非封闭式的教条,这使元典不致因内容和形式的时代局限沦为明日黄花,而以一种灵感的清泉,赢得不朽性,一再发挥巨大的启迪功能。

从文化史角度审视,近代文明既是对中世纪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是对中世纪某些束缚社会进步的制度和精神的否定。

近代文明实现这种对中世纪的否定,往往借助于对古代文明某些因素的“复归”。

当然,这种复归并非复古,而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进程。

中国古典哲学的基本特征

中国古典哲学的基本特征

中国古典哲学的基本特征
中国古典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特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强调道德伦理。

中国古代哲学强调个人精神修养,特别是强调道德修养。

在这里,“道”意味着一种超越现实的哲学理念,它是超越世俗规律的宇宙原理和生命力量。

中国哲学強調获得,理性和平心靜氣的状态,追求个人人格完善和社会道德和谐。

第三,强调人文主义。

在中国古代,哲学家们认为人作为万物之灵是至高无上的,因为只有人能理解宇宙的运行方式。

人类的智慧和能力可以推进思想和文化的发展,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种人文主义思想也体现在中国历史上的文化传承和艺术表达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独特性。

第四,注重审美。

中国古代哲学家们也十分注重美学思想,在他们看来美是一种内在的感受和情感。

美是一种高度内化形式的品质,是一种使心灵沉静、自我感受庄严的优美境界。

这种审美意识也体现在中国古代各种文化艺术的表达和发展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美的追求和尊崇。

总之,中国古典哲学的基本特征在于其强调道德伦理、天人合一、人文主义和审美,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哲学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哲学门里的 中国哲学 景象

哲学门里的 中国哲学 景象

哲学门里的中国哲学景象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北京大学哲学门,创造的景象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其中“中国哲学”的景象也异彩纷呈,美不胜收,审视它需要古今贯通的眼光。

这里说的“中国哲学”有两个所指:一是指过去发生在中国的经历了诞生、突破和不断演变的源远流长的历时中的一种哲学(相对于西方哲学、印度哲学等),它也被称为“中国哲学史”;一是指以主题化(如根源、宇宙、认知、秩序、人生、伦理和审美等各种论域)呈现出来的共时性的中国智慧的义理结构和体系。

北大哲学系里的中国哲学就是这两种意义上的复合体。

建制:哲学和中国哲学几乎是清末戊戌革新唯一遗产的京师大学堂(1898年),1912年正式改名为北京大学。

随之而来的一个变化是之前的“经学科”改为“哲学门”,下属所设的“中国哲学”是哲学门类之一。

历史上中国没有“哲学”之名,但很早就有“明哲”的概念;没有“哲学家”之名,但很早就有“哲人”一词。

汉代典籍分类中的“诸子略”和后来四库分类中的“子部”典籍都属于哲学著作;南朝的分科之学“儒玄”(并行于“文史”),明代的“通几”(并行于“质测”“宰理”),清代的“义理”(并行于“辞章”“考据”)等概念,都是中国历史上大约能对应于哲学的学问。

张之洞对哲学有偏见,故清末学制只设“经学科”而没有哲学科。

经学课中有子学课目。

1901年,张鹤龄受聘大学堂副总教习,所著《伦理学讲义》,是旧学儒家伦理与新学西方伦理融合的产物,所说伦理学属于哲学。

王国维对哲学有高明的眼光和视界,认定哲学是中国历代学术和学问中的固有之学。

他批评张之洞设的经学科没有哲学,而将经学、理学同哲学统一起来,将大学经学科变为大学文学科中的一科,并行设理学科,与经学科大同小异,两者的科目都有哲学概论、中国哲学史、西洋哲学史、心理学、伦理学、名学、美学、社会学、教育学和外国文等(见《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

王国维心目中的经学和理学就是哲学。

1912年的《大学令》,取消经学科,设立文学科,其中就有哲学。

太原市2021至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太原市2021至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太原市2021至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卷一、单选题1.五代冯道主持刻印了《儒家九经》,该书是儒家经典有系统付梓之最早个案。

