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将启集装箱航运新时代

合集下载

盐城高质量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的路径

盐城高质量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的路径

盐城高质量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的路径发布时间:2021-01-20T14:51:20.180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6期作者:蔡爱军[导读] 淮河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为盐城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

中共盐城市委党校江苏盐城 224007淮河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为盐城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

“十四五”期间,盐城应紧紧抓住历史机遇,把淮河生态经济带战略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深度对接融合,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找准发展定位,夯实发展基础,放大自身优势,加快把盐城打造成淮河生态经济带名副其实的高质量出海门户。

一、盐城在整个淮河生态经济带中的战略定位(一)辐射淮河流域门户城市充分利用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淮河生态经济带三大国家战略叠加历史机遇,以港口建设为重点,齐头推进公路、铁路、港口、航运、空运等交通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不断完善集疏运体系和服务体系,协调推进河海互联互通,重点打造淮河流域综合交通枢纽、淮河流域商贸物流集散基地、淮河流域开发开放前沿、淮河流域文化旅游集散中心、淮河流域现代生产服务基地。

(二)面向淮河流域创新活力新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聚焦现代钢铁、现代装备制造、绿色化工、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创新生态为基础的全面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通过促进各类主体创新发展,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高科技企业聚集高地;通过提升城市聚才留才能力,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创业人才高地;通过深化区域协同创新,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能级科创平台高地;通过统筹整合要素资源,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最优创新生态高地。

(三)淮河流域高品质历史文化旅游新城紧扣“走向前列”的目标定位,以更高的标准、开放的视野、创新的办法,围绕“人之杰”、“海之阔”、“绿之韵”、“水之灵”四大主题,整合农耕文明资源,创新发展乡村旅游形态,奋力推动旅游发展提档升级,奋力开创旅游发展新局面,真正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战略产业、绿色产业、富民产业,把盐城打造成淮河流域独具魅力的旅游文化名城。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18.08.13•【文号】交办水〔2018〕104号•【施行日期】2018.08.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运正文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交办水〔2018〕104号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省(市)交通运输厅(委),长江航务管理局:经交通运输部同意,现将《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2018年8月13日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和《交通运输部等十八个部门关于进一步鼓励开展多式联运工作的通知》(交运发〔2016〕232号)等要求,以江海直达、江海联运、铁水联运等为重点,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构建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更好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宜水则水、宜陆则陆,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快运输结构调整,着力发挥水运的比较优势和多式联运的组合效率,大力提升和完善长江黄金水道功能,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更加顺畅、绿色高效的交通运输保障。

到2020年,构建有机衔接、具备竞争力的铁水联运系统,基本形成长江干线、长三角地区至宁波—舟山港、上海洋山江海直达运输系统,进一步完善干支直达、通江达海、区域成网的水运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互联互通的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服务体系。

长江经济带主要港口铁路进港率达到80%以上,大宗散货铁路、水运集疏港比例力争达到90%以上,重点集装箱港口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以上,力争上海洋山集装箱江海直达比例达到20%.二、主要任务(一)着力补齐联运基础设施短板。

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印发《关于打造南京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的实施意见》

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印发《关于打造南京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的实施意见》

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印发《关于打造南京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8.14•【字号】•【施行日期】2022.08.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发展规划正文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印发《关于打造南京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江苏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快建设南京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全力推进南京交通运输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全省建设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展现新作为,为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提供支撑和保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市第十五次党代会部署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目标,聚焦“国际化”“一体化”“现代化”,提高国际扇面联通水平,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增强国内扇面辐射能力,构建保障区域经济发展的链接枢纽;提升交通发展软实力和资源配置能力,支撑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打造通达全球、衔接高效、功能完善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为全省乃至全国现代化发展大局做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坚持国际视野。

聚力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联动上海、杭州共建长三角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全面提升链接全球能力,保障资源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

对标国际先进城市,全面提升南京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坚持系统观念。

聚力建设高能级辐射的国家中心城市,提升国内扇面辐射能力,全方位融入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统筹港口、高铁、机场、高速公路和城市内部交通等建设,更好发挥在南京都市圈、长三角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

