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试用本教案单价、数量、总价_教案2

合集下载

第四单元 单价、数量、总价(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第四单元 单价、数量、总价(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第四单元单价、数量、总价(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单价、数量、总价的定义;2.能够正确运用单价、数量、总价三个概念进行实际问题的解答。

二、教学重点掌握单价、数量、总价三个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三、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运用单价、数量、总价进行实际问题的解答。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的教案和课件;2.学生需要自备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1. 教学活动一:引入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1.教师通过实际例子向学生介绍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2.要求学生自己思考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3.引导学生理解单价是指一个单位商品的价格,数量是指商品的数量,总价是指商品的总价格。

2. 教学活动二:单价和数量的计算1.通过实际例子向学生介绍如何计算单价;2.通过实际例子向学生介绍如何计算数量。

3. 教学活动三:总价的计算1.通过实际例子向学生介绍如何计算总价;2.通过实际例子向学生介绍如何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实际问题的解答。

4. 教学活动四:练习1.提供一些练习题给学生练习,让他们在课堂上互相检查;2.让学生自己找出练习中的错误并进行讨论。

5. 教学活动五: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前面所学的知识点;2.学生自己对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进行总结。

六、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对课堂练习的表现进行评价;2.当学生在练习中表现出较好的理解和熟练运用时,评价为合格。

七、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教师引入了实际例子和练习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同时,学生之间的互相检查和讨论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继续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和课堂参与度。

单价 数量 总价(教案)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单价 数量 总价(教案)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单价、数量、总价——三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用一位数除)一、教学目标1. 通过实际情境和具体操作,让学生认识并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例如计算商品总价、计算单价等。

3. 通过此课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让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如何将单价、数量、总价运用到实际情境中,解决具体的购物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引入环节:(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市场上的商品价格标签,让他们注意到价格标签上标有商品的单价和总价,同时询问学生这两个概念的含义。

(2)学生自由发言,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猜测和预测,教师进行鼓励和引导。

2. 掌握知识点:(1)教师给出具体的商品单价和购买数量,让学生计算购买这些商品的总价,并解释计算过程和原理。

例如,教师可以给出一张商品清单,包括各种商品的单价和购买数量,让学生计算总价。

然后让学生解释他们的计算过程和原理,这样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2)学生通过实例练习,逐渐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不同的练习题,如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等,让学生通过不同的练习形式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例如单价乘以数量等于总价。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这些关系,并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3. 应用练习:(1)教师提供一些实际情境,如购物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例如,计算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需要支付的总价,或者根据总价计算需要购买的数量等。

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在模拟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计算,教师进行指导和答疑解惑。

教师可以轮流参与到各个小组的讨论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单价 数量 总价(第一课时(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单价 数量 总价(第一课时(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单价数量总价(第一课时(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及相互关系;2.培养学生正确的物价观念;3.培养学生进行简单的商业计算的能力;4.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学会计算单价、数量、总价的方法;2.难点:将单价、数量、总价联系起来进行计算。

三、教学内容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小汽车换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2. 自主探究(15分钟)1.学生组成小组,观察教师发放的商品图片,根据图片上的信息填写单价、数量、总价的表格;2.自由讨论各组填写的表格结果是否正确,并解释自己的算法;3.教师搜集各组的答案,进行比对和纠正。

3. 合作探究(20分钟)1.学生按照教师发放的购物清单,组成小组进行购物模拟;2.每组负责一个货物的购买任务,完成购买后填写单价、数量、总价表格;3.各组进行相互核对,教师进行纠正和指导。

4. 讲解(10分钟)教师按照教材内容进行讲解,重点讲解单价、数量、总价的计算方法。

5. 练习(20分钟)1.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计算;2.讲解并纠正学生答案。

四、教学方式本课使用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手段教材、图片、购物清单、工作表、白板、笔等。

六、教学评估1.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并能够准确计算;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商业计算;3.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参与度是否有所提高。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这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和全面地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和相互关系。

同时,购物模拟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但是,有些学生在自主探究环节中表现得比较被动,需要教师在引导上下功夫。

单价 数量 总价(第二课时)(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单价 数量 总价(第二课时)(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单价数量总价(第二课时)(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一、教学目标•给出单价和数量,能够计算出总价。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计算总价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引入今天的教学内容。

