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改革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现实意义与规范路径
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机制
.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机制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开展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对于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推进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 **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为防范决策风险 ,减少决策失误 ,防止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发生,充分发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重要作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的重大决策 ,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 , 县、乡〔镇、街道制定和实施的 ,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影响面广、容易引起社会不稳定问题的重大决定、重要政策、重大改革举措和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大型活动等决策事项。
第三条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指在制定和实施重大决策前,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进行科学系统、客观公正的预测、分析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和预案,作出风险评价结论。
第四条工作原则。
〔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原则。
把人民群众是否拥护作为出台各项政策和改革举措的基本标准 ,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各项工作成效的基本尺度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二"科学发展、统筹兼顾"的原则。
把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要目标,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确保政策、决策的正确贯彻执行和项目建设、改革措施的顺利推进。
〔三"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谁主管、谁负责 ,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明确领导责任,对重大决策可能浮现的稳定风险要先期预测、先期评估、先期化解 ,及早发现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 ,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予以化解 , 有效防范决策风险,保障重大决策的顺利实施。
〔四"必经程序、依法行政"的原则。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要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 ,未经评估的不得作出决策。
各级各部门要努力提高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水平 ,着力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
推进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意见建议
推进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意见建议推进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意见建议一、引言社会稳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石。
在实施重大决策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可能会对社会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为了确保决策的合理性和公正性,以及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有必要在决策前对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和化解。
二、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必要性1. 促进公平公正:通过对决策可能产生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评估,能够客观、公正地判断决策对不同群体的影响,保障社会公正和公平。
2. 避免社会冲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有助于及早发现可能引发社会冲突的因素,并针对性地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避免或减少社会冲突的发生。
3. 提高决策质量:通过对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评估,可以帮助决策者全面了解决策的可能影响和风险,从而提高决策质量。
4. 保护社会利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能够提前预判不利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化解,以保护社会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体系1. 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根据具体决策对象的特点,制定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政策等方面的指标,量化评估重大决策的社会稳定风险。
2. 引入多元参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应该建立一种多元参与的模式,使得相关部门、专家、公众等都有机会参与评估过程,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3. 健全信息公开机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过程中收集的信息应该及时公开,让公众了解评估过程和结果,增加评估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4. 加强培训和教育:为相关部门和评估人员提供培训和教育,使他们具备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理论和方法,提高评估工作的专业性和水平。
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在重大决策中的应用1. 决策前潜在风险评估:在制定重大决策前进行潜在风险评估,评估该决策可能对社会稳定产生的潜在影响,从而在决策制定阶段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
2. 决策中风险监测与管理:在决策实施过程中,开展风险监测与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和应对可能的社会稳定风险,保证决策执行过程的稳定。
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各种重大决策对于社会稳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对于重大决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旨在对重大决策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稳定性。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概念和意义。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指对重大决策可能引发的社会动荡、矛盾激化、民众情绪波动等风险进行系统评估和分析,旨在预测和避免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保障社会和谐与稳定。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重大决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我们需要对重大决策可能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全面分析。
在评估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决策可能对经济、政治、文化、民生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分析可能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冲突,预测可能出现的群体事件和民众情绪波动,识别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只有全面深入地分析各种风险因素,才能更好地预防和化解社会稳定风险。
