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 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作业-人教版 八年级《回忆我的母亲》学情分析方案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_《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以极其悲痛的心情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从广阔的社会背景去追述一位平凡母亲的事迹和对自己一生的影响;在简明平实的叙述语言中,流露出思念母亲的真挚感情。

这里纪念的是一位平凡的劳动母亲,作者却上升到中国普通劳动人民的高度来写。

作者写道,母亲“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习本文按照一定顺序选择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2.体会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特点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理清本文讲述了母亲的哪些事迹。

2.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母亲勤劳俭朴、艰苦奋斗、认识大体、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了解母亲形象的特征。

知道人物具有得到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作者朱德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时间都去哪了》歌曲导入,大家听着这熟悉的旋律是否和老师一样回忆起和亲人的分分秒秒,《论语》中写到过一句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不停歇的过去了,我们长大了,母亲却老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回忆---《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中就讲述了这些事迹,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到底是怎样的。

二、作者简介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曾用名朱建德,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誉为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国家的领袖。

1927年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次年,他率领南昌起义的一部分部队,开赴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军长。

【班海精品】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7.回忆我的母亲》【优质教案】

【班海精品】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7.回忆我的母亲》【优质教案】

【班海精品】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7.回忆我的母亲》【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回忆我的母亲》是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的一篇优质课文。

课文通过作者朱德将军的回忆,描绘了他的母亲勤劳、善良、朴实的形象,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的深深关爱和正确教育。

这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学会珍惜母爱,尊敬父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描绘人物形象和分析人物性格的课文有一定的掌握。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文中的一些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母亲的形象特点;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伟大,学会珍惜母爱,尊敬父母;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增强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分析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母亲的形象特点;理解课文中所表现的母亲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感恩情怀。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文所描述的场景,感受作者的情感。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原文及相关资料:提前准备好课文原文,以及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资料。

2.教学多媒体设备: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以便于教学过程中使用。

3.教学卡片:制作相关的人物形象分析卡片,方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朱德将军的照片,引导学生回忆所学过的关于朱德将军的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_《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以极其悲痛的心情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从广阔的社会背景去追述一位平凡母亲的事迹和对自己一生的影响;在简明平实的叙述语言中,流露出思念母亲的真挚感情。

这里纪念的是一位平凡的劳动母亲,作者却上升到中国普通劳动人民的高度来写。

作者写道,母亲“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习本文按照一定顺序选择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2.体会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特点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理清本文讲述了母亲的哪些事迹。

2.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母亲勤劳俭朴、艰苦奋斗、认识大体、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了解母亲形象的特征。

知道人物具有得到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作者朱德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时间都去哪了》歌曲导入,大家听着这熟悉的旋律是否和老师一样回忆起和亲人的分分秒秒,《论语》中写到过一句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不停歇的过去了,我们长大了,母亲却老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回忆---《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中就讲述了这些事迹,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到底是怎样的。

二、作者简介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曾用名朱建德,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誉为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国家的领袖。

1927年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次年,他率领南昌起义的一部分部队,开赴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军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

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尽终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文章以十分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真挚感情。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对回忆性散文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写人的记叙文的基本要求,也知道了写人的一些基本方法,懂得写人就要把人放到具体的事例中写,本课作者通过具体事例写自己的母亲,感情真挚感人,是对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好课文。

本单元的课文大都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学生会在阅读中自然地受到熏陶感染,学生要在反复朗读中领略。

教师要在七年级写人作文教学的基础上,继续讲回忆性散文的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基能。

教学目标:1.熟练有感情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2.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3.通过揣摩本文简洁、质朴而深沉的语言,学习朱德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合理布局谋篇,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2.领会文中作者以平实质朴的语言抒发对母亲真挚的感情。

