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间劳动力迁移对地区差距的影响

合集下载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研究述评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研究述评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研究述评专题述评摘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基础设施、人文历史环境、政策制度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然而,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各种因素的作用往往是不同的。

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的研究主要可分为经济增长因素决定论、地理环境决定论和制度决定论。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需要从制度入手,尤其是以竞争中性为原则完善产权制度,加强欠发达地区产权保护公平程度,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交易成本;产权保护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制度性交易成本的界定、测度及降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7BJL01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项目“行政审批改革、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18-1-03-45)中图分类号:F01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982(2021)02-0054-0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区域发展的差距,对前者,国内外学者有对“中国奇迹”的理论解释,而对后者,则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影响因素的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基础设施、人文历史环境、政策制度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然而,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各种因素的作用往往是不同的。

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的研究主要可分为经济增长因素决定论、地理环境决定论和制度决定论。

本文对这三种主要观点进行述评和比较,试图在此基础上探讨导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深层次原因,为我国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改革目标提供参考。

一、经济增长因素决定论经济增长因素决定论主要基于要素投入与配置的视角分析区域发展的差距,主要围绕劳动力数量、人力资本差异、资本稀缺程度、技术能力、要素配置效率展开。

这类文献核心观点认为资源配置效率与丰富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地区经济差异。

区域分工、区际贸易与地区工资差距关系

区域分工、区际贸易与地区工资差距关系

期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区域经济】区域分工、区际贸易与地区工资差距关系研究王文良(宁夏石嘴山市委党校,宁夏石嘴山753000)[摘要]分析我国地区之间工资差异的变化趋势及其产生的根源,对我国制造业区域分工水平进行测度,得出我国地区之间的工资差异总体上呈现先扩大后收敛的趋势,其中转折点在1999年前后;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在产业层面上的区域分工水平在1998年前后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并从劳动力流动与区际贸易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地区之间工资差异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区域分工;工资差距;区际贸易;要素流动[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10-0072-04作者简介:王文良(1984-),女,宁夏石嘴山市委党校助教,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和公共管理。

一、理论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我国地区之间的工资差异是在逐步扩大还是趋于收敛的问题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

蔡昉等(2000)的研究注意到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收敛的俱乐部”,具体表现在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在不断加大,东部地区的工资水平增速明显要高于中西部地区,但是东部地区的工资差异却呈现出收敛的趋势。

钟笑寒(2006)的研究显示,地区间劳动力的流动并没有带来区域收入差距的收敛。

无论是城乡差距,还是地区差距,都没有呈现出缩小的趋势。

相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却出现了显著的扩大倾向。

而根据王建新和黄鹏(2009)的测算,中西部地区的相对工资增长速度在1999—2007年间要明显高于东部沿海地区。

在这一期间,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劳动力收入水平出现了显著的收敛趋势。

钟笑寒(2006)研究发现,地区工资水平与劳动力收入之间呈现出一种U 型关系。

随着早期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以及劳动力流动的加速,地区之间的工资水平差距逐步扩大,而到了后期则表现出明显的收敛现象。

区间工资差距先是扩大,后期则“收敛”。

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分析

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分析

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分析区域发展差异是指不同地区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这种差异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下面将从地理环境、资源禀赋、政策导向和人口流动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地理环境是影响区域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灾害等都会对地区的发展产生影响。

比如,沿海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与外界联系紧密,往往具有较强的经济发展动力。

而内陆地区由于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等因素,发展相对滞后。

此外,气候条件也会对农业、旅游等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

其次,资源禀赋是导致区域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

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差异会导致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的差异。

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能够依靠资源优势发展相关产业,从而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例如,煤炭资源丰富的山西省在过去几十年中依靠煤炭产业快速发展,成为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而资源匮乏的地区则面临着发展困境,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来促进经济发展。

第三,政策导向也是导致区域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政策导向会对不同地区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中央政府的政策倾向和资金投入往往会影响地方政府的决策,从而导致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

例如,中央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中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大力支持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缩小了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

最后,人口流动也是导致区域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口流动会导致人力资源的分布不均,进而影响地区的经济发展。

例如,大城市的人口流入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增长。

而农村地区的人口外流则导致了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制约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地理环境、资源禀赋、政策导向和人口流动等因素都会对不同地区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实现区域发展的均衡和协调,政府需要制定差异化的政策措施,促进不同地区的协同发展。

