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推行“禁酒令”,不看广告看疗效
2018年国考面试热点:公务活动一律禁酒
2018年国考面试热点:公务活动一律禁酒为大家提供《2018年国考面试热点:公务活动一律禁酒》,更多公务员招考相关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2018年国考面试热点:公务活动一律禁酒事件回顾:8月21日讯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贵州省公务活动全面禁酒的规定》。
根据规定,自2017年9月1日起,全省范围内的公务活动,一律禁止提供任何酒类,一律不得饮用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的任何酒类,包括私人自带的酒类。
全省范围内的公务活动,一律禁止公款赠送任何酒类。
在工作时间内和工作日午间,一律不准饮酒。
此外,重大外事活动和招商引资活动,确需提供酒类和饮酒的,须按一事一购买、一事一审批的原则,由承办单位报分管该单位或该项工作的负责同志审批,同时报同级纪委备案。
本规定适用于全省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同时,省属国有(独资或控股)企业、国有金融企业参照本规定执行。
对违反本规定的,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
对执行本规定不力、导致管辖范围内违规违纪问题多发频发,或者因发生违反本规定而造成严重后果、产生不良影响的地区、部门和单位,根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严肃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
面试热点题模拟题:近日,贵州省印发《贵州省公务活动全面禁酒的规定》。
根据规定,自2017年9月1日起,全省范围内的公务活动,一律禁止提供任何酒类,一律不得饮用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的任何酒类,包括私人自带的酒类。
对此,你怎么看?热点解析:贵州省关于公务活动全面禁酒的规定,有利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进而有效治理“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体现了贵州政府全面深入贯彻从严治党的决心,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我认为该规定应坚决执行落实到位,宣传推广成为全国性的普遍公务规则。
2017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史上最严“禁酒令”
2017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史上最严“禁酒令”
面试是一个角逐的过程,是能力与能力、细节与细节之间的较量,因此入围面试的考生在备考期间一定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细节,争取全面攻克。中公教育面试频道根据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面试形式为考生整理了一些结构化面试与无领导小组面试技巧、面试热点、面试模拟题以及常用的面试礼仪等备考资料供考生学习。
【热点背景】
2016年6月16日,安徽省委、省政府对开展“酒桌办公”等四个专项整治工作作出专题部署,在《关于“酒桌办公”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中,明确作出“今后所有省内公务活动(除外事、招商活动外)一律不准饮酒”的规定。
【面试预测题目】
近日,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关于“酒桌办公”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中,明确作出“今后所有省内公务活动(除外事、招商活动外)一律不准饮酒”的规定。有关这史上最严“禁酒令”,你怎么看?
【中公参考答案】
安徽省做出的该项规定,要求所有公务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除外事、招商活动外,一律不准饮酒。这一“最严禁酒令”凸显安徽整治“酒桌文化”的决心,值得肯定与借鉴。
在我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酒文化无疑占据了极重要的份额,酒文化的精髓不在酒本身的品质和渊源,而更在于它所体现出的“酒桌文化”。的确,酒作为一种交际媒介,在迎宾送客,聚朋会友,传递友情中发挥了独到的作用,可以说学会酒桌上的“奥妙“,有助于人际交往的成功。这样的酒桌文化也在官场上盛行,久而久之出现了酒桌上的“权力寻租”和利益交换。如出现了“不请客吃饭”不办事、“请客吃饭”乱办事;通过“酒桌办公”要资金、跑项目、争考核名次或谋取不当利益;党员干部及公职人员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等现象。这样的现象如果不加以制止,不仅会浪费国家资源,有损政府工作人员形象,甚至会降低政府的公信力。
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禁拍公务员是吊人胃口
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禁拍公务员是吊人胃口9月1日是广州控制吸烟条例修正案生效的第一天。
多家媒体记者跟随联合控烟执法队,对市内游戏休闲场所、网吧进行检查。
在一家KTV内,执法人员发现一名男子违规吸烟,随后男子推撞记者,要求删除图片,旁边一名女子也称,“这里有公务员,你们不要拍!”(《新快报》,9月2日)诚然,业已形成习惯的事情,要想一夜之间彻底改变,当然绝非易事。
指望控烟条例修正案生效之日,便能完美实现控烟目标,自然也是一种奢望。
因此,对于控烟条例生效日仍然出现的一幕幕不和谐场景,的确应早有心理准备。
不过,对于控烟条例生效日的效果不必过于期待,并不意味着对控烟生效日的一幕幕违规场景,就可以无动于衷、安之若素。
有道是“法不足以自行”,控烟条例的真正生效,正在于执行与监督机制的落实与到位。
在这一点上,相关执法部门及媒体在控烟条例生效日的执法与监督行为,也就无可厚非,就算是有些应时应景,但却大有必要。
否则的话,假如空有条例,却缺乏严格的监督执法,条例当然只能是一纸空文。
