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的分层-陈佰义 共50页

合集下载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 ppt课件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  ppt课件
ppt课件
接触患者 周围环境后
59
脱手套后
ppt课件
60
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
脱手套或更换手套后应洗手/卫生手消毒
ppt课件
61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配备充足的速干手消毒剂
ppt课件
62
MDR防控措施
面对不断增加的多重耐药菌问题
2
加强医务人 员手卫生
3
遵守无菌技 术操作规程
阻断传播 途径
1
严格实施隔 离措施
ppt课件
34
多重耐药菌感染对患者的影响
住院时间延长 死亡率增加(至少是同种敏感菌感染者的2倍) 医疗负担增加(需要使用毒性更大或和更昂贵
的抗菌药物) 使经验治疗陷入困境 成为感染源
ppt课件
35
内容
1 • 相关概念
2
• 多重耐药菌感染现状
3
•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ppt课件
2011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 南(试行)》
制定相关法规,规范管理
ppt课件
39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2011.1.17)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一)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二)加强重点环节管理 (三)加大人员培训力度
级别3: 中等耐 药性
ppt课件
25
MDR现状
ppt课件
26
MDR现状 WHO2011年警示:
• 中国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高达70%,远 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
• 如果再不遏制抗生素滥用,将不仅是中国的 灾难,可能引发全球的灾难。
ppt课件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

多重耐药/泛耐药 E
铜绿假单胞菌
D CRE耐碳青霉烯的肠杆菌
科细菌(KPC、NDM-1) CR-AB耐碳青霉烯类抗 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
原卫生部《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 通知》(卫办医发〔2008〕130号)的要求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 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卫办医政发〔2011〕5号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二、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 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四、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一)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二)加强重点环节管理。
医疗机构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 特别要加大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新生儿室、血液科病房、 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烧伤病房等重点部门以及长期收治 在ICU的患者,或接受过广谱抗菌药物治疗或抗菌药物治疗效果 不佳的患者,留置各种管道以及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等重 点人群的管理力度,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四)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
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特别要 做好ICU 、新生儿室、血液科病房、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烧伤病房 等重点部门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
要使用专用的抹布等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 吸机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听诊器、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电话机、 患者床栏杆和床头桌、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
隔离措施。 没有条件实施单间隔离时,应当进行床旁隔离。

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 PPT【56页】

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 PPT【56页】
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房 间。
大家好
27
操作
将高度疑似或确诊MDRO感染或定植患者安排在 最后。
接触MDRO感染或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 膜、血液、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 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诊疗护理操 作后,要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并进行手卫 生。——职业防护
高危人群定植
成为医院局部 流行的病原菌
主要经过医护 人员的手传播
导致医院患者皮肤感染、 肺炎、血流感染
大家好
4
• 多重耐药菌、泛耐药菌、全耐药菌呈世界 性流行,超级细菌已成为院感重要菌。
大家好
5
细菌耐药的对策
寻找新的抗菌药物 限制人以外(畜牧业)使用 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
预防与控制耐药菌的传播
201401 201402 201403 201404 201501 201502 201503 201504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00%
大家好
哌拉西林 哌林/他唑巴坦 左氧氟沙星 头孢塞肟 头孢他啶 头孢吡肟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阿米卡星 复方新诺明
频次。
大家好
30
医疗废物
在MDRS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过程中产 生的医疗废物,应当按照医疗废物有关规定进行 处置和管理。
按感染性疾病病人处理:双层黄色医疗废物袋 盛装
大家好
31
转科、转院、外出检查等
转科、转院或离开病室检查时应进行交班 和警示、提前通知
大家好
32
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定植、感染)
44
《多重耐药菌的目标性监测》—院感科发布
MDRO医院感染发现率 MDRO医院感染检出率 目标菌: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多重耐药菌的危害
01
增加治疗难度
多重耐药菌的出现使得细菌感染的治疗变得更为困难,因为可供选择的
抗菌药物种类有限,有时甚至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
02
延长住院时间
由于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和感染,患者需要接受更长时间的治疗和隔离,
住院时间也会延长,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03
增加死亡率
多项研究表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死亡率高于非多重耐药菌感染的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 与控制
• 引言 • 多重耐药菌概述 • 医院感染现状与多重耐药菌的关系 •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 •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措施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MDR)的出 现和传播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这些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抵抗力,导致治疗困 难,感染率及死亡率上升。
医院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高发场所,因为患者通常携带多种易感因素,且医院环 境存在大量细菌交叉传播的机会。
目的和意义
01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 是医疗保健机构的重要任务,旨 在减少患者感染、保障医疗质量 和安全。
02
加强多重耐药菌的预防和控制, 有助于减少抗生素滥用和细菌耐 药性的进一步发展,维护公共卫 生安全。
给患者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07
总结与展望
当前防控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成果与不足
成果 建立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控制感染源。
加强了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了防控意识和能力。
当前防控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成果与不足
• 推行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了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多重耐药菌感染ppt课件

