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清楚比说清楚更重要
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四辩稿
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四辩稿谢谢主席,感谢对方辩友,经过刚才精彩的辩论,对方辩友侃侃而谈,但是请对方辩友不要用您高超的语言技巧和华丽的辞藻来误导大家,我们不难发现对方辩友几处漏洞,下面请允许我一一指出下面由我对我方观点进行总结:1.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是多维度多方式的,表达交流过程中肢体动作,语气语调,神态表情同样在传达信息,而并不只是是简单的语言内容。
人是文明了文化了的人,他不会直接完整的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光听话还不行,还要听出言外之意,就是需要你对肢体动作,语气语调,神态表情的关注和理解。
心理学研究发现,有55%是根据说话者的举止做出判断,即说话者看起来想要表达什么意思,也就是通过视觉判断;另外的38%来自对说话人的语气、语调、音量等的判断;只有7%的信息来自说话人的词句和讲话内容。
也就是说,倾听者得出的结论,其中有93%来自说话者怎么说,而不是说什么。
2.怎么说决定了你在说话的对象眼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老舍先生曾经说过:要知对话是人物性格的声音,性格各殊,谈吐亦异。
说什么可以泛泛交代,怎么说却必须洞悉人物性格,说出掏心窝子的话来,怎么说话决定了你在对方眼中扮演一个怎样的人,说什么可以不考虑出奇制胜,怎么说却要求妙语惊人。
3.更重视怎么说是一个社会趋势,比如蔡康永的说话之道大卖,现在市面上也涌入了大量有关说话技巧,教人们怎么说的相关书籍,并且读者们很爱这盘菜,这类书籍也成为了畅销性的书籍。
这就说明了人们是更重视怎么说,对怎么说的重视是社会的主流。
所以,我方坚定的认为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我的总结完毕,谢谢大家。
孔子说过晏子能明其所欲,就是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语言沟通是运用语言表达进行信息交流的活动,如,谈话,游说,讲演,其中包括身体语言、副语言、物体操纵等,可以通过无声性的目光、表情、手势语言等身体运动或者是静态无声的身体姿势、空间距离及衣着打扮等形式来实现沟通.每个在社会上闯久了懂得人际沟通的人,都具有一种特殊的敏锐,也就是:从最细微的地方观察对方.怎么说是门学文.在说话时候要分清楚对象,比如与长辈讲话时要谦逊有礼,与熟悉的朋友就不需要过于严肃刻板,大胆的去表达自己想要说什么就好,更要分场合,什么样的场合说什么样的话,对谁说,我们要阐述观点一定要了解读者,而读者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
做比说重要二辩稿问题与反驳观点
做比说重要二辩问题:①首先我方不否定说的重要性,但我方认为做是比说要更重要的。
那请问对方在参加本次辩论赛之前是否提前做好准备了呢?对方认为你们要如何才能赢得这场辩论赛呢?是不是要平时经验的积累和赛前准备的资料呢?②答案必然是否定的,想必大家都知道一个成语“纸上谈兵”,这是一个贬义词。
指的就是只会说不会做的人。
如果辩论家,律师都只是纸上谈兵,而不去通过努力,去学习法律,超找资料,又如何能够以理服人呢?④“纸上谈兵”就是一个很好的历史见证。
赵王本由经验丰富的老将廉颇固守长平,赵国得以安保,后又听信秦国谗言,撤下了廉颇,让缺乏经验的赵括,上前线指挥战斗,因赵括只会纸上谈兵而不会灵活运用,40万大军全军覆没。
这掺痛的教训可想而知。
⑤众所周知,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见做出来的结果比说出来的结果更有说服力。
那请问对方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呢?⑥如果有2条路,一条安全,一条不安全,有个人告诉你说左边的安全,但是有一个人从右边安全通过了,那你会选择哪一条路呢?从这个例子也能证明,做更能影响说,我看到右边有人安全通过,我才会告诉别人右边安全,因为有人做过,而让听的人放心选择的也是因为有人做过。
说的对不对,都是做出来才能知道的。
⑦聋哑人不能说话一样可以将专业做的很好参加奥运比赛。
夸夸其谈是贬义词。
谈恋爱看人品时,大家都说不要听他说了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
诺贝尔奖中没有说话奖,都是实打实的做出来的成就。
长征两万五千里是红军历尽千辛万苦走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⑧我们都知道爱迪生发明灯泡做了不止上千次的实验,才成功,可见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说的再好也要通过实践去甄别。
