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6室内气流组织形式
单元6室内气流组织形式
评价
温度梯度 工作区风速 吹风感和空气分布特性指标 通风效率 空气龄 换气效率
流型与风口如何影响空调质量?
对送风温差与送风速度的衰减
• 工作区参数的均匀性 • 居住者的吹风感 • 特殊工艺对风速的要求
气流的方向
• 工作区空气的新鲜程度(空气年龄) • 空调负荷
11.2 送风口与回风口
(2)散流器吊顶送风
(2)散流器吊顶送风
(2) 散流器吊顶送风
()
2
条 缝 散 流 器 吊 顶 送 风
(2)散流器吊顶送风:特点
工作区为回流区,回风可下可上 散流器的类型决定了工作区的特性 适用于大跨度、低层高空间,如购物中
心,大型办公室,展馆等 常用风口:方/圆形散流器(贴附型、非贴
(1) 上侧送风
送风温差=6℃上侧送风
(1)上侧送风: 特点
工作区为回流区 射流可贴附吊顶以便延长射流距离
• 风口与吊顶距离 • 风口射流速度 • 风口射流出口角度
噪声限制了射流速度 适用跨度有限,高度不太低的空间,如客房、
办公室、小跨度中庭,以及工业建筑 常用百页风口
送风温差=12℃上侧送风
3、噪声:与喷射风速有关。 4、阻力:阻力系数一般为常数 5、风量:有额定风量范围,风速范围
三、风口
三、风口
(二)类型:双层(三层)百页风口
三、风口 (二)类型:
1、百叶风口(Blades):
• 单层:百叶调角度,一般空调 • 双层:对开叶片调风量,两层百叶调角度,高精度
空调 • 三层:对开叶片调风量,两层百叶调角度,高精度
四、风口选择、布置的要点
(二) 风口选择的方法
1、由室内负荷确定送风量、送风温差 2、根据建筑空间的特点选择流型和风口类型 3、确定每个风口的流程或服务范围 4、由工作区最大允许风速、流程求送风速度 5、求工作区最大温度波动。若超标准,需要 调整设计,再重新核算。
空调房间气流组织[高级课件]
严选内容
13
xe
§6 气流组织
6.3对室内气流分布的要求与评价
6.3.2 评价 一、吹风感和空气分布特性指标 1、吹风感(有效吹风温度)
θ=(tx-tr)-7.8(vx-0.15)
tx、tr:室内某地点的温度与室内平均温度℃;
vx:室内某地点的风速,m/s。
(1)θ=-1.7-1.1℃,vx<0.35m/s,大部人感觉舒适,小于下 限时有吹冷风感。 (2)θ用于评价工作区任一点的吹风感。 2、空气分布特性指标 (ADPI ):用于整个工作区的评价。
H
0.5H
x xo
严选内容
8
xe
§5 气流组织
2、贴附射流
5.2送、回风口气流运动规律
严选内容
9
xe
§6 气流组织
6.2送、回风口气流运动规律
(1)无因次距离
x′=ax0/(Fn)0.5 或 x1′=ax/(Fn)0.5 ① x′≤0.1时,射流扩散规律与自由射流同,x′=0.1的界面
称为第Ⅰ临界断面。
② x′>0.1时,射流扩散受限,当x′=0.2时,射流流量达到
最大,射流断面稍后达到最大,称为第Ⅱ临界断面。 (2)回流区最大回流平均流速
vhp /vo .Fn0.5 / do=0.69
Fn:垂直射流的空间断面面积。
Fn0.5 / do:射流自由度
严选内容
10
xe
§6 气流组织
四、多股平行射流
6.2送、回风口气流运动规律
第六章 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
严选内容
1
§6 气流组织(空气分布) 6.1任务及影响因素
6.1 气流组织的目的、任务和要求 1、气流组织(空气分布):是指合理地组织室内空气的流动与分布, 使室内工作区的温度、相对湿度、和洁净度能更好的的满足人体舒适
气流组织形式
第条房间的气流组织,应根据室内温湿度参数、允许风速和噪声标准等要求,并结合建筑物特点、内部装修、工艺布置以及设备散热等因素综合考虑,通过计算确定。
第条空气调节房间的送风机及送风口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一般可采用百叶风口或条缝型风口等侧送,有条件时,侧送气流宜内贴附.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当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小于或等于±ºC 时,侧送气流应贴附;二、当有吊顶可得用时,应根据及使用场所对气流的要求,分别采用圆型、方型和条缝型散流器和孔板送风,当单位面积送风量较大,且工作区内要求风速软件包小或区域温差要求严格时,就采用孔板送风。
三、空间较大的公共建筑和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大于或等于±ºC 的高大厂房,可采用喷口或旋流风口送风。
注:1、工艺设备对侧送气流有一定的阻碍或单位面积送风量较大,使工作区的风速成不能满足要求时,不应采用侧送。
2、电子计算机房,当其设备散热大且上都有排热装置时,可采用地板送内方式。
3、设置窗式空调器和风机组时,不宜使气流直接吹向人体。
第条采用贴附侧送,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送风中上缘离顶棚距离较大时,送风口处应设置向上倾斜10~20的导流片;二、送风口内应设置使射流不致左右偏斜的导流片三、射流流程中不得有阻挡物.第条采用孔板送风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孔板上部稳压层的高度,应按计算确定,但净高不应小于;二、向稳压层内送风的速度,宜采用3~5M/S;除送风射程较长的以外,稳压层内可不设送风分布支管,在送风口处,宜装设防止送风气流直接吹向孔板的导流片或挡板.第条采用喷口送风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工作区宜处于回流区;二、喷口直径可采用三、喷口的安装高度,应根据房间高度和回流区的分布位置等因素确定,但不宜低于房间高度倍;四、兼作热风采暖时,应考虑具有改变射流出口角度的可能性。
