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火”在肺里:咳嗽;“火”在肝里:失眠:“火”在胃里:口臭.......
五脏六腑与阴阳五行的关系
五脏六腑与阴阳五行的关系人体五脏六腑于五行的对应关系及养生的相关内容一、五脏:肝心脾肺肾二、五行:木火土金水三、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胆:叫做中正之官、决断;胃叫做仓廪(lin)之官,胃火盛,饥饿快,上牙痛为胃经,内廷穴;小肠为受盛之官,收取精华;肾主管小肠收来的精华。
大肠为传道之官,排除糟粕,下牙痛为大肠经,合谷穴颊车穴。
三焦为孤俯,决渎之官,通调水道,为总领五脏六腑和内条外;膀胱为州都之官,主气化。
四、五色、青赤黄白黑五、五位:东南中西北六、五体、筋脉肉皮毛骨七、五气、风热湿燥寒八、五华、爪面嘴唇皮毛头发九、五声、呼笑歌哭呻十、五情、怒喜思忧恐十一、五神、魂神明意魄志五脏所藏:肝藏魂、心藏神明、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素问.宣明五气篇》)。
五脏又产生五志,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
又从五志发展成喜、怒、悲、思、忧、恐、惊七情之说。
十二、五嗅、臊、焦、香、腥、腐皇帝内经里有讲的十三、五液、泪、汗、涎、涕、唾《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脏化五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
三、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四、五脏相生: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生肝五、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六、五脏相克:肝克脾脾克肾肾克心心克肺肺克肝七、五窍:目舌口鼻耳八、五脏与五窍的关系: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九、五味:酸苦甘辛咸十、五脏与五味的关系:肝—酸(走筋)心—苦(走血)脾—甘(走肉)肺—辛(走气)肾—咸(走骨)十一、情志生克:大怒伤肝大喜伤心大思伤脾过忧伤肺过恐伤肾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喜胜悲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久视伤血(心)久卧伤气(肾)久坐上肉(脾)久立伤骨(肺)久行伤筋(肝);十二、五痨七伤:太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房劳过度、久坐湿地伤肾过食冷饮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恐惧不节伤志中医要点:人为本、病为标健康包括三个方面:身体、精神和社会关系;要吃的香、拉的快、睡的稳。
九种体质
体质的形成及改善
九种体质
1、平和体质 2、阳虚体质 3、阴虚体质 4、气虚体质 5、痰湿体质 6、湿热体质 7、气郁体质 8、血瘀体质 9、持禀体质
体质大致类型
1、南方人:湿热(特别是沿海一带)。 2、高原人:血瘀、阴虚,是缺氧气。 3、东北人:阳虚。 4、男性痰湿湿热的多。烟酒,外出吃晚 饭。 5、女性阳虚的多,小心眼、气郁、易着 凉。 6、老年人易血瘀、阳虚(气血运行不畅) 毛细血管易堵,阳气减少。
原因及调理
原因:血热生风,血热了过敏的人热相就 重,风是指飘来飘去忽来忽去并不保持状 态,形容变化迅速。
调理:固表养血祛风
食补及药补
食物2种:何首乌--养血。林芝--调节人体免疫力, 养血、平和的作用(灵芝粉煲汤3-6克/次)。 中成药:玉屏风散。 黄芪(补气固表)、白术(健脾)、防风(祛风, 散风,是风中之要药)。 情志养生:养生不在养,不要程序化,刻意做, 养生是一种心境,心里想做是一个最高的境界。 养生如放羊(庄子语),顺其自然,有情趣、有 价值、有激情、愉悦。有良好的心态,有追求。 养生个性化,亿万苍生,做适合自己的去做。
食补及药补
1黄花菜(金针),中药名“萱草”。作用令人忘 忧,20克/次煲汤喝。 2玫瑰花茶:让人心脾爽,舒肝解郁,心情舒畅。 穴位四合穴:太冲、合谷。 中药方:逍遥丸,作用是舒肝解郁。 当归(养肝血)、白芍、柴胡、茯苓、白术、甘 草、生姜、薄荷(舒肝解郁、理气)。 情志养生:气郁的人总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要有态度即选择,抑郁的人总是选择糟糕的部分。 养生要养性,养性要养神,养神要养心,把握心 灵,就会通达心神。
平和体质
平和体质是健康体质
阳虚体质
是卫阳不足,“卫”指保卫身体表面之气。 “阳”就是阳光,生命的光热。身体阳不 足就是阳虚。表现为不能喝凉水,是因为 脾、胃阳不足。腰怕冷臀部怕冷,是肾阳 不足。
中医内科学歌诀,建议所有收藏
中医内科学歌诀,建议所有收藏寻医问药网07-16 14:39寻医问药网官方百家号大家都知道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的中医也是如此,在这个重视养生的时代,如果大家把中医学好了,那么身体健康,延年益寿也就不成问题了,今天我给大家总结了47类中医内科学记忆歌诀,朋友们赶快背起来吧!中医内科学记忆歌诀汇总:一、感冒:寒荆热银署新加,阴葳气参寒热解。
