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礼制中的和谐追求
简述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简述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仁爱”、“礼制”等核心观念,注重个人品德和道德修养,提倡和谐、尊重和合作的社会关系。
2、道家思想: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强调顺应自然、清静无为,注重个人内心的修养和自然界的和谐。
3、佛教文化:佛教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强调“因果报应”、“慈悲为怀”等观念,引导人们追求心灵的平静和善良。
4、古代艺术:中华传统文化在艺术方面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如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这些艺术形式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风格。
5、古代科学:中华传统文化在科学方面也有着卓越的成就,如中医、天文、算术等,这些科学成果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6、礼仪风俗:中华传统文化还注重礼仪风俗,如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这些礼仪风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文化特色。
总之,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体系,它包含了哲学、道德、艺术、科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和文化瑰宝。
中庸体会和心得(精品5篇)
中庸体会和心得(精品5篇)中庸体会和心得篇1《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旨在阐述“中庸之道”的内涵和应用。
中庸之道是一种平衡和谐的理念,强调天人合一、仁爱、礼制、诚信等方面,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我对于中庸之道的体会和心得主要有以下几点:1.平衡和谐:中庸之道强调平衡和谐,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在个人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平衡工作与生活,不让自己过度疲劳;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尊重他人,不做出过激的行为。
2.天人合一:中庸之道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顺应自然规律,不强求改变。
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尊重自然规律,不乱砍乱伐,不随意排放污染物。
3.仁爱:中庸之道强调仁爱之心,尊重他人,关心他人。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不强求他人。
4.礼制:中庸之道强调礼制,遵守社会规范,不违反社会公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范,不违反法律法规,不违反社会公德。
5.诚信:中庸之道强调诚信,言行一致,不虚伪。
在个人行为中,我们要言行一致,不虚伪,不骗人。
通过学习中庸之道,我深刻体会到它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性。
中庸之道不仅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生活方式,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和体验。
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反思,才能真正领悟中庸之道的真谛。
中庸体会和心得篇2中庸体会和心得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它强调在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事务时,应该采取不偏不倚、平衡和谐的态度和方法。
以下是我对中庸之道的体会和心得:1.平衡和谐:中庸之道强调在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事务时,应该保持平衡和谐的状态,不偏袒任何一方,不偏激、不过分。
这种平衡和谐的状态,可以使我们在处理问题时更加客观、公正,避免偏见和失误。
2.尊重他人:中庸之道强调尊重他人的意见和选择,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别人。
这种尊重他人的态度,可以使我们在处理问题时更加包容、开放,避免冲突和误解。
儒家思想的中心理念
儒家思想的中心理念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这一思想体系以孔子为代表人物,其核心理念贯穿于中国历史,对政治、教育、伦理、道德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仁爱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孔子曰:“仁者,人也。
”仁爱即爱人,主张人们应以爱心为本,关心他人,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
仁爱强调君子的行为标准,要求人们在国家、社会和家庭中,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二、礼制礼在儒家思想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孔子认为,礼是维护社会秩序和谐的重要手段。
礼制不仅包括传统的礼仪、礼器、礼节等外在形式,更注重内在的道德修养和精神风貌。
通过遵循礼制,人们可以培养良好的品德,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和谐。
三、孝道孝道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与赡养。
孔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
”孝道体现了家庭伦理关系的重要性,维护了家族的和谐与稳定。
同时,孝道也是仁爱的起点,是培养个人品德的重要途径。
四、中庸之道中庸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原则,意指不偏不倚,平衡和谐。
孔子认为,中庸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境界,是处理各种问题的最佳方式。
这一理念强调在矛盾对立的双方之间寻求平衡,以实现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五、君子人格儒家思想强调君子人格的培养,君子是具有高尚品德的理想人格。
孔子认为,君子应具有仁爱、礼让、忠诚、诚实等品质,并能践行中庸之道。
君子人格不仅是个人修养的目标,也是社会道德的风向标。
六、教育观念儒家思想重视教育,认为教育是培养人才、传承文化、改善社会的重要手段。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强调因材施教,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传承。