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计算总价。

•通过问答方式,回顾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即单价和数量的概念。

2. 讲解总价的计算方法•大班首先通过举例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总价的计算方法,强调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示范几个例子,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点。

3. 练习与巩固•小班进行小组活动,每组5-7人,教师出示商品清单,供多个小组来计算总价;在此过程中,教师有针对性地辅导小组中学生,组长报出结果,检查答案并解析错题,并在日后对相关语言进行学习与善后调整。

•大班进行练习和巩固。

教师设计练习题,提供不同难度的题目,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4. 课堂总结•教师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回答学生疑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点,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五、板书设计商品清单:商品A 10元/个商品B 15元/个商品C 8元/个练习题:1. 商品A买7个,多少钱?2. 商品B买3个,多少钱?3. 商品C买5个,多少钱?4. 商品A和商品B各买2个,多少钱?5. 商品B和商品C各买3个,多少钱?六、思考与拓展•考虑街头摊贩的定价策略: 好吃的苹果1元/个,好吃的香蕉2元/个,顾客问多买一点给折扣,你会怎样回答?。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单价、数量、总价》数学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单价、数量、总价》数学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单价、数量、总价》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能够识别并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能够根据所给的单价和数量计算出总价。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
1.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白板、黑板、彩笔、练习册。

•准备相关知识点的教学课件。

•布置一些与单价、数量、总价相关的问题作为课前思考。

2. 导入新知识
1.让学生回顾和复习已经学过的计算相关的知识点。

2.引出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并举一些例子进行说明。

3. 知识讲解
1.让学生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2.讲解如何根据所给的单价和数量计算出总价。

3.通过例题演示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4. 练习
1.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做一些相关的计算题。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

3.布置相应的练习作业。

5. 归纳总结
1.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点。

2.总结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3.强调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希望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认真思考,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五、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的题目。

2.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更多实际问题中。

单价、数量、总价 (教学设计)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单价、数量、总价 (教学设计)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单价、数量、总价教学目标:1、知道单价的含义。

2、知道“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的关系。

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初步培养运用数学语言、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单价的含义。

教学难点:运用“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认识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1、师:同学们,平时我们经常会去超市买东西,今天老师要带大家逛逛超市,看看会在里面碰到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先说说数量关系式,再列式计算。

(1)每袋大米30元,买2袋一共需要多少钱?(2)每瓶果汁4元,买9瓶一共需要多少钱?(3)22元1包的腰果,买4包一共需要多少钱?(生逐一汇报,媒体出示数量关系式,算式板书)2、师:(媒体隐去3道题目,留下3个数量关系式)(媒体操作:把框里的数量变成单价、数量、总价)×××单价×数量 = 总价小结:像这种1个商品的价格叫单价,问:这里的“一个商品”可以是每袋、每瓶、每包,还可以是什么?可以指什么?你能举一些单价的例子?3、师:商品的个数叫数量,一共需要的钱叫总价。

(揭题)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单价、数量、总价。

刚才的三个数量关系式都能用单价×数量=总价来表示。

二、探究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1、师:昨天小胖和爸爸到超市买了一些食品,收银条上记录了购物情况,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润发超市商品名称单价数量金额冰红茶20元2瓶40元薯片5元3包15元袜子8元2双16元购买件数:7 应付总额:71元付款金额:80元找零:9元单号:63-09960 机号:23时间:12-10-31 20:29 工号:312、师:收银条上有哪些内容呢?(单价、数量、金额)这里的金额就是总价(标注总价)3、这里的20元表示什么意思呢?(一箱冰红茶就是20元就是冰红茶的单价)5元呢?8元呢?4、我们已经知道了单价×数量=总价,观察这张收银条,你能看出单价是怎样计算的,数量又是怎样计算的?用算式验证。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单价数量总价》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单价数量总价》教案、教学设计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练习题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我们来看一下这位同学的练习题,他做得怎么样?大家一起来评价一下。”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
“今天我们学习了单价、数量和总价,它们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这个关系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4.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学习兴趣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单价、数量和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与应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同时,注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认知和心理发展上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逐渐从直观操作转向抽象思维。在此阶段,学生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可能尚未形成明确的数学概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严谨的学习作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态度,做到计算准确无误。
3.爱国主义情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了解我国商品价格体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学会节约资源,从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中认识到节约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哪个同学来说说,你今天学到了什么?觉得这个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单价、数量、总价 第一课时(说课稿)-2022-2023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沪教版