水路运输发展历史及现状

水路运输发展历史及现状

水路运输发展历史及现状水路运输发展历史及现状目录一、水路运输发展历史(一)、古代水路发展历史(1)、奴隶社会(2)、春秋战国(3)、秦汉时期(4)、隋唐时期(5)、宋元明清(二)、近现代水路运输发展历史(1)、清末水路发展状况(2)、改革开放后水路发展状况二、水路运输发展现状 2017年水路运输市场发展情况(一)、水运建设投资额分析(二)、水路货运货物完成量(三)、水路货运运输格局(四)、水路运输的机遇挑战 2018年水路运输市场发展情况(一)国内沿海航运市场总体平稳。

(二)海峡两岸间航运市场。

(三)国际航运干散货市场总体较好,集运市场平稳,原油市场触底回升。

三、水路运输设备发展现状(一)、中国船舶发展情况水路运输简介:水路运输是以船舶为主要运输工具、以港口或港站为运输基地、以水域包括海洋、河流和湖泊为运输活动范围的一种运输方式。

水运至今仍是世界许多国家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特点:水路运输是为目前各主要运输方式中兴起最早、历史最长的运输方式。

其技术经济特征是载重量大、成本低、投资省,但灵活性小,连续性也差。

较适于担负大宗、低值、笨重和各种散装货物的中长距离运输,其中特别是海运,更适于承担各种外贸货物的进出口运输。

一、水路运输发展历史(一)、古代水路发展历史(1)、奴隶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后,交通多恃水道,并始用木板造船。

夏、商、周各代的国都,为便于诸侯朝贡和人员往来,均务求舟楫之至。

另据史载,当时长江、黄河与淮河都已通船。

如在黄河流域,船只可溯航至禹门口一带,并经汾水可通至山西曲沃,经渭水可通达秦都雍(今陕西凤朔、宝鸡间);在长江流域,船只西可通达四川的宜宾和成都(溯岷江),北经汉水转唐白河可抵河南的南阳,南分别经湘水及其支流来水可通到广西全州和湖南郴县。

通过海上,同附近的日本和越南也时有往来。

(2)、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南方,仍主要发展水运,先后开凿有沟通江、淮两大流域的邗沟运河(今苏北里运河的前身),和沟通黄、淮两大水系的鸿沟运河等,使我国东部形成有黄、淮、江三大水系相互连接的水运交通网,进而也推动了原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吴、越等地的开拓与发展。

交通运输部关于新时代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的意见

交通运输部关于新时代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的意见

交通运输部关于新时代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24.06.06•【文号】交规划发〔2024〕67号•【施行日期】2024.06.0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运正文交通运输部关于新时代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的意见交规划发〔2024〕6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委),部属各单位,部内各司局: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决策部署,推动实施全国港口航道布局规划,优化提升全国水运设施网络,推动水运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水运新篇章,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战略谋划和规划引领,强化统筹协调和部省协同,突出保障有力和适度超前,加快建设国家港口枢纽体系,全面攻坚国家高等级航道,打通内河航运堵点卡点,实施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着力推进一体化发展,高质量构建现代化的港口与航道体系,全面推动全国规划落地实施。

二、强化新时代水运战略研究和规划工作(一)加强重大战略性问题研究。

围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总体要求,部组织开展水运发展重大战略、重大政策、重大工程、技术创新等系统性、前瞻性问题研究。

部省合力,深入推进水运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国家高等级航道建设重点技术问题、港口岸线资源科学利用有效保护政策,以及长江口、珠江口储备港址和长三角水网地区江(河)海联运通道规划等问题研究。

相关省份要结合落实中央精神和本省份工作部署,深入研究符合本地区特点的水运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港产城协同、港航贸一体化等重大问题。

(二)科学开展布局规划、总体规划编制。

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淮河生态经济走廊论文

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淮河生态经济走廊论文

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摘要:文章立足于构建淮河生态经济走廊的宏观目标,围绕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主题,分析淮安交通发展现状和不足,明确下一步的发展思路及主要任务,提出相关保障措施。

