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8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案教学目标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雅尔塔会议及内容。

斯大林格勒战役等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诺曼底登陆。

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二战在欧洲结束。

日本投降,二战结束。

二战的后果及影响。

认识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对打败法西斯国家有积极作用。

分析二战世界大战战场形势的变化和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重大意义,提高学生综合、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后,各国团结协作,相互联系,共同反对法西斯侵略并取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团结合作的意识,树立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难点重点: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战争形势的转折,意、德、日相继投降,二战的影响。

难点:雅尔塔会议,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作用,法西斯集团的崩溃给我们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图一:空袭后的伦敦图二:德突袭苏联图三:日本偷袭珍珠港教师:观察图片,并回顾所学知识,说一说图片分别反映什么史实?学生:图一:反映1940年7月,英国遭到德军飞机的轰炸;图二:反映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

图三:反映1941年12月,日军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

教师:法西斯国家不断扩大野蛮、凶残的侵略战争,给全世界带来了灾难,他们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也是英、美等国最大的威胁。

全世界受法西斯侵略和威胁的国家认识到,要携手联合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来共同对敌。

这节课,让我们以解说员和评论员的身份走进那炮火连绵,又具合作精神的第7课世界人们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去吧!(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一、联合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展示:图为1942年苏联的一张名为绞死希特勒的反法西斯宣传海报。

图中的三只手代表哪三个国家?目的是什么?学生:三个国家为美国、英国及苏联;目的: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1、清晰脉络、前后呼应脉络:①浩劫篇→和平被破坏了;②审判篇→惩治破坏和平的人;③反思篇→怎样更好地维护和平。

呼应:由梦想导入,安妮点睛→最a后反思悲剧,梦想重生。

2、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例:教学小品“谷歌地球”、审判漫画→再现场景3、强调内容的预设与生成,引导学生认知由感性到理性;例:如何处置法西斯分子:同态复仇→基于人格尊重的法律审判德国集体犯罪的根源→法西斯制度4、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引起学生共鸣;例:两个民族关于大屠杀的记忆5、分析学情,精设问题,以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教学目标三、重难点分析重点:法西斯的暴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经验教训。

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意义。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勃兰特视频五、教学流程【导入新课】话题呈现:我有一个梦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相信在座的各位同学也是一样。

下面,我们有请几位同学来谈一谈你的梦想。

1、学生陈述(引发思索、活跃气氛、制造悬念)2、教师由此引出安妮的梦想下面,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可爱的犹太小姑娘,她的名字叫安妮·弗兰克。

读过《安妮日记》的同学应该都知道她。

安妮一家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在一座密室里度过了两年的时光。

日记再现了这段生活,其中也提到了安妮的梦想:“我希望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

”战争是残酷的,小姑娘最终没有躲过这一劫,她死在了集中营里。

战后,安妮的父亲,家里唯一的幸存者,将日记整理出版,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至今仍然是一部很畅销的读物。

历史用另外一种方式成就了安妮的梦想。

密室的经历塑造了一个“安妮”,却毁掉了一个属于花季少女的幸福。

面对战争,人类需要深刻的反省。

下面,就让我们进入这一课:尘埃落定话战争。

【讲述新课】图片呈现:废墟上的童年→①英国伦敦,轰炸过后;②日本长崎,核爆过后一面是战胜者的世界,而另一面是战败者的世界。

从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得出认识:战争,人类没有胜者,它带给我们的是空前的浩劫(一)让血泪真情告白——浩劫篇1、数据呈现→规模空前、损失巨大。

高中历史重要事件作用及意义总结

高中历史重要事件作用及意义总结

必修一:1.分封制的目的:为了进行有效地统治。

分封制的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2.宗法制的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的作用:一方面以皇权世袭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权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

4.秦郡县制的评价: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这套从中央到地方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建立,把全国的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多沿用,并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5.元朝行省制度的评价: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6.科举制度的评价: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管理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7.军机处设置的评价: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而且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8.雅典三次改革的影响:索伦改革: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克利斯提尼改革:这次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规则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综合评价: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但是,雅典民主是仅限于小部分男性成年公民。

对妇女,外邦人,奴隶而言民主遥不可及。

9.罗马法的影响:罗马法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

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这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缓解社会矛盾。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教材课本目录是一本书的纲领,是教与学的路线图。