在儒家看来,教育是国家的基石,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实现国家富强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儒家思想的中心理念包括仁爱、礼制、孝道、中庸之道、君子人格和教育观念。
这些理念构成了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对于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道家哲学的与儒家思想的区别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强调个体的自由和自然发展 儒家强调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责任 道家认为个体的自由是实现社会秩序的前提 儒家认为社会秩序是保障个体自由的基础 道家强调个体的内在修养和自我完善 儒家强调社会责任和集体利益
儒家强调社会秩序的重要性,认为社会秩序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 儒家提倡仁义道德,认为仁义道德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儒家主张通过教育、道德教化等手段,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从而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 儒家认为,只有当社会秩序与仁义道德达到统一时,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与稳定。
仁爱:儒家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他 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互助。
道德:儒家强调道德修养,认为道 德是维系社会秩序和和谐的重要因 素。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和谐:儒家追求社会和谐,强调人 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人与自 然的和谐共生。
礼制:儒家主张遵循礼制,认为礼 制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和谐的重要手 段。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儒家倡导仁、义、礼、智、信等道 德观念,认为这些是维护社会秩序 和和谐的重要因素。
儒家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下的理念,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从自 身做起,为社会做出贡献。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平静 道家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反对权威和束缚 道家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不受外界干扰 道家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反对物质欲望和功利主义
提倡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 生的个性和特长
道家主张顺其自然,尊重个 体差异
强调实践和体验,鼓励学生 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反对过度干预,提倡让学生 自主探索和发现
儒家重视人文教育,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品行 儒家提倡“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认为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儒家强调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认为个人应该为社会做出贡献 儒家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伦理观念,强调道德教育和人格培养
儒家的思想主张总结
儒家的思想主张总结儒家的思想主张可以概括为仁、礼、义、智、忠、孝、和平、和谐等核心理念。
儒家思想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社会秩序的稳定,关注个体、家庭和社会的发展。
以下是对儒家思想主张的详细概述。
首先,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仁(ren)。
仁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概念,指的是对他人的关怀和爱护。
仁心涵盖了关爱他人、关注社会和追求公共利益的意义。
儒家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仁心对待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并推动社会和谐。
其次,儒家强调礼(li)。
礼是指行为规范和社会习俗,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儒家认为,通过遵循礼制,人们可以培养出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从而维持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礼在儒家思想中被视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守望传统价值和规范社会行为的作用。
第三,儒家强调义(yi)。
义有两个层面的含义。
一方面,义意味着一个人应当明辨是非,正义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另一方面,义也表示人们对社会和公共利益的忠诚和奉献。
儒家主张人们应当为社会和谐而努力,为公共利益而奉献,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义务。
第四,儒家强调智(zhi)。
智在儒家思想中代表着知识和智慧,强调人们通过学习和思考来提高自己的智力和理解力。
儒家认为,只有经过教育和修养,才能够实现真正的人文关怀和对他人的理解。
智慧的追求是儒家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第五,儒家强调忠(zhong)。
忠指的是对君主或领导者的忠诚和奉献。
儒家认为,一个人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国家和社会的福祉做出贡献。
忠诚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价值观,认为个体的忠诚和奉献精神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第六,儒家强调孝(xiao)。
孝是儒家思想中的核心观念之一,代表着对父母的尊敬和关怀。
儒家认为,孝顺父母是人际关系和家庭和谐的关键。
孝子是儒家最为推崇的人格形象,认为孝顺父母能够培养出充满仁爱和家庭责任感的个人。
此外,儒家还强调和平与和谐。
儒家主张,个体与个体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都应该建立和谐的关系。
儒家的礼制观念
儒家的礼制观念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之一,主要由孔子及其弟子们提出和发展。
礼制观念强调社会等级秩序、人伦关系和道德规范,主张通过礼仪制度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以下是儒家礼制观念的几个主要方面:
1. 社会等级:儒家认为社会应该有明确的等级划分,每个等级都有其特定的责任和义务。
这种等级制度被称为“礼”或“礼仪”,它规定了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应该如何相互交往,包括言行举止、服饰、饮食等各个方面。
2. 人伦关系:儒家特别强调人伦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每种关系都有其特定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例如,孝道是儒家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照顾。
3. 道德规范:儒家礼制不仅仅是外在的行为规范,更是内在的道德修养。
通过遵守礼仪,人们可以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如仁爱、忠诚、谦虚、节俭等。
4. 教育与修养:儒家认为礼制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礼仪,人们可以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成为有德行的人。
礼制教育从儿童时期开始,贯穿一生。
5. 政治秩序:在政治层面,儒家礼制观念强调君主的德治,认为君主应该以身作则,以道德和礼仪来治理国家,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秩序。
儒家的礼制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在现代社会中,某些具体的礼制形式可能已经不再适用,但其所强调的道德原则和社会和谐的理念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儒家和谐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
儒家认为文化产业创新是推动文化发展的 重要手段,主张加强文化产业创新和发展 ,提高文化软实力和国家文化竞争力。
05
儒家和谐思想与现代社会 的融合与发展
儒家和谐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
道德规范
儒家和谐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促进公平
儒家提倡平等和公正,有利于消除社会不公 和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发展。
儒家和谐思想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它提供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 互包容的处世态度;其次,它强调了个人自身的道德 修养和自我完善,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再次,它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政治理念,主张政治 领袖应当以德行和公正来治理国家;最后,它强调了 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鼓励人们关注社会公共 利益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兴的必由之路。
在当今世界日益复杂多变的情况 下,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应对国
际国内挑战的重要战略选择。
只有实现社会和谐,才能推动经 济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加强儒家和谐思想的研究与传播对于推动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 要意义
加强儒家和谐思想的研究,可以 深入挖掘其内涵和价值,为构建 和谐社会提供更加丰富的理论资
儒家强调礼制在社会秩序中的作用。礼制 是指规范人们行为和人际关系的仪式和制 度,它能够约束人们的行为,维持社会稳 定。
儒家倡导忠孝,即对国家和家庭忠诚、孝 顺。忠孝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石,它 鼓励人们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促进社会 和谐。
儒家希望建立一个礼仪之邦,使人们遵循 一定的礼仪和规范行事。礼仪之邦有助于 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维护社会秩序的稳 定。
强调公平竞争
儒家的价值观
儒家的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仁:仁爱、关怀和善良。
这是儒家最基本的价值观,强调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2. 义:公正、合理和正确。
儒家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所在的地位和角色,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样才能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
3. 礼:礼貌、仪态和尊重。
儒家认为礼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和谐的重要手段,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
4. 智:智慧、知识和理性。
儒家认为知识是提高人的素质和修养的重要手段,强调对知识的探求和思考。
5. 信:诚信、真实和可靠。
儒家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强调言行一致,不做虚假的事情。
6. 忠:忠诚、尽责和奉献。
儒家认为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职责和角色负责,尽心尽力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7. 孝:尊敬、关爱和顺从。
儒家认为孝是维护家庭和谐和社会秩序的重要价值观,强调对长辈的尊敬和关心。
8. 悌:友爱、互助和和谐。
儒家认为兄弟姐妹之间应该相互关爱和帮助,建立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
这些价值观在儒家思想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并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乃至东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同时,这些价值观也具有普遍的意义,对于我们现代社会中的人际关系、道德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都有着
重要的启示意义。
简述先秦儒家的仁礼观念
简述先秦儒家的仁礼观念
先秦儒家是我国古代哲学流派之一,其思想体系以仁礼观念为核心。
仁礼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仁爱:仁爱是先秦儒家最基本的道德观念,源于“仁者爱人”的思想。
仁爱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互助和谐,包括亲情、友情、师生情等各种人际关系。
儒家认为,仁爱是人类道德行为的最高境界,能够使人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2. 礼制:礼制是先秦儒家倡导的一种社会秩序和行为规范。
礼制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祭祀活动,逐渐演变成一套包括仪式、规矩、道德规范等方面的体系。
