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3单元 第2节 旅游规划课后知能检测 鲁教版选修3

合集下载

课堂新坐标高中地理选修三鲁教版课件第单元第节旅游规划

课堂新坐标高中地理选修三鲁教版课件第单元第节旅游规划

A.沿河漂流
B.生态旅游
C.悬崖攀岩或蹦极
D.乘游船观湖
(2)此处旅游景区中下列哪一个区域所占比重最大( )
A.游览区
B.保护区
C.服务区
(3)若在此处建一假日野营地和游憩中心,选址在何处较好?理由是什么?
第三十页,共37页。
【思路点拨】 根据景区规划设计图,可知该景区生态环境好,多处野生 动物栖息地;根据假日野营地和游憩中心的选址条件寻找适宜的地点。
第八页,共37页。
3.开发建议 (1)以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温泉资源为依托,突出山林野趣,开发观光 和度_假__(_d_ù _ji_ǎ_)旅__游产品。 (2) 以 乡 村 田 园 风 光 、 _民__俗__风__情___ 为 依 托 , 发 展 城 郊 观 光 农 业 , 开 展 乡村_(_x_iā_n_g_c_ū_n_)_旅和游民俗旅游。
第三十一页,共37页。
旅游景区的规划并不等同于旅游规划 (1)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是对旅游规划的进一步落实与细化,它是旅游规 划的一部分,两者不能等同。 (2)在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中,对景点的规划设计最为重要,根据景点区位、 开发性质和规模,规划设计旅游交通和各项服务设施。
(2)若游客想游览以上各具特色的景点,请你帮其设计一条合理的旅游线路。 (3)为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应该对该区内旅游资源进行 整 体 规 划 。 旅 游 规 划 的 基 本 内 容 是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六页,共37页。
4.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第十七页,共37页。
5.旅游实施与保障体系规划 提出旅游区分期建设规划方案和规划实施的步骤、措施、方案,以及规划、 建设、市场营销和运营管理意见,对旅游开发建设的政策、制度、资金、环境、 安全、人才、科技等保障系统做出规划。

课堂新坐标高中地理选修三中图教师用书:第2章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第2节 含解析

课堂新坐标高中地理选修三中图教师用书:第2章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第2节 含解析

第二节著名旅游景区景观的特点及其成因1.了解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

2.理解景观成因并能进行分析。

(难点)3.学会用资料提供的信息描述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

(重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山地景观——中国黄山阅读教材P32~P34,完成下列问题:1.黄山的位置位于安徽省东南部。

2.黄山的特点(1)以自然景观为特色的山地旅游风景名胜区。

(2)“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

(3)是我国南方珍贵的植物宝库和天然生物园。

(4)夏季凉爽,是避暑胜地,冬季则能欣赏到如同置身北国冰雪的风光。

3.黄山的地位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4.景观成因(1)地质:一座花岗岩断块山,在地质构造上受两条大断层控制。

(2)地貌:①前山岩体:节理长而深、大而稀,山势雄伟挺拔。

②后山岩体:节理密集,长短深浅不一,纵横交错,山势略低,山峰较少。

(3)气候:①地处温暖湿润的北亚热带地区,降水丰富,植被茂密,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显著。

②海拔高,空气湿度大。

正误判断:(1)黄山的云海变幻与黄山的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湿度大有一定的关系。

()(2)黄山怪石的形成与生物风化和化学风化没有关系。

()(3)黄山的“前山雄伟、后山秀丽”与花岗岩的垂直节理发育密切相关。

()(4)黄山是由石灰岩形成的典型的峰林地貌。

()【提示】(1)×黄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2)×黄山的生物风化和化学风化显著与怪石的形成密切相关。

(3)√黄山垂直节理发育明显,但由于前山和后山发育不同,因而形成“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景观特色。

(4)×黄山是典型的花岗岩地貌。

教材整理2其他著名景观的特点及成因阅读教材P34~P40,完成下列问题:1.海域景观——美国夏威夷(1)景观特点:热带风情和火山景观。

(2)形成原因①地理位置:地处太平洋北部,由火山爆发形成。

②气候:地处热带,气候适宜,雨量丰富。

③人口构成:种族多样、民族构成复杂,多种文化汇集交融的大熔炉。

课堂新坐标高中地理必修三中图章末综合测评1 含解析

课堂新坐标高中地理必修三中图章末综合测评1 含解析

章末综合测评(一)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某行政区域的空间结构图,回答1~2题。

1.关于该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A.具有一定界线但界线是不确定的B.有一定功能C.具有独立性,不会对其他区域造成影响D.内部存在差异性,与周边区域具有连续性2.从区域空间分布形式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可能表示城市B.b可能是城市群C.d可能是公路D.c可能为农业区【解析】第1题,题干中已经告诉我们是某行政区域,因此该区域具有明确的界线,具有一定功能,具有独立性,但区域不是封闭的,而是与其他区域相互联系和交流的。

