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物理教科版 第5章 物态变化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专训1 三种类型物态变化图像的分析

合集下载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物态变化复习(共40张PPT)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物态变化复习(共40张PPT)
1、冬天嘴呼出的“白气”的形成——液化 2、雾的形成—— 液化 3、露的形成—— 液化 4、霜的形成—— 凝华 5、用久日光灯管变黑—— 先升华后凝华 6、冰镇啤酒瓶“冒汗”— 液化 —7、用久的电灯的灯丝变细—— 升华 8、冬季窗户玻璃上结有冰花 —— 凝华
9、舞台上干冰形成的白雾—— 先升华后液化 10、冰棒冒“白气”——液化 11、烧开水时,水面冒出的“白气”——先汽化后液化 12、冰棒纸上结的“霜”——凝华 13、衣箱中的樟脑球日久变小了—— 升华 14、湿衣服变干—— 汽化
4.如北方的冬天,气温常在0℃以下,菜窖里 放几桶水就可以防止蔬菜冻坏,这是为什么?
5、如图所示,是某学生从室外取回来的一块冰在加 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中可知:
(1)这块冰的初温是_-_1_0__℃,熔点是_0__℃; (2)加热__1___min后,冰开始熔化;
(3)加热3 min时,物质的状态是__固__液共存态 _;
4、有两支用后都没有甩过的体温计,它的示数都
是37.5℃,分别用来测量两位病人的体温。若两位
病人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7℃和38℃,那么这两支
体温计的示数分别为( C )
A、37.5℃、37.5℃ B、37℃、38℃
C、37.5℃、38℃
D、37℃、37.5℃
1、熔化和凝固
概念: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
15、冰棒含在嘴中变成糖水—— 熔化
实验复习
1.如果要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用的办法有: ①._给__烧__杯__加__盖_________ ②._适__当__减__小__水__量_______ ③._用__热__水__代__替__冷__水_____
2、图甲是“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8篇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8篇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8篇篇1一、物态变化概述在物理学中,物态变化指的是物质在受到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力等)影响时,由一种物态转变为另一种物态的过程。

在初中的物理学习中,我们主要接触到的物态变化包括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等。

二、具体知识点详解1. 熔化与凝固熔化是指物体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凝固则是液体转变为固体的过程。

这两个过程的关键都在于温度。

例如,金属加热至熔点后,会由固态转变为液态;而当液态的金属冷却至凝固点时,则会转变为固态。

2. 汽化与液化汽化是液体转化为气体的过程,其中又可以分为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而沸腾则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液化则是气体转变为液体的过程,通常需要通过降低温度和/或增加压力来实现。

3. 升华与凝华升华是指固体不经过液体阶段直接变为气体的过程,而凝华则是气体不经过液体阶段直接变为固体的过程。

这两个过程通常在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下发生,且多见于一些特殊的物质。

三、物态变化中的热量交换在物态变化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热量的交换。

例如,熔化、汽化和升华过程需要吸收热量,而凝固、液化和凝华则释放热量。

这种热量的交换对于理解和描述物态变化过程至关重要。

四、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物态变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金属冶炼过程中就涉及到了熔化和凝固的物态变化;天气变化中的雨、雪、霜、露等则涉及到汽化、液化和凝华等物态变化。

了解这些物态变化原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现象,还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五、实验与观察在物态变化学习中的重要性学习物态变化的过程中,实验与观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物态变化的过程,理解其原理。

同时,实验还可以帮助我们验证和理解理论知识,加深对物态变化的认识。

六、总结物态变化是物理学中的基础知识点,对于初中生的物理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掌握物态变化的概念、原理和应用,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现象,还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物态变化基础知识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物态变化基础知识

第五章:物态变化1、温度是指物体的(),温度的国际单位是(),常用单位是(),它们之间的换算公式是()。

2、摄氏温度是这样划分刻度的: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的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划分为100等分,每1等分叫1℃,这种刻度方法还可扩充到100℃以上和0℃以下。

有一支刻度均匀,标度不准的温度计,放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中显示2℃,放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显示92℃,当放入某种液体中显示38℃,这种液体的实际温度是()。