关键词:淮河流域;交通运输;枢纽;生态经济;战略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6-0040-02以淮安和蚌埠为双核,建设淮河生态经济走廊,一方面可以有效推进《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和《安徽皖江城市带发展》两大国家战略的对接,协调东中部发展,加速“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从淮安自身来看,也策应省委、省政府“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和“加快苏北全面小康建设”的战略举措,契合“加快融入长三角、策应沿海大开发、服务中心城市建设、推动地方产业发展”的交通发展思路。

1 交通发展现状与不足1.1 淮安交通发展现状近年来,淮安交通运输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宏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市初步形成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并举的立体化大交通网络。

一是公路枢纽地位更加突出。

公路总里程达到12 461 km,高速公路达到380 km,率先在苏北联网成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里程达747 km,被交通运输部命名为国家级公路枢纽。

二是内河航运枢纽基本确立。

航道总里程达1 486 km,京杭运河两淮段航道完成“三改二”工程,解决苏北运河运输“瓶颈”问题,可常年通行2 000 t级船舶,提前开工建设盐河航道整治工程。

三是铁路联网快速推进。

建成淮安新火车站,新长铁路并入国家干线铁路网,宿淮铁路顺利开工。

四是港站服务能力有效增强。

现有港区7个,吞吐能力超过6 000万t,内河集装箱年运量突破5万标箱,占全省内河60%份额;建成7个综合汽车客运站,做到县(区)一级汽车客运站全覆盖。

五是航空运输实现零的突破。

淮安涟水机场于2010年投入运营,年客运吞吐量突破23万人次,超过盐城南洋机场,货物吞吐量超过连云港白塔埠机场。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内河航运发展纲要》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内河航运发展纲要》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内河航运发展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20.05.29•【文号】交规划发〔2020〕54号•【施行日期】2020.05.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运正文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内河航运发展纲要》的通知交规划发〔2020〕5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局、委),部属各单位,部内各司局:现将《内河航运发展纲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交通运输部2020年5月29日内河航运发展纲要内河航运是综合运输体系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流域经济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服务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战略部署,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实施,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特制定本纲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交通强国建设为统领,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衔接协调、融合发展,坚持整体推进、协同发展,坚持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科学开发和保护内河航运资源,着力补齐发展短板,加强与其他运输方式衔接,加快提升效率效益,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有力促进运输结构优化,实现内河航运现代化,更好服务交通强国建设和国家重大战略实施。

(二)发展目标。

到2035年,基本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

内河航运基础设施、运输服务、绿色发展、安全监管等取得重大突破,在综合交通运输中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服务国家战略的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内河千吨级航道达到2.5万公里;主要港口重点港区基本实现铁路进港;内河货物周转量占全社会比重达到9%;重要航段应急到达时间不超过45分钟,主要港口(区)应急到达时间不超过30分钟;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船占比显著提高,船舶污水垃圾等污染物实现应收尽收、达标排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内河航运广泛应用。

对江苏运河航运和沿线城市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思考

对江苏运河航运和沿线城市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思考

对江苏运河航运和沿线城市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思考邵彬;邵芸【期刊名称】《中国海事》【年(卷),期】2018(000)005【总页数】3页(P29-31)【作者】邵彬;邵芸【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地方海事局;江苏省淮安市地方海事局【正文语种】中文京杭运河连接中国南北,江苏段运河全长683km,沿线共有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8个城市,占全省地级市数量的2/3。

它是历史上著名的“南粮北运”通道,也是航运价值最高的水道,担负着长三角地区大宗物资中转集散及北煤南运等战略任务,在长三角地区以及整个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不言而喻。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内河水运“十二五”规划》《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等一系列政策与规划,内河水运发展已经进入历史黄金机遇期。

江苏是内河航运大省,京杭运河江苏段是运河全线通航等级最高的航段,江苏内河航运物流业的定位与发展,关系到近7 900万江苏人民的福祉。

因此,科学分析京杭运河江苏段水运发展状况,对准确把握沿线城市未来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沿线的8个城市政府部门也都相应制定系列发展规划,并把发展水运和沿运河生态、风光带建设等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京杭运河江苏段水域概况京杭运河北起苏鲁两省交界处的徐州二级坝,南至苏浙两省交界的苏州鸭子坝,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北运河和苏南运河,其中苏北运河475km(徐扬段404km、湖西航道57.5km、中运河13.5km)、苏南运河208km。