不管是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活动,还是做复习安排、工作总结,都离不开目录。

目录是一本书的知识框架,要做到心中有书、胸有成竹,就从目录开始吧!
课程目录教学计划、进度、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2课旷日持久的战争
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第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1课巴黎和会
第2课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
第3课华盛顿会议
第4课维护和平的尝试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课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第2课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
第4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第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第8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探究活动课一世界大战的启示—战争给人
类带来了什么?
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2课冷战的开始
第3课美苏争霸
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
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第1课朝鲜战争
第2课越南战争
第3课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第4课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
第5课南亚次大陆的冲突
第6课两伊战争
第7课海湾战争
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
第1课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
第2课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第3课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
探究活动课二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努力维护世界和平
总复习。

高中历史浙江学业水平考试必考条目(完整版)

高中历史浙江学业水平考试必考条目(完整版)

必修第一册(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②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①秦的统一②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①汉代“刺史”的设置②唐朝三省六部制③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④元朝行省制度⑤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①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②清朝军机处③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①鸦片战争的背景②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③《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④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①黄海海战②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3.伟大的抗日战争①卢沟桥事变②南京大屠杀、日军的细菌战和毒气战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⑤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 辛亥革命①中国同盟会的成立②武昌起义的爆发③中华民国的建立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⑤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新民主主义革命①五四运动②中国共产党“一大”③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④国民革命⑤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⑥红军长征及其意义⑦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胜利⑧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③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④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及其意义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①“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政治制度的破坏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①“一国两制”的构想②香港和澳门的回归③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②中国代表团参加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万隆会议③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2.外交关系的突破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②中美关系正常化③中日邦交正常化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①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②中国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1.卓尔不群的雅典①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②克里斯提尼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③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④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2.罗马人的法律①罗马法的主要内容②罗马法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价值(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1.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①光荣革命②《权利法案》③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④责任内阁制2.美国1787年宪法①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作用②比较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①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②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和重大意义(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美苏争锋①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新兴力量的崛起①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基本过程②不结盟运动的兴起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①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②“一超多强”世界格局的形成及其具体表现③欧盟成立的标志及其影响④中国综合国力增长和国际地位提高的主要表现⑤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必修第二册(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①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和耕作技术的进步②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③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④灌溉工具的演变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①古代中国的丝织业②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和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③唐宋陶瓷业的主要成就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市”在历代的发展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①“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②“海禁”政策及其影响(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①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②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途径与著名企业③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④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时间和著名实业家张謇、荣氏兄弟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①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时间和主要表现②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的标志②中共八大的召开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④“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经济建设的破坏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②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及特点3.①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②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和意义(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①近代以来中国服饰的变化②近代以来中国主要社会习俗的变化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①交通近代化的趋势和中国近代出现的交通工具②近代以来中国通信工具的发展(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1.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①迪亚士、哥伦布开辟的新航路②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殖民扩张与掠夺的方式及其影响3. “蒸汽”的力量①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②英国工业革命进程中的重大发明③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4. 走向整体的世界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标志和发源地③爱迪生、贝尔、本茨与莱特兄弟的重大发明④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1. “自由放任”的美国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2. 罗斯福新政①罗斯福新政的目的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③罗斯福新政的特点④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①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与特点②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特征及其成就③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的主要内容、特征及其成就(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关贸总协定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建立2.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①欧元的诞生②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标志和影响③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和发展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①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③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其对策必修第三册(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百家争鸣①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②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2.汉代儒学①罢黜百家,倡导儒学②太学的创建3.宋明理学①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①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②顾炎武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代表作③王夫之的主要思想主张(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①造纸术的发明、改进及其影响②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③火药的发明和使用④印刷术的发明、进步及其影响2.中国的古代艺术①汉字的起源与书法的发展②东晋、唐、宋时期的书法名家③中国传统书画的基本特征3.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①《诗经》、《离骚》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②“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③著名词人苏轼、柳永、李清照、辛弃疾④元杂剧著名作家关汉卿⑤明清四大长篇小说(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1.“顺乎世界之潮流”①林则徐和魏源的主要思想②维新变法代表人物、主要主张及其影响2.新文化运动①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标志及代表人物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③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①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②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作用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①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②毛泽东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②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①新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②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与运载火箭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2.神权下的自我①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三杰”②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③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3.专制下的启蒙①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②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主要政治主张4.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①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1.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①牛顿和经典力学②爱因斯坦和相对论(八)第二次世界大战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①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社会根源和主要影响②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原因、经过③比较德、日两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2.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①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埃塞俄比亚军民抗意斗争、西班牙内战②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3.走向世界大战①英、法、美绥靖政策及其主要表现、影响和历史教训②《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后果③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的原因、过程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的时间和标志②波兰、法国迅速溃败的原因③敦刻尔克撤退、不列颠之战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①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②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及其意义6.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莫斯科战争、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及其意义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①瓜岛战役、意大利投降、库而斯克会战、诺曼底战役及期影响②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公告》及其主要内容③德国、日本的投降8.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①德、日法西斯犯下的主要暴行②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危害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