3、分度值又叫()或(),是指有刻度的测量工具上每相临两刻度间的最小距离。

4、常用温度计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

5、常用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是:⑴要与被测液体()并保持足够长的()玻璃泡不能与器底和器壁接触;⑵读取数据时温度计不能从被测液体移出;⑶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的标尺();⑷不能甩。

6、测量人体温度用(),它的测量范围是(),分度值是(),由于它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构造,因此它可以()读数,要使管中的水银回到玻璃泡,必须用力向下()。

人体正常温度是(),南极最低气温是()。

7、能量守恒定律,在能量守恒定律中转化用在()能量间的变化,转移用在()能量间的变化。

8、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⑴物质是由()构成的;⑵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分子间存在();⑶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和()。

9、扩散是指(),扩散进行的快慢与()有关,扩散现象表明:⑴分子在(),⑵分子间存在()。

10、分子间引力作用和斥力作用是同时存在也是同时消失的,当分子间的实际距离等于平衡位置距离时,分子间引力()斥力,分子间()力的作用;当分子间的实际距离大于平衡位置距离时,分子间引力()斥力,对外表现()作用;当分子间的实际距离小于平衡位置距离时,分子间引力()斥力,对外表现()作用;当分子间的实际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则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作用同时消失。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物态变化》考点梳理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物态变化》考点梳理

《第五章 物态变化》考点梳理考点一:温度及其测量1.概念:表示物体的________程度。

2.常用单位:摄氏度,符号:℃。

3.1℃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________,沸水的温度为________,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________。

4.常用温度的读数方法:-3.6℃,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液体温度计(1)工作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用规则:不碰底壁泡浸没,示数稳定留液读;“0”为起点到液面,视线相平上表面。

6.体温计(1)工作原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同时利用缩口能升不能自行降的特点可离开人体读数 。

(2)量程:________________。

(3)分度值:__________。

(4)使用规则:使用前用力向下甩两下;正对棱读数,起到________作用(相当于放大镜)。

(5)如图所示,甲图中示数为__________;乙图中眼睛应从________(选填:“A ”、“B ”或“C ”)方向看读数。

考点二:物态变化1.要放热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记忆方法(1)抓住物质的始末状态,再号入座右图中的三对六种物态变化即可,如“北方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可知:始状态为________,末状态为________,所以该物态变化就为________。

(2)图中分子间距离由小变大的就要吸热,如液态变为气态是偏大 正确偏小________,要吸热,反之要放热。

3.易错点:所有的“白气”“白雾”“出汗”都是________现象;雾露是________现象;雾凇、霜是________现象。

考点三:晶体熔化与液体沸腾比较考点四:物态变化时吸、放热的典型应用1.北方冬天天气寒冷,为了不让菜窖里的菜冻坏,常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凝固时会________,使菜窖里的气温不会太_______,不致于将菜冻坏。

物态变化—搜狗百科

物态变化—搜狗百科

物态变化—搜狗百科物态变化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物态变化(注意:第一节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第四节物态变化与我们的世界知识合并在一起的)一、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物态变化与我们的世界⑴物态变化:①定义:物质由一种形态变为另一种形态的过程②物质三态:固态、液态、气态;物体三态:固体、液体、气体③种类:a.熔化:物质由固态变到液态的过程b.凝固:物质由液态变到固态的过程c.汽化:物质由液态变到气态的过程d.液化:物质由气态变到液态的过程e.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到气态的过程f.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到固态的过程(简记为“三态六变”)。

⑵水循环:①雪、雨、水蒸气是水的三态;雨、雪、雹统称降水②水循环过程:海水汽化→ 水蒸气遇冷液化(或汽化→凝华→熔化)③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森林、海洋。

⑶物态种类: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体(气体被加热至上万℃时,将成为正负带电粒子组成的集合体)、超固态(白矮星、中子星、黑洞)、软物质(液晶、聚合物、胶体、膜、泡沫、颗粒物质、生命物质)【液晶:a.定义:在特定条件下具有晶体结构的液体b.特点:用极其微小的电流就能控制和改变其分子排列c.应用:液晶电视机、液晶电脑、移动电话、电子地图】补充:(在新物态的研究中作出卓越贡献的物理学家:朗缪尔发现等离子体,热纳发现软物质)⑷物态变化的利用:①热管:a.构造:一根密封的真空金属管,管内衬有一层叫吸液芯的多孔材料,里面装有酒精或其他液体;b.工作原理:热端受热,液体吸收热量汽化,蒸汽在管子里跑到冷端,在管壁遇冷液化,放出热量,冷凝后回到热端,循环往复;c.优点:把高温部分的热迅速传递到低温部分,使物体各部分温度基本均匀。