后蜀刻印儒家经典及《文选》《初学记《白氏六帖》专书,宋代印刷的文献,不再局限于儒、佛、道家的经典,印书种类,无所不包,史地、方术及诗文等均有印刷。

由此推知,五代至北宋时期 [单选题] *A.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B.雕版印刷技术开始出现C.社会文化得到较大发展(正确答案)D.活字印刷术得到广泛应用2.如表为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至太初年间(公元前104年一公元前101年)汉武帝分封的部分侯国(据《史记·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编制),据此可知侯国名获封侯身份安成、宜春、句容、句陵长沙定王子丹杨、盱台、湖孰、秩阳、睢陵、龙丘、张梁江都易王子剧、壤、平望、临原、葛魁、益都、平酌剧魁、寿梁、平度、宜成、临朐淄川懿王子广望、将梁、蕲馆、薪处、陆城中山靖王子3.婆罗门曲为天竺佛教舞曲,后从西域、中亚诸国传入唐朝,经凉州(甘肃武威)都督杨敬述改制、加工,传入长安后又经唐玄宗修改、润色,更名“霓裳羽衣舞”,风靡一时。

这反映了 [单选题] *4.下表为史籍中有关汉代经济的相关记述。

据此可知,当时记述出处鲁人曹邴氏,“俯有拾,仰有取,贳贷行贾遍郡国”。

齐刁间“逐渔盐商贾之利”“连车骑,交相守”“起富数千万”《史记·货殖列传》“重装富贾,周流天下,道无不通,故交易之道行”《汉书·伍被传》“长安市有九,各方二百六十六步。

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凡四里为一市”《三辅黄图》5.商至秦汉,现有文献记录到的大瘟疫如下:商代仅记录到河南2次;周代记录到陕西5次,山东、河北各1次;秦汉记录到浙江、河南、湖北各3次,安徽2次,山东、江苏、江西、山西、湖南、贵州、广东、内蒙各1次。

对大瘟疫的记录情况表明,商至秦汉 [单选题] *6.“中国”是一个3000余年前形成且一直沿用至今的历史概念(见下表)“中国”一词内涵的不断发展变化反映了时期“中国”的内涵西周最高统治者天子的居住之地。

2021-2022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1-2022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1-2022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1.2015年12月17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发表文章,肯定了距今1万4千年左右的云南马鹿洞人的存在。

在云南省,还发现过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远古人类,它是()A. 元谋人B. 山顶洞人C. 河姆渡人D. 半坡人2.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芭芭拉•沙尔和纽约大学的迈克尔•普鲁加南联合开展了一项DNA研究,最终得出结论:栽培稻的确起源于中国,你还能从下面哪个遗址中找到水稻起源于中国的证据?()A. 北京人遗址B. 河姆渡遗址C. 半坡遗址D. 龙山文化遗址3.“读懂中国,必须先读懂中国传统文化,读懂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先触摸中国的彩陶。

”据考古发现,较早制作彩陶的远古居民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河姆渡居民D. 半坡居民4.“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按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存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

”我们一般认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是传说中的()A. 盘古和女娲B. 元谋人C. 炎帝和黄帝D. 尧舜禹5.数轴记忆法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期中①处应该是()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6.“工匠精神”就是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我们今天在博物馆看到的艺术品,比如青铜器、瓷器,还是玉器、绣品,无论设计、做工还是品质,都令人惊叹。

如图为两件绝世青铜精品。

它们铸造于()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7.某校七年级一班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排练了形象生动的历史课本剧:下面是四位同学模拟发布的告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A. 小明:出生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B. 小丽:努力种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C. 小红:土地属于私有,可以自由买卖D. 小强:军功卓著的人,授予爵位田宅8.让每位学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成为近年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重点。

从中国古典园林哲学渊源角度看坚定文化自信

从中国古典园林哲学渊源角度看坚定文化自信

从中国古典园林哲学渊源角度看坚定文化自信《长江丛刊》2019.0717从中国古典园林哲学渊源角度看坚定文化自信■安苑/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的文化自信就源自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中。

中国古典园林始终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世界园林界辨识度极高,具有独特的地位。

本文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两个层面挖掘中国古典园林哲学渊源,并探讨了新中式园林对于传统与现代园林元素的运用,增强文化自信。

关键词:课程思政风景园林哲学渊源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延续五千多年而生生不息,最根本的是中华民族的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一代代中国人中接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让中华民族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文化是不容绕过的关键一步。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就明确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的文化自信就源自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中。

而中国古典园林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别具特色的一个。

中国古典园林始终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世界园林界辨识度极高,具有独特的地位,并对世界园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对日本、朝鲜等周边国家的影响最为突出,中国造园艺术在公元六世纪被引入日本,采用池中造岛的方式,是日本早期比较典型的私家园林风格。

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建筑风格与中国古典建筑也大同小异,甚至时常可以发现以中文书写的匾额。