教学方法:朗读法、批注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开展活动法。

课前准备:1.展示标准:清晰、激情、准确。

2.乐学币奖励规则:①课堂回答问题答案特别精彩的奖励乐学币1个;②对抗组回答问题对抗胜出的奖励乐学币1个;③课堂结束对表现最好的一个组奖励乐学币1个;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朱德同志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高尔基说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他能有这些成就固然与他接受马列主义思想,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革命实践分不开,但也同母亲的教育、影响和熏陶分不开。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学情分析)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学情分析)

一份回忆念亲恩——《我的母亲》学情分析山东省诸城市树一中学孙镇韡八年级孩子正处于青春叛逆期,逆反心理比较强,他们有自己特立独行的思想和言行,不太容易接受别人,尤其是来自于父母的教育,以至于很多学生与父母之间早有了代沟。

阅读作为一份最好的精神食粮,完全可以发挥它内在的教育潜能。

通过文本的学习,可以很好地让学生感受亲情,激起心灵的共鸣,从而引导他们关心家庭,关心父母。

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感,帮助他们形成尊重别人、关心别人、珍惜生命、珍惜幸福的人生态度。

一、关注文本距离母亲对于我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名词了,按理说,文章的故事内容对学生很容易理解。

不过,千万不要忽略了一些客观因素对于文本阅读所起的潜在性作用。

我觉得在这篇文章中,最不应忽略的就是背景资料的解读。

从文章中,我们知道胡适的母亲是一位典型的封建制度下的贤妻良母,她在教子、待人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一些好品质虽然没有什么年代距离,不过,她生活的环境和在这个大家庭的处境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一些外在的因素才造就了母亲特殊境遇中的高大形象,所以说背景在这篇文章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

针对于这一方面,我选用了一些外在的背景助读资料为学生作了补充:1.在分析“母亲对于我学习上的督促”这一方面,为了更深入地让学生体会到母亲对我学业的重视程度,我链接了《胡适自传.四十自述》作品中的二段文字:补充资料一:我们家乡的蒙馆学金太轻,每个学生每年只送两块银元。

先生对于这一类学生,自然不肯耐心教书,每天只教他们念死书,背死书,从来不肯为他们“讲书”……我一个人不属于这“两元”的阶级,我母亲渴望我读书,故学金特别优厚,第一年就送了六块钱,以后每年增加,最后一年加到十二元。

这样的学金,在家乡要算“打破纪录”的了。

补充资料二:有一天,一件小事使我突然明白我母亲增加学金的大恩惠。

一个同学的母亲来请禹臣先生代写家信给她的丈夫;信写成了,先生交她的儿子晚上带回家去。

初中语文《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学情分析:本堂课主要针对的是初中学生,教学对象的特点如下:1. 学生年龄为13-15岁的青春期学生,注重个人意识的形成和自我表达的需求。

2. 学生对个人经历和情感经验具有强烈的兴趣和渴望,愿意从中获得思考和成长。

3. 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强,有较高的理解力和表达能力,能够理解和掌握中等难度的文字材料。

4. 学生对于美文的鉴赏能力较好,善于从文字中获取情感体验和思考启示。

5. 学生的情感世界正在发展和塑造中,需要有适合他们年龄段的作品来引导和激发。

教材分析:本堂课的教材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文章《回忆我的母亲》。

该篇文章是一篇散文,通过作者回忆自己童年时与母亲相处的点滴细节,呈现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本文的特点如下:1. 文章结构:本文采用散文形式,没有明显的段落,采用时间线索串联各个情节。

2. 描述方式: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示了母亲的慈爱和深情,同时也透过母亲的一言一行,传递了家庭的温馨与和谐。

3. 语言风格:文章语言简练,字句精练,通过一些比喻、拟人以及形象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

课程设计: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鉴赏这篇文章,《回忆我的母亲》,本课设计按以下步骤进行:一、导入(5分钟)通过一段简短的引言和提问,引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文章解读(15分钟)阅读《回忆我的母亲》,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以及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

三、情感体验(10分钟)通过视频和音乐等媒介呈现相关场景,帮助学生切身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温馨,引导学生进行情感分享和表达。