马云大家都知道他是从一个只有几个人的小公司慢慢做到这么大的,可如果他一开始只是说自己的想法给别人那请问他能成功吗?⑧人是猿进化来的。
在某个时间点,比如类人猿或者原始人的时候,可以预见,当时并没有发展出语言。
但类人猿或者原始人,已经会使用工具,也就是会简单的改造世界。
面试时需问清楚的6大问题
面试时需问清楚的6大问题面试时需问清楚的6大问题在面试的过程中,相信很多面试者会有这样的经历,在面试入职前,没有问清楚一些问题就入职了,最后吃亏的是自己。
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2021面试时需问清楚的6大问题,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面试时需问清楚的6大问题01、向HR问清楚,入职后的工资有哪些调整的方式芸芸众生,为薪酬而跳槽的比比皆是,这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问清楚比较好。
我以前就吃过这个亏,入职前没有问清楚,在公司呆了三年工资也就涨了400元,还比不上同期的物价上涨。
所以,入职前一定要问好薪酬的组成和涨薪的条件。
面试时谈好的薪酬很重要,一般企业在入职后调整薪酬的机会不多,好一点的一年一次,有的好几年都不调整一次。
面试薪酬谈判的时候,能争取的就争取,千万不能让步。
这个大家千万注意,不可退却。
当然这是要在复试通过之后了,人力资源也有招聘压力,不会轻易放弃一个人的。
如果你提的薪酬过高,可能高出你现在薪酬的一倍,那么你就要有相应的数据来说明,要不然别人以为你眼高手低了。
有竞争力的数据就是你的银行工资流水,要么就是你的工资条,次一点的用薪酬调查数据,但不能没。
用实力证明当然最好,但不太容易,除非面试时你有非常好的优点或者很高的职位匹配度。
02、公司的福利待遇都有哪些?福利是工资性收入的补充,当然不可少了,有的公司工资不是特别高,但福利特别全、特别完善,比如过节福利每人一年的预算就要好几千,有各种带薪年假、旅游、体检、奖励,又有良好的员工氛围;下午茶也不错,各种员工活动,大家都积极向上,乐于进取。
这样的企业就非常好,哪怕薪酬稍微低一点,也没问题。
还有一点是,你要看看工资外的一些因素,比如成长性,公司所在的行业的成长性,你所在职位的成长性,了解部门内部人员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司龄等等。
有没有一些好的培训机会,有没有一些非常不错的培养计划等等,这些都是潜在的,不容易被发现的,所以要提前问问,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怎样把一个想法或者问题表达清楚?重在于掌握三个说话的基本要点
怎样把一个想法或者问题表达清楚?重在于掌握三个说话的基本要点有朋友讲:我越来越意识到自己表达能力很成问题。
很难把一个想法或问题掰开揉碎了讲得清清楚楚,平时在给同事们解释某个概念的时候也表达不清晰,要么一直打擦边球切不中概念核心,要么一直磕磕巴巴嗯嗯嗯个不停。
这要怎样才能快速地改善自己的表达能力呢?我要讲的是:没有什么速成或秘方,我做为培训师也还在不断地学习当中。
我觉得,要表达清楚某个想法或问题,你需要想清楚,才能说明白。
你在说话之前,你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搞清楚基本概念:很多时候,自己说得很累,别人又听得很烦恼的原因,是你没有将要表达的东西有多方面的认识,就急于去表达。
比如,前几天有位朋友讲,她和她老公为孩子要不要学主持人,两人争得面红耳赤,差点打起来。
导致两人近两天都是冷眼相对,各不说话。
其原因是她没有将孩子学“主持”这个问题自己先搞清楚,比如,主持是什么?是怎么学习的,适合什么样的孩子学习,以及学了之后对孩子有什么好处等等。
如果这些问题都没弄清楚,就和别人去说,别人听不明白的时候,只会引发争论。
其次:对相反的意见有充分的认识。
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他的正面和反面,这样,你才能经得起别人的反问。
上例子中,你了解了孩子学主持的一些好处,同时你还要去思考学主持的坏处。
比如小孩子学主持是否能够学会,会不会耽误正常的学习,以及自己的经济能力是否负担得起等。
当你对某件事情,相反的方面也考虑到了,你再和别人去说的时候,就会比较轻松处在,不会被反对意见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因为你提前就已经想到别人可能的一些质疑了。
最后:清楚自己表达的结构。
怎样才是想清楚呢?一般有两方面:一,如果对方处于弱势方,比如是你下属,或者赚钱比你少,能力比你差一些的人,那就可以先说事例,之后再总结成观点,这样的表达方式,在情感上,对方容易接受;二是如果对方是强势方,比如你跟领导说话,最好是先说观点,当别人对你的观点感兴趣的时候,你再说理由。
有些事情自己清楚就好的说说