初二历史二战对世界的影响

初二历史二战对世界的影响

初二历史二战对世界的影响二战的爆发和结束对世界造成了广泛的影响,不仅仅是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变化,还对各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就二战对世界的影响进行论述。

1. 世界格局重塑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被称为世界两极格局的东西方势力范围明确划定,以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为代表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了对峙局面。

西方阵营通过建立北约等军事联盟,遏制了苏联的扩张势力。

世界进入了冷战时期,东西方两个军事、政治和经济大国之间的竞争、矛盾和对立成为世界历史的主要特征。

2. 经济重建与发展战后的几十年时间里,世界各国进行了广泛的经济重建工作。

战争摧毁了许多国家的基础设施,重建工作对于恢复和发展国家经济至关重要。

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向欧洲国家提供经济援助,帮助这些国家加快了重建的进程。

此外,二战结束后,一系列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经济合作和发展的平台。

3. 联合国的建立二战结束后,联合国应运而生。

作为一个国际组织,联合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与发展。

作为二战胜利国的核心成员,美国、苏联、英国和中国等国被赋予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地位,并拥有否决权。

联合国通过制定国际法、调解国际争端等方式,为维护世界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 战后秩序的建立二战后,为了避免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争,世界各国积极寻求建立战后秩序。

1945年,联合国成立,并通过联合国宪章确立了一系列国际法原则,如主权平等、领土完整和不干涉内政等。

此外,国际人权标准的确立和战争罪的设定,也促进了国际刑事司法的发展和人权保护的进步。

5. 科技与文化的进步二战期间,科技和武器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例如原子弹的研发和使用。

战后,这些科技成果得到了深入应用和发展,促进了冷战时期的科技竞争。

同时,二战对文化和艺术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深度思考激发了许多艺术家和作家创作出具有深刻思想的作品。

高中历史教学中国近现代史与世界两次大战

高中历史教学中国近现代史与世界两次大战

高中历史教学中国近现代史与世界两次大战中国近现代史与世界两次大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近现代历史与世界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中,世界两次大战对于中国乃至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两次大战的关系、两次大战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在两次大战中的地位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中国近现代史与世界两次大战的关系中国近现代史与世界两次大战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上世纪初期,中国正经历着近代化的风起云涌,而这一时期也是世界大战频发的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作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受到列强的侵略和割据,丧失了国家的完整和独立。

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则更是给予了中国近代史以深远的影响。

二、两次大战对中国的影响1.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中国的经济遭受到严重的破坏,战乱导致了中国的财政危机和失业问题,社会动荡不安。

同时,列强的乱象使得中国社会愈发对外侵略感到强烈不满,逐渐引发了五四运动等一系列爱国运动,中国人民开始提升民族自尊心和觉醒意识。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的主战场之一。

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八年的浴血奋战,为人类的反法西斯斗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烽火硝烟中,中国民众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战争对中国的破坏程度之大可想而知。

然而,正是这场战争让中国人民的意识觉醒,彻底打破了列强对中国的封锁和压迫,同世界其他国家一道建立了平等互惠的国际秩序。

三、中国在两次大战中的地位1.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在列强的压迫下处于一个非常被动的地位。

由于国内割据和政府无能,中国未能在战争中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被动地成为列强之间争夺利益的牺牲品。

2.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站在了对抗法西斯的战线上,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

中国军队在抵抗日本侵略的斗争中努力抵御了日本军队的进攻,对全球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中历史第八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高中历史第八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①二战后,美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庇护日本 使一些日本战犯免于起诉。 ②对日本民主化改造不够彻底。 ③对日本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铲除不够彻底。
——惩处日本战犯和消灭军国主义势力不彻底
自学指导(三):反思篇
请同学们用2分钟阅读第三目,思考:二战 给人类提供了哪些经验教训?自己归纳后用 1分钟讨论达成共识,然后展示。 注意:经验与教训不同,经验是建立在成功 基础之上,教训是建立在失败基础之上。语 言的组织上,包括明白了什么道理和怎么做?
历史文 许多珍贵的人类历史文化遗产被严重破坏
化遗产
---使人类多年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
2. 人性的泯灭、道德的沦丧
(法西斯罪恶累累)
法西斯的暴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
屠杀平民和战俘 南京大屠杀 使用生化武器731部队等 在活人身上进行细菌试验




