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加乘减》教学设计[定稿]
二年级数学上册乘加乘减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乘加乘减教案二年级数学上册乘加乘减教案3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上册乘加乘减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数学上册乘加乘减教案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9页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1,2的乘法口诀并能应用口诀口算1,2的乘法算式。
2、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类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初步感受乘法口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教师出示例1的情境图教师:小兔家来客人了,看,小兔正在干什么?学生:正在摆筷子。
教师:你还看到了什么?学生1:小兔正在数有几根筷子——1双2根、2双4根……9双18根。
学生2:桌子上摆了8双筷子,小兔的手里还有1双筷子,一共有9双筷子。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你在家里也摆过筷子吗?今天我们也来摆一摆,好吗?二、探究新知1、摆一摆,填一填教师: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筷子,1双1双地摆,一边摆,一边说出摆的双数和一共的根数。
学生操作小棒后,教师出示例1下面的表格。
教师:小兔把它摆的筷子的双数和筷子的根数列成了表格,你能帮它填完整吗?学生填写书上的表格后,抽学生说一说7双筷子有多少根,是怎么想的。
教师:根据刚才摆筷子的过程,你能用算式来表示2双、3双 (9)双筷子有多少根吗?(1)学生独立写出算式。
(2)小组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2+2=42+2+2=6……2+2+2+2+2+2+2+2+2=182、列乘法算式,编口诀教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教师:你们能把这些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试一试。
学生写,写后展示:2×2=42×3=6……2×9=18教师:这些乘法算式的积,你是怎样得到的?教师:还有一种方法,你想知道吗?那就是利用乘法口诀来算。
4.2.3《乘加乘减》(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
4.2.3《乘加乘减》(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乘加乘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乘加乘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乘法口诀,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 通过实例引入乘加乘减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发现乘加乘减的特点和规律。
- 引导学生总结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并举例说明。
-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应用- 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交流、互助,共同解决问题。
4. 总结提升-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加乘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乘加乘减,记录下来,下次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探究新知、实践应用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乘加乘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合作意识,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4.2.3《乘加乘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从乘法口诀的复习过渡到乘加乘减的学习,并确保学生能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生活化的情境来引入新课,例如,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购物场景,让学生用乘法口诀计算购买多个相同物品的总价,然后提出如果再买一些其他物品,总价该如何计算的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乘加乘减(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
教案:乘加乘减课程名称:数学二年级上册课程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乘加乘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乘法和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提问:我们在进行乘法运算时,如果遇到加法或减法,应该如何处理呢?二、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1. 讲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即在进行乘法运算时,遇到加法或减法,需要先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再进行乘法运算。
2. 通过示例演示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如:3 × (4 2) - 5 × (6 - 2)。
3. 引导学生进行乘加乘减的练习,巩固运算方法。
三、乘加乘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2.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确定需要使用的运算方法。
3.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并互相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
四、总结和布置作业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乘加乘减的运算。
教学评价:1.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2. 在课后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教学资源:1. 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的讲解PPT。
2. 乘加乘减的练习题和答案。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并通过实际问题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
在课后,要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他们的掌握情况,并进行教学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乘加乘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在数学教学中,乘加乘减的应用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它不仅考察学生对乘加乘减概念的理解,还考察了他们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乘加乘减小学数学教案
乘加乘减小学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加乘减的概念:乘加乘减是指在四则运算中,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运算。
2. 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乘加乘减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乘加乘减的需求。
2. 采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自主总结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乘加乘减的需求。