二、咳嗽:寒三热菊燥桑杏,湿陈热清肝火泻,凉燥杏苏肺阴沙。
三、肺痈:肺痈初起银翘散,痈苇溃梗复清肺。
四、哮证:哮冷射干热定喘,寒包青石风痰亲,肺脾六君肾生地。
五、喘证:喘寒麻黄里热石,热桑浊陈气闭五,肺虚生脉肾虚匮,气阴两竭生脉散。
六、肺胀气平浊苏越,水泛真苓蒙涤痰。
七、肺痨阴月火合保真造。
八、痰饮:脾苓肠夏胸柴枳,胁枣络香阴沙参,溢支寒饮小青龙,饮退正虚肾气丸。
九、自汗、盗汗:肺屏营枝阴虚六,心血归脾邪热龙。
十、血证:鼻(玉龙归山),齿(清水),咳(百泻桑),吐(泻龙归),便(黄弟归),尿(小白要归),紫斑(十茜归)。
十一、心悸:悸怯定志虚归脾,阴天阳桂凌苓桂,淤桃痰火黄连温。
十二、胸痹:胸痹淤血浊括夏,寒枳滞柴气生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十三、不寐:不寐郁龙痰热温,食保虚火黄阿汤,心肾不交六交泰,心胆安神心脾归。
十四、厥证,厥实气五虚四物,血实通淤虚人参,痰厥导痰食保神。
十五、郁证:郁肝柴火丹逍遥,气滞痰郁半夏厚,心神失养甘麦汤,心脾归阴火地黄。
十六、癫狂,癫狂结痰脾养心,火铁阴二淤梦狂十七、痫证:风定痰涤淤通窍,心脾六归肾左天。
十八、胃痛:胃寒良食保滞柴,瘀失虚寒黄建中,湿热清中阴虚贯。
十九、噎膈,痰启津沙淤通优,气虚阳微补运脾。
二十、呕吐。
呕邪藿香食保和,痰夏肝气四七煎,脾香阳理胃阴麦。
二十一、呃逆,呃寒丁火竹气五,阳理阴亏益胃汤。
二十二、泄泻:泄寒湿藿湿热葛,食保郁痛脾参四。
二十三、痢疾:痢湿芍药疫毒白,寒湿正气噤口开,息连阴驻虚寒真。
二十四、腹痛。
中医的顺口溜
以下是关于中医的顺口溜60句:1.上火分虚实,实火清热虚火补。
心火黄连肝火栀,胃火石膏肺火芩。
2.养生先养德,心静自然凉。
淡泊名利少烦恼,乐观开朗寿命长。
3.脱发严重心忧愁,七宝美髯丹可求。
何首乌与菟丝子,牛膝茯苓补骨脂。
4.心悸心慌不安宁,炙甘草汤来调平。
炙甘草参桂姜枣,麦冬麻仁生地胶。
5.牙痛难忍如火燎,清胃散可把火消。
黄连升麻当归地,丹皮石膏泻火妙。
6.腹泻不止脾胃伤,参苓白术散帮忙。
健脾渗湿止泻痢,肠胃舒适身体强。
7.眼睛干涩视不明,杞菊地黄丸能行。
枸杞菊花熟地黄,山药山萸茯苓泽。
8.耳鸣如蝉肾虚显,左归丸来补肾元。
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牛膝菟丝子。
9.皮肤瘙痒抓破血,消风散可祛风邪。
荆芥防风蝉蜕牛,苦参苍术木通草。
10.胸闷气短不畅快,瓜蒌薤白白酒在。
瓜蒌薤白半夏汤,通阳散结祛痰良。
11.产后虚弱气血亏,生化汤中当归推。
川芎桃仁炮姜草,养血祛瘀产后宜。
12.口苦口臭胃热盛,清胃黄连丸可行。
黄连黄芩栀子地,石膏丹皮升麻清。
13.手脚冰凉阳气虚,附子理中丸可医。
附子干姜人参草,温中健脾暖四肢。
14.失眠健忘心火旺,朱砂安神丸来尝。
朱砂黄连地黄草,镇心安神功效强。
15.胁痛口苦肝胆郁,柴胡疏肝散可愈。
柴胡枳壳香附芍,川芎陈皮甘草调。
16.水肿胀满小便少,五苓散可利水消。
猪苓茯苓泽泻术,桂枝化气行水妙。
17.咳嗽气喘痰多黄,清气化痰丸可尝。
胆南星与瓜蒌仁,黄芩杏仁枳实苓。
18.腰膝酸软无力行,右归丸来补肾精。
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杜仲菟丝子。
19.月经后期量少淡,八珍益母丸可暖。
八珍汤加益母草,气血双补经自调。
20.小儿厌食脾胃弱,异功散加山楂作。
人参白术茯苓草,陈皮山楂健脾和。
21.自汗盗汗心气虚,牡蛎散中黄芪宜。
牡蛎麻黄根浮麦,固表止汗有奇效。
22.口苦咽干目眩烦,小柴胡汤解邪难。
柴胡黄芩人参草,半夏生姜大枣全。
23.腰背疼痛常困扰,杜仲牛膝有奇效。
强筋壮骨补肝肾,缓解疼痛效果好。
24.气血不足易疲劳,八珍汤来把气调。
每个器官的下火法
每个器官的下火法
1、心火 ----表现嘴苦,舌尖有红点一般脾胃也不好。
扑火方法: 莲子心煮粥或莲子心泡樟芝粉喝,严重的要吃中药"栀子金花丸"。
2、肝火 ----表现嘴有苦味眼睛有眼屎视力模糊飞蚊症血压上升两肋涨痛等
扑火方法: 可以吃枸杞菊花水,大便干结的,要加草决明20-25g(要炒干不要焦茶碗里捻末)。
3、脾火----表现嘴甜而粘,舌苔很厚,中有黄苔,大便先干后软,人乏力。
扑火方法:用山药煮粥吃,严重的吃中药“人参健脾丸”。
4、肺火 ----表现脸有疖子,嘴有辣味。
扑火方法:用大枣和沙参煮水喝,严重的吃中药“清肺益火片”。
5、肾阴虚火旺 ----耳鸣,盗汗,人酸软,头鸣,舌后跟有舌苔,嘴干,大便干,手脚糙热。
扑火方法:吃中药"知柏地黄丸"
6、胃火 ----表现口臭,也可引起大便干燥(宿便气味反倒胃引起口腔异味)。
扑火方法:牛黄清胃丸。
上述所有脏腑上火其实都是虚火,是阴阳不平的症状,最好的不伤身体的方法是利用好这把火,火代表着阳气和力量,灭掉就是浪费掉了,可以引火下行,把火引到脚底,也就是泡脚,每天临睡前泡泡脚,引火下行,平衡阴阳,温煦气血,改善睡眠非常好。
《西溪书屋夜话录》歌诀与原文
《西溪书屋夜话录》歌诀与原文总纲:肝气肝风与肝火,三者同出而异名,冲心犯肺乘脾胃,夹寒夹痰多异形,本虚标实为不同,病杂治繁宜细究。
气有多余便是火,内风多从火发生,阳亢上冒巅顶甚,血虚旁走四肢病。
各论1.一法曰:疏肝理气。
如肝气自郁于本经,两胁气胀或痛者,宜疏肝,香附,郁金,苏梗,青皮,橘叶之属。
兼寒,加吴萸;兼热,加丹皮、山栀;兼痰,加半夏、茯苓。
肝气自郁于本经,两胁气胀或疼痛,疏肝理气香附郁,苏梗青皮橘叶属,兼寒吴萸热丹栀,兼痰半夏与茯苓。
2.一法曰:疏肝通络,如疏肝不应,营气痹窒,络脉瘀阻,宜兼通血络,如旋覆、新绛、归须、桃仁、泽兰叶等。