礼制旨在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3. 仁政:先秦儒家主张仁政,即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
仁政要求国君关爱百姓,民生为本,施行德治,以德治国,使国家繁荣富强。
同时,儒家强调君子品德的修养,认为君子具有仁爱之心、道德品质和礼仪素养,是治理国家的理想人选。
4. 礼义:礼义是先秦儒家礼制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礼义指礼仪规范背后的道德意义,强调在遵循礼制的同时,要注重道德修养。
礼义旨在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感、品德素养,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5. 忠诚:先秦儒家强调忠诚观念,认为忠诚是人际关系中的核心价值观。
忠诚不仅体现在个人品德修养上,还表现在国家政治、家庭伦理、朋友交往等方面。
儒家主张,忠诚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繁荣的重要基石。
总之,先秦儒家的仁礼观念以仁爱、礼制、仁政、礼义、忠诚等为核心,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强调道德修养和品德素养。
这一观念体系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文化的价值与影响
儒家文化的价值与影响儒家文化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人们的赞誉和推崇。
儒家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一种文化体系,其理念和价值观既具有普遍性,又深深地根植于中国文化的传统中。
这种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社会意义,对中国人民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以儒学为基础的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以为人类社会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儒家思想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起一种和谐、互敬、互助的关系。
这种关系是建立在伦理、礼制和道德规范上的。
儒家思想认为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的最高财富,并强调个人码头集体利益的协调与平衡。
在儒家文化中,孔子被认为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孔子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和理念,如“仁爱”、“孝顺”、“诚信”等,他认为人们应该建立起一种人伦关系,并且遵循道德规范。
孔子从一个哲学家的身份来看待社会和人类,尤其是把人的价值观念放在了第一位。
他强调了个人品德的重要性,认为我们应该要对自己的道德品格进行修养、储备力量。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儒家思想构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和道德体系,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儒家思想形成了中国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风尚。
儒家思想认为,一个人应该要有仁爱心志,善良、孝顺、忠诚、正直、诚信……这样的品质不仅仅是对人自身挑战,更是在塑造和形塑整个国家文化发展。
儒家文化对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文化从国家层面上,体现了对道德、关心人民、尊重生命、爱国主义、勤俭、戒奢、尊重家庭、学习、工作、创造的重视。
儒家文化在社会层面上,也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和互信。
儒家文化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哲学和文化领域。
儒家文化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儒家文化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思维和生活中。
这种文化体系不仅在传统领域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在现代教育、文化、法制、社会管理等方面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儒家文化中的好品质
儒家文化中的好品质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强调了许多重要的品质,这些品质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儒家文化中所倡导的好品质:
1. 仁爱: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它主张爱人如己,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和关爱。
这种仁爱不仅适用于人类,也适用于自然和宇宙。
2. 义:义指的是做人的原则和道德责任。
儒家强调做人的正确态度和行为,主张以义为先,以义制利。
3. 礼:礼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制度和文化,它强调尊重、谦逊和礼貌。
通过遵守礼制,人们可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4. 智:智代表智慧和知识,儒家强调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5. 信:信指的是诚实和信任,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原则。
儒家认为,诚信是立人之本,也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基础。
6. 忠:忠是忠诚和尽责的品质,儒家强调对国家、家庭和个人的尽责和忠诚。
7. 孝:孝是尊敬和关爱长辈的品质,也是家庭关系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儒家认为,孝是为人之本,也是社会秩序的基础。
8. 节:节是指节制和自律的品质,儒家强调在个人行为和言语上要有节制,不做过激或过度的事情。
9. 和:和是指和谐、协调的品质,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与自然、宇宙的和谐共处。
这些品质是儒家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它们对于个人的品德修养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儒家学派的学说
儒家学派的学说一、儒家学派概述儒家学派,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自春秋时期孔子创立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它起源于对周礼的传承与发扬,逐渐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
儒家学派强调仁、义、礼、智、信五常,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君臣关系、父子关系等,主张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伦理和以"礼"为规范的伦理制度。
