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定义形式和要求
“微课”的概念及特点
![“微课”的概念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e9fee839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10.png)
“微课”的概念及特点微课,是一种以短小、精炼的视频、音频或文字形式呈现的教学内容,以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提高学习效果、满足学习个性化需求为目标的在线学习形式。
微课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
微课的时长通常在5分钟到15分钟之间,相较于传统课堂的教学时间更为紧凑。
这种设计符合了学习者的认知特点,使学习者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吸收知识,并且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短小精悍的特点也使得学习者能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灵活性和效率。
其次,微课具有内容简洁明了的特点。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知识点,微课通常会剔除冗余内容,只关注核心知识和技能。
这种精简的内容呈现方式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快速地理解和掌握重要概念,避免信息过载和学习疲劳。
此外,微课还常常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通过图片、示意图、动画等辅助材料来增强学习效果,提高知识的可视化呈现。
第三,微课注重互动和个性化。
与传统课堂一对多的教学模式不同,微课借助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
学习者可以通过评论、留言、讨论区等方式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学习,增加学习过程的参与感和趣味性。
同时,微课还能够根据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定制,根据学习者的不同水平、兴趣和学习风格为其提供相应的学习内容和路径,实现个性化教育。
第四,微课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进行即时调整和优化课程内容,不断完善教学质量。
同时,微课还可以与其他教学手段相结合,如在线讨论、互动实验、实地考察等,构建全方位、多元化的学习体验。
此外,微课还具有较强的扩展性,可以根据学科的不同需求进行延伸,例如编程微课、外语口语微课等。
综上所述,微课作为一种在线学习形式,具有短小精悍、内容简洁明了、注重互动和个性化、灵活可扩展等特点。
它的出现为学习提供了更多便利和可能,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
史上最全的微课定义、特点、类型和制作的说明
![史上最全的微课定义、特点、类型和制作的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86bdc05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88.png)
史上最全的微课定义、特点、类型和制作的说明1、微课的定义微课是传播知识的微视频,短小精趣,围绕单一知识点而进行有针对性讲解的一段视频教程,微课时长10分钟以内。
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
2、微课的特点微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时间短,可保证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黄金时间;(2)以知识点为单元,符合新时代的碎片化学习需求;(3)精致教学设计,完全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4)针对性强,围绕着某个知识点进行突破和讲解;(5)可反复看、跳跃看,适合学生自主学习;(6)容量小,便于教师和学生快速交流传播;(7)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课程,是一对一的学习;(8)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9)制作简便,多种途径和设备制作,以实用为宗旨;(10)配套相关材料,微课配套相关的练习、资源及评价方法。
3、微课的组成“微课”核心资源是“微视频”(教学视频片段),同时可包含与该教学视频内容相关的“微教案”(教学设计)、“微课件”(教学课件)、“微习题”(练习测试题)、“微反思”(教学反思)等辅助性教与学内容。
“微视频”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
“微教案”是指微课教学活动的简要设计和说明。
“微课件”是指在微课教学过程中所用到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如在教学过程中未用到“微课件”,此项可忽略。
)“微反思”是指执教者在微课教学活动之后的体会、反思、改进措施等。
“微习题”是根据微课教学内容而设计的练习测试题目。
“专题微课”是以一个知识模块或专题为基础,由一组系列化、连续性的微课视频及相关教学辅助扩展资源(如教案、课件、习题、知识图谱等)组成。
每个专题微课包含3-8节单个微视频。
4、微课的类型讲授型----以学科知识点及重点、难点、考点的讲授为主,授课形式多样,不局限于课堂讲授;解题型---针对典型例题、习题、试题的讲解分析与推理演算,重在解题思路的分析与过程;答疑型---围绕学科疑难问题进行分析与解答;实验型---针对教学实验进行设计、操作与演示;其它类型---不属于上述分类的作品,均可归为此类型。
微课程的概念
![微课程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3955838d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d4.png)
微课程的概念简介微课程是一种短期、简短、精练的在线教育形式,旨在通过有效的研究资源和交互式研究方式提供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微课程的研究时长通常在5到15分钟之间,适合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方式。
特点微课程具有以下特点:1. 短期:微课程通常以短时间为单元,从而使研究者能够方便地安排研究时间,适应快节奏的生活。
2. 精简:微课程是由经过精心挑选和编辑的内容组成的,着重于核心概念和关键技能的传授,避免冗长的研究过程。