然而,假如说违规吸烟者推撞记者,拒绝监督,还只是普通的抗法行为的话,那么,同行女伴的那句“这里有公务员,你们不要拍!”这句话则简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更有欲盖弥彰之嫌。
不难听出,此话的言外之意,其实是在向监督者暗示自身的身份和权力,言下之意则是,有了身份和权力,就可以享有不受监督和拍照的豁免权。
平心而论,这类“刑不上公务员”,”刑不上有权者”的意识并不鲜见,从“我爸是XX”这一经典句式的普及化,就可见一斑。
只不过,如果违规吸烟的场景中真的有公务员,恐怕不是不能拍,倒是反而更容易勾起公众的兴趣。
若是在国外,这样一句话,也必然会引来更多媒体的镁光灯闪烁。
因为公权力以及公务人员,从来都不是监督的豁免者,而恰恰是舆论监督盘子里最下饭的那道菜。
从这种意义上说,违规吸烟的场所里究竟有哪些公务员?公务员是否也是违规者?显然不能因为一句“不要拍”而被遮挡,至于KTV里的公务员究竟在干什么,是私人聚会还是公款娱乐?甚至抽的烟是什么牌子、价值几何?这些都还值得进一步的追问,没准“控烟条例”的落实还能顺带着帮忙反腐呢。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互联网+代人喝酒”未必是好主意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互联网+代人喝酒”未必是好主意时政热点是公职类考试的命题来源之一,不仅笔试会有相关的内容,面试中也会根据一些热门的新闻进行命题,在这里中公教育专家整理了一些近期时政热点相关的资料分享给各位考生,希望对各位的考试能有所帮助。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作为一个有违传统习俗、社交习惯、酒桌礼仪且存在难以预料法律风险的“互联网+代喝”,其市场前景堪忧“白酒3斤”“红酒3箱起”“啤酒一直喝”——近日,代驾软件e代驾宣布上线“e代喝”服务。
该服务上线至今,已经覆盖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一线二线36个城市。
此消息一出,众多网友纷纷感叹,此前网上流传的代喝酒段子真的变成了现实。
按照设计,它如同叫代驾一样,打开地图,就可随时随地叫人代喝酒(1月8日《新京报》)。
此前的代驾以及如今的代喝,都可谓是令人大开眼界的创新事物。
在互联网时代,e代喝平台的出现,可能会满足一部分人喝酒或拼酒的愿望。
不能否认的是,这一创新很有可能因为不接地气、不符合社交礼仪、存在社交风险而难有市场,即便有市场需求,也存在着较大的法律风险,最终沦为炒作的噱头。
在无酒不成席的语境下,同学聚会、同事聚餐、商务宴请等凡是有聚会的场合,主宾双方大多会以酒助兴。
那么,在有人酒量大、有人酒量小、有人不想喝、有人不能喝的时候,e代喝就有了理论上的市场需求。
实际上,这种市场需求难以转化为市场规模。
一般而言,能够坐在一个酒桌的无外乎关系二字,酒友们或是同学关系,或是同事关系,抑或是业务往来关系。
主宾之间均互相熟悉、联系紧密,至少互相认识,这样的话,才能主宾尽欢、无话不谈,能够交流感情、增强认识、达成合作目的。
在这一场景下,假如有人花钱请了一个海量的酒友,恐怕不仅达不到助兴目的,反而会扫了其他参与者的兴致。
因为这违反了酒桌文化这一特殊社交活动仅限熟人参与的基本伦理,代喝者可能成为搅局者,雇主也可能被逐渐边缘化。
退一步来说,即便雇主与代喝者达成默契,代喝者以朋友身份参与酒局,其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也不容小觑。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遏制食品安全谣言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遏制食品安全谣言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
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当前公务员考试申论呈现出灵活性、科学性、具体性的特点,对于广大考生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要抓住根本,方能应对新形势,中公教育将伴你同行!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10月份发布,笔试时间预计在11月中下旬,笔试科目为行测+申论,笔试成绩查询时间预计在2019年1月份。
更多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欢迎访问国家公务员考试网热点背景“紫菜是塑料做的”“顶花带刺的黄瓜有毒”“甲鱼是用避孕药喂大的”……近年来,随着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有关食品的谣言甚嚣尘上,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困扰。
在2017中国食品辟谣论坛上,中国食品谣言智能预警处理平台正式上线,被寄予了破解食品谣言满天飞现状的厚望。
标准表述[原因分析]食品安全谣言屡禁不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信息爆炸造成认知鸿沟,与制造谣言相比,分辨谣言往往需要公众具备很多科学常识和社会知识。
这些谣言利用公众对自身健康安全特别关注的心理,使得一些人抱有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
第二,新媒体快速发展,使得造谣生事的门槛相对变低,辟谣破谣的成本则随之抬升。
一些人为了经济利益通过造谣打击竞争对手,一些自媒体为了点击量、阅读数甘愿铤而走险、颠倒黑白,挑动公众脆弱的食品安全神经。
第三,公众对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存在焦虑,对现有食品监管体系显得信心不足等等,也不无关系。
[影响]食品安全谣言其负面杀伤力不容小觑。
一个谣言可能威胁一个行业的生存,一个谣言可能阻碍一个产业的发展。
层出不穷的各类食品安全谣言,不仅给相关行业造成经济损失,其危害还在于干扰了食品安全的正常监管工作,打击了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埋下了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隐患。
“禁酒令”升级:公务活动一律不准饮酒
“禁酒令”升级:公务活动一律不准饮酒作者:来源:《新传奇》2016年第49期据了解,中央八项规定出台4年间,全国多地陆续出台规定:公务活动一律不准饮酒。