目前,京杭运河江苏段是国家水运主通道,也是江苏“两纵四横”干线航道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通航条件最好、船舶通过量最大、社会经济效益发挥最为显著的航段,由北向南连接微山湖、骆马湖、洪泽湖、高邮湖及太湖等,贯穿淮河和长江两大水系(南北水位落差约34m)。

此外,京杭运河苏北段航道经过整治,已成为全省唯一的二级航道,航道等级仅次于长江,可全线通行2 000吨级船舶;运河苏南段也已完成三级航道的改造,占全省2.8%的内河航道里程,完成了全省内河港口吞吐总量的25.6%。

内河集装箱船运输服务的现状调研及市场分析

内河集装箱船运输服务的现状调研及市场分析

内河集装箱船运输服务的现状调研及市场分析市场背景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和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内河集装箱船运输服务在我国的交通运输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种高效、安全、环保的运输方式,内河集装箱船运输逐渐成为物流业的热门选择。

本文将对内河集装箱船运输服务的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并对其市场进行分析。

内河集装箱船运输服务的现状调研1. 内河航运网络的构建内河航运网络是内河集装箱船运输服务的基础,其覆盖范围与船舶数量直接关系到服务的快捷性和容量。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中国内河航运网络已经初步建立,覆盖主要河流和港口,以长江和珠江为主要航道,其他河流(例如黄河、淮河、松花江等)也逐渐建立起相关航运服务。

此外,内河航运联盟的成立,多港合一的航线规划也有助于提高内河集装箱船运输服务的效率和普及度。

2. 内河集装箱运力的提升内河集装箱船运输服务所需的船舶和装备的提供对于运输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调研数据显示,国内船厂和造船企业密切关注内河集装箱运输市场的需求,积极研发和生产与之相适应的船舶和装备。

现代化的内河集装箱船舶不仅具备较大的载货容量和航速,还具备智能化、环保化的特征,提供更加优质的运输服务。

3. 内河集装箱船运输服务的效率提升内河集装箱船运输服务的效率对于市场竞争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调研表明,目前我国内河集装箱船运输服务的效率有待提升。

其中,船舶定期开行的频率和准点率是衡量运输效率的重要指标。

在这方面,部分企业已经采取措施加以改善,例如增加航次、优化航线、引进智能物流调度系统等。

此外,相关的政策和制度的完善也有助于提高内河集装箱船运输服务的效率。

市场分析1. 市场规模和增长潜力据调研数据显示,内河集装箱船运输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随着我国内贸环境的改善、物流技术的革新以及政府对内河航运的扶持政策,内河集装箱船运输市场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特别是在内河航运网络的不断完善和内河集装箱船舶的提升之下,市场的增长潜力更为巨大。

宿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运宿迁”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宿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运宿迁”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宿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运宿迁”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宿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2.20•【字号】宿政发〔2023〕153号•【施行日期】2023.12.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运正文宿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运宿迁”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为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的意见》(苏政发〔2023〕24号)有关要求,进一步发挥我市水运资源优势,持续推动我市水运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推进宿迁市“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和长三角北翼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江苏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以宿迁“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为引领,以“淮河水运中心、运河航运枢纽”建设为目标,抢抓水运发展机遇,全面加快“水运宿迁”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我市高等级航道和港口建设,打造覆盖更广、标准更高、联动更畅、效益更佳的现代化水运体系,促进我市水运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贡献宿迁力量。

二、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宿迁水运资源丰富的特色优势,着力推进“淮河水运中心、运河航运枢纽”建设,进一步推动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实现宿迁水运高质量发展。

到2025年,基本建成“东部出海、区域成网、县市达标、内联外畅”的高等级航道网络,二级航道里程达到110.16公里,占全省总里程10%;三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达到245.15公里,占全省总里程9%。

打造现代化服务水平的港口枢纽,港口吞吐量达到33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5万标箱。

到2030年,二级航道里程达到224.36公里,三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达到290.15公里;港口吞吐量达50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60万标箱。

