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指导书-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

合集下载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徐 州பைடு நூலகம் 2 1 0 ) 2 0 8
要 】 《 业 信 息 化 建 设 与 管理 》 程 的教 学 目标 和 定 位 出发 , 合 教 学 实 际 , 别讨 论 了在 课 程 教 学 内容 、 学 方 法 、 核 方 式等 方 从 企 课 结 分 教 考
面 的 经验 和 得 , 对 课 程 教 材 建 设 、 资 培 养 等 方 面 提 出建 议 。 并 师
该是 非 常 对 路 的 。 21 笔 者 讲 授 本 课 程 面 向 的学 生 为 信 息 管 理 与信 息 系 统 专 业 , 获 .. 2 在 11 课 程 概 况 。《 业 信 息 化 建 设 与 管 理 》 程 足 我 校 “ 息 管 理 与 信 得 毕 业 资 格 必 须 具 备 的条 件 中有 一 项 是 对 相 关 专 业 资 格 证 书的 要 求 . . 企 课 信 全 N A ”通 息系统” 专业 在 大 四秋 季 学 期 开 设 的一 门专 业 必 修 课 。 课 程 总 学 时 为 很 多 学 生 都 有 报 考 “ 国 信 息 化 应 用 能 力 考 试 ( C E) , 过 后 获 得 全 的 故 笔 3 两 学 分 。通 过 调 研 , 兄 弟 院 校 交 流 , 2, 与 r解 到 其 它 院 校 该 专 业 设 置 《 国 信 息 化 工 程 师 岗 位 技 能 证 书 》 意 向 及 行 动 , 此 , 者 结 合 考 在 B R)J 业 的类 似课 程 , 称 有 所 不 同 , 有 的院 校 该 课 程 名 为 《 业 信 息 化 》 ; 试 大 纲 , 讲 授 内容 中增 加 或 强 化 了企 业 流 程 再 造 ( P 、 : 控 制 、 名 如 企 等 大 目前 已 有 十 几 位 在 课 程 属 性 方 面 ,有 的 院 校 将 其 定 性 为 专业 限 选 课 或 专 业 指 选课 : 在 网络 营 销 等 方 面 的 内 容 , 大 提 高 了 课 程 的 吸 引 力 ,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指导书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企业信息化及ERP学习【实验设备与软件】(1)CPU2.0G,内存512M以上配置的计算机,安装有windows XP 操作系统(2)通用财务管理软件(实验室奥派ERP模拟软件),网络【实验目的】(1)掌握我国企业信息化过程及现状信息(2)熟悉常用的ERP软件及奥派ERP软件操作流程(3)对奥派ERP软件进行系统分析【实验准备知识】ERP(企业资源管理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g,是在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的基础上,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对整个企业资源的一体化管理。

ERP 是一种可以提供跨地区、跨部门、甚至跨公司整合实时信息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它在企业资源最优化配置的前提下,整合企业内部主要或所有的经营活动,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生产计划及管理、物料管理、销售与分销等主要功能模块,以达到效率化经营的目标。

ERP自90年代后期从美国传入,为我国的企业体制改革注入的新的活力,ERP 已成为大型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有力管理工具,是企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ERP项目是一个企业管理系统工程,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工程或者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工程,这是因为整个管理系统不但基于ERP、系统工程和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思想、原理和方法,而且还从本质上充分地体现了企业应用ERP与开展企业管理创新、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然关系。

【实验内容】(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企业信息化的基本内容(2)通过阅读案例,查找资料,熟悉ERP的发展及应用【实验结论】一、企业信息化的基本内容:1、企业信息化实质上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作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管理信息系统课内实验指导书

管理信息系统课内实验指导书

《管理信息系统》课内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的地位、作用管理信息系统课内实验作为课程实践性环节之一,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通过计算机实验和案例分析,使学生加深理解、验证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增强管理信息系统的感性认识;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开发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二、基本原理及课程简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培养学生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能力的理论课程,同时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它是核心课程。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在实践能力方面着重培养系统分析方法、系统设计方法与基本技能的训练。

实验课程不同于理论课程,应充分体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共开设2个实验项目。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四、实验的考查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完成课程设计任务的情况综合打分。

成绩计入课程总评。

五、实验报告撰写要求每个学生(或每组)独立完成一份实验报告,将实验报告编辑成文本打印并上交。

实验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是报告原则上不少于4000字,需在封面注明设计选题、班级、姓名、学号及课题设计日期、地点;在实验报告的最后写明实验体会和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其正文至少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业务流程图2)数据流程图3)数据字典4)附录或参考资料六、指导教师原则上由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讲授教师负责,由年轻教师担任主要的实验指导教师,实验室人员配合指导。

指导教师应在每次实验前讲清实验目的、基本原理、实验要求等,指导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课程实验。

七、实验设备配置每人配置1台电脑,安装有管理信息系统演示系统、VB、Visual FoxPro 、Office2003 (Vision)。

八、选题要求学号除以7取余数,对应以下题目0.机场安检管理信息系统1.航空公司综合管理信息系统2.航空维修企业管理信息系统3.航空气象数据管理信息系统4.民航代理人综合业务管理系统5.民航综合信息服务平台6.民航商务管理信息系统九、案例参考——利用Visio绘制网上书店系统的数据流图网上书店是一种新型的书店模式,它不仅是传统销售渠道的发展和补充,也是未来图书销售的发展方向。