第条分层空气调节的气流组织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空气调节区宜采用双侧送风,当房间跨度小于是18M时,可采用单元侧送风,回风口宜布置在送风口的同侧下方;二、侧送多股平行射流应互相搭接,采用双侧送风时,两侧相向气流尚应在生活区或工作区以上搭接;三、应尽量减少非空气调节区的热泪盈眶转移,必要时,就在非空气调节区的热转移,必要时,应在非空气调节区设置送排风装置.注:送风口的构造,应能满足改变射流出口角度的要求。
室内气流组织测定
室内气流组织测定实验指导书2008年3月实验:室内气流组织测定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空调房间的温度、湿度、风速的测定,检查空气处理设备的实际工作能力及空调房间的温度场、速度场的分布情况,从而进一步理解空调房间的舒适度的概念。
2.通过对空调房间的各项指标的测试,了解空调房间的送风、回风口的配置。
3.学会测量仪器工具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红液温度计(0~150℃、±℃)、湿度计、QDF热球风速仪,单元式空气调节机组、玻璃钢冷却塔。
三、实验内容1.空气状态参数测定当空调系统运行基本稳定后,在室内工作区里选定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点(一般不少于5个),所选的测定点应尽可能位于气流比较稳定而且空气混合比较均匀的断面上。
测定点高度应离地面1.5~2m,离外墙不少于0.5~1m,且须远离冷热源表面和不受阳光直射。
再选取送风口和回风口的中心作为固定测点。
选定测定点后,将温度计安装在测定点位置,经3~5分钟后,待温度计读数稳定后才能读数记录。
测量湿度时,湿度计的安装方法和温度计相同,读数步骤也相同。
测定数据每隔0.5~1小时进行一次。
.风量的测定2.在稳定的空调房间内,我们可以通过对风口风速测定得到风量,进出风口的风速可直接用风速仪器测量,测量进出口风速时,风速仪要尽可能的靠近进出风口的中心位置,以减少误差。
每隔0.5~1小时测量一次。
3.室内气流组织的测定空气气流速度是指在工作区内的气流速度,一般要求普通空调房间工作区的风速不超过0.5m/s,这项测定可以选定用于测定室内空气状态的测定点位置同时进行。
四、数据处理1.湿度室内工作区的湿度可简化计算为各个测定点的湿度的算术平均值。
2.风速室内工作区的风速可简化计算为各个测定点的风速的算术平均值。
3.温度室内温度的计算:?t i?t n式中,——各测定点多次测定的温度的算术平均值;ti ——测定点数量。
n4.送风口风量的测定计算送风口风量测定的计算L=CVF——修正系数,对于送风口C=0.96~1.0;C——风口断面的平均速度;V——风口的轮廓面积。
通风与气流组织
个性化送风
局部排风 (工业通风)
49
(一)与舒适相关的部分参数
• 不均匀系数:反映气流温度场和速度场的 不均匀程度。
t
均方根偏差
(ti t )2
kt
n t
ti t
t
50
(一)与舒适相关的部分参数
• 空气扩散性能指标:为满足规定风速和温 度要求的测点数与总测点数之比。
ADPI=100%(-1.7<∆ET <1.1的测点数) /总测点数
7
(二)余压的概念(p185)
讨论余压的分布和中和面位置: 1)地面有大开口; 2)顶棚有大开口; 3)地板送风; 4)顶棚排风。
8
热压作用模拟的建筑模型
• 每层有上下两个 开口
9
10
室内空气速度分布
室内空气温度分布
11
(三)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风洞模型实验
13
风洞模型实验
14
高层建筑风压分布测定例
70
本章习题
• 2. 某车间体积V=1000 m3,由于突然发生 事故,某种有害物大量散入车间,散发量 为350mg/s,事故发生后10min被发现,立 即开始事故风机,事故排风量为L=3.6 m3/s。请问:风机启动后要经过多长时间 室内有害物浓度才能降低100mg/ m3以下 。(风机启动后,有害物继续发散)
62
常用的计算软件 • PHOENICS • FLUENT • Airpak
63
数值求解的研究方法
1-壁橱,2-桌子 ,3-计算机,4人,5-灯,6-送 风口,7-回风口
64
置换通风的速度场
65
置换通风的温度场
66
置换通风的污染物浓度场
气流组织形式
空气调节技术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气流组织形式气流组织设计:合理地布置送风口和回风口室内空气没有循环不均匀现象;空调区温度、湿度、空气流速、洁净度满足使用要求;送风气流不易形成短路。
123形式:按照机理不同可分为上(顶)部混合式置换通风式单向流式地板送风式工位与环境结合式一、上(顶)部混合式先混合空调区按送回风口的位置可分为三种形式1.上送下回按送回风口的位置可分为三种形式1.上送下回主要特点:易形成均匀的温度场和速度场,但施工不便。
应用:(1)有恒温要求和洁净度要求的工艺性空调;(2)冬季以送热风为主,空调房间较高的舒适性空调系统。
2.上送上回方式上送上回的气流分布a)单侧送风b)双侧由内向外送风c)双侧由外向内送风d)送风与回风不在同一侧e)顶棚送风与回风两用散流器2.上送上回方式特点:应用:施工方便,气流均匀性不如上送下回式。
舒适性空调最常用的方式。
夏季降温为主,房高较低的舒适性空调;冬夏均使用,房间下部无法布置回风口的场合;精度要求不高的恒温工艺空调。
1233.中送风方式中送风下回风的气流分布a)中送风、下回风b)中送风、下回风加顶排风3.中送风方式特点:有一定节能效果,竖向存在温度“分层”现象。