多重耐药菌感染ppt课件
23
吸痰或雾化治疗时,带标准外科口罩。 完成诊疗护理操作,离开房间前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至黄色垃圾袋
中。 诊疗护理前后、脱手套后及接触病人前后洗手、手消毒。 诊疗器具如听诊器、体温表、血压计专用。
24
其他不能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等,一用一清洗消毒(500mg/L含 氯消毒剂)。
床旁诊断如拍片、心电图等仪器检查完成后用500mg/L含氯消毒剂进 行擦拭。
隔离病房确实不足时考虑床边隔离,感染较多时,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
22
实行床旁隔离时,应先诊疗、护理其他患者,多重耐药菌患者安排在 最后。
减少不必要的人员出入。 做好标准预防,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
者或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 痰液时戴手套,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
离开隔离室进行诊疗时,应先通知该诊疗科室,以便及时做好感染控 制措施。
25
Hale Waihona Puke 转科的病人,向接收方说明对该病人应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措施。 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连续两次培养阴性(每次间隔>24小时)方可
解除隔离。解除隔离时应对房间进行彻底终末消毒。
26
4.医疗废物管理
锐器置入锐器盒。 其余医疗废物(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生活垃圾属于医疗废物)均放
18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1.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 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避免污染,减少感染 的危险因素。
19
2.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 • 直接接触多重耐药菌患者前后、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 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手套后、接触患者使 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污染部位转移到清洁部位实 施操作时,实施手卫生。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1.及时开出接触隔离医嘱, 尽量隔离于单间, 也可 与其他同种感染或定植患者共居一室, 隔离病房不 足时才考虑床边接触隔离(床间距须≥1m);
2.在床牌或/和病历卡上标贴蓝色接触隔离标识; 3.接触该病人或其环境前后必须进行手卫生; 4.预计与病人或其环境如床栏杆有明显接触时, 需
要加穿隔离衣, 不同种病原体感染或定植病人隔离 衣不能共用, 非一次性使用的
18
一、建立健全多重耐药菌感染和定植病例 的监测与报告制度
完善多重耐药菌的主动筛查制度: 对于存在多重耐 药菌感染或定植高危因素
--长期入住ICU患者;
--接受过广谱抗生素治疗或抗生素治疗效果
不佳的感染;
--留置各种插管如气管插管或切开;
--合并慢性基础疾病患者。
常规采集鼻/咽拭子、直肠拭子和感染部位的标本, 确定是否存在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或定植。
临床医生基本知晓常见多重耐药菌如 MRSA.VRE、CR-AB的大致检出率和 耐药率
21
二、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以减少多重耐 药菌的诱导产生
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正确、 合理地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
根据临床微生物检测结果, 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严格执行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相关规定。
❖ 治疗极为困难
❖ 明显增加死亡率: MRSA感染后死亡率增加约 33%;VRE引起的菌血症死亡率约20%-
100%

美国统计: 假如一位患者医疗费用约
1000美圆,感染MRSA后花费约25000美
圆。
5
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的常见因素(一)
抗菌素的不合理应用! ! !
既往携带或感染了MDROs
在MDROs感染率高的科住院 高龄患者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JCI评审版本)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JCI评审版本)

制定部门:感控办修订年限:三年一次版本号:1.0 页数:1/3发行日期:2019-04-01 修订日期:__/__/__ 已修订次数:0次1.目的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和交叉传播,降低患者和员工的风险。

2.范围全院临床科室、药剂科、检验科、感控办。

3.定义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4.职责各级各类人员按照标准中的要求履行各自职责。

5.标准5.1临床医生5.1.1提高病原学标本的送检率,在感染性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使用抗菌药物前,应及时从感染部位,特别是无菌部位采集合格的样本做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或调整抗菌药物。

5.1.2 追踪检验结果,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

若属于医院感染则于12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报告卡。

5.1.3当发现某患者为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时,应立即通知科主任,对该患者进行隔离。