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差距的文献综述

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差距的文献综述
接 关 系? 不 同 于 以往 关 于 劳 动 力 流动 与地 区 间 收 入 差 距 关 系 经验 研 究 和 理 论 分 析
劳 动 力 流 动 与 地 区差 距 的 文 献 综 述
●薛 占栋 李 璇
的影响进行 了研究 ;众多学者研究 了收入差距对 劳动 力流动的 影响。本文更关 注后 者 , 所 以对于收入差距对劳动力流动的影 响 的综述部分 淆参考王秀芝 , 尹继东 ( 2 0 0 7 ) 。 那么 , 接下来我们需要思考 的问题 是 , 劳动力 流动 能缩小地 区收入差距吗 ?如果答 案是 肯定的 ,理论与现实 的相悖怎 么解 释?如果不能 , 又 当如何解决两者 同时扩大 的问题? 1 . 基 于新古典增 长理论 的研究 。2 O世纪 6 0年 中期 , S o l o w ( 1 9 5 6 )等人提 出了 以技术 进步论 为 中心 内容的新 古典 增长模 型, 该模型揭示 了各 国经济增长水平的差距 。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 中, 由于资本边 际报酬递减 的性质 , 人均增长率倾 向于与人均产 出和收入 的初始水 平负相关 。尤其是 , 如果经济体在偏好和技术 方面是相 似的 , 那么较穷 的经济体 比较富的经济体增长更快 。 研 究发展中国家国内迁移的传统框架一Ha s — T o d a r o ( 1 9 7 0 ) 模型 , 描述了一个迁移过程使农 村地区劳动力报酬等于城市部 门预期 工资的均衡 机制。由于劳动力 的边 际报酬假设为递减 , 由农村地 区迁入城市 的劳动力提 高了农村地区工人的边际产 品。而 由于 制度 的原 因 , 城 市工资是 黏性的 , 或者 由于遵从效 率工资原 则 , 城市 工资是内生决 定的。总之 , 城市现代 部门的工资是不受迁移 影响的 , 而城市 非正规部 门的工资或者保持不变 , 或者降低 。在 任何一种情况下 ,这种迁 移模式解释了 区域 间可能有一个持久 稳固的工资差异 , 但 是它也指 出相对而言于没有迁移 时 , 迁移还 是有 助 于 趋 同 的 。 传统贸易理论也认 为要 素的地区间流动推动 了要素价格 的 均等化。 奥林 ( 2 0 0 1 ) 指 出, 地区间商品贸易的后果是生产要素价 格的均等化 , 而生产要素 的地 区间流动可以达到同样 的效果 。当 生产要素 由价格较低 的地 区流出价格较高地 区时 ,在价格较低 地区的生 产要素减少 了, 从而报酬增加 了, 而在价格较高地 区的 价格 下降 了。地 区间生要素 流动趋于使有关地区 的价格较为一 致。总之 , 要 素流动是商 品的替代物 , 两者都将推动地 区间价格 均衡 。实际上 , 这也是其要素边际报酬递减的新古典假设 。 2 . 基 于 内生 增 长 理 论 的研 究 。 以 R o m e r ( 1 9 8 6 ) 、 L u c a s ( 1 9 8 8 ) 的研 究为开端 的内生增长理论 ,是经济学家所提出的各种理论

区域协调发展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

区域协调发展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

区域协调发展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协调发展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

区域协调发展强调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社会福利和资源利用的平衡,旨在实现全国各地的共同繁荣。

本文将分析区域协调发展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并探讨其优势和挑战。

一、区域协调发展对地方经济的影响1. 优化资源配置区域协调发展可以促进资源在地方间的合理配置。

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的资源优势,通过区域协调发展,可以将各地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例如,东部地区发达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可以与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相结合,形成互补发展的局面。

2. 刺激经济增长通过区域协调发展,可以实现地方经济的协同发展,促进整体经济增长。

不同地区之间的合作和协同可以带来规模经济效应和产业链条的完善,从而刺激经济的增长。

例如,以长三角地区为核心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通过打破地理边界和制度壁垒,促进了产业的集聚和经济的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3. 优化产业结构区域协调发展可以推动地方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通过区域协调发展,可以引导各地区的产业布局合理调整,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实现产业链的完整和产业升级。

例如,西部地区通过与东部地区的合作,可以引进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

二、区域协调发展对地方社会发展的影响1. 减少地区差距区域协调发展可以减少地区间的经济和社会差距。

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差异较大,通过区域协调发展,可以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平衡发展,减少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平现象,提高地方社会发展的均衡性和可持续性。

2. 提升社会福利水平通过区域协调发展,可以提升地方社会福利水平。

各地区之间的协同发展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地方居民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教育和医疗资源等公共服务,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3. 促进人口流动和城镇化进程区域协调发展可以促进人口流动和城镇化进程。

不同地区之间的协同发展可以吸引人口流入,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人才的集聚,推动农村转移人口向城镇转移,促进城市建设和发展。

地域发展差异知识点总结

地域发展差异知识点总结

地域发展差异知识点总结地域发展差异是指不同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和速度上存在的差异。

这种差异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都存在,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地域发展差异的形成原因1. 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对不同地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自然资源的分布使得一些地区更加适合农业生产,而另一些地区则适合工业发展。

2. 政策因素:不同地区受政府政策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政府的财政支持、产业政策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都会对地区发展产生影响。

3. 历史遗留问题:一些地区存在着历史遗留问题,如农村地区的发展滞后、城市化水平低等,这些都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地域发展差异。

4. 人口流动:人口的聚集与迁移也对地域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些城市由于人口聚集,导致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负担,而一些农村地区由于缺乏人口,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的低效。