2. 新课讲解:介绍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举例讲解。
3. 课堂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5.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自主总结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巩固知识点。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2. 评价内容:a. 学生对乘加乘减概念的理解程度;b. 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c.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d. 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包含乘加乘减概念、计算方法及实际应用的教学PPT。
2. 练习题库:设计不同难度级别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3. 教学素材:收集与乘加乘减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导入和课堂讨论。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第3-4课时:通过练习题巩固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3. 第5-6课时:小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
4. 第7-8课时:总结提升,布置课后作业。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精选6篇)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乘加乘减》教学设计(精选6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乘加乘减》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义教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6页教材分析:本课内容编排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也就是当若干分中有一份与其他份的数量不同时,可以先用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再加上不同的数也可以假设每份都相同,用乘法算,再减去所多部分。
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由于观察、思考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让他们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体验策略的多样化。
本课的主题图是十分不错的教学资源。
把它稍作修改,做一个动态课件,小熊从4x4个玉米中掰走一个。
这样不但能让学生想到用乘加的方法来列式,更能让学生容易想到乘减的方法来列式。
学情分析:此时学生已初步认识了乘法,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感受了乘法运算的意义,并初步具有了用乘法来计算的意识。
这样从学生已有的认知起点出发,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切入点,为学生提供了可观察、思考的素材,易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1、学生能在具体情境自主解决乘加、乘减问题,建构乘加、乘减问题的模型,形成基本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和算理,能正确地计算。
2、学生能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感受、体验、探索的过程中,体会“乘加、乘减”这一问题模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联系生活经验解释连乘的模型,增强探索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建立乘加、乘减的模型,掌握乘加、乘减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乘加、乘减问题的建模过程及模型内化和解释。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6篇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6篇《乘加乘减》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乘加乘减》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页。
教学目标:1、通过小动物们重建家园的情境中的信息,探索乘加、乘减两步计算问题的解题思路。
2、培养学生们提出问题和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探索解决乘加、乘减两步计算问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准备:多媒体、学具等。
信息:1.每次搬4块,已经搬了5次,还剩24块没搬。
2.共有16只小兔,每4只小兔住一间房,已经建好3间。
学生:准备:本子,笔,学具。
教学过程:活动一:谈话导入、提出问题师:上节课,我们知道森林里发生了水灾,小动物的家被洪水冲垮了。
他们在忙些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去看看。
(课件出示信息图)谁能说说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呢?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师:这么多数学信息,主要说了哪几件事?关于小熊搬砖盖房子的信息都有哪些呢?(每次搬4块,已经搬了5次,还剩24块没搬)这位小朋友信息找得很准确,谁能把小熊搬砖的信息再大声说一遍呢?关于小兔盖房子的信息又有哪些呢?谁能把小兔子盖房子的信息再大声说一遍?师边指边说:信息经过这样分类整理,是不是就更清楚了呢?当遇到信息较多时,我们就应该像刚才这样把信息进行分类整理。
我们一起读一读小熊搬砖的信息,想一想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块砖?”这个问题有点难,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活动二解决问题1同学们看这个问题你们会解决吗?先在练习本上试着做一做!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老师发现很多小组的同学讨论好了,哪个同学愿意代表小组交流一下?实物投影:生交流算式:4×5=20,20+24=44师:能和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生:生指算式:4×5=20我先求已经搬了多少块砖。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4篇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乘加乘减教学设计4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乘加乘减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知道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二)过程与方法在计算乘加、乘减式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运用乘法口诀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数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乘法口诀的实用价值,培养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
二、目标解析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初步认识了乘法,掌握了1~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掌握它的运算顺序。
同时,一方面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对前面所学习的乘法口诀进行练习,缓解记忆乘法口诀的压力;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生认识同一组乘法口诀中两句相邻乘法口诀之间的关系,掌握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为后面学习6~9的乘法口诀做好方法上的准备。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知道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加、乘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1.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1)出示教材第46页情境图: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学生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2.引出问题,导入新课。