在评估的基础上,我们需要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
针对不同的风险因素,需要制定相应的预警机制和处置方案,加强社会矛盾的调处和化解工作,加强对可能出现的群体事件和民众情绪波动的管控和引导,加强对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治理和预防。
只有通过有力的措施和手段,才能更好地应对和化解社会稳定风险,确保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最后,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和评估机制,不断完善和提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也需要不断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及时发现和应对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稳定性。
只有通过建立健全的监测和评估机制,才能更好地把握社会的脉搏,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综上所述,重大决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全面深入地分析各种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防范和化解措施,建立健全的监测和评估机制。
只有通过科学的评估和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更好地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检察院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方案
检察院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方案标题:检察院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方案导言:社会稳定是一个国家发展和繁荣的基础,而政府的决策往往具有重大影响力。
为了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稳定性,各级检察院必须在决策前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本文将深入探讨检察院重大决策的背景和重要性,并提出一套可行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方案。
一、背景和意义1.1 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和关联社会稳定是国家安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石,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的决策往往涉及各个社会群体的利益,因此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不可小觑。
1.2 检察院在社会稳定中的角色作为法律监督机构,检察院具有检察职责和社会稳定维护的双重使命。
通过评估重大决策的社会稳定风险,检察院能够在决策层面发挥积极作用,防范和减少决策所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因素,确保公平、公正、公开的决策实施。
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2.1 综合性原则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必须综合考虑政治、经济、安全、环境和民生等多方面因素,全面了解决策可能带来的影响。
2.2 前瞻性原则评估应在决策实施之前进行,及时发现问题、预测风险,为决策的调整和完善提供参考。
2.3 客观性原则评估结果应建立在客观、科学的基础上,避免主观臆断和片面性评价的产生。
2.4 可操作性原则评估结果应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对决策层面提供具体的改进和调整建议。
三、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方案3.1 确定评估主体和责任划分在评估工作中,应建立相应的组织架构,明确各个参与机构和个人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评估工作的有效进行。
3.2 建立评估指标体系根据综合性原则,建立适用于不同决策类型的评估指标体系,包括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秩序、环境保护和民生改善等方面的指标,以量化的方式评估社会稳定风险。
3.3 蒐集必要数据和信息评估前需收集决策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包括历史数据、专家意见、公众舆情等,以确保评估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3.4 制定评估方案并实施基于综合指标体系和所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制定详细的评估方案,并按计划实施。
重大决策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
重大决策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一项关键性的工作,它主要是指对于各种政策、计划、活动等决策项目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分析,防范和预测可能对社会稳定带来的风险,通过适当的管理和消除措施,减少风险的发生以及最小化其影响,从而保障社会的稳定。
因此,在进行重大决策项目时,必须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且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和消除由决策项目带来的潜在风险。
在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明确决策项目的目标和预期结果。
只有对项目目标和预期结果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够准确地评估决策项目所带来的社会稳定风险。
例如,在进行新建矿山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时,必须考虑该矿山对当地环境、社区居民生计、政治局势等方面可能带来的影响,评估其对当地的稳定性带来的潜在威胁。
其次,需要考虑可能会受到影响的群体和利益相关方。
在决策项目中,可能会涉及到多个群体和利益相关方,而这些人的利益可能存在冲突。
因此,在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时,应针对不同的群体和利益相关方分别对可能的影响和对策进行评估和研究,以应对潜在的社会稳定风险。
再次,需要对可能造成的风险进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对各种项目可能造成的风险进行科学的评估,以确定风险等级和风险影响范围,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例如,在进行新建大型工业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时,应该对可能带来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风险进行评估,以保障当地居民的生态和健康。
最后,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和消除措施。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和消除措施,以降低风险等级或消除风险因素。
例如,在进行新建高速公路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时,可以通过合理的道路规划,减少对当地居民居住环境的影响,或者通过科学的环保措施,降低高速公路对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从而提高项目的社会稳定性。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加速发展,社会结构和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也越来越多。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当下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它涉及到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利益,直接关系到社会发展的长期稳定性。
本文将从现实角度,介绍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的意义、方法和实施,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社会稳定的关注和思考。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的意义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是指对社会发展中可能面临的重大风险进行分析和预测,找出可能的隐患和危机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方案和措施,预防和解决各种社会风险,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的意义在于:1. 发现社会危机的潜在因素。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能够对社会发展可能面临的风险和隐患进行分析和预测,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认知社会形态和风险,找到危机的源头和途径,从而提高警惕和预防风险的发生。