先汽化吸热,再液化放热)③人类文明进展:蒸汽机时代→电气化时代→信息时代④ 水污染物: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⑤水污染会造成赤潮和水华等灾害。

温度计⑴温度:①定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②用来量度物体温度数值的标尺叫温标。

初中物理_物态变化_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_物态变化_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_物态变化_知识点总结物态变化是物质由一种物态转变为另一种物态的过程。

主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物态。

而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会发生物态变化。

一、固态1.物体的形状在固态下保持不变。

2.分子之间的距离较近,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

3.固体的微观颗粒呈紧密有序排列。

4.固体的密度比液态和气态大。

5.固体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刚性。

二、液态1.液体的形状会随容器的形状而变化。

2.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固态变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

3.液体的微观颗粒呈无规则排列。

4.液体的密度比气态大。

5.液体具有一定的粘性和流动性。

三、气态1.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会完全填满容器。

2.气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远,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极弱。

3.气体的微观颗粒混乱无序排列。

4.气体的密度较小,可压缩性大。

5.气体具有扩散性和可压缩性。

四、物态变化1.溶解:把一个物质加入到另一个物质中,使其分子散开。

2.融化:当物质受热后,固态物质的分子振动加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小,固体逐渐变为液体。

3.凝固:当物质受冷后,液态物质的分子运动减慢,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大,液体逐渐变为固体。

4.沸腾:液体受热后,液态分子的运动加剧,溶液内部产生气泡并且蒸汽迅速逸出。

5.浸润:液体能够渗透到固体表面并扩展分布。

6.蒸发:液体表面的分子得到足够能量,从液体逸出,形成气体状态。

7.冷凝:气体受冷后,气态分子的运动减慢,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大,气体逐渐变为液体。

8.升华:固体受热后,固态分子的能量增加,摆脱相互吸引,直接从固体变为气体。

9.凝结:气体受冷后,气态分子的运动减慢,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大,气体逐渐变为固体。

五、物态变化的条件1.温度:温度升高或降低可以引起物态变化。

2.压力:增加压力可以引起物态变化。

3.其他因素:如溶质浓度、溶解度等因素。

六、物态变化的能量变化1.吸热:物质从固态或液态变为气态时,需要吸收热量,称为吸热过程。

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物态变化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物质在不同条件下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这一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点。

一、物态的种类物质通常存在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固态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排列紧密,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力。

比如冰块、石头等。

液态具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能够流动,分子间的距离比固态大,相互作用力较弱。

像水、油等就是液态。

气态既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体积,分子间距离较大,相互作用力很小,能够充满整个容器。

常见的有氧气、氮气等。

二、物态变化的类型1、熔化熔化是指固态物质变成液态的过程。

例如,冰在受热时会熔化成水。

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并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这个温度被称为熔点。

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熔点。

2、凝固凝固则是液态物质变成固态的过程,与熔化相反。

水冷却到一定温度会凝固成冰。

凝固过程会放出热量,同样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这个温度就是凝固点。

对于同一种物质,其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3、汽化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1)蒸发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汽化现象。

它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温度越高、液体表面积越大、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越快,蒸发就越快。

(2)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沸腾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称为沸点。

水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是100℃。

4、液化液化是气态物质变成液态的过程。

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都可以使气体液化。

比如,冬天我们呼出的白气就是口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5、升华升华是固态物质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常见的例子有樟脑丸变小、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等。

升华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6、凝华凝华则是气态物质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霜的形成、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都是凝华现象。

凝华过程会放出热量。

三、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放热在物态变化过程中,伴随着热量的吸收或放出。

物理八下5.4物态变化-知识点

物理八下5.4物态变化-知识点

物理八下5.4物态变化-知识点1、物质存在三种状态:固态、气态、液态。

固态中粒子靠得很近,有规则地紧挨在一起,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态中粒子靠得较近,在一定限度内,粒子能成群运动,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气态中的粒子离得很远,各个粒子能自由地向各个方向运动,因此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水的固态是冰、霜、雪,液态是雨、露,气态是水蒸气。

