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透过历史缝隙谈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苏轼诗词鉴赏
水调歌头苏轼诗词鉴赏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一首优美的诗歌,它描述了中秋月夜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在这首诗歌中,苏轼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矛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情怀和美好愿望。
词中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苏轼在词中超越了一己之喜乐哀愁的豁达胸襟和乐观情调,体现出清雄旷达的风格。
他通过描绘广寒宫中月下的清寒世界和天上人间的开阔空间,展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诗人的超凡脱俗。
此外,苏轼在词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将自然现象和人生哲理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他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比喻手法,如“明月”、“清风”、“玉宇”、“银河”等,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总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它以优美的语言、深刻的哲理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审美赏析(再析)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审美赏析(再析)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审美赏析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节。
从小序看,这首词为词人醉怀念弟弟苏辙之作。
全词如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
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作的上片表现词人由超尘出世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侧重写天上。
开篇写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熟悉古代诗歌的人都知道,这里词人化用了李白《把酒问月》中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意。
词人借此通过向天发问,不但引出了审美意象——明月,而且思维延伸,由人间转到天上,并把词作的审美空间延伸到神仙世界。
一句设问,起头突兀,更加强化了“对月怀人”的情感。
接着写道:“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把酒问青天”问的是什么?问的是“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意思是说,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
词人把青天当成了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为什么天上的月亮这样圆?由此可见苏轼的豪放的气魄之大。
可以说,在苏轼看来,天、地、人已经是一体。
既然不知道“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于是苏轼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我欲乘风归去”表明了苏轼对月宫仙境的向往之情。
有人分析说,这是苏轼“出世”思想的表现,也就是在政治上“退”的表现。
既然这样来说,词人所写的“宫阙”就象征了现在的“朝廷”。
这里,也就表现出词人希望回到朝廷去。
然而,“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看来“欲乘风归去”。
可是,对“宫阙”有生怀疑,害怕“高处不胜寒”。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词人苏轼的矛盾心理。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文赏析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文赏析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文赏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朝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阕词。
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当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文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
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时虽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另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
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品读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què),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qióng)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chán )娟(juān)。
创作背景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八月十五日作者在密州时所作。
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
”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
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
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差至密州。
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
熙宁九年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
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词。
译文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诗词赏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诗词赏析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脍炙人口、富有深意的词。
这首词以明月为引子,将人的情感、思考与宇宙、自然相融合,展现了作者豪放、浪漫的情怀和人生观。
本文将从词的背景、主题、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赏析。
一、背景这首词创作于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
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
这一背景为这首词注入了浓厚的个人情感,也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的豪放不羁。
二、主题对明月的赞美与遐想词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开篇,直抒胸臆,表达对明月的赞美与遐想。