这比此前各地曾规定的“工作日中午不准饮酒”更为严格。
近期,各地更是加大对公职人员各类违规饮酒现象的监督查处力度。
不过,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基层干部仍然通过种种方式搞变通违规喝酒。
近期,全国省、市、县不同层级的地方政府都加大对违规饮酒的查处力度,出台了升级版的“禁酒令”,对公务接待的饮酒行为更加严格监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近期印发的《公务接待禁止饮酒的规定》要求,自治区范围内所有的公务接待,一律不得饮用任何人和任何单位提供的任何酒类,因外事接待和招商引资等特殊情况需饮酒的,报本级纪委(纪检组)审核批准。
对执行不力,导致辖区违规违纪行为多发频发的地区、部门和单位,将严肃追责。
安徽省7月份出台的《省内公务活动禁止饮酒规定》中明确,除外事接待和招商引资等活动外,省内公务活动一律不得饮用任何人和任何单位提供的酒类或含有酒精的饮料。
公务员、国企、事业单位均按此规定执行。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近期部分地区出台升级版“禁酒令”,意味着对公职人员饮酒行为约束更为严格。
过去多数地区普遍执行的是工作日中午禁酒,现在,无论午餐还是晚餐,只要属于公务活动或接待,就不能饮酒。
“禁酒令”升级还体现在执行查处上。
据了解,目前各地在强化制度刚性约束之外,各级纪检监察部门通过暗访、督察等方式,推进公务接待“禁酒令”落实。
今年6月,中央巡视组向安徽反馈巡视“回头看”情况中,專门提到“酒桌文化尚未得到有效治理”。
安徽省8月下旬通报称,安徽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专项整治,公开举报电话,开展明察暗访,点名道姓曝光,加大了查处力度。
专项整治中查处“酒桌辦公”典型问题20起,处理67人。
统计各地纪检系统2015年以来公开披露案件发现,公职人员饮酒致人死亡事件有25起,涉及9个省份,其中湖南省纪委在今年2月份,一次通报4起饮酒致人非正常死亡典型问题。
十条禁酒令的内容
十条禁酒令的内容一、禁止无辜饮酒1、严禁任何形式的无辜饮酒行为,包括未成年人、孕妇、服用药物者,以及受训监管的公职人员;2、一切非法提供给未成年人、孕妇或其他无辜者的酒类和酒精,均严格禁止,一经发现必须处以严惩;二、禁止私酿酒1、一切不经政府批准或注册的私酿酒活动将被严格禁止;2、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制造或贩卖不经检验的私酿酒;三、禁止赌博酒1、任何形式的赌博或押注行为,都不应与酒精消费有任何关联;2、任何机构和经营者,均不得与任何形式的赌博酒有任何关联,一经发现必须处以严惩;四、禁止酗酒后开车1、任何醉酒者均不得驾驶机动车;2、任何机动车驾驶人员如果在饮酒后驾车,可能引发灾害,应及时受到严惩;3、任何违反早饭清醒驾驶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的惩戒。
五、禁止在公共场合大声喝酒1、严禁在公共场所,如政府机关、小区内、商场、学校、居民住宅等处,大声喝酒;2、任何经营者不得在公共场所进行大声喝酒,否则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六、禁止故意给未成年人饮酒1、任何经营者和个人不得有意给未成年人提供酒类饮料;2、任何人不得故意给未成年人出售、赠送或提供饮用酒类饮料,一经发现所造成的危害和经济损失将受到严厉的处罚。
七、禁止在无法控制的场合提供酒类饮料1、任何经营者不得在无法控制人数或维持秩序的场合提供酒类饮料;2、任何人不得在无法控制的场合饮酒,一经发现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八、禁止在不当地区销售烈性酒1、除法定区域内的营销推广活动以外,任何商家和企业不得在其他地方销售、出售烈性酒;2、禁止贩卖烈性酒上学、工作、中小学周边,以及其他活动场所;3、禁止在不当地区贩卖烈性酒,一经发现将受到严厉的处罚。
九、禁止招摇过市式销售1、一切形式的招摇过市式酒类及酒精消费,均严禁;2、一切招摇过市的酒类饮料以及酒精消费形式,均毫不容忍,一经发现必须依法受到严厉惩处。
十、禁止违反禁酒令1、任何违反上述禁酒令的行为,均应处以批评责备或当场警告,或者予以行政处罚;2、任何单位和个人应违反上述规定的,将受到一定金额罚款的处罚,或者给实施者企业及其相关工作人员予以其他行政处罚。
2018年国考面试热点:高校颁布“最严禁烟令”
2018年国考面试热点:高校颁布“最严禁烟令”公务员,是指在各级政府机关中,行使国家行政职权,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我国的国家公务员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到来,以下是国考的面试热点。
【热点链接】近日,厦门工学院发布《创建“无烟校园”实施方案》,并从7月1日起正式实施。
该规定:校内所有公共场所、建筑物内一律禁止吸烟,同时也不设置吸烟室,不得摆放烟灰缸及其他烟具。
教职工、后勤及住校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学生,都不能在校园内抽烟。
一旦违反规定,教职工,将给予停薪停职处分,并处每次罚款1000元,戒烟后方可返校工作。
而在校学生,将在第一次给予其留校察看处分,第二次给予其开除学籍处分。
【热点预测】近日,厦门某高校颁布《创建“无烟校园”实施方案》,要求校内任何公共场所、建筑物内一律禁止吸烟,不再设吸烟室。
且教职工一旦违反则处以停工停薪处罚,学生则处留校察看或开除处分。
此举被称为“最严禁烟令”。
对此,你怎么看?【中公解析】最严禁烟令的颁布不仅突出了学校创建“无烟校园”、“文明校园”的决心,更是重拳出击,教职工、学生一视同仁,违则严惩,一经落实,必将取得良好的禁烟效果。
我们期待该校严格落实,为建设无烟校园、无烟社会做出榜样。
禁止吸烟,不仅是对公民身体负责,更是社会文明的基本要求。
公共场所禁烟,是从09年温家宝总理承诺以来就自中央到地方形成的共识,但因落实不到位、认识不到位,无烟社会的建设还任重而道远。
而学校禁烟往往也只是对学生的要求,且违规成本低,处罚不严,特别是当教师当面吸烟、行为失范时,“无烟学校”的建设也就永远只是口号。
而最严禁烟令出台,一方面不设吸烟室等缓冲区域,校内所有公共场所、建筑物内,一刀断地要求所有人必须禁烟、戒烟,不管是地域范围还是人群都没有任何违规余地,这从制度上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禁烟效果。
2018年公务员考试时政:11月29日国内篇
