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全国大纲卷)Word版含答案.pdf
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全国大纲卷)精校版_Word版含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卷)理科综合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份。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是细胞核中染色质的组成成分B.细胞核中可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C.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不能D.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现象2.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B.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则不消耗ATP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D.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所需的ATP来源于呼吸作用3.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B.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4.某同学在①、②、③三种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这三种条件是:①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断补充培养基,及时去除代谢产物②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③以葡萄糖和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根据培养结果绘制的一段时间内菌体数的对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如下:假设三种培养基中初始总糖量相等,则①、②、③三种条件依次对应的趋势图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丙、乙、甲5.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
假定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示)中,正确的是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B .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C .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会使溶液浓度偏高D .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pH ,一定会使结果偏低 7.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lmol FeI 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B .2 L0.5 mol • L -1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 A C .1 mol Na 20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 A D .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 g 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 N A 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 SO 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KMnO 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B .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NaOH 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C .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反应,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D .用AgNO 3溶液可以鉴别KC1和KI 9.右图是在航天用高压氢镍电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金属氢化物镍电池(MH -Ni 电池)。
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物理(全国大纲卷)Word版含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理科综合(大纲版)物理试题解析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2014年大纲卷)14.—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
质点在t =0时位于x=5m处,开始沿x轴正向运动。
当t=8s时,质点在x轴上的位置为( )A.x=3m B.x=8mC.x=9m D.x=14m14.【答案】B(2014年大纲卷)15.地球表面附近某区域存在大小为150N/C、方向竖直向下的电场。
一质量为1.00×10-4kg、带电量为-1.00×10-7C的小球从静止释放,在电场区域内下落10.0m。
对此过程,该小球的电势能和动能的改变量分别为(重力加速度大小取9.80m/s2,忽略空气阻力)( )A.-1.50×10-4J和9.95×10-3J B.1.50×10-4J和9.95×10-3J C.-1.50×10-4J和9.65×10-3J D.1.50×10-4J和9.65×10-3J15.【答案】D(2014年大纲卷)16.对于一定量的稀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强变大时,分子热运动必然变得剧烈B.保持压强不变时,分子热运动可能变得剧烈C.压强变大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必然变小D.压强变小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可能变小16.【答案】BD(2014年 大纲卷)17.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一钠灯发出的波长为589nm 的光,在距双缝1.00m 的屏上形成干涉图样。
图样上相邻两明纹中心间距为0.350cm ,则双缝的间距为( )A .2. 06×10-7mB .2.06×10-4mC .1.68×10-4mD .1.68×10-3m17.【答案】C(2014年 大纲卷)18.两列振动方向相同、振幅分别为A 1和A 2的相干简谐横波相遇。
2014年高考理综全国卷1(含详细答案)

A. 和 必须是纯合子
B. 、 和 必须是纯合子
C. 、 、 和 必须是杂合子
R/Ω
1.0
2.0
3.0
4.0
5.0
6.0
7.0
I/A
0.143
0.125
①
0.100
0.091
0.084
0.077
6.99
8.00
②
10.0
11.0
11.9
13.0
(3)在答题卡图(c)的坐标纸上所缺数据点补充完整并作图,根据图线求得斜率 =________ ,截距b=________ 。
(4)根据图线求得电源电动势E=________V,内阻r=________ 。
24.(12分)
公路上行驶的两辆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当前车突然停止时,后车司机可以采取刹车措施,使汽车在安全距离内停下而不会与前车相碰。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1 s。当汽车在晴天干燥沥青路面上以108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安全距离为120 m。设雨天时汽车轮胎与沥青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为晴天时的2/5,若要求安全距离仍为120 m,求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
绝密★启用前
201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1)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使用地区:陕西、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西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高考真题——理综(全国大纲卷)精校版 Word版含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卷)理科综合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份。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是细胞核中染色质的组成成分B.细胞核中可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C.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不能D.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现象2.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B.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则不消耗ATP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D.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所需的ATP来源于呼吸作用3.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B.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4.某同学在①、②、③三种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这三种条件是:①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断补充培养基,及时去除代谢产物②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③以葡萄糖和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根据培养结果绘制的一段时间内菌体数的对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如下:假设三种培养基中初始总糖量相等,则①、②、③三种条件依次对应的趋势图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丙、乙、甲5.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