苏轼将明月视为宇宙间最美好的事物,对它充满了好奇与敬仰。
他借明月抒发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精神。
对人生的思考词中“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天上的宫殿,不知过了多少年,而人间却仍在悲欢离合中轮回。
这种对比让苏轼对人生产生了深刻的感慨,也让读者感受到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对团圆的渴望词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一句,道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迁。
苏轼借明月的阴晴圆缺,来抒发对团圆的渴望。
这种渴望既是对家庭团圆的期盼,也是对国家统一的向往。
这种情感与当时北宋社会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使得这首词更具有现实意义。
豪放洒脱的人生态度在词的最后部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表达了一种豪放洒脱的人生态度。
他祝愿人们能够长久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同欣赏美好的月光。
这种豪情壮志不仅体现了苏轼个人的性格特点,也代表了北宋文人的一种精神风貌。
他们追求自由、超脱世俗束缚,注重个性解放和心灵自由,这种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三、艺术手法豪放的笔调苏轼在这首词中运用了豪放的笔调,挥洒自如,将心中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这种笔调使得这首词气势磅礴,充满了力量感。
优美的意境词中通过描绘明月、宫阙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优美的意境。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鉴赏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鉴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朝文人苏轼的一首名篇,通过此词他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并以明月为象征,表达了他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本文将从词的结构、艺术特色、意境以及主旨等方面来进行一番鉴赏。
首先,我们来看词的结构。
这首词共有四个唱头、四个留头,是一首十六句的长词。
整首词通过唱头和留头的设置来构建美妙的旋律。
词的前四句为四个唱头,字字婉转动人,引出了明月的主题。
接着,词的后十二句为四个留头,构成了整个词的抒情思绪和感慨。
整首词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通过工整的词牌层层递进,增加了词的艺术魅力。
其次,我们来看词的艺术特色。
这首词多采用了对仗和押韵的手法,通过韵脚的呼应和声音的反复,使整个词具有了流畅的音律美。
例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的“有”和“天”,“玉簪挂斜阳,谢娘卸黄巾”中的“阳”和“巾”,“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中的“合”和“缺”,都运用了工整的押韵,使整首词更具音乐性。
同时,词中用字也十分精妙,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明月为君”,通过反复使用“相”字,增加了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再次,词的意境非常唯美。
苏轼借助明月这个意象,表达了他对真挚的感情和理想世界的向往。
词的开头就以明月为引子,通过反问的方式,表现了对明月存在的怀疑和好奇。
接着,他又以饮酒为借口,将自己的思绪引向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思考。
在他的笔下,明月成为他的知己和倾诉对象,他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理想于明月之上。
通过与明月的对话,他抒发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思量和感慨。
最后,词的主旨是对人生、时光和命运的思考。
词中的明月象征着人生中的美好事物和理想境界。
苏轼通过与明月的对话,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痛苦和对更美好未来的渴望。
他希望能够逃离尘世的纷扰,追求内心真实的自我;他希望能够超越时光的限制,追寻永恒的美好。
整首词透露出了对人生哲理的思索和对理想世界的探求。
综上所述,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通过精妙的词牌,婉转的音律,唯美的意境和深刻的思想,使这首词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兼谈诗歌教学模式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兼谈诗歌教学模式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一直都处于相对尴尬的地位,尤其是古诗,语言文字方面常用处理文言文的方法来教学,思想感情方面则用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的方法来教学,长期以来都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
于傲洋在《试论诗歌教学的三个阶段》中提出了诗歌教学的三阶段教学法,设计了一套“准备――参与――发挥”的诗歌教学模式,张厚感在《中学诗歌教学策略》中提出了以简驭繁,用点评、朗读、背诵来消化诗歌的策略等。
现在,朱光潜先生的《诗论》正日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和理论工作者的青睐,成为读诗和教诗的圭臬。
教授一首诗,首先要明白何为诗。
人心灵深处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悲欢得失等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便需要通过一种方式宣泄和释放,当这种宣泄的情感以意境的方式呈现在作者的脑海中,再以语言文字为中介诉诸笔墨,便形成了诗歌。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诗歌就是心灵的产物,诗歌形成的过程就是一个从内至外、从抽象到具象、由意识向物质的过程。
因此,教授一首诗的过程,就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知作者的心灵,去游走作者当年彼情彼景的过程。
下面笔者将结合前人的理论经验和自己的教学实际,浅谈一下诗歌的教学模式。
一、感知全诗语言文字是诗歌的物质外壳,是诗歌欣赏者唯一可以现实地接触的东西,也是读者进入诗人心灵的门户。
感知全诗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了解作者及该诗的写作背景,这是欣赏者融己入境、产生共振的前提;另一方面则是疏通全诗的字面意义,即将语言文字信息跟具体的人、物、景、事、情、意等准确联系起来,这是合理地呈现意象、再造意境的基础。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苏轼在密州时所作。
这一时期,作者因为与当权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
到密州后,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与胞弟苏辙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
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苏轼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和艺术家,他的作品流传至今,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经典篇章。
其中,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广为传唱的词作,深受读者和学者的喜爱。