5. 文化传统: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也会影响地区的发展。

例如一些地方因为传统习俗和文化倾向于传统农业生产,而忽视了现代产业的发展。

二、地域发展差异的表现1. 经济发展差异:一些地区的产业结构及经济增长速度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有的地区拥有发达的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都相对较高,而另一些地区经济结构单一,收入水平偏低。

2. 社会福利差异:不同地区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一些地区的居民享受较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而另一些地区由于各种原因,缺乏这些公共福利。

3. 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产生了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沿海和内陆之间的差异,表现为城乡间发展差距大、东西部地区差距大、沿海内陆的差距大。

4. 自然环境差异:不同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的不同,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环境质量也存在着巨大差异。

三、地域发展差异的影响1. 社会不稳定:地域发展差异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一些地区的居民由于经济困难和公共服务不足而对政府失去信任,加剧了社会矛盾和冲突。

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

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

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有哪些因素地区增长?我们可以看到,地区间的资本和劳动力流动、人力资本在各地区分布的差异、各地区的城市化程度、化程度,以及制度和政策因素的差别等等,都可能成为影响因素。

这些因素怎样影响地区经济增长?它们使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对于地区差距的成因和变动趋势至关重要。

地区间的资本流动改革以前,地区间资本流动完全是一种计划行为,受中央政策分配。

改革以来的这20多年间,资本流动一方面受财政分配资金和国家银行政策性资金分配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受到市场的引导。

对外资而言,还受到地域性优惠政策的影响。

财政体制、银行政策、市场条件、外资优惠政策等因素使得区域间资本流动呈现出复杂的格局。

1.固定资产投资在地区间的分布在改革初期的1980年,西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只相当于东部的45%,但西部的投资率(固定资产投资与本地区GDP的比例)是22%,高于东、中部的18%.这提示当时投资是向西部倾斜的。

这也基本反映改革以前投资的分布情况。

在改革期间东部地区投资率迅速提高,超过了西部。

只是到20世纪90年代末实行西部大开发之后,西部投资率才又超过了东部,2002年更是达到了42%的高点(但规模只相当于东部的35%),可见投资在改革期间直到西部大开发之前是向东部倾斜的。

这显然是导致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为了搞清导致区域间投资率差距的原因,以下将对区域间不同类型的资本流动进行考察。

这些受到数据准确度的影响,有的还需要借助于假设条件,误差是难以避免的。

因此这里提供的只是非常粗略的估计。

2.对国内跨地区资本流动总量的估计这里我们对整个20世纪90年代国内跨地区资本流动总量进行估计。

根据宏观经济学原理,各省的资本净流入(流出)应当等于投资与储蓄之差。

我们以各省(市、自治区)农业和非农业人口为权重计算了各省城乡居民储蓄率,并用它近似代表各省总储蓄率,从各省GDP推算出各省储蓄总额。

劳动力流动与地区经济差距

劳动力流动与地区经济差距

在我 们为 我 国三十年来 经济 高速增 长而 欢呼 的 同 时 , 2 0 年 初 一 场 又 一 场 的 大 雪 造 成 的 08
“ 民工 返 乡 难 ” 问 题 .似 乎 向 全 国人 民 讲 述 着 民 工 流 动 过 程 中 的 种 种 辛 酸 与 痛 苦 。 为 什 么 民工 要 忍 受 巨 大 的 成 本 从 外 地 流 入 沿 海 地 区 呢 ? 为 什 么
@ J NH N UTN 2 00 I G A NA 0 . A L 11
距 。 ( )区域 制 度差 异 视 角 。具体 从 社会 资 本 6 差 异 、投 资软 环 境 、体 制 差 异 等 三 个 方 面 来 探
讨 。 ( )开放 理论 视 角 。 ( )发 展 战略 视角 。 7 8
如 非 均 衡 发 展 战 略 说 、重 工 业 优 先 发 展 战 略 说 。
民工在发 达地 区辛辛 苦苦工 作 了一年又 要 回到家 乡 与 家 人 团 聚 过 春 节 呢 ? 什 么 原 因 促 使 他 们 不 能
改 变 他 们 对 于 乡 土 的依 恋 而 在 发 达 地 区 发 展 .而 这 种 每 当 春 节 团 聚 时 出 现 巨 大 的 “ 乡 流 ”究 竟 返 还要 持续 多久 ?
资 效 率 差 异 是 地 区 差 距 的 原 因 。 ( )金 融 区域 3 支 持 差 异 视 角 。具 体 有 贾 春 新 、夏 威 勇 、 黄 张 凯
达 地 区 流 动 对 扩 散 效 应 有 负 面 作 用 ,从 而 不 利 于 缩 小 地 区 差 距 ⑤:程 新 章 认 为 在 外 商 直 接 投 资 分
( ) 市 场 发 育 水 平 和 市 场 发 育 程 度 视 角 。 如 有 的 9