拉 去 焚
威 辛

2、促进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1)社会主义制度越出一国范围;
(2)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世界殖 民体系瓦解。
3、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奠定了基础(原子能、火箭 技术、电子计算机)
自学指导(五):小结篇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1、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灾难 ----消极
——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意识形态不同 的国家)
自学指导(四):意义篇
内容:阅读教材最后一目,思考“第二次世界 大战的历史意义”。
方法:在阅读教材中勾画要点,做好简要标记, 并把疑点问题也作标记。
时间:2分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意义:
1、使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西欧各国和日本的衰落 (2)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3)苏联军事力量和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反法西斯战争电影观后感

反法西斯战争电影观后感

反法西斯战争电影观后感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正义战争,它给全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极为珍贵。

今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就是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共同创造人类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因为如今的一切都是烈士们用他们的生命换来的,我们只有把国家发展的更加壮大,他们才能在土里安心啊!“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谈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每当响起这首《谈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电影中游击队员扒火车,炸桥梁的镜头便一一都浮现在我的眼前。

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烽火连天的日子,重温着那一幕幕不朽的热血传奇。

电影《铁道游击队》,是抗日战争的一个缩影,是八年抗战胜利的真实写照。

在整部电影中,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游击队员炸毁敌人命脉桥梁的镜头。

这次任务直接决定了这场战争的命运,决定着微山湖上百姓的性命。

冒着敌人的重重防御,我们的游击队员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让两路火车对撞,最终取得胜利,顺利将桥梁炸毁,敌人终于投降了!成功的背后,总会有许多牺牲。

鲁汉的死去,林忠的牺牲,刘洪的险些丧命。

为了国家人民,这些英雄不惜流血牺牲。

场景相当壮观,格外荡气回肠。

不仅男子汉可歌可泣,被日本鬼子严刑拷打但却不落一滴泪的方林嫂,一个女流之辈,性格却刚烈无比,也是值得大家敬重的侠女。

这也是影片中的亮点。

看完影片,我也深深陷入了沉思,中国抗战八年,就是要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因为中国人民是不愿做奴隶的,只要全民族大团结,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一定能打败一切敢于侵犯的敌人。

八年抗战,中国胜利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了,然而我们的民族精神没有因战争结束而被淡忘,中国人民依然记住那笔财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本文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演变过程,重点关注了周朝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唐宋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以及明清时期的君主专制制度。

在第一部分中,作者介绍了周朝的建立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强调了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结合的特点,以及等级森严和血缘纽带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介绍了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包括皇度和郡县制的实施,以及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和影响。

作者指出,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第三部分介绍了唐宋时期的中央政治制度演变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包括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宋朝的分割相权措施,以及汉朝的郡国并行制和元朝的行省制度。

作者强调了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加强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最后一部分介绍了明清时期的君主专制制度和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作者列举了明内阁和清军机处的设置史实,强调了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央政治权力的集中和对社会发展的限制。

1.在明朝时期,废除丞相设立内阁的举措反映了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2.在清朝时期,设立军机处最初是为了用兵西北,后来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

然而,军机大臣均由皇帝任命,只能按照皇帝的旨意行事,因此君主的权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3.明清时期的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中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4.自秦朝到明朝,皇权不断加强,而相权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而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西方列强侵华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也对中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等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展现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等侵华日军的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然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等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历史事件,展现了中华民族全面抵抗外来侵略的坚定意志。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教学目标】【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一、空前的浩劫1.奥斯威辛集中营2.南京大屠杀二、正义的审判1.纽伦堡审判2.远东审判三、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意义重点:简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汲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难点:二战对世界造成的影响【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问题导入和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实叙述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教材的处理上,应突出重点、难点内容,点拨思路,启导分析,给学生留下较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借以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导入新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

这场战争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

它给我们留下的灾难和思考,将深深留在人们几代人的心中难以抹去。

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怎样才能避免这一切历史重演呢?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一、空前的浩劫在这次战争中,法西斯屠杀无辜平民,毁灭人类文明,残暴本性暴露无遗。