本文将通过赏析,探讨这首词作的艺术内涵以及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词作首先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开篇,将明月和酒作为起点,展开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思考。
明月象征着高远、纯洁和永恒,而酒则代表着人生的欢乐和醉生梦死。
通过把酒问青天,苏轼表达了对命运的质问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
明月和酒的并置,是对人生芸芸众生深入的思考,也体现了苏轼所具有的豪情壮志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接着词作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继续展示了苏轼对人生之谜的追问。
作者用诗意的语言表达了对天人之间距离的怀疑和对岁月的无法探测之感。
在这种迷茫的情绪中,苏轼用“把酒祝东风”抒发了自己心中的欢乐和对未来的向往。
随后词作运用了比喻手法,以画龙点睛的方式表达了人生的忧愁。
作者写道:“管他几岁年,反正等闲禅与酒。
”这句诗意深长,暗含了对人生苦乐的洞悉和对一切事物无常的反思。
苏轼以淡然的态度面对岁月,表达了对欢乐和痛苦都应从容面对的人生观。
继而,词作展开了对人生无常的描绘。
苏轼描绘了老去的容颜、闲散的时光和不同寻常的生活境遇。
岁月如水一般,不断地在流转,将年少时的激情和热血抹去,留下的只有虚无和迷茫。
这些描写,不仅体现了苏轼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感慨,也展示了他想通过文字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最后,词作以“月明能抵几时愁”作为结尾,直言了明月的智慧和安慰,表达了诗人的对自我心灵的治愈和栖居的安逸。
无论人生遭遇如何,明月始终在,它代表了诗人与自然的交流和对生命力量的赞颂。
通过对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赏析,我们可以体味到这首词作的深邃之处。
苏轼用如诗如画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的闲适人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的闲适人生引言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文学中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其中苏轼的诗歌是备受推崇的。
他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其清新的意境和深远的哲理闻名于世。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闲适放松的生活态度,展现了苏轼追求生活的真谛。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究《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展示了苏轼的闲适人生。
苏轼的人生态度苏轼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在文学创作中体现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闲适人生的向往。
他的人生态度可以用他的一句名言来概括:“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生活的豁达和对逆境的接受。
苏轼认为,生活中经历的艰难和挫折并不可怕,只有通过这些困难才能够看到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文化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背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在北宋时期创作的一首抒发心情的词。
这首词的背后有着浓厚的文化背景和特定的创作意图。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月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象征。
月亮象征着美丽而短暂的事物,也象征着人们对自由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因此,苏轼通过描绘月亮,表达了自己对闲适人生的追求。
诗歌的艺术特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而广为人知。
这首诗以叙事的方式描绘了苏轼对明月的不解和思念。
苏轼通过瑰丽的景象和凄凉的思绪,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既美丽又悲伤的境界。
诗歌中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如借代、比喻和夸张等。
这些手法使诗歌更具情感和艺术的张力。
诗歌的内涵解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诗意丰富多样,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
首先,这首诗表现出苏轼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思考。
月亮是苏轼心中的一个寄托,他通过对明月的追问,折射出他对生活本质的思考和追求。
其次,这首诗还呈现出苏轼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
苏轼生活在一个极为重要的官僚体制中,在这个体制中,他常常感到束缚和压力。
因此,他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变得尤为强烈。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教案设计10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设计一、教学背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唐代诗人苏轼的一首词,现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作为中学语文课程中必学的古诗文之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唐诗的艺术特色和形式特点,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文修养。
本教案针对初中语文课程中《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首词的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1.熟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背景及作者苏轼的创作背景。
2.理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情感和主题,并深入挖掘其中的诗意。
3.分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语言运用和艺术手法,了解唐诗的基本形式特点和艺术特色。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环节本课的导入环节使用多媒体形式展示唐代城市文化的历史背景、皇帝的生活方式和权力运作等,帮助学生进入唐代诗人的艺术世界,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通过诗人生活背景、时代背景的介绍,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3.2 学习环节3.2.1 阅读原文教师要求学生听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文,边听边阅读,帮助学生认真品味词人所带来的诗意、情感,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唐诗的基本了解。
在学生熟悉词作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首词的主旨和意义。