假定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示)中,正确的是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B .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C .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会使溶液浓度偏高D .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pH ,一定会使结果偏低 7.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lmol FeI 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B .2 L0.5 mol • L -1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 A C .1 mol Na 20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 A D .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 g 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 N A 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 SO 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KMnO 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B .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NaOH 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C .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反应,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D .用AgNO 3溶液可以鉴别KC1和KI 9.右图是在航天用高压氢镍电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金属氢化物镍电池(MH -Ni 电池)。
2014高考全国卷1理综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N 14 O 16 Al 27 P 31 S 32Ca 40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选择题共21小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B、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C.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2、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 ATP/ADP比值下降B. NADPH/NADP*比值下降C、O2的产生停止D、CO2的固定加快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C.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D.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4、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B、与自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C.紫色详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索,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D、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5、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A、1-2和1-4必须是纯合子B、Ⅱ—1、Ⅲ—1和Ⅲ—4必须是纯合子C、Ⅱ-2、Ⅱ-3、Ⅲ—2和Ⅲ-3必须是杂合子D、Ⅱ-4、Ⅱ-5、Ⅳ—1、Ⅳ—2必须是杂合子6、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
(完整word版)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高清word),推荐文档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产生电”设想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A •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成一闭合回路,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B •在一通电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线圈,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C.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相连。
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再到相邻房间去观察电流表的变化D •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源和电流表,在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15、关于通电直导线在匀强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安培力的方向可以不垂直于直导线B •安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磁场的方向C.安培力的大小与通电直导线和磁场方向的夹角无关D .将直导线从中点折成直角,安培力的大小一定变为原来的一半16、如图,MN为铝质薄平板,铝板上方和下方分别有垂直于图平面的匀强磁场(未画出)一带电粒子从紧贴铝板上表面的P点垂直于铝板向上射出,从Q点穿越铝板后到达PQ的中点0。
已知粒子穿越铝板时,其动能损失一半,速度方向和电荷量不变。
不计重力。
铝板上方和下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之比为A. 2C. 117、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
与稳定在竖直时位置相比,小球的高度A .一定升高B .一定降低C.保持不变D .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18、如图(a),线圈ab、cd绕在同一软铁芯上,在ab线圈中通以变化的电流,用示波器测得线圈cd间的电压如图(b)所示。
已知线圈内部的磁场与流经线圈的电流成正比,则下列描述线圈ab 中电流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中,可能正确的是19、太阳系各行星几乎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2014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适用地区: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A 127 P 31 S 32Ca 40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 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B. 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C. 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D. 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2.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 O2的产生停止B. CO2的固定加快C. ATP/ADP比值下降D.NADPH/NADP+比值下降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 维持内环境中Na+、学科网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4.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 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C. 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D.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5.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