2. 促进政策有效实施。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能够帮助政府和企业找出制定政策和规划的依据和方向,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和决策环境,提高政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同时,它也能够引导政策的实施,避免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出现错误和矛盾,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
3. 提高公众舆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能够为公众提供社会形态和风险的真实情况和原因,使公众对社会问题有一个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认识,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支持政府和企业的决策,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发生,提高社会的和谐稳定。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的方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风险的识别和分类。
社会风险的识别和分类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的第一步,它是通过对社会形态的观察和分析,找出社会风险的种类和程度,制定维护社会稳定的措施和方案。
常见的社会风险包括经济风险、政治风险、环境风险、公共安全风险等。
2. 风险的分析和评估。
风险的分析和评估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的第二步,主要是定量化和定性化的测量和分析各种社会风险的程度和影响,包括风险的来源、影响因素、隐患程度、危机预测等。
国有林场改革中的社会稳定与风险评估
国有林场改革中的社会稳定与风险评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林场改革已成为当前林业发展的重要议题。
国有林场是我国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木材生产、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多重任务。
然而,长期以来,国有林场存在管理体制僵化、经营机制不活、职工就业困难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国有林场的发展。
因此,推进国有林场改革,既是解决国有林场问题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的过程中,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指在政策制定、项目实施等过程中,对可能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因素进行预测、识别、评估和防范,以保障社会稳定的措施。
在国有林场改革中,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对于保障改革顺利进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有林场改革中的社会稳定风险点1.职工安置问题国有林场改革涉及职工的切身利益,尤其是职工的安置问题。
在改革过程中,如何确保职工合法权益,保障职工的就业、养老、医疗等问题,是引发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风险点。
2.资源配置问题国有林场改革涉及大量的资源配置问题,包括土地、资金、资产等。
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如何确保公平、公正、公开,避免利益输送、资源浪费等问题,是引发社会稳定的另一个重要风险点。
3.生态环境问题国有林场是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承担着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要任务。
在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的过程中,如何确保生态环境不受破坏,避免引发生态环境问题,是保障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风险点。
二、国有林场改革中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1.加强政策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国有林场改革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广大职工了解改革的目的、意义、政策等内容,提高职工对改革的认同度,减少因误解、疑虑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
2.完善职工安置政策在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职工的安置问题,制定合理的安置政策,确保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同时,要加强与职工的沟通,充分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职工的参与度,形成共识,减少社会稳定风险。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社会稳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确保社会的稳定,各国都建立了相应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但是,在运行中,这些机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分析:1.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定义及意义2.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存在的问题3.解决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问题的对策1.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定义及意义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是指对社会稳定的各种因素进行评估和分析,从而为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它的主要任务包括收集、整合和分析社会稳定的数据,评估社会稳定的风险,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帮助政府及时发现和解决社会稳定方面的问题,保障社会的稳定。
社会稳定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事业。
政府作为社会稳定的主管部门,应该通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社会各方面的稳定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从而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社会稳定方面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手段和措施,避免社会动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2.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存在的问题2.1 数据来源不准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数据来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数据来源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直接关系到估计的可信度。
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有时数据的来源并不准确,这就会导致评估结果的误差。
2.2 指标设置不科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指标设置往往是决定其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目前,很多评估指标设计存在诸如不完善、考虑不全面、权重设计不合理等问题,致使评估结果失去一定的可信性。
2.3 评估标准不明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评估标准应该是针对不同的社会稳定问题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可是在实际应用中,标准不明确的情况非常常见。
这就导致了以后的政策制定中无法掌握可靠的数据进行分析。
3. 解决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问题的对策3.1 完善数据来源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数据来源对于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应该探索采用多样化的数据收集方式,如政府公文、媒体报道、社会调查等途径,以确保数据来源的可靠性。
新形势下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典型经验