3.2.2 分析词句在学生对词作的主旨和意义有了初步理解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其中的诗意,在分析词句、探讨语言运用的同时,启发学生对该词的美感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诗歌欣赏能力。
3.2.3 探讨艺术手法《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唐诗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的艺术特色和形式特点对中国传统文化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深入理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唐诗的基本形式特点和艺术手法,完成有关唐诗的基本知识点的学习。
3.3 总结环节讨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课堂内容和重点,输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学习笔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点。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朝苏轼的一首佳作。
从历史背景和作者当时的境遇方面,我们可以对这首词进行以下解析:一、历史背景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
这首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和总结。
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
二、作者当时的境遇苏轼在创作这首词时,已经离开了朝廷,被贬到密州。
虽然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诗词的热情,但是他的境遇已经大不如前。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他对于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三、词的解析“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两句是整首词的开篇,通过提问“明月几时有”,表达了作者对于中秋佳节的期待和对于月光的赞美。
同时,“把酒问青天”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感慨和对于未来的思考。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丽和神秘感,通过提问“今夕是何年”,表达了作者对于时间的感慨和对于生命的思考。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这几句通过描写作者想要乘风归去,但又担心高处不胜寒的情境,表达了作者对于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同时,“琼楼玉宇”也象征着华丽、高贵的生活,与下文“人有悲欢离合”相呼应。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两句是整首词的结尾,通过祝愿亲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于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同时,“但愿人长久”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的珍视和对于未来的期待。
四、总结《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一首经典词作,通过描写中秋之夜的美丽和神秘感,表达了作者对于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宋词中的佳作之一。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倍受后人的赞誉和喜欢。
是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
一七零六年苏轼贬官密州,时年四十一岁的他政治上很不得志,时值中秋佳节,非常想念自己的弟弟子由内心颇感忧郁,情绪低沉,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词。
其立意,构思,奇逸飘妙,以超现实的遥想,以虚无飘渺的幻想世界,表现非常现实而具体的人之常情。
在这里,词人通过对月宫仙境的想象,在一种极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现自己的思想矛盾与波折,人生体验与认识。
这种表现不仅超凡脱俗,也构成了本篇的浪漫主义色调和超旷飘逸的风格。
上片一开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两句是从李白的《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脱化而来的。
“举着酒杯询问青天,天上的月亮是何时有的”?此句充分显露出作者率真的性情,也隐藏着内心对人生的痛惜和伤悲。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问的内容,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
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
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
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他想乘风回到月宫,又怕那里的凄凉,受不住那儿的寒冷,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这里表达了词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优秀说课稿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题目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我将本次说课内容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说教学设计、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过程以及说效果分析。
下面我将分别介绍其具体内容。
第一部分,说教学设计依据新课标突破陈旧的教学模式的要求,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阵地,让学生在快乐中“冲锋陷阵”,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人文素养,同时,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
为此,我将教学设计理念归纳为以下几点:1、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这是本课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学生每接触一个新的内容都要获得一些新的文学常识。
2、培养学生对文学的探究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自然能学好这门课程。
3、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修养,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修身养性”的文化传统,学习文学,同时也是陶冶性情的最佳方式。
4、调动学生的团队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人不可避免地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接触,学会团队合作不仅是学好本课的要素,也是学生将来踏入社会必不可少的条件。
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一个我将重点强调的地方,文学没有唯一的解读,所以学生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见解,独立于形式的框架之外。
由此,我归纳出我的教学理念核心:海纳百川,凸显个性。