这些问题都可以用一道乘法算式来解决吗?哪个问题不行?引出问题:4匹木马上一共坐了多少人?【设计意图】鉴于学生在上这节课之前,已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掌握了1~5的乘法口诀,所以本课仍以“游乐园”情境为基础,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方面复习了用1~5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另一方面又发现了只用乘法无法解决的问题,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乘加、乘减”的教学呼之欲出。
《乘加乘减》教案范文
《乘加乘减》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1.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方法,发现乘加乘减的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本节课以教材《乘加乘减》为蓝本,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和应用。
2.2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加减法和乘法的知识,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运算能力,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探索中掌握乘加乘减的3.2 直观演示法教师利用教具、图片等直观材料,生动形象地展示乘加乘减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3 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入乘加乘减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讲解新知教师讲解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并通过例题演示,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4.3 巩固练习教师设计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乘加乘减的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4.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乘加乘减的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教师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5.2 练习成果教师批改学生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乘加乘减知识的掌握程度。
5.3 课后反馈教师通过与学生、家长的交流,收集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知识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乘加乘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的优惠计算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6.2 思维拓展教师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乘加、乘减应用题》教案设计
《乘加、乘减应用题》教案设计第一章:引入乘加、乘减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
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引入乘加、乘减的概念,通过具体例子解释其含义。
讲解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强调先乘后加(减)的原则。
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时计算总价等。
1.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具体例子,帮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
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乘加、乘减概念的理解程度。
通过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乘加、乘减运算顺序的掌握情况。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惑。
第二章:简单的乘加、乘减问题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解决简单的乘加、乘减问题。
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讲解如何解决简单的乘加、乘减问题,通过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引导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团队合作完成任务的数量等。
2.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具体例子,让学生跟随步骤解决乘加、乘减问题。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解决乘加、乘减问题的能力。
通过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乘加、乘减运算的掌握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惑。
第三章:复杂的乘加、乘减问题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解决复杂的乘加、乘减问题。
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解决复杂的乘加、乘减问题,通过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引导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折扣等。
3.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具体例子,让学生跟随步骤解决复杂的乘加、乘减问题。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表内乘法(一):乘加乘减》
二年级上册数学《表内乘法(一):乘加乘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并准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解决乘加乘减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理解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2.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2.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尝试,勇于挑战。
教学重点•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理解运算顺序。
•能够准确计算乘加乘减的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避免在计算过程中出现混淆。
•解决涉及乘加乘减的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乘加乘减的例题、练习题等)。
•黑板或白板及书写工具。
•乘法口诀卡片(用于复习和巩固)。
教学结构设计1.复习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复习乘法的概念和乘法口诀,确保学生已经熟练掌握。
•创设生活情境,如购买水果的场景,引入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运算。