第2题,从区域空间分布形式上看:d可能是公路,因为d呈线状分布;a可能是农业区,原因是面积较大,距交通线远;c可能是城市群,看其形态是大城市的周围分布着小城市,因为此处位于交通干线的交会处,交通便捷,人口集聚,经济发达;b可能表示城市,分布在交通线附近,而且分布较均匀。

【答案】 1.B 2.C读“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划分图”,完成3~4题。

3.关于三个经济地带发展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导学号:73360038】A.东部地带社会经济相对发达,而中部工业化水平较高B.中部资源丰富,总体发展水平优于东部C.中、西部地带,农业经济占较大比重,而东部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D.中、西部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已占到较大比重4.关于三个经济地带对外开放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沿海到沿长江、陇海—兰新线,再到沿边境的开放次序B.西部地带对外开放的程度较高,吸纳外资的能力较强C.西部大开发并不包括西部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D.区域开放程度高,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但不利于提高竞争力【解析】第3题,注意三个地带在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产业结构、工业结构等方面的差异。

第4题,西部地带的开放程度较低,吸引外资能力较弱;西部大开发包括西部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区域开放程度高,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竞争力。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课标解读1.理解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差异。

2.学会分析能源基地建设、发展的条件。

3.理解能源基地开发过程出现的问题和相应的治理措施。

(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山西采煤形成的采空区达到2万平方千米,相当于山西1/8的国土面积。

仅2010年因矿山开发导致的地面塌陷及采矿场破坏土地就达1.4万公顷,其中8 700公顷是耕地。

有关机构估算,全省因采煤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高达4 000亿元。

除地面塌陷外,煤炭的开发还会对环境造成哪些影响?导入新课: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①看教材P40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1、能源的分类”并完成【思考交流】1②看教材P40~41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2、资源开发条件”并完成【思考交流】2③看教材P42~43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3、能源基地建设”并完成【思考交流】3④看教材P44~45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4、能源的综合利用”并完成【思考交流】4⑤看教材P46~47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5、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建议方式:同学间可讨论交流→步骤1:导入新课→步骤2:老师提问,检查预习效果→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问题导思】1、2的设问,由浅入深进行→步骤4:教师通过【例1】讲解研析知识“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总结方法规律步骤9:师生互动完成“探究3”【问题导思】1、2的设问,由浅入深的进行←步骤8:老师指导学生完成【当堂双基达标】中第2、3、6题,检查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情况←步骤7:教师通过【例2】讲解研析知识“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的综合利用”总结方法规律←步骤6: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问题导思】1、2的设问,由浅入深的进行←步骤5:老师指导学生完成【当堂双基达标】中第1题,检查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情况步骤10:教师通过【例3】和【图表活动解读】中教材P46图3.10的解读,讲解研析知识“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总结方法规律→步骤11:老师指导学生完成【图表活动解读】中的【图表应用】题和【当堂双基达标】中第4、5题,检查学生理解情况→步骤12:先有学生自主总结本课时学习的主要知识,然后对照【课堂小结】以明确掌握已学的内容。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单元活动 学用电子地图教学设计 鲁教版必修2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单元活动 学用电子地图教学设计 鲁教版必修2

单元活动学用电子地图(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1.了解电子地图的概念、特点及应用领域。

2.学会光盘电子地图、网络电子地图的操作方法,提高收集地理信息的技能。

●课标解读1.了解电子地图及其应用,拓展学生视野,认识现代科学技术在地理中的应用。

2.通过学习光盘电子地图和网络电子地图使用的基本方法,提高搜集地理信息的技能,提高应用现代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世界博览会是人类文明的驿站。

自1851年伦敦的“万国工业博览会”开始,世博会正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的盛会,成为各国人民总结历史经验、交流聪明才智、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发展的重要舞台。

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中国上海举行。

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

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t City,Better Life)为主题,总投资达450亿元人民币,吸引超过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纪录。

思考:如果你想了解上海世博园的话,你会使用电子地图吗?为什么?●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①看教材P80~81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1、电子地图及其应用”并完成[思考交流]1;②看教材P81~83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2、光盘电子地图操作指南”;③看教材P83~84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3、网络电子地图的使用”并完成[思考交流]2。

→步骤1:老师提问,检查预习效果。

→步骤2: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问题导思]1、2。

→步骤3:教师通过[例题]的解读,讲解知识“电子地图的使用”。

步骤5:完成[图表活动解读]中的[活动点拨]指导学生完成[课堂小结]进行知识的回顾和强化巩固,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

←步骤4: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当堂双基达标]中的1、2、3、4、5、6题,检查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情况。