企业信息化建设和项目管理的方法与实践

企业信息化建设和项目管理的方法与实践

企业信息化建设和项目管理的方法与实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信息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信息化建设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项目管理是保证项目能够顺利推进和成功实施的重要手段。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1.1信息化建设的概念和意义信息化建设是利用先进的、高效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企业业务处理、决策支持能力和效率的过程。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不少企业开始将信息化建设放在战略层面布局中,这也意味着企业信息化建设日渐成为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必要组成部分。

1.2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面临的挑战也是不少的。

其一就是由于目前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更新换代,企业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更新技术,以适应行业和市场的需求;其二,则是企业职工的熟练度和使用意愿的提升问题;再其三,就是在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技术课题和管理难题。

1.3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总的来说,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服务、管理水平为核心,以信息化技术手段为载体,对企业的核心业务及配套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升级,构建一个体系完善、信息互通、协同高效的企业运营管理模式。

二、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管理2.1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定义和特点信息化建设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对其进行科学而严谨的管理。

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是将信息技术和项目管理相结合,以此来规范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和保证建设项目成功。

与实体工程项目管理相比,信息化建设项目具有“普遍性、重复性、开放性、变动性、不可见性、知识性、创新性”等特点。

2.2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要素(1)项目经理:承担项目管理的全面责任,包括规划、组织、预算、执行、督导等。

(2)项目计划:要对项目的各个阶段、过程和节点进行详细规范,以确保项目按质按时完成。

(3)项目资源:包括人员、设备、材料、场地等,对项目成功至关重要。

(4)项目成本:要根据项目的目标和要求,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措施,保证项目成本的可控性。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实验指导书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实验指导书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指导书一、实验教学的目的与要求《管理信息系统》是工业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必须通过大量的上机实验,才能深入理解和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及概念,熟悉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本实验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分析实际的案例和问题,加深对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理解,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本实验共开设4个实验项目,其中1个为操作性实验,3个为设计性实验。

1、根据实验的要求,完成相关的程序及文档。

2、每个程序调试完成,须由指导教师检查。

二、实验开设对象本实验开设对象为《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学习者(工业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实验为必修内容。

三、指导教师由《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讲授教师负责担任实验指导教师,实验室人员配合指导。

指导教师应在每次实验前讲清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要求等,指导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课程实验。

四、实验方式和基本要求1、实验方式教师简略讲解上机实验操作过程,学生分组独立完成。

2、基本要求(1)实验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自觉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

(2)做好上机实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任务、操作的主要步骤)。

(3)运用管理信息系统的知识对一个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实施。

(4)实验所做的作业要存盘。

五、实验设备配置至少每2人配置1台电脑,安装有Windows 2000/XP、SQL Server 2000,Visual C#.NET运行环境,可访问Internet。

六、考核方式实验按五级分制,由指导教师根据每名学生的实验准备程度、实验完成情况和创新程度等评定。

不能完成实验者,不能参加理论课考试。

与课程共同考核,上机实验占总成绩15%。

实验一认识管理信息系统及其开发工具一、实验学时上机4学时。

二、实验目的1、初步认识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感性认识。

6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pptx

6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pptx
3
第六章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案例6.1 《大英百科全书》如何生存(3)
❖《大英百科全书》出路何在
• 光盘版百科全书市场竞争在延续,价格仍在下跌 •《大英百科全书》能否夺回原有市场,收回成本 • 更为严峻的问题却是能否再生存下去
讨论: (1)《大英百科全书》所处环境有哪些特点 ? (2)《大英百科全书》信息化效果为何有距离 ? (3)《大英百科全书》如何应对市场竞争 ? (4)《大英百科全书》处境有何引鉴 ?
信息资源就是一种战略性资源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信息化的出发点和归宿 • 开发:所有可为企业所用的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组织 • 利用:支持经营活动和管理的分析、决策和控制 • 使用数据库或数据仓库等技术 • 使用数据挖掘和在线分析等技术 • 开展知识系统建设,加强知识管理
13
第六章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第六章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第六章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请点击小节看课件 6.1 信息化与企业生存发展(自学) 6.2 信息化推动企业变革(自学) 6.3 企业信息化的内容与过程 6.4 企业信息化的规划 6.5 企业信息化的策略(自学) 6.6 企业信息系统成败因素分析(补充) 本章小结
1
第六章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11
第六章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6.3.1 企业信息化内容 —3
• (2)管理、研发、生产信息化
–ERP、CRM、e-Business、DSS等 –PDM、CAD、KM & KS等 –CAE、CAM、QIS、CIMS等
12
第六章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6.3.1 企业信息化内容 — 4
(3)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 Ford公司 BPR 后的采购付款过程

ERP企业信息化教学平台之实验指导书

ERP企业信息化教学平台之实验指导书

大科华鼎ERP企业信息化教学平台实验指导书大科华鼎软件开发售后服务部:0 3647109 服务 .dkhdsoft.技术支持部:0 3628852 服务:dkhdsoft126.前言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以与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化的迅速提高,知识已经成为第一要素,它的作用越来越大,从而决定了对管理科学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由于管理环境的复杂多变,科学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这是管理科学发展的规律,因为在社会与经济还不发达时,技术的作用占统治地位,科学管理的作用被掩盖起来,甚至可以被忽视而无妨大局;当社会与经济由不发达转向发达时,技术的作用仍占统治地位,但科学管理的作用不可忽视,显现出突出的地位。