隔离房间应当有隔离标识。

5.1.4 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

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每班更换,有污染时立即更换,双层黄色垃圾袋包裹),完成诊疗操作后,要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并严格进行手卫生(七步洗手法)。

5.1.5 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在实施各种侵入性操作时,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污染,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

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的判断

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的判断
① 原来无感染,新发感染
② 原来有感染,但一度平稳或 好转后复又加重
③ 原有感染未愈,但病原未明
2. 判断为致病的有力证据 (具备任何1条) ① 无菌部位生长者
② 涂片发现与该菌革兰染色 和形态一致的菌,与白细 胞密切相关或被吞噬
③ 感染无其他病原体可解释
④ 经抗该菌治疗有效者
⑤ 分离有其他病原体,但按 其他病原体治疗无效者
3、4代头孢菌素
单环类 抗假单胞菌碳青霉烯类
磺胺类 多粘菌素类 四环素类
13 喹诺酮类
头孢噻肟 头孢曲松 头孢他啶 头孢吡肟 氨曲南 亚胺培南 美洛培南 多利培南1 复方SMZ 多粘菌素E 多粘菌素B 四环素 多西环素 米诺环素 . 环丙沙星 左氧沙星
应该监测什么MDRO
2008年卫生部办公厅《关 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 染控制工作的通知》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黄杆菌
除非有暴发,通过日常医院感染监测去发现
17
.
对临床指导价值大的标本类型
血、胸水、CSF等无菌体液 组织 尿(清洁中段尿或留置导管者导管穿刺标本;定量培养)
对临床指导价值小的标本类型
痰、气道抽吸物、伤口分泌物、非深部穿刺的脓液
临床价值有争议的标本类型 支气管灌洗液、保护性毛刷
天然耐药菌种 普罗威登菌 普罗威登菌 普罗威登菌 克氏柠檬酸菌、弗氏柠檬酸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赫氏埃希菌、克雷伯菌、蜂房哈夫尼菌、摩氏摩 根菌、潘氏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普罗威登菌、粘质沙雷菌
赫氏埃希菌 赫氏埃希菌 弗氏柠檬酸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蜂房哈夫尼菌、摩氏摩根菌、潘氏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普 罗威登菌、粘质沙雷菌 摩氏摩根菌、潘氏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粘质沙雷菌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培训ppt课件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培训ppt课件

碳青霉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机制
J Intern Med. 2015, 277: 501-512.
孔道蛋白缺失
产碳青霉烯酶
碳青霉烯耐药
外排泵表达上调
23
A类:能被酶抑制剂克拉维酸所抑制(除外KPC-2)
B类:不能被酶抑制剂抑制,可被金属螯合剂EDTA抑制,不 能水解氨曲南
D类:酶抑制剂对其抑制作用很弱,能水解苯唑西林,对碳 青霉烯类水解作用弱
多重耐药菌的院感防控
目录
CONTENTS
1
定义及常见种类
2
耐药机制、易感人群及危害
3
临床具体耐药细菌的定义标准
4
CRE的紧迫威胁
5
多重耐药菌的院感防控
参考依据
多重耐药、广泛耐药和泛耐药细菌的基本定义
本次课重点
1.多重耐药细菌(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 MDR) : 指细菌对通常敏感常用的3类或3类以上抗菌药物同 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包括泛耐药细菌和全耐药细菌。 2.泛耐药细菌(extensively drug resistant bacteria,XDR):指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几乎全部耐 药,革兰氏阴性杆菌仅对黏菌素和替加环素敏感, 革兰氏阳性球菌仅对糖肽类和利奈唑胺敏感。
A、B和D类碳青霉烯酶全球流行图
KPC
KPC/ND M
26
本次课重点
CRE感染控制措施
系统实时监测、预警 及时去病区督查干预措施落实 CRE患者病室环境物体表面采样 重点科室患者主动筛查CRE (鼻拭子、咽拭子和肛拭子) 对重点科室进行多重耐药菌( MDR )防控培训 医务部门加强对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舒巴坦mic≥64,不能用