第二部分,说教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诗歌。
本单元为古文单元,学生在学习本词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古文知识积累,本词又是五首诗词中的第四首,通过学习《赤壁》等三首诗词已经对诗歌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也为后来的诗词的鉴赏打下了基础。
另外,本词是自古以来中秋词中的上品,语言自然生动,学习难度不大,读来朗朗上口,不失为提高学生对于宋词兴趣的一个良好基点。
此外,有别于苏轼词一贯的豪放风格,本词别有一番清新雅致的风味,品味本词有助于学生全面地了解苏轼的词风。
同时,考虑到初中学生对于流行元素的爱好,而本词亦被融入多种流行元素如歌曲及影视等,可结合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比较本词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意义。
对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深层意蕴的分析
对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深层意蕴的分析对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深层意蕴的分析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通过细腻的描写,深度的意境和丰富的意蕴,这首词歌展现了苏轼独特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体验。
本文将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深层意蕴进行分析。
首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通过描绘明月的变化来展现人生的无常。
苏轼在词歌中引人关注的是明月的“明”和“变”。
他在词的开头问道:“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暗示着人们对于明月的关注是有一定的限度和条件的。
人们只会在夜晚才注意到明月的存在,而在白天很少有人关注它。
这种视角的转换展示了人们对于生活的选择性观察。
而随后苏轼通过描绘明月的变化来暗示人生的无常。
他写道:“把酒问青天”,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疑问和困惑。
在青天面前饮酒,象征了人们在对生活的反思时,感受到生活的无常变化。
这种变化也可以理解为人生的起伏和变迁,生活中的不同阶段。
正如明月会有圆缺的变化,人生也会有喜怒哀乐的波动。
其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通过明月的形象来表达人们对理想的追求。
苏轼以文人的眼光和诗人的笔触,将明月描绘成了完美的存在,并用之来引发对理想的思考。
他写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表达了他渴望与理想相会的愿望。
他将自己对明月的欣赏与对影为伴结合在一起,寄托了他渴望理想生活和美好伴侣的心愿。
明月在整首词歌中成为了一种理想的象征,人们通过欣赏明月,也在寻找着自己心中的理想。
再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通过对明月的描绘来唤起人们对于自然和宇宙的思考。
苏轼通过对明月的形容,将人们引入了一个宏大而幽静的自然景观。
他写道:“拟把疏狂图一醉”,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在苏轼笔下,明月成为了自然与人类相互交融的象征。
同时,苏轼也通过与明月的交流,传达了作者对宇宙的思考。
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浅析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深层意蕴
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浅析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深层意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作。
这首词作以明月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青春岁月的追忆,以及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思考,同时也蕴含了苏轼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生境遇的思索。
首先,词作以明月为象征,意在唤起人们对青春岁月的回忆。
词开始写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明月在古人的眼中,常被视为寄托着纯净、高远和持久不变的象征。
词中的诗人手持酒杯,望向天空中的明月,寓意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岁月流转的思索。
接着,词中使用了举杯邀明月共饮的意象,将明月与诗人存的情感相连,表达出对青春短暂与岁月易逝的懊悔。
承词写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这一句了解了人生的无常和变迁,与明月的圆缺相对应。
明月的圆缺象征着人生的起伏,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生中种种幸福与悲苦的情感经历。
其次,诗人通过对繁华人世的描绘,展示了对现实社会的关注。
词中描绘了京城繁华的盛景,描述了人们繁忙的日常生活和浮躁的心态。
他用“忧伤”、“销魂”等词语,表达了对这种现实环境的不满和对人们追求名利的批判。
在词的结尾提到“白首为谁雪”,将自己置身于忙碌的世界中,觉得时光荏苒,人生如白发一般,然而却追逐着虚名和权势,这一巧妙的比喻将现实社会与个人内心的冲突和对抗展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词作也表达了苏轼关于人生境遇的思索。
在明月和现实社会的对比之下,苏轼展现了出世之心和行入世之事的矛盾。
在词中,他对风花雪月、人情世故、名利权势进行了批判和嘲笑,表达了自己对于虚浮世俗的远离之心。
然而,他又坦然面对人生的艰苦和愁苦,并将自己的思想与情感转化为一种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命运的坦然接受。
他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的句子,表达了他愿意放下个人困境,投身到大是大非中去的决心。
这种高扬淡泊的情致和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也成为了苏轼一贯秉持的出世之志。
总之,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表达了对逝去青春的追忆和对人生短暂的思考之余,也通过对繁华人世的描绘传递了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生境遇的思索。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主题新解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主题新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词作,以它那纤细婉约的词意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一。
词曲中含有丰富的内涵,描绘了词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于人生、自然和爱情等主题的不同体验和思考。
本文将从“明月几时有”的主题出发,分析该词作中的情感表达和人生哲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解读。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开始便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揭示出词曲的主题。
明月象征了清冷的孤独和高洁的品质,作为反义词的“人间”则表现出混沌和尘世的喧嚣。
词人深夜把酒独饮,以此表现了对于社交生活的抵触和对内心的反思。
这种独处时的思考和对命运的质问,表现出词人内心的孤独和追求并坚守的理想。
