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方剂学发展简史
方剂
《医学心悟》 程钟龄 医学心悟》
方剂的发展简史
七、近现代时期
继承整理与现代化研究
1、大量古代方书之校刊出版、影印、辑复 大量古代方书之校刊出版、影印、 2、方剂工具书的大量涌现 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杰出代表 中医方剂大辞典》 3、教材建设的不断更新 4、实验方剂学的雏形出现 5、中药新药的研究和生产
2、《小品方》 陈延之 小品方》 3、《刘涓子鬼遗方》 、《刘涓子鬼遗方》 刘涓子鬼遗方
方剂的发展简史
四、隋唐时期 大部头方书的出现
Shui and Tang Dynastics
1、《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Essential Formulae Worth A Thousand Gold for Emergency A Supplement to the Essential Formulae Worth A Thousand Gold
六、明清时期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四、隋唐时期
五、宋(金)元时期
方剂的发展简史
方剂学的全面发展 掌握: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掌握:《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伤寒明理论》 概说 小儿药证直诀》 《伤寒明理论》、《小儿药证直诀》
一、先秦时期 七、近现代时期
二、两汉时期
方剂学发 展简史
六、明清时期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四、隋唐时期
记载五十二种病的症状与治疗方剂(外科、 记载五十二种病的症状与治疗方剂(外科、 皮肤科为主) 皮肤科为主) 方剂临床运用 已初具规模 283首方 用药242 首方, 242种 283首方,用药242种 记载丸、 散等内服剂型, 记载丸、汤、饮、散等内服剂型,敷、浴、 熨等外用剂型。 蒸、熨等外用剂型。
第1章 方剂学的起源和方剂学的发展
一、萌芽期:原始社会——夏、商、周 单味药,盲目性,巧合性,无理、法指导。 二、酝酿期:春秋战国——明清
《五十二病方》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方书,
载方197首,无方名。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
著作,载方13首。在剂型上,有汤、丸、散、膏、 丹之分,并总结出有关辨证、治则、治法、组方 原则,组方体例等理论,标志着方剂学已初步形 成。
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共载方7300余首,总结了唐以前的医学成就, 记载了唐以前主要医学著作的医论、医方、诊 法、针灸、导引、按摩、食养等内容。 唐王焘《外台秘要》收方6000余首,引录大量 医学著作,是研究唐以前医学的重要文献。 宋翰林医官王怀隐等编著的《太平圣惠方》是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组织编写的方书,载 方16834首,既继承了前代医学成就,又总结 了当代医学经验,是一部临床实用的方书。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刘河间)《》、《黄帝素问宣明论方》。提出“六气皆从火化”,倡导 辛凉解表、泻热养阴为治疗热病的原则。为后世温病学派的形 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寒凉派
张从正(张子和)《儒门事亲》详细介绍汗吐下三法运用,主
张“治病应着重在祛邪,邪去则正安,不可畏攻而养病”,用 药多重寒凉,偏攻慎补。——攻下派
《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著。载方314首。创
造性将理、法、方、药融为一体,被誉为“方 书之祖”。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辑入便、效、廉之单 方、验方。如“取青蒿一握,绞取汁,尽服之” 治疟。 南北朝南齐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载方140首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外科专著。 南北朝北齐徐之才《药对》将药物分成10种, 至宋代赵佶《圣济经》将方剂分成10种,为后 人按治法分类方剂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一章
第一章 方剂学发展简史
第一章方剂学发展简史方剂学的发展经历了20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方书,根据《全国中基图书联合目录》记载,仅从晋、唐至今已多达1950种,至于与方剂有关的医籍就更多。
方剂学正是通过这些书籍的相继问世,反映着这门学科不断发发展的轨迹,了解方剂学发展的概要过程,熟悉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方书的特点及期价值,对于学好方剂学这门主要课程并对今后的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运用,是十分重要的。
兹以历史发展的前后为序,略述方剂学发展的简史。
一、先秦时期先民们在长期人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过世世代代、日积月累的口尝身受,逐步积累了药物知识。
随着意识利用药物的不断发展,自然涉及到药物的选择、配合和调剂,逐渐产生了方剂。
可见,方剂是中药应用的基本形式。
早期的方剂,多数是单方,或仅由二三味药组成,十分简单。
将两种或两种以的药物组成复方加以利用,可以增强作用、提高疗效,并减轻不良反应和毒性,无疑是古代医药学发展过程中的巨大进步。
《周礼》中已有关于“和药”、“和齐”的记载,还有“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劀杀之齐”,“食医掌和王之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等内容。
