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书古诗词、古文15篇详细解析及欣赏
部编版七年级上全册古诗词赏析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全册古诗词赏析习题及答案资料内容:【原文】【翻译】【精品习题及答案】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古诗词目录: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一、观沧海/曹操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三、次北固山下/王湾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期中课外古诗词:五、峨眉山月歌/李白六、江南逢李龟年/杜甫七、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八、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期末课外古诗词:九、秋词(其一)/刘禹锡十、夜雨寄北/李商隐十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十二、潼关/谭嗣同一、《观沧海》曹操【原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4、《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二、赏析选择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
C.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像,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
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
2、下列对《观沧海》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起得平稳而质朴。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文言文解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文言文解析一、古诗词部分《观沧海》(曹操)1. 诗歌内容-这首诗是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
诗中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了观海的地点。
接着,“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描写了海水荡漾、山岛耸立的画面,动静结合。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展现了岛上生机盎然的景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则写出秋风中大海汹涌澎湃的气势。
后四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全诗的高潮,诗人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出来,表达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2. 艺术特色-情景交融: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感融入到对沧海景色的描写中,通过描绘壮阔的大海,展现自己的壮志豪情。
-虚实结合:前六句是对眼前实景的描写,后四句则是诗人的想象,虚景与实景相互映衬,拓展了诗歌的意境。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1. 诗歌内容-诗的首句“杨花落尽子规啼”,描绘了暮春时节杨花飘落、子规啼鸣的景象,渲染了一种凄凉哀愁的氛围。
“闻道龙标过五溪”点明了友人被贬之地的偏远,“龙标”指代王昌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是千古名句,诗人将自己的“愁心”托付给明月,让明月伴随友人一直到夜郎西,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2. 艺术特色-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暮春之景,抒发了对友人被贬的忧伤之情。
-想象奇特:把明月想象成可以寄托情感、陪伴友人的使者,体现了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风格。
《次北固山下》(王湾)1. 诗歌内容-“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点出旅途奔波,“客路”表明自己是羁旅他乡之人。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相平,显得十分开阔,顺风行船,船帆高悬,这两句意境开阔,写出了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画面。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千古名句,在残夜将尽未尽之时,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旧年还未过去,江上已显露出新春的气息,蕴含着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新旧交替的感慨。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翻译与赏析(完整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汇总1、观沧海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解释: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幸运,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
这首诗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注释①、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
②.、左迁:贬谪,降职。
古尊右卑左,左迁即贬官。
③、龙标:唐代县名,在今贵州锦屏县,现保存有龙标书院,唐时甚僻。
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④、杨花:柳絮。
⑤、子规:即杜鹃鸟,啼声哀婉凄切。
⑥、五溪:唐人所说的五溪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当时属于黔中道,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⑦、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
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
这里指贵州的夜郎(在今贵州西部地区)。
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⑧、闻:听说翻译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座小溪(辰溪、酉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赏析这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感情的分量却相当沉重。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篇古文集及译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篇古文集及译文1. 朱熹《绍齐元和尚与碧山人墓志铭》该篇墓志铭描述了绍齐和尚和碧山人之间的友谊,以及对他们无私贡献的赞美。
2. 杜甫《登高》该篇描绘了登高时的美景,以及对逝去岁月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3.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该篇描绘了赋有诗意的古原草,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感叹和祝福。
4. 王勃《蒹葭》该篇以简洁的诗句表达了蒹葭的形象,并借此表达了王勃对自己国家遭遇困境的忧虑和对责任的担当。
5. 陶渊明《归园田居》该篇描绘了陶渊明心中理想的田园生活,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至简生活的向往。
6. 杜牧《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该篇描写了秋夜时分的凉爽景象,以及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7. 李白《静夜思》该篇体现了李白夜晚时思念故乡和亲人的情感,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8. 杜牧《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该篇以描写凉爽的夜晚为背景,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思考和对人生的触动。
9. 王之涣《登鹳雀楼》该篇以登上鹳雀楼为主题,通过描绘楼上美景表达了对壮丽景色和过往历史的钦佩和思考。
10.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该篇通过描绘黄昏时分的美景,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11. 岳飞《满江红》该篇以抒发忠诚和坚定为主题,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以及引领民众崛起的愿景。
12. 谢灵运《行宫》该篇通过描绘行宫的宫殿、花园等景物,表达了谢灵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权贵腐败的讽刺。
13. 苏轼《江城子》该篇通过描绘江城的壮丽景色和村民的生活状况,展现了江南水乡的韵味和苏轼对现实社会的关切。
14. 晏殊《浣溪沙·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该篇以描绘水田飞翔的白鹭和夏木啭叫的黄鹂为主题,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15.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二首》该篇以赋诗古原草为主题,表达了对古原草的景仰和对友别的伤感。