也就是说,如果管理水平上不去,先进技术的作用就不能被发挥出来。

并且,技术越先进,对管理水平要求越高。

可以预料,在21世纪的今天,管理科学将得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经历着引进、学习、消化、吸收、整合、创新。

高校企业管理专业陆续开设企业信息化管理课程。

我公司结合中国现阶段高校企业管理课程的教学特点,经过长期探索与研究,深入企业调研,并经与国多所著名高校管理专业的资深教授共同探讨,研发了《大科华鼎ERP企业信息化管理教学平台》。

实训平台容主要是依据国家权威部门编制的企业信息化管理专业教材体系、紧密联系市场实际环境而研发。

目的在于努力实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管理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企业信息化管理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使学生了解整个管理的知识体系与研究方法,并能熟练的运用到实际的业务当中,为开设这一专业的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和帮助。

《大科华鼎ERP企业信息化管理教学平台》实验指导书是为了配合大科华鼎ERP企业信息化管理教学平台软件而编制的,其目的是指导已经具备一定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理论基础的学生,通过本实训平台的演练,达到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深刻理解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各个操作环节,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对企业信息化管理这门学科有一个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实践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实践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实践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企业信息化建设涉及到企业日常经营的各个方面,包括生产管理、物流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等等。

如何有效地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是每一位企业管理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1.提高生产效率传统的生产流程中,数据的输入、输出以及各个环节的数据处理都需要手工完成,这样一来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现错误,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和质量。

通过信息化建设,企业可以实现生产流程的自动化,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优化管理流程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帮助企业优化管理流程,实现在不同业务环节中数据的自动化传输与共享。

这样可以缩短内部管理时间,避免重复劳动,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3.提升企业形象信息化建设可以提升企业的整体形象,在现代企业中,拥有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已成为一种企业实力的象征。

一家企业如果拥有全面信息化的系统,不仅证明其具有一定的技术实力和竞争力,同时也会让客户和合作伙伴对其更有信心,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实践1.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对于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从硬件、软件、固定资产等多方面来考虑。

并且,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寻找符合自己需要的信息化企业解决方案。

选择适合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企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减少错误和失败的风险。

2.推广电子化审批系统传统的企业管理往往需要员工纸上审批,数据手机批准,流程复杂且易出现人为错误。

而推广电子化审批系统,可以让企业员工在电脑上实现申请、审核、批准、备案等全流程流转,大大提高审批流程的效率和精确度。

3.建立IT基础设施管理在信息化建设中,建立IT基础设施管理是基础。

包括网络架构、设备管理、应用软件管理、数据备份与恢复、安全管理等等。

IT基础设施管理的健全,可以保证企业信息的安全和稳定。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项目管理实践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项目管理实践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项目管理实践在当前的信息时代,企业信息化建设成为了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

信息化建设是将信息技术与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以期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竞争力的目的。

而在信息化建设中,项目管理则是承担着重要作用。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面临着日益增长的信息数据量、日益复杂的业务流程、以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信息化建设成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手段。

首先,信息化建设可以提升企业效率。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计算机代替人力完成许多重复、繁琐的工作,从而极大地提高效率,使企业在短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量。

其次,信息化建设可以降低企业成本。

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度减少人力投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最后,信息化建设可以提升企业竞争力。

通过信息化建设,企业可以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来了解市场状况、了解竞争对手情况,以及挖掘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增强竞争力。

二、项目管理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信息化建设由于其规模较大、构造复杂,科技含量高等特点,因此需要项目管理的有效组织与应用。

项目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门科学,它通过科学的方法,对项目进行全周期的规划、实施、控制和评估,以实现项目目标和利益最大化。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项目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项目管理可以系统化地整合项目资源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涉及到众多方面资源的整合。

不仅要整合企业内部的资源,还要协调外部资源的运用。

项目管理可以将各方面的资源系统化地进行整合,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得到很好的协调和运作。

2. 项目管理可以规范项目开发流程规范项目开发流程有助于减少项目漏洞和错误,以保证软件开发过程中正确性、可靠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积极过程。

避免项目中出现问题,从而保障项目顺利完成。

3. 项目管理可以提供有效的控制项目管理的一项主要职责就是对项目进行控制。

在企业信息化项目中,项目管理可以通过对项目的进度、质量和成本的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避免成本膨胀,工期延误,漏洞成孔等各种问题。

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实践

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实践

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实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也愈加重要。

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节省人力资源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但是,信息化建设也存在很多困难与挑战。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实践:企业管理信息化基础建设、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实践案例和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挑战与对策。

企业管理信息化基础建设企业管理信息化基础建设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之前,企业需要对其所拥有的计算设备、数据存储、网络设备以及各种应用程序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将对企业后续的信息化建设产生重大影响。

同时,还需要了解企业所拥有的数据类型和数据量,以便为后续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持。

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实践案例首先,我们可以看看一些典型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实践案例。

例如,在物流方面,物流企业采用RFID技术对货物进行追踪,实现了货物的自动化跟踪与定位,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

在金融领域,银行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对客户进行身份验证,从而提升了身份验证的准确性。

在制造业方面,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CAM)的方式生产产品,可以最大化地发挥机器的生产能力,并最大程度地降低人员的劳动强度。

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挑战与对策但是,信息化建设也面临着从业人员素质和技能掌握、信息安全性、应用软件质量和数据质量、维护复杂性等一系列挑战。