1、一批新规12月施行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进一步规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内容管理从业人员不得从事有偿新闻,食品、药品、保健品等领域187项消费品再降关税,机关团体未经批准不得建设办公用房……2017年最后一个月,一批新规将落地施行,更好地保障你我的合法权益。
2、农业部:给土地颁发"身份证" 让农民吃上"定心丸"农业部今日在京举行发布会,介绍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的相关情况。
到底承包了几亩地,哪些地可以用来耕种,无人耕种的土地能否进行流转,流转出去的土地还能收回来吗?这些农民最关心的问题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都给出了答案。
3、兰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栾克军接受组织审查记者11月29日从甘肃省纪委获悉,兰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栾克军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在接受组织审查。
4、乒乓球运动员如何划定运动等级? 将建专业化标准乒乓球运动员如何划定自己的运动等级?业余乒乓爱好者如何评定自己的技术水平?市面上的大众乒乓等级考试靠谱吗?近日,记者从中国乒协了解到,“中国乒乓球运动水平等级评定管理体系”正在制定。
完成后,全国将建立起一套乒乓球专业化的等级标准。
5、放下“锄头”拿起“笔杆”这些农民为何爱学习?走进课堂学政策和技术,武装头脑;走进工厂学延伸农业产业链,自己办厂;走进生态农场重新学种田,做“片区经理”……日前,记者在江西部分农村地区发现,农业农村快速发展,促使部分农民爱上学习,在农村找到更好的发展空间。
6、261个村委会换届选举调查:这3大问题不容忽视!作为村民自治的首要环节,村委会换届选举直接影响农村基层民主和村民自治的实施效果。
今天,农村基层民主和村民自治的状况如何?针对此,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调查咨询中心依托“百村观察”平台,对全国31个省份261个村庄的村委会换届选举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7、我国一科研成果填补国内高铁电子安全门技术空白记者从湖北省国防科工办和中船重工第七○九研究所获悉,我国一“高铁作业门电子门锁远程开闭控制系统”近日顺利通过技术审查,填补了国内高铁电子安全门领域的空白。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公务员私人聚餐应有“三问”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公务员私人聚餐应有“三问”公务员工资低,所以同学聚会不应该让公务员同学买单——近期,一篇爆款网文引发热烈讨论。
很多公务员跟帖称基层工作辛苦、待遇差,文章“说到了心坎上”,有的公务员算起开销账,很有“终于找到知音”之感。
时下,基层公务员特别是中西部艰苦地区的公务员收入确实不算高,但也不至于清苦到吃饭“买不起自己的单”的地步。
还是要看跟谁比。
和一些多金的老板、企业高管比,公务员工资是低。
可和绝大多数普通百姓比,公务员工资不算低,而且往往是“不错的水平”。
普通百姓偶尔也会请亲朋好友下个馆子,公务员请客买单也不应该有多么困难。
而且,身为公职人员,私人宴客也应恪守节俭、拒绝铺张。
清康熙年间,一代廉吏于成龙请人吃饭,就是一碗野菜米糠糊糊。
光绪年间的户部尚书阎敬铭,请客也很节俭。
《清稗类钞》中说,阎敬铭请新上任的学政来家中吃饭,桌上所放不过几盘白盐青菜、一碟干烧饼,他一边嚼着烧饼,一边还不断劝学政多吃。
古代清官请客自有清官的方式,虽无口腹之快,却有精神的魅力。
今天的公务员也有同窗故友,公款消费决不允许,私人请客也应简朴一点,找个干净卫生的寻常餐馆招待同学亲友,只要情真意切,不也很好吗?公务员既是一个职业,也是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的确很辛苦。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提高其待遇是应该的。
但也要看到,公务员永远不可能财大气粗。
因为公务员的待遇必须与当地经济状况相适应,一般在当地民众工资收入的中线上下浮动,既不能低到底部,影响正常生活履职,也不能浮涨到中线之上太多,那样就形成特权阶层,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就将受到质疑。
当官发财两条路,既然选择了公务员这个职业,就不必羡慕一掷千金的豪华消费,也无须因为请不起山珍海味的豪华宴席而心头泛酸、耿耿于怀。
公务员该为谁买单?为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幸福、困难群众的脱贫,而不是为奢华的同学聚会。
公务员也不需要老板同学老为自己买单,因为公务员私人参加聚餐,也需要问清楚“和谁吃、在哪儿吃、谁买单”。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定制酒”成“特权酒”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定制酒”成“特权酒”3月18日,有网友在微博上爆料称,四川监狱系统在五粮液酒厂定制了价格不菲的五粮液专用酒。
据报道,四川省监狱管理局办公室主任苏虎彪回应称,此酒并非五粮液,而是四川省监狱系统2010年向五粮液下属企业定制的接待用酒。
此外,四川监狱管理局官方微博称,狱内服刑人员严禁饮酒,监狱系统严格执行了改进作风、厉行节约的有关规定。
政府机关定制酒并非此一例。
仅这两天,网友顺着这条新闻,在微博上贴出了“河南检察专供酒”、“中国铁道定制酒”等图片爆料。
有网友说,“四川监狱系统有点冤,其实在中国很多单位或者职能部门都有类似的定制酒,这也算是‘中国特色’”。
为什么会有政府定制酒?苏虎彪称,“汶川大地震后,灾后重建工作日渐增多……伴随而来的对外接洽和考察都需要喝酒”。
暂且不考虑大地震和监狱系统接待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但公务接待大量用酒在许多地方却是现实。
此前就有媒体报道,地方官员抱怨公务接待太频繁,一天要赴几个饭局。
“喝酒也痛苦”是矫情,败坏作风、影响工作却是显见的威胁。
苏虎彪称,当时定制这样一批酒,“完全是为了降低成本……每瓶酒在100到200元之间”。
这样的空口一说是难以让人信服的。
不用说,这些定制酒的费用属于“三公消费”,最终来自纳税人。