《史记》中还提到:“战国时扁鹊治虢太子之暴厥,曾用八减之齐”。
上述所称的“齐”,即后世之“剂”,显然是指和合、调配不同的药物组成方剂可以应用。
西汉初年,淳于意的《诊籍》中,提到“火之汤”等四个方剂,惜于年代久远,其具体组成药物已无从考证。
1977年,在安徽阜阳出土汉初残简130余片,名曰《万物》,其中有用商陆、羊头治鼓胀,理石、茱萸治劳损,这是迄今通过考古获得的最早的复方文献资料。
由此不难看出,方剂产生的上限年代已无法确定,而复方的出现,最迟应在春秋战国时期。
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和竹、木简,其中有《五十二病方》《养生方》《杂疗方》《杂禁方》等方书尤其《五十二病方》卷帙大,内容多,而且保存较好。
该书成书于战国晚期,原书未见书名,整理者依据其内容分52题而定此名,堪称是现存最古老的方书。
方剂学主要知识点
方剂学主要知识点(注意方剂的药物组成、功效、主治证及辩证要点)第一章方剂学发展简史《五十二病方》先秦时期,现存最古老的医方著作,反映先秦时期复方的应用已经较广泛。
《黄帝内经》春秋战国时期,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为方剂学的发展初步奠定了理论基础,总结出有关辩证、治则、治法与组方原则、组方体例等理论。
《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创造性的将理、法、方、药融为一体,后世誉为“方书之祖”经方《肘后备急方》晋,葛洪,民间单方,验方,备临床急症《刘涓子鬼遗方》晋,刘涓子,现存最早外科专著《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载方7500,集唐之前方剂之大成、《外台秘要》王焘,收方6000余首、《太平圣惠方》宋,史上由政府编写第一部方书,载方16834,第一部临床实用的方书、《圣济总录》政府又一巨著,载方两万,堪称宋代医学全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史上第一部政府编制的成药药典、、《普济方》明,古代最大的方书、《中医方剂大辞典》现代第二章治法概述注意:治疗大法为教材中“常用治法”。
方剂的“功效”即体现了该方的具体治法。
治法与方剂的关系: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
二者之间的关系称之为“方从法出”。
常用治法:八法定义;陈钟龄在《医学心悟·医门八法》中将临床常用的治疗大法概括为汗,吐,下,和,清,温,消,补八法。
简称“八法”方剂的定义:是在辩证审因、确定治法后,遵循组方原则,选择适宜的药物明确用量,并斟酌剂型、用法的药物配合组合。
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组方原理、配伍规律(特点)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
方剂八法;汗,吐,下,和,清,温,补,消。
寒则温,热则清,虚则补实则泻(汗,吐,下)汗法;即通过开泄腠理、调场营卫、发肺气等方法,使六淫之邪随汗而解。
适表证,中病即止吐法;通过涌吐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的痰涎宿食及毒物从口中吐出。
适应病症特点;病位居上,病势急暴,体质壮实,内蓄实邪。
吐后养脾胃,止吐方法;冷稀饭,冷开水,姜汁,麝香一二厘下法;通过荡涤肠胃、通泻大便,使停留在肠胃的有形积滞从大便而出适应病症;燥屎内结,冷积不化,瘀血内停,宿食不消,结痰停饮,虫积。
《方剂学发展简史》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家开始对方剂的 组成、配伍、功效等进行深入研究, 逐渐形成了方剂学的概念。
古代方剂的起源与演变
早期方剂
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金文中有一些简单的药方,如“鬯草”等,这些被认为是 早期的方剂。
方剂的演变
随着医学的进步,方剂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逐渐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方剂体 系,如经方、时方等。
国际化发展
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方剂学也在逐渐走向世界。许多中药方剂被引入到国外,并得到广泛应用和认可 ,为中药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方剂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与药学的融合
方剂学与药学密切相关,涉及到 药物的配伍、剂量、炮制等方面 的知识。药学的发展对方剂学的 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与中医基础理论的
唐宋时期的方剂学
总结词:发展成熟
详细描述:唐宋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医学的进步,方剂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唐代的《千金 方》、《外台秘要》以及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著作的出现,标志着方剂学理剂学
总结词
深化与创新
详细描述
明清时期,方剂学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创新。明代李时中的《本草 纲目》对方剂学的药物学理论进行了系统总结,清代叶天士、吴鞠通等医家对方剂学的
分类方法
01
方剂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如按功效、病证、治
法等。
命名原则
02
方剂的命名一般遵循简明扼要、寓意深刻的原则,能够反映方
剂的主要功效或特点。
常用方剂
03
常用方剂包括六味地黄丸、逍遥散、小柴胡汤等,这些方剂在