接下来,在词的后半部分,苏轼用平实而有力的词句继续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批判。
在“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的句子中,词人揭示了人生快乐和痛苦交织的本质和生命的转瞬即逝。
这种对人生短暂性的深刻认识和对岁月流转中充实生活的思考,引发了人们对于生命的真实感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然而,词曲并不仅仅是一场个人对于生活的反思和思考,更是贴近读者内心、启发读者思考的艺术。
在“愿取一瓢酒,对影成三人”的句子中,词人通过幽默而意味深长的形象与读者产生共鸣。
人们经常会在孤独的时候寻找一种倾诉和陪伴的方式,而词人在这里选择了酒为他的伴侣,并用倒影中的三人来赋予酒一种人性化的特征。
这种幽默和诙谐隐藏着对于生活中孤单和心灵寄托的思考,引发人们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通过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曲的分析和解读,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的复杂情感和深刻意义。
词人通过与月、酒、影等意象的运用,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生动地展现给读者。
这首词曲中所传达的主题不止于对人生的暗示和思考,还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自我追求的坚持。
从而引导着读者无论是对现实生活的认同还是对未来美好的向往,都应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反思总结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反思总结《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唐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作。
词作以婉约、即兴的笔法描绘了词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世事的思考。
通过对这首词作的深入分析和对其中所包含的反思的总结,可以从多个角度探讨人生、爱情与社会的命运。
首先,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作中,词人苏轼通过描绘明月的形象,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明月是中国文化中常见的艺术象征,具有纯洁、高尚、无私的形象。
词中描述的明月随云影、随风轮转,寓意着人生的短暂与流转,令人深感时光易逝。
这让人们不禁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进行反思。
苏轼在这里借助明月的形象,扣问自己和读者: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其次,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词人苏轼通过对生死、离别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有限和离别的痛惜之情。
在词作的第二节,苏轼写道:“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表达了对未知的渴望与对离别的迟疑。
词人意味深长地将人生比作一次旅程,每个人都在旅程中经历各种经历和离别,生死本就是一种必然的离别。
这种离别与自己在离别之际的思考交错在一起,令人不能不思索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在这时,读者也不禁陷入对自身与世间离别的思考中。
此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也通过对权势与境遇的讨论,表达了对社会的命运的思考。
在词作的第三、四节,苏轼写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苏轼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对社会命运的疑虑。
权势人物的兴衰、利益的转移都如同白日的进入山林和黄河的入海,人世的变迁和流转总是遵循着自然规律。
然而,词人却表达了对超越现状的向往,通过“更上一层楼”来表明自己在思考与追求高于现状的命运。
总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对人生、爱情和社会命运的深入思考的结晶。
通过对明月、生死离别以及权势与境遇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离别的思考,同时对人生的价值与命运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鉴赏教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鉴赏教案。
一、教学目标1、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的基本背景和作者的生平。
2、学习词的艺术特质,如表现手法和文学思想。
3、学习鉴别各种词体特点,理解词的艺术魅力。
4、培养学生欣赏古代文学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文能力。
二、教学内容1、了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词体特点(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一首七律,前六律各有二十三、二十二、二十四、二十三、二十三、二十三字,最后一律为二十二个字,共计一百四十五字。
(2)全词借用了水调歌头这种乐曲的命名方式,表明此曲的歌调应和水调相呼应。
2、讲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词体结构全词分为七律,凭词体结构,苏轼将每律之间穿插抒情。
每律各有二十二~二十四字,形式相对固定。
当然除起首、未律外,其他律都有“曲终人不见”的非壮烈结尾。
此外,苏轼多运用了明、叠用等技巧来钩连,使音韵、意思在多律中巧妙地串连起来。
3、探究《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文学思想《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文学思想从中医五脏六腑结构发想而来。
全词围绕着一轮明月、孤犊和一片梧叶牵起故事的主题,从目光、神志、世事、理想等方面全面展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苏轼在文学思想上不仅尊重自然,而且非常崇尚人性,他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中深刻地表达了鸿爽人间的未竟理想,透出他理想人格、崇高追求的文化意识和情怀,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学遗产。
教学重点1、讲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词体特点和文学思想。
2、引导学生借助课堂鉴赏实践,训练学生的鉴别词体特点和理解文学思想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1、通过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来领悟其深层的文化意蕴。
2、解析词体结构并传授理解方法。
3、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得体会和领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魅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1)放映短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介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背景。