2.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由于本节课不涉及生字识记,此环节可省略。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乘加乘减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3.整体感知理清层次•讲解乘加乘减的基本形式,如“先乘后加”、“先乘后减”等。
•通过具体例题,让学生感知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4.教学活动•示范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例题,详细讲解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答练习题,加深对乘加乘减的理解。
•互动游戏: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实际应用:引导学生将乘加乘减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总结拓展•总结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强调先乘后加减的原则。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乘加乘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鼓励他们尝试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表内乘法(一):乘加乘减》一、乘加乘减的概念先乘后加 / 先乘后减二、计算方法示例:3×2+4 = 6+4 = 104×3-2 = 12-2 = 10三、运算顺序先乘后加 / 先乘后减四、实际应用(展示一些实际问题的例子)五、总结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能够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课后反思•反思学生对乘加乘减的掌握情况,是否能够准确理解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乘加、乘减》(教案)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乘加、乘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意义和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加、乘减的意义。
2. 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
3. 乘加、乘减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的意义和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乘加、乘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乘法的意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学习(1)乘加的意义和运算方法通过实例引入乘加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乘加的意义,并掌握乘加的运算方法。
(2)乘减的意义和运算方法通过实例引入乘减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乘减的意义,并掌握乘减的运算方法。
3. 操练巩固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乘加、乘减的意义和运算方法。
4. 实践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加、乘减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反馈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和反馈。
五、作业布置1. 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2. 家长协助孩子,用乘加、乘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课后要及时反思教学效果,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意义和运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
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不仅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在学习乘法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因此,对于这个重点细节,我们需要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一、乘加的运算方法1. 乘加的定义:乘加是指将两个数相乘,然后将结果与另一个数相加的运算。
2. 运算顺序:在进行乘加运算时,需要先进行乘法运算,然后再进行加法运算。
例如,对于表达式3×4 5,先计算3×4=12,然后将结果12与5相加,得到最终结果17。
小学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教案(5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教案(5篇)第一篇:小学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教案小学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教案详细介绍:【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6页例5。
【教学目标】1.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能正确进行计算。
2.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用多种方法计算乘加、乘减,实现算法多样性。
4.培养学生的友好合作意识、探究精神。
5.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节课就紧紧围绕这一理念,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尊重学生的自我发现和与众不同的方法,鼓励创新思维,用恰当的评价为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和谐地发展。
一、激趣引入,巩固旧知教师出示小熊图片并贴到黑板上,亲切地说:瞧,多可爱的第1 页小熊啊,今天就和小熊一起走进数学乐园吧!来,先和小熊做个对口令的游戏。
1.对口令:2、3、4、5的乘法口诀。
(有节奏地进行对口令:师生对、生生对)小熊还想用几道题来了解一下咱们班谁是聪明孩子呢。
2.口算:33=42=(计算前两题时,要说说用的是哪句口诀。
)23=54=14=34=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我们和小熊到它的农庄科技园去参观。
1.图1(在板书上画简笔画):(4棵玉米,每棵结3个)请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列式:34=43=3333=2.图2:小熊掰走了一个。
请学生结合图意提出问题:还剩几个玉米?怎样解决?小组商量讨论。
可以借助学具。
学生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聆听学生的不同想法。
列式:12-1=3332=332=43-1=233= 如果学生列出最后一个算式,告诉学生要先算乘法。
人教版乘加乘减教案
人教版乘加乘减教课设计【篇一: (最新 )人教版乘加乘减教课设计】【篇二:《乘加、乘减》教课设计】第一课时:乘加、乘减教课内容:教材p10 -- p11 “小熊购物”教课目标:知识与技术:1、经过“小熊购物”的情形,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指引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联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先乘后加减的运算序次,领会到书写与生活实质的亲近联系。
感情态度价值观:培育学生书写规范,计算仔细的优异习惯。
要点难点:指引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序次。
教具准备:口算卡、多媒体课件教课过程:一、复习1、口算。
(开火车)2、观察下边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6+5-18 45-18+20(指名口答,指引学生认识:只有加、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的序次计算。
)二、探究新知出示 p10 主题图,指引学生观察。
1、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信息。
提出问题:若是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品?每种食品的数目不限。