而早在十八世纪,中国造园艺术也伴随丝绸之路传播到欧洲,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英国。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以弯曲的河流、自然的河流与草地、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让园林宛自天开。

此外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也深受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影响,其最早的仿中式建筑蓝白瓷宫、巴黎郊区的商蒂府邸等等都能够窥见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神韵。

中国古典哲学思想文化对古典园林有着深刻影响。

首先,古典园林蕴含着儒家尚“德”思想。

中国哲学五个特点

中国哲学五个特点

中国哲学五个特点中国哲学有五个特点,分别是:宇宙观的整体性、道德的人本性、思维的综合性、实践的价值性和历史的文化性。

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具有整体性。

中国哲学强调宇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宇宙万物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

中国哲学认为宇宙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有机体,万物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这种整体性的宇宙观在中国哲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例如《易经》中的“一阴一阳之谓道”、《中庸》中的“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等,都表达了中国哲学对宇宙整体性的重视。

中国哲学强调道德的人本性。

中国哲学认为,人是宇宙的一部分,与宇宙万物相通相融。

中国哲学关注人的自身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强调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中国哲学认为,人应当遵循天人合一的原则,追求道德的完善和人格的升华。

这种强调人本性的道德观念在中国哲学中体现得深入人心,例如孔子提倡的“仁爱”、庄子强调的“无为而治”等,都表达了中国哲学对道德的人本性的重视。

第三,中国哲学注重思维的综合性。

中国哲学认为,世界是复杂多样的,没有简单的黑白分明的对立。

中国哲学强调思维的辩证性和综合性,提倡综合各种观点来把握事物的本质。

中国哲学中的“中庸”思想、儒家的“兼爱”思想等,都体现了中国哲学对思维综合性的重视。

第四,中国哲学强调实践的价值性。

中国哲学认为,知识和思想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和改善社会。

中国哲学注重实践的结果和社会的进步,强调知行合一。

中国哲学中的“知行合一”、道家的“无为而治”等思想,都体现了中国哲学对实践的价值性的重视。

中国哲学具有历史的文化性。

中国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中国哲学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强调历史的连续性和传统的价值。

中国哲学中的“传统文化”、“儒家传统”等概念,都表达了中国哲学对历史的文化性的重视。

中国哲学具有宇宙观的整体性、道德的人本性、思维的综合性、实践的价值性和历史的文化性五个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史上独树一帜,为人类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方圆有度

1方圆有度
容,更在于自我修养的提升。
内方外圆哲理
内方是指内心的坚定和原则性,外圆则体 现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和包容。真正的智 者既能坚持正确的道德准则,又能在不同 的环境中游刃有余,既不失原则,也不局 限于形式,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正直与圆融实践
正直与圆融的实践需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 磨练。通过积极参与社会活动,面对不同 角色和情境时,学会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 ,既要敢于坚持正义,又要善于变通。这 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在复杂的社会环 境中取得成功。
02 04
方与圆在进退出处应用
为人处世应用
进退出处运用
修身励志体现
做事成功之道
治家育人方法
治家育人与治国平天下
01
02
03
修身养性
修身养性是个人修养的基础, 通过自我反省和内心修炼,培 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古代先贤 如孔子强调“修己”,认为个 人应不断自省、自强,以实现 内心的和谐与平衡。
治家有道
治家有道指在家庭治理中秉持 公正和智慧,通过合理的家规 家训来规范家庭成员的行为。 古代如《颜氏家训》等文献详 细记载了治家的方法和原则, 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治国平天下
治国平天下是指通过治理国家 ,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古 代如孟子提出的仁政思想,主 张通过施行仁爱和正义的政策 来治理国家,达到“老吾老以 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的社会理想。
职业成长。
持续学习与成长
在职场中,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是职业成 长的关键。通过参加培训课程、阅读专业 书籍和研究行业动态,不断提升专业技能 和知识储备,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环境 和市场需求。
灵活应对职场挑战
职场充满不确定性和挑战,灵活应对是职 业成长的重要能力。学会接受反馈、适应 变化,并及时调整策略和方法,有助于更 好地应对职场中的各类问题和挑战,从而 实现职业目标。

人教版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李贽的离经叛道_

人教版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李贽的离经叛道_

人教版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李贽的离经叛道7.《焚书·答耿中丞》说:“夫天性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