1.概念建立在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呈现完整地理信息的地图。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二节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教案 必修3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二节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教案 必修3

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旅游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的措施。

●课标解读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旅游开发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2.了解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分类。

3.结合具体实例说出旅游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山西平遥古城是我国21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城墙始建于公元前827年~前782年,当时是夯土筑成。

2009年“十一”期间接待游客量达到3.3万人次,日门票收入超过400万元。

2008年10月17日,山西平遥古城南墙突然倒塌,倒塌部分墙面出现加大的裂缝。

从这则信息中可以看出,该旅游景点在开发中存在一定的环境问题。

那么我们在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应该注意哪些环境保护!导入新课——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教学流程设计措施。

1.(1)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噪声污染等。

(2)对生物的危害。

(3)开发建设和游人对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

(4)对视觉效果的破坏。

2.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1)对传统社区文化的破坏。

(2)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3)旅游热点地区过度城市化造成的一系列城市问题。

1.景区规划重视旅游环境保护的必要性是什么? 【提示】 大规模的现代旅游开发已经产生了众多的环境问题,使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受到破坏,人们不得不思考现代旅游开发怎样才能与环境相协调,最终保证旅游业1.定义:或称旅游承载能力,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量。

2.分类⎩⎪⎨⎪⎧旅游极限容量旅游合理容量 3.意义⎩⎪⎨⎪⎧ 旅游景区规划的科学依据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2.旅游环境容量、旅游活动量、游客流量、旅游承载能力四个概念之间是何关系?【提示】 旅游活动量是旅游活动的规模,无害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量为旅游环境容量,也称作旅游承载能力。

旅游活动量与游客流量直接相关,所以常用游客流量的数值表示旅游环境容量。

1.重要措施:旅游开发中的环境立法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制订。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二节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教案 必修3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二节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教案 必修3

第二节参与旅游环境保护(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举例说出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标解读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旅游者的行为对旅游环境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2.掌握生态旅游的行为规范。

(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今年来,一到旅游旺季国内各个景点人满为患,不但远远超过了景点的承受能力,而且破坏景点文物环境的事情时有发生。

对此有人提出了“限制旅游”……这种做法是否正确,对于现在遇到的旅游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一个文明的旅游者?导入新课——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教学流程设计1.(1)利于保护旅游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2)利于旅游区的文化建设。

(3)在国际旅游中还可促进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相互尊重、彼此了解。

2.旅游中产生的环境问题(1)环境破坏①旅游地居民的滥捕、滥杀、滥伐、乱挖造成生态系统失衡。

②大量游客的观光、娱乐及生活等活动,如足踏、触摸等会使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受损。

③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如乱涂、乱画等,对风景和文物古迹产生了直接的破坏。

(2)环境污染:游客数量过多使大量废弃物排入环境后,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水污染。

(3)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大量游客的到来,以及为接待旅游者而进行的各项服务,必然冲击当地正常的社会秩序。

1.只有不文明的旅游行为才会造成环境问题吗?【提示】不是。

因为游客过多,或游客的呼吸、体温等,也会造成旅游环境问题。

1.(1)定义: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2)特点:认识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3)功能:具有观光、度假、休闲、科考、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

(4)对象:自然景观和与自然和谐的文化景观。

2.做个生态旅游者的条件生态旅游要求旅游者约束自己的行为,以了解当地的文化与自然知识为旅游目的,并能够自觉地保护和珍视旅游资源和环境,提倡每个人都应为可持续发展尽其所能。

2.生态旅游资源有哪些?【提示】生态旅游资源包括自然保护区、自然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田园风光、古朴民族风情等,主要满足旅游者“回归自然”的需要。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三节 我国的旅游资源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三节 我国的旅游资源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

第三节我国的旅游资源(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举例说出其重要价值。

●课标解读1.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2.举例说明我国旅游资源的分布,并分析其原因。

3.运用图表归纳法,概括我国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说明其价值。

(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翠华山是秦岭终南山的一条支脉,位于秦岭北麓,山体大致呈南北走向,整个山体与秦岭山脉一起由一条东西向的深大断裂带与北边平坦的关中平原相隔。

2001年3月16日,翠华山被中国国土资源部授予“陕西地质灾害国家地质公园”的称号,成为中国首批国家地质公园之一。

思考:从地址构造角度看,为什么翠华山会出现这样的地貌?导入新课——我国的旅游资源。

●教学流程设计(1)山岳风光①五岳名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②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

(2)水域风光:如桂林山水、长江三峡、杭州西湖、苏州无锡太湖、台湾日月潭等。

2.人文旅游资源(1)文物古迹与古代工程建筑:如万里长城、京杭运河、北京故宫、西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苏州园林建筑、敦煌壁画等。