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1卷理综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版

高三年级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注息事项: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有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Al27 P31 S32Ca40 Fe56 Cu64 Br80 Ag108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膜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2. 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O2的产生停止 B.CO2的固定加快C.ATP/ADP比值下降 D.NADPH/NDP+比值下降3.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4.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5. 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
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理综试题及答案(高清Word)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Al 27 P 31 S 32Ca 40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2.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O2的产生停止 C.ATP/ADP比值下降 D.NADPH/NADP+比值下降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学科网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4.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5.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
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为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A.Ⅰ-2和Ⅰ-4必须是纯合子C.Ⅱ-2、Ⅱ-3、Ⅲ-2和Ⅲ-3必须是杂合子D.Ⅱ-4、Ⅱ-5、Ⅳ-1和Ⅳ-2必须是杂合子Ⅱ-2、Ⅱ-3、Ⅱ-4Ⅱ-2Ⅳ-1Ⅳ-2为Ⅳ-1Ⅳ-26.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传播的。
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
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含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 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B. 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C. A 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D. 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2.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细胞在功能上是不同的,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二者所处的细胞周期不同B. 二者合成的特定蛋白不同C. 二者所含有的基因组不同D. 二者核DNA的复制方式不同3.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B. 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C. 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D. 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4.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
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A.试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C.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 TP大于b组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5.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6.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 TP所需的反应物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7.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8.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A. 3种B. 4种C. 5种D. 6种9.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B. 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C. 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10.下列图示试验正确的是A.除去粗盐溶液中不溶物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C.除去CO气体中的CO2气体D.乙酸乙酯的制备演示实验11.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A. pH=5的H2S溶液中,c(H+)=c(HS-)=1×10-5mol·L-1B. 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C. 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Na+)+c(H+)=c(OH-)+c(HC2O)4D. 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12. 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
2014年高考(全国大纲卷)及参考答案

2014年高考(全国大纲卷)及参考答案2014年高考(全国大纲卷)及参考答案第卷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B)A.龃龉(y)系鞋带(xi)舐犊情深(shi)曲意逢迎(q)B.倜傥(tng)纤维素(xin)羽扇纶巾(gun )针砭时弊(bin)C.感喟(ku)揭疮疤(chung)按捺不住(ni)大相径庭(jing)D.霰弹(xin)涮羊肉(shun)以儆效尤(jng) 纵横捭阖(b)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A.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盖棺论定,还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
B.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巳经由我敝帚自珍了十年。
C.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D.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叹为观止,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答:DA.有的人看够了城市的繁华,喜欢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游玩,但这是有风险的,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次背包客被困野山的案情。
B.他家离铁路不远,小时候常常去看火车玩儿,火车每当鸣着汽笛从他身边飞驰而过时,他就很兴奋,觉得自己也被赋予了一种力量。
C.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型的阵痛。
D.哈大高铁施行新的运行计划后,哈尔滨至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列车也将进一步压缩运行时间,为广大旅客快捷出行提供更多选择。
4.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答:C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
网络阅读远远超越了传统的阅读概念,,,,,,。