二、儒家学派的主要学说1.仁:儒家学派的核心学说,主张爱人如己,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和谐。
孔子认为,仁是人之本性,是实现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2.义:儒家学派强调行为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主张遵循天道、人道、地道等自然规律。
孔子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认为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道义是不可取的。
3.礼:儒家学派认为礼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的重要规范。
孔子强调“礼之用,和为贵”,认为通过遵守礼制,可以协调人际关系,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4.智:儒家学派认为智是认识世界和自我修养的重要能力。
孔子提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认为真正的智慧不仅在于知识的积累,更在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5.信:儒家学派主张言行一致,诚实守信。
孔子提倡“言忠信,行笃敬”,认为一个人的信誉是其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际交往和社会秩序的基石。
三、儒家学派的影响与现代意义儒家学派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深远,它塑造了中国文化的核心特征,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在政治上,儒家学派倡导德治,强调君主的道德修养和仁政思想,为古代中国的政治稳定作出了贡献。
在经济上,儒家学派的义利观引导人们正确看待物质利益与道德伦理的关系,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繁荣。
在教育上,儒家学派重视教育普及和文化传承,培养了大量杰出人才,推动了中华文明的进步。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儒家学说的某些方面可能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例如,儒家学派过于强调家庭和社会的等级秩序,可能导致个人权利和自由的忽视。
儒家中“和”的思想内涵是什么“和”以和为贵的“和”.
儒家中“和”的思想内涵是什么“和”以和为贵的“和”.这位朋友,我详细地回答一下你这个问题,希望你满意.“和为贵”出处为《论语·学而第一》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翻译:“礼的应用,要以能够斟酌损益,从容中和为最可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如果什么事情都死守着礼规不放,有时也会行不通的.一味地用和,而不用礼来规范,也是不行的.”“礼之用,和为贵.”原意是说周礼所达到统治者与奴隶主们之间一种和谐作用.而这“和”的意义,从它描述的“先王道”中我们知道,从奴隶社会开始,统治者与奴隶主贵族,为了达到不必互相争抢土地粮食,实行了共田式的“公社制”,由此能共同治理,共同奴役下民,由此产生了他们之间的“公”的概念,形成了他们这“和谐”的现象.有子,是儒家始祖孔子的学生,在孔子的学生当中,他算是很会领悟周礼要素的人.然而,从传本《论语》中我们看到,这句话“和”的概念,在里面并不是孔子的强调,反之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就是不合乎周礼思想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就算是老子那样的说道者,他也认为不值得与他一起讨论,这些在礼崩乐坏的情景下,孔子认为部分官家与奴隶主贵族脱离了周礼,变成只为利的小人,已经不能与他们为谋,是可以理解的:而《论语》中孔子还有一句“君子和而不同”有人说这是孔子是强调有子说的这个“和”,这种就不符合孔子在当时,对不同思想者坚决不宜与谋的态度的,这句子应该是孔子在向学生陈述,分清当时的君子与小人无奈共事的现象,这“和”是只讲一种相应,而不是有子这句“和为贵”的“和”.因此说,此后的人把有子理解原来周礼这句“和为贵”转接到孔子身上,大篇思想论述,那么当时孔子的与不同思想的人不与谋的理念,与这种有子理解周礼作用的“和”就产生矛盾.“礼之用,和为贵.”是儒家认为,如果用他们认为完美的周礼制,就可达到上层的和谐的治世思想.不错,当时西周的表象,礼确实是达到当时官家奴隶主们的和谐,但真正回看西周历史时,却不是主因礼制才会出现儒家认为靠意识形态约束的和谐.首先周朝的建立,周武王以武为先,推倒不同治理思想的商朝,又以武加强震慑下民,对邦国保持武力牵制,如此根据当时情形才列出相应的礼制,总的来说周朝是以武为先.也就是说西周的治理是先手段排除不和谐状态,然才根据当时实际情况产生出相应的礼制,礼制也只是一种符合当时时势的调理剂.但后来儒家却拿周朝的不同情形产生的周礼,强加在不同情形的朝代,引发混乱,如此儒家也就是寓言说的“刻舟求剑”理念.有子(公元前518~?)名若,字子有.山东肥城市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弟子中的“七十二贤人”之一.曾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等学说.因其气质形貌酷似孔子,孔子死后,深受孔门弟子敬重. 清光绪十七年《肥城县志》载:“有子故里在县西北八十里东故社有家庄,后裔聚族而居”.又载:“有子,若,鲁人,少孔子十三岁.……唐赠卞伯,宋追封平阴候.墓在肥城,乾隆五十年得宋时墓碣,五十一年学使赵佑会同巡抚奏闻,五十三年始以肥城七十二代孙承袭,今移居城内.”孔子去世后,弟子们十分思念他.因有子言行相貌像孔子,对他十分尊重.于是大家共同推举他当老师,尊敬他就象当年对待孔子一般.《史记》载:“孔子即殁,弟子思慕.有若状如孔子,弟子相与并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 有子强识好古,明习礼乐,倡和睦,重礼教.曾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等学说.但亦曾辩证地论述礼与和的关系.他说道:礼的应用,要以能够斟酌损益,从容中和为最可贵.但如果什么事情都死守着礼规不放,有时也会行不通的.一味地用和,而不用礼来规范,也是不行的.《史记》亦载:“有若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可行也.”有子去世后,葬于肥城,周悼公曾向他吊唁志哀.。
儒家和道家的人生哲学的比较分析
儒家和道家的人生哲学的比较分析首先,儒家人生哲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秩序的维护。
儒家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强调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他们认为个人的追求应该以社会和家庭的利益为前提,个人修养和道德修养是获得和谐社会的关键。
儒家主张,通过孝顺父母、友善兄弟、尊重长辈、关心他人等行为,来达到和谐共处和社会和平。
儒家的人生哲学强调个人责任和道德行为,使得社会可以更加和谐稳定。
与之相反,道家的人生哲学注重自然和自身的修炼。
道家认为人与自然一体,强调顺应自然,追求自然的真理。
他们认为个体应追求达观和无为而治,通过顺应自然的运行规律,获得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道家的人生哲学追求个体的解脱和自由,主张超脱尘世的功利追求,通过独立思考和超越常规,来达到人性的升华和超越。