四、文本分析(15分钟)按照时间线索,将文章划分为几个关键情节,引导学生分析每个情节的写作技巧和情感表达方式,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归纳出文章中的主旨思想和情感主题。

五、个人写作(15分钟)以《回忆我的母亲》为基础,引导学生写一篇短文,回忆自己与母亲的某一幕或某个细节,展示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初中语文_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朱德一、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对于一些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他们对于作品内容已经具备了概括、分析的能力,但有些内容理解得不够全面、客观。

不过,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只要给他们机会就会展示出来。

因此,多注重课前预习指导,课堂引导得当,他们就会迸射出智慧的火花。

二、教学目标1.积累重要的词句,了解作者及回忆录的语体特征。

2.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

3、学习朱德母亲的传统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和敬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1. 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

2.理解文意,概括文中的母亲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用于对人物性格和语言特点的分析。

鼓励学生结合阅读经验,研讨交流,大胆质疑,以感悟作品包蕴的人文内涵。

诵读教学法:课文以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再现了一位平凡又伟大的母亲形象。

全文毫无夸饰之辞,直白,坦诚。

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把握文中朴实无华的语言,母亲的形象,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五、教学过程及要点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前几天大家背诵了我们经典诵读中的一首古诗《凯风》,现在让我们再一块来背诵这首诗。

大家知道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诗吗?对,这是一首儿子歌颂母亲的诗歌。

今天我们再一块来学习一篇现代文,他的作者是我们的开国将领朱德,题目是《回忆我的母亲》。

二、检查预习1、朱德,1886年12月1日生,字玉阶。

四川仪陇人。

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政治家,中国的杰出领导人。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其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2、写作背景:朱德同志的母亲钟太夫人于 1944年2月25日病逝,享年86岁。

3月25日《解放日报》发表了《朱母钟太夫人传略》。

朱德同志深感母亲的养育之恩,写了本文,并载于1944年4月5日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

初中语文_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四)《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识记字词,理清文章层次2.把握母亲“勤劳”等品质3.体会作者对母亲真挚的感情【重点难点】1. 学习多方面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

2. 品味文中朴实无华的语言,体会作者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

【教学年级】初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一)准备好语文课本,红笔和黑笔,饱满的精神状态。

(二)展示学生的母亲寄语,营造感恩的氛围。

1.她像一个陀螺,总是不停地旋转,有时候觉得要停下来了,却仍是不停地旋转。

——孙豪然2.我妈是我永远的后盾,永远的臂膀。

如果是我要去参军,她会和我一起去保家卫国。

这就是我妈,她会用行动表示对我的支持。

——毛欣怡3.我的母亲,不温柔。

但是她会把最好的留给孩子。

如果我喜欢吃一道菜,我妈会一直做,做到我吃够。

——贾未希4.我的母亲很爱睡懒觉,自从我上了初中后,妈妈每天早上起的比我早,为我做早餐。

只是在周末的时候,她看我睡得正香,为我悄悄关上门。

——刘羽璠5.下雨的时候,母亲总会第一个为我撑伞;遇到困难时,母亲总会第一个理解我;当我失去希望时,母亲总是在第一时间安慰我。

我的母亲或许对我没有很大的启发,但是她却是在教我做一个好人。

——刘路6.纵使现在条件好了,但我的母亲还是在吃苦,我不希望她像朱德的双亲那样,因为劳动而害病,我只希望她能早早放松,安度晚年。

——曹宝帅课堂导入1.展示一副饱经沧桑的母亲图片,说说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2.出示资料,明确这位母亲的身份,这就是朱德总司令的母亲。

检查预习1.说说你认识的朱德。

2.识记难字生词。

提示:注意旧时代的旧说法3.理清文章的层次。

提示:从首段寻找突破夯实字词佃农()妯娌()溺死()横蛮()差役()迁徙()划分层次根据“总---分---总”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沉痛悼念母亲第二部分(2-13)记叙母亲勤劳一生中的主要事迹。