举“纳粹残杀犹太”和“南京大屠杀”两例,并指导学生看教材。

1.奥斯威辛集中营奥斯威辛集中营位于波兰南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法西斯在欧洲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之一,在1940年至1945年间,约有400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为使后人永世不忘这一段血腥的历史,并使其永不再现,1947年7月2日,波兰议会通过一项法案,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197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是南京人心中永远的痛。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30万中国平民和解除了武装的军人惨遭杀害。

周恩来总理说过:“可以原谅,但是不可以忘却。

”通过老师介绍或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一些关于奥斯威辛集中营、南京大屠杀的图片及有关文字资料,了解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加深对侵略战争血腥性的认识。

二、正义的审判1. 纽伦堡审判对战败国德国的处置,是美、苏、英、法四大国根据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协定的规定进行的。

高中历史八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必修《中外

高中历史八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必修《中外

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课程标准课标解读课标导航1.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2.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地位。

1.了解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和第三次长沙会战等抗战史实,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正面战场的抗战。

2.结合百团大战、皖南事变等史实,了解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战的作用,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3.了解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4.结合抗日战争胜利的史实,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正面战场的抗战1.淞沪会战注意:淞沪会战≠淞沪抗战(1)概况:1937年 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国民政府奋起自卫,组织了淞沪会战。

(2)结果:中国军队毙伤日军四万余人,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最后日军占领上海。

2.太原会战国共两党配合作战,共同打击敌人。

(1)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日军逼近太原,八路军在平型关伏击日寇,取得平型关大捷。

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忻口会战: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11月初,太原失守。

3.徐州会战(1)时间:1938年1至5月。

(2)指挥者: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3)结果: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地区围歼日军一万余人,取得台儿庄大捷,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4.《论持久战》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1)背景:武汉会战前,毛泽东在延安发表。

(2)内容:总结抗战开始以来的战争形势,针对国内存在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科学论证了中国必须通过持久作战赢得对日作战最后胜利的战略。

人教版课标 高中历史目录

人教版课标 高中历史目录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2007)必修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探究活动课“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课鸦片战争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第13课辛亥革命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第16课抗日战争第17课解放战争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必修2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 发达的古代农业2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3 古代商业的发展4 古代的经济政策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5 开辟新航路6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7 第一次工业革命8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0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1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12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13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4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15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16 大众传媒的变迁探究活动课中国民生百年变迁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17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8 罗斯福新政19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20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21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22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23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24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必修3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3课宋明理学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第7课启蒙运动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第12课破解生命起源之谜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第17课毛泽东思想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2课文学的繁荣第23课美术的辉煌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 旷日持久的战争3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4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1 巴黎和会2 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3 华盛顿会议4 维护和平的尝试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1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2 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3 走向世界大战4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5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7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8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探究活动课一世界大战的启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1 两极格局的形成2 冷战的开始3 美苏争霸4 两极格局的结束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1 朝鲜战争2 越南战争3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4 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5 南亚次大陆的冲突6 两伊战争7 海湾战争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1 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2 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3 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探究活动课二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努力维护世界和平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第2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第3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探究活动课一追寻孔子的足迹第2课西方哲学的代表柏拉图第3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第三单元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第1课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第2课美国国父华盛顿第3课一代雄狮拿破仑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躯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第2课圣雄甘地第3课新土耳其的缔造者凯末尔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1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第2课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第3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第4课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第5课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探究活动课二春天的故事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1课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第2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第4课近代科学之父牛顿第5课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知识点:日本投降和大战的结束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知识点:日本投降和大战的结束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知识点:日本投降和大战的结束日本投降和大战的结束:1、盟军对日本的打击:1945年初,美军已日益逼近日本本土;4月,美军攻占硫磺岛和冲绳岛,轰炸日本本土,日本经济濒于崩溃。

2、波兹坦会议:1945年7月(1)背景:在反法西斯战争全面胜利来临前夕。

(2)内容:①着重讨论战后世界安排问题。

②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3)意义:对战胜日本和维护战后欧洲和世界和平产生积极作用。

3、中、美、苏对日本的打击和日本投降:①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分别投下原子弹。

②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进攻日本关东军。

③中国抗日军民发动战略反攻。

④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胜利结束。

4、日本投降的原因:①原子弹和苏军出兵是加速日本法西斯灭亡的重要因素,而非决定战争结局的因素。

②中国军民的顽强抗战始终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局产生着重要影响。

③结论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才是打败法西斯的关键因素。

相关高中历史知识点: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原因:①法西斯的侵略战争不仅威胁到被法西斯侵略的国家的安全,而且也威胁到英、美资本主义大国的利益,法西斯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敌人。