疏肝不应宜通络,营气窒痹辛润行,络脉瘀阻归须桃,旋覆泽兰新绛增。
3.一法曰:柔肝。
如肝气胀甚,疏之更甚者,当柔肝,当归、杞子、柏子仁、牛膝。
兼热,加天冬、生地;兼寒,加苁蓉、肉桂。
肝气胀而疏更甚,归杞膝柏柔肝任,兼寒肉桂与苁蓉,兼热天冬生地从。
4.一法曰:缓肝。
如肝气甚而中气虚者,当缓肝,炙甘草、白芍、大枣、橘饼、淮小麦。
缓肝之急经方好,白芍橘饼甘麦枣,肝气甚而中气虚,此方变化无穷奥。
5.一法曰:培土泄木。
肝气乘脾,脘腹胀痛,六君子汤加吴茱萸、白芍药、木香。
即培土泄木之法也。
温中疏木也。
黄玉楸惯用此法。
培土泄木用六君,吴萸白芍木香临,脘腹胀痛肝乘脾,温中疏木法意深。
6.一法曰:泄肝和胃。
肝气乘胃,即肝木乘土脘痛呕酸,二陈加左金丸,或白蔻、金铃子。
即泄肝和胃之法也。
脘痛呕酸肝乘胃,泄肝和胃法亦贵,二陈汤和左金丸,金铃白蔻随机兑。
7.一法曰:泄肝。
如肝气上冲于心,热厥心痛,宜泄肝,金铃、延胡、吴萸、川连。
兼寒,去川连,加椒、桂;寒热俱有者,仍入川连,或再加白芍。
盖苦、辛、酸三者,为泄肝之主法也。
泄肝肝气上冲心,热厥心痛用左金,金铃子散寒椒桂,寒热俱有连芍寻。
泄肝主法苦辛酸,三者错综随证斟。
8.一法曰:抑肝。
肝气上冲与肺,猝得胁痛,暴上气而喘,宜抑肝,如吴萸汁炒桑皮、苏梗、杏仁、橘红之属。
降火食疗:胃火、肝火、心火、肺火
降火食疗:胃火、肝火、心火、肺火1、胃火,即是胃热。
对于嗜酒、嗜食辛辣,等饮食不当引起的火气,中医称之为胃火,通常是由湿热、食滞两方面原因造成的。
降火食方:鲜萝卜汁、绿豆粥、西瓜。
2、肝火,多由外界刺激引起,所以调整情志、稳定情绪会火上浇油,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调节体骨的火气。
睡眠不足或是睡眠质量不好,也会造成肝火上升。
要预防肝火旺,要睡眠足够、心情放松。
降火食方:川贝母冰糖梨汁、枸杞菊花茶。
3、心火上升可引起口腔疾病。
中医提醒需要控制情绪,减少紧张,少生心事烦事。
尤其是减少思虑那些迟延不决,处理繁杂、涉及众多人际关系的烦心事,以免心火气盛,诱发心脑疾病。
降火食方:冰糖莲子汤、百合银耳玉竹汤。
4、肺火。
不防吃一点属性偏凉的食物,如白萝卜、白木耳、大白菜、芹菜、菠菜、冬笋、香蕉、梨、苹果、百合、杨桃、枇粑,同时多饮水、少吃肉类及巧克力等热量高的食品。
降火食方:猪肝枸杞菜、罗汉果猪肺汤。
人体内烧着七把火心火肝火肺火胃火文章来源:人民网/smsb/html/2009-09/15/content_344817.htm人体内有七把火,分别是:心火,肺火,肾火,肝火,胃水,脾火和小肠火。
大概每个人都经历过上火,天气干燥,工作劳累,压力大,饮食不规律,事情繁多,身体就会有症状,脸上起痘,咽喉、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上火了,该怎么办呢?什么是上火?现在的人动不动就说上火,脸上起痘,咽喉、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别看病不大,但这把“火”在身体里烧着,还真挺难受。
因此,市场上各种打着“去火”概念的食品也应运而生。
然而,“无论在中医还是西医的名词术语中,都没有‘上火’的概念”,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张国玺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西医把所谓上火的症状,看作炎症反应;而中医则认为,它们与人体不同脏腑的“火热之邪”有关。
上火的原因非常复杂。
张国玺说,比如眼睛肿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西医认为多与病菌或病毒感染有关,所以治疗上要用抗生素;而口舌生疮则可能与维生素B2缺乏有关,应该补维生素。
道医——精选推荐
道医2. ?遇⾒中醫?倪海厦论糖尿病:谎话说了五⼗年,结果是越治越坏3. 为什么少阳证有⽬眩?厥阴病没有⽬眩?4. “话传三遍假成真,药⽅⼦抄三遍吃死⼈”,中医养⽣信传⾔会害⼈5. “看病就是看时间”中医精髓!6. “脾胃学说”的创始⼈——李东垣《⽤药⼼法》7. “吓破胆”还真不是个传说,7种⽑病找上来8. “整体观”是中医看病的最⼤特点。
有⼀句话...9. 《黄帝内经》⾥“开⿁门”是巫术吗?是中医的微观理论,⾼深莫测10. 《黄帝内经》养正⽓,防⽌邪⽓⼊侵11. 《黄帝内经》中医治未病详解12. 《伤寒论》药性赋13. 《温病与伤寒》| 从三阴三阳学真正的中医语⾔14. 「国医⼤讲堂」中草药:传说中的童⼦尿虽然不能驱邪,但能治病啊15. 【岐黄论坛】肝为“调节之本”16. 【岐黄论坛】中医为什么常提倡禁⼀切寒凉之物?17. 【中药特辑】六位地黄丸、桂附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8种!区别是?怎么吃?18. 【中药特辑】⼩⼩归脾丸,能治这么多病!19. 30多种具有有抗菌消炎作⽤的中成药20. 400年前的名医创造⼀个配⽅,专治⼥⼈⽩带异常,黄带效果更好21. 49种常见疾病的病名、病机、病位、辨要、症型⼩结22. 75个不传秘⽅,常见病偏⽅,收藏备⽤!23. 90岁国医⼤师李济仁:⾃制''⽓⾎茶''茶喝了40年,肾好⼈长寿24. 98岁国医⼤师:这是我最后的贡献(经验分享)25. 癌症⾼发为什么是在中年?从中医⾓度看⼈的⼀⽣!惊叹!26. 癌症来临之前,⾝体给了你N次机会,只是很多⼈⼀次⼀次地错过!27. 癌症最终会被中国的中医征服?看国医⼤师朱良春的抗癌验⽅28. 把蜂蜜倒在萝⼘上,竟有这个效果!