第三部分(14-17)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阅读首段,拿到钥匙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初中语文_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有请今天的朗读者。

三位学生上台诵读关于母亲的名篇。

三位同学的朗读让我们认识了三位不同的母亲,同时也感受季羡林、胡适、冰心对母亲的款款深情,母亲是我们每个人生命中的至爱,他们给予孩子的无私之爱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歌颂、去抒写。

下个周我们诵读的主题是“母亲”希望同学们每天都能坚持诵读,成为真正的朗读者。

同学们,1944年4月10,延安各界举行追悼会,隆重悼念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

中共中央的评价她是“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

毛泽东同志更是盛赞“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为什么她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朱德同志一起去重温她感人至深的形象,缅怀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

首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请同学们看导学案。

二、预习检查1.注音:佃农()祖籍()仪陇()溺死()劳碌()私塾()衙门()横蛮()不辍劳作()饱尝()妯娌()和睦()差役()迁徙()2.解词:①不停地劳动(耕作)。

②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

③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④有钱而心狠,剥削穷人,压迫穷人。

⑤饥民聚夺富家食物或去富家吃饭。

⑥到处向人家借钱。

三、初读课文:课前大家已经结合导学案进行了预习,文章回忆了母亲的一生,那么,在朱德的记忆中,母亲一生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你最先在文章的哪部分读到的?四、品读人物,悟写法:1.母亲勤劳一生是通过哪些事例体现出来的?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你是从哪个段落,哪那些语句读出的?注意圈点勾画。

交流研读:概括事件,品析词语。

勤劳:4、5、7、11、12、13段刚才从4、5、7、11、12、13段中我们看到了母亲的勤劳,2.除了勤劳,母亲还有哪些品格值得我怀念?你是从哪些事看出来的?聪明能干:6 段俭朴:6、7段宽厚仁慈:7 段坚强:3、8段有远见:9段深明大义,支持、同情革命:10、12段3.母亲一生值得回忆的事情很多,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些事件来写呢?这些事很典型,最能表现普通劳动妇女的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深明大义的特点。

初中语文_《回忆我的母亲》朱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回忆我的母亲》朱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学习通过抓住典型、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

2、在朗读中感悟理解文章内容,欣赏作品朴素平实而饱含真情的语言。

3、学习朱德母亲的优秀品质,深入领悟作者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抒发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

教学过程:一、请朗读第一段,完成下列问题。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思考:这段话中哪个词语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哪些句子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本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二、初读课文,感知人物毛泽东曾为朱德的母亲写了一则挽联: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

同学们,相信在你们的理解中,“贤母”和“完人”结合在一起,该是多么伟大的一位母亲啊。

请大家打开书本,根据以下要求,快速阅读文章,概括出朱德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1、标自然段,圈划朱德母亲打动你的地方。

2、尝试用几个形容词概括朱德母亲的优秀品质,以旁批形式记录。

3、以“我读出了一位的母亲,从文中‘’句中看出来。

”句式回答。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活动:总结:勤劳俭朴爱憎分明善良聪慧有远见,识大体任劳任怨深明大义宽厚仁慈心系革命三、小组合作,品悟人物任务一:请采用“抓典型、抠细节、悟品质”这三步来把握母亲这一人物形象。

1、抓典型朱德的母亲是一位农村妇女,煮饭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跳读课文迅速找出关于“煮饭”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PPT屏显:(“煮饭”相关句)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

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

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

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2、抠细节比较阅读:(1)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2)母亲生我前还在灶上煮饭。

思考:“一分钟”是否可以删去?请大家体会“一分钟”的细节差别。

A1 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作业-人教版 八年级《回忆我的母亲》学情分析方案

A1 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作业-人教版 八年级《回忆我的母亲》学情分析方案

A1 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作业1—学情分析方案人教版八年级作业标题:《回忆我的母亲》学情分析方案作业正文:《回忆我的母亲》学情分析方案一、学情分析目的学情分析就是通过分析了解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何特点,学习方法怎样,习惯怎样,兴趣如何,成绩如何等等。