因此,阅读的趣味性大大提高,吸引力更强,影响力更大。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N 14 O 16 Al 27 P 31 S 32Ca 40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选择题共21小题,共126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产生电”设想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A.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成一闭合回路,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B.在一通电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闭合线圈,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C.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相连,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再到相邻房间去观察电流表的变化D.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源和电流表,在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15.关于通电直导线在匀强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安培力的方向可以不垂直于直导线B.安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磁场的方向C.安培力的大小与通电直导线和磁场方向的夹角无关D.将直导线从中点折成直角,安培力的大小一定变为原来的一半16.如图,MN为铝质薄平板,铝板上方和下方分别有垂直于图平面的匀强磁场(未画出)。
一带电粒子从紧贴铝板上表面的P点垂直于铝板向上射出,从Q点穿越铝板后到达PQ的中点O。
已知粒子穿越铝板时,其动能损失一半,速度方向和电荷量不变。
不计重力。
铝板上方和下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之比为()2A.2 B.2 C.1 D.217.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绕处于平衡状态。
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
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的高度()A.一定升高B.一定降低C.保持不变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18.如图(a),线圈ab、cd绕在同一软铁芯上。
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物理(新课标Ⅰ卷)Word精校版 Word版含答案.pdf

φMN、、F表示已知=φN ,φP=φF,点电荷所在平面内,则A.点电荷Q一定在连线上
B一定在同一等势面
C.将正试探电荷从搬运到,电场力做负功
D大于(11题,共129分)22.(6分)
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实验装置及数字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加速度a与钩码的质量m的对应关系图,如图(b)所
999.9Ω),电阻R0(阻值为3.0Ω),电阻R1(阻值为3.0Ω),电流表(量程为200mA,内阻为RA=6.0Ω),开关S。
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电阻箱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S;
②多次调节电阻箱,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和电阻箱相应的阻值R;
③以为纵坐标,R为横坐标,作图线(用直线拟合)
l,木块与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木块所受重力的k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开始绕转轴缓慢地加速转,用ω表示圆盘转
的角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一定比a先开始滑动
Ba、b所受的摩擦力始终相等
C是b开始滑动的临界角速度
D当时,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kmg21. 如图,正点电荷电场中有,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中点,的电势分别用
射光线经上表面折射后都能从玻璃砖射出,如图。由全反射条件有
①
由几何关系有
②
由对称性可知,若光线都能从上表面射出,光束的宽度最大为
③
联立①②③式,代入已知数据得
④
(ii)设光线在距O点的C点射入后,在上表面的入射角为,由几何关系及①式和已知条件得
⑤
光线在玻璃砖内会发生三次全反射,最后由G点射出,如图。由反射定律和几何关系得
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与稳定在竖直
位置时相比,小球的高度
C.保持不变 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
2014年高考全国卷1理综含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第I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AL27 P31 S32Ca 40 Fe56 Cu64 Br 80 Ag108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2.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O2的产生停止B.CO2的固定加快C.ATP/ADP比值下降D.NADPH/NADP+比值下降3.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4.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5.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高考大纲版理综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是细胞核中染色质的组成成分 B.细胞核中可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 C.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不能 D.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现象 2.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B.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则不消耗ATP 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 D.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所需的ATP来源于细胞呼吸作用 3、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B.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 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 4.某同学在①、②、③三种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这三种条件是: ①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断补充培养基,及时去除代谢产物 ②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断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 ③以葡萄糖和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 甲 乙 丙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 丙、乙、甲 5.为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
假定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
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所示)中,正确的是( ) 二、非选择题 31.(9分)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表示了 对某种C3植物和某种C4植物 的影响。
当光照强度大于p时,C3植物和C4植物中光能利用率高的是 植物。
通常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措施有 的面积,补充 气体等。
(2)在光合作用过程中,C4植物吸收的CO2被固定后首先形成 化合物。
(3)C3植物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需要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这两种物质在叶绿体内形成的部位是 。
NADPH的中文简称是 ,其在暗反应中作为 剂,用于糖类等有机物的形成。
32.(9分)小肠的吸收是指食物消化后的产物。
水和无机盐等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0.9%的NaCl溶液是与兔的体液渗透压相等的生理盐水。
某同学将处于麻醉状态的兔的一段排空小肠结扎成甲、乙、丙、丁四个互不相同、长度相等的肠袋(血液循环正常),并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如表: 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1)实验开始时,水在肠腔和血液之间的移动方向是:甲组从 ;丙组从 。
在这一过程中水分子的运动方向是从容液浓度 处流向溶液浓度 处。
本实验中水分子的这种移动过程称为 。
(2)比较乙和丁的实验结果,可推测小肠吸收Na+时,需要 的参与。
33.(10分)现有A、B两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其生物组成和光照条件见下表。
一段时间后,发现A瓶的生态系统较B瓶稳定。
生态瓶编号光照含微生物的泥沙浮游藻类水草浮游动物A+++++B-++++注“+”表示有,“-”表示有。
请回答: (1)A瓶中微生物、浮游藻类、水草和浮游动物共同组成了一个 ,浮游藻类和水草的种间关系为。
(2)一段时间后,B瓶中浮游藻类种群密度 ,原因是 ;浮游动物的种群密度 ,原因是 。
(3)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 。