加快完善内河集装箱转运体系 促进运河经济向海河经济转型

加快完善内河集装箱转运体系 促进运河经济向海河经济转型

第11卷第2期中国水运V ol.11N o.22011年2月Chi na W at er Trans port Februar y 2011收稿日期:2011-01-26作者简介:惠东升(5),男,江苏灌南县人,江苏省运河航运有限公司法制办主任、企业法律顾问、经济师。

庞进亮(65),男,江苏省淮安市交通局科技处处长。

加快完善内河集装箱转运体系促进运河经济向海河经济转型惠东升1,庞进亮2(1江苏省运河航运有限公司,江苏淮安223002;2江苏省淮安市交通局科技处,江苏淮安223002)摘要: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作为地处苏北欠发达地区的江苏省淮安市,如何发挥自身水运资源优势。

抓住机遇积极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构筑淮河与苏北段运河的水路集装箱转运体系,促进运河经济向海河经济转型,促进了淮安乃至苏北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内河水运企业的转型升级。

本文作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内河水运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文中旨在期待政府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淮安水路集装箱的发展,从而有效发挥淮安内河水运在淮安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淮安;内河集装箱;转运体系;海河经济中图分类号:U 6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973(2011)02-0041-02集装箱运输作为先进运输方式,以其装卸便利、运输安全等优越性在国际贸易运输中得到广泛应用,被誉为世界运输业的一次革命。

集装箱运输是运输领域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更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江苏省淮安市自古以来就是“五水交汇,九省通衢”的水陆中转中心,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淮安的经济发展只有抓住集装箱运输这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运输方式,促进运河经济向海河经济转型,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最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品质。

一、淮安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的优势分析集装箱运输是现代物流的核心领域,也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方向,在现代物流中日益显示出优越性,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福建重点推进港口群建设

福建重点推进港口群建设
同管理 , 力优 化 结构 , 优 扶 强 , 努 扶 促进 规 模 化 、
集 约化 、专业 化 经营 。
海 外 ”大物 流格 局 的 形成 ,加快 推动 武汉 长江 中
游 航 运 中心建 设 。
( 京 生 )
( 京 生 ) 丹 东港成 东北 地 区新 出海 通道 和对 外开放 门户 国家 发 改委 东 北 振兴 司 巡视 员王 树 年 2 1 02 年 8月 9日透 露 ,《 国东 北地 区面 向东北 亚 区 中 域 开放规 划 纲要 》( 以下简 称 《 要 》 纲 )已经 获 得
设 8 0亿 元 目标 实施方 案》 0 ,8月至 l ,福建 2月
曹妃甸 港 区正 式对外 开放 从 国家 口岸 管理办 公室 获悉 ,河北 省 曹妃甸
省将 开展为期 5个 月 的交 通运输 建设攻 坚 战 ,确
保 完 成投资 3 0亿元 ,力争 4 0亿元 ,其 中港航 8 3
港 区对 外开放 正式 通过 国家验 收 ,该港 区将 成 为
( 京 生)
洋 山港 泊位平 均等待 时 间将缩 短一 半 ,利用 率将
由 7 %上升 至 8 %,年 集装 箱吞 吐量将 增加 18 2 4 3 万 T U,年港 口货物吞 吐量 将增 加 11 1 t E 6 万 。
( 21 0 2年 8月 8日,福建 省交通 运输 厅 正式 印 发了《 奋战 10天 ,全面 完成 2 1 5 0 2年交 通运 输建
进靠 国际航行 船舶 和进 出 国际贸 易货物 , 为曹妃
侮 临港工 业产 业对接 国际市场 开辟 了直 达通 道 ,

同时 ,福 建 省将进 一步重 点打 造厦 门东南 国
46 ・

依托合裕线打造合肥江淮航运中心Ⅰ级航道的思考

依托合裕线打造合肥江淮航运中心Ⅰ级航道的思考

收稿日期:2018-03-22作者简介:沈保根(1982-),男,安徽省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高工。

依托合裕线打造合肥江淮航运中心Ⅰ级航道的思考沈保根,张 伟摘 要:引江济淮工程建设后,长江水系和淮河水系航运在合肥境内汇聚,作为线路上最重要的城市,合肥具备打造江淮航运中心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本文根据合肥市江海直达的需要,提出升级改造路线。