有些事情自己清楚就好的说说(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伤感说说、心情说说、搞笑说说、空间说说、爱情说说、经典说说、个性说说、祝福语、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sentimental talk, mood talk, funny talk, space talk, love talk, classic talk, personality talk, blessings, speech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有些事情自己清楚就好的说说1.都不是小孩子了,有些事情孰轻孰重自己能掂量的清楚,如果钢琴对你来说不重要,那随便,只需要你给我说清楚就好了,现在是任何事都可以阻挡你去练琴,真TM心累,这边老师督促我要练琴,那边我连你人都见不到我咋办。
提出问题比回答问题更重要的名言
提出问题比回答问题更重要的名言以下是关于提出问题比回答问题更重要的名言:
1.提问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2.问题比答案更能推动进步。
3.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4.提问是创新的源泉,是进步的阶梯。
5.问题的深度决定思考的深度,问题的广度决定思考的广度。
6.提问是探索未知领域的唯一途径。
7.问题的价值在于引发思考,而非得到答案。
8.问题的质量决定思考的质量,思考的质量决定创造的质量。
9.问题的价值在于引发思考,思考的价值在于推动创新。
10.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需要想象力。
11.问题的高度决定视野的宽度,视野的宽度决定行动的力度。
12.问题的深度决定理解的深度,理解的深度决定行动的深度。
13.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十个问题更有价值。
14.问题是思考的催化剂,是进步的推动力。
有种境界比说清楚更重要
有個寺廟,因藏有一串佛祖戴過的念珠而聞名。
念珠的供奉之地只有廟裡的老住持和7個弟子知道。
而7 個弟子都很有悟性,所以老住持覺得將來把衣缽傳給他們中的任何一個,都可以光大佛法。
沒想到.....某天,那串念珠竟然突然不見了!!!於是....老住持問7個弟子:「你們誰拿了念珠,只要放回原處,我不追究,佛祖也不會怪罪。
」弟子們都搖頭。
7天過去了,念珠依然不知去向。
老住持又說:「只要承認了,念珠就歸誰。
」過了兩個禮拜,還是沒人承認.....老住持很失望:「明天你們就下山吧。
拿了念珠的人,如果想留下就留下。
」第二天,6 個弟子收拾好東西,長長地嘆了口氣,乾乾淨淨地走了。
只有一個弟子留下來。
老住持問留下的弟子:「念珠呢?」弟子說:「我沒拿。
」「那為何要背個偷竊之名?」弟子說:「這幾天我們幾個相互猜疑,有人站出來,其他人才能得到解脫。
再說,念珠不見了,佛還在呀。
」老住持笑了,從懷裡取出那串念珠戴在這名弟子手上。
這個故事,讓我感悟了很久。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說清楚。
然而比說清楚更重要的是:能承擔;能行動;能化解;能扭轉;能改變;能想自己,更能想別人,這就是法。
不要在意別人在背後怎麼看你說你,因為這些言語改變不了事實,卻可能攪亂你的心。
心如果亂了,一切就都亂了。
理解你的人,不需要解釋,不理解的人,解釋也沒用。
這不僅是一種境界,更是你可以有的大智慧啊~。
精准表达,首先想明白,然后说清楚
精准表达,首先想明白,然后说清楚
很多时候向领导汇报一次工作,跟下属进行一次谈心,上台进行一次演讲,回来后总觉得自己没发挥好,东西没汇报好,或者什么东西忘记了。
其实关键在于两点,你要么没想清楚,要么没讲明白。
如果你完整地想清楚了,就不会发挥不好,如果你表达清楚了,就不会遗漏掉关键信息。
最理想的情况是又能想明白,又能说清楚,做到精准表达,高效沟通
一、合理思考(逻辑能力,假设论证)
常见三大逻辑思维——金字塔、MCME、归纳法&演绎法
二、合理表达(沟通能力,写作能力)
总的来说,只有想明白,才能说清楚。
想清楚的关键能力有:第一,纵向逻辑论证清晰,横向逻辑面面俱到;第二,清楚沟通的目的,解答对方的问题,预判别人的预判。
说明白的关键能力有:第一,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说对方听得懂的话;第二,文本精炼全面,图表一看就懂。
提出问题比回答问题更重要的作文
提出问题比回答问题更重要的作文
嘿嘿,你知道吗?有时候,我们就像是在大海里航行的船,而
问题就像是指南针,它指引我们前往未知的岛屿。
那些会提问的人,他们总是能找到最有趣的方向,探索出不一样的风景。
其实啊,提出一个问题真的挺难的。
你得有足够的想象力,还
得有那种对知识的渴望,才能提出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问题。
但一
旦你做到了,那感觉就像是找到了宝藏的钥匙,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相比之下,回答问题就像是填坑。
虽然填坑也能让人满足,但
总是感觉少了点什么。
而提出问题,就像是在挖坑,挖得越深,探
索的乐趣就越大。
所以啊,别小看提问这回事。
有时候,一个好的问题,比一百
个答案还要有价值。
在一次聊天中,你认为主动问问题还是回答问题更重要?