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方剂学的研究与应用
04
方剂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方剂学发展简史
《景岳全书》
明代,张介宾。 创“八阵”分类方法。 新方八阵、古方八阵。
《医方集解》
清,汪昂。
创综合分类法。
《成方切用》
清,吴仪洛。
《温病条辨》
清代,吴鞠通
创众多有名温病方剂
《删补名医方论》
清代 吴谦
《医林改错》
清,王清任 对活血化瘀法及方剂贡献较大
返回目录
《医学衷中参西录》
民国 张锡纯
(三)临床著作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宣明论方》防风通圣散、双解散
张从正:《儒门事亲》
李东垣: 《脾胃论》 补中益气汤 朱丹溪:《局方发挥》大补阴丸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六味地黄丸、导赤散、泻白散等。
(四)方剂理论 《伤寒明理论》
金人,成无己。 意义:开方论之先河。
六、明清时期
1.《普济方》
6.《成方切用》
总论
第一章 方剂学发展简史
重要的方剂学著作
一、先秦时期 1、《万物》 2、《五十二病方》
奠定了方剂学的基本理论。 记载了13张方剂。
东汉,张仲景。 二、两汉时期 方书之祖 经方 323方 1.《黄帝内经》 奠定了方剂学基本内容
2.《伤寒杂病论》
简便验廉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1、《肘后备急方》东晋 葛洪。 2、《小品方》
陈延之
3、《刘涓子鬼遗方》
唐,王焘
唐,孙思邈
《千金要方》共30卷,载方5300余首
《千金翼方》共30卷,载方2200余首 共记载方剂7500余首 四、隋唐时期 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收方6800余首
1、《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2、《外台秘要》
五、宋元时期 (官修方书)
1、《太平圣惠方》
2、《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发展战略)方剂学发展简史
(发展战略)方剂学发展简史总论第一章方剂学发展简史方剂学是先民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过2000多年的辛勤努力,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完善到完善,逐渐发展起来的。
它大致经历了萌芽、酝酿、形成、发展等四个历史时期。
寻察方剂学发展变化的轨迹,熟悉历代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方书的特点及其历史贡献,对于学好方剂学是十分重要的。
兹以历史发展的前后为序,略述方剂学发展的简史。
一、萌芽时期(原始社会~周代)方剂的历史源远流长。
远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各种条件限制,我们的祖先靠采集草木果实,捕猎禽兽充作饮食,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某种药效反应或中毒现象。
相反,有时也正因为这些缘故,原有的病痛却得到好转或痊愈。
因而人们懂得在觅食时有所辩别和选择。
为了同疾病作斗争,经无数次的反复体验,集累了一定的经验教训,口耳相传,进而发展到有意识地进行食用,才初步懂得了简单的药物知识。
“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饶高下。
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使民知避就。
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使民宜之”的记述,生动而形象地概括了药物知识萌芽的实践过程。
至夏代,农业、手工业已有显著发展,从出土文物中发现夏代的陶釜、陶罐等烹调器具已较精致,商代铜制的饮食器皿更为精巧,这就为修治和煎煮药物提供了条件。
据文献记载,商代的伊尹创制了汤药。
正如晋初皇甫谧《甲乙经·序》载曰:“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
汤药的创制是民间用药知识长期积累的结果,是商代完成的用药经验的一项重大总结。
汤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药物的疗效,它标志了方剂的诞生。
方剂产生的上限年代已无法确定,但据《周礼》中关于“和药”“和齐”的记载,周代已经通行将药物配合成方剂,煎成汤液用于治病。
但当时也只是初步的,没有理法指导,只是对症治疗,作为方剂学这门学科来讲,也只不过是萌芽状态而已。
二、蕴酿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明代)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医与巫初步分业,加之春秋未叶文化学术发达,推动了医学的发展,使医学具备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方剂亦随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创制了方剂理论和一定数量的方剂与剂型。
方剂学文档详解
第一章方剂学发展简史一先秦时期《五十二病方》成书于战国晚期,内容多,而且保存较好,最古老的方书;二、两汉时期《黄帝内经》基本理论,奠定基础;《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方书之祖;三、魏晋南北朝时期《肘后备急方》东晋著名葛洪所写《小品方》陈延之,对伤寒杂病论以来的经验方进行了系统整理;《刘涓子鬼遗方》晋仁刘涓子,主要收录和论述金创、痈疽等外科防己,反应了魏晋南北朝朝时期的外科的成就,为现存最早的外科方书;四、隋唐时期《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外台秘要》则基本上代表了唐代方剂学的真实水平;《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唐代医药孙思邈的力作,为综合类医学巨作,首列妇人方。