区域分工、区际贸易与地区工资差距关系

区域分工、区际贸易与地区工资差距关系

期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区域经济】区域分工、区际贸易与地区工资差距关系研究王文良(宁夏石嘴山市委党校,宁夏石嘴山753000)[摘要]分析我国地区之间工资差异的变化趋势及其产生的根源,对我国制造业区域分工水平进行测度,得出我国地区之间的工资差异总体上呈现先扩大后收敛的趋势,其中转折点在1999年前后;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在产业层面上的区域分工水平在1998年前后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并从劳动力流动与区际贸易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地区之间工资差异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区域分工;工资差距;区际贸易;要素流动[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10-0072-04作者简介:王文良(1984-),女,宁夏石嘴山市委党校助教,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和公共管理。

一、理论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我国地区之间的工资差异是在逐步扩大还是趋于收敛的问题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

蔡昉等(2000)的研究注意到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收敛的俱乐部”,具体表现在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在不断加大,东部地区的工资水平增速明显要高于中西部地区,但是东部地区的工资差异却呈现出收敛的趋势。

钟笑寒(2006)的研究显示,地区间劳动力的流动并没有带来区域收入差距的收敛。

无论是城乡差距,还是地区差距,都没有呈现出缩小的趋势。

相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却出现了显著的扩大倾向。

而根据王建新和黄鹏(2009)的测算,中西部地区的相对工资增长速度在1999—2007年间要明显高于东部沿海地区。

在这一期间,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劳动力收入水平出现了显著的收敛趋势。

钟笑寒(2006)研究发现,地区工资水平与劳动力收入之间呈现出一种U 型关系。

随着早期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以及劳动力流动的加速,地区之间的工资水平差距逐步扩大,而到了后期则表现出明显的收敛现象。

区间工资差距先是扩大,后期则“收敛”。

我国区域性劳动力迁移的经济效应

我国区域性劳动力迁移的经济效应

的范 围不断廷展、强度不断提升。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中国农村劳动力区域性迁移对迁入和迁 出两地产生的经济影响。
【 关键词 l农村劳动力;区域性迁移;经济效应
中国农村 劳 动力 区域性 迁移 状况 : 1 7 - 2 0 年 9 8 08 作 为 典 型 的二 元经 济 结 构 的发 展 中 国家 ,中 国农 村 劳动 力 过 剩 一直 是 不 争 的事 实 ,农 业 部 门 的过剩 劳动 力 向非 农 部 门 的区域 性 迁 移 也 成 为 工 业 化 进 程 中 的 一 中 典 型 现 象 。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 中 国经 济 保 持 了快速 的增 长 ,逐 步 步 入到 现 代 工业 化进 程 之 中 ,但 城 市和 农 村之 间 、欠 发 达和 发 达 地 区之 间的 非均 衡 发展 、 城 乡差 距 、地 区 差距 等 问题 的 凸显 , 以及 城市 化 进程 日益推 进 ,都 使得 大量 农 村 富余 劳 动 力从 农村 涌 入 城 市 、从 欠 发达 地 区往 发 达 地 区 迁 移 ,形成 了独 具 中国特 色的 “民工 湖 ”现象 。 国 家 统 计 局 发 布 的 数 据 显 示 : 中 国2 0 年 农 村 外 出务 二 的 08 ! = 劳动 力 总数 已达 1 3 . 亿人 , 占农 村 劳 动力 总 量 的2 % 占城 镇从 业 6, 人 员 的4 % 6 ,在 1 7 - 0 7 的十 年 间 ,外 出 劳动 力每 年 平均 增 长 9820年 率 高 达 1 . % 区域 性 迁 移 的规 模 一直 处 于增 长状 态 , l 8 年 为 26 , 93 3 6 0 人 ,  ̄2 0 年 增 加 到 5 3 7 49 万 w08 J 0 8 万人 。其 中 ,皖 、赣 、鲁 、 豫 、 湘 、桂 、 川 、贵 、云 、 陕 l 个 省 区 成 为 区域 性剩 余 劳动 力 迁 O 出的集 中分布 区 。 二 、 区域 性 劳动 力迁 移对移 入地 的经 济效应 ( )产 出效应 一

人口迁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迁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迁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口迁移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人们从一个地区或国家迁移到另一个地方,这对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人口迁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一、人口迁移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人口迁移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当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方时,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生变化。

如果某地区的人口减少,劳动力市场可能会出现短缺,导致工资水平上升。

相反,如果人口增加,劳动力市场可能会变得竞争激烈,工资水平可能下降。

此外,人口迁移还会导致不同地区之间的技能和职业分工的变化。

有些地区可能会因为外来人口的流入而出现某种类型工作的供应过剩,从而压低了相应职业的收入水平。

而在接收地,由于人口迁入,某些行业可能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从而导致其相应职业的工资上升。

二、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人口迁移还对就业结构产生了影响。

许多人选择迁移到城市,特别是发展迅速的城市,以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和生活条件。

这导致城市的劳动力市场扩大,城市的经济活力得到提升。

城市吸引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资金,促进了各种行业和产业的发展。

随着人口迁移,城市地区的服务业、制造业和建筑业等行业迅速扩张,就业机会增加,各种相关产业链逐渐形成,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人口迁移还对区域经济差距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当人口从经济欠发达地区迁移到经济发达地区时,这些地区的经济状况通常会得到改善。