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

2、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融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温度同样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凝固点。

3、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晶体有固定熔点,即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如:金属、食盐、明矾、石英、冰等;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如:沥青、松香、玻璃。

4、熔化要吸热,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凝固会放热,晶体融化时温度不变。

凝固和熔化是相反的过程,晶体要想熔化或凝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达到熔点或凝固点,②能继续吸热或放热。

5、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汽化要吸热。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6、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的空气流通速度。

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表面的空气流速越大,蒸发越快。

7、液体蒸发的原理可用于物理降温:在需要降温的物体表面,涂一些易挥发且无害的液体,通过液体蒸发吸热来达到降温的效果。

8、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且能继续从外界吸热。

沸腾的现象:从底部产生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液面破裂,放出气泡中的水蒸气。

19、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液面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高原地区普通锅里煮不熟鸡蛋,就是因为气压低,沸点低造成的。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物态的变化第1、2节教育科学版知识精讲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物态的变化第1、2节教育科学版知识精讲

初二物理第五章物态的变化第1、2节教育科学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五章物态的变化1 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2 熔化和凝固二. 重点、难点:1. 知道水的三种状态能够持续地变化。

2. 知道水的六种物态变化类型。

3. 理解熔化曲线、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4. 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三. 知识点分析(一)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自然界中的物质存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三种状态能够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 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2. 物态变化形式有六种:(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到气态的过程。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到液态的过程,是汽化的相反过程。

(3)熔化:物质从固态变到液态的过程。

(4)凝固:物质从液态变到固态的过程,是熔化的相反过程。

(5)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到气态的过程。

(6)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到固态的过程。

3. 地球上水的循环露:是在天气较热的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汽于清晨前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液化而成小水珠附着在它们的表面上。

这是自然界中的液化现象。

云和雾的情况相同,都是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成为小水珠。

所以雾和云都是水蒸汽的液化现象。

霜是在地表面的水蒸汽遇到零摄氏度以下的温度,直接凝华为冰晶在地面或草叶上。

雪是天气较冷的时候,大气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水蒸汽在空中凝华成固态,为六角形的小冰晶(或叫雪花),在降落时互相结合形成雪片或雪团。

霜和雪都是水蒸汽的凝华现象而不是液体的凝固。

雹是冰球。

它的形成较复杂,云中的水珠被上升气流带到气温低于0℃的高空。

凝结为小冰珠,小冰珠在下落时,其外层受热熔化成水,并彼此相结合,使冰珠越来越大,假如上升气流很强就会再升入高空,在其表面凝结一层冰壳。

经过多次上下翻腾,能合成较大的冰珠,当上升气流托不住它时,冰珠就落到地面上,形成冰雹。

(二)熔化和凝固1. 定义固态凝固(放热)熔化(吸热)液态2.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知识结构图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知识结构图新版教科版

【例1】如图所示温度计甲的示数为_2_._4_℃___,读作__二__点__四__摄__氏__度__; 温度计乙的示数为_-__1_._8_℃____,读作_零__下__一__点__八__摄__氏__度__。
【错解】2.2 ℃ 2.2摄氏度 2.1 ℃ 2.1摄氏度 【错因分析】由于图中没有提供出0 ℃对应的刻度,做题时没有观察 温度计数字大小的排列特点及分度值,而凭直观得出错误的结论。甲图 液柱对应的温度是0 ℃以上,乙图液柱对应的温度是0 ℃以下;分度值都 是0.2 ℃。
【例4】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生成的 C.“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错解】C、D 【错因分析】不理解“雾”“冰花”的形成原因。冬天,室内温度比 外界温度高,在室外温差较小时,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玻璃内侧放热 液化成雾,形成小水珠;当室内外温度相差较大且液间气温低于0 ℃时 ,室内水蒸气直接在玻璃内侧放热凝华形成冰花。
物 态 变 化
物态:固态、液态、气态
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 ℃,把沸水的温度规 定为100 ℃,把0 ℃到100 ℃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 ℃