新形势下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典型经验新形势下,重大决策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成为决策者关注的焦点。
为确保决策的有效实施,以及避免不可预测的风险和后果,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介绍典型经验。
第一,全面调研和数据收集。
在进行风险评估前,决策者需要对可能受影响的社会群体、利益关系、相关政策和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调研。
此外,还需要搜集和分析历史数据、现行政策的效果以及类似决策在其他地区或国家的实施情况。
通过全面调研和数据收集,可以准确把握社会稳定的脉搏,为评估提供可靠的基础。
第二,利益相关方的广泛参与。
决策的结果往往对各方利益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充分了解和评估利益相关方的观点和需求非常重要。
在评估过程中,应邀请各种利益相关方参与讨论和决策制定,确保各方能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关切。
这样可以降低决策实施过程中的摩擦和抵触,提高决策的可接受性和合理性。
第三,开展模拟演练和风险评估。
在决策制定之前,开展模拟演练和风险评估能够帮助决策者更好地了解决策可能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通过模拟演练,可以预测决策实施过程中的可能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应对。
同时,风险评估可以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评估,从而为决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建立应急预案和风险管理机制。
在决策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不可预测的情况和问题。
为了减少风险和保障社会稳定,决策者需要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和风险管理机制。
这些机制包括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完善信息发布渠道、加强与民众的沟通与交流等。
通过及时调整和协调,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在新形势下,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全面调研和数据收集、广泛参与利益相关方、开展模拟演练和风险评估以及建立应急预案和风险管理机制,决策者可以更好地预见和控制决策可能带来的风险,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这些经验不仅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也为各行各业的决策提供了有益启示。
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国内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任务极其繁重,健全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与治理体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本文分析了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改进建议。
关键字: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复杂多变的风险环境,各类重大决策的难度增大、决策关联的社会风险上升。
健全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与治理体系,系统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制,增强风险意识,提高科学决策能力,防范化解重大决策可能产生的社会风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需要。
一、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存在的突出问题1、缺乏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战略性定位虽然大部分地区已经推行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但部分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理解仍比较狭隘,带有明显的功利化色彩。
一方面,一些地方和部门只是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一种维稳手段看待,或者仅仅将其目标锁定为预防和化解信访风险,没有从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视角和高度去认知该项机制的重要功能与现实价值。
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和部门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视其为项目审批的一个步骤而已,严重低估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现实价值和功能发挥。
2、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程序不规范、不透明,存在重结果轻程序、走过场现象在一些地方,政府职能部门为保证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在项目论证、审批、推进等环节操作程序不规范、不透明;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列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事项还比较少,大部分地区还没有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事项决策的必经程序,存在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出台后补做程序的“认认真真”地“走程序”现象。
由此可见,一些地方的稳评只是被作为一种前置性的静态评估,局限于重大政策实施前阶段,而没有成为真正涵盖重大决策制定、执行全过程的动态评估。
3、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过程中,社会公众的主体地位未得到有效体现一是政府部门决策不同程度存在信息公开不够、过程较为封闭等现象,导致公众缺乏顺畅的参与渠道;稳评的最终结果更多地倾向于领导意志和专家话语,而难以真正吸纳和体现民意;二是公众参与仍停留在浅层次,在一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践中,公众仅仅被看作意见收集对象而不是评估主体,不能在评估过程中发挥实质性作用。
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重大决策是对国家、地区、组织或企业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进行决策的重要举措,对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旨在评估重大决策对社会稳定可能带来的风险,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和风险防控措施。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应以科学客观的方式对重大决策进行综合评估,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和安全等多个方面的风险。
以下是一个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首先,报告应对决策的政治风险进行评估。
政治风险是指重大决策可能对政治局势和政治制度产生的影响。
报告应评估决策对政府和政党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决策可能引发的政治纷争和社会分裂。
此外,报告还可以评估重大决策与政策制定者的合法性和公信力的关系。
其次,报告应对决策的经济风险进行评估。
经济风险是指重大决策可能对经济体系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报告应评估决策对经济增长、就业和收入分配的影响,以及决策可能引发的经济不稳定和社会不公平。
此外,报告还可以评估重大决策对投资者和企业家信心的影响。
再次,报告应对决策的社会风险进行评估。
社会风险是指重大决策可能对社会秩序和社会和谐产生的影响。
报告应评估决策对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本的影响,以及决策可能引发的社会不满、抗议和冲突。
此外,报告还可以评估重大决策对弱势群体和社会福利的影响。
最后,报告应对决策的环境和安全风险进行评估。
环境风险是指重大决策可能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
报告应评估决策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和消耗,以及决策可能引发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
安全风险是指重大决策可能对国家和地区安全产生的影响。
报告应评估决策对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影响,以及决策可能引发的恐怖主义和犯罪活动。
综上所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是对重大决策进行综合评估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决策者对决策风险进行全面了解,并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