并经过比较,认为不能片面提升航道等级,需结合城市发展空间合理布设江淮航运中心与江海联运的转接点。

关键词:引江济淮;合裕线;江淮航运中心;江海直达中图分类号:U67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8)05-0049-02近年来,按照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的战略定位,合肥市积极打造“四纵五横、两环多射”的高等级公路网、 “米”字形铁路网络、区域性国际航空港、高等级水运网,共同合力发展多式联运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随着长江流域承接产业转移带来的水运服务需求,上海自贸区的经济辐射扩大,合肥市需要整合现有的优良航资源,充分发挥引江济淮工程在合肥境内汇聚长江水系和淮河水系航运的效益,激发江淮中心城市合肥的经济活力。

一、依托合裕线Ⅰ级航道发展江海直达运输城市竞争力 目前合肥市对外只有唯一的通江航道——合裕线航道,全长约132km ,分南淝河航道、巢湖航道、裕溪河航道三段,为Ⅱ级标准。

合肥地区集装箱运输主要合肥港集装箱码头转南京、芜湖及上海等港口过驳,实现联运,尚不能实现江海直达运输。

要进一步巩固合肥市江淮航运中心地位,提升航道的通行能力,适应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降低物流成本和减少物流环节,扩大合肥市乃至周边地区对外开放综合影响力,进一步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如何充分利用现有合裕线,将之升为Ⅰ级航道是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

二、入江航道升级改造路线 1.利用现有航道优化航线(1)开发合肥港至宁波—舟山港航线目前外贸集装箱航线为合肥港—南京港—洋山港或合肥港—芜湖港—洋山港,未来合肥江淮航运中心还可以开发其他外贸集装箱航线,可以利用合裕线—长江—芜申运河—杭甬运河航道到达宁波—舟山港,航道等级依次为Ⅱ级、Ⅰ级、Ⅱ级和Ⅳ级,可以看出杭甬运河航道段为新辟航线的“瓶颈”段,未来合肥港至宁波—舟山港外贸集装箱航线船型可参考杭甬运河集装箱代表船型。

安徽省引江济淮工程通航安全风险预测及对策建议

安徽省引江济淮工程通航安全风险预测及对策建议

安徽省引江济淮工程通航安全风险预测及对策建议作者:尤兴涛姜玉波来源:《水运管理》2022年第03期【摘要】为保障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航道通航安全,通过统计分析安徽省近年来内河水上交通事故的特征,研究预测引江济淮工程沿线的事故多发点,提出保障通航安全的建议:加强工程沿线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合理布局和建设应急救助基地、制定引江济淮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构建安全信息监管系统。

【关键词】引江济淮工程;通航安全;水上交通事故;事故分析0 引言引江济淮工程集供水、航运、生态等巨大效益为一体,是当今标志性的重大调水工程和当代综合性的水资源配置工程。

引江济淮工程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总的方向是从长江引水,分别经西兆河线和菜子湖线注入巢湖,然后经派河上溯后抽水上岗,通过开挖明渠穿越江淮分水岭入东淝河上游,经瓦埠湖调蓄后注入淮河干流,最后经蚌埠闸调蓄后利用颍河等河道继续向皖北、豫东送水。

工程沿线涉及淮南、合肥、安庆、铜陵、芜湖等市,是第二条平行于京杭运河的南北大通道,贯通后沿线船舶流量密度大,开展航道沿线通航安全风险预测分析工作是十分有意义的。

1 安徽省内河通航安全现状1.1 内河通航安全现状2011―2020年安徽省内河管辖水域共发生水上交通事故545.5起、死亡53人、沉船133艘,直接经济损失万元(见表1),其中,2020年发生运输船舶水上交通事故11起(较大事故1起、一般等级事故3起、小事故7起)、死亡(失踪)6人、沉船17艘,直接经济损失140.2万元。