(2)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所了解的苏轼以及唐诗宋词等相关知识,进入本堂课的学习氛围。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反思范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反思范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落笔潇洒,舒卷自如,情与景融,境与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满哲理,是苏轼词的典范之作。
今天,为大家带来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反思范文,希望大家喜欢!从学生课堂活动的形式看,本节课学生的群体活动是朗读与讨论。
由于我对时间因素的考虑和对合作(讨论)的重视,相对来讲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于是学生探究学习过程中的讨论似乎更多地表现出浮光掠影,而非有效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活动 __完全是非自主的,但至少问题的提出是非自主的,教学问题的设计都是由教师确定的。
依据平时的教学实践,我几乎认定学生对这首词的理解是有局限的、是很困难的,所以就没有从发挥学生自主性的角度来组织课堂教学。
同时我对合作学习内容的设计,要求的提出,呈现的方式,活动的展开,缺乏深思熟虑,因此合作学习的预期效果没有达到。
虽然本节课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我想,学生已经从这堂课中感受到了词的魅力,他们已经能饶有趣味地在词苑中漫步了。
鲜花因芬芳而美丽,鸟儿因翅膀而翱翔,学习因兴趣而吸引,如果我们的诗词鉴赏课能像磁石一样牢牢吸住学生的心,那么我们又何愁学生喜欢不了古典诗词呢?让我们尽情地在词苑中漫步吧!从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看,我期待的效果还是局限于学生对自己研读教材的结论认同,而忽视了学生具备自主完成较高层次的研读的知识储备和能力。
学生的课堂活动基本上是围绕我提出的问题展开思考和议论,发表见解等等。
但由于 __让学生在课前查寻有关资料,只是在课堂上介绍创作背景,因而导致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所以课堂活动受到了很大地局限,讨论似乎难以展开。
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课后我想:教师是否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从创作背景、诗人创作风格、这首词所表现的情怀等方面去查寻资料。
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补充学习的机会,而且不同学生找到不同资料进行交流,能使大家学到更多的知识。
教师只要成为学生学习实践的“助手”、促进者、激励者,引导学生活动的方向——学习达到目标的路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过历史缝隙谈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透过历史缝隙谈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是北宋大文豪,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选入了诗文多篇。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面对这样一个丰富、独特、重要的
家的作品,教师往往只依据教参所列的那少而偏颇的研究观点来进行教学活动。
换言之,教师在教学生学苏轼的诗文时,一开始想的就是怎么教(似乎内容与观点早已固化),而不是教什么,这种现状是令人担忧、亟待改变的。
基于此,笔者以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为例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摆脱认识的窠臼
言及东坡,人必称“豪放”。
严谨地讲,“豪放”只是词风,区别于“婉约”派等,如果要谈及,更多的要从纵向上去讲明。
首先,苏轼并非彻头彻尾的豪放派,他是从密州任上才开始逐渐转变诗风的。
其次,“豪放”并非就比“婉约”出色,只是在词风的转变上,苏轼是一个开创性的人物。
此外,人们对苏轼创作的豪放词也不是众口称赞,要知道纪昀就曾批之“伤率、伤慢、伤放、伤露”。
也就是说,教者在面对苏轼时,不能以仰望的低姿态去备课,并向学生传导,而必须以一个客观的研究者的姿态去了解、挖掘苏轼诗文的内涵,既要对苏轼有整体的了解,也要根据不同文本的时代、背景、意涵进行细致解读。
似乎很自然地,谈到苏轼的某篇名作,就要从“
上抑郁不得志”方面去考量。
某些诗文确有此流露,但是也有一些不确切,甚至无关的内容。
这就要求教者必须熟知苏轼的生平,并能将该文本置于生平中,
当时发生的
事件、个人遭际等进行研究,这样才有可能得出相对准确的解读。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澹州。
”这句苏軾晚年著名的自嘲(或曰自评),常被教者引用,似乎从贬任黄州开始,苏轼便走上了政治抑郁不得志之路,所写诗文抒发抑郁愤懑之情岂非顺理成章?然而,我们梳理一下苏轼的为官历史,会发现从嘉祐六年(21岁)初入仕途到靖国元年(66岁)逝世这四十五年间,在朝和外任占三十多年,贬居时期只占十多年;这其中36-44岁(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任)这一外任期和44-49岁这一贬居黄州期是课内涉及到诗文较多的两个时期。
[1]需要明确的是,上述这一外任是苏轼主动
的结果,且所任之地都较为富庶或重要,所任之职都是有实权的地方长官(在杭州任通判,其他三地任知州);即便是黄州之后,苏轼仍旧有机会攀登到仕途的顶峰。
元祐七年,苏轼知扬州,半年后奉召进京,进官端明殿大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其时苏辙任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宰相之一),实可谓荣极一时。
因而只能说苏轼的仕途有坎坷之时,不能简便地说仕途坎坷。
这样,我们再来看教参上的分析,就会发现一些错讹。
教参言道:苏轼当时“为密州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2],可知不确。
此外,我们在教授中学古诗词时,受意识形态和教参陈旧观点的影响,会不自觉地将“积极乐观”嵌套至文本中,似乎无论作者表露出怎样的伤感、超脱都是表面的,其深层必然是积极乐观的,实在不能自圆其说处,便斥其“消极”了事。
这样一种观念将深深地影响学生的鉴赏思维和能力,当然也在持续地固化教者对文本的解读。
二、词人何所求
对于这首词的翻译,学界大体能达成一致,但最有争议的一句是“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会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解:一是“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一是“在月下起舞,欣赏着自己的影子,如此清静,哪里像人间那般吵闹?”前者的理解倾向于苏轼是眷念人间的,后者的理解则倾向于苏轼是超脱俗世的。
从前句看,“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似是意谓苏轼对“归去”之地的畏惧和排斥。
“归去”之地是天上宫阙吗?当然不是。
那么既然小记中言“兼怀子由”,是否可将“归去”理解为回到家乡、回到亲人身边呢?可
这样又与下句传达的诗意不合。
此处可以结合苏轼的生平来思考(在朝堂直言不讳,仕途遭遇坎坷)。
可以想象,词人对世俗政治流露出了厌烦情绪,但终究不能舍得君王。
据说宋神宗读到“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一句时,大为感动,说:“苏轼终是爱君。
”当然,苏轼不只是爱君、爱亲人,而是爱整个人世间。
[3]即便到从被贬之地黄州离开时,苏轼仍怀有“积极入世的勇气和信心”,他在《别黄州》一诗中写道:“投老江湖终不失,来时莫遣故人非。
”(我总不会老死在江湖不被起用,未来的岁月好自为之,免得老友们非议。
)[4]
我们知道,古代知识分子大体都有亲近天子的愿望,苏轼也不例外,何况他还有“致君尧舜上”的理想。
我们完全有理由揣测此时在密州任上的苏轼心中是想念君王的,是想要重新回到朝廷任职的。
但是回到朝廷,那种派系斗争的恐怖又是多么让人不安,多么消耗人的才情呢!所以“高处不胜寒”哪!简言之,在词的上阕,苏轼要表达的就是出世和入世的矛盾,当然这里的“出世”理解为“远离朝廷”更为贴切些。
[5]
词前有小记,道:“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首先抓住“中秋”二字向学生发问:这是一篇写于中秋的词作,中秋佳节,文人骚客往往在庭外赏月,那此时词人苏轼眼中、笔下的月是怎样一种形象呢?