原理:感温液的热胀冷缩 单位:摄氏度( ℃)
测量⇒温度计
举一反三 3.在烧热的油锅内溅入水滴时,会听到“噼啪”的响声,并溅起油来 ,其主要原因是( C ) A.溅入的水温度低 B.水是热的不良导体 C.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低 D.水的凝固点比油的大 易错点三:生活中“白气”的形成原因解释不清 易错现象:对“白气”“冰花”“水雾”等现象及其成因不能正确理 解。

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一、基本介绍1、物态:由于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且不同的分子做热运动的速度不同,就形成了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质的状态称为物态。

2.物态变化: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质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

3.物态变化的过程(简介):由于物态有三种(实际上有好几种,但在这里我们只研究三种。

其他物态如:等离子态。

),它们两两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所以物态变化有六种(简记为:三态六变):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具体详解见下面说明)。

4.如何判断发生的是哪种物态变化:关键是找到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前后的两种状态,再根据定义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变化过程三态六变及吸热放热情况:熔化:固态→液态(吸热)凝固:液态→固态(放热)汽化:(分沸腾和蒸发):液态→气态(吸热)液化:(两种方法: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气态→液态(放热)升华:固态→气态(吸热)凝华:气态→固态(放热)(注意:这里所说的“吸热”与“放热”的“热”都是指的热量,而不是指的温度、内能、热值、比热容等热力学概念。

即为“吸收热量”与“放出热量”的简称。

在物理学中,热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或“具有多少热量”,只能说“吸收了多少热量”或“放出了多少热量”)[1]三、重要性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

首先是物质的固态和液态,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物质从固态转换为液态时,这种现象叫熔化,熔化要吸热,比如冰吸热熔化成水,反之,物质从液态转换为固态时,这种现象叫凝固,凝固要放热,比如水放热凝固成冰。

在这些从固态转换为液态的固体又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熔点,就是温度达到熔点时(持续吸热)就会熔化,熔化时温度不会高于熔点,完全融化后温度才会上升。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熔化过程中的温度不定,如石蜡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

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存在三种状态,例:冰熔化时,温度为0℃,同时存在冰的固态,水的液态和冰与水的固液共存态。

初二物理5第五讲 物态变化

初二物理5第五讲  物态变化

初二物理讲义 (一)温度和温度计: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温度计: ⑴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注意:液体温度计玻璃泡中的液体转化为固体或气体后,该液体温度计将不能继续测温。

⑵常用温度计采用摄氏温标,它的刻度是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摄氏度,摄氏度用符号℃来表示。

例如-3.5℃读作零下3.5摄氏度或负3.5摄氏度。

⑶温度计使用方法:①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②使用前认清温度计分度值,以便正确读数。

③使用时应把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触容器底或容器壁,并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应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应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⑷体温计测量范围:35℃~42℃ 分度值:0.1℃例1.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5℃,经消毒后又用它直接测量乙、丙的体温,已知他们的实际体温是36.5℃和40℃,那么,两次测温后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 )A .36.5℃和40℃B .37.5℃和40℃C .36.5℃和37.5℃D .37.5℃ 和37.5℃ 分析:由于体温计的构造和普通温度计的构造有所不同,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变冷收缩,水银柱就会在缩口处断开,使上面的水银不能退回到玻璃泡内,因此体温计离开人体后仍能表示人体温度。

答案:B小结:⑴只要后来所测温度不高于原来的温度,那么体温计的示数就不会改变。

⑵体温计使用前必须下甩,使断开的水银柱恢复正常。

(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熔化过程要吸热。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凝固过程要放热。

2.晶体熔化(凝固)的条件:“三Y 名师讲堂”愉快y úku ài 、阳光y ánggu āng 、有效y ǒuxi ào“三Y 名师讲堂”讲义①达到熔点(凝固点);②持续吸热(放热)。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必背知识点一、基本概念1. 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

常见的物质状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二、物态变化的类型及特点1. 熔化与凝固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例如,冰熔化成水。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例如,水凝固成冰。

晶体与非晶体: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温度持续升高。

2. 汽化与液化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蒸发: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是缓慢的。

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现象,必须达到沸点才能进行。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例如,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