3. 便携:微课程的在线研究平台提供了跨平台的研究体验,研究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平板电脑或电脑进行研究。
4. 交互:微课程采用交互式研究方式,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测验等活动,促进研究者的参与和反馈,加强研究效果。
5. 多样化:微课程可以涵盖各种主题和领域,包括语言研究、职业技能培训、兴趣爱好等,满足研究者不同的需求和兴趣。
应用领域微课程在以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 教育领域:学校、大学和培训机构可以利用微课程的简洁性和灵活性,提供更多元化的研究体验,增强学生的研究动力。
2. 企业培训:企业可以利用微课程培训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定制化的研究内容,提高员工的绩效和竞争力。
3. 公众教育: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利用微课程向公众提供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促进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
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程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1. 移动化研究: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手机和平板电脑进行研究,微课程将更加注重移动研究的便利性和体验。
2. 数据驱动研究:利用研究者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个性化地推荐研究内容和研究路径,提高研究效果和用户满意度。
3. 社交研究:引入社交元素,提供研究者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机会,促进研究共同体的形成,增强研究效果和用户参与度。
4. VR/AR技术:结合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提供更加身临其境的研究体验,拓展研究方式和途径。
结论微课程作为一种高效、灵活的在线学习形式,已经在教育和培训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微课内容及要求
![微课内容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10c8838dbceb19e8b8f6ba2f.png)
请于11月14前,完成一份微课程并交教务处。
微课内容及要求:(一)微课内容本次活动,微课分“微课堂”和“微课程”两类。
其中“微课堂”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一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灵活、合理运用教育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突破难点、传授技能、培养兴趣、启迪智慧等教育教学目的的数字化资源集合。
“微课程”是指系列化的微课堂教学,一门微课程不少于3个微课堂教学。
微课程以服务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二)具体要求微课应提供教学视频(包括与该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微课简介,具体要求如下:1.教学视频每个视频时长为3~8分钟(最长不超过10分钟),视频格式为MP4及fLV格式(同时提供)。
视频质量要求图像稳定、构图合理、镜头运用恰当、录制声音清晰。
视频片头应显示标题、作者和单位,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
2.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应反映教师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包括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总结等方面内容,并在开头注明讲课内容所属学科、专业、课程及适用对象等信息。
文件格式:WORD。
3.多媒体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课件限定为PPT格式。
要求围绕教学目标,反映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视频合理搭配。
其他与教学内容相关辅助材料如练习测试、教学评价、多媒体素材等材料也可单独提交,格式符合网站上传要求。
4.微课简介简要介绍课程内容、特色与亮点,在介绍微课同时引发学习者对作品的强烈关注。
字数不超过500字。
文件格式:WORD。
同时提供数字格式的教师生活照一张(jpg格式,尺寸不小于800×600象素)。
微课的特点、要求及制作方法
![微课的特点、要求及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191d32a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06.png)
微课的特点、要求及制作方法
微课是一种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具有以下特点:
1. 短暂性:微课通常只有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的时长,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较短。
2. 精华性:微课着重呈现课程的核心知识点、重点和难点,减少冗余信息,提供高度
精炼的教学内容。
3. 互动性:微课鼓励学生在观看视频时参与互动,如回答问题、思考问题、讨论等,
增加学习的活跃性。
4. 多媒体性:微课结合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元素,以生动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提高学习的吸引力和效果。
要制作一份高质量的微课,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1. 精准:微课应着重解决学生的问题或需求,提供具体、清晰的答案或内容。
2. 简洁:微课应尽量精炼、简明,将知识点讲解清晰明了。
3. 生动:微课应采用多种形式的多媒体元素,配合生动有趣的案例或实例,提高学习
的吸引力。
4. 重点突出:微课应着重讲解核心知识点和难点,避免冗长废话和细枝末节。
制作微课的方法如下:
1. 制定教学目标:明确微课的目标和内容,确保与学生需求和课程要求相符。
2. 编写剧本:按照教学目标和要求,撰写微课的剧本,包括课程大纲、主要内容和互
动环节。
3. 视频录制:使用视频录制设备或手机,录制微课视频。
注意声音清晰、画面稳定,
避免嘈杂和干扰。
4. 编辑和剪辑:使用专业的视频编辑软件,对拍摄的视频进行剪辑、配音、字幕等后
期制作。
5. 上传和发布:将制作好的微课上传至云平台或在线教育平台,进行发布和分享。
6. 反馈和改进:根据学生反馈和评价,不断改进微课内容和制作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微课制作要求完整版
![微课制作要求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d22ae7c08a1284ac95043b5.png)
微课制作要求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微课制作要求------------?一、什么是微课微课:是指教师围绕单一学习主题,以知识点讲解、教学重难点和典型问题解决、实验过程演示等为主要内容,使用摄录设备、录屏软件等拍摄制作的微视频课程。
主要形式可以是讲授视频,也可以是使用PPT、手写板配合画图软件和电子白板等录制的批注讲解视频,播放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
总大小不超过100MB。
二、上报微课作品要求报送的微课作品应是单一有声视频文件,要求教学目标清晰、主题突出、内容完整、声画质量好。
视频片头要求蓝底白字、楷体、时长5秒,显示教材版本、学段学科、年级学期、微课名称、教师姓名和所在单位等信息。
视频格式统一为WMV格式,高清像素为1080×720,标清像素为720×576,总大小不超过100MB。
教师提交作品为:每位老师报送微课一个,内容包括:?(1)微课视频(每课1个,一课对应一个知识点)(2)进阶练习(每课2套,与微课视频配套)进阶练习是基于标准的测试,是类似游戏通关的在线检测系统,学习一段视频教程后要完成相应的练习题,只有当学习者全部答对一套题目后,才可以进入到下一个单元的学习。
这种在线检测的设计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能力要求,便于学生通过“微课视频学习—练习—重复学习微课视频—再练习”,直至全部掌握知识点知识能力目标。
一般可分为概念辨析、熟练练习和应用拓展3种题型。
(3)学习任务单(每课1个,与微课视频配套)由教师设计,用于为学生自主学习微课程提供“学什么”和“怎样学”建议的学习导航,包括学习任务、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建议以及配套学习资源推荐(包括教材相关内容阅读及其它学习资源学习)。
学习任务单强调任务驱动和问题导向,把学习任务转化为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达成学习目标。
微课简介
![微课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0d6eeb5a0116c175f0e4841.png)
"微课"简介"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一、"微课"的组成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理念以小见大,用微课堂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适当的让学生动手做宗旨关注孩子每一个微变化,从小处着手,创建一个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课堂(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
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请谈一谈你对微课的理解
![请谈一谈你对微课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402d4ba8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00.png)
请谈一谈你对微课的理解微课是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它以短小精悍的视频形式,针对某一特定主题或知识点,进行讲解和演示。
微课的出现,为教育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也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加灵活、便捷的学习方式。
以下是我对微课的理解:一、微课的定义与特点微课,顾名思义,是一种微型课程,通常以短视频的形式呈现。
它具有短小精悍、针对性强、知识点集中、学习时间灵活等特点。
微课的时间一般在5-10分钟之间,内容针对某一具体知识点或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和演示。
微课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短小精悍:微课的时间短,内容精炼,能够有效地集中学习者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2.针对性强:微课针对某一具体知识点或问题,进行深入讲解和演示,有利于学习者快速掌握某一知识点。
3.知识点集中:微课的内容围绕某一知识点展开,不涉及其他无关信息,有利于学习者深入理解和掌握某一知识点。
4.学习时间灵活:微课通常以视频形式呈现,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学习需求,随时随地观看和学习。
二、微课的制作与设计制作和设计微课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步骤。
一般来说,微课的制作和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目标明确:微课的目标应明确,围绕某一具体知识点或问题展开,不涉及其他无关信息。
2.内容精炼:微课的内容应精炼,言简意赅,重点突出,避免冗长和繁琐的讲解。
3.视频清晰:微课的视频应清晰明了,画面稳定,声音清楚,以提高学习者的观看体验。
4.互动性强:微课应具有较强的互动性,能够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制作和设计微课的一般步骤包括:选题、制定教学计划、拍摄录制、后期制作、发布等。
在制作和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环节的设计等方面的问题。
三、微课的应用与价值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中。
它不仅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和拓展,也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学习资源,为学习者提供更加灵活、便捷的学习方式。