另外,儒家和道家在人生价值观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儒家注重人的社会责任和行为准则,追求仁爱、礼仪和道德的感化。
他们将人的价值看作是和谐社会的一部分,个人的追求和幸福离不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相比之下,道家更加关注个体的内心追求和修炼,追求自由和无忧的状态。
他们认为个体的内心宁静和自由即是最高的价值。
此外,儒家和道家在对待权力和治理的观点上也存在不同。
儒家主张正统礼制,重视君主制度以及权威的分配和秩序维护,以此来保持社会和谐。
他们认为,政治制度和权力分配应该基于人伦关系和道德行为,通过合理的秩序来实现国家治理。
相反,道家强调“无为而治”和“无为而行”,主张减少政府的干预和管制,让自然和人性自发地运行,杜绝人为的枷锁和约束。
在总体上,儒家和道家的人生哲学可以说是互补而不矛盾的。
儒家注重社会关系和道德价值,强调社会秩序和责任;道家注重个体追求和内在修炼,追求与自然的和谐。
儒家和道家的相互关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和包容特点。
无论是追求社会稳定与和谐,还是倡导个体自由与精神解放,儒家和道家的人生哲学都提供了独特的观点和路径。
儒家中和之道
儒家中和之道释义韩星儒家之道是以中和之道为枢纽的展开。
传统上由《尚书·洪范》的皇极大中,本意“皇极”二字,皇是指人君,极便是指其身为天下做个样子,使天下视之以为标准(朱熹《朱子语类》卷卷七十九),结果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异化为团结在以某某为核心,以某某为中心的专制集权象征。
近代西学东渐,在解构和建构形而上学之争中迷失了儒学乃至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
一、“中”、“和”观念与中和之道的思想演变至少原始社会晚期我们的先祖有了三才观念,也就有了“中”的意识。
20世纪80年代末,在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了一组原始社会晚期的墓葬,其中一组蚌壳图最引人注目。
此墓是许多墓葬群中最大的,里面结构大致如图:墓室上方(南)呈弧形,下方(北)呈方形。
左边是蚌龙,右边是蚌虎,墓主安卧在墓室居中偏南。
从整个构图上看,现在有两种解释,都与三才有关。
一是冯时先生的解释,认为墓主头顶方形窟窿状,模拟天空;左右两侧各作弧形向外凸起,表示东方天与西方天的弧面;墓脚下呈方形,大地。
整个墓室平面是模拟“天圆地方”的“盖天说”宇宙论布置的,墓主人居中,头顶苍天,脚踩大地,与《说文》王字的构义吻合:“王,天下所归往也。
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叁通之者王也。
孔子曰:一贯三为王。
”这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有了天地人三才观念,而墓主身份应该是原始部落的酋长或早期部族国家的国王。
另外,一些神话传说当中也有三才观念的形象化表述,如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是一部中国的创世纪,其包含的思想意蕴很丰富,但盘古开天辟地就是三才之中,高扬人的主体性的神化表达。
《尚书》的“中”与“和”观念。
《尚书·尧典》有“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尚书·舜典》又记载舜授命典乐之官夔的话:“夔,命汝典乐,教胄子。
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这里“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就是一种中和无偏的追求;而“八音克谐,无相夺伦”则是通过音乐上的和谐以获得神人和谐的效应。
儒家和谐在世界中的体现
儒家和谐理念强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种理念在世界各地都有一定的体现。
以下是一些例子:1.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许多国家和文化都有自己的社会秩序和道
德规范,以促进和谐共处。
例如,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友善待人等价值观在不同文化中都受到重视。
2.教育和家庭价值观:儒家重视教育和家庭价值观的培养。
在世界
各地,许多教育体系都强调道德教育和培养良好的品德,家庭也被认为是培养和谐关系和价值观的重要场所。
3.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儒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主张保
护自然环境。
在当今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关注的议题,人们意识到保护自然资源对于人类和地球的重要性。
4.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儒家强调仁爱和慈善,关注弱势群体的福
祉。
在世界各地,有许多社会福利机构和慈善组织致力于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公平。
儒家做人标准
儒家做人标准
儒家做人标准包括多个方面:
1. 仁: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强调做人要仁爱、正直、光明磊落,心中坦荡,做事不违背道德和伦理。
2. 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
儒家认为,人的行为应该符合道德和礼制,即做事要合乎情理。
3. 礼:这是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强调人的行为要符合礼制,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
4. 智:是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强调人要有智慧和知识,明辨是非,具备辨别真伪的能力。
5. 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是儒家强调的做人基本准则之一。
6. 恕:是指宽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7. 忠:是指与人交往中的老实忠厚,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人。
8. 孝:是对父母的尊重,对长辈的孝顺是儒家伦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9. 悌:是对兄长的敬爱,兄弟姐妹之间的和睦相处是儒家强调的家庭伦理之一。
此外,儒家还强调向仁德的人学习,用仁德的人来帮助
培养仁德,以及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
总的来说,儒家做人标准强调的是道德、礼制、智慧、诚信、忠厚、孝顺、和睦等品质,这些品质对于做人处事和社会和谐都是非常重要的。
礼尚往来的哲学原理
礼尚往来的哲学原理
礼尚往来的哲学原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和谐相处
礼尚往来强调以礼制礼,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
通过友好交往,可以消除隔阂,建立互信,有利于社会合作。
2. 正义平等
礼尚往来体现了一种公正和平等的价值理念。
不仅要礼待他人,也期待受到他人的礼遇。
这反映了对正义和公平的追求。
3. 两利相成
礼尚往来可以使双方在交往中获益,实现利他和利己的统一,达到两利相成的效果。
这符合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
4. 诚信奉献
礼尚往来需要双方秉持诚意和真心,不能仅仅表面形式。
需要献出真诚和友谊,方能构建信任。
5. 道德修养