⼀⽤⼀个准29. ⽩话中药——乌头家族之附⼦、草乌、川乌30. ⽩术黄酒 治⾻质增⽣31. 被誉为“补⽓要药”的黄芪,与“⾎中圣药”搭配在⼀起,会咋样?32. 被誉为“补⽓要药”的黄芪,与“⾎中圣药”搭配在⼀起,会咋样?33. 本草养⽣学34. 辨证论治,中医对证不对病,中医病证汇总35. 病好了⼜病,可能是⾝体“堵”了!试试艾灸疏“堵”法36. 病⼈不忌⼝,忙坏⼤夫⼿37. 病由⼼灭 |《黄帝内经》所蕴含的真理38. 补脾,有这⼗四种⽅法……39. 补肾的常见误区有哪些?40. 补⾎过度反'添堵',巧⽤补⾎药41. 不论男⼥,中医提醒:若出现“瞑眩反应”,恭喜你,可能⼤病将愈42. 不知道肝阴虚、肝阳虚?已为你详细介绍,可⾃查43. 蔡长福:辨屁论屁,兼论癌症由来(附带医案)44. 藏在⽛龈中的疾病密码,⼀⽂教你破解45. 肠道也有其⾃⾝的“⼦午流注”,侮逆了这种节律我们就更容易⽣病46. 吃⼀点就胀,是脾不⼲活,元阳不⾜了,解法:温补脾肾47. 出现酸⿇胀痛说明了什么?48. 从肝肾同源看肝与肾的关系,肝与肾的三个问题可以这样做49. 从阳⽓理解郁症50. 从中医⾓度,⼀旦你的病发展到这⼀步,就很难治51. ⼤黄------药中将军52. ⼤佬站台就能说明真理吗?53. ⼤蒜到底能不能抗癌?看了这些你就知道了54. ⼤乌泡,见过吗?能清热,⽌⾎,祛风湿55. ⼤雪节⽓为什么很多⼈疾病加重?56. ⼤雪养⽣57. 当临床⽆从下⼿时、百思不解,可从瘀⾎⼊⼿58. 道破天机,⾼⾎压的古中医破解法!59. 道医,吃东西不光吃的是物质,⾷物本⾝有神、⽓、质的区别60. 道医会上,梁冬、李⾟分享了「我⼼⽬中的好中医」61. 道医看⽓⾊断病法62. 冬天上⽕,应该怎么吃药,吃什么药63. 肚⼦胀、乳房痛、上⽕头晕、肝病、腰痛、肾虚障碍....⼀招解决64. 肚⼦胀⽓有什么⽅法治疗?肚⼦胀⽓吃什么好,喝什么汤?65. 对药:临证如临阵,⽤药如⽤兵,附五脏常⽤对药66. ⼆千六百多年前,中国古代中医是怎么治愈抑郁症的67. ⼆⽺总结:⽤好伤寒论经⽅前提是懂辨证,辨证核⼼-六经辨证总结68. 肺为⽓之本:⽼来练好肺功能,中医推荐3个动作69. 肺为贮痰之器,治肺先治痰,思路:理、健、补、疏、调70. 肺主⽓:肺是如何完成吐故纳新的?71. 腹部积聚是万病之源!72. 肝⽓不舒有什么症状73. 肝⽓郁结难⼊睡?医师:2⼤⽳位坚持按,帮你疏肝⾏⽓睡觉⾹74. 肝阴素亏,阳亢⽣风,⼼窍闭阻证徐某,男,...75. ⼲货满满!从六经辨证到深⼊探研疑难急重症,涂华新导师讲透经⽅!‖仲圣经⽅2019年第四期薪⽕传承(...76. 格物⽇记:放下贪⾼爱好的⼼,通达丈夫的⼼意77. ⼸腰驼背多是肾精多亏惹的祸78. 古中医之——阴阳本质79. 固守腹部之宫城,让五脏六腑在腹宫⾥安枕⽆忧80. 观⼤便知健康之中医篇——中医教你如何观察⼤便81. 归脾丸、健脾丸、启脾丸,三种常见健脾药物的区别82. 国医⼤师⽅和谦:补脾养肝可⽤⽅⽒'和肝汤'、'滋补汤'83. 哈荔⽥:中医临证⽤药⼼得84. 汗从哪⾥出,病从哪⾥来,你⼀定想不到,绝对惊讶!85. 何谓实证?何谓虚症?实则泻之,虚则补之86. 黄帝内经:天有⼋风,经有五风87. 黄帝内经:万病皆损于阳⽓,这⼏招“驱寒补阳”的⽅法,越来越多的⼈都在⽤!88. 黄芪不是万⾦油,并⾮什么病都能治,是有讲究的,你了解吗?89. 黄芪的25款黄⾦搭档,值得收藏!90. 黄芪和它是“最佳拍档”,⼥性经常泡⽔喝,补⽓养颜,⼈更显年轻91. 恢复免疫⼒的⽅法:补⽓92. ⽕克⾦是⽕能熔化⾦属?来看看《四圣⼼源》的五⾏相克93. 中医奇书《四圣⼼源》:⾦⽊⽔⽕⼟的顺序是错的,别再闹笑话了94. ⽕在肝⾥,失眠;⽕在胃⾥,⼝臭;⽕在肺⾥,咳嗽;⽕在⼼⾥,⼝⾆⽣疮……95. ⽕在上,寒在下!告诉你⾝体的寒⽓来⾃哪⾥96. 急危重证,中医必须⽤这招97. 疾病发展的⼀般规律是什么?98. 江西省名⽼中医许寿仁论“调⽓'99. 江西省名中医许寿仁《剑隐庐医学笔记》100. 揭露'三⾼'真相:⾼⾎压、⾼⾎脂、⾼⾎糖!(请为⽗母收藏)101. 戒烟有困扰,中医来帮忙!102. 近代中医第⼀⼈,创造⼀个绝妙的配⽅,清补脾肺,专治⼀切阴虚证103. 经典⽅药,除了半夏,⽣姜,⽢草泻⼼汤系列...104. 绝世百年古⽅,专治久咳不愈(咳越久的越好⽤)!105. 看五官,观⽓⾊,辨脏腑之病106. 可别⼩瞧了这种草,它可是对付痛风的宝!农村到处都是。
五音对应五脏如何通过声音辨健康
五音对应五脏如何通过声音辨健康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其中的“闻”包括听声音和闻气味两个方面,听声音主要是听患者语言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等变化,以分辨病情的虚实寒热。
《黄帝内经》中提出,呼、笑、歌、哭、呻为五声,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这五脏,即五声对五脏,通俗来讲就是,仔细倾听五声,便能大概了解五脏的情况,可以说五声是脏器健康的窗口。
发怒爱喊肝火旺肝,在志为怒,在声为呼。
如果一个人动不动就发脾气,还大呼小叫,可能是肝出了问题,一般是肝火太盛,可以适当吃些有助于清火的寒凉食物,菊花茶、荠菜、丝瓜都有利于疏肝解毒。
平常习惯“长吁短叹”的人,可能为肝气郁结,柴胡、薄荷、苏叶可以疏肝郁、防气结。
吐纳养生法“六字诀”中提到,常发“嘘”字音,对肝火旺、肝虚、眼疾都有保健作用。
马上就要发怒的人多念几遍嘘字,也有助于自己调节情绪,保持内心的平和,以免怒气伤肝。
狂笑不止有心病心,在志为喜,在声为笑。
心气足的人就会爱笑,笑声听上去也很爽朗,适度的笑可以疏通心气。
如果一个人经常不明原因地狂笑不止,就有可能是心出现了问题。