《外台秘要》唐代又一部大规模的方书和临床医学著作。
整理并保存了一大批唐代及唐以前的医学。
五、宋元时期嘉佑二年,集贤院设立校正医书局,成为我国最早的国家医书编撰出版机构。
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宋代成为本草和方书校刊汇纂的时期;《证类本草》北宋唐慎微收录单方3000余个,首开本草附列医方的先例;北宋政府官办太平惠民和剂局的简历,使大量成方制剂的生产规范化,标志着我国制剂和成药的销售、管理进入新的阶段。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堪称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组织编制的成药典;《伤寒明理论》金人成无己系统阐述了张仲景《伤寒论》常用方20首的组方原理及方药间的配伍关系,开方论之先河,拓展了方剂学的学术领域;六、明清时期《普济方》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方剂大全,又有集约的袖珍良方;《医方考》吴昆,第一部方论专著;清代的实用性方书主要是《医方集解》和《成方切用》;《医方集解》首开综合分类方剂的先例。
七、近现代时期第二章方剂与治法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
方剂: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是在辩证,立法的基础上选药配伍而成的;常用治法:1、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类治法。
方剂前十三章提纲
总论:第一章:方剂的发展简史一.几本书的特点:1.《五十二病方》最早的方书2.《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国家编写的第一部成药典3.《伤寒明理论》开方论先河4.《普济方》载方最多的方书(61739)朱棣5.《医方考》第一部剖析各家方剂的方书吴琨二.之最:1.《黄帝内经》始有方剂学内容,奠定了方剂学的理论基础。
2.《伤寒杂病论》以六经辨证的形式,融理、法、方、药于一体。
3.《太平圣惠方》国家编写的第一部方书4.《圣济总录》对方剂文献的又一次总结5.《小儿药证直诀》最早的儿科专著6.《妇人大全良方》最早的妇科专著7.《温热论》创卫气营血辨证叶天士8.《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吴瑭第二章:一.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法随证立,方从法出。
二.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第三章:一.七方:大、小、缓、急、奇、偶、复二.十剂: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三.八阵:补、和、攻、散、寒、热、固、因第四章:一.方剂的基本结构:君臣佐使二.君臣佐使的意义:君: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①药味少。
②用药量大。
③是方中不可缺少的药物。
臣: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一)佐助: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直接治疗次要的兼证。
(二)佐助: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烈性。
(三)反佐: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又能在治疗中起反作用的药物。
使:(一)引经药:引中诸药达病所的药物(有聚合之力;有引导之力)(二)调和药:即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
三.方剂的变化形成(举例);服法(选择)——略各论第一章:一.桂枝汤:1.服法:服已须臾,啜热稀粥;温覆令一时许;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病重者;禁物。
2.桂芍比:1:1(著名的强大的调营卫的)二.九味羌活汤:1.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2.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3.病机:外感风寒湿,兼有里热三.小青龙汤中“白芍”、“五味”的作用。
方剂学上篇
第一章方剂学发展简史方剂学的发展经历了20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方书,根据《全国中基图书联合目录》记载,仅从晋、唐至今已多达1950种,至于与方剂有关的医籍就更多。
方剂学正是通过这些书籍的相继问世,反映着这门学科不断发发展的轨迹,了解方剂学发展的概要过程,熟悉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方书的特点及期价值,对于学好方剂学这门主要课程并对今后的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运用,是十分重要的。
兹以历史发展的前后为序,略述方剂学发展的简史。
一、先秦时期先民们在长期人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过世世代代、日积月累的口尝身受,逐步积累了药物知识。
随着意识利用药物的不断发展,自然涉及到药物的选择、配合和调剂,逐渐产生了方剂。
可见,方剂是中药应用的基本形式。
早期的方剂,多数是单方,或仅由二三味药组成,十分简单。
将两种或两种以的药物组成复方加以利用,可以增强作用、提高疗效,并减轻不良反应和毒性,无疑是古代医药学发展过程中的巨大进步。
《周礼》中已有关于“和药”、“和齐”的记载,还有“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劀杀之齐”,“食医掌和王之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等内容。
《史记》中还提到:“战国时扁鹊治虢太子之暴厥,曾用八减之齐”。