课堂教学有效形式基于学情分析基础的,只有认真做好学情分析,才能游刃有余的驾驭课堂教学。

先分析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接着分析学生的“可能”进行全面预测,分析教学理念,分析教法,分析学法。

二、教学主题、教学对象,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下面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回忆我的母亲》这篇课文的学情分析。

1、教学主题本单元以“生活的记忆和重要的人”为主题,有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和《列夫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四篇课文。

这些课文或追述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现敬仰之人的品格和精神。

《回忆我的母亲》是朱总司令在母亲逝世后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文章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抒发了对母亲无现敬爱的深情,也表达了作者尽忠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的决心。

文章感情深厚,内涵深刻,艺术表达有特色。

学习这篇课文,有助于了解别样的人生,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让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2、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能用自己掌握的阅读方法,自读篇幅较长的文章,能概括文章内容,初步读出文章的情感。

但由于学生的年龄局限性,对于阅读理解的深刻程度还有欠缺,对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体会内心活动有一定的难度,对文章朴质无华的语言背后所包含的深情理解不够深刻。

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运用“默读批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品读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的语句,唤起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3、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母亲形象特点;抓住典型事例和细节描写感受母亲高尚的品格和精神;品味质朴无华的语言背后包含的作者对母亲的深情和敬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

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尽终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文章以十分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真挚感情。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对回忆性散文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写人的记叙文的基本要求,也知道了写人的一些基本方法,懂得写人就要把人放到具体的事例中写,本课作者通过具体事例写自己的母亲,感情真挚感人,是对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好课文。

本单元的课文大都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学生会在阅读中自然地受到熏陶感染,学生要在反复朗读中领略。

教师要在七年级写人作文教学的基础上,继续讲回忆性散文的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基能。

教学目标:1.熟练有感情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2.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3.通过揣摩本文简洁、质朴而深沉的语言,学习朱德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合理布局谋篇,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2.领会文中作者以平实质朴的语言抒发对母亲真挚的感情。

教学方法:朗读法、批注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开展活动法。

课前准备:1.展示标准:清晰、激情、准确。

2.乐学币奖励规则:①课堂回答问题答案特别精彩的奖励乐学币1个;②对抗组回答问题对抗胜出的奖励乐学币1个;③课堂结束对表现最好的一个组奖励乐学币1个;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朱德同志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高尔基说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他能有这些成就固然与他接受马列主义思想,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革命实践分不开,但也同母亲的教育、影响和熏陶分不开。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及反思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及反思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分析《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选编入新教材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文,本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以人物特征为线索选材、组材条理清晰,通过许多具体事例来回忆了母亲勤劳一生,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不同侧面表现了赞颂了母亲勤劳简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

在简明平实的叙述语言中,流露出思念母亲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作者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二、教学目标1、理清课文脉络,把握文章结构。

2、通过作者回忆的具体事例,分析“母亲”这个人物形象,感受母亲的品格,理解母亲的光辉形象。

3、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学习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活动为线索选材、组材的方法。

4、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理解文章内容,欣赏作品朴素平实而饱含真情的语言。

5、学习朱德母亲的优秀品质,深入领悟作者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抒发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培养学生的亲情观。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领会文章质朴,感情真挚的语言特点。

2.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教学难点:抓住文章思想内容的要点,感受母亲的高尚品德,使学生了解作者对母亲深沉的爱。

四、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对于一些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对阅读掌握了一些方法,具备了概括、分析的能力,能够初步读出文章的情感,但有些内容理解得不够全面、客观。

例如对文章质朴无华的语言背后所包含的深情理解不够深刻,对回忆性散文抓住典型事例和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领悟不够深入。

本文没有华丽的词藻和过分的渲染,但深深打动读者,正所谓“朴实见真情”。

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一般喜欢词语华丽、情节曲折的文章,理解不了语言质朴、平实文章的长处,教师应指导学生写作用真话写真事抒真情。