同时,过多、过度的笑会耗伤心气。
如果多笑一会儿、多说一点话,就觉得心慌,气不够用,多为心气虚,就要注意保养心气了。
养心的关键是学会慢生活,工作时间特别紧张,下班了就要刻意放慢节奏。
食补方面,桂圆、莲子、百合、黑木耳,都能益心气养心阴。
六字诀中,常读“呵”字音可以补心气,对治疗心悸、失眠、健忘也有好处。
情绪波动、喜怒无常时可以吃些山楂干,酸味的东西有收敛作用,能阻止心气太过涣散,保护心脏,又能疏肝解郁,让心情平静下来。
唱歌没底气脾虚脾,在志为思,在声为歌。
因此,如果一个人歌声洪亮,脾就应该比较健康。
相反,如果一个人脾胃有病,唱起歌来就会声音低微,没有底气。
生活中,饮食不规律会把脾气打乱。
养脾的关键时期在长夏(7月初-8月初),结合健脾、祛暑、化湿等方法进行调补,可以吃些绿豆、莲子、丝瓜、陈皮、鸭肉、鲫鱼等。
老中医的顺口溜大全
老中医的顺口溜大全
老中医的顺口溜大全
老中医的顺口溜是中医学中的一种传统文化,它是老中医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经验,既有一定的科学性,又有一定的娱乐性。
下面是一些老中医的顺口溜大全,供大家参考。
1. 肝火旺,头痛痛;肝气郁,胸口闷;肝血虚,眼睛花;肝阳上,面红红。
2. 脾虚湿,腹泻多;脾虚燥,口干燥;脾虚寒,手脚冷;脾虚热,口苦恶。
3. 肺气虚,气短短;肺阴虚,咳嗽嗽;肺热盛,咳嗽嗽;肺寒盛,咳嗽嗽。
4. 肾阳虚,腰酸痛;肾阴虚,耳鸣响;肾气虚,小便多;肾精亏,阳痿痛。
5. 心火旺,口干燥;心气虚,气短短;心阳虚,手脚冷;心阴虚,心悸悸。
6. 胃气虚,食欲减;胃火旺,口臭臭;胃阴虚,口干燥;胃寒盛,腹痛痛。
7. 头痛痛,风寒袭;头痛痛,风热袭;头痛痛,湿邪袭;头痛痛,燥邪袭。
8. 身痛痛,风寒袭;身痛痛,风热袭;身痛痛,湿邪袭;身痛痛,燥邪袭。
9. 舌苔白,胃寒盛;舌苔黄,胃火旺;舌苔薄,胃气虚;舌苔厚,胃湿邪。
10. 脉细弱,气血虚;脉滑润,气血旺;脉沉紧,气血寒;脉浮缓,气血热。
以上是一些老中医的顺口溜大全,这些顺口溜虽然简单,但是却蕴含着老中医们的丰富经验和深厚的医学知识。
通过这些顺口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医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常见病症的诊断方法,对于我们学习和应用中医学都有一定的帮助。
总之,老中医的顺口溜是中医学中的一种传统文化,它不仅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还具有一定的娱乐性,通过学习和应用这些顺口溜,我们
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医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常见病症的诊断方法,对于我们的健康和生活都有一定的帮助。
养肺的十句口诀
养肺的十句口诀肺不佳急把火补,排汗通姆精神足;抗病要任养实力,吃喝改把气晒苔;多动不怕寒凉气,胸中从来不添哮;坚持把腰腹要暖,中医法助肺觉红;止咳把头易舒立,早睡早起气好勤;腹内道助心舒畅,出外多护肺口文。
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有着很强的民族特性,也收集了大量的养肺的中医方法和有效的口诀。
《养肺的十句口诀》就是其中之一,这十句口诀涵盖了调节肺部的实质方法。
首先,《养肺的十句口诀》指出,应该及时补充体内的火气,以维持肺部的功能。
火气不足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力,影响细胞的修复和再生,而肺部又是受火气影响最大的器官之一,所以及时补充体内的火气对肺部尤其重要。
而排汗也是补充火气的一个有效方法,它能够调节体表的温度,调节气血的流动,从而能有效地改善肺部的健康状况。
其次,《养肺的十句口诀》中也指出了积极抗病的重要性。
抗病要养实力,指的是要把体力活动作为养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定期锻炼,以增强体质,从而提高肺部抵抗外界刺激的能力。
同时要注意调节饮食,少吃脂肪和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营养平衡,以便让肺部获得足够的养分。
此外,还可以增加肺部的散热,多出汗,用热布生津,使身体保持温暖,以此来减少肺部的损害。
第三,《养肺的十句口诀》中也强调了止咳”的重要性,因为咳嗽是肺部疾病的表现之一。
咳嗽时要使头和颈处于舒适的位置,让空气能够自如地流动,以此来缓解咳嗽。
同时,宜早睡早起,坚持每天准时睡觉,睡眠充足有助于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缓解肺部的压力,促进机体的健康状况。
最后,《养肺的十句口诀》也提到了出外多护肺口文”,也就是在出门时,要做好呼吸防护,使自身的肺部能够有效地抵御外界环境的刺激,尽可能避免受到空气污染带来的影响。
而口文,也就是常备一些中草药,结合中医理论,进行内服疗法来调理肺部,有效改善肺部的功能,从而慢慢恢复肺部的健康状况。
总之,《养肺的十句口诀》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医学健康保健的重要内容。
口诀中的内容涵盖了从饮食调节、排汗、锻炼、止咳、出外护肺、口文等调节肺部健康的实质方法,是养肺的重要法则。
“呼、嘻、呵、嘘、吹、呬”神奇六字诀,巧治五脏病,快收藏!