多重耐药菌的院感防控

多重耐药菌的院感防控
• 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 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环境清洁消 毒
• 清洁和消毒可能被病原体污染的环境表面和设备;
• 优先清洁实行接触隔离措施的房间,并重点清洁消毒 患者经常接触的表面。
医疗废物管 理
• 在患者床头放置医疗废物桶。
(三)主动监测
• 筛查的耐药菌
在进入患者病房之前穿好隔离衣和戴好手套,离开病房前摘掉 手套并脱隔离衣。
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将MDRO感染或定植患 者安排在最后进行。
转诊或外出检查之前通知接诊或接待检查的科室,提醒其采取 相应防控措施。
2021《临床重要耐药菌感染传播防控策略专家共识》
诊疗用品处 理
• 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用品要专人专用,并及时 消毒处理。
(二)接触预防
•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行接触预防 • 标准预防的重要性
• MDRO定植通常不易被检测到,即使是主动监测也可能由于缺乏敏感 性、实验室缺陷,或由于抗菌药物治疗导致间歇性定植而无法识别。
• 面部防护(佩戴外科口罩和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 有喷溅操作时 • 护理气管切开的患者时 • 有分泌物喷溅的患者时 • 在有证据支持感染或定植源(如烧伤创面)引发传播的环境中工作时
• 医务人员的手是重要媒介
• 其他传播途径:咳嗽能使口咽部及呼吸道的MDRO 通过飞沫传播;空 调出风口被MDRO 污染时可发生空气传播;其他产生飞沫或气溶胶的 操作也可导致传播风险增加。

危险因素
• 老年 • 免疫功能低下 • 各种侵入性操作 • 近期(90d内)接受3种及以上抗菌药物治疗 • 既往多次或长期住院 • 既往有MDRO 定植或感染史。
避免在耐药菌感染或定植者紧邻 区留置各种导管、安置有开放伤 口或免疫功能低下等易感患者

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的ppt课件

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的ppt课件

传播与途径
• 1.接触传播(直接, 间接,物体表面) • 2.空气传播 • 3.飞沫传播(传播距 离1M) • 4.虫媒传播? • 5.综合途径
环境及物体表面消毒
• 对医院环境尤其是医患频 繁接触的物体表面进行充 分消毒,阻断耐药菌的传 播。
• 精密仪器用75%酒精擦拭
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以减少多重耐 药菌的诱导产生。
• 1.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的基本原则,正确合理实施给 药方案
• 2.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 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 3.严格执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 预防性应用的相关规定
谢谢观赏 THANK YOU FOR W AT C H I N K

多重耐药菌
• 是指有多重耐药性的病原菌。 其定义为一种微生物对三类 (比如氨基糖苷类、红霉素、 β-内酰胺类)或三类以上抗 生素同时耐药,而不是同一类 三种。泛耐菌株,对几乎所有 类抗菌素耐药。比如泛耐不动 杆菌,对氨基糖苷、青霉素、 头孢菌素、碳青霉烯 、四环 素类、氟奎诺酮及磺胺类等耐 药。
防控要点:
1.要结合实际工作,制定并落实多重耐药菌感染管 理的规章制度和防控措施。 2.要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多重耐药菌管理合作机制, 每季度开一次联席会议。 3.要有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措施培训等
1.标准预防 2.“危急值” 3.洗手 4.无菌操作 5.隔离 6.标识 7.药品 8.物品 9.会诊 10.医疗垃圾 11.解除隔离 12.清洁消毒