在一次聊天中,你认为主动问问题还是回答问题更重要?一、主动问问题:拓展思维,促进对话主动问问题是一种探索和积累知识的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拓展思维,并促进对话的深入。
在社交交流中,主动问问题可以帮助我们获取对方的信息和观点,从而更好地了解彼此,促进沟通与交流的顺利进行。
1. 拓宽视野:主动提问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观点和信息,从而拓宽我们的视野。
通过主动与他人交流并提问,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人的看法和经验,从而更好地认识到问题的多元性和复杂性,避免陷入自我的思维定势。
2. 积累知识:主动问问题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更多的知识。
通过向专家、学者等提问,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他们的专业领域,获取专业知识和技能。
这种主动获取知识的方式,不仅可以满足我们的好奇心,还能够提升我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3. 激发对话:主动问问题可以激发与他人的对话,推动交流的深入。
在人际关系中,主动提问不仅可以展示我们的关心和尊重,还可以促进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而建立起更加紧密和深入的关系。
二、回答问题:展示专业能力,提高影响力回答问题是一种展示自我的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并提高我们在他人心中的影响力。
在社交交流中,回答问题可以让他人更加了解我们,加深彼此之间的信任和认同。
1. 展示专业能力:回答问题可以展示我们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
当他人向我们提问时,我们可以通过回答问题来展示我们的专业能力,让他们对我们的能力和知识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从而提高我们在他们心中的形象和信任度。
2. 增加影响力:回答问题可以提高我们在他人心中的影响力。
通过回答问题,我们可以向他人传递我们的观点和观念,影响他们的思考和行为。
通过回答问题,我们可以成为一个有价值、有影响力的人物,从而在社交交流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3. 建立专家形象:回答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专家形象。
当他人认识到我们经常回答问题,能够提供有用的信息和建议时,他们就会将我们视为一个专业的人物,并愿意向我们寻求帮助和咨询。
“想清楚”与“讲清楚”
“想清楚”与“讲清楚”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听到“想清楚”和“讲清楚”这两个词汇,它们虽然听起来类似,但在实际应用中却有着不同的含义和作用。
它们都是一个人在处理事情时必须掌握的关键技能,而在更高的层面上,它们也是公司和组织中有效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想清楚”和“讲清楚”,并说明它们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首先,我们要明确“想清楚”的含义。
在日常生活中,“想清楚”可以解释为思考清楚,冷静地分析一件事情所涉及的各种因素,然后做出明智的决策。
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想清楚”更多的是指在考虑一个决策或计划时,需要充分了解并掌握所有相关信息,考虑所有的可能性和风险,并预测未来的趋势变化。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准确地了解自己的需求和目标,并制定出更加合理、稳健和有效的计划。
然而,“想清楚”并不仅仅只是个人的工作,它也是企业和公司中的一项重要技能。
对于企业而言,“想清楚”不仅意味着决策者需要了解自己的业务和客户需求,还需要与员工和其他关键利益相关者保持沟通,对他们的反馈和意见及时作出反应和调整。
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不断适应和改进其业务,同时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错误决策。
“讲清楚”也是一个关键技能,其含义为清晰和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需求和想法,以便其他人能够理解和共享。
通过“讲清楚”,我们可以澄清任何可能存在的误解或不明确的信息,并促进更好的合作和理解。
正如名人马克·吐温所说,“讲清楚是最高形式的单纯。
”通过讲清楚,我们可以使我们所做的决策或计划更能被接受和理解,从而更好地实现我们的目标。
在企业和公司中,“讲清楚”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能,特别是在沟通重要信息和决策时。
一个公司的成功往往取决于他们的员工是否能够理解和共享其愿景和战略目标。
通过讲清楚,领导者可以传递信息并协调员工之间的动作,从而实现共同的目标。
尽管“想清楚”和“讲清楚”都是非常重要的技能,但他们却不是独立的。
提问比找答案更重要?