②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将苏、美两个大国卷入反法西斯战争,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2、过程:①美国改变、放弃“中立”政策:1939年新的《中立法》??1941年通过《租借法》确定了美国参战后“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

②美英联合:1941年8月《大西洋宪章》;③支持苏联:1941年9月苏美英在莫斯科签定关于美英武器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④全世界联合:1942年初华盛顿《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3、性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组成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4、主要活动:①为打败法西斯侵略者,美、英、苏、中四大国经常进行双边或多边的高级会谈,在政治上互相协作。

《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实用标准(试行稿子)》调整意见

《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实用标准(试行稿子)》调整意见

附件3
《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试行稿)》调整意见
说明:2007年秋季起,高中历史课程内容作出重大调整,现行上海市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相对于《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试行稿)》已有较大变化。

本调整意见从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两部分罗列教学内容与要求。

下表中的“学习要点”栏目,进一步规范了二级主题的具体学习内容,与教科书所述内容相比较,基础型、拓展型课程的内容分别减少了约15%。

此外,拓展型课程部分的世界历史模块,相较于教科书,删减了“古代世界的帝国”(一级主题)。

下表中的“学习水平”,其界定参照上海市教委教研室2010年出版的《上海市高级中学历史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即按学习心理特征和实践经验,分为印象(A)、识记(B)、理解(C)和运用(D)四个逐次累积的层级。

较《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试行稿)》中规定的识记与鉴别(A)、领会与诠释(B)、分析与综合(C)、评价与论证(D)为低。

基础型课程
一、世界古代文明
二、中国古代文明
三、现代世界体系的形成与演变
四、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
五、急剧变化中的当代世界
六、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华民族
拓展型课程一、中国历史
二、世界历史。

高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

高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
①牺牲了弱小国家的利益。埃塞俄比亚亡国了,西班牙共和 国政权被颠覆了,中国东北变成了日本的殖民地 ②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助长了法西斯的气焰,增强了法西 斯的实力;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③使许多反对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如苏联对英、法等国心存芥 蒂,不利于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对敌 ④最后英、法等国不得不首先吞下这枚自己种的苦果
含义:英、法、美等西方大国对法西斯侵略行为姑息纵容,以牺牲弱 小国家和民族利益以满足法西斯国家的要求的政策。 ①1931年日本入侵中国,国联未真正制裁日本; ②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国联只进行有限的制裁,英 法听任意大利舰船通过苏伊士运河 ③1936年德意入侵西班牙,英法采取“不干涉政策”,美推行 “中立”政策; ④30年代对德国扩张听之任之。 1935年德撕毁《凡尔赛和约》, 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后又吞并苏台德区;1939年吞并整个 捷克斯洛伐克; ⑤1938年幕尼黑阴谋,使绥靖政策达到最顶峰(为何这样说:英 法公开与法西斯国家勾结在一起,明目张胆地出卖他国利益) ⑥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英法进行奇怪战争
胜利 原因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的 转 折
①莫斯科军民团结一致,在斯大林领导下英勇抗击 ②苏联从东部大量增援部队 ③天气严寒,德军缺乏御寒设备 ①斯大林格勒是位于伏尔加河下游交通枢纽,也是 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和石油中转站 ②莫斯科战役后,德军无力在东线发动全面进攻。 希特勒决定集中力量重点进攻南线,攻占领斯大林 格勒,以便南下高加索,北上莫斯科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的 扩 大
国际 反法 西斯 联盟 的形 成
过程
性质: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组成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意义:大大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的力量,为最后战胜法西斯轴心 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中历史的解析世界现代史中的重要战争与影响

高中历史的解析世界现代史中的重要战争与影响

高中历史的解析世界现代史中的重要战争与影响世界历史上的重要战争对于塑造世界格局以及影响国家和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高中历史教育中,解析世界现代史中的重要战争与其带来的影响是学生们需要深入了解和掌握的内容。

本文将对几场世界现代史中的重要战争及其影响进行分析。

第一场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爆发于1914年,由欧洲列强引发并迅速卷入。

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但战局很快扩大为全球规模。

这场战争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变革,对于整个20世纪的国际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了几个帝国的解体和国家疆域调整。

例如,奥匈帝国、俄国和德意志帝国等强大国家在战争结束后相继解体,各个民族国家迅速兴起。

此外,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对于全球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矛盾的对立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次,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笔。