教学策略这篇课文通俗易懂,学习的难度不是太大,要以学生的自学为主,不需要作过多的分析。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回忆我的母亲》课题:《回忆我的母亲》课型:新授课学情分析:应加强学生朗读能力的指导;加强合作。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并掌握课文新字和词语。

2.整体感知,领会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方法,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写人的手法。

3.学生能够品味本文朴实动人的语言特色。

4.抓住文章思想内容的要点,感受母亲的高尚品德,使学生了解作者对母亲深沉的爱。

5.引导学生理解母爱的伟大,感恩母爱。

教学重、难点:1.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方法,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写人的手法。

2.引导学生体会本文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的深刻情感。

教学策略、方法:和谐互助教学模式、自主讨论教学法。

课前预习:查阅作者简介,疏通字词,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感知:(一)新课导入:1.引用有关的诗词导入本课。

2.用多媒体出示本课学习目标:了解作者,掌握课文新字和词语;了解回忆录的一般特点:写真人真事,记叙中可穿插议论、抒情;整体感受,概括事例,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合理布局谋篇、突出主旨的结果特点;深入领会作者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抒发的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

3.作者简介:朱德(1886-1976)是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他先后参加过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革命活动。

朱德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

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

4.写作背景: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钟厚仁慈、坚韧顽强、爱憎分明、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于革命事业。

她勤劳一生,在世上活了86个春秋,于1944年逝世。

朱德得知母亲逝世的消息后,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了这篇叙事散文《回忆我的母亲》。

让我们怀着崇敬之心一起走进朱德的内心世界,回忆母亲的一生。

(二)师生互相检查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1.指明学生朗读课文,给下列红字注音,并解释成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1 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作业1—学情分析方案
人教版八年级
作业标题:
《回忆我的母亲》学情分析方案
作业正文:
《回忆我的母亲》学情分析方案
一、学情分析目的
学情分析就是通过分析了解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何特点,学习方法怎样,习惯怎样,兴趣如何,成绩如何等等。

课堂教学有效形式基于学情分析基础的,只有认真做好学情分析,才能游刃有余的驾驭课堂教学。

先分析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接着分析学生的“可能”进行全面预测,分析教学理念,分析教法,分析学法。

二、教学主题、教学对象,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
下面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回忆我的母亲》这篇课文的学情分析。

1、教学主题
本单元以“生活的记忆和重要的人”为主题,有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和《列夫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四篇课文。

这些课文或追述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现敬仰之人的品格和精神。

《回忆我的母亲》是朱总司令在母亲逝世后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文章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抒发了对母亲无现敬爱的深情,也表达了作者尽忠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的决心。

文章感情深厚,内涵深刻,艺术表达有特色。

学习这篇课文,有助于了解别样的人生,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让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2、教学对象
八年级学生能用自己掌握的阅读方法,自读篇幅较长的文章,能概括文章内容,初步读出文章的情感。

但由于学生的年龄局限性,对于阅读理解的深刻程度还有欠缺,对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体会内心活动有一定的难度,对文章朴质无华的语言背后所包含的深情理解不够深刻。

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运用“默读批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品读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的语句,唤起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3、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母亲形象特点;抓住典型事例和细节描写感受母亲高尚的品格和精神;品味质朴无华的语言背后包含的作者对母亲的深情和敬意。

4、学习难点
体会本文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和作用。

三、学情分析方法和工具
1、利用问卷法了解学情,问卷法适合大面调查,设置问题简单明了,答案时选择或判断,便于统计。

2、利用交谈法了解学情。

3、利用“教学观察”了解学情。

通过教学观察,能及时知道自己的教法是否适应学生的需要,学生是否听懂了讲授的内容,学生对教学的态度如何等等。

4、利用“作业批改”了解学情。

了解学情的方法途径很多,“家访法”“谈心法”“测试法”等。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多留心观察,多总结经验,多开动脑筋,把多种方法灵活运用,从而进行有的放矢教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