提问比找答案更重要?“学会提问”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事物,而且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一个人的提问能力好坏直接关系到他在生活中和工作中的表现。
因此,学会提问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能力。
为什么提问比寻找答案更重要?首先,提问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问题,而不仅是简单地找到答案。
当我们只是单纯地追求答案时,我们可能会陷入表面化思考的陷阱,只关注问题的表面,忽略了问题的本质和深层次意义。
相反,当我们通过提问探讨问题时,我们会更全面地考虑问题,提出更深刻的问题和观点,并且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问题。
其次,提问可以激发我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当我们只是单纯地寻找答案时,我们可能会失去对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错过了更深入地了解问题的机会。
相反,通过提问,我们可以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我们更加主动地探索问题,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
第三,提问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更多的知识和解决方法。
当我们只是单纯地寻找答案时,我们可能会忽略掉一些重要的信息和知识,而通过提问,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问题,并且从多个角度寻找答案,帮助我们发现更多的知识和解决方法。
第四,提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
当我们通过提问思考问题时,我们可以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思维过程和不足之处,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所以提问比寻找答案更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问题,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发现更多的知识和解决方法,以及更好地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
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学会提问”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自己的提问能力:.什么是学会提问.学会提问的重要性.学会提问的技巧.学会提问的实践方法.一:什么是学会提问学会提问是指在面对问题和事物时,能够灵活地运用提问技巧,以达到更好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提问并不是简单地提出问题,而是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和目的,选择不同的提问方式和技巧。
佳句赏析我们之间应该说清楚
佳句赏析我们之间应该说清楚我们之间应该说清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因为只有通过沟通和交流,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彼此,解决问题,建立良好的关系。
下面列举了十个相关的句子,希望能对这个话题有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1. 沟通是人际关系中的基石,只有通过说清楚,我们才能够真正了解对方的想法和需求。
2. 当我们遇到问题或者不满时,应该勇于表达,而不是沉默或者抱怨。
只有通过说清楚,我们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3. 说清楚不仅仅是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是倾听对方的需求和意见。
只有双方都说清楚,才能够达成共识。
4. 在沟通中,语言的选择和表达方式很重要。
我们要尽量用准确、简洁、明确的语言来说清楚自己的意思,避免产生歧义。
5. 说清楚并不意味着要争吵或者争辩,而是要以理性和善意的态度沟通。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和平地解决问题。
6. 除了说清楚,我们还需要学会倾听。
只有当我们真正聆听对方的意见和感受,才能够更好地回应和理解。
7. 在沟通中,我们要尽量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或者模棱两可的语言。
要说清楚就意味着要明确、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图。
8. 说清楚不仅仅是在冲突或者矛盾出现时才需要,平时也应该保持良好的沟通习惯。
只有经常说清楚,我们才能够建立起真诚和信任的关系。
9. 在沟通中,我们要尊重对方的感受和观点。
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顺利地说清楚,达到共识。
10. 最后,说清楚不仅仅是为了解决问题,也是为了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
只有通过说清楚,我们才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共同成长。
通过以上句子的列举,我们可以看到,说清楚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技巧,也是人际关系中的关键因素。
只有通过说清楚,我们才能够真正理解彼此,解决问题,建立良好的关系。
因此,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良好的沟通习惯,勇于表达,善于聆听,尊重对方,用准确、简洁、明确的语言来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建立起真诚和信任的关系,共同成长。
清楚与清醒
清楚与清醒
清楚与清醒
清楚与清醒,看起来一字之差,含糊地理解,含义好像也相差无几。
但其实质却完全两样。
能清楚是聪明人的行为,越聪明就越清楚,越清楚就越计较。
生活中凡是所谓“聪明”人,一般都斤斤计较,很会算计从不吃亏。
哪怕是人前人后的一举一动,也总要表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或高人一头。
牵绊于欲望的人,一般会活得清楚,因为所有的心机,都用在了得与失上,没法不清楚。
而且,这样的人,即使自己得不到,也不能随便让别人得了便宜。
到最后,世界坍塌了,心也扭曲了。
这就是所谓“聪明”人,想清楚的结局。
活得清醒的人就不一样了,清醒的人,最大的特点是,知道自己站在什么位置,什么该得,什么该舍!如果说清楚的人的水中,清醒的人就在岸上。
清醒的人不是站得更高了,而是离得更远了,明白了有些浑水不必蹚,有些鱼儿不必羡,活得太清楚才是最大的不明白。
清醒的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得什么。
而清楚的人什么都想要。
恬淡平和的人,容易获得清醒,清醒的人不是逃避开了尘世的喧嚣,而是在这种喧嚣尘世中安静下来。
他们懂得,想清楚只要有聪明就够了,想糊涂却需要智慧。
所以说活人生,最重要的是活智慧。
我总在想,为什么扬州八怪中有名的怪才郑板桥有句名言“难得糊涂”呐?现在理解起来大概是,所谓的糊涂就是一种难得的智慧吧!其实郑板桥是何等清醒之人啊!