1.2 事故特征分析(1)从事故种类分析,碰撞事故依然是事故的主要种类。

(2)从船舶类型分析,事故船型多为散杂货船,罐装船、危险品船等新型安全风险显现。

(3)从事故时段分析,中午已成为内河水上交通事故的高发、易发时段,夜间时段事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4)从事故原因分析,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船员面对突发事件应对迟缓和操作不当,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5)从事发地点分析,干线航道、旅游航道、封闭湖库区、涉水工程施工水域、港口水域、船闸水域和锚地等都属于事故易发水域。

发展淮河水运,,服务经济建设

发展淮河水运,,服务经济建设

发展淮河水运,,服务经济建设xx年xx月xx日•淮河水运的发展现状•淮河水运对经济建设的服务作用•淮河水运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淮河水运发展的战略构想目•淮河水运发展对经济建设的未来影响•结论录01淮河水运的发展现状淮河古代水运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初具规模。

古代淮河水运20世纪以后,淮河水运得到了快速发展,先后建设了多个港口和航道。

近现代淮河水运淮河水运的发展历程港口结构目前,淮河流域共有港口近200个,其中主要港口有淮安、徐州、蚌埠等。

航道结构淮河干流和主要支流形成了“一干六支”的航道网络格局。

淮河水运的现状结构货运量2019年,淮河水系完成货运量4.3亿吨,其中内河货运量2.2亿吨。

航线覆盖范围淮河水运的航线覆盖了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省份的多个城市。

淮河水运的发展规模02淮河水运对经济建设的服务作用1淮河水运对经济的推动作用23淮河水运连接长江、淮河等水系,为沿江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促进沿江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通过发展水运,企业运输成本降低,提高产品竞争力。

增强企业竞争力水运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如港口装卸、仓储、物流等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创造就业机会03优化资源配置水运发展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地区间产业转移和分工合作。

淮河水运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作用01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水运发展推动沿江沿海地区产业结构由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

02提高产业协同效应水运带来的交通便利,促进企业间合作,提高产业协同效应。

水运发展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支持,促进城市产业集聚和发展。

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水运发展促进城市交通便捷,提高城市地位和影响力。

提升城市地位水运发展减少陆路运输对城市环境的污染,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增强城市环境质量淮河水运对城市发展的助力作用03淮河水运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淮河干流和主要支流航道网尚未完全形成,通航里程和覆盖范围有限。

航道网络不完善淮河航道上的船闸数量较少,且部分船闸设施老化、通过能力不足,制约了水运物流的畅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河将启集装箱航运新时代
新港二期建成后,将填补淮河集装箱航运空白,对蚌埠乃至皖北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将是一个有力促进。

蚌埠市地方海事局副局长信纪华说。

由安徽省发改委主持的《蚌埠新港二期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会日前在合肥市结束,该工程设计新建2 个1000 吨级多用途泊位,投产后可结束淮河无集装箱码头的历史。

信纪华介绍,蚌埠市每年有2 万多箱集装箱通过陆路外运。

具备水路运输条件后,蚌埠市企业集装箱可通过淮河黄金水道通江达海,大幅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对外贸型企业来蚌投资将产生很强的吸引力。

蚌埠新港二期工程是省861 重点建设项目,也是省交通厅今年计划开工的两个水运重点项目之一。

工程设计年通过能力为件杂货57 万吨、集装箱5.5 万TEU(20 英尺标准集装箱),配套建设堆场、道路、仓库等生产生活辅助设施,项目占地约410 亩,估算总投资27789.98 万元。

据介绍,该项目可大幅提升蚌埠港口装卸能力。

设计在一期工程上游连续布置2 个长132 米的多用途泊位,码头前沿配备2 台40t-20m 多用途固定吊机和2 台20t-20m 固定吊机,千吨以上大型驳船尤其是集装箱船可靠港作业。

配套建设临港综合物流园区,方便货物水陆中转,减少企业仓储运输成本,亦可为发展临港经济创造条件。

据了解,蚌埠地处淮河中下游,淮河主航道横贯东西,涡河、浍河等支流汇聚,水运范围上至豫北皖北、下至长三角,并可经长江航道入海。

十一五期间,蚌埠新港一期、蚌埠复线船闸、淮河首个液货专用码头等重点工程建成投产。

十二五期间,安徽省计划完成水运投资240 亿元,其中加快建设淮河黄金水道、大力发展蚌埠水运,已成为全省水运发展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