应用:高大空间的空调系统,如高大厂房。
二、置换通风系统原理:新鲜空气以低风速、高送风温度(≥18℃)的状态送入活动区下部,在送风及室内热源形成的上升气流的共同作用下,将污浊空气提升至顶部排出。
置换通风的流态特点:在相同设计温度下,活动区里所需的供冷量较少;活动区内的空气质量好;12活动区:保证热舒适性和空气品质;非活动区:允许温度和污染物不达标。
存在热力分层现象3应用:教室、会议室、剧院、超市、体育馆等公建以及厂房等高大空间场合。
三、地板送风地板送风系统原理:利用结构或架空地板,将调节好的空气直接送到人员活动区或附件的地板送风口,吸收空调区的余热余湿后,从顶棚回风口排出。
特点:能有效改善热舒适性、增加通风效率、减少能耗等,但需考虑地面的清洁性并提高处理装置的过滤要求。
实验一室内气流组织模拟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室内气流组织模拟
实验⼀室内⽓流组织模拟实验⼀、实验⽬的通过室内⽓流组织模拟实验⼀室内⽓流组织模拟实验⼀、实验⽬的通过室内⽓流组织模拟实验,掌握常⽤风⼝、常见室内送回风⼝布置对室内⽓流分布、⼯作区温度速度均匀性的影响;掌握室内⼯作区温度和速度的测量⽅法、⽓流演⽰实验⽅法。
⼆、实验原理室内⽓流组织的优劣直接影响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和空调设计的实现,同时也直接影响空调系统的能耗量。
通常室内⼯作区由余热⽽形成的负荷只占全室总负荷的⼀部分。
另⼀部分产⽣于⼯作区之上。
良好⽽经济的⽓流组织形式,应在保证⼯作区满⾜空调参数要求的前提下,使空调送风有效地排出⼯作区的余热,⽽不使⼯作区以外的余热带⼊⼯作区,从⽽达到不增加送风量且提⾼排风温度的效果,直接排除这部分热量,以提⾼空调系统的经济性。
为此引⼊评价室内⽓流组织经济性指标——能量利⽤系数η:on op t t t t --=η式中,t n 、t o 、t p 分别为室内⼯作区空⽓平均温度、送风温度及排(回)风温度。
通过实测获得能量利⽤系数η,以评价室内⽓流组织的经济性。
三、实验⽅法1.⽓流组织测量⽅法 (1).烟雾法将棉球蘸上发烟剂(如四氯化钦、四氯化锡等)放在送风⼝处,烟雾随⽓流在室内流动。
仔细观察烟雾的流动⽅向和范围,在记录图上描绘出射流边界线、回漩涡流区和回流区的轮廓,或者采⽤摄影法直接记录⽓流形态。
由于从风⼝射出的烟雾不⼤⽽且扩散较快,不易看清楚流动情况,可将蘸上发烟剂的棉花球绑在测杆上,放到需要测定的部位,以观察⽓流流型。
这种⽅法⽐较快,但准确性差,只在粗测时采⽤。
(2).逐点描绘法将很细的合成纤维丝线或点燃的⾹绑在测杆上,放在测定断⾯各测点位置上,观察丝线或烟的流动⽅向,并在记录图上逐点描绘出⽓流流型,或者采⽤摄影法直接记录⽓流形态。
这种测试⽅法⽐较接近于实际情况。
应注意上述⽤于记录⽓流形态的摄影法对拍摄焦距、烟雾与背景的对⽐度等要求较⾼。
2.能量利⽤系数测量⽅法分别在室内⼯作区、送回风⼝处布置温度测点,温度测量仪器采⽤热电偶测量,⼯作区温度应采⽤多点布置取其平均值,计算求得能量利⽤系数。
室内通风的气流组织与性能评价
第3讲室内通风的气流组织与性能评价第一节室内通风的气流组织基本形式第二节混合式通风•传统的气流组织形式•房间气流组织计算的任务–选择气流分布方式–确定送风口的形式、尺寸、数量等•目的–工作区的温度、速度分布均匀–满足设计要求–排除室内污染物•对室内气流分布影响最大:送风的射流•一般空调房间送风–非等温送风–非自由送风–由于风口之间的距离近,送风气流会有重合,影响轴心速度•混合通风特点–高速气流与室内空气充分混合–稀释室内污染物(包括余热、余湿)–温度和污染物浓度均匀一致第三节置换式通风置换通风•特点与应用–送风温度低,冷空气下沉到地表面–送风速度为0.2-0.5m/s左右–垂直温度梯度:热源引起的热对流气流。
–排风温度:高于室内工作温度–主导气流:由室内热源所控制置换通风原理•下部区域:•上部区域:•单向流动区:•紊流混合区:•污染源与热源应共存•室内冷负荷不应过大,<120W/m2•房间高度不能过低,<2.4m置换通风系统参数•温度梯度–人体舒适:工作区的温度梯度–0.1m:脚踝,敏感部位–工作区的温度:取决于1.1m处的温度–ISO 7730:垂直温度梯度应小于3℃/m–3个区:底部区、人员停留区和上部区•送风量–消除冷负荷所需的送风量G1–满足空气品质所需的新风量G2•送风量G2计算G2= G r/ ηG r——混合通风满足空气品质所需的新风量η——置换通风呼吸区通风效率•呼吸区:卫生学–坐姿:1.1m–站姿:1.7m•呼吸区的通风效率()()QQ Q Q e n /63.045.0183.23213/++-=-ηn ——换气次数, 次/h•室内污染物浓度和湿度–以人员为主要污染源的环境,通常以CO2浓度作为控制和评价污染物浓度的指标。
–国家卫生标准规定,室内空气中CO2的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应小于0.1%(2g/m3)。
置换通风与冷却顶板系统•冷负荷的比例分配–冷却顶板所占比例增大,垂直温差变小,提高热舒适–实验结果:冷负荷比例<60%–国外实验和工程表明:50%~55%•最大冷负荷–冷负荷为50W/m2时,热舒适性好–冷负荷越大,置换通风消除的冷负荷占的比例也越大•室内湿度与结霉问题•上海•室外计算参数–夏季空调干球温度34℃–夏季空调湿球温度28.2℃–新风的浓度0.786 g /m3•室内2人•湿负荷:100 g/(h·人)•CO2的散发量为33 g/(h·人)•室内设计参数夏季温度24℃相对湿度55%•送风量–头脚(0.1-1.1)的设计温差为2℃,最小送风量为V=480m3/h。
空气调节:气流组织形式有哪些[工程类精品文档]
空气调节:气流组织形式有哪些[工程类精品文档]本文内容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大于大于大于房间内合理的气流组织主要取决于送风口的形式和位置。