人可以不清楚,但不可以不清醒。
要让你的一颗心,慢慢地欣赏一路的风景,而不是憔悴挣扎在路上。
活一回,不是来过,活过,而是没白来,没白活。
至少你要活得像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价值。
2013,1,7。
《金字塔原理》:想清楚,说明白,说什么、怎么说,关键在于逻辑
《金字塔原理》:想清楚,说明白,说什么、怎么说,关键在于逻辑上学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一个人宴请宾客,到开席时间了,还有一部分人没有来。
他忍不住说:“该来的还没有来!”有一部分客人听到了,心里想:“我是不是不该来的这一部分?”于是走了。
他千般挽留,客人还是走了,于是他又忍不住感叹道:“不该走的又走了!”于是,剩下的那部分心想:“我是不是该走的这部分?”于是也走了。
虽然这是一个笑话,但是,老师在跟我们讲这个故事时,其实是想告诉我们,与人沟通时要想清楚的事:谁是我的听众,他们想听什么,他们想怎样听?“想清楚,说明白,知道说什么、怎么说”,这实质上是表达的逻辑问题,这也是我们每个人希望达到的境界。
美国作家巴巴拉·明托,写的《金字塔原理》这本书,就是一本极好的有关逻辑的训练手册,能指导人如何思考并如何表述思考结果。
全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表达的逻辑、思考的逻辑、解决问题的逻辑、演示的逻辑,共约30万字,中文版于2002年由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这个版本的翻译比较生动。
我们与人语言交流也好、写作也好,说到底都是表达,一个是基于语言的,一个是基于文字的。
我们常说某个人的表达有逻辑,就是指这个人的语言重点突出、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在沟通交流时能解决问题。
如何才能做到这样呢?作者在书中建议,从表达与思考的内在逻辑入手,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1、自上而下法自上而下的具体做法是结论先行。
这需要我们先理清想要表达的意思,明确做事的目的,然后我们所有的步骤都围绕着目的而展开。
其实,我们小学的时候就学过这种表达方式,写作文时所用的总-分-总的结构,先提出一个观点,然后再通过1个或多个案例来进行分析,最后又回到主题。
如果不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作者在书中说,“由于受众的知识背景和理解力千差万别,所以很难对我们要表达的思想做出跟我们完全一样的解读”,这样就会出现很大的偏差。
比如开头提到的那个案例,主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只是有部分客人还没有来,因为他没有提前梳理,说出来的意思就完全变了,而客人的理解也会跟他想要表达的意思产生了很严重的偏离。
做事前要先想明白才能做明白,谨言慎行,这是做事的一个基本原则
做事前要先想明白才能做明白,谨言慎行,这是做事的一个基本原则比尔·盖茨曾说过:“人和人之间的区别,主要是脖子以上的区别。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看到,同样的工作交给不同的人去做,效果往往大不一样,甚至截然相反。
仔细分析原因,你才会相信人和人的区别,主要的差别在于头脑不同。
有的善于思考,有的考虑问题周到,有的经验丰富,有的思路开阔,等等。
由此得出一个浅显的道理:工作不能稀里糊涂地干,工作是要想明白才能做的事。
一件事情没有想明白之前,你不要贸然行动。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仅是在“做事”中形成的,更是在“想事”上拉大的。
前不久,我一个同学找我吃饭,饭间他伤心地告诉我:他辞职了!我感到很意外,因为我这个朋友在北京的一家国际易公司干了20多年,对公司的贡献非常大,创业时跟老板一起摸爬滚打,关系如“铁哥们儿”。
5年前,老板就委任他为副总经理,给了他一套三环边上的房子,加上不菲的年薪,着实让我们这帮同学羡慕得不得了。
但现在正是他干事业的年龄,因何辞职呢?原来,是这位同学没想明白说了一句话,结果引来了“杀身之祸”。
一天,公司老板像是无意地说:“我打算60岁之前退休,退了以后我就开着我的丰田越野大吉普,东西南北想上哪儿就上哪儿;你退休打算干点儿什么呢?”这位同学没想好,随口说道:“退休后我有外贸公司聘我。
”没想到,就是这样一句话,让老板想起“你是要利用我的客户资源开你的公司,这不是与我做对吗?”在涉及重大利益面前,老板下了狠心。
没多久,这位同学就被调到一个后勤部门任主管,宣布命令之前,老板不仅把他的电脑中的客户资料全部取走,而且郑重地同他谈了次话:公司客户资料属于商业机密,泄露出去就违反了你与公司签订的聘任合同的后合同义务,是重大民事违约,你要赔偿公司的损失;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可就是触犯了《刑法》要追究刑事责任的。