对于企业来说,他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来克服这些挑战。

从从业人员的角度来看,企业需要确保员工拥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和知识,以便能够适应变化和不断更新的技术需求。

从信息安全的角度来看,企业需要确保它们的技术和数据没有被窃取或泄露,以及确保对信息进行加密和存储的安全性。

从应用软件质量和数据质量的角度来看,企业需要确保应用程序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从维护复杂性的角度来看,企业需要确保它们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维护和更新成本可以承受,以便将其利益最大化。

总之,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企业管理团队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了解技术市场趋势,根据企业的管理需求和经营特点,制定出相应的信息化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优化和调整。

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一、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效率,减少管理成本,并且能够促进企业的业务创新和发展。

二、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骤1.需求分析在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之前,企业需要对自身的现有信息化设备和系统进行全面的需求分析。

只有清楚地了解企业当前的信息化设备和系统的不足之处,才能为企业提供有效的信息化改进方案。

在需求分析的过程中,企业需要确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计划,并制定相应的落实方案。

2.方案设计企业在明确了自身的信息化需求之后,需要制定相应的信息化建设方案。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信息化建设方案,例如采用ERP系统进行企业管理,或者采用CRM系统进行客户管理等。

在方案设计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充分考虑信息系统与企业的业务之间的融合度,以及信息安全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安全和保护措施。

3.系统实施在确定了信息化建设方案之后,企业需要开始系统实施。

在系统实施的过程中,企业需要进行全面的系统测试和试运行,并逐步将系统与企业业务相融合。

企业在系统实施过程中需要确保系统缺陷和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并对系统进行全面的维护和管理。

4.培训和推广企业在完成了系统实施之后,需要对企业内部的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推广。

员工需要掌握系统的使用方法,明确自身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角色和责任,并能够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工作效率。

企业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和推广策略,来确保信息化系统能够得到全面的实施和推广。

三、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1.管理体制问题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企业建立相应的信息化管理体制,确保企业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相互融合。

在建立管理体制时需要留意企业内部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避免出现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和管理难题。

2.信息安全问题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确保信息的安全和保密性。

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信息安全策略,对关键的信息系统进行加固和保护,并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体系。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实践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实践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实践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实现数字化转型的突破口。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升级,企业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实践,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依然不尽人意。

一方面,技术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企业很难保持战略和技术的同步;另一方面,对适用技术、应用场景等方面的认识还有待提高,有些企业甚至缺乏应对未来发展的意识。

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仍然停留在基础层面上,如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电子商务等。

这些系统虽然已经被广泛应用,但并不能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的需求。

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关键在于核心业务的数字化。

只有将企业核心业务过程数字化,才能实现数据采集和分析、流程优化、产品和服务升级等目标。

为了将核心业务数字化,企业需要寻找可靠的信息技术解决方案。

这除了调研市面上已有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外,还需要领先的科技创新和核心技术的转化。

另外,企业在数字化过程中也需要拥有具有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人才。

这些人才除了需要掌握信息技术的核心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专业领域知识和实践经验,更重要的是需要对企业本身的业务和运营有深入的理解。

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实践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技术架构的设计和实现,还要配套管理实践。

无论是信息化规划、系统实施、还是系统维护、升级,都需要统一的管理框架和流程。

通常,企业需要设立专门的信息化部门,由专业的信息化管理人员来负责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实施和运营。

这些人员需要结合企业的业务特点和发展趋势,制定详细的信息化规划并定期进行评估。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系统实施管理,包括流程设计和优化、系统交付和测试、数据导入等。

同时,也需要关注系统的安全性、可用性、灵活性以及后期的扩展和升级等。

此外,企业还需要定期对已实施的系统进行维护和更新,以保证系统的稳定和优化。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实践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实践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实践如今,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企业也在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以提高运营效率和提升竞争力。

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从实践的角度,分享一些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和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信息化建设要与业务深度结合企业信息化建设首先需要与业务深度结合,满足业务流程的需求。

建设者要充分理解企业业务流程,了解人员、物品和信息在业务流程中的流转,避免功能模块的重复或遗漏。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加强对业务流程的分析和优化,不断完善和更新系统的功能模块。

同时,还需要保持与业务的密切联系,不断调整和升级系统,确保其与业务发展相适应。

二、信息化项目要具有可行性信息化项目需要有充分的可行性研究,不能单纯追求技术的先进性和高端性。

在项目实施前,需要进行系统分析,通过调研、问卷、用户需求分析等方式,全面了解项目的可行性,确定项目的界限和目标,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和预算。

在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把控项目的投资风险,以降低成本为主要目标,防止决策失误和资源浪费。

三、信息化管理要提高效率在信息化管理中,企业需要通过合理的管理方式,提高信息化管理与服务的效率。

一方面,需要加强对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

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信息化管理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通过流程化的管理方式,提高信息化管理效率,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信息化建设要充分考虑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适应业务的变化,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整合现有的资源和技术,不断更新和拓展技术,以满足业务的需求。

同事,要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复制性,可以通过开放接口、标准化数据格式和灵活配置等方式,实现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保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五、信息化管理要从支持业务为出发点企业信息化管理是为了支持业务的实施和管理,因此必须以支持业务为出发点,从业务的需求和目标出发。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管理与实践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管理与实践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管理与实践第一章:企业信息化建设概述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指企业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整合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以提高企业的管理、生产、服务等方面的效率和竞争力为目标的一种管理手段。