微课定义、形式及微课制作要求和方法
![微课定义、形式及微课制作要求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e03562a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35.png)
微课定义、形式及微课制作要求和方法一、微课定义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视频或音频。
系列微课是指一系列讲解具有连贯性知识点的微课。
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
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
十大特征:微课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也没有众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看似没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许多人称之为“碎片化”。
但是微课是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的,一个微课自身仍然需要系统性,一组微课所表达的知识仍然需要全面性。
微课的特征有:1.主持人讲授性。
主持人可以出镜,可以话外音。
2.流媒体播放性。
可以视频、动画等基于网络流媒体播放。
3.教学时间较短。
5-10分钟为宜,最少的1-2分钟,最长不宜超过20分钟。
4.教学内容较少。
突出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技能点。
5.资源容量较小。
适于基于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
6.精致教学设计。
完全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7.经典示范案例。
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
8.自主学习为主。
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课程,是一对一的学习。
9.制作简便实用。
多种途径和设备制作,以实用为宗旨。
10.配套相关材料。
微课需要配套相关的练习、资源及评价方法。
二、微课形式微课的形式与微课要教授的内容密切相关。
1.讲课录像讲课录像适合于教师对知识点进行讲解。
可以在课堂进行,利用黑板一边讲解一边板书,以板书来辅助讲解。
可以采用便携的视频录制设备,例如手机、普通DV等。
拍摄的视频经过简单剪辑加工即可以使用。
2.操作演示录像操作演示录像适合于操作技能的演示。
例如,汽车修理工对汽车点火线圈的检查。
操作演示录像一般在实习车间、操作演示作业台、生产厂房等地进行。
微课定义、形式及微课制作要求
![微课定义、形式及微课制作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7f25bb2dfc4ffe473368ab85.png)
微课定义、形式及微课制作要求一、微课定义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视频或音频。
系列微课是指一系列讲解具有连贯性知识点的微课。
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
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
二、微课形式可以使用手机、数码相机、DV等摄像设备拍摄和录制,也可以使用录屏软件录制的音频或视频或其它,形式不限。
微课内容既可以针对学生也可以针对教师或家长,对象不限。
三、微课要求(一)微课保证画质清晰,视频中有作者本人头像或画面;文字内容正确无误,无科学性、政策性错误;声音清楚,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详略得当,讲解精炼。
(采用电脑录制,录制时调整电脑分辩率1024*768,颜色位数为16位。
PPT 尽量做到简洁、美观大方;文件大小不超过20M)。
(二)时间须严格控制在五分钟以内。
(三)微课片头显示标题、作者、单位、微课适用对象及微课所属学科、教材、单元、知识点等信息,微课标题以知识点命名。
(四)微课选题得当,具有针对性,适合于多媒体表达,避免“黑板搬家”现象。
选题应围绕日常教学或学习中典型、有代表性或课堂教学过程中难以用传统方式解决的问题进行设计。
(五)微课基于教学设计思想,围绕选题设计,突出重点、难点;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组织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具有针对性地解惑、启惑,能够有效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等问题,同时调动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
(六)视频格式为:FLV、MP4,视频尺寸为:640*480或320*240。
音频格式有:AAC (.aac, .m4a, and .f4a), MP3, and Vorbis (.ogg and .oga)附件2优秀微课评价指标。
微课的制作标准
![微课的制作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b4d15660b4e767f5acfce74.png)
微课的制作标准微课是指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境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
微课根据制作工具的不同,在制作方式上包括数码设备拍摄、录屏软件录制、多媒体软件制作类型、混合方式制作,但最终输出的格式为视频Mp4格式,适合网络上使用。
一、内容标准:1.微课视频长度在5至8分钟,不超过10分钟,符合学生注意力特点。
2.精心设计讲课脚本,讲解精炼、路径合理,重点突出。
3.内容风趣、幽默、情境化,学生沉浸感强。
4.适当提问,引发思考,留白,关键点重点提示。
5.尽量减少视频中的干扰因素。
6.可以包含相应的扩展学习资源,如: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自测题,微课范例的源文件、微课学习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微课内容相关的其他学习资料等。
7.在同一课程中,各讲之间要有整体性,内容容量和时间长短基本一致,技术参数统一。
二、技术标准:(一)视频资源总体要求1.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必须连续: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