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故为‘愿学孔子’之说者,乃孟子自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撼其夫,而公谓我愿之欤?”李贽此话的含义主要是()A.批判摧残人性的孔子思想B.肯定人皆有独立思考权利C.揭露道学家们的虚假面目D.主张亲身实践并学以致用8.下图人物在五四时期被当作反孔的先驱。

冯元仲称赞他“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

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

以下观点哪一项最有可能是他的主张()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D.饿死事小,失节事大9.“兰台序九流,儒家但居一。

诸师自有真,未肯附儒术。

后代儒益尊,儒者颜益厚。

洋洋朝野间,流亦不止九。

不知古九流,存亡今孰多?或言儒先亡,此语又如何?”这是清代学者龚自珍表达对儒学地位看法的诗。

下列观点与他相近的是()A.“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B.“盖万世不变者,孔子之道也,儒道也”C.“孔子为教化之主,而一切道德之源也”D.“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10.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

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等级观念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主张思想解放D.揭露宋明道学家清心寡欲的虚伪主张11.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A.维护封建礼教B.主张学以致用C.反对迷信崇拜D.抨击腐朽统治12.李贽说:“人所同者谓礼,我所独者谓己。

”我们由此可以看出他()A.独具个性,大胆挑战正统思想B.揭露道学家的虚伪本质C.以天下为己任,道德自律D.恪守修身齐家的儒学理想13.李贽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批判,以下对其思想的评述,正确的是()A.认可“存天理,灭人欲”B.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标准C.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D.强调“经世致用”的思想14.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评论李贽说:“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解读“瘦、皱、漏、透”

解读“瘦、皱、漏、透”

米芾的“瘦皱漏透”四字诀,含义涵盖了艺术、人生、宇宙,运思深邃。

现代人凭借迥异的思维方式,对其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理论冲击。

这个千古黑箱虽被撼动过,但它始终沉默。

“解之者不下数百余家,总无全璧。

”(薛雪《一瓢诗话》)四大名石“落户”中土,被文人墨客、上层所追捧、青睐,乃是一种“因缘”。

米芾总结出的“瘦皱漏透”相石法,是一种智慧,一种生命精神,吾辈当珍惜之。

中唐以来,儒、释、道三教合流,特别是道禅哲学的色空思维、无住观念、视世界和人生如幻象的思想,对中国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瘦皱漏透”同样如此。

这绝不仅仅是一个“虚实”问题。

它是一种艺术化的人生态度,一种看世界的方法。

艺术家传实成空,将世界虚化;艺术品中充满了太多的梦幻空花,宛如“米家云山”,那云烟缥缈、青山隐微中潜藏着的,正是这样的哲学深心。

“瘦皱漏透”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其石表意义乃指“虚实”:瘦、皱为实,漏、透为虚,孔洞互贯,精巧活络,不重滞,不沉闷;其石里意义则喻人之情感丰富、学识渊博、玲珑透彻、内外澄明。

“瘦皱漏透”又可分别作单字解。

一如众多乐器,既可独奏、二重奏,又可合奏。

瘦、皱“瘦皱”二字,指石皮枯搞多皱褶,喻人清瘾而有沧桑感。

(一)“瘦”有三种解读第一种:尚瘦。

宋代以降,道禅意识的浓郁及宋明理学的兴起,致使文人墨客崇尚“瘦、枯、简”,艺术创作也突显萧疏荒寒的意境,石瘦、水瘦、字瘦、词中多瘦,在艺术老境中倡导朴拙、天趣、淳厚、无色相,在瘦枯中透出韶秀、平淡中拥有智慧、简逸中蕴含成熟。

“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正反映了这种独特的审美趋向。

“瘦”之一字,与“肥”相对,肥即堕色相、落甜腻。

“月巴”在中国艺术中意味着俗气,“俗”乃艺术之大敌,这样的艺术有馅媚之态。

凡病均可医,一染俗病,就无可救药了。

朴拙简逸的艺术生命,不是从肥胶艳丽中求得,而是从瘦枯空灵中撷取。

第二种:瘦乃标举一种风骨。

风骨是筋骨和神明的统一,是指人的内在思想感情和外在精神风貌有机结合所构成的风神骨相,赞扬刚直劲健、清峻有力又富有神采,晋安帝称王羲之“风骨清举”;《宋书·武帝纪》夸赞刘裕“身长七尺六寸,风骨奇特,家贫有大志,不治廉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哲学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文化自信”并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来源于对自身文化传统的深刻认知与自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国哲学、历史传统、语言文字、艺术审美、诗学情怀等,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为进一步深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坚定文化自信,人民论坛从8月下期开始,陆续推出“文化自信”系列策划专题。