16.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该篇以春江晚景为背景,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时光的感慨。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书古诗词、古文15篇详细解析及欣赏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古文详细解析及赏析一、观沧海 (1)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三、次北固山下 (5)四、天净沙.秋思 (7)五、咏雪 (8)六、陈太丘与友期行 (10)七、《论语》十二章 (13)八、诫子书 (17)九、狼 (19)十、穿井得一人 (24)十一、杞人忧天 (25)十二、秋词.其一 (27)十三、夜雨寄北 (29)十四、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31)十五、潼关 (33)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创作背景】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
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
所以就写下此诗,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汇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
【译文】东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观赏苍茫的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周围树木葱茏,花草丰茂。
萧瑟的风声传来,草木动摇,海中翻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
啊,庆幸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
【注释】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碣(jié)石:山名。
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
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
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何:多么澹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竦峙(sǒng zhì):耸立。
竦,通耸,高。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日月:太阳和月亮若:如同.好像是.星汉:银河,天河。
幸:庆幸。
甚:极点。
至:非常。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最后两句每章都有,与本诗正文的内容没有的直接关系。
)【赏析】《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古文10篇详细解析及赏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古文详细解析及赏析一、观沧海 (1)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三、次北固山下 (5)四、天净沙.秋思 (7)五、咏雪 (8)六、陈太丘与友期行 (10)七、《论语》十二章 (13)八、诫子书 (17)九、狼 (19)十、穿井得一人 (24)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创作背景】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
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
所以就写下此诗,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汇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
【译文】东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观赏苍茫的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周围树木葱茏,花草丰茂。
萧瑟的风声传来,草木动摇,海中翻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
啊,庆幸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
【注释】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碣(jié)石:山名。
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
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
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何:多么澹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竦峙(sǒng zhì):耸立。
竦,通耸,高。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日月:太阳和月亮若:如同.好像是.星汉:银河,天河。
幸:庆幸。
甚:极点。
至:非常。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最后两句每章都有,与本诗正文的内容没有的直接关系。
)【赏析】《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词梳理及重点赏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词梳理及重点赏析-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观沧海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翻译: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
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我站在山巅,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
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宁静的似在沉思。
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大海,多么博大的胸怀啊,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
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作者简介: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
主题思想:本诗是诗人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含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渴望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重点赏析:本诗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博大的胸怀,抒发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
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创造出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
诗人联想日月星辰这些自然界伟大的景象,全离不开大海的怀抱。
想象奇特,胸怀开阔,渗透着诗人自己的雄心壮志和昂扬奋发的精神,展现了诗人力挽狂澜、重建天下的雄心,塑造了自我豪气盖世的英雄形象。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词梳理及重点赏析
观沧海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翻译: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
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我站在山巅,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
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宁静的似在沉思。
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大海,多么博大的胸怀啊,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
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作者简介: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
主题思想:本诗是诗人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含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渴望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重点赏析:本诗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博大的胸怀,抒发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
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创造出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
诗人联想日月星辰这些自然界伟大的景象,全离不开大海的怀抱。
想象奇特,胸怀开阔,渗透着诗人自己的雄心壮志和昂扬奋发的精神,展现了诗人力挽狂澜、重建天下的雄心,塑造了自我豪气盖世的英雄形象。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翻译: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书古诗词、古文15篇详细解析及欣赏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古文详细解析及赏析一、观沧海 (1)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三、次北固山下 (5)四、天净沙.秋思 (7)五、咏雪 (8)六、陈太丘与友期行 (10)七、《论语》十二章 (13)八、诫子书 (17)九、狼 (19)十、穿井得一人 (24)十一、杞人忧天 (25)十二、秋词.其一 (27)十三、夜雨寄北 (29)十四、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31)十五、潼关 (33)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创作背景】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
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
所以就写下此诗,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汇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