“呼、嘻、呵、嘘、吹、呬”神奇六字诀,巧治五脏病,快收藏!卫生歌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
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难停。
发宜常梳气宜敛,齿宜数叩津宜咽。
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摩擦常在面。
这首“卫生歌”是唐代名医孙思邈,按五行相生的顺序,配合四时季节所编,它奠定了六字诀治病的基础。
今天我们认识的国医大师张灿玾教授是六字诀健身功法的积极倡导者与实践者,他不仅对其进行了系统梳理,还结合了自身的健康实践使之更加完善。
大师介绍:张灿玾--首届“国医大师”,山东荣成人,1928年7月出生,山东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
1949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
现任山东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教授认为,六字诀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能够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通过呼吸导引,充分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防止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过早衰老。
张教授完善后的功法究竟如何呢?快跟小医来看看~1.“吹”字功在人体器官中,“吹”对应肾常练习此功,可以补肾气,对腰膝酸软、盗汗遗精、阳痿早泄、子宫虚寒等肾经疾患有很好的疗效。
【练习方法】1、舌向里,微上翘,气由两边出。
2、足跟着力,五趾抓地,足心空起,两臂自体侧提起,绕长强、肾俞向前划弧并经体前抬至锁骨平,两臂撑圆如抱球,两手指尖相对。
3、身体下蹲,两臂随之下落,呼气尽时两手落于膝盖上部。
下蹲时要做到身体正直。
4、呼气尽,随吸气之势慢慢站起,两臂自然下落垂于身体两侧。
共做6次,调息。
2.“呼”字功在人体器官中,“呼”对应脾常练习此功,可以培养脾气,对腹胀、腹泻、四肢疲乏、食欲不振、肌肉萎缩、皮肤水肿等脾经疾患有很好的疗效。
【练习方法】1、撮口如管状,唇圆如筒,舌放平,向上微卷,用力前伸。
2、足大趾轻轻点地,两手自小腹前抬起,手心朝上,至脐部,左手外旋上托至头顶,同时右手内旋下按至小腹前。
3、呼气尽吸气时,左臂内旋变为掌心向里,从面前下落,同时右臂回旋掌心向里上穿,两手在胸前交叉,左手在外,右手在里,两手内旋下按至腹前,自然垂于体侧。
浅析“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
浅析“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在中医学中,有一句经典的论断:“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除了肺以外,五脏六腑的病变也会导致咳嗽症状。
这句话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伤寒杂病论》一书。
在这本书中,作者张仲景强调了咳嗽不仅仅是肺病的表现,而且与其他脏腑的病变也有密切关系。
下面我将从肺、肝、心、脾、肾以及胃六个脏腑依次来解析这句话的原因。
首先是肺。
肺主气,具有宣发、下行、肃降的功能。
肺气调畅,呼吸畅通,则人体健康。
如果肺功能出现异常,如肺燥、肺病等,就会出现咳嗽的症状。
所以,咳嗽常被视为与肺病有关。
但是仅仅将咳嗽归因于肺病,是片面的。
其次是肝。
肝藏血,肝主疏泄,调畅气机。
如果肝经不通,会导致气机郁滞,出现肝郁气滞的症状,如肝气郁结、肝郁气滞等,这些情况也常常会引起咳嗽。
所以,肝脏的病变也是造成咳嗽的原因之一。
再次是心。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和神志,并且心主舌。
如果心血不足,或者心火旺盛,都会影响到舌头的功能,出现舌燥、口干、舌红等症状。
心火旺盛也会引起肺火上炎,而出现咳嗽的症状。
心脏的病变也可以导致咳嗽。
然后是脾。
脾主运化水湿和气血,如果脾失健运,就会导致湿气停聚,湿热内蕴,进而引起咳嗽等症状。
所以,脾脏的病变同样可以引起咳嗽。
接下来是肾。
肾主藏精、主水,主二便和生长发育。
肾主水润,肾气充盈,则呼吸道湿润,不易出现咳嗽。
如果肾气虚弱,肾精不足,就会出现肺燥咳嗽的症状。
所以,肾脏的病变也可以造成咳嗽。
最后是胃。
胃主纳谷,化糟粕,传化气血。
胃气和胃火有关,如果胃火上炎,就会导致口渴、咽干、咳嗽等症状。
所以,胃脏的病变也是导致咳嗽的原因之一。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说的是除了肺脏以外,其他脏腑的病变也会导致咳嗽症状。
这是因为,中医认为各个脏腑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关联。
一个脏腑的病变会影响到其他脏腑的功能,从而引发咳嗽等症状。
在治疗咳嗽时,不能仅仅将其归因于肺病,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脏腑的病变。
人体三把火
o大第一把火:胃火表现症状:胃肠道症状表现为胃部灼热疼痛、腹胀、口干口臭、大便稀烂、便秘、牙龈肿痛、胃口不好等。
胃火还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胃口不好、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胃火,即是胃热。
对于嗜酒、嗜食辛辣、过食膏粱厚味等饮食不当引起的火气,中医称之为胃火,通常是由湿热、食滞两方面原因造成。
同时,火气也因饮食的量、质和时间三大原因而引起。
轻微胃火盛者,好像永远吃不饱,其实是胃热给大脑的错觉;到火盛至某一个阶段,胃部出现发炎现象,就会变成什么都吃不下,可以说是物极必反。
中医认为,胃火调节应当遵循清热、清滞的原则,要饮食节制,太过热气的东西少吃,甜腻的食物少吃,饮食上应增加黄绿色蔬菜与时令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不足,并且适当注意口腔卫生。
药疗方面,可用川莲、灯芯花、莲子芯、麦冬等泻火。
降火食方:鲜萝卜汁、绿豆粥、西瓜现代研究表明,萝卜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中医则认为,萝卜汁性味辛、甘、凉,归肺、胃经,有胃火者可以饮用萝卜汁进行调理治疗。