3. 升华与凝华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例如,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例如,霜的形成。

三、温度与热量1. 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2.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度量,是一个过程量,用 “吸收”或“放出”来描述。

四、温度计与体温计1. 温度计: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测量温度的仪器。

使用时要注意观察量程、分度值,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 体温计: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度的温度计。

其测量范围为35℃~42℃,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体温计的结构特点是有一个缩口,使得水银柱不能自动流回玻璃泡内,因此需要甩一甩才能再次使用。

五、物态变化与日常生活1. 熔化与凝固的应用:如冰的熔化用于降温、金属的凝固制造零件等。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

第一节物态变化的概念及分类1.1 物态变化的定义物态变化是指物质由一种物态转变为另一种物态的过程,通常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变。

1.2 物态变化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条件和过程,物态变化可以分为凝固、熔化、蒸发、沸腾、凝华、升华等几种类型。

第二节凝固和熔化2.1 凝固的条件和过程凝固是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一般需要降温或增加压强才能发生,过程中物质的分子会逐渐形成有序的结晶。

2.2 熔化的条件和过程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需要增加温度或减小压强来发生,过程中物质的分子会逐渐失去有序排列的结晶状态。

第三节蒸发和沸腾3.1 蒸发的条件和过程蒸发是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通常发生在液体表面,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气压才能进行,能量主要来源于表面分子的热运动。

3.2 沸腾的条件和过程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出现的剧烈汽泡的现象,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和气压才能发生,沸腾时液态的表面分子不再提供足够的能量,内部的分子开始剧烈运动。

第四节凝华和升华4.1 凝华的条件和过程凝华是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通常需要降温或增加压强来发生,无需经过液态中间态。

4.2 升华的条件和过程升华是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增加温度或减小压强来发生,同样无需经过液态中间态。

第五节物态变化的热学解释5.1 热学性质对物态变化的影响物态变化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吸收或释放,可以通过热力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例如凝固和熔化时吸放热量,蒸发和凝华时吸放热量。

5.2 物态变化的热力学公式物态变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可以通过热力学公式来计算,如凝固熔化时的热量公式Q=mL,蒸发沸腾时的热量公式Q=mLv。

第六节物态变化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6.1 凝固和熔化在冰淇淋制作中的应用冰淇淋的口感和质地与其凝固和熔化过程有密切关系,制作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

6.2 蒸发和沸腾在烹饪中的应用烹饪过程中食材的蒸发和沸腾过程会给食物带来特殊的香味和口感,掌握这些物态变化有助于提高烹饪技能。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汇总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汇总
26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现象:阴天一般没有露
27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知识讲解:物质的三种状态
28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精讲:常见温度计分类
29
中考物理《考物理《物态变化》知识讲解:井水冬暖夏凉的现象
31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精讲:温度计表示与用法
32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精讲:开水不响、响水不开的现象
整理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汇总
为您整理“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汇总”,欢迎阅读参考,更多有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中考栏目。
1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知识讲解:物态变化现象
2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物态变化的过程
3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知识讲解:物态变化口诀分享
4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现象:厨房里的物态变化
12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现象:吃鸡蛋有诀窍
13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现象:多孔的冻豆腐
14
中考物理考点:物态变化的概念与识别
15
中考物理考点归纳:物态变化吸、放热关系
16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精讲:熔化现象
17
中考物理考点:利用物态变化创造现代生活
18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现象:水沸之前鸣响的原因
19
中考物理知识讲解:人类认识物态变化的历程
20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现象:巧割啤酒瓶
21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现象:玻璃器皿忽冷忽热会裂开
22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知识讲解:沸腾和蒸发的区别
23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现象:湿布抹冰箱冰格被粘着
24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精讲:沸腾与熔化的比较

物态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

物态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

物态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物态及其变化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章节,它涉及到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性质和相互转化。

本文将对该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物质的三种状态、物态变化的类型和特点、以及物态变化过程中的能量转换等方面。

一、物质的三种状态物质存在于三种主要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分子间的距离和相互作用力。