【译文】东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观赏苍茫的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周围树木葱茏,花草丰茂。
萧瑟的风声传来,草木动摇,海中翻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
啊,庆幸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
【注释】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碣(jié)石:山名。
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
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
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何:多么澹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竦峙(sǒng zhì):耸立。
竦,通耸,高。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日月:太阳和月亮若:如同.好像是.星汉:银河,天河。
幸:庆幸。
甚:极点。
至:非常。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最后两句每章都有,与本诗正文的内容没有的直接关系。
)【赏析】《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精选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鉴赏总结
(精选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鉴
赏总结.txt
(精选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鉴赏总结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语文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中,我们研究了许多古诗词,通过鉴赏这些诗词,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以下是我对这些古诗词的鉴赏总结:
1. 《登鹳雀楼》
这首诗是王之涣的名篇,通过描绘登高望远的场景,表达了作者的壮志豪情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诗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以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诗句,给人以壮丽和激励的感觉。
2. 《静夜思》
这首诗是李白的经典之作,通过描绘作者在夜晚思念远方亲人的情景,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诗句,给人以静谧和温暖的感觉。
3. 《春晓》
这首诗是孟浩然的名篇,通过描绘春天早晨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诗中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等诗句,给人以欢快和生机的感觉。
4. 《望岳》
这首诗是杜甫的作品,通过描绘望着巍峨的岳山,表达了作者的壮志凌云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诗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诗句,给人以豪放和崇高的感觉。
这些古诗词各具特色,通过对其进行鉴赏,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其优美的语言和意境,更能够领略到其中蕴含的文化和哲理。
希望通过这门课程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上是我对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的鉴赏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诗汇总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诗汇总古诗作为中华文化中独特而珍贵的艺术形式,一直以来都得到了人们的喜爱与传承。
在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这些诗歌结构优美、意境深远,给我们带来了美妙的视觉与心灵体验。
在下面,我将带领大家一起回顾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古诗。
1.《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所作,用简练而朴实的文字,表达出作者面对巨大自然的壮观时所产生的感叹之情。
此诗充满着豁达乐观的品质,寓意着人应不断追求上进与进步。
2.《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此诗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描绘了草原上枯荣相间的自然景象。
就像万物生命一样,草原上的草木也有它们的生命周期,凋零是必然的,但春风吹过后,新的生命又会在原野上茁壮成长。
诗中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道理的深刻认识,让人们懂得在生命的漫长中更应该珍惜。
3.《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此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描绘了江南水乡独特的自然景象。
江南水乡,四季常绿,莲花缤纷,鱼群翩翩,将浓郁的江南文化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热爱之情,也引领读者们来感受江南的神韵之美。
4.《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所作,描绘了春天清新美丽的自然风光。
在这春意盎然的美妙季节,每个人也会被自然的美丽所吸引。
此诗气韵 flowing, 反观人性,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厚爱,也让我们更加热爱自然。
5.《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柳宗元所作,用朴实而深刻的笔触,表现了孤独与超脱的境界。
在寒冬季节,风雪肆虐,何处还有足迹与温暖?诗人情真意切,为我们塑造出了一种超然物外、清逸自远的情怀。
七年级上册全部古诗及文言文赏析
七年级上册全部古诗及文言文赏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白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君)直到夜郎西。
背景及作者介绍《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
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璨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
天宝初年,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
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
王昌龄贬龙标尉的时间不可确考,有人推测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
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词语注释1.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
左迁:贬谪,降职。
龙标:古地名,在今洪。
2、左迁:降职.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职称为左迁。
3、花:柳絮。
4、子规:即杜鹃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
5、龙标:今黔阳,唐时甚僻。
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6、五溪:是武溪,巫溪,酉溪,浣溪,辰溪的总称,在今省西部。
7、随风:一作“随君”。
8、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西部、北部和东北部及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
唐代在今桐梓和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
这里指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
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文在树上柳絮落光,杜鹃啼叫的季节,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去了,那里地方偏远,还要经过武溪,巫溪,酉溪,浣溪,辰溪。
让我把对你的忧愁与思念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一同伴随你奔赴夜郎之西夜雨寄北(唐)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②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③话巴山夜雨时。
背景《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商隐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在长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
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
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很有意境。
注释①选自《义山诗集》。
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生[1],又号樊南生。
必背古诗文汇总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上册01 观沧海(曹操)【原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赏析】《观沧海》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
“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诗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
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
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
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
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这首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