上述所称的“齐”,即后世之“剂”,显然是指和合、调配不同的药物组成方剂可以应用。
西汉初年,淳于意的《诊籍》中,提到“火之汤”等四个方剂,惜于年代久远,其具体组成药物已无从考证。
1977年,在安徽阜阳出土汉初残简130余片,名曰《万物》,其中有用商陆、羊头治鼓胀,理石、茱萸治劳损,这是迄今通过考古获得的最早的复方文献资料。
由此不难看出,方剂产生的上限年代已无法确定,而复方的出现,最迟应在春秋战国时期。
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和竹、木简,其中有《五十二病方》《养生方》《杂疗方》《杂禁方》等方书尤其《五十二病方》卷帙大,内容多,而且保存较好。
该书成书于战国晚期,原书未见书名,整理者依据其内容分52题而定此名,堪称是现存最古老的方书。
上中大方剂学讲义01总论-1方剂学发展简史
方剂学讲义目录上篇总论第一章方剂学发展简史 (12)第二章方剂与治法 (17)第一节治法概述 (17)第二节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17)第三节常用治法 (18)第三章方剂的分类 (20)第四章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22)第一节方剂的配伍目的 (22)第二节方剂的基本结构 (23)第三节方剂的变化形式 (24)第五章剂型 (27)第六章方剂的服法 (30)附:古方药量考证 (30)下篇各论第一章解表剂 (32)第一节辛温解表 (32)麻黄汤 (32)麻黄加术汤 (33)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33)大青龙汤 (33)三拗汤 (33)华盖散 (33)桂枝加桂汤 (35)桂枝加芍药汤 (35)九味羌活汤 (36)大羌活汤 (37)香苏散 (38)香苏葱豉汤 (38)加昧香苏散 (38)小青龙汤 (38)射干麻黄汤 (39)止嗽散 (40)金沸草散 (40)正柴胡饮 (42)第二节辛凉解表 (42)银翘散 (42)桑菊饮 (4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44)越婢汤 (45)柴葛解肌汤 (45)柴葛解肌汤 (46)升麻葛根汤 (46)竹叶柳蒡汤 (47)第三节扶正解表 (47)败毒散 (47)荆防败毒散 (48)仓廪散 (48)参苏饮 (49)麻黄细辛附子汤 (50)麻黄附子甘草汤 (50)再造散 (50)加减葳蕤汤 (51)葱白七味饮 (51)第二章泻下剂 (53)第一节寒下 (53)大承气汤 (53)小承气汤 (54)调胃承气汤 (54)复方大承气汤 (54)大黄牡丹汤 (55)阑尾清解汤 (56)大陷胸汤 (56)第二节温下 (57)大黄附子汤 (57)温脾汤 (58)第三节润下 (59)麻子仁丸 (59)五仁丸 (60)济川煎 (60)第四节逐水 (61)十枣汤 (61)控涎丹 (62)第五节攻补兼施 (62)黄龙汤 (62)新加黄龙汤 (63)第三章和解剂 (65)第一节和解少阳 (65)小柴胡汤 (65)柴胡枳桔汤 (66)大柴胡汤 (67)厚朴七物汤 (67)蒿芩清胆汤 (68)达原饮 (69)柴胡达原饮 (69)清脾饮 (69)第二节调和肝脾 (69)四逆散 (70)柴胡疏肝散 (71)枳实芍药散 (71)逍遥散 (71)加味逍遥散 (72)第三节调和肠胃 (73)半夏泻心汤 (74)生姜泻心汤 (74)甘草泻心汤 (74)黄连汤 (74)第四章清热剂 (77)第一节清气分热 (77)白虎汤 (77)白虎加人参汤 (78)白虎加桂枝汤 (78)白虎加苍术汤 (78)竹叶石膏汤 (79)第二节清营凉血 (80)清营汤 (80)清宫汤 (80)犀角地黄汤 (81)神犀丹 (82)化斑汤 (82)第三节清热解毒 (82)黄连解毒汤 (83)泻心汤 (83)栀子金花汤 (83)清瘟败毒饮 (83)凉膈散 (84)普济消毒饮 (85)仙方活命饮 (86)五味消毒饮 (86)四妙勇安汤 (87)第四节清脏脏热 (87)导赤散 (87)清心莲子饮 (87)龙胆泻肝汤 (88)泻青丸 (89)当归龙荟丸 (89)左金丸 (90)戊己丸 (91)香连丸 (91)苇茎汤 (91)芍药汤 (96)黄芩汤 (96)白头翁汤 (96)第五节清虚热 (97)青蒿鳖甲汤 (97)清骨散 (98)秦艽鳖甲散 (99)当归六黄汤 (99)第四章祛暑剂 (102)清络饮 (102)香薷散 (103)新加香薷饮 (103)六一散 (104)益元散 (104)碧玉散 (104)鸡苏散 (104)桂苓甘露散 (105)清暑益气汤 (105)清暑益气汤 (106)第六章温里剂 (107)第一节温中祛寒 (107)理中丸 (107)附子理中丸 (108)桂枝人参汤 (108)小建中汤 (109)黄芪建中汤 (109)当归建中汤 (109)大建中汤 (109)吴茱萸汤 (110)第三节回阳救逆 (111)四逆汤 (111)通脉四逆汤 (111)四逆加人参汤 (111)白通汤 (111)参附汤 (111)回阳救急汤 (113)回阳救急汤 (113)第三节温经散寒 (113)当归四逆汤 (113)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114)黄芪桂枝五物汤 (114)阳和汤 (115)小金丹 (115)参苓白术散 (119)七味白术散 (119)补中益气汤 (120)升阳益胃汤 (121)升陷汤 (121)举元煎 (121)生脉散 (121)玉屏风散 (122)完带汤 (123)第二节补血 (124)四物汤 (124)桃红四物汤 (125)胶艾汤 (125)圣愈汤 (124)当归补血汤 (126)归脾汤 (127)第三节气血双补 (128)八珍汤 (128)十全大补汤 (129)人参养荣汤 (129)泰山磐石散 (129)炙甘草汤 (129)加减复脉汤 (130)第四节补阴 (131)六味地黄丸 (131)知柏地黄丸 (132)杞菊地黄丸 (132)麦味地黄丸 (132)都气丸 (132)左归丸 (132)左归饮 (133)大补阴丸 (134)虎潜丸 (134)一贯煎 (135)第五节补阳 (136)肾气丸 (136)加味肾气丸 (137)十补丸 (137)右归丸 (138)右归饮 (138)第六节阴阳双补 (139)地黄饮子 (139)龟鹿二仙胶 (140)第二节敛肺止咳 (144)九仙散 (144)第三节涩肠固脱 (145)真人养脏汤 (145)桃花汤 (146)四神丸 (146)第四节涩精止遗 (147)金锁固精丸 (147)桑螵蛸散 (148)缩泉丸 (149)第五节固崩止带 (149)固冲汤 (149)固经丸 (150)易黄汤 (151)第九章安神剂 (153)第一节重镇安神 (153)朱砂安神丸 (153)磁朱丸 (154)第二节滋养安神 (154)天王补心丹 (154)柏子养心丸 (155)孔圣枕中丹 (155)酸枣仁汤 (155)甘麦大枣汤 (156)第十章开窍剂 (158)第一节凉开 (158)安宫牛黄丸 (158)牛黄清心丸 (159)紫雪 (160)小儿回春丹 (160)至宝丹 (161)行军散 (162)第二节温开 (162)苏合香丸 (163)冠心苏合丸 (163)紫金锭 (163)第十一章理气剂 (165)第一节行气 (165)越鞠丸 (165)枳实薤白桂枝汤 (166)瓜蒌薤白白酒汤 (167)瓜蒌薤白半夏汤 (167)半夏厚朴汤 (167)金铃子散 (167)延胡索汤 (168)厚朴温中汤 (168)第二节降气 (171)苏子降气汤 (171)定喘汤 (172)小半夏汤 (173)大半夏汤 (173)旋覆代赭汤 (174)橘皮竹茹汤 (175)丁香柿蒂汤 (175)第十二章理血剂 (177)第一节活血祛瘀 (177)桃核承气汤 (177)下瘀血汤 (178)大黄蛰虫丸 (178)血府逐瘀汤 (179)通窍活血汤 (179)膈下逐瘀汤 (179)少腹逐瘀汤 (179)身痛逐瘀汤 (180)补阳还五汤 (180)复元活血汤 (181)七厘散 (182)温经汤 (182)温经汤 (183)生化汤 (184)失笑散 (185)活络效灵丹 (185)丹参饮 (185)桂枝茯苓丸 (186)鳖甲煎丸 (187)第二节止血 (188)十灰散 (188)四生丸 (189)咳血方 (189)小蓟饮子 (190)槐花散 (191)黄土汤 (191)第十三章治风剂 (194)第一节疏散外风 (194)川芎茶调散 (194)菊花茶调散 (195)大秦艽汤 (195)小活络丹 (196)大活络丹 (197)牵正散 (198)止痉散 (198)天麻钩藤饮 (203)大定风珠 (203)三甲复脉汤 (204)阿胶鸡子黄汤 (204)第十四章治燥剂 (206)第一节清宣外燥 (206)杏苏散 (206)桑杏汤 (207)清燥救肺汤 (208)第二节滋阴润燥 (209)增液汤 (209)增液承气汤 (210)麦门冬汤 (210)益胃汤 (211)玉液汤 (212)琼玉膏 (212)养阴清肺汤 (212)百合固金汤 (213)补肺阿胶汤 (214)第十五章祛湿剂 (216)第一节燥湿和胃 (216)平胃散 (216)不换金正气散 (217)柴平汤 (217)藿香正气散 (217)六和汤 (218)第二节清热祛湿 (218)茵陈蒿汤 (218)栀子柏皮汤 (219)茵陈四逆汤 (219)八正散 (220)五淋散 (220)三仁汤 (221)藿朴夏苓汤 (221)黄芩滑石汤 (222)甘露消毒丹 (222)连朴饮 (223)当归拈痛汤 (224)宣痹汤 (224)二妙散 (225)三妙丸 (225)四妙丸 (225)第三节利水渗湿 (226)第四节温化寒湿 (230)苓桂术甘汤 (230)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230)真武汤 (231)附子汤 (232)实脾散 (232)萆薢分清散 (233)萆薜分清饮 (234)第五节祛风胜湿 (234)羌活胜湿汤 (234)蠲痹汤 (235)独活寄生汤 (235)三痹汤 (235)第十六章祛痰剂 (238)第一节燥湿化痰 (238)二陈汤 (238)导痰汤 (239)涤痰汤 (239)金水六君煎 (239)温胆汤 (239)十味温胆汤 (240)茯苓丸 (241)第二节清热化痰 (241)清气化痰丸 (241)清金降火汤 (242)小陷胸汤 (242)柴胡陷胸汤 (243)滚痰丸 (243)第三节润燥化痰 (244)贝母瓜蒌散 (244)第四节温化寒痰 (245)苓甘五味姜辛汤 (245)冷哮丸 (246)三子养亲汤 (246)第五节化痰熄风 (247)半夏白术天麻汤 (247)定痫丸 (248)第十七章消食剂 (250)第一节消食化滞 (250)保和丸 (250)枳实导滞丸 (251)木香槟榔丸 (251)第二节健脾消食 (252)葛花解酲汤 (254)第十八章驱虫剂 (256)乌梅丸 (256)第十九章涌吐剂 (259)瓜蒂散 (259)三圣散 (260)救急稀涎散 (260)方歌 (261)上篇 总论第一章方剂学发展简史方剂学的发展经历了20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方书,根据《全国中基图书联合目录》记载,仅从晋、唐至今已多达1950种,至于与方剂有关的医籍就更多。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方剂学发展简史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方剂学发展简史一、什么是方剂,什么是方剂学方剂是以药物按一定的规矩和方法组成的,药物按一定的规矩和方法组合才能成方剂。
方剂应该是在辨证论治确定治法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成结构的要求,妥善配伍而成。
方剂不是一个简单的药物拼凑或者堆砌,也并非任何一张处方都可以被称为是符合要求的方剂。
方剂学是阐明和研究治法和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
它强调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和方剂的理论,治法和方剂。
中医药学历来用理法方药四个环节来概括它。
理是理论,包括生理、病理,也就是以脏象学说为代表的生理学,病因病机学说为代表的病理学以及治法、方剂、中药,理法方药,这四个环节。
第二点,从这定义可以看出,方剂学不仅研究理论,还非常强调临床运用,所以它要在理论和临床运用方面探讨治法和方剂的本质,探讨它的运用规律。
从传统学习当中来看,中医学的方剂学是一个桥梁课,带有桥梁课的特点。
因为作为方剂学,它的构成,运用的知识基础,是以前面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作为它的基础,而它后面,紧接着是临床课程,即中医内、外、妇、儿各科。
我们学习方剂学的任务是通过一定数量的常用方剂的讲授和学习了,引导学生掌握组方原理和配伍规律,组方原理、配伍规律掌握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分析、运用方剂和临床组方的能力,这样则为以后学习的中医临床课程奠定基础。