企业信息化建设获取了快速发展,并且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企业信息化建设也必将逐步成为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第二章: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体系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体系是指将信息化建设纳入企业全面管理中,对信息化建设进行全面统筹、监督、指导和控制。

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体系包括三个层次:战略层、组织层和实施层。

1.战略层战略层是负责信息化战略和规划的层面。

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需要制定合理的信息化战略和规划,以合理的资源配置,确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

信息化战略和规划需要考虑企业业务发展的趋势,构建适应企业发展的信息化架构。

2.组织层组织层是负责信息化项目组织和实施的层面。

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建设时需要有专门的信息化项目组织。

项目组织需要具备较强的项目管理能力,在项目选择、实施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提供专业的支持。

3.实施层实施层是负责实施信息化项目的层面。

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项目进度、项目预算、项目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内容。

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较好的项目管理,控制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处理问题和调整计划。

第三章:企业信息化建设实践企业信息化建设实践需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按照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实施。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化规划的制定信息化规划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企业需要制定清晰的信息化规划,以建立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确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内容。

2.信息化项目筛选和管理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规划和项目筛选。

企业在项目筛选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企业自身的情况,比如企业的发展阶段、业务需求等,以选择符合实际需求的信息化项目。

实验指导书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

实验指导书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

实验指导书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浙江万里学院现代物流学院信息治理系目录1 企业治理信息化系统治理实践 (3)2 企业信息化方案总体设计 (14)实验一企业治理信息化系统治理实践一、实验目的以企业资源打算ERP系统为核心,了解企业治理信息化的内容,并以用友U8 ERP为实验平台,进行中小企业治理信息化系统权限设计及系统治理模块实际操作。

二、实验要求(1)熟悉企业治理信息化的内容。

(2)熟悉ERP软件的体系结构和功能框架。

(3)把握治理信息化系统权限治理的原理和实际操作。

三、实验方法以用友ERP为基础,先进行系统权限治理理论的学习,在把握基于角色的权限治理方法的基础上,依照所给的实验数据进行用户、角色定义以及在系统中进行实现。

四、实验内容(一)基于角色的权限治理理论1、差不多思路:用户访问操纵治理中引入了角色的概念,即在系统中提供若干个角色,每个角色的权限能够任意定制,在每一个角色下能够包含若干个用户,用户只能够使用本角色承诺使用的系统功能,对用户无权使用的系统功能能够设置其状态为不可见或隐藏。

治理员能够第一分配好各个角色的权限,然后将系统的用户分配到各个不同角色中,即能够完成用户权限的设定,而不用逐个的去设定用户的使用权限。

用户的授权是通过授予用户一个角色来实现的,即给予用户一个角色,一个用户能够承担不同的角色,从而实现授权的灵活性。

只要某用户属于某个角色那么他就具备那个角色的所有操作许可,即该角色所拥有的权限。

用户与角色是多对多的关系。

即一个用户能够属于多个角色之中,一个角色能够包括多个用户。

2、基于角色的权限治理模型对该模型定义如下:U,R, P,S:用户;角色,权限,会话;PA⊆P*R:权限分配,多对多的关系;UA⊆U*R:用户分配,多对多关系;User:S->U,每一个会话 s 对应单一用户 user(s)的映射;Roles:会话 s 到角色集合role(s) ⊆{r|(user(s),r)∈PA}从上面的模型能够看出:该模型由三个实体组成,分别是:用户(U)、角色(R)、权限(P)。

企业信息化实验指导书

企业信息化实验指导书

企业信息化实验指导书樊艳改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8月目录实验一账套管理实验 (1)实验二基础设置实验 (2)实验三总账初始设置实验 (7)实验四日常业务处理实验 (14)实验五出纳管理实验 (30)实验六月末处理实验 (32)实验七UFO报表实验 (34)实验八应收账款管理实验 (36)实验九应付款管理实验 (38)实验十销售管理期初初始化实验 (39)实验十一采购管理期初初始化实验 (42)实验十二采购管理业务实验 (44)实验十三销售管理业务实验 (45)实验十四库存管理业务实验 (47)实验十五存货管理业务实验 (49)实验十六资金管理实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实验报告样式. (52)实验一账套管理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上机实验,使学习者充分理解用友ERP-U8的系统管理的作用,掌握账套管理的操作技能。

二、实验准备安装用友ERP-U8系统。

三、实验资料1.账套信息(1)企业名称:永昌市大华内燃机配件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大华内配。