战争结束后,对德国的极度惩罚和剥削引发了德国社会的不满和愤怒,为纳粹党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这次血腥的战争也加深了国家之间的矛盾和仇恨,为后来的冲突埋下了隐患。

第二场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爆发于1939年,并于1945年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争,对世界产生了深远而复杂的影响。

首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冷战局势逐渐形成。

战争期间,苏联等反法西斯的盟国与美国、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合作,但由于意识形态的分歧以及战后的利益分配问题,战后世界逐渐形成了两极格局,国际关系出现了剧烈的对抗与竞争。

其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家的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例如,欧洲受到战争严重摧毁,在美国的帮助下逐渐恢复并建立了一体化组织,如欧洲经济共同体(现欧盟)。

亚洲也出现了一系列独立的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和以色列等。

第三场战争是冷战期间的朝鲜战争。

这场战争爆发于1950年,发生在朝鲜半岛,并牵扯到了美国和苏联等大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目标导航]一、空前的浩劫1.规模及损失(1)规模空前:战争涉及四大洲及四大洋。

(2)损失巨大:历次战争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军费开支和物资总损失浩大,人类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

2.法西斯的暴行(1)德国:对犹太人进行种族灭绝性的大屠杀。

(2)日本①在沦陷区进行野蛮大屠杀,南京大屠杀遇难者达30万人以上。

②灭绝人性地使用生化武器,成立了代号为“731”的细菌部队,用活人做细菌试验。

③在马来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地,日军也犯下了滔天罪行。

思维点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战争中,尽管参加反法西斯联盟的国家有着各自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代表着各自不同的利益和要求,但是,在彻底打败德、意、日法西斯侵略者的共同目标下,它们互相援助,共同抗击敌人,争取胜利。

二、正义的审判1.纽伦堡审判(1)经过:1945年11月,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在纽伦堡对纳粹德国的首要战犯和犯罪组织进行审判。

(2)结果:1946年10月,纳粹党的领导机构及其秘密警察和党卫军等犯罪组织都得到应有的惩罚。

2.东京审判(1)经过:1946年5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正式开庭。

(2)结果:东条英机等战犯受到惩罚。

(3)地位: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审判。

易混易错纽伦堡审判比较彻底,使法西斯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

美国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对许多日本战犯免于起诉,并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制度。

三、前事不忘,后世之师1.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防止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是消除战争隐患的关键。

2.绥靖主义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霸权野心,未能阻止法西斯国家的局部侵略战争演变为全面侵略战争。

3.突破陈规,积极创新:在战争中,一些国家墨守陈规,军事思想陈旧落后,缺乏创新精神,结果有的遭到亡国的厄运,有的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4.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这是战胜德、意、日轴心国的重要保证,对迅速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思维点拨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和空前野蛮的暴力行为,它毁灭人类的文明,践踏人类的尊严,侵犯包括生命权在内的人类各种基本权利,给我们沉痛的反思。

我们应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2.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唯一条件是保存天皇作为一个独立的统治者的一切权力,这为战后日本在战争反省问题上的错误态度埋下了祸根。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意义1.促使国际政治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国际舞台上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和地位发生巨大变化。

最终结束了300年来西欧列强主宰世界的时代,以美苏两极对峙为特征的新的国际格局逐渐形成。

2.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1)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形成了社会主义世界体系,使之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支新的强大力量。

(2)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3.战争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为战后的科学技术革命奠定了基础。

归纳总结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深刻启迪: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绝不能重演,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国与国之间应和平共处,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知识图示主题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史料一(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他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

同时,他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告:(1)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2)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联合国家宣言》[史料解读](1)《联合国家宣言》说明各国保证以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彻底打败法西斯国家。

[问题思考](1)史料一所阐述的基本观点是什么?答案签字各国保证以全部的军事和经济资源,团结一致,彻底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

史料二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做出了彪炳千古的历史贡献。

……苏联卫国战争给德国法西斯以毁灭性打击,并同盟军一起夺得反法西斯战争欧洲战场的胜利;美英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反击……都是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巨大支持和宝贵援助。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正义战争,它给全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也最为珍贵。

——江泽民[史料解读](2)说明反法西斯同盟国家互相援助是战争获胜的根本保障。

[问题思考](2)从史料一、二中总结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

答案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根本原因;英、美、苏、中的互相配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重要原因;战争的正义性。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启示(1)原因①战争的正义性:战争的性质关系到人心的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所在。

中、美、英、苏等同盟国进行的反法西斯战争,旨在反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保卫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正义的。