此问主要应联系词的下阕思考,从下阕“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6]可知中秋天气晴朗,月亮又圆又亮,月色入户,在朱阁与绮户间徘徊流连,当真是美好动人。
此处可追问:这几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写月,用了哪一种描写,有什么好处?(拟人手法,比较明显,一下子将词的主语由“我”切换为“月”,“转”“低”二字是动态描写,显得月亮颇为霸道、不近人情、增人烦恼。
)
从以上问题的思索可以明白:中秋月圆夜,词人此时却不在庭外赏月作诗,而是早已躺在床上准备入睡,却又不能入眠(照无眠),原本惹人喜爱的月此时变得让人烦恼。
就此再提问:词人为什么不赏月,为什么又难入眠?(此问视学生反应可适时加以提点,比如小记中的“兼怀子由”提示我们,词人苏轼是在想念自己的同胞弟弟苏辙。
苏辙此时在外地做官,兄弟二人已是多年未见。
)
再换个角度思考问题:“照无眠”,这“无眠”之人一定是指词人自己吗?并不一定,也许是词人看着月色,想到了自己远在外地的弟弟而揣测:弟弟是否在思念自己呢?兄弟同心,思念是双向的。
这个问题还可有多种丰富的解读,小记中提到“欢饮达旦”,喝了一个通宵,可推测词人并未入睡,“照无眠”当指他人,这无眠之人指代苏辙更合理。
[7]当然,大而化之,指代天下离人,未尝不可。
此处“欢”字透露出词人于中秋夜饮酒似乎颇为欢欣,而词人在此种表露的似乎是并不怎么欢欣的,反而有点哀伤低落的情绪,这是否矛盾呢?
在这个问题的探讨中,学生会逐渐发现更深层的问题:下阕对月的埋怨、对人不能团圆的哀愁已经被词人自己以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消解了。
非但如此,词人还心平气和地发出了美好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只要人平安,便能共享明月,何必所求太多。
如果说这首词传达的便只是豁达的人生观和对人间离人的祝愿,词间那始终徘徊的怨艾情绪总让我们读者一时难以排遣。
这大概就是情与理带来的冲突吧!
三、小结
在备课的问题设置中,作为施教者,我们往往低估学生的接受能力,以至于对文本的解读不深入。
有时候,也因为对文本的把握欠缺深度,而反过来影响教师通过文本向学生传递文学之美与思想的深度。
(比如教参上引用的资料称,苏轼政治上很不得意,这并不符合实际。
纵观苏轼一生,任职期达32年,贬居期只12年。
而苏轼时任密州太守,是一方主官,由杭州通判升迁而来,离京城也更近了一步,何来不得意呢?可参王水照著《苏轼传稿》第151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步步深挖文本文由
联盟
收集整理本潜藏的情感意蕴,确实有部分同学难以同步,但仍有一些学生会不断给予反馈,并能理解所传达的复杂而微妙的情感意蕴。
而在这一过程中,这一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获得了明显提高,表现出欢喜赞叹的神色。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所有学生对于文本的敬畏感和期待感——原来文本可以解读出那么丰富的东西。
尽管生源存在差异,但也许这样慢慢可以教学相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