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读者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
写景部分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
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
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
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
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篇古诗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篇古诗文+译文(超全)001观沧海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00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文】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003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弯曲的小路伸展到青山外,小船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走。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该怎样寄回家乡,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004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前行。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005《世说新语》两则《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人教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翻译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向东登上碣石山,来观看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海上水波荡漾,山岛高耸直立。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树木葱茏苍翠,百草丰美茂盛。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日月的运行,好像都出于大海的吞吐之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银河的灿烂辉煌,好像也都闪耀于大海的胸怀之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好极了,让我用诗歌来抒发我的壮志吧。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随风落尽,杜鹃鸟哀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得知您被贬为龙标尉,一路将要渡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把我的思念托付给明月,)随君直到夜郞西。
(让它陪伴您奔赴夜郎之西。
)次山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羁旅天涯的征途远在青山之外,)行舟绿水前。
(我乘船在碧绿的江水中逐浪向前。
)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风正一帆悬。
(晚风顺江吹来,鼓满了高悬的船帆。
)海日生残夜,(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春入旧年。
(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乡书何处达?(给家乡捎的书信怎样才能转达呢?)归雁洛阳边。
(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枯藤缠绕的老树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流水人家,(流水潺潺的小桥旁住着几户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荒凉的古道上萧瑟的秋风里走来一匹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就要西下,断肠的游子还漂泊在天涯。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集,(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与儿女讲论文义。
(跟子侄辈讲论文章的义理。
)俄而雪骤,(不一会儿,雪下得急了,)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太傅高兴地说:“这纷扬飘落的白雪像什么呢?”)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七年级上册古诗文言文
七年级上册古诗文言文一、古诗- 原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赏析:- 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
诗人登上碣石山,看到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
诗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描写了大海远景的轮廓;“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则从静到动,展现了岛上的草木和大海的波涛。
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通过想象,将大海的气势和包容天地的胸怀表现得淋漓尽致,表达了诗人曹操宏伟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以及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
- 原文: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赏析:- 首句“杨花落尽子规啼”,选取杨花和子规这两种富有暮春特色的事物,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
“闻道龙标过五溪”点明友人被贬之地的偏远。
后两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人将自己的愁心托付给明月,让明月陪伴友人到夜郎西,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 原文: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赏析:- 诗的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阔”字写出了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悬”字准确地写出了帆端直直地高挂的样子。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千古名句,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同时也表现出诗人思乡之情。
- 原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赏析:- 这是一首元曲小令。
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全由名词组合而成,罗列了九种不同的景物,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枯藤”“老树”“昏鸦”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小桥流水人家”则是温馨的场景,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更衬托出旅人的孤寂愁苦。
七年级上册语文书12首诗
七年级上册语文书12首诗1. 原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 赏析。
- 意境雄浑:诗人通过描写大海的壮阔景象,如“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展现了大海浩瀚无垠、波涛汹涌的景象。
- 胸怀宽广:“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则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表现出诗人曹操广阔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把大海容纳日月星辰的景象比作自己的胸怀,能包容万物。
3. 主题。
- 本诗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渴望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1. 原文。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 赏析。
- 情景交融:首句“杨花落尽子规啼”,选取了杨花和子规这两种富有暮春时节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
- 想象奇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人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让明月带着自己的牵挂陪伴友人到夜郎西,运用了奇特的想象,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3. 主题。
- 这首诗通过对暮春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王昌龄被贬官的同情、关切和安慰之情。
1. 原文。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 赏析。
- 炼字精妙:“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阔”字写出了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视野十分开阔;“悬”字准确地写出了船帆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富有画面感。
- 哲理蕴含:“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既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又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因为残夜将尽,新春已来,而自己却漂泊在外。
3. 主题。
- 本诗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