定制酒、专供酒已经成了特权的象征,让下级单位在领导面前有了面子,却耗掉了公民信任的“里子”。
目前并没有明文禁止政府机关向企业定制专供酒,由此甚至催生了一条特殊的产业链。
五粮液公司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电话暗访时表示,“做定制酒是要具备一些条件的”,“全国500强企业,还有100强的县市的政府机关”才可以。
但说回问题的根子,谈什么公务非喝酒不可?政府机关又有什么必要去做定制酒?法无明文禁止并不是定制酒可以公然出现的理由,因为它本身已经是奢侈和特权的象征,更是与腐败相连。
再去说什么“降低成本”、“不是给犯人喝的”,只能贻笑大方。
定制酒,该寿终正寝了。
2018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8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答案】D。
解析: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故本题答案选D。
2.【答案】A。
解析: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消费物价指数英文缩写为CPI,是根据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幸福指数是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即人们的幸福感的一种指数。
恒生指数,由香港恒生银行全资附属的恒生指数服务有限公司编制,是以香港股票市场中的46家上市股票为成份股样本,以其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平均股价指数,是反映香港股市价幅趋势最有影响的一种股价指数。
基尼系数是反映收入分配状况的系数,恩格尔系数是反映食品支出状况的系数,逻辑上最贴近。
故A项为正确答案。
3.【答案】A。
解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创办私学的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4.【答案】A。
解析:洛阳纸贵是一个中文成语,用以比喻一些作品的风行一时,广为流传。
出自晋朝人左思写《三都赋》的故事。
左思写的《三都赋》发表后大受欢迎,洛阳的人们争相传抄,结果令洛阳纸价上涨。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故B错。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jué)》,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闻之,口皆出水。
乘此得及前源。
魏武即曹操。
故C错。
典出《史记.卷八五.吕不韦列传》。
后用一字千金比喻文辞精当,结构严谨。
或用来形容价值极高的作品。
亦可以用以指书法上一字价值千金。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双十一”购物节不要整得花里胡哨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双十一”购物节不要整得花里胡哨离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已经不到两周,消费者躁动的购物情绪已经弥漫开来。
然而,与往年直接打折的优惠模式不同,今天的“双十一”突然推出了许多新花样。
预售、定金膨胀金、各类满减红包、直降红包、返现券等优惠券以及7天或30天保价政策......纷繁杂乱的让利规则让人目不暇接,以致于网友纷纷感慨:没有奥数功底已不敢应战。
笔者没有奥数功底,看来已经排除在“剁手”的行列。
这也好,反正商家也时不时玩一些“先涨价后降价”的戏码,让我这种很少网购的“吃瓜群众”感觉很受伤。
本来,“双十一”这样一个网购节日,就是一次全民购物消费的大联欢,商家将优惠政策搞得如此花里胡哨,不免让人觉得很心塞。
心塞的原因并非是没有奥数功底,算不清哪一种折扣方式最划算,心塞的是天花乱坠的购物规则让消费者感受不到商家的诚意和诚信。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属性。
唯有在诚信的价值观念引导之下,消费者与商家才能各取所需,实现经济活动的有序推进。
然而,预售商品必须单独买、优惠券限制人数等花里胡哨又颇显“心机”的优惠方式,让“双十一”的让利诚信诚意也大打折扣了。
“双十一”这样的购物节,搞得好,是一个三赢的美好结局。
对商家,交易量和交易额的大幅度提升,品牌知名度的打响,都是可以洞见的。
对消费者,能够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实现消费愿望,自然值得欣喜。
而对于整个社会,也是一件活跃经济、拉动内需、增加就业的消费新渠道。
事实也足以证明:2016年天猫双十一当天交易额超1207亿元,其背后蕴含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无疑颇为巨大。
“双十一”这样约定俗成的消费窗口,也可以打造成一个很好的消费品牌。
历史与现实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谁拥有品牌,谁就拥有市场。
如果能够将“双十一”这样的消费品牌打造得足够坚挺、足够诚信、足够有吸引力,那么,无论是经营多年的大商家,还是刚刚冲进市场大展拳脚的小商户,都能在这样的消费品牌中获得巨大效益。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机动车限行治霾”是黔驴技穷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机动车限行治霾”是黔驴技穷今年冬季,为了大气污染防治,北方多省采取机动车限行措施。
部分地方在出台限行规定时,缺少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给群众日常工作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这一情况值得注意。
(12月26日新华社)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车辆的增长是必然趋势。
车辆的增加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事是可以增加人员的交往和货物的流通,坏事是可能给城市交通和环境造成压力,车辆尾气排放成了空气污染的一部分,但污染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很大。