单价、数量、总价 第一课时(说课稿)-2022-2023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沪教版

单价、数量、总价第一课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背景《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是按照国家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全书共十二个单元,涵盖了各种各样的数学知识。

本单元主要涉及单价、数量、总价等概念及其应用。

2.教学目标•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等基本概念;•掌握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学会通过简单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难点:如何将抽象的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2.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学习,加深学生对单价、数量、总价关系的理解;•讨论法:通过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演示法:通过老师的实际演示,让学生看到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3.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老师可以用一个鲜活的例子来引出今天的课程。

比如:某个超市在促销活动中,苹果的原价是5元/斤,现在促销打八折,请问现在苹果的单价是多少?如果我想买两斤苹果,应该付多少钱?(2)学习实践(30分钟)在学生已经了解了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活动设计如下:•分成两组,每一组都拥有自己一块糖果和饼干;•然后老师告诉学生这块糖果的单价是2元,这块饼干的单价是3元,让学生估算这块糖果和饼干的数量;•然后学生开始购买糖果和饼干,老师给学生现金支付,让学生计算总价;•最后老师可以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的购买经历,比较不同的方法和结果。

(3)总结(15分钟)•让学生复述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给学生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来解决;•用小测试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三、教学反思单价、数量、总价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应用性比较强的一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可以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单价、数量、总价》教案

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单价、数量、总价》教案

单价、数量、总价教学内容:书45页教学目标:1、知道“单价、数量、总价”的实际含义;2、掌握“单价×数量=总价”,并推出求单价与数量的另两个数量关系式。

3、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萌发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并运用这组关系式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发现并掌握“单价×数量=总价”这个数量关系式,并运用这个数量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单价、数量、总价这三个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都去买过东西。

作为一名消费者,为保护自己的消费利益,在购物时我们应当了解哪些信息呀?(学生自由交流,有考虑价格的、质量的、安全的),大家说的确实是我们在消费时所要关心的问题。

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价格”方面的内容。

二、探索新知(一)认识单价、数量、总价,概括“单价×数量=总价”出示发票:发票联2004年11月付款户名:希望小学(学生分别从数量栏、单价栏、金额栏、货物名称栏了解购物结果。

)2、认识理解“单价”。

A、看来发票里包含了许多的数学知识。

你知道发票中的“单价”是什么意思吗?(板书:单价)B、是的,每件商品的价格就是它的单价,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单价?(学生介绍学习用品类、服饰类、食品类的物品单价)3、你还有看不懂的吗?谁能帮助解释?(通过学生自己质疑、释疑认识总价金额,并初步感知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板书:总价)4、课件出示:椅子(4把) 衬衣(6件) 彩电(3台)A 、“便民商场”昨天上午卖出这些物品,说说他们卖了多少东西?(板书:数量)B 、你能算出他们卖得多少钱吗?(不给定单价,不能计算总价。

)C 、补充出现单价。

请任选一种商品求出这种商品的总价D 、独立练习E、汇报、交流,并提问你是怎么求总价的? F 、讨论并发现验证:单价×数量=总价。

补充完整板书,齐读数量关系式。

(二)推导“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这两个数量关系式。

沪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单价、数量、总价》教案

沪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单价、数量、总价》教案

沪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单价、数量、总价》教案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p45、46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学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对数量关系一个初步的接触,在学生学习了乘除法的计算基础上,从基本的运算延伸到生活实际中来,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数量关系的教学承载着学生的认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质的飞跃。

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核心概念是单价,学生最难理解的概念也是“单价”。

学情分析: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多的数量关系。

由于他们在生活中能够经常接触到这一类关系,因此对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比较熟悉,只是没有运用到数学课堂中来,而本节课正好给了学生一个把实际生活带进课堂的机会,让学生把生活和课堂联立起来,让学习从生活中来,还学习于生活中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所以我将尽量给学生提供他们熟悉的生活中的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究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