方剂基本上分为三类,根据方剂的不同性质分为三类。
这三类所指是基础方、代表方、常用方。
基础方是历代方剂学发展过程当中总结的一些针对基础病机、基础证型所确立的方剂,临床较少单独以那几味药使用,它反映了病机共性,病机方面的共性。
代表方是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一些医学流派或者一些医学大家,他在理论上创新的同时,相应临床上产生的代表这种理论的典型的方剂。
常用方是经过很多年临床运用中被公认的、确定有效的方剂。
方剂学的学习方法:第一,(是)紧密联系已学各科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方剂学发展简史方剂学的发展经历了20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方书,根据《全国中基图书联合目录》记载,仅从晋、唐至今已多达1950种,至于与方剂有关的医籍就更多。
方剂学正是通过这些书籍的相继问世,反映着这门学科不断发发展的轨迹,了解方剂学发展的概要过程,熟悉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方书的特点及期价值,对于学好方剂学这门主要课程并对今后的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运用,是十分重要的。
兹以历史发展的前后为序,略述方剂学发展的简史。
一、先秦时期先民们在长期人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过世世代代、日积月累的口尝身受,逐步积累了药物知识。
随着意识利用药物的不断发展,自然涉及到药物的选择、配合和调剂,逐渐产生了方剂。
可见,方剂是中药应用的基本形式。
早期的方剂,多数是单方,或仅由二三味药组成,十分简单。
将两种或两种以的药物组成复方加以利用,可以增强作用、提高疗效,并减轻不良反应和毒性,无疑是古代医药学发展过程中的巨大进步。
《周礼》中已有关于“和药”、“和齐”的记载,还有“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劀杀之齐”,“食医掌和王之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等内容。
《史记》中还提到:“战国时扁鹊治虢太子之暴厥,曾用八减之齐”。
上述所称的“齐”,即后世之“剂”,显然是指和合、调配不同的药物组成方剂可以应用。
西汉初年,淳于意的《诊籍》中,提到“火之汤”等四个方剂,惜于年代久远,其具体组成药物已无从考证。
1977年,在安徽阜阳出土汉初残简130余片,名曰《万物》,其中有用商陆、羊头治鼓胀,理石、茱萸治劳损,这是迄今通过考古获得的最早的复方文献资料。
由此不难看出,方剂产生的上限年代已无法确定,而复方的出现,最迟应在春秋战国时期。
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和竹、木简,其中有《五十二病方》《养生方》《杂疗方》《杂禁方》等方书尤其《五十二病方》卷帙大,内容多,而且保存较好。
该书成书于战国晚期,原书未见书名,整理者依据其内容分52题而定此名,堪称是现存最古老的方书。
全书共有医方283个,涉及临床各科病证100余种。
诸方用药242种,有不少品种是《神农本草经》中所未收载的。
药方的用法,既有内服,也有外用。
内服有丸、汤、饮、散等剂型,但除丸剂之外,只有制备之法,而无剂型名称;外有敷、浴、蒸、熨等。
此外,还有炮制和用量方面的若干要求和规定。
该帛书的出土,也充分说明了迟至战国晚期,方剂在临床的运用就已初具规模。
二、两汉时期这一时期,方剂学有了较大的发展。
其一是初步总结了治则和治法,并提出了对组方的基本结构要求,从而初步奠定了方剂学的理论基础;其二是决结了一批行之有效的著名方剂。
方剂学的基础理论,主要集中地反映在《黄帝内经》的七篇大论之中,而这七篇大论多是东汉以后的作用品,故将其归属于这一时期。
此书在治则和治法方面,较全面而系统地总结了“谨察阴阳,以平为期”,“治病必求于本”,“治求期属”以及整体治疗、标本缓急、三因制宜等有关治则的理论。
书中总结的大量治法内容无一不是后世立法组方的理论基础;在制方的基本结构方面,提出了“君、臣、佐、使”的组方理论,并对君药、臣药、佐使药的含义作了概括性的界定,提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为使。
”此书虽是专门阐述中医基本理论的经典之作,但亦载有生铁落饮、四乌鲗骨一藘茹丸、左角髮酒、兰草汤、半夏秫米汤等13首方剂。
所附方剂数目虽少,但剂型并不单一,给药途径也有特色,所用药物对炮制、制剂、用法的要求二分讲究。
据史书记载,这一时期的方书十分可观,仅《汉书·艺文志》所载,就有“经方十一家”,共274卷之多,但俱已亡佚。
但仅从1972年在甘肃武威旱滩坡出土的文物《治百病方》来看,简文中有方剂36首,其主治病证涉及到内、外、妇、五官诸科,各方中用药共达100种之多,其剂型有汤、丸、膏、散、醴,充分反映出不时对方剂已有相当高的运用水平。
方剂是临床用药经验的结晶,东汉时期,临床医学更加进步,以《神农本草经》为代表的本草学也积累了重要的药学成果,方剂的质量随之提高。
汉末,由于疫病肆虐,张仲景出于拯夭救枉之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以《内经》理论为基础,结合自己的独到经验,完成了当代最高水平的临床巨著——《伤寒杂病论》。
此书经晋·王叔和及宋·林亿等先后整理编辑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使之得以广为流传。
传世的《伤寒论》载方113首,《金匮和略》载方245首,不计两书并见的重复方,计有323个方剂。
这些方剂,大多有理有法,组方谨严、选药精当、药味不多、主次分明、变化巧妙,深为古今中外之医家所折服,如麻黄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四逆汤、茵陈蒿汤、桂枝汤、五苓散、大承气汤、白虎汤、当归芍药散等基础方剂,经久不衰,至今常用。
后世大量常用名方,大多是以这些方剂为基础化裁而成;或是效法仲景药物配伍组合规律,依据理法而选药组成。
所以,《伤寒杂病论》历来被推崇为“方书之祖”。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长期分裂鼎峙,政权频繁更替,战乱不息,社会动荡,药材的生产、运输、贸易受到严重影响。