目前情况下,车辆是民众出行的一个重要交通工具,一味地通过限行的方式不但解决不了大气污染的问题,反而影响了民众的正常出行。
如果通过车辆限行就能治理污染,那这样的治理污染来得也太容易了。
这只能说明一些地方没有把心思真正用在治污上,对真正的污染源更是无动于衷。
事实上,冒着滚滚浓烟的烟囱、乌黑发臭的河流、流着五彩污水的企业排污口、滚滚的工地扬尘等才是一些地方主要的污染源。
但一些地方为了自己的政绩,不去直面和解决这些主要污染源,却在那些次要的轻度污染源上做文章,以显示他们治理污染的信心和决心。
在当下,不管在什么地方,环境的主要污染源还是来自工业污染,这是一个不可否定的事实,各地应该在企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着手,从根本上治理环境污染。
如果不去直面和解决这些主要污染源,就算是把全市所有的车辆都封存起来,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污染问题。
但是,企业转型升级,淘汰高污染企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不但可能会影响当地的经济增长,也需要当地加大投入,更需要当地政府花上更大的力气。
然而在治污的高压下,一些地方为图省事,图政绩,做出了“车辆限行”等舍本逐末的荒诞事。
治理大气污染,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水平,需要城市管理者把这样的问题放在最为重要的环节上完成。
原先我们许多城市都出现了先发展后治理的问题,但这种治理过程却付出了十分沉重的代价。
治理污染,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抓大不放小”原则,要统筹谋划、科学决策,特别是要消化落后产能,分担产业结构转型的阵痛。
2018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2018年12月5期)
2018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2018年12月5期)国内时政热点1、11部门督促“僵尸企业”及去产能企业债务处置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11个部门4日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僵尸企业”及去产能企业债务处置工作的通知》,要求尚未确定过“僵尸企业”和去产能企业债务处置名单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级相关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在本通知发布后三个月内确定首批名单。
要合理安排确定后续处置企业名单,原则上应在2020年底前完成全部处置工作。
2、广东阶段性下调医保费率促进就业广东省政府近日出台《广东省进一步促进就业若干政策措施》,加大促进就业力度。
3、最高法:继续加大涉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错案冤案的甄别纠正工作力度最高法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第二批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保护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典型案例。
会上,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姜启波表示,本批案例直接对应民营企业家所关心的《产权意见》要求的具体落实问题,释放让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的强烈信号。
据悉,本批公布的典型案例共六件,其中有五件是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二审、再审、复核或者执行申诉等程序纠正、改判地方法院在认定事实或者适用法律方面出现错误的案件。
4、浙江乐清失踪男孩被找到警方:男孩家属制造虚假警情浙江省乐清市公安局官方微博5日凌晨发布警情通报称,经各方努力和警方工作,乐清失踪男孩黄某已于12月4日22时48分找到,警方确认其人身安全和基本健康,并对社会各界的重视、关心、支持和无私奉献表示崇高敬意。
通报称,11月30日19时13分,乐清市公安局接市民陈女士报警求助称:其儿子黄某于30日下午在城东街道某小学放学回家途中失联。
接报后,温州、乐清两级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高度重视,立即启动重大警情处置机制,以最高等级组成联合调查组,投入大量警力,调用一切资源,全方位开展查找工作。
期间,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纷纷出人出力,积极投入查找工作。
经初步查明,此“失联”事件是该男孩的某家属故意制造的虚假警情。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推行“禁酒令”,不看广告看疗效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推行“禁酒令”,不看广告看疗效20日,广州市纪委监察局举办廉洁广州建设11月网络新闻发布会。
广州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局(预防腐败局)局长冯慧光介绍,广州市将于近期印发关于实施禁酒控酒工作的通知,规定在一般公务活动中严禁饮用任何酒水。
(11月21日中国新闻网)《通知》提出一般公务活动全面禁酒的三个严禁:严禁公款购买、饮用任何酒水,严禁饮用任何单位提供和私人自带的酒水,严禁公款购送任何酒水;提出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不得在工作时间内和工作日午间饮用酒水,不得过量饮酒、酗酒滋事等非公务活动从严控酒的要求。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各地加大了对公职人员违规饮酒现象的监督查处力度,广州市不是第一个颁布禁酒令的地区,早前浙江、黑龙江、吉林、安徽、新疆、贵州等地均已出台公务接待“禁酒”规定,自带酒、酒精饮料等等几条路都被堵死。