通过科学客观的评估和预测,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重大决策带来的社会稳定风险,保障决策的顺利实施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关于建立国有企业改革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指导意见
关于建立国有企业改革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指导意见国资发[2010]15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计划单列市国资委,各中央企业: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中央政法委、中央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意见》(中办发[2009] 46号)精神,为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结合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现就建立国有企业改革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充分认识建立国有企业改革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重要意义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政策,着眼于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改革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各种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矛盾和不稳定风险仍然存在。
建立国有企业改革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是推动科学发展、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是坚持改革方向、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是落实改革政策、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制度保障。
要充分认识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重要性,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厂办大集体改革、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等重大改革事项执行过程中的必要环节,科学识别、评价、应对和控制国有企业改革中的社会稳定风险,确保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推进改革。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改革方向。
坚持国有企业改革的正确方向,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着力于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着力于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
企业改革要着眼于企业的发展和职工的根本利益,处理好职工的眼前利益,保障职工各项民主权利;要争取职工支持改革、参与改革,让职工享受改革的成果。
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机制
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机制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开展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对于从源头上预防与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科学发展,构建与谐社会,加快推进富裕、民主、文明、开放、与谐**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为防范决策风险,减少决策失误,防止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发生,充分发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重要作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的重大决策,就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县、乡(镇、街道)制定与实施的,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影响面广、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问题的重大决定、重要政策、重大改革举措与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大型活动等决策事项。
第三条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就是指在制定与实施重大决策前,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进行科学系统、客观公正的预测、分析与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制定风险应对策略与预案,作出风险评价结论。
第四条工作原则。
(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原则。
把人民群众就是否拥护作为出台各项政策与改革举措的基本标准,把人民群众就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各项工作成效的基本尺度,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二)“科学发展、统筹兼顾”的原则。
把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与谐稳定作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要目标,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确保政策、决策的正确贯彻执行与项目建设、改革措施的顺利推进。
(三)“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领导责任,对重大决策可能出现的稳定风险要先期预测、先期评估、先期化解,及早发现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予以化解,有效防范决策风险,保障重大决策的顺利实施。
(四)“必经程序、依法行政”的原则。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要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未经评估的不得作出决策。
各级各部门要努力提高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水平,着力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与谐稳定的良好环境。
第二章范围与内容第五条评估范围。
(一)涉及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二)涉及公共设施建设的决策;(三)涉及城乡建设与土地利用规划;(四)涉及土地征收与房屋拆迁;(五)涉及公用事业价格调整;(六)涉及城市发展与管理方面的决策;(七)涉及国有企业改制与事业单位改革;(八)涉及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九)涉及环境保护方面的重大决策;(十)涉及举办大型活动的决定;(十一)各级党委、政府或者维护稳定工作部门认为应当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其她事项;(十二)立法决策依照法定程序执行,不适用本文件的规定。
检察院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方案
检察院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方案为了确保国家司法体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检察院必须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的重大决策进行风险评估,以便制定相应措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为此,我们制定了如下工作方案:一、风险评估的目的和意义检察院对重大决策进行风险评估的目的在于,提前预测和评估决策可能带来的社会稳定风险,尽早发现和解决问题,保障社会稳定。
同时,这也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合法性,为决策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风险评估的内容和方法风险评估的内容涉及决策的法律规定、社会影响、实施方式、可能引起的纠纷和争议、应对措施等。
方法包括文献调研、法律分析、现场调查、专家咨询、风险评估模型等多种手段。