目前,常见的气流组织形式有:①侧板送风是目前常用的气流组织形式。
风道位于房间上部,沿墙敷设,在风道的一侧或两侧开送风口。
可以上送风,上回风,也可以上送风,下回风。
它的特点是风口应贴顶布置,形成贴附式射流,回风区进行热交换。
回风口设在送风口的同侧,风速为2~5m/s。
冬季送热风时,调节百叶窗使气流向斜下方射出。
①散流器送风散流器送风可以进行平送和侧送。
它也是在空气回流区进行热交换。
射流和回流流程较短,通常沿顶栅形成贴附式射流时效果较好。
它适用于设置顶栅的房间。
②条缝送风通过条缝形送风口进行送风,其射程较短。
温差和速度变化较快,适用于散热量较大只求降温的房间,例如纺织厂、高级公共民用建筑等都有采用条缝送风。
③喷口送风经热、湿处理的空气由房间一侧的几个喷口高速喷出,渡过一定的距离后返回。
工作区处于回流过程中,这种送风方式风速高,射程远,速度、温度衰减缓慢,温度分布均匀。
适用于大型体育馆、礼堂、剧院及高大厂房等公共建筑中。
④孔板送风利用顶栅上面的空间作为静压箱。
在压力的作用下,空气通过金属板上的小孔进入室内。
回风口设在房间下部。
孔板送时,射流的扩散及室内空气混合速度较快,因此工作区内空气温度和流速都比较稳定,适用于对区域温差和工作区风速要求严格,室温允许波动较小的场合。
结语:借用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对学习很难做到学而不厌,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坚持。
希望大家坚持到底,现在需要沉淀下来,相信将来会有更多更大的发展前景。
通风与空调工程第二版 习题答案1-6章
习题和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空气污染物及室内空气品质1.答:病态建筑综合症是指长期生活和工作在现代化建筑物内的人们出现的一些明显病态反应,如眼睛发红、流鼻涕、嗓子痛、头痛、恶心、头晕、困倦嗜睡和皮肤骚痒等。
2.答:民用建筑室内污染物主要有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氡、总挥发性有机物( TVOC)、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 PM)等。
3.答:按照污染物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
按照污染物在空气中存在的状态可以分为悬浮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两大类。
4.答: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少部分是来源于室外空气污染,而大部分是由室内装饰、装修材料释放的空气污染物所致。
5.答: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刺激、过敏、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和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
室内含量为0.5mg·m-3时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浓度再高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气肿。
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以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经紊乱、妊娠综合症, 引起胎儿畸形、新生儿体质降低甚至引起鼻咽癌。
6.答: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空调房间内绝大多数人(80%或更多)没有对室内空气表示不满意,并且空气中没有已知的污染物达到了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的浓度。
感受到的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空调房间中绝大多数人没有因为气味或刺激性而表示不满。
7.答: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主要因素有:建筑外环境、建筑设计、暖通空调系统、建筑装饰材料及设备、在室人员及其活动等。
8.答:暖通空调系统对室内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室外新风品质下降,新风过滤不足。
(2)新风处理设备、送风管道潮湿,滋生细菌。
(3)气流组织不合理。
气流组织形式选择不合理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送风方式不合理。
2) 排风口或回风口设置不合理。
(4)空调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不健全,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相对较少且水平有限。
建筑环境学06第6章通风与气流组织
62.3
44
实际上,人体在静坐至重劳动状态,肺通气量为: 11.6~80.4 L/min人,即0.7~ 4.8 m3/h人 (实际为一半)
22
室内气流分布的描述参数--通风量
新风通风换气量
决定因素
室内污染物允许浓度 室外污染物浓度 室内污染物发生量:发生量已知否???