这意味着公务接待中逐渐全面禁酒将成为现实,这样的规定,老百姓肯定是拍手称快的。
“革命小酒天天醉,喝坏了党风喝伤了胃”“酒杯一端,政策放宽”“能喝半斤喝八两,这样的同志要培养”……曾几何时,公务接待违规饮酒大行其道,“饮酒死”“陪酒死”时有所闻。
公务接待的违规饮酒问题已经成为考验党员干部作风的“试金石”,在这样的情况下,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公务接待的饮酒乱像,出台“禁酒令”,规范公务接待,这对良好党风政风的形成,肯定是大有裨益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推行“禁酒令”,使其严格落实,必将遇到很大的考验。
要知道,即使有一纸禁令,未必就一定能够管住官场的一个个“瘾君子”,他们还可能绞尽脑汁,千方百计找酒喝。
这不是危言耸听。
去年,曾经有媒体报道称,他们统计了各地纪检系统2015年全年公开披露案件发现,公职人员饮酒致人死亡事件有25起,涉及9个省份,其中湖南省纪委在今年2月份,一次通报4起饮酒致人非正常死亡典型问题。
八项规定的落实情况如何,相信是有目共睹,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有党员干部要肆意妄为,违规饮酒,以致献出生命。
最新公务员面试政策理解题首先要分析目的
一、准确分析政策理解类的目的有助于考生答题培养大局意识,凸显出答题深度。
政策理解本质上就是特定的社会主体为了解决某些社会问题而出台相应的规定或者具体的做法。
因此,去准确分析政策出台的目的有助于考生进一步明确当前社会问题的严重性,答题时才能体现政府思维。
【例题1】某市为了防止行人闯红灯,在十字路口安装人工伸缩式护栏,在人流量高峰期时由交通管理人员手动控制闸门,防止行人闯红灯,对此,谈谈你的看法?【方法认知】“安装人工伸缩式护栏”这一政策,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防止行人闯红灯的问题,维护好交通秩序。
所以,在认识到政策本身内涵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当前政府或者某些社会组织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用心良苦,不至于在考场上答题缺乏大局意识,目的分析不深刻。
当前行人闯红灯的确存在诸多的问题,例如:行人和司机之间的纠纷、司机因为行人闯红灯而引发的“路怒症”、“碰瓷”等等隐患,因此,行人闯红灯问题解决迫在眉睫,分析目的重要性更有助于树立大局观念。
二、准确分析政策实施的效果与政策目的进行对比是政策理解类题型答题全面的重要保障。
很多考生在答政策理解类题型的过程中经常抓不住政策在具体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所以答题内容后半部分无法拓展,答题不全面、不流畅。
【例题2】某高校为了管理在校大学生在校期间外出酗酒问题,出台”禁酒令“,规定在校大学生外出聚会需要填写相关的申请资料,并且要求辅导员全程在场,对此,谈谈你对高校”禁酒令“的看法?【方法认知】在谈到校园“禁酒令”这道题目时,很多考生只谈到禁酒令可以防止学生酗酒、醉酒影响学业,却往往忽视了在学生需要申请资料并且由辅导员进行监督的过程中实际存在的困难,在实施过程中学生会对禁酒令具体规定反感、对申请相关资料的程序感到繁琐复杂、辅导员全程在场的可行性也不切实际,因此,该政策的实施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对于学生来说主观上并不认可该政策就会产生抵触情绪,而且在实施过程中申请的程序使学生感到繁琐,同时让辅导员全程监督对于辅导员来说工作量确实比较大,与学校出台禁酒令是否能更好地督促学生回归课堂、重视学业、确保学生安全有待商榷。
2018年国家公务员时政热点:酒店卫生
2018年国家公务员时政热点:酒店卫生考友们都准备好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了么?本文“2018年国家公务员时政热点:酒店卫生”,跟着公务员考试栏目来了解一下吧。
要相信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无论考什么都不会害怕!2018年国家公务员时政热点:酒店卫生近日,“五星级酒店不换床单”,甚至有几家酒店连用过的漱口杯都没有清洁的新闻曝光后,引发社会热议。
另外,9月4日,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所公布了今年夏季对北京691家快捷酒店卫生情况的检查结果,其中46家不达标,35家被罚款,桔子酒店、如家、7天和速8都进入了这次的不达标榜单。
(9月7日《北京晨报》) 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行业的火热,快捷有点以方便快捷著称,加上优惠的价格,已成为不少人出差、出游的必然选择。
然后,近年来酒店行业不断被曝出负面消息,酒店住宿的清洁、卫生一直是消费者担忧的问题,看似清洁干净的毛巾、杯子、床单,孰不知其背后潜藏多少安全隐患。
用擦马桶的毛巾擦浴缸,将带有血迹、呕吐物的床单混在一起用火碱清洗,用洁厕液清洗漱口杯,这些都是一些酒店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
随着一些城市对快捷酒店卫生状况检查结果的公布,隔脏睡袋、折叠水壶这些“酒店神器”成为热销品,然而这背后更表明消费者对酒店卫生的焦虑。
虽然事后,相关酒店都会承担起责任,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理,但是些问题岂止是扣工资、开除员工就能够解决的。
酒店卫生问题频繁被曝光,却也屡禁不止,至少说明管理的粗放、监管的失责、惩处的不力。
对于快捷酒店屡屡出现“清洁门”等问题,媒体不止一次次的曝光,然而面对严重的问题和公众的焦虑,监管部门却无动于衷,任由一些企业“妄为”。
试问,那些卫生安全的监管部门难道对这些问题视若无睹吗?笔者以为,监管的虚设比缺失更让人绝望,形同虚设的监管部门,暴露出的是一些部门的“无作为”、责任心的缺失。
面对日益壮大的快捷酒店行业,亟需出台相关的制度规范,用制度来为消费者的健康护航。
规则阙如,监管乏力,说起来都是老问题。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自查自纠绝不能“走过场”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自查自纠绝不能“走过场”不久前,东部某县开展“酒桌办公”专项整治工作,在自查自纠阶段,84家单位有75家都递交了“零报告”的自查承诺书。
然而,当地纪委同志介绍:“在专项督查中,纪检部门从这些提交了‘零报告’的单位中发现了26个问题,涉及6家单位。