(2)风土民情:如汉族的春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等。

1.我国旅游资源丰富的原因是什么?【提示】 地域辽阔,自然环境绚丽多彩;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多彩。

1985年加入联合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仅次于意大利,居世界第二位。

2.分类⎩⎪⎨⎪⎧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3.开发与保护我国的世界遗产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在开发时要加强对它们的保护。

2.若要开发我国的世界遗产旅游资源应注意什么问题?【提示】 开发过程中,不能只考虑从经济上去开发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更重要的是考虑对它们的保护。

1.教材图2.16台湾日月潭、图2.17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图2.18江南古镇——周庄分别体现了我国旅游资源的什么特色?【提示】 台湾日月潭为山水风光的代表,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历史文物古迹的代表,周庄是风土民情的代表。

课堂新坐标高中地理选修三中图教师用书:第3章 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第1节 含解析

课堂新坐标高中地理选修三中图教师用书:第3章 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第1节 含解析

第一节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1.了解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2.理解旅游区规划设计的原则及设计内容。

(重点)3.初步学会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设计。

(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旅游景区的基本组成要素阅读教材P50~P51,完成下列问题:1.旅游规划(1)地位是旅游发展的纲领和蓝图。

(2)内容通过旅游资源开发和景点建设来合理发展旅游业。

包括对住宿、餐饮、娱乐、交通、购物等设施的开发顺序、发展规模与水平、空间布局等进行合理安排,以满足旅游者食、住、行、游、购、娱的多种需求。

2.旅游景区的基本组成要素(1)景区的吸引物景区内标志性的观赏物,是旅游景区赖以生存的依附对象,是景区经营和吸引旅游者的招牌,也是景区中最突出、最具特色的景点。

(2)旅游者①地位:主体。

②基本条件:自由支配的收入、一定的闲暇时间、适宜出游的身体条件、一定的文化素质和旅游动机等。

(3)景区的服务业①内容:包括交通、食宿、娱乐、通信和购物等。

②特点:供给与消费常常处于同一时间段,服务过程中的管理尤为重要。

③关系:互相依存、互相作用。

正误判断:(1)旅游景区三个基本组成要素是旅游景点、旅游者、旅游服务业。

()(2)旅游景区服务业影响和制约着旅游景区吸引物的开发利用。

()(3)旅游者是旅游的前提和基础。

()(4)旅游景区的吸引物就是旅游景区内标志性的观赏物。

()【提示】(1)×旅游景区三个基本组成要素是景区的吸引物、旅游者、景区的服务业。

(2)×旅游者影响和制约着旅游景区吸引物的开发利用。

(3)×旅游景区吸引物是旅游的前提和基础。

(4)√旅游景区内标志性的观赏物是旅游景区的吸引物。

教材整理2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和内容阅读教材P52~P57,完成下列问题:1.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1)突出景观特色在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中要放在首要位置,是旅游景区存在的基础和生命。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课后知能检测3 鲁教版必修2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课后知能检测3 鲁教版必修2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课后知能检测3 鲁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读“某地区人口与海拔高度相关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示反映的地区可能是( )A.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B.恒河平原与喜马拉雅山过渡地带C.亚马孙平原与巴西高原过渡地带D.刚果盆地与东非高原过渡地带2.该地区海拔400米以下地区人口密度低的原因是( )A.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B.地势低平,洪涝灾害频繁C.峡谷地带,交通不便D.气候干燥,水源缺乏【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地势较低的地区人口占20%,然后随着地势的升高,人口比重减少,到300米左右又随地势升高人口比重增加。

四川盆地、恒河平原是典型的人口众多地区;亚马孙平原海拔大部分在150米左右,是人烟稀少地区,不可能占20%的人口比重;刚果盆地大部分海拔在300~500米,由于是热带雨林气候,在地势较低的地区气候湿热而不适宜人类居住,导致人口较少。

【答案】 1.D 2.A下图是我国各省区某项指标统计图,该区面积大小表示该指标值的大小。

据此回答3~4题。

3.该指标最有可能是( )A.人口数量B.石油储量C.耕地数量D.年降水量4.造成图中东部省区面积大于西部省区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B.矿产资源储存量的差异C.劳动力素质的差异D.城市化水平的差异【解析】第3题,此图可依据面积较大的河南、山东、广东来判断,此三省均是我国人口大省。

第4题,自然条件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基础因素,而在此基础上导致的社会经济差异是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答案】 3.A 4.A读下面两幅漫画,回答5~6题。

5.图示信息显示,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人口密度B.人口消费水平C.经济发展程度D.资源丰富程度6.对于制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是( )A.环境承载力B.人口容量C.合理人口容量D.环境的限制性【解析】第5题,图示强调人口与地球资源的对比,表明资源丰富程度是影响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规划综合检测 鲁教版选修3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规划综合检测 鲁教版选修3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规划综合检测鲁教版选修3(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6分×10=60分)1.张家界和九寨沟年年都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A.美学价值B.科学价值C.历史文化价值 D.经济价值【解析】旅游资源的价值有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对于自然风景名胜区,能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的是美学价值。