三、实施步骤和流程1.确定评估对象和目标,明确评估范围和内容;2.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开展文献调研和现场调查;3.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风险评估报告;4.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议,形成意见和建议;5.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决策部门,并就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风险提示;6.落实应对措施,监测决策实施的效果,及时调整。
四、风险评估的要求和标准风险评估需遵循科学性、客观性、可操作性、可预测性等原则,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还需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相关标准,确保评估工作符合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
五、总结和建议对于检察院来说,对重大决策的风险评估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实现对决策的科学评价和有效管控,提升决策的合法性和稳定性,也为司法体制改革和法治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探索思路。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评估方法和流程,提高评估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各级政府和企业在做出重大决策前,都需要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以预测可能产生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从而减少决策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在决策之前起到了提醒和预警的作用,有助于决策者更加全面地考虑决策的长远影响和便宜代价。
以下是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一些常见方法和要点。
首先,评估决策对社会稳定的潜在影响。
决策可能引发的社会不满情绪和抗议活动是社会稳定的最大风险之一。
决策者应当对决策对不同群体的影响进行综合考虑。
尤其是对那些可能受到重大决策影响的弱势群体,如低收入人群、农民工等,需谨慎评估决策对其生活状况和利益的影响,避免产生过于激烈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其次,评估决策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决策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是决策能否顺利实施和得到社会认可的关键因素。
决策者应当评估决策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确保决策符合法律法规和伦理原则,不违背社会公平和公正的价值观。
此外,决策者还应考虑决策的实施方式和可能引发的反对声音,预测可能产生的挑战和困难,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和沟通策略,以降低决策带来的社会不稳定风险。
再次,评估决策的透明度和参与度。
决策的透明度和参与度对于提高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决策者应当在决策过程中确保信息的公开和透明,使公众能够了解决策的动机、过程和结果。
同时,决策者还应积极主动地与相关利益方进行沟通和对话,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其纳入到决策过程中。
这样可以提高决策的合法性和公信力,减少可能引发的社会不满情绪和抗议行动。
最后,评估决策的长期影响和社会效益。
重大决策往往具有长远的影响和社会效益。
决策者需要评估决策的可持续性和发展前景,预测决策可能给社会带来的收益和影响。
同时,决策者还需要评估决策的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确保决策不对社会造成过大的负担和损害。
只有在充分评估决策的长期影响和社会效益后,才能做出更加明智和负责任的决策。
综上所述,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确保决策科学合理、有益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步骤。
县发改局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总结
县发改局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总结第一篇:县发改局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总结根据中共县委办公室关于转发《保山市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试行)》(龙办发〔〕19号)和县政法委《明传电报》通知要求,我局进行了认真贯彻落实,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新形势下,开展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是落实建设和谐稳定,实现社会矛盾由被动调处向主动化解转变、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由“谋事”向“谋势”转变、由治标向治本转变的重要举措。
为此,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班子成员及科室负责人认真学习了龙办发〔〕19号文件精神。
通过学习,提高了班子成员及科室负责人对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为搞好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二、制定方案,明确责任为开展好此项工作,我局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县发展和改革局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原则,明晰了风险评估范围和内容,明确了责任主体,确立了评估程序及步骤,制定了责任追究制度,为实施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提出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办法。
三、认真负责,狠抓落实在具体工作中,我局始终坚持和把握三个基本原则,一是以人为本的原则。
把人民群众是否支持拥护作为衡量各项政策和举措出台与否的基本标准,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各项工作成效的基本尺度,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评估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二是促进发展的原则。
把促进发展特别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要目标,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力求使改革的力度、发展大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统一,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是民主法治的原则。
把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建立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和坚持依法行政相结合,建立健全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重大决策制定和出台程序,逐步形成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坚持执法办案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方案
灵口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实施方案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维护全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结合我镇实际。
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一、重要意义和指导思想当前,我镇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时期,也是人民内部矛盾多发时期。
制定出台一些重大决策和政策调整、引进实施一些重大项目和工程时,一部分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利益关系会发生变化,可能引发不稳定问题。
实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需要,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改革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必然要求,是改造“第一要务”、落实“第一责任”的具体举措。
对于有效预防和化解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的发生,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改革和发展,理解、配合、支持改革发展事业,确保重大事项顺利实施,确保改革发展顺利推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镇各部门在重大事项实施之前,对可能出现的影响稳定的问题都要进行先期预测、先期介入,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和谐因素,真正做到改革发展为了人民、改革发展依靠人民、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