但属脾胃虚寒型口疮者不宜服用。
绿豆粥有清热解毒、消暑止渴、清心泻火的作用,能清心胃之火。
莲子、芡实、淮山等皆为健脾开胃之物,西洋菜、生菜、油麦菜、西红柿、枇杷等都是利于消化的食物。
胃火过热者,还可在隆冬季节通过吃西瓜来降胃火。
第二把火:肝火表现症状:头痛头晕、耳鸣、眼干、口干舌燥、口苦口臭、两肋胀痛、睡眠不稳、身体闷热、舌苔增厚。
肝火多由外界刺激引起,所以调整情志、稳定情绪非常重要,焦躁情绪会火上浇油,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调节体内的火气。
睡眠不够或是睡眠质量不好,也会造成肝火上升。
经常熬夜会打乱人体正常的作息时间,肝脏不能如期休息和排毒,于是只好加班加点将体内积存的杂质和毒素清除,这无疑加重了肝脏本身的负担。
要预防肝火旺,除了睡眠足够、心情放松,一些简单的药材或食物也有助于清火,比如药疗方面,肝太热者可用金菊花、溪黄草、夏枯草、白芍等平肝息火的药材合煎饮服。
浅析“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
浅析“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是一句古代医学中的名言,出自《金匮要略》,意
为不仅仅是肺部的问题会引起咳嗽,身体的各个器官也有可能引发咳嗽。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不仅与肺部相关,还可能与其他脏器有关。
在传统中医学中,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肺主气,属于人体的上阴,肺与心相连,与肾形成五脏相交之处。
胃、肝、脾、肾也与肺有密切的联系。
肝与肺的关系是肝主疏泄,肺主气。
肝气郁结,可以影响到肺的气机运行,导致气机
紊乱、气滞。
在中医理论中,气滞可以引发痰湿的产生,阻碍肺的气机运行,造成咳嗽痰
多的症状。
脾与肺的关系是脾主运化,肺主气。
脾虚湿滞,也会导致痰湿的产生,阻碍肺的运化
功能。
肺失和降下,使气机不畅,容易引发咳嗽。
肾与肺的关系是肾主水,肺主气。
肾阳虚、肾阴亏损均会导致肺气不足,气水不通畅。
这会导致肺部的水液潴留,出现水饮、咳嗽等症状。
而胃与肺的关系则是胃主古,肺主气。
胃湿热、胃火亢盛时,容易上犯肺部,引发肺
热咳嗽。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指出咳嗽症状不仅仅与肺部相关,其他脏器的功能
也有可能影响到肺的正常运行。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身体的各个脏器相互协调、相互
制约,当一个脏器出现问题时,会影响其他脏器的功能。
在治疗咳嗽时,应该综合考虑整
体的身体状况,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疏通气机、化痰祛痰和调理脏器的治疗措施。
清胃黄连丸帮您去胃火
清胃黄连丸帮您去胃火
晨曦
【期刊名称】《家庭中医药》
【年(卷),期】2010(017)009
【摘要】@@ "上火"是一个中医特有的词汇,属于中医"热证"范畴,是比较常见的一类症状."上火"的常见症状包括口腔溃疡、咽喉干燥疼痛、眼睛红赤干涩、牙龈肿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口臭、长青春痘、心跳加快、颜面潮红、全身燥热、心绪不宁、食欲下降、小便发黄、大便秘结,还有些人嘴唇、口角,甚至脸部起疱疹,鼻腔热烘火辣,嘴唇干裂,食欲不振.
【总页数】1页(P35)
【作者】晨曦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泻火解毒法治疗心胃火盛型复发性口疮58例 [J], 吴绪祥;钟洪
2.清胃黄连丸三重清胃火 [J], 晨曦
3."火"在肺里:咳嗽"火"在肝里:失眠"火"在胃里:口臭 [J],
4.果菜帮您去火气 [J], 馨远
5.帮您去热消暑的五种汤 [J], 尚玉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依据《素问·咳论》浅谈脏腑咳嗽
依据《素问咳论》浅谈脏腑咳嗽尹发明;刘立安【摘要】咳嗽作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不独是肺脏的问题,而是关乎五脏六腑。
中医讲求整体辨证,研究咳嗽病更要溯本逐源,既要看标又要重本。
《黄帝内经》是中医的理论基础,《素问·咳论》对咳嗽病因病机进行了高度概括,详述了咳嗽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并提出了五脏六腑间咳嗽的传变规律,论述了脏腑咳嗽的不同症状,给予医者一个更加广阔的辨证空间。
【期刊名称】《江苏中医药》【年(卷),期】2014(000)007【总页数】2页(P3-4)【关键词】内经;脏腑;咳嗽【作者】尹发明;刘立安【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山东青岛266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6.11古时有声无痰称为咳,有痰无声谓之嗽,有声有痰方为咳嗽。
显然咳和嗽分指不同的症状,前者重声,后者重痰。
二者虽概念不同,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黄帝内经》中的咳多指咳嗽,所以后世多将咳和嗽统称为咳嗽。
《黄帝内经》记载:“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即咳嗽病与五脏六腑都有关系,不仅仅是肺的问题。
故张介宾说:“咳嗽不至于肺,而亦不离于肺”。
《内经》中的这个理论打破了咳病必肺的局限性,提示了咳嗽与脏腑的内在联系,为后世理解和治疗咳嗽开辟了思路。
1.1 肺脏为咳主《素问·藏气法时论》中说:“肺病者,喘咳逆气”。
故喻嘉言提出“咳者,肺之本病也”,明确地指出咳嗽的病位在肺。
肺为脏腑之华盖,主气,司呼吸,又主宣发肃降。
邪气犯肺,气失宣降,上逆而咳。
所以,咳嗽必然是肺气失宣的表现。
张志聪说:“肺主气而位居尊高,受百脉之朝会,是咳虽肺证,而脏腑之邪,皆能上归于肺而致咳。
”由此可见,作为相傅之官的肺脏与咳嗽有莫大的关联,凡咳必关乎肺。
后世陈修园就此提出了“咳嗽无不关乎肺”的论点。
1.2 余脏为咳次《素问·咳论》说:“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
……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
浅谈五脏有火从哪走?