【答案】 A2.据统计,近几年到庐山旅游的北京游客比例明显增大,其主要原因是( )A.庐山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大为改善B.庐山旅游区的接待能力明显提高C.京九铁路提高了庐山的游览价值D.京九铁路改善了两地的交通状况,缩短了游客的出游时间【解析】联系京九铁路的建成通车,便会联想到从北京到庐山的交通条件的改善,大大缩短了北京游客到庐山出游的时间,因而增强了对游客的吸引力,使游客增多。

【答案】 D3.黄河壶口瀑布游人较少的原因是( )A.壶口瀑布规模小,景点孤立单一,游览价值低B.旅游消费市场——旅游目的地距离较远C.旅游地基础设施不配套,交通位置及通达性差D.瀑布地区面积不大,旅游的环境承载量较小【解析】壶口瀑布的游览价值较高,但其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通达性较差,故其游人较少。

旅游消费市场是指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即旅游资源所在地。

【答案】 C4.旅游景区规划是对旅游规划的进一步落实与细化,下列景区规划步骤合理的是( ) A.对旅游六要素进行具体安排→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估分析→对景区发展总体定位B.对景区发展总体定位→对旅游六要素具体安排→对旅游开发条件总体评价C.对景区发展总体定位→对旅游开发条件总体评价→对旅游六要素进行具体安排D.对旅游开发条件总体评估分析→对景区发展总体定位→对旅游六要素具体安排【解析】旅游景区规划应先评估分析,然后总体定位,最后才具体安排。

【答案】 D5.关于旅游环境的正确说法是( )A.旅游活动以环境为依托,但不会影响环境的变化B.创造高品质的旅游环境,是旅游开发的首要问题C.人们对旅游环境质量的要求都高于其他活动对环境质量的要求D.“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因为苏州、杭州有优良的美食服务业【解析】旅游活动既以环境为依托,同时又会对环境产生深刻影响;环境质量影响旅游者的满意度,因此,创造高品质的旅游环境是旅游开发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人们对旅游环境质量的要求一般要高于其他活动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因为苏州、杭州有优良的旅游环境。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旅行景观的欣赏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1)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旅行景观的欣赏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1)

第三章旅行景观的欣赏(总分值:100分时刻:45分钟)一、选择题(6分×10=60分)(2021·扬州质检)以舟山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为亮点的普陀“新年祈福之旅”成为今年春节的短线游亮点。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参观平台于2020年5月投入利用。

结合以下图,完成1~3题。

杭州湾跨海大桥参观平台1.“彩虹飞来为天桥,巨龙卧波笑海风”。

从旅行景观的审美特点看,大桥之美属于( )A.形象美 B.色彩美C.动态美 D.人工美2.假设某一游客想在参观平台上参观钱塘江大潮,欣赏这一景观时应( )A.选择观赏位置B.把握观赏机会C.抓住景观特色D.领会自然与人文的和谐3.杭州湾跨海大桥采纳“S”型设计,既借助西湖苏堤“长桥卧波”的美学理念,又使桥梁与航道水流维持大体垂直,如此设计要紧考虑哪一种现象对大桥的阻碍( )A.海啸B.赤潮C.潮汐D.寒潮【解析】杭州湾跨海大桥属人工建筑,具有人工美。

杭州湾周围钱塘江大潮汹涌彭湃,气势磅礴,潮声震天动地,势如千军万马倒海而来,其最正确观赏时刻是农历八月十八。

设计成“S”型使桥梁与水道水流维持大体垂直,减少潮汐对大桥的阻碍。

【答案】 1.D 2.B 3.C4.1961年赵州桥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爱惜单位。

现成为本地闻名的旅行资源。

要欣赏到赵州桥科学而巧妙的设计,游客需注意( )A.把握观赏的机会 B.查看相关资料C.在视野开阔的制高点鸟瞰 D.以情观景【解析】其拱肩加拱的“敞肩拱”型桥为世界桥梁史上之初创,具有较高的科学和美学价值,只有全面了解,才能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观赏,取得最正确的观赏成效。

【答案】B中国旅行新闻网2020年5月20日消息丹江口水库景区投入1 000万元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使其成为南水北调源头游的首选旅行景区。