可怜我这位同学,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被辞职”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一定要想明白,想明白才能做明白。
为什么提问比回答更重要
“人类的思维模式总是向问题要答案。
答案比提问更重要。
被考场折磨出来的中国人,总是向答案要正确,用正确性去刷存在感。
所以,凯文·凯利下面的这些观点,接受起来有点困难。
对中国人来说,尤为困难。
让我们跟着凯文·凯利一步步地去论证——为什么提问比回答更重要。
”——罗振宇一、当“不可能”成为“可能”过去,人类不可能分文不取地工作,今天,像维基百科这样的基于互联网的经济成果,完全由志愿者不计报酬地创造。
过去,我们不可能近乎免费就得到大咖的回答,现在,这种以前认为“不可能”的事也变得可能起来。
但是,为什么是现在?是什么打破了“可能”和“不可能”之间古老的界限?在我看来,如今发生的那些“不可能”的事都体现了一种更高级的新型结构。
维基百科、Linux、脸谱网、优步、互联网,甚至人工智能这类群体结构能够完成工业时代人类无法完成的事。
它们是大规模合作和大量实时社会互动的结果。
其实,人类进化过程中一直都在发明新的社会结构形式。
比如,有了书写记录和法律,在人的近亲——灵长类中不可能实现的公正,才变得“可能”;而灌溉和农业系统中的合作,产生了更加“不可能”的事——预测,事先准备,以及对未来的敏感。
正这些社会工具让我们成为人类,使我们的行为从动物的视角看来是“不可能”的。
二、科学增长无知科学包含一个悖论:每个答案都会孕育至少两个新问题。
因此,使用的工具越多,答案就越多,相应的问题也会更多。
望远镜、放射镜、粒子加速器拓展了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探索宇宙的“暗物质”、“暗能量”,研究人类的脑科学,都让我们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无知。
我们曾经以为,两条指数曲线之间逐渐拉开的差距本身就是指数级的。
而这个差距就是我们的无知,它正在呈指数增长。
可以预计,人工智能、基因操控、量子计算这些近在咫尺的未来技术将接二连三地释放新问题,即我们从没想过要问的问题。
然而到这里,我们还没有问出最重要的那些问题。
三、答案变廉价,问题很值钱我们正迈向每天询问几百个问题的未来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清楚比说清楚更重要
工作中关于沟通方面有很多值得深究的细节,而平时的沟通误差也往往产生于这种沟通误差的细节上。
【案例1】:
在一次店长会上,一个店长提出了自己的一困惑。
公司要求店面女性员工要化淡妆,所以店里会经常备一些眉笔、粉底之类可以共用的化妆品,这部分费用按照公司要求的费用标准额度予以报销。
一天早上上班后,这个店长发现眉笔用完了,于是她派了店里的一个店员去一楼商超买一支眉笔,并告诉她买完回来后再给她钱。
等这个店员将眉笔买回来后,店长一看发现这不是以前经常用的牌子,就问花了多少钱,这个店员说花了58元。
店长心头一紧,平时用的眉笔都在10元左右,多出来的这部分钱按照公司制度是报销不了的,于是就批评店员买贵了。
这个店员也很委屈:“你让去买眉笔,也没告诉我买多少钱的,等我买回来了你又嫌贵,你怎么不早跟我说!”
这个店长将这个案例提出来是想让大家帮她分析分析,从管理角度上来说,买眉笔买贵了是店长的责任大还是店员的责任大。
现场店长及主管几乎一直认为是这个店长没说清楚,所以店长责任大。
当时我也没有很清晰的思路,也就默认了这个结果。
============================================================================ 【案例2】:
总务部主管通过长途客运车给另一个城市的店面发了一箱货品,发完后打电话告诉那个店面的店长发货的情况、长途车的车牌号、司机的电话号码、运费金额、接货的时间与地点等。
店长一一记录下来了,并告诉对方自己亲自去拿货,放下电话后就忙别的去了。
到了下午要接货时间了,因店里顾客特别多,这个店长耽误了一段时间,当她去接货时车已经将开过了,没接到货。
这个店长急忙打电话给总务部主管,总务部主管于是多方电话联系,最终有惊无险,货品在客运车站找到了。
事后,我在店长会上提出了这个案例,并问大家,如果这箱货品最终没找到,丢了,总务部主管与店长如何承担责任。
这时,大部分人认为是店长错过了接货时间,所以店长负全责。
当时这个店长也在现场,她很委屈地说:“总务部主管也没告诉我那个车在约定的接货地点停多长时间,一开始我还以为是车站呢,早点取货晚点取货不都一样吗?当时那个时间点店里顾客特别多,我还不是想多卖点货嘛!”总务部主管也很委屈地说道:“我当时把接货的信息那么详细地给你说了,就没跟你说那个地方不是车站,结果还就是在这一点上出问题了,如果让我承担责任,我真无语了!”