哲学是民族文化中最根本的内容,故首期探讨“中国哲学的时代担当”。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

在这个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对中国哲学要有自信,中国哲学要肩负起时代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修养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为我们树立了学哲学、用哲学的光辉典范。

如娴熟地运用唯物辩证法,结合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和合思维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出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矛盾运动规律,深入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等。

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贯穿其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深邃的哲学思维。

中国哲学要肩负起时代担当,必须从中华传统文化和外国哲学中汲取营养。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时代担当辨,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儒释道合流、宋明理学,经历了数个学术思想繁荣时期。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内圣外王、知行合一、无为而无不为……这些都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峻论伟说,至今熠熠生辉。

我们既要立足本国实际,又要开门搞研究,吸收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中国哲学要肩负起时代担当,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包括唯物史观,而且蕴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不仅为我们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中正确把握社会发展大趋势提供了世界观指导和“望远镜”,而且为我们分析处理各种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和“显微镜”。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

中国哲学要肩负起时代担当,必须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社会越是发展,实践越是复杂,变革越是剧烈,就越是需要哲学,需要哲学的解放、哲学的发展、哲学的创新、哲学的支撑。

一方面,我们要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同时需要结合实际,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学;另一方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将所学哲学原理运用到具体工作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广大哲学工作者不能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今日之中国,经过近40年改革开放,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增强哲学自信,站在思想的制高点上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破解改革发展中涌现出来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我们要自觉学哲学、用哲学,不断提高攻坚克难、化解矛盾、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确保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摘要】东方哲学是早熟和圆融无漏的。

恒变不居,是东方哲人信守的哲学最高境,“未然性”是中国哲学打开众妙之门的口令,“自然”是他们最神圣的信仰,而这正是古典西方哲人的致命弱点。

中国哲学在至高之境,往往将方法论与本体论合而为一,在哲学的根本问题上,特重精神的作用,这些正是我们拥有哲学自信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中国哲学 圆融无漏 哲学境界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正确的理论可以引导正确的实践,从而由理想化为现实。

这大体上是不错的。

换言之,正确的理论可以引导历史的前进。

然而,我们很快会提出一个问题,理论的正确性,不是“自为”之物,因之,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

“实践”是一个永恒变动着的(所谓“易”)概念,于是理论的正确性也是一个运动着的过程。

正确的理论不是置之四海而皆准、行之百世而不殆的圣典,而是要因时间、条件、地点的改变而修正或完善。

否则,我们会陷入神学的藩篱之中。

基于这样的分析,我们体会到东方哲学的早熟和圆融无漏。

恒变不居,是东方哲人信守的哲学最高境东方哲学中的“自然”,大体类似西方哲学中常用的“自为”一词。

东方人深知自然的大不可方和小不可测,即《庄子·天下》篇中惠施所谓的“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先外祖父缪篆先生,固近代中国之大哲,他讲“一”指“天”,这“一”字与负阴抱阳的“人”结合,便为“大”。

《老子》中开宗明义地讲:“大”原来是“道”之“名”,“道”只是“字”,“字”以彰“名”。

至于“大”,老子称“强名之曰大”,即勉强称之为“大”。

因为老子有另一命题,“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宇宙之大,从没有一物是长驻不变的。

因之“未然性”乃成为中国哲学的灵魂,一切都是过程,一切都是瞬息。

恒变不居,是东方哲人信守的哲学最高境。

东方无神,从经典著述中,我们可深深体会到这一点。

老子哲学中的“自然”,乃是本体论和方法论合而为一中国古典哲学的圆融无漏之境范 曾中国传统哲学的大智慧从先秦百家争鸣时代,到魏晋、唐宋、明清,中国哲学家们的智慧光芒始终闪烁在历史的天空,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发展而生生不息,始终见证与赓续着先哲的思想力量。

中国传统哲学自有其话语体系,它在人道之中寻求天道,在现象之中探求本根。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人能于“天人”“物我”之间寻求整体价值,彰显出和谐、圆融的生存智慧。

无论是道家、墨家还是儒家,道德和谐都是其追求的永恒境界。

中国人重视内在道德修养、提升精神境界,以求与天地精神相往还而使生命得以升华、心性得以澄明。

“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的最佳名词。

本体是自在而已然的,方法也是自在而已然的。

这里的“已然”和“未然”又构成了一组同一性(齐一)的哲学命题,即“已然”和“未然”的合二为一叫“自然”。

与老庄哲学异曲同工的佛教哲学,视宇宙万物和精神也是“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存在?当我们看到时,已成往迹。