据此完成5~6题。

5.丹江口大坝从旅行景观审美形态上看属于( )A.人工美 B.自然美C.自然美和人工美 D.没有美的享受6.丹江口水库水面荡漾,波光粼粼,表现了自然景观的( )A.形象美 B.色彩美C.动态美 D.朦胧美【解析】第5题,丹江口大坝是人工建筑,属于人类制造的景观,具有人工美。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课后知能检测14 鲁教版必修2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课后知能检测14 鲁教版必修2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课后知能检测14 鲁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下面两幅图是四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图1 图21.图1与图2中交通运输方式配对正确的是( )A.甲—①B.乙—②C.丙—④ D.丁—③2.下列贸易中,选择的运输方式合理的是( )A.天然橡胶:泰国→中国选乙B.铁矿:澳大利亚→中国选丁C.鲜花:温哥华→西雅图选①D.集成块:硅谷→渥太华选③【解析】第1题,根据图1中速度和运量的比较可以看出,甲速度最快、运量最小,为航空运输,丁速度最慢、运量最大,为水运,乙丙相比,乙运量大,乙为铁路运输,丙为公路运输。

根据图2中运费和运距的关系判断,①运费最昂贵,为航空运输,④长途最便宜,为水运,②短途运输最便宜,长途运输昂贵,为公路运输,③为铁路运输。

两图组合为甲—①,乙—③,丙—②,丁—④。

第2题,天然橡胶由泰国到中国宜选水运,铁矿由澳大利亚到中国宜选水运,鲜花由温哥华到西雅图宜选公路,集成块由硅谷到渥太华宜选航空。

【答案】 1.A 2.B下图表示四种货物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相关特征。

读图,完成3~6题。

3.适合航空运输的货物是( )A.①B.②C.③D.④4.货物④最佳运输方式是( )A.公路B.铁路C.河运D.海运5.生产布局受交通制约最明显的货物是( )A.①B.②C.③D.④6.2010年初,我国北方大多数地区出现罕见的冰冻雨雪天气,对交通运输造成巨大影响,其中受影响最大的运输方式是( )A.航空B.水运C.公路D.铁路【解析】本题考查了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

结合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从图中可知:①线适合铁路运输;②线适合水运;③线适合航空运输;④线适合公路运输。

我国的交通运输以铁路和公路为主。

雨雪天气将使公路路面积雪,影响车辆的行驶速度,堵塞公路,进而影响货物的运输等,使经济受损。

铁路是有轨交通工具,雨雪的影响不大。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旅行资源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1)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旅行资源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1)

第二章旅行资源(总分值:100分时刻:45分钟)一、选择题(6分×10=60分)2020年“国庆黄金旅行周”,全国119个直报旅行(区)点共接待游客3.02亿人次,实现旅行收入1 458亿元。

①杭州、②银川、③平遥、④五台山、⑤普陀山、⑥华山、⑦武夷山、⑧井冈山、⑨九寨沟、⑩丽江、⑪敦煌、⑫乌镇12个热点地域的日接待量均超过最正确日接待量20%左右。

据此完成1~2题。

1.以下四个热点旅行地中与其他三个明显不同的一个是( )A.③B.⑩C.⑪D.⑫2.以下四个热点旅行地中所在地域水土流失最严峻的一个是( )A.③B.⑩C.⑪D.⑫【解析】第1题,四地中除丽江外,其余均为人文景观。

第2题,四地中平遥位于黄土高原上,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峻的地域之一。

【答案】 1.B 2.A长城是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每一年都吸引着大量的中外游客前去。

据此完成3~4题。

3.长城吸引人的地址主若是( )A.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B.具有非凡的历史文化价值C.具有宏伟的自然形态美D.具有探险猎奇的重要意义4.长城东西延伸6 000多千米,但只有少数地址成为闻名的旅行景区,其缘故可能是( )①不同地段因修建长城的材料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观赏性②要紧受经济距离的阻碍,东部地域距市场近,吸引游客数量较多③交通的通达性不同,只有一些靠近交通要道的景区才可能成为闻名景区④不同的地段具有一样的历史文化价值,因此有相同的非凡性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第3题,长城属于人文景观,具有非凡的历史文化价值。

第4题,长城由于其宏伟而成为一种专门好的旅行资源,但由于交通通达性和距离市场远近的不同,不同地段旅行开发程度有专门大的不同。

【答案】 3.B 4.B5.依照旅行资源的本质属性,一样将旅行资源划分为自然旅行资源和人文旅行资源两种类型。

以下景观同属一种类型的是( )A.布达拉宫、西安碑林、泰山日出B.龙门石窟、漓江风光、黄果树瀑布C.杭州西湖、坝上草原、安塞腰鼓D.青海湖鸟岛、蜀南竹林、椰林风光【解析】A、B、C三项中的布达拉宫、西安碑林、龙门石窟、安塞腰鼓都属于人文景观,杭州西湖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结合,其他的都是自然景观。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课后知能检测1 鲁教版必修2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课后知能检测1 鲁教版必修2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课后知能检测1 鲁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人口自然增长率决定于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高低,三者的相互关系决定了增长模式。