经济发达地区往往拥有更好的基础设施和更多的就业机会,能够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质。

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基础薄弱,缺乏吸引投资和人才的条件。

人口迁移可以促进资源和人力的流动,加速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会进一步拉大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

四、人口迁移对消费市场的影响人口迁移改变了不同地区的消费市场需求。

在人口迁移过程中,许多人选择迁移到消费能力相对较强的地区。

这意味着这些地区的消费市场会扩大,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也会增加。

跨区域劳动力流动对区域差距的影响

跨区域劳动力流动对区域差距的影响


距产生影响, 因为 迁 移 的劳 动 力 是一 个 特殊 的 、 自我选 择 出 1 8 7 0 -1 9 1 3 年 问OECD国 家 ( 经 济 合作 与 发展 组 织 ) 问劳 动生 来 的群 体 , 正如 Ku z n e t s a n d Th o ma s( 1 9 5 7 ) 指 出, 迁移 的 产 率 和 实 际工 资 的 收 敛 的 最 重 要 因 素 。 人 群有 着 显著 的性 别 、年 龄 、种族 、家庭状 况 、教 育 、健 康 随着2 0 世纪9 0 年 代 以来 中 国劳 动 力 流 动 的规 模 日前 扩 状 况特 征 , 因此那 些迁 移 人群 的能 力 可能 与其 周 围 的( 未 迁 移 大 , 许 多学 者 对 中国 的劳 动 力迁 移 问题 进 行 了 多方 面 研 究 。 的) 人 群 有所 区别 , 从 经济 增 长 的 角度 讲 , 迁 移 的 人群 很 可 能 樊 纲 ( 1 9 9 5 ) 认 为 当我 们 采 用人 均 GDP 来 衡 量地 区差 距 时 , 劳 是 当 地 技术 水 平 最高 的 那一 部 分 人 , 因此很 可 能对 输入 地 和 动力 流 动一 方 面增 加流人 地 人 口 , 一方 面减 少 流入地 人 口, 也 输 出地 的经 济增 长产生 不 同的 影响 。 就 是通 过 “ 分母 ”影 响地 区经 济 , 因而 区域 间 劳动 力 迁移 可 Br a u n ( 1 9 9 3 ) 首 先 运 用 一 个 新 古 典 经 济 增 长 模 型 讨 论 了 以缩小地 区差 距 。袁志 刚 ( 2 0 0 6 ) 运用1 9 9 5 年1 %人 口抽样 调查 劳 动力 迁 移对 地 区差距 的 影响 , 根据新 古 典 经济理 论 , 人 口增 和2 0 0 0 年 第 五次 全 国人 口普查 数据 估 算 了乡村 一城 镇劳 动力 长速 度 加快 将 导 致人 均 产 出增 长 速 度 降低 , 这 样对 欠 发 达地 流 动数 量 和 城镇 失 业 数据 , 并进 一 步 采用 计 量 经济 模 型分 析 区来说 , 由于劳 动力 外迁 降低 了 人 口和 劳 动力 增长 速度 , 因此 了进 城 农 村 劳动 力 增 加对 城 镇 失业 的影 响 , 作者 认 为 尽 管有 人 均 产 出增 长速 度 加 快 , 而 对 于 发 达地 区 来说 , 由于 人 口增 证据 表 明城 镇 中等 受教 育程 度 的 中年人 的 失业 风 险 比其 他群 长速 度 加 快 , 劳 动 的边 际产 出降 低 , 因此 人 均 产 出增 长 速度 体 更易 受 到 进 城农 村 劳动 力 的影 响 , 但 这 种 影 响 的幅 度 还不

劳动力流动、区际变量冲击及宏观经济影响

劳动力流动、区际变量冲击及宏观经济影响

在劳动力迁移对地区差距 的影响方面。即使在这一方面 , 学者们也没有得 出一致 的结论。B an 19 ) r ( 93 u 在其建立 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基础 上 , 说明了劳动力迁移降低 了欠发达地 区的人 口增长速度 , 从而加 快其经济增长速度 , 因此有助于缩小区际差距 , 此外 T y r n l m o (9 7 的模 型通过分析劳动力 al dWi a sn 19 ) oa l i 迁移有助于缩小各地 区要素报酬的差异 , 进而缩小 区际差距 , 这些理论推导得 到的结论获得 了多数学者
最早从 经济发展 的角度揭示 了人 口流动原 因 的 Wii 1 7 ) 为 , la l m( 6 2 认 比较利益 的存 在会 促使 社 会劳动力 从农业部 门流 向工业部 门 。但最早从人 口学 的角度 全面研究 了人 口迁移原 因的 R vnt n aes i e ( 8 6 则利用 大量 的数据 总结 出当时 的“ 口迁 移规律 ” 17 ) 人 。现代 经济学 中最著名 的人 口迁移理论 要
劳动是最活跃的产要素之一 , 其所有者——劳动力空间流动 , 不仅以生产要 素数量 的变动影 响投人
量 , 而在 空 间上影 响产 出 ; 且 以消 费 者 数 量 变 动 方 式 影 响 消 费 支 出 总量 , 而 在 空 间上 影 响 消 费 需 进 而 进 求 。劳 动力 流 动 的根本 动 力是 劳动 者对 高 收益 和高 效用 区域 的追求 。