该公司由永昌市大华内燃机配件制造厂改制形成,其中,国有股占60%,职工股40%。

工业企业,实行新企业会计制度,启用日期:2004年01月01日。

结账时间为每月最后一个自然日。

记账本位币名称为人民币(RMB)。

(建账时按行业性质预留会计科目)。

(2)法人代表:艾中华。

(3)注册地址:永昌市泰康大道168号(4)公司税务专管局是永昌市工商税务管理局桥东分局。

税务登记号:854585069892329。

(5)E-mail:DH@。

进行经济业务处理时,需要对客户、供应商进行分类,要求进行外币核算。

客户分类编码级次122,供应商分类编码级次:122,部门编码级次:122,结算方式编码级次:12,会计科目编码级次:42222。

对数量、单位等核算时小数位为2。

2.财务分工及权限设置账套主管:周星星(口令:1)。

企业信息化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企业信息化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企业信息化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张梦华)五邑大学管理学院二零一二年5月印刷目录模块一、企业信息化工程与企业战略的匹配模块二、企业信息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模块三、新技术时代的企业信息化工程建设模块四、企业信息化工程评价课程设计模块一、企业信息化工程与企业战略的匹配项目名称:企业信息化工程与企业战略匹配项目性质:综合性设计所属课程名称:企业信息化工程计划学时:8学时一、课程设计目的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学生需要做到:1.理解企业信息化工程与企业战略的匹配的重要性2.理解企业信息化工程与企业战略匹配的目标3.理解企业信息化工程与企业战略匹配的实现途径4.了解当前中国企业信息化过程中IT与业务战略匹配的现状、现存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二、设计内容和要求通过企业信息化工程课堂教学内容的回顾、归纳和整理,运用互联网信息资源和相关学术数据库的检索和运用,形成对于企业信息化工程与企业战略匹配的完整理解和认知,能够认识到企业信息化工程与企业战略匹配的重要性、实现路径和当前国内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完成书面报告。

三、主要硬件软件需求1.微型计算机2.互联网连接KI数据库接口和各类专业数据库接口四、课程设计报告要求详细描述企业信息化工程与企业战略的匹配的重要性、目标、实现途径、当前中国企业信息化过程中IT与业务战略匹配的现状、现存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

设计报告要求符合本课程基本要求,能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对本课程设计所设计的领域最新前沿进展熟悉程度较高;对问题的描述和分析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新意、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文字表达清晰规范,材料翔实,数据可靠,中心突出,论据充分,分析问题正确、全面,撰写格式规范。

课程设计模块二、企业信息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项目名称:企业信息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项目性质:综合性设计所属课程名称:企业信息化工程计划学时:8学时一、课程设计目的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学生需要做到:1.理解企业信息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关系2.理解通过企业信息化建设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提升的途径、手段3.了解当前中国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信息系统应用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现状、现存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二、设计内容和要求通过企业信息化工程课堂教学内容的回顾、归纳和整理,运用互联网信息资源和相关学术数据库的检索和运用,形成对于企业信息化工程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的理解和认知,能够认识到企业信息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培养和加强的重要作用,这种影响的实现路径、方法和手段,了解当前国内企业信息系统建设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情况,了解现存的主要问题,能够提出有效的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完成书面报告。

企业信息化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

企业信息化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

企业信息化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1.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变得日益重要。

企业信息化规划与管理课程为培养具有信息化规划和管理思维的管理人才,尤其是信息化管理人才提供了非常必要的教学内容。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系统性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企业信息化规划与管理的关键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化思维和信息化管理能力,为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信息化管理人才奠定基础。

2. 课程大纲2.1 课程名称企业信息化规划与管理2.2 课程学分3学分2.3 课程性质选修2.4 课程教师XXX2.5 课程内容•第一章企业信息化规划概述–企业信息化意义–企业信息化规划思路–企业信息化规划流程•第二章信息化建设工具–信息化需求分析–信息化项目管理–信息化技术选型•第三章信息化建设管理–信息化建设组织架构–信息化建设成本和收益管理–信息化风险管理•第四章信息化运维与管理–信息系统运维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第五章信息化评估与提升–信息化成熟度模型–信息化效益评估–信息化应用推广3. 课程教学形式本课程采用课堂授课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形式。

通过讲授理论知识、案例剖析和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信息化的关键概念和方法,并强化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通过相关实验和实践环节,让学生进行信息化规划和管理效果的模拟实验,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

4. 课程考核方式考核方式主要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

平时成绩: - 课堂表现(20%) - 作业和实验报告(30%)期末考试: - 学生个人写论文(50%)5. 学生要求本课程为管理类课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学生需要具备以下基本素质:•熟悉相关信息技术和管理学专业基础知识•具备较好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能够阅读和理解英文文章•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具备较好的沟通、协调和团队协作能力•具备探究和创新精神,能够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6. 结语企业信息化是现代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也是全面深入推进国家经济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企业级信息化建设管理实践

企业级信息化建设管理实践

企业级信息化建设管理实践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日益普及,企业级信息化建设逐渐成为如今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但是,企业级信息化建设涉及到诸多方面的问题,如何管理和实践才能顺利完成企业级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呢?下面,本文将从管理角度出发,分享企业级信息化建设管理的实践。

一、建设目标的明确企业级信息化建设不是盲目建设,而是应该有明确的建设目标和定位。

随着市场的变化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建设目标也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

因此,企业需要在建设之初就对建设目标进行明确界定,并且及时根据实际情况对建设目标进行调整,确保企业级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二、项目计划的制定企业级信息化建设涉及到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的投入,因此需要制定详细全面的项目计划。

项目计划应该明确建设的时间节点、建设任务和建设成果,以及预计的投入和产出。

此外,项目计划还应包括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以备不时之需。

三、资源的充分利用很多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只注重财务投入,而忽略了对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的合理利用。

实际上,在企业级信息化建设中,人力和技术资源是非常重要的,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能够提高企业级信息化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因此,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要充分考虑人力和技术资源的要求和配备,并且加强对资源的管理和培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实用性。

四、团队建设的重要性一个优秀的团队是企业级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

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应该注重团队建设,加强员工的培养和管理,鼓励员工在建设过程中提出合理建议和创新想法。