(指名口述自己的想法,教师选学生提出此中一个问题,如:买 4 个面包和 1 瓶饮料需付多少钱?)2、解决问题。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3)指引学生用脱式计算。
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谈论: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
(板书)=12+6 =6+12=18 (元) =18 (元) (ps :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答:该付18元。
1、试试独立解决(1)发问:有 20 元,买 3 包饼干应找回几元?(2)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谈论。
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方法解答。
=20-12=8 (元)答:应找回 8 元。
(3)要点谈论解法 b。
算式中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状况下,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认识:在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两步计算的式题中,应先算乘法,在算减法。
乘加乘减小学数学教案
乘加乘减小学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乘加:两个数先乘后加的运算,如2×3+4。
2. 乘减:两个数先乘后减的运算,如5×4-2。
3. 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分配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难点: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
2. 采用情景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乘加乘减。
3. 采用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
五、教学准备1. 准备乘加乘减的练习题和实际问题。
2.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课堂导入】1. 教师通过讲解乘加乘减的定义和例子,引导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一些简单的乘加乘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1. 教师通过讲解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步骤。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一些乘加乘减的练习题,加深对乘加乘减的理解。
【课堂实践】1. 教师创设生活情境,提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教师巡回指导。
【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乘加乘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尝试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能力。
六、教学过程【课堂导入】1. 教师通过讲解乘加乘减的定义和例子,引导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一些简单的乘加乘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新课讲解】1. 教师通过讲解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步骤。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一些乘加乘减的练习题,加深对乘加乘减的理解。
数学教案-乘加乘减(精选2篇)
数学教案-乘加乘减(精选2篇)-乘加乘减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们学会乘加、乘减的简单应用题的解答方法.2.提高学生灵活思维的能力.3.渗透“在解决一个问题时,要从多种角度去考虑”的观点.教学重点掌握乘加、乘减的实际意义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乘加、乘减的实际意义和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1)2+2+2+2+3=(2)2×4+3=3+3+3+1=3×3+1=2.问:这两组口算题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联系?二、新授1.引入新知(教学例5)出示实物教师依次摆出下面物体(也可以用磁贴代替)摆一个盘子,然后在这个盘子里摆上3个桃子.如此重复3次.再摆一个盘子,在这个盘子里摆上2个桃子.问:谁来说说,老师都摆了些什么,是怎么摆的?问:谁能根据老师摆的这些物体,提出一个问题?(可以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一共有多少个桃子?)问:这个问题可以怎么解答?(讨论)(3+3+3+2=3×3+2=)分别说说这两个算式的意思,请你与周围的同学一起评价一下,这两个算式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3×3+2=这个算式里,先算的3×3表示什么意思?(生:先算的3×3表示前三个盘子里共有多少个桃子.)2.发展提高(教学例6)(1)出示例6 4×3-2=(2)提问这个算式应该先算哪一步?(这个算式应该先算4乘3这一步.)这个算式该怎么读?(这个算式读作:4乘3的积,再减去2,差是多少?)(3)讨论:这个算式你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解答?(方法一:先算4乘3得12,再用12减去2得10.方法二:还可以先算4乘4得16,再用16减去2,再减去4 ,也就是用16减去6得10.方法三:还可以先算4乘2得8,再加4减2,也就是用8加2得10.)3.初步归纳问:我们刚才所学习的这两个例题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相同点:每一道题都有两步;每一道题都是先做乘法.不同点:例5是乘加的两步题,例6是乘减的两步题.三、巩固练习1.3×2+3=4×3+4=3×2-3=4×4-9=2.(1)3和2相乘是,再加17得.(2)4个3想8加是,再减5得.(3)一个因数是4,一个因数是2,积是,再加25得.四、归纳质疑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布置作业(略)板书设计乘加乘减例5 桃子图例6 4×3-2=一共有多少个桃?3+3+3+2=11 3×3+2=11数学教案-乘加乘减篇2乘加乘减[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数学一年级下册P77—78;[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感受乘加乘减算式的具体的意义及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地运算;2、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展探索、合作的能力,并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学重点]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 ]理解乘减的算理,并进行乘加乘减间的改写;[教学准备]主题图、桃子图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那么你们通常都养些什么小动物呢?你能猜一猜小明最喜欢养什么小动物吗?(学生尽情的猜)他究竟养的是什么小动物呢?让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出示主题图)二、探索新知,弄清算理1、引导观察,提出问题;(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把你知道的同你同桌说一说;(2)再指名说一说;(3)你能根据图中知道的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充分发表后小结为:一共养了多少条金鱼呢?2、指导列式,交流算理(1)要求一共养了多少条金鱼?用算式怎样表示出来?(2)学生独立思考,也可同桌交流;(3)指名汇报交流各种算法;根据学生回答板书:①数数;② 4+4+4+2=③4×3+2=④4×4-2=(这里可以追问是怎么想的?再多指名说说进一步理解乘减的意义)⑤引导学生给③、④式起名;(板书:乘加乘减)(4)这些算式你会算吗?请选择一道你喜欢的算出它的结果;(5)交流算理;这里着重对乘加乘减要让学生多说说运算的顺序;3、整理强化,小结算法。
乘加乘减(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