1. 固态:在固态中,物质的分子排列紧密有序,分子间的距离较小,相互作用力较强。

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被压缩。

2. 液态:在液态中,物质的分子间距离较大,相互作用力较弱,分子可以自由移动。

因此,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具有固定的体积,且易于被压缩。

3. 气态:在气态中,物质的分子间距离非常大,相互作用力非常弱,分子可以高速自由运动。

因此,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可以充满任何容器,且易于被压缩。

二、物态变化的类型和特点物态变化是指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根据物质状态的变化方式,物态变化可以分为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等六种类型。

1. 熔化和凝固熔化和凝固是物质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

当固体受热时,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逐渐减弱,分子开始变得杂乱无章,最终导致固体熔化成液体。

相反,当液体冷却时,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逐渐增强,分子开始有序排列,最终导致液体凝固成固体。

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是: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物质需要吸收或释放一定的热量(即潜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这是因为熔化和凝固是物质状态的变化,而不是温度的变化。

2. 汽化和液化汽化和液化是物质在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

当液体受热时,其表面上的分子获得足够的能量而脱离液体表面进入气态,这个过程称为汽化。

相反,当气体冷却时,其中的分子会失去能量并聚集在一起形成小液滴,这个过程称为液化。

汽化和液化的特点是:在汽化和液化过程中,物质同样需要吸收或释放一定的热量(即汽化热或液化热),但温度也保持不变。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物态变化全套课件 其他版5优秀课件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物态变化全套课件 其他版5优秀课件

22.把一盆0℃的水放入0℃的房间内,则 C.一定变成冰水混合物 D.水一定不结冰
23.主要由于水被污染而产生的后果是 (

A.河中鱼虾绝迹
B.河流干涸
C.城市地表下沉
D.水土流失
24.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
如图中a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

A.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
B.放在沸水中煮
C.用酒精擦洗
D.用清水冲洗
15.南极的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88,3℃,在那里
考察队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
这是因为 (

A.酒精比水银颜色更浅
B.酒精凝固点比水银熔点更低
C.酒精密度比水银密度更小
D.酒精气体无毒,水银气体有毒
有人说,想要看一个人是否优秀,那就看他闲下来做什么。 这世上有人忙里偷闲,利用坐车和排队的间隙,读书,思考,写作,也有人终日无所事事,虚度光阴。
闲,并不是一个人的福气。相反,废掉一个人最快的方式就是让他闲下来。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生活中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而是无聊。” 01 闲着闲着,一个人就废了。
的是 ( )
A.云是水蒸气升入高空时凝华成的小冰晶
B.雾是漂浮在空气中的大量的水蒸气
C.露是大量的小冰晶吸热熔化成的小水珠而形成的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成的大量的小冰晶
27.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
指把 锅里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从锅下抽掉燃烧着
的木柴,应用热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期末复习
第五章 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 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气态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物态变化全套课件(4)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物态变化全套课件(4)

三、水蒸气和冰之间的物态变化
雾 凇

霜和雾凇是怎样形成的?
凝华
空气中的水蒸气(气态)
小冰粒(固态)
北方严寒的冬天,一直冰 冻的衣服是怎样变干的?
升华
冰(固态)
水蒸气(气态)

水蒸气遇冷液

化形成小水珠


水蒸气上升



水蒸发成 水蒸气
小水珠聚集成云 水珠变大就下雨
练习1:

熔化

凝固

2、指出下现象属于那些物态变化 ①、洒在地上的水变干。 汽化或蒸发
实验:
用嘴巴对玻璃板哈气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玻璃板上的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 哈出的水蒸气(气态) 遇冷 水(液态)
液化
(二)、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早晨在草上或树叶上会有露水,它是怎
样形成的呢? 空气中水蒸气
遇冷液化
小水珠
天气晴朗的早晨空中会有雾,雾是怎样形成的? 空气中水蒸气 遇冷液化 小水珠(悬浮在空中)
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二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只要在路上 ,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愈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识。
第一节 地球上水的 物态变化
无色无味 气态水蒸气
蒸汽 发化
液态水
想一想态变化
(一)、汽化:物质从液态变到气态的过程
1、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2、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 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1、衣服为什么会干? 2、谷子为什么会干? 3、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哪些物态变化? 水蒸发了,发生物态变化是汽化(蒸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K版 八年级上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专训1 三种类型物态变化图像的分析
习题链接
1C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6C
2D
7
3 50;8
8
4 5 晶体;液态
9 10 C
答案呈现
习题链接
11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1.【中考•郴州】如图所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 的图像。由此可判断( C ) A.海波是非晶体 B.海波的熔化时间是5 min C.海波的熔点是50 ℃ D.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点拨】题图可能是晶体熔化图像,还可能是液体沸腾 图像。若是晶体熔化图像,则甲物质的熔点为80 ℃, 乙物质的熔点为60 ℃,6~10 min时甲、乙两物质均处 于固液共存态;若是沸腾图像,则甲物质的沸点为80 ℃,乙物质的沸点为60 ℃,6~10 min时甲、乙两物质 均是气液共存态。 【答案】C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6.【中考•衡阳】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 到89 ℃时,小华开始计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水的 温度,然后,小华根据实验数据 绘制了如图甲所示的温度随时间 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A.此时的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 B.水从89 ℃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4 min C.通过图甲中的图像可知,水沸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2.【中考•泰安】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像中能反映晶体凝固 特点的是( D )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3.【中考•广元】小敏探究某固体物质的熔化实验结束 后,撤去酒精灯并开始记录温度计示数和时间,作 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可知:该物质 的凝固点是___5_0___℃,凝固过程用 了____8___min。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点拨】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海波的质量增加,海波的 熔点是不变的,故c正确。 【答案】c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5.【中考•重庆B】小杨同学在“探究海波熔化和凝固特 点”的实验中,画出了“温度—时间”图像,如图所 示,由此可知,海波是__晶__体___ (填“晶体”或“非晶体”), 海波在第10 min时处于_液__态___ (填“固态”“液态”或 “固液共存态”)。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1)从图乙发现,两组实验中将水从90 ℃加热至沸腾所用 的时间不同,原因是水的__质__量___不同。
(2)实验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为_______℃ 。 92
(3)由实验可知,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__不__变___。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10.【中考•成都】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 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 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 ℃ C.甲物质在4~6 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 D.乙物质在6~10 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11.【中考•南充】小南同学用同一酒精灯加热,完成了 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后,根据记录的数据,得到 如图所示的图像。请你分析: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1)测得水的沸点为___9_8__℃,此时的大气压可能__小__于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点拨】由图可知,DE段,水的温度保持不变,这 是水的沸腾过程,此过程中,水吸热温度保持98 ℃不 变,即水的沸点为98 ℃,低于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 因此气压可能小于标准大气压。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4.【中考•福建】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 律”的实验装置。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1)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___4_6___℃。 【点拨】由图乙知,温度计的示数 为46 ℃。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2)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 图像,海波熔化过程对应图线中的_______(填“AB” 或“BC”)段,其熔点为_______℃。熔化过程中海波 吸收的热量_______(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放出的热量。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8.【中考•吉林】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温度 计的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B____;如图乙是水的温度与时间 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9_8___℃,水在沸腾 的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 保持__不__变___。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9.【中考•青海】两实验小组使用规格完全相同的装置 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如图甲 所示,利用实验数据分别绘制了温度与时间关系的 图像a和b,如 图乙所示。
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D.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
丙所示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点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此时水的沸 点为99 ℃,可见当时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故A错误; 由甲图可知,水的初温是89 ℃,第5 min温度达到沸点, 从加热到开始沸腾所用时间为5 min,故B错误;由甲图 可知,水沸腾过程中要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故C正确;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乙图,气泡上升时不断增大,是水沸腾时的现象;丙图, 气泡上升时不断减小,是水沸腾之前的现象,故D错误。 【答案】C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7.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 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 化。此时室内温度为___2_5___℃,酒精的蒸发使温度计 示数____降__低_,由此可以说明液 体蒸发时要__吸__收___热量。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点拨】如丙图,海波在BC段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 变,海波处于熔化过程,其熔点为48 ℃。熔化过程中 海波吸收的热量用来熔化,故大于放出的热量。 【答案】BC;48;大于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3)用质量为m1的海波做实验,绘制的海波的温度随时间 变化的图线如图丁中的a。若用质量为m2(m2>m1)的海 波做实验,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丁中的 _______(填“b”“c”或“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