6 — 8
南 方经 济
21 0 1年第 5期
出了各 自的解释( al n l m o , 97 R p aot 20 ) 但 目前还没有形成一致 的结论 ( T y r dWii sn 19 ; appr, 05 , oa l a 许召 元和李善同,20 ) 0 8 。多数理论研究 ( 樊纲 ,19 ;姚枝仲和周素芳 ,20 ;王小鲁 和樊纲 ,20 )和 95 03 04 实证分析 ( 林毅夫等,20 ;蔡防 , 0 5 04 20 )都认为中国区域间劳动力迁移有助于缩小地区差距。 其实劳动力迁移引起 的区际差距变化只是表面现象 , 其内在变化是 区际宏观经济变量的劳动力迁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目录一、内容概要 (2)(一)研究背景介绍 (2)(二)研究意义阐述 (3)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4)(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概况 (5)1. 转移规模与结构特点 (6)2. 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7)(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8)1. 经济因素 (10)2. 政策因素 (11)3. 社会因素 (12)三、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14)(一)城乡收入差距概况 (15)1. 绝对差距与相对差距分析 (16)2. 不同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差异分析 (17)(二)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分析 (18)1. 经济发展不平衡因素 (19)2. 政策法规因素 (20)3.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因素等 (21)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22)一、内容概要本文档主要探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文章首先介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其背景,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包括缩小城乡差距的积极作用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挑战。

文章还讨论了相关政策措施,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技能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以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总结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影响城乡收入差距方面的主要观点和结论。

(一)研究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逐渐凸显并成为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

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形成了独特的农民工群体。

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了深刻影响。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另一方面,由于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的不完善,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待遇与福利往往低于城市居民,这在一定程度上又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长期追求的目标,而劳动力流动则是促使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劳动力流动指的是劳动力从一个地区或一个行业流向另一个地区或另一个行业的现象。

劳动力流动既可以在国内进行,也可以跨国进行,它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诸多影响。

首先,劳动力流动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技术的传播。

劳动力流动可以跨越地域和行业的限制,使得劳动力能够更好地匹配产业的需求。

例如,一些地区的劳动力大量涌入到发展速度较快的制造业中,为该地区的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支持。

同时,劳动力流动还会带来技术的传播和创新的引入。

来自不同地区和行业的劳动力之间的交流和竞争,加速了技术的传播和创新的产生,推动了整个经济的发展。

其次,劳动力流动有助于减少区域间的经济差距。

劳动力流动可以使劳动力从相对贫困的地区迁移到经济发达的地区,从而减少了贫富差距和地区间的经济差距。

通过劳动力流动,不发达地区可以借助发达地区的资源和市场,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并逐渐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

此外,劳动力流动还带来了人力资本的积累。

劳动力流动可以让劳动者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和工作环境,提高自身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从而增加自己的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的积累将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

同时,劳动力流动还可以促进人才的跨领域转移和知识的交流,有助于产生创新和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然而,劳动力流动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劳动力流动可能导致一些地区和行业的劳动力短缺。

当大量劳动力流出时,原地区或原行业可能会出现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从而对其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劳动力流动还可能引发一些社会问题,如城市化加速、家庭分离等,需要政府和社会制度做出相应调整和保障。

为了充分发挥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政府和社会应当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改善劳动力流动的环境和机制,鼓励劳动力进入市场,提升流动的便利性。

其次,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和培训的投入,培养和提升劳动力的人力资本,以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化和需求的转变。

劳动力流动与城市化的地区差距

劳动力流动与城市化的地区差距

收 稿 日期 :0 70 . ; 旧 卜期 :0 71.6 20 -31 修 0 { 20 . 1 2 基 金 项 目 : 部经 济发 展 与生 念 环 境 蘑 建 基 金 资助 项 日(4 Z O 00 0JD0 1) 作 者 简 介 : 德 孥 (9 7 ) 陕 汉 中 人 , 北 大 学 博 士生 , 事 发 展 经 济 学 研 究 。 夏 16 一 , 从
市 化 的内在 动力 , 市化 伴 随 着 工 业化 的发 展 而 发 城 展 。工业 的 发 展 引 导 劳 动 力从 乡 村 流 向工 业 集 中 地, 形成新 的: 业城 市 。所 以 , 劳动 力 流动和城 市 化 棚 伴 而生 , 一个过 程 的两个 方面 。 是
降 低农村 家庭 非生 产 性 的预 防储 蓄 , 于 增 加农 村 对
产业 的转 移 , 农 村 向城 市集 中 ; 随 着 劳 动 力 从 伴 向城市 的集 中 , 民的 收 入 水平 和消 费水 平 得 到提 居 高 , 发 了生产要 素进 一 聚集 于城 市 , 强 了城市 诱 步 增 的生产 能力 和吸 纳 能 力 ’ 。另 外 , 验研 究 的结 果 经 也表 明 , 动力流 动 和 城 市化 之 间 存 在着 正 向相 互 劳 反馈效应 ‘ 。总之 , 动力 流 动 促 进 了城 市 化 水 平 劳
化进 程 , 弱化 了中西部 地 区的 工业化 和城 市化 进程 。从 而使 城 市化 的地 区差 距 与 劳动 力 流动 之 间
产 生 了正反 馈 效应 。这种 正反馈 效 应决 定着 农村 剩余 劳动 力转移 的路径 和 打破 地 区间不均衡 发展
格 局 的路径 。
关 键词 : 劳动 力流动 ; 市化 ; 城 工业化 ; 区差距 地