②团结就是力量:战争是力量的竞赛,是综合国力的较量,而力量的形成和发展却需要团结。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依靠团结形成的强大力量。

③战略指导正确:战争在几个战场同时展开和进行,如何避免两线作战,实施正确的战略指导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④战争动员有力: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时间持久、消耗巨大的战争,战争的胜利依赖于雄厚的物质基础。

通过战争动员调动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将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2)启示①战争不仅给被侵略国人民,也给侵略国人民带来了灾难,我们必须反对军国主义的复活,捍卫世界和平,决不能让大战的悲剧重演。

②人类命运休戚相关,为了应对人类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应该和平共处,团结斗争。

③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表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和历史前进的最伟大动力。

主题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史料一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

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

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

——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史料解读](1)说明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问题思考](1)依据史料一,分析中国为什么能以大国身份参加此次会议。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会议的重大成果及成果内容。

答案中国在印、滇、缅战场和国内战场坚持抗日,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发表了《开罗宣言》。

规定日本所窃取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史料二令人悲哀的是,人类科技在20世纪的巨大进步,首先加快了“死亡技术”的进步,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导致了大规模的毁灭。

人类扮演了自己的“掘墓人”。

……机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出现,使得人员伤亡的数目大大增加。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几个人投下的一枚原子弹就造成十几万人的伤亡。

——霍布斯鲍姆《人类文明忧思录》[史料解读](2)科学的进步为战争提供了杀伤力更大的武器,使战争更残酷,破坏性更大。

[问题思考](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学技术与战争、和平的关系。

(3)综合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

答案(2)科技对战争与和平的影响: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科技进步可以造福人类,推动社会进步,加速经济发展,保护人类和平;但运用于军事战争,会使战争更加残酷,毁灭性更大,从而威胁世界和平。

战争、和平对科技的影响:战争催生了科技的发明、发展,和平有利于科技的创新和进步。

所以,人类要把科技用于发展,造福人类,避免战争,维护和平。

(3)①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

②人民战争是一定能够取得胜利的。

世界人民进行的反法西斯战争,是反对侵略和奴役、捍卫民族独立的正义斗争,这就决定了胜利属于世界人民。

③统一战线是夺取反侵略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④只有具有现代化的国防,才能进行现代化。

归纳两次世界大战的相似影响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军事法庭将法西斯战犯起诉为:“破坏和平罪”“战争罪”“违反人道罪”。

其中“违反人道罪”指战争发生前和战争期间,对任何平民的杀害、灭绝、奴役及其他不人道的行为。

以下可以作为该罪行证据的史实是()①德国建立奥斯威辛集中营②日本突袭珍珠港③日本“731”部队进行人体试验④德国对英国实施“海狮计划”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A解析德国建立的奥斯威辛集中营是德国残害犹太人的基地,故①正确;日本突袭珍珠港是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属于“破坏和平罪”“战争罪”,不属于“违反人道罪”,故②错误;日本“731”部队进行人体试验是用平民进行活体试验,属于“违反人道罪”,故③正确;德国对英国实施“海狮计划”,属于“破坏和平罪”“战争罪”,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德、日两个法西斯国家都进行了审判和处理,下面关于对两国处理的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A.两国法西斯分子都受到应有的惩罚B.对两国都实行军事占领C.两国原有的政治制度被彻底摧毁D.有效地遏制了两国军国主义的复活答案 B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英、法四国对德国分区占领,美国单独占领日本;纽伦堡审判,使德国法西斯受到应有的惩罚,而东京审判,一些法西斯战犯并没有伏法,日本保留了天皇制,未能有效地遏制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

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依据是()A.战争的主要一方是为制止法西斯侵略,维护世界和平而进行的战争B.战争有利于和平主义的潮流C.战争打击了霸权主义D.战争是由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而引起的答案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判断战争的性质主要应看战争双方的主要目的。

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一方是为制止法西斯侵略、维护世界和平而战,故可判断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德国投降后,美、苏、英、法四国在德国纽伦堡组建国际军事法庭。

1945年11月20日,纽伦堡法庭开始对22名纳粹分子进行审判。

10个多月共开庭400多次,听取或阅读了200多名证人的证言、证词。

根据确凿证据和国际法则,1946年9月30日法庭宣布:判处12人绞刑、3人无期徒刑、2人20年徒刑、1人15年徒刑、1人10年徒刑。

纳粹党领导机构、纳粹党卫军、国家秘密警察和保安勤务处为犯罪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