据此回答1~2题。

1.某市人口出生率是0.65%,人口死亡率是0.68%,人口自然增长率是-0.03%,其人口增长模式是( )A.原始型B.传统型C.过渡型D.现代型2.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状况改善的结果B.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C.出生率明显降低造成的D.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解析】第1题,分析数据可知,该市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低,且出现人口负增长,符合“现代型”特征。

第2题,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原因归根结底是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答案】 1.D 2.B下表是非洲和欧洲某年人口增长的相关数据。

读表,完成3~4题。

3.非洲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原始人口增长模式B.传统人口增长模式C.“高—高—低”模式D.“低—低—低”模式4.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水平较高B.人们的生育意愿较高C.资源贫乏,人口合理容量最高D.人们的离婚率较低【解析】从表中的统计数据可知非洲的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属于传统型的人口增长模式,而欧洲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两个大洲人口增长模式的差别与两大洲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水平有关。

【答案】 3.B 4.A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

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

右图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据此完成5~6题。

5.甲市可能是( )A.西宁B.延安C.上海D.广州6.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增长模式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5题,解答该题分两步:第一步根据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数,排除西宁和延安,因为这两市位于西部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依然较高,因此可确定为上海或者广州;第二步根据公式“出生率=出生人口数/人口总数×100%(或死亡率=死亡人口数/人口总数×100%)”,计算出甲市2008年的人口总数是1 383万左右,据此可以确定该市为上海。

课堂新坐标高中地理选修三中图教师用书:第3章 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第2节 含解析

课堂新坐标高中地理选修三中图教师用书:第3章 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第2节 含解析

第二节旅游地点和旅游线路的确定1.掌握在旅游活动中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重点)2.理解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

3.学会收集旅游信息,根据旅游资源状况,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的旅游路线。

(难点、重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查找、收集旅游资料与信息选择旅游线路阅读教材P58~P60,完成下列问题:1.查找、收集旅游资料与信息图书、报刊、广播、电视、国际互联网、旅行社及亲朋好友等处都是获取旅游资料与信息的渠道。

2.选择旅游线路(1)选择旅游线路的基本出发点,是用最少的时间,花最少的费用,获取最丰富的旅游体验,达到最满意的效果。

(2)线路选择①根据经济收入,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和食宿条件。

②尽可能多地将不同性质的旅游景区串联成环形(或多边形)线路,避免行程的重复。

③合理安排时间和活动内容。

④突出主题。

一条成功的旅游线路必须有特色、有主题。

正误判断:(1)收集旅游信息应找旅行社,互联网提供的不准确。

()(2)影响旅游地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人收入。

()(3)一条成功的旅游线路必须是欣赏的景点多。

()(4)旅游交通方式的选择是越快越好。

()【提示】(1)×旅行社、互联网都是获取旅游信息的途径。

(2)×影响旅游地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是旅游者的兴趣和爱好。

(3)×一条成功的旅游线路必须有特色。

(4)×要根据经济收入,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

教材整理2旅游安全及防范措施阅读教材P61~P65,完成下列问题:1.旅游安全是衡量旅游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2.事故原因:主要来源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方面。

(1)自然因素:各种自然灾害尤其是突发性自然灾害。

(2)社会因素:包括战争、恐怖主义、社会动乱、犯罪活动、火灾及旅游设施管理不当等。

3.措施(1)增强安全意识。

(2)消除不安全因素。

(3)控制不安全行为。

(4)加强救援,在发生意外事故时为旅游者提供紧急救护和援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第3单元第2节旅游规划课后知能检测鲁教版选修3
一、选择题
1.下图是张家界景区的风景图,张家界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前往游览,主要是因为它的( )
A.美学价值B.科学价值
C.历史文化价值D.经济价值
【解析】自然风景名胜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具有美学价值。

张家界为自然风景名胜区,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答案】 A
2.秦陵兵马俑中的铜车马“坐镇”有“东方之冠”美誉的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这是它出土30年来首次出马。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原因是( )
秦陵一号铜车马
A.具有举世无双的历史文化价值
B.是自然博物馆和优良的健身场所
C.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D.在地学上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解析】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之所以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主要在于其历史文化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答案】 A
3.下列风景旅游区中,具有较高的地理科学价值的是( )
①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②云南的路南石林③甘肃敦煌的莫高窟④法国的卢浮宫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具体旅游资源的价值的分析能力。