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临床制方选药多注重实用,略于理论探讨,提倡用药简捷。
在这300多年间,出现了一大批方书,可惜大多已经失传,目前保存较好,且影响较大者,仅有《肘后备急方》《小品方》和《刘涓子鬼遗方》。
《肘后备急方》(又称《肘后救卒方》),为东晋著名医家葛洪所撰。
葛洪学识渊博,著述丰富,但其医方之书,大多亡佚。
《肘后求卒方》系从《金匮药方》100卷中摘录3卷而成。
其目的是便于随身携带,此乃“肘后”的由来。
该书后由陶弘景增补,题名《华阳隐居补阙肘后百一方》,再经金人杨用道将《证类本草》部分药方附于其中,名曰《附广肘后方》,成为明清以来各种版本的祖本。
葛区所集之方,力求“单行径易,约而有验;篱陌之间,顾眄皆药;众急之病,无不毕备;家有此方,可不用医。
”又出“救卒”,其所收方剂,多以治疗中风、昏厥、溺水、外伤、中毒等突发急症为主。
该书共收单方510首、复方494首,论述文字十分简要,载录之药方及用法,又为葛氏“皆已试而后录之”,如用青蒿一握取汁服,以治疟疾,为现代青蒿素的研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后世葱豉汤、黄连解毒汤等,实为此书首见。
所以,简、便、廉、效是《肘后备急方》的显著特点。
陈延之所撰《小品方》,对《伤寒杂病论》以来的经验方进行了系统整理,在隋唐时期与仲景之书齐名。
原书约亡于唐末至宋初之战乱,但不少本草和方书存其佚文,1985年日本发现其五卷。
今人汤万春先生从中外文献中广收《小品方》之佚文,共得资料880余条,另加注文770余条,辑成《小品方辑录笺注》一册,于1990年出版。
现有内容涉及临床各科,理、法、方、药俱论,亦重点收录简、便、廉、效之方。
陈氏清楚认识到“伤寒与天行温疫为异气”所感,共病因不同,方药各异。
前者多用麻、桂之辛温,后者多用葛根、白薇、黄连、黄芩之辛凉和清热解毒。
其疗“伤寒及温病……内瘀有蓄血者”之芍药地黄汤,即日后之犀角地黄汤,首开温热病解毒、凉血、化瘀之先河。
《刘涓子鬼遗方》原为晋人刘涓子初辑,后经南齐龚庆宣整理而成,主要收录和论述金疮、痈疽、疹癣、汤火伤等外科方剂,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外科的用药成就,为现在最早的外科方书。
四、隋唐时期隋唐两代,社会经济的进步,国内各民族的新密交往和中外各国间的广泛交流,加之唐王朝对医药的重视,方剂学又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唐代除朝庭参与或组织编纂方书以外,还曾命令各郡县将《广济方》书于大板上,立在乡村要道之旁,以应行为急时之需。
由于这些举措的推动,促进了方书的编纂和方剂知识的普及。
这一时期,方书大量涌现,大部头巨著相继问世,其方书数量之多,卷帙之巨,都是空前的。
据《隋书·经籍志》记载,有方书256种,4510卷;其中《四海类聚方》一书,在2600卷。
唐代除《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外,仅《档以前医籍考》不完全统计,当时的经验方就有138部。
外来医方和少数民族验方的收录,以及采用外来药制方,也很受唐人重视,如乞力伽丸、耆婆丸、阿迦佗丸、匈奴露宿丸等,充分反映出方剂学善于吸收各民族医药之长的优良传统。
隋唐方书虽多,同样是绝大多数早佚。
现存的《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外台秘要》则基本上代表了唐代方剂学的真实水平。
《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唐代医药大家孙思邈的力作。
《千金要方》共30卷,132门,载方5300余首。
《千金翼方》亦为30卷,载方2200余首,用以羽翼前书。
二书虽以方书为名,实为综合类医学巨著,仅就《千金要方》之方剂部分而言,既有“经文古方”,又有“俗说单方”;既全面总结前人经验,又不乏作者创新之剂。
该书在以病症类方的同时,又以脏腑为目,给嗣后脏腑辨证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在安排各类方剂次序时,首列“妇人方”3卷,后又设“少小婴孺方”1卷,表现出作者对妇幼疾病的防治特别重视;治疗无子方分男女之殊,极有见地;对温病的治疗,孙氏更加注意对清热解毒药的应用,其治失血多用犀角、地黄、侧柏、蒲黄、黄芩、阿胶、大黄,驱肠虫多用雷丸、芜荑、狼牙、贯众,疗消渴多用枸杞、天花粉、麦冬、知母、黄芪、人参、人乳。
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其选择药物也非常准确,尤其是对于虚损,每将补验药与羊肉、鹿肉、牛髓、兔肝、羊肝、猪肚、胡桃、荞麦、胡麻油等同用,并专辑“食治”一卷,强调“能用食平疴、释情遗疾者,可谓良工”,食疗之学、药膳之方,由于本篇的承上启下,得以发扬光大。
书中还收录了若干保健、美容方剂,为后世补虚弱、抗衰老、保健美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方剂和经验。
此外,其中的温胆汤、独活寄生汤、苇茎汤、孔圣枕中丹、紫雪等影响深远,至今仍为医家所常用。
《外台秘要》是继孙氏二书之后,唐代又一部大规模的方书和临床医学著作。
作者王焘曾因持节邺(今河南临章县一带)郡诸军事兼太刺史,当时又称此官职为“外台”,故所辑之书称为《外台秘要》。
全书计40卷,1104门,收方6800余首。
本书的特点是整理并保存了一大批唐代及唐以前的医方,如《小品方》《刘涓子鬼遗方》《范汪方》《深师方》《崔氏方》《集验方》《广济方》《近效方》等。
清人徐大椿称首王氏“纂集自汉以来诸方,汇萃成书,而历代之方于焉大备……唐以前方赖此以存,其功亦不可泯。
”至今该书仍是研究这些资料的重要文献。
五、宋元时期高度中央集权的宋代封建王朝,结束了五代以来的分裂混战局面。
国家的统一,经济的振兴使科学文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方剂学也得到了相应的进步,北宋一些帝王偏好医药,对方剂也较为关注。
宋太祖赵匡胤本人就留心方药,研习医术,并亲自收集验方1000多首。
立国之初,即发布“访求医书诏”,这种全国性的征集医药资料和药物普查,并由政府整理和刊行,在北宋期间不止一次,直到宋王室南迁之前仍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