2.信噪比: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
3.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4.视频电平:视频全讯号幅度为1Ⅴp-p,最大不超过1.1Ⅴp-p。
其中,消隐电平为0V时,白电平幅度0.7Ⅴp-p,同步信号-0.3V,色同步信号幅度0.3V p-p (以消隐线上下对称),全片一致。
(二)音频信号源总体要求1.声道:中文内容音频信号记录于第1声道,音乐、音效、同期声记录于第2声道,若有其他文字解说记录于第3声道(如录音设备无第3声道,则录于第2声道)。
2.电平指标:-2db — -8db声音应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
3.音频信噪比不低于48db。
4.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
5.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
什么是微课?中小学常见微课类型
![什么是微课?中小学常见微课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8d0ac23f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3f.png)
什么是微课?中小学常见微课类型什么是微课?微课是指以短视频形式呈现的教学资源,内容主要涵盖中小学各个学科的知识点和教学内容。
微课的特点是短小精悍、生动有趣,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能够帮助学生迅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中小学常见的微课类型有哪些?1. 教科书微课:这种微课主要以教科书为教学依据,针对教材内容进行解析和讲解。
教师通知学生在家里观看微课视频,并要求学生预习相关的知识点。
这种微课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2. 技能微课:技能微课主要围绕某种具体的技能进行教学。
例如,绘画技巧、写作技巧、音乐表演技巧等。
这种微课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外掌握各类实用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3. 擅长科目微课:这种微课是由专业教师主讲自己擅长的科目,针对中小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讲解和指导。
例如,数学高手讲解数学题目的解题方法,语文专家讲解作文写作技巧等。
这种微课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己不擅长的学科,学习更高层次的知识和技能。
4. 特色文化微课:这种微课主要介绍一些特色的文化知识,例如中国传统节日、中国古代历史、中国地理等。
通过微课的形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国家认同感。
5. 全科综合微课:全科综合微课是指同时涵盖多个学科内容的微课,主要是针对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这种微课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认知水平。
总之,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它以短视频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
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学生能够在课内和课外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微课的出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也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微课的短小精悍、生动有趣的特点,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消化教学内容,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微课的应用也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性和教学经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现代社会中,微课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课制作要求
![微课制作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665de8db6294dd88d0d26bbb.png)
-----------微课制作要求------------?一、什么是微课微课:是指教师围绕单一学习主题,以知识点讲解、教学重难点和典型问题解决、实验过程演示等为主要内容,使用摄录设备、录屏软件等拍摄制作的微视频课程。
主要形式可以是讲授视频,也可以是使用PPT、手写板配合画图软件和电子白板等录制的批注讲解视频,播放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
总大小不超过100MB。
二、上报微课作品要求报送的微课作品应是单一有声视频文件,要求教学目标清晰、主题突出、内容完整、声画质量好。
3.实验演示类:教师应用教具、实验器材或计算机模拟软件作示范性实验,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
四、微课录制方法4、受众定位明确微课作者需清楚本个微课受众的知识基础,采用适合该基础的相关定理、定律、词汇讲解。
5、情景定位明确微课是一对一的教学而非一对多,因此讲解时不得出现“你们”、“大家”、“同学们”等词汇。
6、知识准确无误在微课里不允许有文字上、语言上、图片上的知识性的错误或有误导性的描述。
7、讲解不能照本宣科对现有的知识以及课本上对该知识的表述应有自己的理解,而不是罗列书上的知识,否则微课起不到“解惑”的作用。
8、课件具有有视觉美感如制作常用的PPT课件时,可多角度地应用PPT现有的功能带来的视觉效果,如自定义动作、PPT 切换、颜色搭配、字体搭配等。
9、画质清晰影响视频画质的因素有:显卡驱动未更新导致屏幕像素低;导出视频时未设置与屏幕分辨率相一致的视频长宽尺寸导致视频画面变形。
?7、错落有致行距1.3倍-1.5倍,段间距大于行间距;8、使用的文字尽量少一页不超过五个要点,每个要点字数越少越好,页面上下左右有1cm的留白。
六、特别注意事项1、讲解时,适当看镜头,与摄像头(即收看微课的学生)有眼神交流。