实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总体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稳定观,推动依法行政,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切实做到维护稳定与改革发展并重,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确保全镇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责任主体各部门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强化“第一责任”意识,坚持科学发展、民生为先、稳定为重,切实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实施重大决策、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改革的必备程序,切实做到科学评估在前、有效预防在先。
要严格按照客观、准确、公正、实效的原则,对重大事项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稳定问题先作出预测评估,充分尊重和积极运用预测评估成果,有效控制、预防和化解稳定风险。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是保障社会安定的重要工具,然而在实践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的背景和意义,并明确了研究的目的。
在对现行制度进行分析后,发现评估标准不统一、数据获取困难以及专业人员匮乏是当前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建立统一的评估标准体系、加强数据共享和开放、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等对策。
在总结了研究的重点和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同时提出应加强相关政策的建议。
通过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有助于提升社会稳定的水平,促进国家长期发展。
【关键词】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问题、对策、评估标准、数据获取、人才培养、政策建议、统一标准、数据共享、人才引进、社会稳定风险、专业人员、未来研究方向、研究意义、研究目的、总结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管理工具,用于评估社会稳定的风险程度,并提出相应的预警和管理措施。
随着社会发展和形势变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也逐渐受到了重视。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已经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课题。
背景介绍: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社会稳定面临着许多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建立健全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社会各个领域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预警,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随着信息化和技术的发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使评估标准更加统一,数据获取更加便捷,专业人员更加充足,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稳定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进行问题与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1.2 研究意义社会稳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对于预防和化解社会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不仅有助于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增强国家社会稳定的能力,还有助于促进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改革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现实意义与规范路径现代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中国亦不例外。
改革中的中国社会,面对着复合、复杂的风险带来的挑战,需要制定决策以回避和规制风险;而改革决策本身,同样可能成为风险之源。
实践已证明,重大决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保证决策质量、消减决策风险的必要步骤。
有鉴于此,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做出了多项重要部署。
一些地方政府据此出台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初步搭建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基本框架。
但客观来看,目前立法的位阶过低,内容粗疏,尚无法满足规范和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现实需要,且在总体上反映出片面强调“属地管理”的理念。
本文主张,应在中央层面出台重大改革决策社会风险评估的立法,并对该立法应如何精准定位,应确立怎样的理念、原则和价值目标,应如何分配地方政府、改革推进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各自的角色和任务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重大改革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现实意义(一)改革决策的特点和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局势,对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引用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赫伯特?西蒙一句名言——“管理就是决策”,改革实际上就是制定、实施和调适改革决策的过程。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世所瞩目的成就,但以历史和发展的眼光来看,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前瞻性、全局性仍有待提高。
一方面,任何一项改革决策都会涉及经济和社会等多个方面,意味着大量公共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深刻影响民众切身利益。
因此,一旦改革决策尤其是重大改革决策失误或失当,往往会引发剧烈的利益冲突,危及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甚至引起社会动荡。
这方面,前车之鉴不少。
半个世纪前,“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等重大决策的失误,给建国后的历史留下了创伤;近年来,由地方政府改革决策失误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接二连三,也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
另一方面,目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着深刻变化,改革决策的风险加大。
从国际上看,中国全面融入国际经济活动主流,更大范围地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在增加了机会的同时累积着风险;各国科技高速发展,经济和社会开放程度和竞争激烈程度快速攀升;国际政治和军事因素等也都对中国的决策产生着重大影响,任何一项错误的决策都可能导致中国在国际竞争中失利。
就国内形势而言,改革步入“深水区”,权力和利益格局日趋复杂,敏感而不确定的因素增加,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暴露;相应地,改革决策的内容和对象需要大幅度调整,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制定和实施科学改革决策的难度不断加大。
(二)从风险管理理论和功用主义的角度来看,重大改革决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是保证决策质量、消减决策风险的有效途径依据风险管理理论,风险主要是指损害发生的不确定性,而未来的风险决定着今天的政策选择,必须通过确立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机制,提高决策者面对风险时的主动性,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风险可能的不良后果。
近年来,中国社会中不稳定因素的大量出现,尤其是群体性事件频发的事实,表明中国的确处在社会风险高发期。
造成决策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个别决策者素质低下、决策所依据的信息资源不可靠,等等。