乘加乘减(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荣幸与大家分享我在202320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乘加乘减教案。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教材P35的3.2乘加乘减。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难点: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水果店的情景,让学生观察水果店里的水果和价格标签。
引导学生发现,如果要买3个苹果,每个苹果的价格是5元,那么总共需要支付多少钱?2. 讲解乘加乘减(10分钟)在黑板上展示上述例子,讲解乘加乘减的概念。
引导学生理解,如果要买3个苹果,每个苹果的价格是5元,那么总共需要支付的钱数就是3乘以5,即15元。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一些乘加乘减的例题,如:小明有2个篮球,每个篮球可以拍5下,一共可以拍多少下?引导学生运用乘加乘减的方法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乘加乘减的练习题,如:小华有3个足球,每个足球可以踢10分钟,一共可以踢多少分钟?5. 小组合作(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乘加乘减:概念: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运算方法:乘以相同加数的个数。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题目。
2.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运用乘加乘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做饭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们在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上没有困难,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学生仍然需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数学教案-乘加乘减
数学教案-乘加乘减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法则。
2.能够熟练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乘加乘减的计算法则2.乘加乘减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乘加乘减的计算法则及应用2.教学难点:乘加乘减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了乘法,那么大家知道乘法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吗?生1:可以计算物品的总价。
生2:可以计算长度、面积等。
师:很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乘加乘减,这可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
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乘加乘减的计算法则和应用。
第二环节:讲解乘加乘减的计算法则师:我们先来看一下乘加乘减的计算法则。
所谓乘加乘减,就是指在计算过程中,既有乘法又有加法或减法的运算。
例如:3×4+5,这个式子里既有乘法又有加法。
师: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计算呢?生1: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生2:不对,应该先算加法,再算乘法。
师:同学们,正确答案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这是乘加乘减的计算法则之一。
同理,如果是乘减,也是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第三环节:讲解乘加乘减的应用师:我们来看一下乘加乘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请大家看这个题目:小华有3个苹果,小明有4个苹果,小刚有5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生1:3+4+5=12生2:不对,应该是3×3+4×4+5×5=50师:同学们,正确答案是3+4+5=12。
这是一个简单的加法问题,但如果我们把这个问题变成乘加乘减呢?小华有3个苹果,小明有4个苹果,小刚有5个苹果,他们每个人又分别得到了2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生1:3×2+4×2+5×2=26生2:不对,应该是3+4+5+2×3=20师:同学们,正确答案是3×2+4×2+5×2=2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定稿)
执教:黄联香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能正确进行有关的计算。
2、用多种方法灵活计算乘加、乘减,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友好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师(动画演示)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呈现一片丰收的玉米地。
(出示主题图)请大家认真看图,从图上你能得到那些数学信息?(学生:有4棵玉米树,每棵有3个玉米棒)
师: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几个玉米棒子?
师:你能列出式子吗?
生:(列式):3×4=?4×3=?3+3+3+3=?
师: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简便。
这里有没有个性,可以写成3×4或4×3。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师:(同时动画显示1棵玉米少了1个玉米棒子,小熊的肩上扛着1个玉米棒子。
)你看到了什么?
生:小熊看到玉米成熟了,掰下1个玉米棒子,高兴地往回走。
师:你能结合这幅图的意思,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
(板书:还剩几个玉米棒子?)
师: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们先自己动脑筋想一想,再在小组里互相说说,。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
小组汇报解决的方法:(教师板书)
3+3+3+2=3×3+2=
3+3+3+3-1=4×3-1=
提问:请同学们认真地观察列出的算式,想想右边一列算式有什么特点,跟左边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
小结:左边是我们以前学过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算式,右边的这种有乘有加或有乘有减的算式,就叫乘加乘减。
(板书课题。
)师:刚才你们根据图意列出了乘加乘减的算式。
谁来说自己是怎样想出来的?
生:…….
师:(在3×3下面画一条横线)3×3在图中求的是什么?
生:…….
师:再加2表示什么意思?
生:…….
师:(在4×3下面画一条横线)4×3在图中求的是什么?
生:…….
师:为什么要减1?
生:…….
一起读一读乘加乘减算式
师:一个算式里有乘,又有加或减,应该先算什么呢?是不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呢?
生:…….
学生根据图示动笔算一算,再在小组里交流,再汇报。
生1:…….
生2:…….
师:讲得真好!那你们心中有结论了吗?遇到乘加乘减这样的算式,应该先算什么?
生(齐答):先算乘,后算加减。
总结并板书,提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的。
及时训练:出示乘加乘减计算题目,强调运算顺序
4×3+4=2×3-3=
4×4-4=5×3+2=
到教材58面例题,总结方法,在看图列式计算乘加乘减时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有什么做题技巧?(学生说一说)
巩固提高,拓展思维
练习一:看图列式(课件出示)
练习二:看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课件出示)
练习四:教材59面第4题
练习三:小小设计家,用摆学具或画图画的方法,设计一道乘加乘减的题目。
(学生设计好题目后,同桌互相欣赏,互相解答。
)
三、总结全课,分享收获
师:你们喜欢今天这节课吗?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乘加乘减
还剩几个?
3+3+3+2 3×3+2=11(个)
9
3+3+3+3-1 4×3-1=11(个)
12
计算乘加乘减时,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