2、PPT制作时应注意,录制后的效果将会有头像画面挡住PPT的右下角。
微课的制作标准
![微课的制作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0d36dc0ba0d4a7302763a76.png)
微课的制作标准微课是指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境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
微课根据制作工具的不同,在制作方式上包括数码设备拍摄、录屏软件录制、多媒体软件制作类型、混合方式制作,但最终输出的格式为视频Mp4格式,适合网络上使用。
一、内容标准:1.微课视频长度在5至8分钟,不超过10分钟,符合学生注意力特点。
2.精心设计讲课脚本,讲解精炼、路径合理,重点突出。
3.内容风趣、幽默、情境化,学生沉浸感强。
4.适当提问,引发思考,留白,关键点重点提示。
5.尽量减少视频中的干扰因素。
6.可以包含相应的扩展学习资源,如: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自测题,微课范例的源文件、微课学习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微课内容相关的其他学习资料等。
7.在同一课程中,各讲之间要有整体性,内容容量和时间长短基本一致,技术参数统一。
二、技术标准:(一)视频资源总体要求1.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必须连续: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
2.信噪比: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
3.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4.视频电平:视频全讯号幅度为1Ⅴp-p,最大不超过1.1Ⅴp-p。
其中,消隐电平为0V时,白电平幅度0.7Ⅴp-p,同步信号-0.3V,色同步信号幅度0.3V p-p (以消隐线上下对称),全片一致。
(二)音频信号源总体要求1.声道:中文内容音频信号记录于第1声道,音乐、音效、同期声记录于第2声道,若有其他文字解说记录于第3声道(如录音设备无第3声道,则录于第2声道)。
2.电平指标:-2db — -8db声音应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
3.音频信噪比不低于48db。
4.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
5.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
微课建设方案
![微课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efdddf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01.png)
微课建设方案1. 引言微课的出现为教育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受到诸多制约,而微课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以短小精悍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学习方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微课建设方案,以帮助教师和教育机构更好地实施微课教学。
2. 微课简介微课是一种紧凑、独立、有针对性的在线学习资源,通常以5-10分钟为单位,通过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媒体形式呈现。
微课的特点在于简洁明了、灵活多样以及个性化定制。
3. 微课建设步骤3.1 需求分析在建设微课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
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大纲和学生特点,确定微课设计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点。
3.2 素材准备素材是微课建设的基础,可以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寻找合适的素材。
在使用他人素材时,需要注明来源并遵守版权法规。
3.3 脚本撰写脚本是微课制作的重要环节,需要清晰地表达教学内容,并合理安排语言表达和节奏。
脚本的撰写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和学习习惯进行调整,力求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3.4 制作工具选择制作微课需要选择适合的制作工具。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微课制作工具可供选择,如Camtasia、Articulate Storyline、iSpring等。
教师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和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工具。
3.5 录制和编辑在进行微课录制和编辑时,需要注意音频和视频的质量。
录制时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并使用合适的麦克风和摄像设备。
在编辑过程中,可以添加字幕、动画效果等元素,以增加微课的吸引力。
3.6 验证与改进完成微课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试听,并收集他们的反馈意见。
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改进微课内容和形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4. 微课推广和应用4.1 在线学习平台微课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进行推广和应用。
教师可以将微课整合到课程中,并设置在线测验和互动环节,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学习效果。
4.2 社交媒体微课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推广,如微信公众号、微博、QQ群等。
微课制作要求
![微课制作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e142a1e4a58da0116c1749ae.png)