室内污染物产生对换气量的要求
2
本章内容
通风(空调)的目的与方法 室内气流分布的描述参数 气流组织的测量与计算方法
3
通风(空调)的 目的与方法
4
通风换气或空气调节
采用稀释方法控制室内环境
通风
基本考虑单一参数控制,如温度,污染物浓度等
空气调节
多参数控制:调节温度、湿度、流速、洁净度、 空气成分、气味等
污染严重:直流式系统(即机械通风系统) 污染不很严重:部分回风系统
温度分布(温度场) 湿度分布(湿度场) 污染物浓度分布(污
染物浓度场,IAQ)
总新风量满足要求 ,是否意味着IAQ一定满足要求?
向室内引入的新风是否都进入了呼吸区? 室内空气更新的快慢如何? 室内污染物被转移出去的速度如何? 室内空气参数分布是否满足要求?
24
室内气流分布的描述参数--气流分布与室内环境
活动 强度
静坐 极轻 轻 中等 重
CO2 发生量 (m3/h.人)
0.0144 0.0173 0.023 0.041 0.0748
不同 CO2 允许浓度下必须的新风量(m3/h.人)
0.1%
0.15%
0.2%
20.6
12
8.5
24.7
14.4
10.2
32.9
19.2
13.5
空气调节技术 第六章 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
二、 回风口的形式
由于回风口附近气流速度衰减很快,对室 内气流速度的影响很小,因而构造简单,类型也 不多。常用的回风口有百叶式回风口、活动箅板 式回风口和蘑菇形回风口。
§6-3 气流组织的基本形式
一、气流组织形式
通常用送回风口在空调房间内设臵的相对位
臵来表示气流组织形式,气流组织的形式不同,
y x x ax 2 tg Ar( ) (0.51 0.35) dO dO d O cos d O cos
Ar数的贴附射流”---- 射程比自由射流更 长 贴附长度与Ar有关,Ar小----S长 贴附射流:
dO
4 24 2FO 2 d O 2d O 4
第 六 章
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
气流组织:
在空调房内合理布臵送、回风口,使送入
风在扩散与混合过程中,均匀地消除室内余热和
余湿,使工作区形成均匀的t、Ф、υ和洁净度, 以满足生产工艺和人体舒适的要求。
§6-1
射流:
送、回风口气流的流动规律
一、送风射流的流动规律
空气经孔口或管嘴向周围气体的外射流动 称为射流。
5.旋流风口
旋流风口是依靠起旋器或旋流叶片等部件,
使轴向气流起旋形成旋转射流。由于旋转射流的 中心处于负压区,它能诱导周围大量空气与之混 合,然后送至工作区。
旋流风口有下送式和上送式两种
6.孔板风口
孔板送风是利用顶棚上面的空间作为送风静
压箱(或另外安装静压箱),空气在箱内静压作
用下,通过在金属
2、散流器
散流器是一种装在空调房间的顶棚或暴露风
管的底部作为下送风口使用的风口。其造型美
观,易与房间装饰要求配合,是使用最广泛的送
室内气流组织的设计原理
室内气流组织的设计原理室内气流组织的设计原理是通过合理的空气流动设计,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性和舒适性,提供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
它主要考虑人员活动的特点、房间功能、室内外温差、人员密度等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来制定气流组织的设计方案。
室内气流组织设计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气流路径设计:合理的气流路径设计能够保证空气流动的连续性和舒适性。
一般来说,气流应该从居民活动区域的近端向远端流动,避免将室外污染物带入室内。
同时,应根据室内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和热荷载分布,合理地划分气流动线,将热负荷高的区域设置在气流路径上,以实现空气的均匀流通。
2. 气流速度设计:合理的气流速度对于确保空气流动的均匀性和舒适性至关重要。
气流速度过高会产生不舒适感,气流速度过低则会导致空气混合不充分。
室内常用的气流速度范围为0.1-0.25m/s,而有些临床清洁区域则要求较高的气流速度。
3. 气流分布设计:合理的气流分布设计能够提高空气流通的均匀性和全面性。
室内常见的气流分布方式有水平循环、垂直循环和混合循环。
水平循环适用于较狭长的房间,能够在保持较高气流速度的同时保持较低的室内噪声。
垂直循环适用于较高的房间,能够通过上下气流的循环实现空气的全面流通。
混合循环结合了水平和垂直循环的特点,适用于大空间的气流组织。
4. 气流换气设计:合理的气流换气设计能够确保室内空气的新鲜度和清洁度。
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和废气应及时排出,实现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