注意题干要求的是地理科学价值。

在自然景观中,一些旅游名胜区往往代表某种典型的地质构造或水文特征。

如我国的泰山、庐山是断块山;桂林山水反映喀斯特地貌;黄山是典型的高山花岗岩地貌;长江三峡是典型的河流峡谷地貌等。

在选项中,科罗拉多大峡谷为流水侵蚀地貌;路南石林是典型的喀斯特景观;莫高窟和卢浮宫则属于人文景观,主要体现历史文化价值。

【答案】 A
4.山西五台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卓越的历史文化价值,但常年游人不足,其原因是( )
A.集群状况不佳B.经济距离远
C.地区接待能力低D.交通不便
【解析】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地区的资源。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距离主要的旅游客源地比较远。

经济距离是指游客从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再返回出发地所用的时间和费用。

【答案】 B
5.旅游资源的价值除了资源的质量外,还表现在( )
A.旅游区内的交通状况
B.旅游区的吃、住条件
C.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
D.景观的特色
【解析】考查旅游资源的评价以及开发问题。

旅游资源的开发,既包括对单项旅游资源的开发,也需要考虑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

有些旅游资源本身质量不错,但无法与其他景点构成景观群,价值也不大;如果所要开发的景点与临近的雷同,其游览价值也会大大下降。

所以只有类型丰富、搭配协调,旅游资源的价值才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答案】 C
6.峨眉山、张家界、九寨沟,作为旅游区,其共同的优势条件是( )
A.旅游环境的承载量大
B.丰富的人文景观
C.便利的交通条件
D.奇丽的自然风光
【解析】峨眉山、张家界、九寨沟都有奇丽的自然风光。

【答案】 D
旅游资源开发受多种外部条件的制约。

据此完成7~8题。

7.“五一”来武汉旅游的人主要来自周围,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有限的
( ) A.旅游容量
B.区位条件和可进入性
C.最优辐射半径
D.旅游经济容量
8.下列关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要考虑旅游交通情况
B.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要考虑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
C.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要考虑旅游资源的最大辐射半径
D.旅游资源所在区域的经济状况也是旅游资源所要评价的内容
【解析】旅游资源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是旅游资源本身的评价的内容,不是旅游资源开发评价的条件。

【答案】7.C 8.B
9.北京故宫最主要的游客来自河北、天津,究其原因是 ( )
A.河北、天津地处故宫的最优吸引半径内
B.河北、天津交通位置的优越性
C.故宫的等级和特色差
D.故宫的旅游容量有限
【解析】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答案】 A
10.北京的雍和宫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但是到北京的游客中,很少有人到雍和宫游览,是因为 ( )
A.可进入性差B.客源市场条件差
C.旅游容量不足D.景观组合状况较差
【解析】雍和宫在景观特征上雷同于故宫,相对于故宫而言,其景观组合状况较差。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1.(2013·青岛模拟)第十一届全运会的主题从“山—水—人”到济南的“泉—荷—柳”,再到变奏的《沂蒙山小调》,山东元素被运用得淋漓尽致。

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请对“一山一水一圣人”线路的开发条件进行评价。

(2)试分析三条旅游线路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相同点?
【解析】第(1)题,“一山一水一圣人”线路开发条件评价应从旅游资源组合状况、交通通达度、地区接待能力等方面入手分析。

第(2)题,三条旅游线路发展旅游业的共同有利条件体现在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交通通达度、基础设施建设及地区接待能力等方面。

【答案】(1)山东的泰山、趵突泉及孔林、孔府、孔庙极具特色,地域组合状况好,旅游价值大;济南、泰安、济宁位置相距不远,地处山东省中部、南部,交通便利;山东经济实力强,地处东部沿海,邻近京津地区,客源市场广阔;旅游地位于城市内,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承载量大,能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需求。

(2)资源吸引力较强,集群状况好;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区域经济发达,市场距离短;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

12.下图为我国部分著名旅游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示旅游资源,美学价值突出的是____________;历史文化价值突出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的是______________。

(2)桂林山水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而成。

游览桂林山水的最佳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西藏游”已经成为国内旅游的热线。

试简述西藏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及其重点防范的负面影响。

【解析】第(1)题,自然山水类景观一般美学价值突出,文物古迹类景观一般历史文化价值高。

泰山首先是座自然山,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色,同时山上留有众多文人墨客、皇室贵族的字画、典故、建筑等,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价值。

第(2)题,桂林地区石灰岩广布,并且石灰岩遇含有酸性的水易溶解,形成喀斯特地貌形态。

第(3)题,重点考查青藏高原的独特特点——高寒,由于高寒使得本地区旅游资源独特,同样由于高寒使得本地区生态脆弱、交通不便、接待能力差等。

【答案】(1)武陵源、桂林山水莫高窟、布达拉宫泰山
(2)石灰岩被流水侵蚀、溶蚀乘船游览
(3)有利:旅游资源游览价值高。

不利:远离客源地;交通通达度仍较低;地区接待能力
较低。

污染环境、破坏文物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