宛如我们观测夜空的星辰,那灿然而在的距我们几百亿光年之遥的明星,早已是往迹。

佛家讲,“一念之中有九十九刹那”,任何时空中的存在都是虚妄,当你见到时,它已过去,不会有稍纵的停留。

黑格尔之所以对东方哲学有误解,最直接的原因是他不了解中国语言,他说:“因为中国的语言是那样的不确定,没有连接词、没有格位的变化,只是一个一个的字并列着,所以中文里的规定(或概念)停留在无规定(或无确定性)之中。

”①黑格尔不得不承认“定在”是有限地扬弃了理想的环节,而“自为”存在只是理想性。

然而黑格尔本质上对东方尤其是对老子的“无为”心怀厌弃,他说:“凡是厌烦有限的人,决不能达到现实,而只是沉溺于抽象之中,消沉暗淡,以终其身。

”黑格尔永远不会理解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也不会理解佛家心中所追逐是“无量光”,是生命的“得大自在”,他们都不曾“消沉暗淡”。

②“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道德经·四十二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道德经·四十八章》)。

这是老子哲学的警句,意思是“无为”之境乃“道”之境,它不需反复增添,而需不断减略,以到达无为之境,这样就真正接近了“道”,就可以与天地精神相往还。

宇宙之太初,本是极单纯、极宁静、极均衡的,那是“无为”的“无何有之乡”。

如果按黑格尔的方法去解释:“它们增长由于减少,反之它们减少由于增加——这也是说得很笨拙的。

”③我想笨拙的可能正是黑格尔自己。

我想就下列三点指出黑格尔对中国语言的隔膜而产生的荒诞结论:其一,“中国的语言是那样的不确定”,是这样吗?中国人的智慧在于使用者的判断,当其对象“不确定”时,中国人会用“或”“虽然”“然则”等相对不确定的词表述之,而当其对象“确定”时,则用“固”“唯”“当然”等确定之词表述之,用词游刃有余。

然而宇宙万物瞬息万变,中国人对凿凿之言往往放出一条可变的生路,不以“格位”作不可移易的限定。

其二,“没有连接词”。

中国会意性的语言特色使中国的哲学语言带有了浓郁的诗性,正是如此,中国人打通了诗意判断与哲理判断之通道,其所摒弃的正是黑格尔所追逐的“规定”或“确定”。

黑格尔之意,希求将中国纵横恣肆的哲学,纳入西方有严格限制的“规定”或“确定”之中,这无异于削足适履,驱楚辕而入赵辙。

更厉害的是,中国哲学把“混沌”视为中央之国的帝王,七窍开而混沌死,事实上对无始无终、无际无涯的时空,黑格尔所能做到的也仅仅是管窥而蠡测,永远无法达到宇宙的极限。

其三,中国语言之妙在隐含着的连接词,会使境界豁然大开,“未然性”是中国哲学打开众妙之门的口令。

庄子云,“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正说明了“彼”与“此”的相互依存和转化,这里不需要连接词。

“无,名天地之始;有,高明而道中庸”,尊崇道德修为,寻精微于古今之浩渺,奉中庸之道而使事物发展臻于和谐平衡之状态,是中国传统哲学千百年来的重要思维方式,展现出中华民族对德行修养和内在超越的价值认同。

作为一种思想和政治资源,中国传统哲学发挥着重要的道德引领作用。

它所崇尚的和谐圆融、相成相济、刚柔调和等理想境界,行知合一、刚毅进取、自强不息等精神品格,博施济众、兼善天下、民胞物与等生命关怀,铸就了中华民族别具一格的思维范式,彰显了中华民族无与伦比的智慧哲思,诠释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发展奥秘。

名万物之母。

”(《道德经·第一章》)谙熟中文的人十分清楚,这两句话也不需连接词,而不像黑格尔一把钥匙只对着一个锁孔——彼即彼,此即此,或非彼即此。

中国哲学在至高之境,往往将方法论与本体论合而为一中国哲学在至高之境,往往将方法论与本体论合而为一,所谓“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凭着中国先哲的感悟与归纳,“高明”和“中庸”是同出而异名的宇宙本体论和方法论,“混沌”则极言宇宙的深不可测,那是“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的大规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