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劳动力的流动愈发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

比起以前,更多的人会选择离开自己的故土,去到一个新的城市或国家来工作或学习。

这种劳动力流动除了对个人的生活产生影响外,还能够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

本文将探讨劳动力流动对经济的影响以及相关的问题和挑战。

一、对经济的积极影响1.促进劳动力优化配置随着人力资本的不断累积和发展,不同地区的人的素质、技能和经验水平的差异逐渐放大,出现了劳动力的短缺或过剩。

在这种情况下,流动劳动力可以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让劳动力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增强整个经济的竞争力。

例如,中国的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得以快速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来自农村的大量劳动力的流动,这些劳动力为工业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本。

2.刺激经济发展劳动力的流动可以刺激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就业和收入的增长。

过去几十年,全球范围内的劳动力流动已经刺激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这些国家同样也是一些从贫穷走向富裕的国家。

例如,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都有着大量的流动劳动力。

3.对技术进步产生有利影响劳动力的流动还能促进技术的进步,增加技术创新的机会。

当不同地区的人汇聚在一起,就会形成一个知识交流的平台,劳动力的流动可以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技术和经验的交流,然后带来更大的技术进步。

例如,美国硅谷地区自 1950 年代以来已成为全球最具创新力的地区之一。

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许多科学家、工程师、设计师和其他创新人才从各个国家和地区聚集在这里,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经验。

二、劳动力流动的相关挑战与问题1.融入难题劳动力的流动方便了技术和经验的交流,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由于流动劳动力需要适应新的文化和环境,有时他们需要时间来适应。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他们不能很快地融入当地社会,他们可能会陷入一种孤独和疏离的状态。

2.贫富差距加剧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逐渐放大,导致流动劳动力的流动难以平衡。

区域之间差异措施

区域之间差异措施

区域之间差异措施引言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

这些差异可能涉及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产业结构、教育水平等方面。

针对这些差异,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促进区域间的均衡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一些可以采取的区域间差异措施,并分析它们的影响和实施方法。

区域间差异的原因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1.自然条件:不同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可能对区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气候干燥的地区更适合农业发展,而多山地区则更适合发展旅游业。

2.历史和文化:历史和文化因素也可能导致差异的形成。

不同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会影响居民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从而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

3.政策:政府的政策和规划也会对不同区域的发展产生影响。

例如,政府对某个特定产业的支持程度不同,可能导致该产业在某些地区发展较快,而在其他地区发展相对滞后。

区域间差异措施的重要性区域间差异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1.经济不平衡:如果某些区域的经济发展远远超过其他区域,可能导致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增加社会不稳定性。

2.人口流失: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可能出现人口大规模流失的情况,这会进一步加剧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3.地区间竞争:不同地区之间可能出现激烈竞争的情况,包括资源争夺、人才争夺、产业争夺等。

如果不加以控制,这种竞争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不必要的冲突。

因此,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促进区域间的均衡发展至关重要。

区域间差异措施为了缩小和消除区域间的差异,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 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针对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可以通过合理的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来推动区域发展。

这可以包括:•实施跨区域资源流动和合作机制,促进资源的共享和互补。

例如,通过建立跨区域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可以实现农产品产地的优势互补。

•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交通、能源、通信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迁 移规模 的扩 大 ,地 区差距会 显著 缩 小 。本 文主 要利 用 多 区域 C GE模 型讨 论 区域 间 劳动 力迁 移 对 经 济 增 长 和 地 区
差距 、 区域 协调 发 展 的影 响 ,发现 与这 种观 点相 反 , 区域
间人 口流 动本 身 并 不 能缩 小 人 均 G P 的地 区差 距 ,不过 D
口流 动本 身 并 不 能 缩 小人 均 GDP 的地 区差 距 , 因此 不 能认 为人 口 自由流 动 能 够 自动 解 决 地 区差 距 问题 。
不过 在 中 国 目前 的人 口迁 移模 式 下 , 劳 动 力输 出显著 提 高 了欠发 达 地 区 的人 均 收入 和 人 均 消 费水 平 ,有 助
由于 其 他 一些 因素 ,人 口流 动仍 然有助 于 促进 区域经 济 协
调发展 。