同时,在企业级信息化建设中,还需要加强团队沟通和协作,确保各个环节的工作顺畅进行。

五、技术更新的持续更新企业级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技术的更新换代也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企业需要不断跟进最新的技术发展,及时更新企业的信息系统和技术软件,以确保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领先性和可持续性。

六、安全意识的提高随着企业级信息化建设的深入,企业也面临着不断增长的信息安全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浙江万里学院现代物流学院信息管理系目录1 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管理实践 (3)2 企业信息化方案总体设计 (14)实验一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管理实践一、实验目的以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为核心,了解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内容,并以用友U8 ERP为实验平台,进行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权限设计及系统管理模块实际操作。

二、实验要求(1)熟悉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内容。

(2)熟悉ERP软件的体系结构和功能框架。

(3)掌握管理信息化系统权限管理的原理和实际操作。

三、实验方法以用友ERP为基础,先进行系统权限管理理论的学习,在掌握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所给的实验数据进行用户、角色定义以及在系统中进行实现。

四、实验内容(一)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理论1、基本思路:用户访问控制管理中引入了角色的概念,即在系统中提供若干个角色,每个角色的权限可以任意定制,在每一个角色下可以包含若干个用户,用户只能够使用本角色允许使用的系统功能,对用户无权使用的系统功能可以设置其状态为不可见或隐藏。

管理员可以首先分配好各个角色的权限,然后将系统的用户分配到各个不同角色中,即可以完成用户权限的设定,而不用逐个的去设定用户的使用权限。

用户的授权是通过授予用户一个角色来实现的,即赋予用户一个角色,一个用户可以承担不同的角色,从而实现授权的灵活性。

只要某用户属于某个角色那么他就具备这个角色的所有操作许可,即该角色所拥有的权限。

用户与角色是多对多的关系。

即一个用户可以属于多个角色之中,一个角色可以包括多个用户。

2、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模型对该模型定义如下:U,R, P,S:用户;角色,权限,会话;PA⊆P*R:权限分配,多对多的关系;UA⊆U*R:用户分配,多对多关系;User:S->U,每一个会话 s 对应单一用户 user(s)的映射;Roles:会话 s 到角色集合role(s) ⊆{r|(user(s),r)∈PA}从上面的模型可以看出:该模型由三个实体组成,分别是:用户(U)、角色(R)、权限(P)。

其中用户指自然人;角色就是组织内部一件工作的功能或工作的头衔,表示该角色成员所授予的职责的许可,系统中拥有权限的用户可以执行相应的操作。

用户与角色之间以及角色与权限之间用双双箭头相连表示用户角色分配 UA 和角色权限分配 PA 关系都是多对多的关系,即一个用户可以拥有多个角色,一个角色也可被多个用户所拥有。

同样的,一个角色拥有多个权限,一个权限能被多个角色所拥有。

用户建立会话从而对资源进行存取,每个会话 S 将一个用户与他所对应的角色集中的一部分建立映射关系,这个角色会话子集称为会话激活的角色集。

于是,在这次会话中,用户可以执行的操作就是该会话激活的角色集对应的权限所允许的操作。

3、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的特点(1)访问权限与角色相关联,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权。

用户以什么样的角色对资源进行访问,决定了用户拥有的权限以及可执行何种操作。

(2)角色继承。

角色之间可能有互相重叠的职责和权力,属于不同角色的用户可能需要执行一些相同的操作。

RBAC 采用角色继承的概念,如角色 2 继承角色 1,那么管理员在定义角色 2 时就可以只设定不同于角色1 的属性及访问权限,避免了重复定义。

(3)最小权限原则,即指用户所拥有的权力不能超过他执行工作时所需的权限。

实现最小特权原则,需要分清用户的工作职责,确定完成该工作的最小权限集,然后把用户限制在这个权限结合的范围之内。

一定的角色就确定了其工作职责,而角色所能完成的事物蕴涵了其完成工作所需的最小权限。

用户要访问信息首先必须具有相应的角色,用户无法饶过角色直接访问信息。

(4)职责分离。

一般职责分离有两种方式:静态和动态。

(5)角色容量。

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有一些角色只能有一定人数的用户占用。

在创建新的角色时应该指定角色的容量。

(二)基于角色的管理信息化系统权限管理实现以U8 ERP为实验平台,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进行角色定义、用户定义和用户授权。

(1)用户及角色对应信息(2)角色及相应权限信息1)销售总监 Sales_manager2)采购总监五、思考题1、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相比较于其它权限管理方式,你认为最大的优点是什么?答:访问权限与角色相关联,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权限。

用户以什么样的角色对资源进行访问,决定了用户拥有的权限以及可执行何种操作。

2、如果你要开发一个管理系统也打算采用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方式,如何设计权限管理的后台数据库?答:要建立用户、角色和权限等数据库表,并且建立之间的关系。

一张保存系统角色信息的表;一张保存权限信息的表;一张保存用户所拥有的角色信息的表;一张保存角色拥有的权限信息的表;实验二企业信息化方案总体设计一、实验目的熟悉企业信息化的总体架构,应用相应的技术和方法实现企业信息化总体方案的设计。

二、实验要求(1)了解企业信息化的总体架构。

(2)了解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的常用方法。

(3)根据特定的企业类型,设计该企业的信息化总体方案。

(4)以英特空调车间生产信息化总体规划报告为例,完成后面的设计案例三、实验方法应用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方法,结合制造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进行某一信息化系统的总体方案规划与设计。