课时学案设计一、情境导入小胖想地干一件大事,请小伙伴们帮忙购物。

小伙伴们说:“没问题!”二、自主学习(认识单价、数量、总价,概括“单价×数量=总价”)他们顺利地买完了东西,我们看看他们买了什么?(地点:收银台)出示收银单:华联超市(36)票号: 0001 机号:0007 收款员:0001 ...........................................................品名单价数量金额(元)鸡蛋(10枚装) 20.00 2 40.00白砂糖 6.00 1 6.00牛奶 3.00 4 12.00淡奶油 10.00 2 20.00蛋糕粉 6.00 3 18.00 ............................................................ 总件数: 12 总计:96.00实收: 100.00 找零: 4.00。

第四单元单价、数量、总价(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第四单元单价、数量、总价(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第四单元单价、数量、总价(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第四单元“单价、数量、总价”。

我们将从教材的第53页开始,学习如何通过单价和数量计算总价,以及如何通过总价来反推单价和数量。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能够灵活运用这一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能够通过这三个量来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们理解总价、单价和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我准备了一些商品的价格标签、计算器和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先给学生们展示了一些商品的价格标签,让他们观察并说出商品的单价和数量。

然后,我提问:如果我们知道了商品的单价和数量,我们能不能算出商品的总价呢?2. 讲解:我然后在黑板上写下“单价、数量、总价”三个词,并解释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我解释说,单价就是商品的价格,数量就是买多少个商品,总价就是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相乘的结果。

3. 练习:我给学生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来解决问题。

例如,“一件衣服的单价是50元,如果你买了3件,那么你需要支付多少钱?”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单价、数量、总价”三个词,并画了一个关系图,展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买了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铅笔的单价是5元,橡皮的单价是3元,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答案:小明一共花了8元。

2. 题目:小红买了一本书和一支笔,书的单价是25元,笔的单价是10元,小红一共花了多少钱?答案:小红一共花了35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他们在练习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一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

但是,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计算时容易出错,所以我在下节课中会重点强调计算的准确性。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单价、数量、总价 沪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单价、数量、总价 沪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教学目标为:•让学生能够使用“单价、数量、总价”的方法计算物品的总价。

•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和综合思考能力。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涉及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内容中“单价、数量、总价”的内容。

三、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能够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和关系。

•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单价、数量、总价”的方法进行计算。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如何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和关系。

•如何通过综合运用实例让学生掌握“单价、数量、总价”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首先,我会通过举几个生活实例来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比如,如果我们想从超市里购买一些水果,我们就需要知道每个水果的单价、数量和总价。

那么,如果我们要购买三个苹果,而每个苹果的单价是2元,那么我们需要支付多少钱呢?步骤二:讲解接着,我会向学生讲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和关系,并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比如,我会让学生想象在超市里购买水果的情景,并通过实际运用让学生计算某些水果的总价。

步骤三:示范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单价、数量、总价”的方法,我会通过示范运算的方式,让学生看到具体的计算过程和方法。

比如,我会列出一个具体的计算例子,然后让学生一起模仿我的运算过程,并与我一起对比答案。

步骤四:练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单价、数量、总价”的方法,我会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练习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际练习来巩固所学的内容。

比如,我会布置一些练习题目,然后让学生自行尝试解答,最后再与我一起对比答案。

步骤五:总结最后,我会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知识点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理解。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多加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口算能力和综合思考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际教学过程,我发现学生们在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和关系时还是存在一定难度的。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单价、数量、总价》数学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单价、数量、总价》数学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单价、数量、总价》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2.能够用数学符号表示单价、数量、总价;3.能够计算不同商品的单价、数量、总价;4.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2.能够用数学符号表示单价、数量、总价;3.能够计算不同商品的单价、数量、总价。

教学难点1.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单价单价是指商品的每个单位的价格,用符号“p”表示。

例如,一瓶牛奶的单价是2元,表示每瓶牛奶的价格为2元。

2. 数量数量是指买了多少个商品,用符号“n”表示。

例如,买了3个苹果,表示数量为3。

3. 总价总价是指买了商品所花费的钱数,用符号“P”表示。

总价等于单价乘以数量,即:$$ P = p \\times n $$例如,如果一瓶牛奶的单价是2元,买了3瓶牛奶,那么总价为6元。

4. 计算实例【例】小明去超市买了2袋薯片,每袋薯片的价格是3元,求小明买薯片的总价。

解:单价p=3元/袋,数量n=2袋,总价$P=p \\times n=3 \\times 2=6$元。

因此,小明买薯片的总价是6元。

教学方法1.TBL(教师讲解 + 学生讨论 + 组内合作)教学法;2.PBL(问题驱动学习)教学法。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5分钟)1.引入“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2.举例子,让学生感受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