从本质上来看,这两个案例实际上都差不多,但最后大部分人对这两者的裁决结果却又完全不一样,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如何减少甚至避免这种沟通误差?如果一旦出现这种因沟通误差而造成的损失时,责任如何划分?只有将责任提前约定好,当事人才能够清晰自己的责任。
直到后来在一次培训课上,老师组织现场人员做了一个小游戏才完全将我的这个结给结开。
=============================================================================
记得那是针对管理者如何做好管理的一次培训,其中一个话题就是如何沟通。
老师发给每人一张A4纸,要求所有人按照老师的指令折叠,要求最终的结果是要在纸中心撕出两个并排的洞,在此过程中不能有人问问题。
老师的指令是:将纸对折一次,再对折一次,再对折一次,然后将右上角撕掉,然后将纸旋转180度,再将旋转后的右上角撕掉,然后打开最终的形状。
当每个人的叠纸打开后,现场出现的结果:有一个洞的,有三个洞的,有两个洞的,甚至有的只有锯齿没有洞的,什么形状都有,五花八门。
这时老师问:“咱们的目的是撕出同样的两个洞,但实际上在相同的指令下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结果?请大家分析一下原因。
”
现场人员觉得原因太简单了,纷纷发言,一致说老师对指令描述得过于简单,没说清楚,大家都不知道如何对折、对何旋转、如何撕扯,所以才导致成不同的结果。
老师听后,笑着说:“我总结大家的意见,大家都认为是我没说清楚。
这样吧,你们自己从你们中间选一个人出来,让他发指令,但其余人还是不能问问题,看看能不能最终形成统一的图案。
”
一位大姐被学员们推选出,信心满满地走上讲台。
她一张嘴就知道是口齿伶俐类型的。
这位大姐以自己的思维针对每一个指令给出了详细的解说,直到她自认为自己说的够明白、够彻底后再说第二条指令,依此类推。
当最终大家打开纸时,发现结果依然是五花八门,没有统一。
这时老师又让大家讨论问题出现在哪儿,此时的大家又认为发出指令的人只是自己在说,虽然这位大姐自认为很明白了,但还有很多人还是不明白的,所以如果想达到最终统一的目的,则须在过程中应该有互动,不仅她说,还得让其他人去问。
最后,老师在白板上写下了:“沟通中,问清楚比说清楚更重要!”
============================================================================= 【感悟】:
1.问清楚比说清楚更重要。
如果制定一条规则:“安排任务的人必须说清楚,如果出现损失则由安排任务的人承担。
”那么可能出现的后果是:即使安排任务的人苦口婆心的说得很清楚,而且接受任务的人也听清楚了,但如果一旦出现误差,接受任务的人则很容易找出对方没说清楚的地方,从而养成大家推卸责任的习惯。
而且,安排任务的人为了说明白必须挖空心思地说得全面,而其中一些信息接受方可能不需要听就能懂,所以会造成沟通信息的浪费。
沟通中清不清楚是取决于接受方而不是安排任务的一方。
而如果把这条规则反过来定:“授受任务的人必须问清楚,如果出现损失则由接受任务的人承担。
”可想而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接受任务的人会主动思考所接受的这个任务的具体情况,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细细询问,即使安排任务的人没说清楚,只要接受任务的人去问,就会把所有事情搞明白弄清楚。
接受任务的一方,如果对任务不清楚,必须问清楚了后再做,如果此时来不及问清楚,则应按照以往历史的做法去做,方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案例1中买眉笔的那个店员在超市买眉笔时肯定纠结了一番:到底买多少钱的?这时她可以买以往她们经常使用的那个牌子的眉笔,但最保险的方法就是再次询问店长,确认后再买。
而这个店员却在不清楚的情况下,按照自己的想法去买眉笔,这种做法就是擅做决定,从工作方法上来说是一大忌。
=============================================================================
2.如何沟通。
当然,因为双方理解的偏差,有时即使施方说、受方问最终可能还会有误差。
如有个笑话这么说的,一个小伙子理发后,走在大街上,路人纷纷赞道:“好酷!”小伙子也有些得意:“不就是剪了一个酷头嘛!”旁边有个老大爷突然大叫:“什么?你捡到了一个裤头?我看看是不是我昨天丢的那个!”再如,如果你跟一个听力不好的人沟通,有时会出现你说一句,对方也回答一句,好像互动得很热烈,但实际上鸡同鸭讲,牛头不对马嘴,这样的沟通势必会产生理解上的误差。
所以在沟通时要本着这么几条原则:
安排任务的人把事情描述完了后要说第一句话是:“我说的你听清楚了吗?”这句话的意思是,先把“我”说出来的话听清楚,知晓了。
然后再问第二句:“我要你做的,你能明白吗?”这句话的意思是,让你做的这件事你知道怎么做了吗?当然,对方所知道的不仅包括“我”说出来的,还包括没说出来的。
如果对方说,我明白了,这时也不一定代表“我”所说的他完完全全真的都明白了,很有可能会差生误差。
于是,再问最后一句:“你能否用你自己的话把这件事重复一遍?”为什么让对方用他自己的话重复,是因为只有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才能听出他理解的程度。
利用这三个问句,基本上就能保证沟通的有效性。
=============================================================================
3.谁受益谁负责。
“谁受益谁负责”是管理中很好用的界定责任的工具。
例如在第二个案例中,受益人明显是接货的店长,如果按照这个原则,就应该由这个店长将接货事项负责到底,也就是说,假设那个总务部主管什么也没交待,那这个店长也要详细地问清楚、问明白,因为她要对接货这件事负责。
如果没有这么界定,这个店长可能会始终感觉发货接货应是公司其他部门的事,接货不是自己份内的事情,所以容易不重视。
当提前将责任界定清楚后,每个人就会知道自己的职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