四、实验内容(案例)1. SAI-MES系统概述本系统根据英特空调车间生产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目的在于提高车间生产管理水平和实现生产过程的透明化、实时化管理。

通过系统的实施以实现以下的效益:(1)甩掉图纸和帐表,实现车间无纸化生产,从而可支持车间生产现场对任务的快速响应和优化组织,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还具有避免生产现场任务单混淆造成生产失误等功能效益。

(2)实现生产现场加工状态信息动态采集,可为ERP或管理层提供生产进度状况、生产质量状况、设备利用状况等关键数据支持,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

(3)其他效益:如:能支持今后企业间网络化协同制造,有利于产业链优化运行;形成企业信息化的一种可视化亮点,有利于提高企业形象和市场竞争能力。

根据以上效益目标,系统将完成以下的功能:(1)车间无纸化生产作业(支持“甩图纸”、“甩帐表”工程)1) 生产任务的下达及确认:根据车间作业计划,实现每天生产任务下达到各条生产线,生产线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信息终端实时查询每天的生产任务;同时,生产任务传递到仓库和质量检验部门。

2) 生产任务的动态调整及确认:根据客户的需求及生产任务的优先级调整,系统支持对生产任务进行动态调整,通过确认后下达到相关生产线;并把任务调整信息传递到仓库和质量检验部门。

(2)生产过程状态信息采集及生产任务执行情况跟踪系统能够通过多种方式(人机交互、条码扫描等)实时采集生产线的生产进度,车间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信息终端进行生产任务执行情况的查询,公司的管理层可以通过工作电脑查询生产任务的执行情况、客户订单的完成情况等信息;客户也可以通过远程观看订单的动态执行情况。

(3)关键质量信息的采集与分析:根据质量管理的要求在生产线设置关键质量数据采集点,通过条码扫描和人机交互输入等方式输入产品及对应质量数据,并能根据需求生成相关的质量统计报表和分析报表。

(4)车间生产状态实时显示:能够根据管理的需求,产生各种车间生产状态分析查询和报表,如生产任务进度、产品质量报表、客户订单完成情况等。

并可以将相关的车间生产执行情况信息通过车间电子大屏幕进行实时显示与更新。

2. 设计约束需求约束。

系统总体设计应遵循系统需求说明书及软件开发相关的规范:✧本系统应当遵循的标准或规范:国家及行业关于软件及信息系统的相关规范;✧软件、硬件环境(包括运行环境和开发环境)的约束:后台系统基于Windows Server和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前台系统基于嵌入式Linux的多功能信息交互终端及基于Windows的桌面PC和条码扫描等数据采集设备;✧接口/协议的约束:基于标准的信息传输和交换协议,如TCP/IP等,并提供与ERP系统和文档系统的接口;✧用户界面的约束:详细见系统需求说明书;✧软件质量的约束,如正确性、健壮性、可靠性、效率(性能)、易用性、清晰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兼容性、可移植性等等。

3. SAI-MES系统总体结构及部署3.1 SAI-MES系统总体结构根据前期的调研与沟通、以及英特空调车间层信息化系统的需求规格说明书,系统的总体结构如图3-1所示:系统由基础数据管理、车间任务管理、生产进度管理、关键质量信息采集与分析、生产线状态信息管理、车间在制品库存管理、综合查询与报表、车间文档管理和系统管理等九个功能模块构成,其实现的功能如下:(1)基础数据管理:车间生产基础数据是车间制造过程管理运行的基础,基础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基础数据的控制属性的灵活设置可以使系统适应应用环境的改变,使系统流程具备更大的柔性;模块实现的功能包括:车间组织结构定义、人员角色、产品信息、工作中心、工艺路线、班次维护和员工信息管理、作业指导书、加工示教多媒体信息、关键设备基本信息、工装基本信息、量具基本信息等。

(2)车间任务管理:车间任务管理根据ERP系统的生产任务,进行生产加工调度和进行任务下发,并能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生产任务的调整。

其实现的功能包括日生产任务导入、确认与下达,派工单维护,生产任务调整等。

(3)生产进度管理:生产进度管理主要根据下达的生产任务,实时采集生产过程中的进度信息。

其实现的功能包括多种方式的生产进度信息采集(人机交互输入方式)、生产进度查询等。

(4)关键质量信息采集与分析:关键质量信息采集与分析主要对空调装配线及机加工线的生产质量信息进行采集,包括质检人员巡检信息和产品下线质检信息,并形成相应的质量查询和分析报表(如PPM、CPK、OEE、IPTV等关键指标的报表),并对不合格品处理意见的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实现对量具、工装的校对信息进行管理。

(5)生产线状态信息管理:生产线状态信息管理主要对生产线及设备的状态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其实现的功能包括:生产线故障信息维护,生产线故障信息实时采集、生产线故障信息查询、生产线故障信息分析等。

(6)车间在制品库存管理:主要实现对车间机加工生产线的在制品进行管理,包括车间在制品收、发货处理、车间在制品库存盘点、车间在制品库存查询等功能。

(7)综合查询与报表:综合查询与报表根据其它模块采集的信息、根据管理的需求产生相关的查询和报表,并可以通过车间的LED大屏幕实时地显示相关的工作任务、生产进度、质量状况等信息。

同时可以根据企业管理的实际需求进行必要的报表二次开发(形成企业管理所需要的相关关键指标报表,如PPM、CPK、OEE、IPTV等;并形成领导层的直观的车间信息查询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