一般来说,气流换气率的标准为每小时2-10次,具体值应根据房间使用目的和人员密度来确定。
5. 温湿度控制设计:合理的温湿度控制设计能够提高室内的舒适性和空气质量。
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给人带来不适,而室内湿度过高则容易滋生细菌和霉菌。
应根据房间使用目的和人员需求来调节室内的温湿度,使其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室内气流组织的设计原理是通过合理的气流路径、适宜的气流速度、全面的气流分布、良好的气流换气和合理的温湿度控制来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性和舒适性,提供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
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
• 散流器向下送风,下侧回风
散流器为向下送风口。射流在起始段不断卷 吸周围空气,断面逐渐扩大,当相邻射流搭接后, 气流呈向下流动模式。工作区位于向下流动的气 流中,在工作区上部是射流的混合区。
•
条缝送风也是一种常用的顶送风方式,条缝
送风属于扁图平射流,与喷口送风相比,射程较
短,温差和速度衰减较快。对于一些散热量大的
– 居住者的吹风感 – 特殊工艺对风速的要求
• 流型影响了送风量(送风温差),从而影响设备投 资和运行费
• 送回风形式影响土建和室内设计 • 气流的方向影响工作区空气的新鲜程度(空气年龄)
及空调负荷
因此,空调要保证室内均匀、稳定的温度场、 湿度场和速度场,这就要求合理地组织气流, 即合理地设计送排风方式,送回风口的正确 选型和布置。
水平单向流
垂直单向流
送风与回风都设静压箱,在横断面上气流速度 均匀,方向一致。
• 下部送风的垂直温度梯度较大,设计时应 校核温度梯度是否满足要求,同时,送风 温度不能太低,避免脚部有冷风感。下部 送风适宜计算机房、办公室、会议室、观 众厅等场合。
空调房间气流组织的影响
• 对送风温差与送风速度的衰减的影响 – 工作区参数的均匀性
条缝散流器 • 要求吊顶空间
3、顶棚孔板送风,下侧部回风气流组织
送风设静压箱。送风顶棚是孔板,气流在下部 偏向回风口。
孔板送风的特点
• 通常采用下回风 • 温度场和速度场均匀 • 送风量大(20~150次/
小时),运行费高 • 要求吊顶空间作送风静
压箱 • 适用于高精度空调或净
化空调
4、下送风的气流组织
上侧送风的特点
• 工作区为回流区 • 射流可贴附吊顶以便延长射流距离
气流组织形式
气流组织形式是指在流体力学中,气体或液体在容器内流动时所呈现的不同的流态形式。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气流组织形式:
1.层流:气体或液体在容器内沿着固定的流动路径流动,速度分
布均匀,没有交错和混合。
层流的特点是有序、稳定,通常应用于高精度的实验或生产过程。
2.湍流:气体或液体在容器内流动时,速度和方向会不断变化,
产生交错、混合和旋转等现象。
湍流的特点是不稳定、不规则,通常应用于需要高速混合或产生搅拌效果的场合。
3.自由对流:气体或液体在容器内受到温度或密度的影响,从而
形成的自然对流现象。
自由对流的特点是缓慢、有序,通常应用于控制温度或流动的场合。
4.强制对流:通过外部力的作用,使气体或液体在容器内产生强
制流动。
强制对流的特点是速度快、流动范围广,通常应用于需要快速混合或输送的场合。
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PPT64页
(二)半经验公式
若用Fn表示垂直于单股射流的房间横截面积,则 射流自由度可表示为 Fn / d0
射流的无因次距离为 x ax / Fn 第Ⅱ临界断面的无因次距离为 x =0.2 最大回流平均速度vhp
vhp Fn 0.69 v0 d0
12
四、平行射流的叠加
当两股平行射流距离比较 近时,射流的发展互相影 响。在汇合之前,每股射 流独立发展。汇合之后, 射流边界相交,互相干扰 并重叠,逐渐形成一股总 射流。总射流的轴心速度 逐渐增大,直至最大,然 后再逐渐衰减直至趋近于 零。
9
三、受限射流
当射流边界的扩展受到房间边壁影响时,就 称为受限射流。
不管是受限射流还是自由射流,都是对周围 空气的扰动,它所具有的能量是有限的,它 能引起的扰动范围也是有限的,不可能扩展 到无限远去,而受限射流还要受到房间边壁 的影响,因此形成了受限射流的特征。
10
(一)受限射流的几何形状
当射流不断卷吸周围空气时,周围较远处空气流必然要来补充,由于边 壁的存在与影响,势必导致形成回流(见图8-3)。而回流范围有限,则促 使射流外逸,于是射流与回流闭合,形成大涡流。在所谓的第Ⅱ临界断 面处,将出现极值:射流断面最大,射流流量最大,回流流速最大。