通过礼尚往来的实践,可以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积累优良的道德品质,提高个人修养。
所以,礼尚往来在培育人的道德品格、推动社会进步方面蕴含深刻的哲学价值和意义。
它是传统美德的体现。
儒家 道 术 -回复
儒家道术-回复
什么是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的一种哲学思想体系,源于孔子和他的学生们的思考和探索。
儒家思想以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和谐为核心,强调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提倡尊重和平衡。
首先,儒家思想重视道德修养。
儒家认为,人性本善,但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实现最高的境界。
在儒家思想中,道德被认为是人类和谐共处的基础,人们应该通过自我修养和反省来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
儒家注重个体的道德修养,如孝顺父母、尊重师长、友爱乡亲等,但他们也强调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其次,儒家思想强调社会和谐。
儒家认为,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是通过个人的修养和行为来实现的。
儒家主张以仁爱、和谐和忠诚作为社会关系的基石。
在儒家思想中,不同的社会角色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义务,需要相互尊重和合作。
儒家提倡君子之道,即在个人修养的基础上塑造一个高尚的社会。
最后,儒家思想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儒家认为,通过教育,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获得知识和智慧,从而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儒家注重智育、德育和体育的均衡发展,强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才,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
儒
家的教育观念也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制度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儒家思想通过道德修养、社会和谐和教育的实践来实现人类的最高境界。
它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儒家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教育、道德和社会制度,同时也对其他国家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当代社会的价值追求和道德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作为准法律的礼制“礼”字在殷商即已出现,当时和“尊神”密切相关。
《说文解字》:“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礼”到了西周,随着宗法思想与制度的系统化而发展成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的礼制。
西周的礼制经过不断充实,其内容非常庞杂,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教育、行政、司法、宗教祭祀、婚姻家庭、伦理道德等各个方面;其中不少规范实质上具有法律(主要是民法和行政法)甚至国家根本大法的性质。
儒家的法律思想基本上继承和发展了西周以来的“礼法”和周公的“明德慎罚”思想,提出了一系列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的法律观点。
为了维护“礼治”,孔子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仍然主张“为国以礼”(《论语・先进》),提出并建立了以“仁”为核心,以“复礼”为目的的思想体系。
他要求各级贵族“礼让为国”(《论语・里仁》),相互克制,遵守礼制。
只有在礼乐的指导下,刑罚的运用才能得当。
所以他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子路》)从维护“礼治”出发,儒家主张:①严格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宗法等级名分。
孔子首倡“正名”,要求纠正违反等级名分的混乱现象,反对犯上作乱,反对僭越。
孟子则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
荀况把确立“贵贱有等,长幼有差”的礼,说成是“与天地同理”、“与万世同久”的“大本”。
②坚持“亲亲为大”,“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礼治”是宗法和等级相结合的产物。
孔、孟尤重“亲亲”的宗法原则,一再强调“笃于亲”。
认为“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
”当亲亲与法律发生矛盾时,仍坚持“亲亲”,提倡“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③宣扬礼乃“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
西周以来,神权不断动摇,此时,统治者便开始利用天地、阴阳、五行等自然现象来论述维护等级秩序的礼的合理性和永恒性。
他们宣扬礼乃“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
《礼记》认为,“天道”体现了上下尊卑的等级原则,所以顺应这一原则的“礼”是合乎“天道”的,“天理”必须以之作为立法处世的指导。
他们还把“礼”具体化为“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等10种“人义”。
其间虽然互有要求,但并不是对等的,而是宗法等级原则的体现。
为了挽救“礼制”,孔子提出了以“仁”为核心,以“复礼”为目的的思想体系。
在孔子思想中,“仁”和“礼”是两个非常重要而又相互联系的方面。
“仁”是孔子所提倡的伦理道德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论语》中“仁”字出现105次。
但“仁”的含义却是多方面的,孔子在答复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时,往往因人而异,时而可以理解为“孝悌”,时而又可理解为“忠恕”。
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爱人”,即“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爱人”也是“仁”的本义。
《说文解字》:“仁,亲也,从人从二。
”孔子很重视处理人际关系。
用这一原则处理父子、兄弟、君臣、已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和“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在“仁”与“礼”的关系上,孔子说:“克已复礼为仁”。
在此,他把“礼”看作是“仁”的表现。
他要求人必须“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收稿日期:2005-07-06基金项目:2004年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课题(04ZC037)作者简介:陆自荣(1967—),男,副教授,上海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化社会学研究,E-mail:zironglu@sina.com儒家礼制中的和谐追求陆自荣(湖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湘潭411201)摘要:中国传统社会秩序主要靠礼制来维持,礼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担当着准法律的作用。