浅谈五脏有火从哪走?
第一、心火走嘴。
会出现口腔溃疡,口舌生疮,口干口渴,小便发黄,伴有心中烦躁不安、脾气急躁、易怒。
参考牛黄解毒片。
第二、肝火走眼。
会出现眼干眼涩、眼睛红肿热痛、容易长麦粒肿,并且眼球发黄,眼睛无神,伴有小便黄赤,大便干结,参考龙胆泻肝丸。
第三、胃火走牙。
会出现牙龈红肿、牙齿疼痛,并且胃里还会灼烧感,嘴巴里有异味,口臭,伴有便秘、小便短赤,参考牛黄清胃丸。
第四、肺火走鼻。
会出现鼻子里干燥、疼痛,连呼吸都会觉得灼热,鼻子周围会长痘痘、脓包、伴有口干口渴、心情急躁,参考清肺抑火片。
第五、肾火走耳。
会出现耳聋耳鸣、听声音模糊、耳屎增多、耳朵发痒,甚至耳朵里边长脓包,伴有腰膝酸软、盗汗遗精,参考左归丸。
事物的五行归类和生克口诀
为了押韵和好记,我没有按照五行归类表顺序编,反正该有的内容都在里面。
酸入肝,肝青木,肝合胆筋开窍目,华在爪,肝藏血,东风春生泪怒呼。
苦入心,心赤火,心小肠脉开窍舌,华在面,心主血,南暑长夏喜笑汗。
(这里的长是指五化中的长;夏是五季中的夏)
甘入脾胃脾黄土,脾合胃肉开窍口,华在唇,中湿化长涎思歌,脾主四肢又统血。
(这里的长指五季中的长夏)
辛入肺,肺白金,肺大肠皮开窍鼻,华在毛,肺主气,西燥秋收悲哭涕。
咸入肾,肾黑水,肾膀胱骨开窍耳,华在发,冬藏呻唾恐寒北,肾司二便,腰为外府,肾能藏精又生髓。
相克:
木桩入土木克土,土防水患土克水,水能灭火水克火,火熔五金火克金,钢刀砍木金克木
相生:
木能生火木生火,火烧物后变成土,土含金属土生金,金熔成水金生水,水养树木水生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在肺里:咳嗽;“火”在肝里:失眠:“火”在胃里:口臭.......
不管是什么器官上火,都要大量喝水(就是不上火也要多喝水!),最好加点蜂蜜,蜂蜜滋阴非常好。
再就是晚上泡泡脚,搓双脚各100下,点按涌泉穴,这样可以起到心肾相交,阴阳平衡的作用。
上火了,如果知道是那个器官上火了,有针对性的治疗,当然效果会更好!
不同的“火”在舌头上的表现也不一样。
1舌尖红:心火
夏主心,因此夏天心火会旺!
如果舌尖红,伴有烦躁、口干、口舌生疮、睡眠不好做恶梦、手足心热、盗汗小便赤热发黄、大便干等症状,就可能是心火。
解决方法:喝莲子心茶,按揉或艾灸大陵穴降心火。
2舌两侧红:肝火
有肝火时,舌质也是红的,但主要集中在舌的两侧,此外还有:性急易怒、失眠、头晕目眩、面红眼赤、口苦口干、耳聋耳鸣、舌苔黄薄、胸胁痛、大便干结、乳头痛痒、月经提前量解决方法:喝菊花茶,按揉或艾灸太冲穴降肝火。
3舌前半部分红:肺火
肺火表现为脸有疖子、鼻干咽干疼痛、咳嗽胸痛、干咳无痰或痰黄而黏、睡眠不好、舌头前半部分红;
清肺热的一个好方法就是生吃几个白萝卜;吃梨也有清肺热、润肺的作用。
还要通腹气;这时早晚各揉腹一次,每次5分钟。
解决方法:喝金银花茶,按揉或艾灸大鱼际穴降肺火。
4整个舌头红:胃火
胃火重表现为:烦热胃痛、口渴口臭、牙痛、牙龈肿烂、牙宣出血等、想喝凉水、容易饿、整个舌头比较红,(有时舌红苔黄,黄色把红色覆盖了)就是胃火的表现。
解决方法:喝苦丁茶,按揉或艾灸内庭穴降胃火。
5舌红少苔:肾火
如果舌红少苔,腰酸膝软、发脱齿摇、口干、耳鸣,有时睡眠不好等,可能是肾阴不足。
如果在这个基础之上热扰心神,出现心烦、盗汗、手脚心热,多是阴虚火旺的表现。
严重者舌头更红,没有苔或少苔,可能是一层薄薄的黄苔,表明有热出来了。
解决方法:喝蜂蜜菊花茶,按揉或艾灸照海穴降肾火。
我们的器官上火大多数是由于我们自身的生活习惯引起的,人一天要喝1500ml--1700ml的水,相当于普通装的矿泉水3瓶多!夏天来了,更要多喝。
降火配方茶
1、玫瑰白芍茶
适用症状:舒缓胸闷、烦躁。
材料:玫瑰花、白芍各3克。
功效:
✦玫瑰花可行气活血、理肝气、解郁。
✦白芍平肝养阴、益气除烦。
2、银花栀子饮
适用症状:痘痘问题、浅眠。
材料:金银花、栀子各3克。
功效:✦金银花可散热解毒、凉血及消炎。
✦栀子清肝泻火、镇静除烦。
3、柴胡甘草茶
适用症状:口干舌燥、嘴破。
材料:柴胡、甘草各3克。
功效:✦柴胡能疏肝解热、镇痛消炎。
✦甘草有助于清热解毒、益气生津。
4、菊花薄荷饮
适用症状:眼睛酸涩、头痛。
材料:菊花、薄荷各3克。
功效:✦菊花具平肝明目、解热养阴功效。
✦薄荷疏肝解郁、清利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