36
二、经济指标
气流组织设计的任务,就是以一定型式送进房间一定数量经过处理成 某种参数的空气,用以消除室内一定量的某种有害物使室内工作区空
气的某些参数的值和波动范围达到设计要求。换句话说,消除室内某
种有害物是以投入能量为代价的。因此,作为评价气流组织的经济指
标,就应能够反映投入能量的利用程度,为此,引入“投入能量利用
1
第八章 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
概述 送风口空气射流 回风口的空气汇流 送、回风口型式 气流组织的评价指标 气流组织形式 气流组织设计计算
第六章气流组织标准版资料
根侧据送房 侧间回跨的度室大内小气,流可分以布布(C置) 成单侧送、单侧回和双侧送、双侧回。
这种形式的排风温度也接近室内工作区平均温度。
上送下回的室内气流分布(a)
上送下回的室内气流分布(b)
上送下回的室内气流分布(c)
3. 中送下、上回
• 对于高大房间,送风量往往很大,房间上 部和下部的温差也比较大,采用中部送风, 下部和上部同时排风,形成两个气流区, 保证下部工作区达到空调设计要求,而上 部气流区负担排走非空调区的余热量。 (上部不需要空调,节能)
②(工上作 部区不处需于要回空流调区,,节故能排)风温度等于室内工作区温度。
下孔部板气 送流风区和的散气流流器组送织风就,是可侧以送形侧成回平。行流流型,涡流少,断面速度场均匀的气流 。
因侧各送种 侧原回因的不室能内在气房流间分下布部(b)布置风口的场合。
注意 侧送风口布置在房间的侧墙上部,空气横向送出,吹到对面墙上后转折下落,以较低速度流过工作区,再由布置在侧墙下部的回风口
部排工出作 。区达到空调设计要求,而上部气流区负担排走非空调区的余热量。
根②据工房 作间区跨处度于大回小流,区可,以故布排置风成温单度侧等送于、室单内侧工回作和区双温侧度送。、双侧回。
Hale Waihona Puke 适用场合 ①下速部度 气场流和区温的度气场流都组趋织于就均是匀侧和送稳侧定回,。因此能保证工作区气流速度和温度的均匀性。
显然
下部气流区的气流组织就是侧送侧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条缝格栅风口(Linear Bar Grille):一般空调 适用:内区吊顶,周边吊顶,窗台,地板,上 侧送
三、风口
(二)类型 4. 旋流风口
适用于下送风
三、风口 (二)类型 5. 投射喷口
用于自由射 流,高大空间 集中送风
(3)孔板送风
(4)孔板送风
(4)孔板送风:特点
通常采用下回风 温度场和速度场均匀 送风量大(20~150次/小时),运行费高 要求吊顶空间作送风静压箱 适用于高精度空调或净化空调
二、送回风的形式与特点
(一)上送
2、回风形式搭配
(1)下回:工作区在回流区,衰减好。可利用走廊回风:用 于办公室、居住建筑。 (2)上回:适于主要热源在上部,如照明;或回风道不好布 置的场合,可利用吊顶。 (a)单侧:百叶风口上下迭,风机盘管,条缝风口 (b)异侧:条缝风口,条缝散流器,风机盘管 (c)送吸散流器
送风温差=12℃上侧送风
(2)散流器吊顶送风
(2)散流器吊顶送风
(2) 散流器吊顶送风
()
2
条 缝 散 流 器 吊 顶 送 风
(2)散流器吊顶送风:特点
工作区为回流区,回风可下可上 散流器的类型决定了工作区的特性 适用于大跨度、低层高空间,如购物中 心,大型办公室,展馆等 常用风口:方/圆形散流器(贴附型、非贴 附形)、条缝散流器 要求吊顶空间
传统的送风形式,能够
形成比较均匀的温度场和速度场 上送上回 将送排(回)风管道
集中于空间上部
பைடு நூலகம்下送下回 具有一定的节能效果
有利于改善工作区温度 中送式
存在着温度分层现象
11.4 气流组织设计
一、送回风口设计、布置、选择的目的
流型对工作区的温度、速度、洁净度精度 有重要影响
流型影响了送风量(送风温差),从而影响设 备投资和运行费
四、风口选择、布置的要点
(二) 风口选择的方法
6、由每个送风口的服务范围求送风口个数和每 个送风口的送风量。 7、由每个送风口的送风量和送风速度求送风口 规格。 8、对于贴附射流需要校核贴附长度。若不满足 要求,加大Vo或减小送风温差;还要根据房间 高度调整风口至顶棚的距离。
第11章 室内气流组织
11.1 HVAC对气流组织的要求
通风对气流组织的要求:
1、排风口应尽量靠近有害物缘浓度高的区域。
2、送风口应尽量接近操作地点。 3、通风房间尽量送风气流均匀分布减少涡流。
空调气流组织的要求
经过处理的空气送入被调节的区域、房间或空 间,在与周围空气进行热质交换的同时,保持一定 受控区内的温度、湿度、清洁度和风速处于合理的 数值范围内,且并以不同的方式从被调节对象排出 等量的空气,保持空气量平衡
顶棚送风口类型
1. 活动百叶送风口
1. 散流器型送风口 2. 盘型送风口
2. 固定百叶送风口 3. 顶棚喷口型送风口
3. 4. 5.