”(2月11日《人民日报》)“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
”开展自查自纠工作,不仅是为了给相关单位一个查摆问题、自我革新、完善提升的机会,更是对“带病”干部的问题缺陷进行及时纠错、拨乱反正,在自我警醒中革除“弊病”、根治“毒瘤”。
可以说,这是对党员干部关爱、保护的善意之举。
然而,一段时期以来,少数同志误解了自查自纠工作的内涵,过度看重“自查”的风险,却看轻了“自纠”的功能,导致一谈缺陷就“色变”、一听问题就“发虚”,害怕存在的“不光彩”之处被外界听了去,拿捏住自己的“小辫子”。
也有个别单位对集体荣誉看得过重,担心自查自纠会将存在的不足、面临的堵点暴露出来,导致能力强、水平高、作风好等“光辉形象”打折扣,影响年终先进的评选,失去上级表彰的机会,于是在自查自纠时总爱藏着、掖着,装作“什么都没发生”。
其实话说回来,没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没有哪项工作能做到绝对的完美,也不存在哪个个体是毫无缺陷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实现公共利益、群众利益的最大化,努力让工作做到更高效、更优质、更全面、更贴心。
对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而言,“捂盖子”“挂遮羞布”是“捂”不出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挂”不出群众发自内心的满意的,若是始终被这些“小心思”牵着鼻子走,只会导致自我麻痹、自我陶醉,浪费完善自我、改过自新的好机会。
“自查”和“自纠”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自查是自纠的基础保障,自纠是自查的真正落地。
广大党员干部决不能心存侥幸、避重就轻,要发挥好自查自纠的积极作用,让问题早发现、短板早补齐、缺陷早完善,接受精神洗礼、思想教育。
2018国考行测常识判断:法律题“霸气” 时政题“低调”
2018国考行测常识判断:法律题“霸气” 时政题
“低调”
1.副省地市,各有侧重
2.犹抱琵琶半遮面,若隐若现时政题
常识判断部分总有那么一些题目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抡起今年的时政热点,大家脑海闪过的第一个词十之八九都是“十九大”,今年的常识判断考题乍一看好像跟十九大没有关系,仔细一做才发现,原来这么存在十九大的“影子”。
监察委员会、蛟龙号、三农、军改都是我们一再强调的热点问题,时政题目还真是若隐若现,犹抱琵琶半遮面。
3.法律王者回来,推陈出新
副省级法律常识的题目可谓匠心独具,题目推陈出新,比如考查到了国际法中领土争端问题的解决方式。
这就要求考生具备极高的法律素养和较好的临场发挥能力。
地市级法律常识的题目数量可谓“独占半边天”,这在国考常识的命题中是史无前例的,不少考生戏言今年的常识题目就是为了验证自己是不是法盲。
抛开数量惊人不说,细细分析法律的考查内容,也可发现命题人的水平之高。
首先,紧扣热点问题。
首当其冲的第一题就考查到了《民法总则》的修订问题,其中涉及到的诉讼时效问题,民总与
民通的关系问题在笔试的培训中已详细讲解,另外农村土地流转也是今年的一大热点,题目中考查到了农村产权制度的有关问题;
其次,案例的选取接地气。
在对法律基础知识考查的题目中,案例的选取都非常贴近生活,比如刑法中个人信息的泄露问题、民法中个人之间的借款行为等,充分体现了法律的实践性,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考查范围广,内容涉及法理学、宪法、民法、刑法、劳动法等部门法,这就要求考生对法律常识不是蜻蜓点水式的学习,而必须是浸入式的了解和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推行“禁酒令”,
不看广告看疗效
20日,广州市纪委监察局举办廉洁广州建设11月网络新闻发布会。
广州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局(预防腐败局)局长冯慧光介绍,广州市将于近期印发关于实施禁酒控酒工作的通知,规定在一般公务活动中严禁饮用任何酒水。
(11月21日中国新闻网) 《通知》提出一般公务活动全面禁酒的三个严禁:严禁公款购买、饮用任何酒水,严禁饮用任何单位提供和私人自带的酒水,严禁公款购送任何酒水;提出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不得在工作时间内和工作日午间饮用酒水,不得过量饮酒、酗酒滋事等非公务活动从严控酒的要求。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各地加大了对公职人员违规饮酒现象的监督查处力度,广州市不是第一个颁布禁酒令的地区,早前浙江、黑龙江、吉林、安徽、新疆、贵州等地均已出台公务接待“禁酒”规定,自带酒、酒精饮料等等几条路都被堵死。
这意味着公务接待中逐渐全面禁酒将成为现实,这样的规定,老百姓肯定是拍手称快的。
“革命小酒天天醉,喝坏了党风喝伤了胃”“酒杯一端,政策放宽”“能喝半斤喝八两,这样的同志要培养”……曾几何时,公务接待违规饮酒大行其道,“饮酒死”“陪酒死”时有所闻。
公务接待的违规饮酒问题已经成为考验党员干部作风的“试金石”,在这样的情况下,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公务接待的饮酒乱像,出台“禁酒令”,规范公务接待,这对良好党风政风的形成,肯定是大有裨益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推行“禁酒令”,使其严格落实,必将遇到很大的考验。
要知道,即使有一纸禁令,未必就一定能够管住官场的一个个“瘾君子”,他们还可能绞尽脑汁,千方百计找酒喝。
这不是危言耸听。
去年,曾经有媒体报道称,他们统计了各地纪检系统2015年全年公开披露案件发现,公职人员饮酒致人死亡事件有25起,涉及9个省份,其中湖南省纪委在今年2月份,一次通报4起饮酒致人非正常死亡典型问题。
八项规定的落实情况如何,相信是有目共睹,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有党员干部要肆意妄为,违规饮酒,以致献出生命。
因此广州市要让他们的“禁酒令”推行下去,真正做到令行则止,那还是有很多工作需要做的。
老百姓对你推行“禁酒令”,他们不看你说得怎样,而是看你落实得这样,正如一句广告语所说,不看广告看疗效。
稿源:荆楚网
作者: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