而从风险管理的视角来看,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决策者片面强调决策的效率和效益而忽视风险的因素,对决策风险的论证、评估不够充分,对决策后果预测不足;许多政府官员尽管也很重视社会稳定风险,但大多采取事后控制的手段,等风险发生才启动应急程序,而不是着力于从源头消除可能存在的不稳定风险。
在重大改革决策过程中引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重要价值即在于,使决策以前瞻性或预防性为导向,以现时尚未发生的事件来影响当前的策略选择,以对社会和公众对于拟定中的决策出台后可能抱有的态度的评估结果来决定决策的取舍。
这就把规范和化解矛盾、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关口前移,通过稳妥决策、慎重实施,将社会风险减到最低限度。
从这个角度看,中央决策层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发展目标与模式,亦是其直面社会风险高发这一客观事实的科学布局。
对于政府主导的发展战略来说,改革本身只是工具而非目的,必须在避免危机、保持稳定的同时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实现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互促共生。
(三)重大改革决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一种实质上的“倒逼机制”,为公众利益和意志搭建了开放的表达平台从表面上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直接动力在于“维稳”,但就其内在的价值而言,它实质上是一种倒逼机制,是一种前置的决策影响评估,通过搭建沟通桥梁,在决策作出前征求公众意见,吸纳公众利益,为决策执行夯实基础。
吉林磐石的三轮车政策和四川遂宁的旧城改造项目等从制定到实施的实践,对此已作了很好的诠释。
这点不难理解。
社会控制理论告诉我们,加强社会控制体系建构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依靠法治来协调利益关系,在一个“日益分化且存在断裂风险”的社会中,实现各个组成部分和社会成员之间信息的沟通与交流。
外媒曾评价,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程是一个多元化和开放式的过程,是向所有社会和利益群体开放的演变过程,并把这一抉择总结为中国共产党成功执政的关键。
具体到改革决策领域,传统的政府“一家独断、为民做主”的决策方式,由于决策过程中忽视公众利益和呼声,致使决策缺乏认可、执行成本高昂甚至引爆社会稳定风险,已逐步让位于“多元参与、共同做主”的协作式决策方式。
社会风险评估正是协作式决策的重要机制之一。
公众参与被引导和吸引到决策的方式和结果上,公众利益在决策内容上得以表达,不仅有助于决策的科学化,也有助于帮助公众提高对决策的认知和认同,为决策取得预期成效创造良好条件,还有助于培养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能力,有利于基层民主的发展。
进言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强调决策责任机制的设置,亦可以有效避免改革决策的封闭性,促使政府厘清其权责边界,有利于有限政府和责任政府的建构。
以立法的形式规范重大改革决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必要性首先,以立法的形式来规范重大改革决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中央和国务院重要部署的需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意见》(中办发〔2004〕33号),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发[2004]10号),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国发〔2010〕33号)和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2012)等重要文件对加强行政决策社会稳定风险工作作出了部署,但仅限于原则性的政策指导,并且缺乏对重大改革决策的针对性。
因而,有必要通过制定法规或规章的形式对有关的制度加以细化,使其更符合改革决策领域的特点。
其次,规范和加强重大改革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迫切需要制定相关立法。
我国尚无公开、统一的法律规定行政决策程序;对于重大事项社会风险评估制度,亦无统一法规。
目前有一些省(四川、甘肃等)、市(南京、广州、泸州等)和县(贵州省湄潭县、浙江省云和县等)出台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办法,初步确立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基本框架,但效力位阶过低,内容粗疏,尚无法满足有效规范和推进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现实需要。
再次,以立法的形式来规范重大改革决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有效实现部门和地区之间的协调配合,保障风险评估工作有序、高效开展的必然要求。
重大改革决策较之一般的行政决策,牵涉的部门、行业和地区更广,涉及的人员和资源更多。
例如,从权力结构来看,改革决策至少涉及四个维度的关系:其一是国家发展改革部门与其他具有部分改革决策权的部委的(横向)权限划分;其二是各级政府的(纵向)权限划分;其三是部委与地方政府间的(条块结合)权限划分;其四是地方政府与党委、人大、政协等的权力划分。
妥善处理这四组关系,有效实现部门和地区之间的协调配合,是做好重大改革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要前提。
而仅仅依靠现行的地方规范性文件,显然无法应对这一难题。
最后,基于对地方政府利益角色的判断。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地方积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推动改革和开放的主要动力。
但近年来,地方利益不断膨胀、地方保护主义盛行、中央宏观调控能力有所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具体到改革决策领域,许多中央的重要决策在推行时面临强大的地方阻力,地方小环境往往超越中央宏观政策大环境的决定力度,区域领导者对具体改革决策落实的影响远大过行业的主管部门。
各地业已出台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和细则等,也在总体上反映出片面强调“属地管理”的立法理念和原则。
这种局面亟需通过中央层面的统一立法来改变。
重大改革决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立法中的几个基本问题综合上述因素,本文主张由国家层面的改革推进部门——国家发展改革委作为立法主体,出台关于重大改革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部门规章。
规章在法律确定的框架和权限范围内,强化改革机构和行业主管部门等在重大改革决策社会风险评估工作中的角色和参与,以逐步打破权力纵向失衡格局,确立重大改革决策的整体思路、全局眼光和历史视野,增强决策前瞻性和科学性。
(一)立法的功能定位立法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定位其任务和功能。
重大改革决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方面的立法,应既是一部“规范法”,也是一部“促进法”,还是一部“程序法”。
首先,它应具有一定的规范法功能。
它通过对重大改革决策社会风险评估工作的主体、客体、内容、程序等的明确规范,将整个社会风险评估工作置于法治轨道。
其次,鉴于当前改革决策过程本身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社会风险评估又是一种新兴的决策运行机制,相关立法应设计必要的弹性机制,发挥“促进法”的功能,灵活应对不同的客观条件。
再次,从立法的内容来看,通过程序进行规范应是其突出特征之一。
立法的重点在于设计重大改革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程序,即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如何启动、实施、审查、备案、监控等。
(二)立法的基本思路第一,立足于我国的中央-地方权力结构现状,在强调“块”的同时力求实现“条块结合”,协同推进。
中央与地方关系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关系之一,深度影响着体制改革进程。
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中央和地方的纵向权限划分模糊、地方政府间横向协调沟通机制缺乏等矛盾日益凸显。
而改革顶层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调整现实中不合理的中央-地方利益格局,遏制既得利益的不当膨胀,这意味着在改革领域,中央需要为改革提供明确的理念、目标、思路、原则和框架(当然这决不单纯意味着新一轮的权力上收)。
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承认改革决策权力的地方化、强调地方公众对本地域改革事务的自我管理,有利于决策切合实际要求,缩短决策周期,提高决策效率。
但同时必须承认,地方改革决策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
除了相当一些地方缺乏改革动力外,还有一部分地方的改革创新停留在就事论事上,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效果甚微。
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在尊重地方改革决策权的基础上,强调来自纵向的权力维度,由国家发展改革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在其职权范围内,与地方政府协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