-----------微课制作要求------------一、什么是微课微课:是指教师围绕单一学习主题,以知识点讲解、教学重难点和典型问题解决、实验过程演示等为主要内容,使用摄录设备、录屏软件等拍摄制作的微视频课程。
主要形式可以是讲授视频,也可以是使用PPT、手写板配合画图软件和电子白板等录制的批注讲解视频,播放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
总大小不超过100MB。
二、上报微课作品要求报送的微课作品应是单一有声视频文件,要求教学目标清晰、主题突出、内容完整、声画质量好。
视频片头要求蓝底白字、楷体、时长5秒,显示教材版本、学段学科、年级学期、微课名称、教师姓名和所在单位等信息。
视频格式统一为WMV格式,高清像素为1080×720,标清像素为720×576,总大小不超过100MB。
教师提交作品为:每位老师报送微课一个,内容包括:(1)微课视频(每课1个,一课对应一个知识点)(2)进阶练习(每课2套,与微课视频配套)进阶练习是基于标准的测试,是类似游戏通关的在线检测系统,学习一段视频教程后要完成相应的练习题,只有当学习者全部答对一套题目后,才可以进入到下一个单元的学习。
这种在线检测的设计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能力要求,便于学生通过“微课视频学习—练习—重复学习微课视频—再练习”,直至全部掌握知识点知识能力目标。
一般可分为概念辨析、熟练练习和应用拓展3种题型。
(3)学习任务单(每课1个,与微课视频配套)由教师设计,用于为学生自主学习微课程提供“学什么”和“怎样学”建议的学习导航,包括学习任务、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建议以及配套学习资源推荐(包括教材相关内容阅读及其它学习资源学习)。
学习任务单强调任务驱动和问题导向,把学习任务转化为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达成学习目标。
(课堂教学实录的片段、说课、讲座的片段等不是本次评选的微课)三、微课的分类根据学科和教学内容特点,中小学微课一般可分为讲授类、应用类和实验演示类三种。
“互联网+”时代微课的定义、特征与应用适应性研究
![“互联网+”时代微课的定义、特征与应用适应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361a977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1a.png)
“互联网+”时代微课的定义、特征与应用适应性探究一、微课的定义微课,顾名思义,是指将教学过程和内容进行微型化、模块化处理,并通过互联网方式进行在线传播和进修的教学模式。
它通过将一堂完整的课程按照主题或知识点进行划分,以短视频的形式进行展示和传授,具有浓缩精华、高效易学的特点。
微课的进步使得进修者可以依据自身的需要和爱好进行个性化进修,而无需受限于传统的教学时间和地点。
二、微课的特征1. 短时高效:微课一般以几分钟至十几分钟的短视频为主要形式,通过浓缩和精简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使进修者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得到知识。
2. 灵活自主:微课接受在线进修方式,进修者可以依据自己的时间和地点选择进修,具有极大的进修灵活性。
同时,进修者也可以依据自己的进修进度和需求自主选择进修内容和进修次序。
3. 个性化进修:由于微课的特殊性,进修者可以依据自己的爱好和需求进行个性化进修,不必受制于老师的教学打算和学校的课程设置。
进修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和能力进行自主进修,提高进修效果。
4. 互动社交:微课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进行教室互动和社交进修,进修者之间可以通过文本、语音和视频等方式进行沟通和谈论,提高进修者之间的互动性和进修效果。
三、微课的应用适应性探究微课的应用适应性是指微课在不同砚科、不同教育阶段和不同砚习者之间的适应性探究。
微课的进步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因此,对微课的应用适应性进行深度探究,将有助于推动微课的进一步进步和优化。
1. 学科适应性探究不同砚科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教学需求,因此需要对微课在不同砚科中的适应性进行探究。
探究结果可以援助老师和教育机构设计和开发更符合学科特点的微课,提高教学效果。
2. 教育阶段适应性探究微课的应用范围涵盖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个教育阶段。
不同教育阶段的进修者具有不同的认知和进修需求,因此需要探究微课在不同教育阶段中的适应性。
探究结果可以援助老师和教育机构开发更适合各个教育阶段进修者的微课。
微课教学方法
![微课教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8f80dea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7d.png)
微课教学方法微课教学方法是一种以短视频形式展现的教学方式,通过简洁、生动、直观的案例演示和知识点解说,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介绍微课教学的定义、特点以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微课教学的定义微课教学是指通过制作和传播短视频,结合教育理论与科技手段,利用生动的图像,声音和文字等多媒体元素,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向学生传达知识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达到教育教学目标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
二、微课教学的特点1. 短时间:微课通常在3-10分钟之间,使学生能够更集中地学习,减少学习内容的冗余。
2. 生动直观: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元素展示,使学习更加生动直观,易于理解和记忆。
3. 可重复播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需求重复观看微课视频,巩固知识点,提高学习效果。
4. 灵活应用:微课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观看,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安排。
三、微课教学的应用1. 前置知识导入:微课可以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前置知识,为后续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展示实际案例和解释关键概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框架。