喷口送风口 球型可旋送风口 4. 孔板(铜板制)送风口56..
顶棚条逢型送风口 顶棚方形送风口 T型缝型送风口
7. 轴流、扩散两用送风
11.3 典型的气流组织流型
上送下回
三、风口
(二)类型:贴附型盘式散流器
(二)类型:方型散流器(贴附型)
三、风口 (二)类型:圆形散流器
贴附型 (平送)
圆形散流器喉部的蝶阀
直片型散流器(平送或下送)
三、风口 (二)类型
2、散流器(Ceiling diffusers)
适用:吊顶送风 根据顶棚形状和定型产品样本建议的
流程、间距,面积不超过1:1.5
根据工作区 长度与落差来 选取喷口
三、风口 (二)类型:
6、格栅风口(Grille): 垂直送风,侧送,上送,一般空调工程
7、孔板: 送风速度3m/s以上全面孔板,送风温差大于等于
3℃,出现平行流,适于超净。小风速、小温差出 现不稳定流,衰减好,适于温、速精度高。用法有 全面或局部。 8、回风口:金属网格、栅、百叶
四、风口选择、布置的要点
(一)考虑工作区的温度衰减、速度衰 减,贴附长度
温度衰减:Dtx / Dt0 速度衰减:Vx / V0 贴附长度:xl (针对依靠贴附) 送风可达到的区域
四、风口选择、布置的要点
(二) 风口选择的方法
1、由室内负荷确定送风量、送风温差 2、根据建筑空间的特点选择流型和风口类型 3、确定每个风口的流程或服务范围 4、由工作区最大允许风速、流程求送风速度 5、求工作区最大温度波动。若超标准,需要 调整设计,再重新核算。
送回风形式影响土建和室内设计
(1) 上侧送风
送风温差=6℃上侧送风
(1)上侧送风: 特点
工作区为回流区 射流可贴附吊顶以便延长射流距离
• 风口与吊顶距离 • 风口射流速度 • 风口射流出口角度
噪声限制了射流速度 适用跨度有限,高度不太低的空间,如客房、 办公室、小跨度中庭,以及工业建筑 常用百页风口
• 盘式:平送 • 送吸式:上送上回 • 直片式:下送或平送 • 流线型:下送
三、风口 (二)类型:条缝型散流器
三、风口 (二)类型:灯具送风散流器
三、风口 (二)类型:
3、条缝风口(Linear slot outlets):
条缝散流器(linear slot diffusers) ADPI好的范 围大,VAV合适
评价
温度梯度 工作区风速 吹风感和空气分布特性指标 通风效率 空气龄 换气效率
流型与风口如何影响空调质量?
对送风温差与送风速度的衰减
• 工作区参数的均匀性 • 居住者的吹风感 • 特殊工艺对风速的要求
气流的方向
• 工作区空气的新鲜程度(空气年龄) • 空调负荷
11.2 送风口与回风口
侧送风口类型
上 送 下 回
二、送回风的形式与特点
(二) 中送:
可采用上下回风或下回(不管上 部空间)。
适用于高大空间,如高大中庭、 高大厂房
二、送回风的形式与特点
(三) 下送:
地板送吊顶回,地板送地板回 风机盘管下送下回或上回 置换通风下送上回
风机盘管下送下回
地 板 送 风
置 换 通 风
置换通风
二、送回风的形式与特点
(四) 回风口和回风形式
1. 回风口:
汇流,位置、形状影响不大。 不应布置在射流区,防止短路。 有集中负荷处要尽量把回风口放在负荷处。
2. 回风形式:
走廊回风 吊顶回风 管道回风
三、风口 。 (Grilles,Registers,Diffusers)
(一)评价指标
1、ADPI概念:
针对舒适性空调 Air Diffusion Performance Index
三、风口
三、风口
(二)类型:双层(三层)百页风口
三、风口 (二)类型:
1、百叶风口(Blades):
• 单层:百叶调角度,一般空调 • 双层:对开叶片调风量,两层百叶调角度,高精度
空调 • 三层:对开叶片调风量,两层百叶调角度,高精度
空调
适用:侧送,有导向功能。上侧送ADPI好的 范围小,不适于VAV
ADPI=(-1.7<DET<1.1)测点数/总测点数×100% 有效温差DET=(Ti-Tn)-7.66(Vi-0.15)
三、风口
。
(一)评价指标
2、射程:
Vx=0.5m/s 或 Vx=0.25m/s 处的距离。 与喷射风速有关。
3、噪声:与喷射风速有关。 4、阻力:阻力系数一般为常数 5、风量:有额定风量范围,风速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