、有 关劳 动 力流 动 源自地 区差 距关 系的经 验研 究
从 国 际经验 看 ,就 有 关 区域 间劳 动力迁 移 对地 区差 距


参 见国务 院研 究室课 题 组 (0 6 ,《 2 0 ) 中国农 民工 调研报 告 》 。
维普资讯
DRC
DEVELOPM ENT RESEARCH CEN TER OF THE STATE COU NCI PRC L,
国务 院发展 研 究 中心
调查研 究报告
内部 资料 2 0 0 7年 1 0月 1 7日
第 15- ( 3 号 ) N 总 0 6 - 1 1

于促 进 区域 经 济 的协 调发 展 。
关 键 词 :劳动 力 流动 经济 增 长 地 区差 距

1 一
维普资讯
近 年 来 , 随着 中国经济 的快速 发 展 ,特别 是城 市化进 程 不 断加 快 ,大 量 劳动力 持 续从 农村 向城 市 、从 欠发达地
区差距 的关 系做 了一个 经验 研 究,通过 估 计迁 移速度 对地 区间收入 差 距 的反 应 弹性 ,认 为 劳动力 迁 移是 一种 缩小 差 距 的有 效途 径 。王 小鲁 和 樊纲 (0 4 认 为 一方 面 中西部 20 )
区 向发 达地 区流 动 ,形 成 了 中国特 有 的 “ 民工 潮 ’ 象 。 ’现
据 统计 ,2 0 0 4年 ,全 国在 本 地 乡镇 企 业就 业 的农 村 劳 动 力 约 0 8亿 人 ,外 出农 民工 约 1 2亿人 ,其 中跨 省流 动 的 . .
农 民工 约 6 0 0 0万人 ,2 0 0 0年 以来全 国农 民工 数 量 每 年 增
减少 流 出地 人 口,也就 是 通过 “ 母" 影 响地 区经 济 , 因 分 而 区域 间劳 动力 迁 移 可 以缩 小地 区差 距 。这 种 方 法 比较 直
观 ,但 没有 充分 考 虑 劳动 力迁 移对 输 入地 和 输 出地 产 出的



维普资讯
影 响 。姚枝 仲 和周 素 芳 ( 0 3 2 0 )利 用 一个 局 部 均衡模 型认
为 区域 间劳 动力 流 动 除 了能使 地 区间 要 素 收 入 相 等 以外 ,
还 能 削平地 区间要 素 禀赋 差 异 , 因 而可 以缩 小地 区差 距 。 林 毅夫 等 ( i,e a,2 0 ) 对 中 国 的 劳 动 力 迂 移 与地 Ln t l 0 4
加 6 0万- 0 0  ̄8 0万 人①。这 种 大规模 的 劳动 力 流 动对 经 济 、 社会 各 方 面都 产 生 了重要 的影响 ,有 一种 观 点认 为 , 中国 的人 口流 动没 有 显著 缩小 地 区差距 ,其 原 因在 于 由于各 种
迁 移障 碍 的影 响 , 目前 的流 动规模 还太 小 ,随着 全 国人 口
动并 不 可 以 自动解 决 地 区差距 问题 ( 以人 均 G P 比值 为 D 例 ,2 0 0 1年 , 印度 尼 西 亚 最 富裕 的东 加 里 曼 丹 省 是 最 贫
困的哥伦 打 洛 省 的 1 ; 巴西 最 发 达 的 东 南 部 地 区是 最 7倍
落后 的东 北 部 地 区 的 5 O . 4倍 ;美 国 除 华 盛 顿 特 区外 ,最
区域 间劳 动力迁移对地 区差距 的影 响
内 容 摘 要 :本 文 通 过 可 计 算 一 般 均 衡 ( CGE) 模 型 定 量 分 析 了 区域 间 ( 省 ) 劳动 力 迁 移 的经 济 影 跨 响 。结 果 表 明 , 由 于 在 一 个 国 家 内部 资 本 流 动 性 很
强,存在 显著 的 “ 资本追逐 劳动” 的现象 ,区域 间人
2 一
维普资讯
的 影 响 问 题 , 学 者 们 并 没 有 得 出 一 致 的 结 论 。 巴 罗 等
1 5年 对 美 、德 、 意 大 利 、西 班 牙 、 法 国 、 日本 及 英 国 9 9
的实证研 究表 明 ,在 有 些 国家人 口迁 移促 进 了地 区经 济 收
高 的特 拉 华 州是 最低 的 密西 西 比州 的 2 3 . 2倍 ) 。 多数研 究认 为 中 国的 区域 间劳 动力 迁 移有 助 于 缩 小地
区差距 。樊纲 ( 5 认 为 当我们 采 用 人 均 GD 19) 9 P来 衡 量
地 区差 距 时, 劳动 力 流 动一 方 面增 加 流 入地 人 口, 一方面
敛 , 而在 有 些 国家 劳动 力流 动 反 而扩 大 了地 区差距 , 因此 从 总体 上看 劳动 力迁 移 并不 一定 会促 进 区域 经 济 收敛 。从
国外 的发 展 现 状看 ,不 仅在 一些人 口迁 移较 自由 的发 展 中 国家 ,如 印尼 、 巴西等 国地 区差距 非 常 大 ,在 迁 移 非 常 自 由的美 国也 仍 然存 在 地 区差 距 , 因此 直观 上 人 口的 自由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