2. 讲解单价、数量、总价的计算方法(10分钟)1.讲解单价、数量、总价的符号表示;2.用数学公式表达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3.通过实例演示计算单价、数量、总价的方法。

3. 分组讨论与合作(15分钟)1.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4-5人;2.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自行设计购物清单,计算不同商品的单价、数量、总价;3.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相互交流,提高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4. 总结归纳(10分钟)1.随机选几组学生报告本组讨论的结果,展示他们的购物清单;2.整合每组的讨论结果,总结归纳单价、数量、总价的计算方法;3.总结不同商品单价、数量、总价计算的一般规律。

最新沪教版三年级上册《单价、数量、总价(2)》教学设计

最新沪教版三年级上册《单价、数量、总价(2)》教学设计
3)反馈交流
雪碧的单价×一箱雪碧的数量=一箱雪碧的总价
雪碧的单价×一车雪碧的数量=一车雪碧的总价
4)小结:根据问题选择适当的条件,建立正确的数量关系。
说说你读到的信息。
根据问题选择条件,解决问题。
1)5×12
2)5×100
由一组练习在提供给学生更为丰富的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掌握一般方法,并进一步深化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已知……,求……。
数量关系是……。
第二环节
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1、筛选条件,解决问题:
每瓶雪碧5元钱,1箱可装12瓶雪碧,超市运来一车雪碧刚好100箱。
问题一:1箱雪碧要付多少钱?
问题二:1车雪碧要付多少钱?
1)你读到了什么信息?
①雪碧的单价
②一箱雪碧的数量
③一车雪碧的数量
2)选择什么条件,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复习
快速口答:
1、()件商品的价钱叫它的单价。
2、买3件衣服花的钱可以看成()。
3、10元钱买5本练习本,分别可以看成是()和()。
读句子,填空
复习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第一环节:
梳理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
1、创设情境,激发需求:
学校买了4个排球,每个排球60元,?
教学内容
单价、数量、总价(2)
教时
第四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会用常见数量关系的术语去分析有关问题,并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2、初步培养运用数学语言、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会用常见数量关系的术语去分析有关问题,并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单价、数量、总价 第一课时(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沪教版

单价、数量、总价 第一课时(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沪教版

单价、数量、总价第一课时(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沪教版一、知识点概述本课时主要教学内容是单价、数量、总价,是数学三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时。

单价、数量、总价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概念,在购买商品、买菜、付款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目标1. 必会1.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定义,会将它们相互转化;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够正确选择单价、数量、总价等计算方法;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单价、数量、总价的知识。

2. 选学1.了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2.能够使用计算器进行初步计算。

三、教学重点1.单价、数量、总价的定义;2.单价、数量、总价的相互转化方法;3.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单价、数量、总价的知识。

四、教学难点在实际问题中正确选择单价、数量、总价等计算方法。

五、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1)单价、数量、总价的定义单价:一件商品的价格叫做单价。

数量:购买商品的数量叫做数量。

总价:购买商品的总价叫做总价。

同时,单价和数量相乘得到总价。

例如:如果一件商品的单价为10元,购买了5件,那么总价为10×5=50元。

(2)单价、数量、总价的相互转化方法单价、数量、总价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其中任意两个数已知,就能求出第三个数。

举例:一件商品的单价为10元,总价为50元,则数量为50÷10=5件。

(3)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单价、数量、总价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单价、数量、总价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购买物品、付款、购买食材等等。

2. 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通过讲解概念、例题演练,以及综合训练三个环节来完成。

3. 教学流程(1)概念讲解通过语言文字、图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定义。

(2)例题演练通过老师的带领,让学生逐步掌握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相互转化方法。

例题演练不宜过多,数量不宜过大,要符合学生理解的能力。

(3)综合训练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完成相关的综合练习。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4.5 用一位数除(单价 总量 总价)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4.5 用一位数除(单价 总量  总价)教案

单价、数量、总价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试用本)三年级第一学期第45页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生活用语体悟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掌握这三个数量的概念。