2. 知识点讲解:教师可以用微课形式解说重点知识点,通过动画、实物演示等方式展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 错误分析与讲解:微课还可以用于分析和讲解学生常犯错误的原因,并给出正确的解答方法,帮助学生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4. 课后巩固和拓展: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进行课后巩固和拓展学习,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自主学习和混合式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需求自主选择观看微课视频,实现学习的个性化和弹性化。
同时,微课也可以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形成混合式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总结:微课教学方法是一种以短视频形式展现的教学方式,通过简洁、生动、直观的案例演示和知识点解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微课教学具有短时间、生动直观、可重复播放、灵活应用等特点,可用于知识导入、知识点讲解、错误分析与讲解、课后巩固和拓展以及自主学习和混合式学习等场景中。
微课的特点、要求及制作方法
![微课的特点、要求及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167663080eb6294dc886c5d.png)
微课的特点、要求及制作方法(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微课的特点1、微课定义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视音频。
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
2、微课与课堂教学区别微课是模拟一对一的教学情景,区别于一对多注重教师教的课堂教学;微课类似于一对一辅导注重学生学,在较短的时间内讲授一个知识点。
微课要避免黑板搬家,而是解决用传统教学很难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
3、微课与传统视频课区别相对于传统视频课的资源封闭、资源固结、难以修改、教师教为主,显然微课有着自身的优点,诸如易搜索、易传播、应用范围广,同时微课的录制对象、学习对象可以是任何人。
微课制作的要求1、保证画质清晰,声音清楚,视频内容无科学性、政策性错误;时间控制在5-8分钟之内,最好不超过10分钟。
2、“微课程”视频片头应注明课程名称、制作人单位及姓名。
3、视频素材格式要求:视频制作推荐使用高清制式,码流率不低于256Kbps。
视频文件格式推荐使用MP4,前期采用标清4:3拍摄时,分辨率设定为720×576,前期采用高清16:9拍摄时,分辨率请设定为1024×576。
微课的制作方法方法一:DV、DC拍摄注:DV----数码摄像机 DC----数码相机特点:需要有DV设备,会使用视频处理软件。
1、工具与软件:DV/DC、麦克风、黑/白板、粉笔、其他教学演示工具2、方法:使用DV/DC对教学过程进行录制3、注意:使用视频处理软件(如会声会影)后期进行处理,加上片头文字,对视频编辑和美化。
方法二:智能手机拍摄特点:手机有足够的存储空间,会使用视频处理软件。
1、工具与软件:智能手机、白纸、笔、相关教学演示文稿2、方法:使用智能手机对教学过程进行录制3、注意:可在他人帮助下进行拍摄,也可使用方法一种的黑/白板进行录制方法三:录屏录像软件录制(推荐)特点:操作简单、生动形象1、工具与软件:电脑、麦克风、录屏软件,ppt软件2、方法:使用PPT制作软件做好PPT,再使用录屏软件进行讲解录制3、录屏录像软件的选择:屏幕录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微课定义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
系列微课是指一系列讲解具有连贯性知识点的微课。
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
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
二、微课形式
微课可以使用手机、数码相机、DV等摄像设备拍摄和录制,也可以使用录屏软件录制的音频或视频,录屏软件有Camtasia Studio、Screen2swf、屏幕录像专家等。
三、微课要求
(一)微课保证画质清晰,视频中有作者本人头像或画面;文字内容正确无误,无科学性、政策性错误;声音清楚,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详略得当,讲解精炼。
录制时调整电脑分辩率为1024*768,颜色位数为16位。
ppt尽量做到简洁、美观大方。
(尽可能使文件小,易于传输)
(二)时间须严格控制在五分钟以内。
(三)内容非常碎片化,非常精炼,在五分钟内讲解透彻,不泛泛而谈,若内容较多,建议制作系列微课。
(四)在编写微课内容时,基于教学设计思想,完全一对一地“启惑”“解惑”。
(五)微课在内容、文字、图片、语言等上须正确准确无误。
(六)微课讲解时,声音响亮,抑扬顿挫。
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详略得当,不出现“你们”、“大家”、“同学们”等大众受众式用语。
(七)若在讲解中使用课件,课件有视觉美感(建议ppt尽量采用单色,突出简示洁之美)。
(八)视频画质清晰。
(九)建议能看到教师头像。
“PPT+视频”的录制模式下,头像不遮挡教学内容。
(十)要有片头片尾,显示标题、作者、单位等信息。
(十一)视频格式为:Flv、Mp4,视频尺寸为:640*480或320*240。
音频格式有:AAC (.aac, .m4a, and .f4a), MP3, and V orbis (.ogg and .oga)
(十一)微课片头显示标题、作者、单位、微课适用对象及微课所属学科、教材、单元、知识点等信息,微课标题以知识点命名。
(十二)微课选题得当,具有针对性,适合于多媒体表达,避免“黑板搬家”现象。
选题应围绕日常教学或学习中典型、有代表性或课堂教学过程中难以用传统方式解决的问题进行设计。
(十三)微课基于教学设计思想,围绕选题设计,突出重点、难点;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组织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具有针对性地
解惑、启惑,能够有效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等问题,同时调动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