34.(14分)现有4个小麦纯合品种,即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已知抗锈病对感锈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且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若用上述四个品种组成两个杂交组合,使其F1均为抗锈病无芒,且这两个杂交组合的F2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完全一致。
回答问题: (1)为实现上述目的,理论上,必需满足的条件有:在亲本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生物两对等位基因必须位于,在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要 ,在受精时雌雄配子要 ,而且每种合子(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 。
那么。
这两个杂交组合分别是 和 。
(2)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全部F2植株自交得到F3种子,1个F2植株上所结的全部F3种子种在一起,长成的植株称为1个株系。
理论上,在所有F3株系中,只表现出一对性状分离的株系有4种,那么,在这4种株系中,每种株系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分别是 , , 和 。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大纲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第I卷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 B.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 C.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会使溶液浓度偏高 D.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 7.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l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L0.5 mol ? L-1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A C.mol Na20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 D.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 g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 NA 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SO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B.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NaOH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 C.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反应,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D.用AgNO3溶液可以鉴别KC1和KI 9.右图是在航天用高压氢镍电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金属氢化物镍电池(MH-Ni电池)。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正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 B.电池的电解液可为KOH溶液 C.充电时负极反应为:MH+OH-→+H2O+M+e- D.MH是一类储氢材料,其氢密度越大,电池的能量密度越高 10.下列除杂方案错误的是 选项被提纯的物质杂质除杂试剂除杂方法A.CO(g)CO2(g)NaOH 溶液、浓 H2SO4洗气B.NH4Cl(aq)Fe3+(aq)NaOH溶液过滤C.Cl2(g)HCl(g)饱和食盐水、浓H2SO4洗气D.Na2CO3(s)NaHCO3(s)—灼烧11.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Ba2++2OH-+2H++ SO42 -=BaS04↓+2H2O B.酸性介质中KMnO4氧化 H2O2:2MnO4- +5H2O2+6H+=2Mn2++5O2↑+ 8H2O C.等物质的量的MgCl2、Ba(OH)2 和 HC1 溶液混合:Mg2++2OH-=Mg(OH)2↓ D.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的正极反应:PbSO4+ 2H2O-2e-=PbO2+4H++SO42 - 12.从香荚豆中提取的一种芳香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8H8O3,遇FeCl3溶液会呈现特征颜色,能发生银镜反应。
该反应可能的结构简式是 13.已知:将Cl2通人适量KOH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1、KClO、KC1O3,且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
当n(KOH)=amol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若某温度下,反应后=11,则溶液中= 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amol C.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e的范围:amol≤ne≤amol D.改变温度,产物中KC1O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amol amol第II卷 27.(15分) A、B、D、E、F为短周期元素,非金属元素A最外层电子数与其周期数相同,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所在周期数的倍B 在D中充分燃烧能生成其最高价化合物BD2。
E+与D2-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A在F中燃烧,产物溶于水得到一种强酸。
回答下列问题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写出一种工业制备单质F的离子方程式 。
(2)B、D、E组成的一种盐中,E的质量分数为43%,其俗名为 ,其水溶液与F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产物中加入少量KI,反应后加人CC14并振荡,有 机层显 色。
由这些元素组成的物质,其组成和结构信息如下表:物质组成和结构信息a含有A的二元离子化合物b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二元离子化合物,且原子数之比为c化学组成为BDF2d只存在一种类型作用力且可导电的单质晶体a的化学式为;b的化学式为 ;;c的电子式为 ;d的晶体类型是 。
(4)由A和B、D元素组成的两种二元化合物形成一类新能源物质。
一种化合物分子通过 键构成具有空腔的固体另一种化合物(沼气的主要成分)分子进入该空腔,其分子的空间结构为 。
28.(15分) 化合物AX3和单质X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化合物AX5。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AX3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93.6 ℃和76 ℃,AX5的熔点为167 ℃。
室温时AX3与气体X2反应生成lmolAX5,放出热量123.8 kJ。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AX3(g)+X2(g)AX5(g)在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
起始时AX3和X2均为0.2 mol。
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列式计算实验a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反应速率(AX5)= 。
②图中3组实验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反应速率(AX5)由大到小的次序为 (填实验序号);与实验a相比,其他两组改变的实验条件及判断依据是:b 、 。
③用p0表示开始时总压强,p表示平衡时总压强,α表示AX3的平衡转化率,则α的表达式为;实验a和c的平衡转化率:αa为 、αc为 。
29.(15 分 苯乙酸铜是合成优良催化剂、传感材料——纳米氧化铜的重要前驱体之一。
下面是它的一种实验室合成路线 制备苯乙酸的装置示意图如下(加热和夹持装置等略): 已知:苯乙酸的熔点为76.5 ℃,微溶于冷水,溶于乙醇。
回答下列问题: (1)在mL三口瓶a中加入mL70%硫酸。
配制此硫酸时,加入蒸馏水与浓硫酸的先后顺序是。
(2)将a中的溶液加热至100 ℃,缓缓滴加g苯乙腈到硫酸溶液中,然后升温至130 ℃继续反应。
在装置中,仪器b的作用是 ;仪器c的名称是 ,其作用是。
反应结束后加适量冷水,再分离出苯乙酸粗品。
加人冷水的目的是 。
下列仪器中可用于分离苯乙酸粗品的是 (填标号)。
A.分液漏斗B.漏斗C.烧杯D.直形冷凝管E.玻璃棒 (3)提纯粗苯乙酸的方法是 ,最终得到g纯品,则苯乙酸的产率是 。
(4)用CuCl2? 2H2O和NaOH溶液制备适量Cu(OH)2沉淀,并多次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判断沉淀洗干净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
(5)将苯乙酸加人到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充分溶解后,加入Cu(OH)2搅拌30min,过滤,滤液静置一段时间,析出苯乙酸铜晶体,混合溶剂中乙醇的作用是 。
30.(15 分 “心得安是治疗心脏病的药物,下面是它的一种合成路线(具体反应条件和部分试剂略): 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a是 ,试剂b的结构简式为 ,b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