礼制包括“礼”、“乐”两个方面。
“礼”、“乐”分开来说,“礼”管“分”、“乐”主“和”。
但“礼”、“乐”之中又都包含“分”、“和”两个方面,是“分”与“和”的统一。
礼制的“礼”、“乐”、“分”、“和”共同构筑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和谐局面。
但由礼制构筑的和谐社会是等级制的和谐社会。
关键词:儒家;礼制;和谐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370(2006)01-0094-04第8卷第1期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8No.12006年2月JOURNALOFBEIJINGINSTITUTE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SEDITION)Feb.2006动。
”复礼是孔子的政治纲领,因此,他对违反“礼治”的僭越行为都表示深恶痛绝。
如季氏“八佾舞于庭”,他便说:“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
”孔子强调“礼制”,并提出以“仁”释“礼”,为“礼制”寻找道德基础。
儒家的其他思想家也无不看重礼制,让“礼”担当着是准法律的作用。
其中起到最大作用的要数荀子,荀子提出了以“礼”为主,礼法结合的法律体系。
荀子认为,人类为了战胜自然,就必须合群,而为了合群就必须分工合作,各守本分;为了分工合作就必须有确立和维护这种分工合作,各守本分的礼义。
因此他说:“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子,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生于治,合乎善也。
”(《荀子・性恶》)礼在现实社会治理中起到的作用,荀子称之为“养”和“别”。
“养”是以“礼”来确定各人应分得的物质生活资料的“度量分界”,使大家都有所节制,能分别地满足人们的欲望。
他说:“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
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荀子・礼论》)礼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别”,“曷谓别?曰: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
”(《荀子・礼论》)在荀子那里,礼是古往今来无所不在,是支配整个宇宙的永恒原则,“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荀子・乐论》),“礼者,法之大分(本),类之纲纪也。
”(《荀子・劝学》)二、礼制中的“礼”、“乐”、“分”、“和”儒家思想中的礼制其实也是礼乐一体的表现。
礼乐二字分开来说,礼的精神是一个“序”字,乐的精神是一个“和”字。
也就是说礼管分,乐管和。
其实,礼乐各自都包含有分与和。
礼以分、异为体,但是,它同时也蕴涵着“中和”、“时中”的思想,在辩明等级差异的同时还要讲求适度,讲求中庸之道;乐以“和”为本,但是,乐之“和”并不是独立的,它依然要受到礼的制约,乐“和”的思想当中又表现出明显的等级关系。
这样,礼中有“分”有“和”,乐中有“和”有“分”,礼、乐就是这样相异相维、相反相成地结合在一起,这才是礼乐的辩证关系。
礼的主要功能是“别”。
用于区别上下等级,这是古代学者共同的认识:“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礼记・曲礼上》)“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
”(《礼记・礼运》)“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曷谓别?曰: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
”(《荀子・礼论》礼的核心思想是“分”,是为了明分辩异,但其在维持社会不同等级之间必要张力的前提下,又需要在这些不同因素之间找到一种和谐、适度的调节处,使各等级各安其位,整个社会处于和谐有序的状态,这就是礼学当中同时蕴涵的“中”的思想。
《中庸》收入《礼记》,是战国时期学者论述礼义的一篇重要文章,说明“中”已经成为礼的重要思想了。
《礼记・檀弓上》引子思之言曰:“先王之制礼也,过之者,俯而就之;不至焉者,跂而及之”;引子夏之言曰:“先王制礼,而弗敢过也”。
这都是说制礼的原则要符合“中”。
《礼记・仲尼燕居》引孔子之言:“‘夫礼,所以制中也’。
子贡问曰:‘敢问将何以为此中者也?’孔子曰:‘礼乎礼。
’”由此可见,孔子对礼与中作循环论证,说明礼与中在思想内涵上是一致的。
荀子对礼学当中所蕴涵的思想精义做了空前的阐发,认为礼的主要含义就是“中”:“先王之道,仁之隆也,比中而行之。
曷谓中?曰:礼义是也。
”“凡事行,有益于理者立之。
无益于理者废之,夫是之谓中事。
凡知说,有益于理者为之,无益于理者舍之,夫是之谓中说。
事行失中谓之奸事,知说失中谓之奸道。
奸事奸道,治世之所弃,而乱世之所服也。
”(《荀子・儒效》)这里的“理”也就是“礼”,如《礼记・仲尼燕居》引孔子言曰:“礼也者,理也。
”由上可见,礼主“分”,但同时也蕴涵着丰富的中庸、中道思想,这说明礼并不是绝对地区别等级之间的差异。
它在辨明等级的前提之下。
又主张“时中”、“权变”。
注重礼的灵活性,在等级差别之间找到一种中庸的和谐,这样,单从礼的方面来看,它的思想也是全面的,在社会整合的过程中既以等级秩序为本,又注重等级之间的协调。
这就是礼之“分”与“和”在促进社会整合的中的功能。
乐的思想是“和”。
同样,乐也不是单纯的“和”,其中也包含有“分”的思想。
中国古代思想家论乐不但讲“和”,而且对“和”也要有所节制,“和”的理想状态是“中和”。
“中”是礼的思想,因此,乐之“中和”表明乐要受到礼的节制。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指的就是乐要以“中”为准则,要有节制,因此他反对郑卫之音,说“郑声淫”,就是因为它过于放纵,没有节制。
荀子也说:“故乐者,天下之大齐也,中和之纪也”(《荀子・乐论》)。
“中和”成为传统乐论最儒家礼制中的和谐追求为根本的思想。
三、“礼、乐、分、和”与等级和谐社会怎样建构一个既有情感精神世界的仁爱和谐,却又不因此而流于无差别、无目的之等级的平庸的人性状态?先秦儒家坚信要达到并保持这样一个有序而和谐的社会状态,就必须要建构一种具有分、和两种社会功能的上层建筑,而他们所推崇的礼乐文化正好兼具这两种功能。
《礼记・乐记》云:“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
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
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
”这就是说,礼乐完整地反映宗法人伦等级社会的分与和、尊尊与亲亲相统一的关系,礼制秩序既能建立和维护宗法人伦等级制度,使人与人之间有着毫不含糊的明显的等级差别,又能使得人们和谐地生活于一个社会共同体之中。
显然,先秦儒家所崇尚的礼乐文化是“隐”与“显”的有机结合,就“显”的外在层面而言是宗法人伦等级秩序的社会结构,就“隐”的内在层面而论则是具有高度人性关怀的健全的和谐之精神境界的培育。
“隐”、“显”合和乃为“仁道”的社会。
所以,孔子说:“立于礼,成于乐。
”(《认语・秦伯》)《礼记》对此做了进一步阐发:“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
”(《礼记・乐记》)儒家思想正是通过“分”与“和”两个概念来表达事物和人际关系的对立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