理解并掌握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

能灵活运用“单价、数量、总价”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技能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喜悦。

教学重点:掌握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应用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课堂引入,回忆学前知识老师:同学们请用以前学过的本领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解决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二、情景引入,学习概念前几天啊,学校让老师采购一些学习用品,我今天我准备去财务室报销了,哎呀!不好了,报销单上都是墨汁,这该怎么办啊,同学们你们快来帮帮我,能否把这张报销单还原到原来的样子?1、学生观察报销单2、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学习任务报销单报销人:姚老师日期:2012.11.**3、汇报交流谁能来告诉我还原后的结果,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还原的?学生个别回答份总数量关系教师张贴板书3、总结:同学们,像这样每本本子2元,每支铅笔3元,每块橡皮1元这些原来份总关系中的每份数在购物问题中叫做单价,我们也把买了5本本子,7支铅笔和10块橡皮这些这些原来份总关系中的份数在购物问题中叫做购买的数量,最后我们得到的总数在购物问题中叫做总价。

(出示中表格的下方,并用手势表示原来名称与现在名称之间的关系。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来研究购物问题出示课题:单价、数量、总计5、练习课前要求同学们有一次到超市的购物体验,你们已经把购物的照片上传给我了,我现在随机抽出几张,抽到是谁购物的照片,就请你要用刚才我们新学的名称来汇报你的购物过程。

其余的同学们,你们可要仔细聆听了,平且在你的表格中记录下你所听到的信息。

学生独立完成,(先互相学着说,再抽取)两两核对,由于新学【设计意图:这张购物单来源于生活,所以学生很容易知道其中的意义,但是教师在课堂中一定要有明确的数学语言带给学生,把生活中的语言变为数学语言,让学生能够在下面的课上清晰明白的说出这三个数量。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单价、数量、总价沪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单价、数量、总价沪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单价、数量、总价沪教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关于单价、数量、总价的内容,沪教版教材。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第三章的第一节,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习,学生们能够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它们来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它们来解决问题。

难点是学生们如何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我准备了一些实物商品和计算器。

学生们需要准备笔记本和笔,用来记录和计算。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利用黑板来进行板书设计。

我会将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公式写下来,并用图形或者图表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以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学习,我认为学生们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运用它们来解决问题。

但在实际应用中,仍有一些学生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和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提供实际的例子和练习题,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进行拓展延伸,例如自己设计一些有关单价、数量和总价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这就是我对于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关于单价、数量、总价的内容,沪教版教材的分享。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细节需要特别关注。

对于教学内容的把握,我选择了沪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章的第一节,这是教学的关键点之一。

本节课的核心在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这是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基础。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单价、数量、总价》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单价、数量、总价》教案

单价、数量、总价教学目标:1、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2、知道“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的关系。

3、能用数学语言表达数量之间的关系。

4、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知道“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的关系。

2、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单等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超市里有好多的商品,你能看懂这个标价吗?【出示一件商品的标价】板书:2.00元/罐这个标价表示每罐2元2、出示商品的标价,请同桌互相说一说(同桌合作)小结:这些都是一包、一杯、一双、一个的商品的价格,数学上我们给它个名称叫做单价。

【板书:单价】,[ 设计意图:通过看物品的标价,了解单价的含义。

]二、新授1、认识单价、数量、总价拿出你的收银条,找一找各商品的单价。

带着这几个问题继续观察收银条:你买了什么商品?这个商品买了几件?这个商品要多少元?我们把商品的件数、个数叫做“数量”【板书:数量】追问:金额12.00表示什么?这里的金额就是买这类商品一共需要多少元?叫作总价【板书:总价】小结:一件商品的价格叫单价,商品的件数叫数量,买这种商品一共需要多少元叫作总价。

练习:课堂即时检测:选项练习(学生单独操作平板,及时反馈)1块巧克力的售价是25元,买8块这样的巧克力需要200元。

一支毛笔的价钱是9元,288元可以买32支。

小胖要买6个足球,每个足球23元,一共需要多少元?200元可以买多少桶20元的爆米花?[ 设计意图:选项练习,巩固对单价,数量,总价的认识。

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介入,也使即时学习情况的反馈成为可能。

]2、探索“单价”、“数量”、“总价”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单价、数量、总价-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单价、数量、总价-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2.通过实际生活例子,掌握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3.能够用基本的算法解决单价、数量、总价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2.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掌握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联系;3.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算法,解决单价、数量、总价相关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材:《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2.黑板、粉笔、教具:小白鼠、豆子、墨水;3.教案、练习册、数字卡片。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1. 导入新学习内容老师拿着一张报纸,向学生展示这张报纸上的两个商品“墨水”和“白鼠”,将这两个商品的单价、数量、总价都列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尝试去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

2. 知识讲解与探究1.讲解单价概念单价是指一个商品的价格,它是有一个固定的数字来表示的,比如我们店里卖的墨水,单价是10元。

2.讲解数量概念数量是指商品的个数,比如说我们有5瓶墨水,那么墨水的数量就是5。

3.讲解总价概念总价是指商品数量乘以它的单价,比如说5瓶单价为10元的墨水,那么它们的总价就是50元。

3. 探究过程设计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放豆子和数字卡片,让学生尝试用豆子来模拟墨水的数量,数字卡片来模拟单价,并让他们计算出所有豆子的总价。

然后让学生换算卡牌和豆子的数量,再次计算出总价是否和前一次相同。

最后请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互相交流并讨论总结。

4. 拓展练习让学生拿出练习册进行第二章第六节的训练“算算看”,教师巡视课堂,指导与答疑,及时纠正学生错误,引导他们学会思考。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单价、数量、总价三个概念的定义,以及实现它们之间相互转换的方法,这也是数学在现实中的一个基础应用。

六、课后反思经过这次教学,我认为学生基本掌握了单价、数量、总价的基本知识,并能够通过实际生活情景来理解它们之间相互的转化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价、数量、总价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初步理解并掌握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数量关系式。

2.初步培养运用数学语言,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基本数量关系,会求单价、数量及总价。

【教学难点】
单价、数量、总价实际意义的建构。

能运用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数量关系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超市情景图。

2.这是哪里啊?我们刚刚过完了哪个节日啊?在国庆的时候,很多超市都有大降价的活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些商品。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单价、数量、总价
1.从这些商品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2.生反馈。

3.我们观察一下这些商品的信息,它们都是1份商品的价格。

这里的1份可以是1包、一瓶、一套……
4.在国庆假期中小胖和他的小伙伴们都趁这个降价的好时机去超市买了自己喜欢的商品,想知道他们买了什么吗,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小胖买了什么?(3包薯片)
他买了几份?(3份)
谁来帮他算算3包薯片总的价格?(5×3=15元)
你为什么想到用乘法?(1包5元,3包就是3个5所以用乘法。


几个几用乘法。

……
5.(出示表格)看来我们的小伙伴在国庆节期间买了不少的东西。

观察一下这张表格,你能不能给一份商品的价格、几份、总的价格起一个简短好记的名称,和你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

(一份商品的价格可以叫单价,几份可以叫数量,总的价格可以叫总价。


6.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单价、数量、总价(揭示课题)
7.谁再来说说什么是单价。

(二)探究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1.认识了单价、数量、总价之后,请你观察一下表格中,每一行的单价、数量、总价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2.小结:单价×数量=总价(板书)
3.在国庆假期的时候,不仅超市有促销活动,体育用品商店也有大减价的活动,热爱运动的小胖当然不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那他在购物的时候又会遇到什么数学问题呢?
羽毛球1个7元,35元能买几个?谁来帮小胖解决,说说你的算式?
(35÷7=5(个))
你为什么想到用除法做?
(因为要求35里有几个7.)
这里的35,7,5分别表示什么?
谁来帮小胖解决第二个问题?
观察一下这两组算式,单价、数量、总价之间还有着怎样的关系?
小结:总价÷单价=数量
4.小胖在回去的路上碰到了小巧,小巧想知道一个篮球多少元?
小胖为了考考小巧,他是这么回答的?谁来帮小亚解决?
(140÷2=70(元))
你为什么想到用除法?
(2个篮球的单价是一样的,也就是把140平均分成2份。


平均分成几份我们用除法算。

观察一下这两组算式,单价、数量、总价之间还有着怎样的关系?
小结:总价÷数量=单价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单价、数量、总价,通过我们的探究,我们发现了这三者之间的三个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