多重耐药菌感染 ppt课件【2024版】

多重耐药菌感染  ppt课件【2024版】
护士长并及时开出“接触隔离”医嘱。并严格
做好手卫生和接触隔离工作。
确诊为医院感染者,24小时内填卡上报医院 感染管理科。
23
ppt课件
医生医嘱
认真执行抗菌药物使用指导原则,根据细菌培 养和药敏用药。
使用抗生素必须有效控制感染,尽量使用窄谱 抗生素,避免超疗程用药,病原菌不明或没有 其他有效抗生素时,限制使用广谱抗生素。
警惕VRSA的产生:国外已有报道,我国h VRSA(万古霉素异质性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9
ppt课件
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暴发流行于ICU和血液病房等患有危重疾病和 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
肠球菌对头孢菌素,链阳菌素类,克林霉素和 SMZ/TMP 可在体外显示活性但临床无效,因此对 上述药物不应该报告为“敏感”。
32
ppt课件
接触隔离2:减少、避免设备共用
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微量输液 泵
轮椅、担架
CT、超声仪器
床旁心电图
用后及时
消毒
33
ppt课件
接触隔离3:戴相关防护用品
个人防护用品 手套、隔离衣、面罩或口罩
穿戴相关防护用品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 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
4
ppt课件
耐药菌增加原因
抗菌药的不合理使用:由于医生过多地使用抗 生素,造成对基因突变及耐药基因转移的耐药
菌进行了筛选,耐药菌产生增加(抗生素选择 性压力)
耐药菌传播增加:通过医护人员尤其手的接触, 细菌在病人间交叉寄生造成耐药菌株在医院内
的传播,以及随后通过宿主病人的转移,耐药 菌在医院间甚至社区进行传播
14
ppt课件
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精品课件
3
一、多重耐药菌的基本概念
泛耐药(XDR):除1-2类抗菌药物(主要指多粘菌素和替加 环素)外,几乎对所有类别抗菌药物不敏感。
全耐药(PDR):对几乎所有抗菌药物都耐药的细菌。
MDR XDR PDR
MDR XDR PDR
精品课件
4
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多重耐药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的细菌
4、多重耐药菌感染多数与性别无关
精品课件
10
三、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
现代医院感染最重要的问题是-MDRO 多重耐药菌感染,导致:
—病死率增加 —医疗花费增加 —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问题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有赖于: —感染控制 —抗菌药物控制
精品课件
11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 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2011.1.17)
(E-EC、E-KP)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PA)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AB)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
(CRE-EC、CRE-KP)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
精品课件
5
二、多重耐药菌感染流行病学
多重耐药菌感染流行三环节
患者 医务人员
易感人群 宿主
◎患者出院后及时完成终末消毒。
精品课件
18
听诊器
减少或避免设备共用
专人专用
氯消毒剂
担架
床旁心电图机
轮椅
非专人专用,每精品一课件位患者使用前后消毒 19
三、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
患者转诊之前应通知接诊科室,以便采取相应传播 控制措施。

多重耐药菌的诊断与防控PPT课件

多重耐药菌的诊断与防控PPT课件

环境消毒关键在于依从性
•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院日常清洁中只有43%应 该清洁的实际上清洁了,而出院后终末消毒有60% 做好了清洁。通过教育、采取凝胶监测并反馈结 果,日常清洁率提高到51%(8% 增长, p = 0.03 )、终末清洁率提高到了70% (10% 增长, p=0.06).
• 6. 医用物品专人专用
卫生部重点监控的6种MDRO
•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 判断标准:对苯唑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耐药或头孢西丁诱导实验阳性
• CRAB: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 – 判断标准:对亚胺培南或美洛培南耐药
• 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 判断标准:对万古霉素耐药
卫生部重点监控的6种MDRO
• ESBLs: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包括: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等 – 判断标准:对第3和4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耐药
参考欧洲CDC和美国CDC的多重耐药定义
什么是一类? 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霉烯均为单独一类
如何定义为对一类药物耐药? 对其中任何一种耐药定义为该类耐药
耐药是否包括天然耐药?是否包括中介? 仅指获得性耐药,包括中介
报告MDR、XDR 和PDR铜绿假 单胞菌时应提 供的 敏感性结果
抗菌药物种类
抗菌药物品种
Pseudomonas aeruginosa(铜绿假单胞菌) Enterobacter species(肠杆菌)
美国IDSA抗生素疗效评估小组调查显示全球以上致病菌耐药严重
多重耐药菌泛滥是我国感控工作中目前 最大的挑战
• A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 K 耐三代头孢菌素肺炎克雷伯菌 • E 耐三代头孢菌素大肠埃希菌 • P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 M 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 V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 E 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 • C 艰难梭菌

多重耐药ppt课件

多重耐药ppt课件
多重耐药菌(MDRO)预防与控制
××市第×人民医院 感染管理科
2019/9/3
1
主要内容
MDRO概念 卫生部关于MDRO相关文件 "三甲”MDRO☆核心条款 本院MDRO监测与分析 MDRO多部门协作机制 MDRO预防与控制措施
2019/9/3
2
MDRO概念
• 多重耐药菌 ( MDRO): 是指细菌同时对三类
2019/9/3
9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核心条款 ”★
4.20.5.3 有预防多重耐药感 染措施培训。(★ )
【C】 对临床医护人员和微生物实验室或检验部门的人员进行预防多 重耐药菌感染措施的培训制度、培训计划及落实措施。
【B】符合“C”,并 有相关人员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流行病学以及预防与控 制措施等知识培训,相关资料可查询。
2019/9/3
22
2019/9/3
23
耐药是选择出来的
药物治疗
敏感菌落中存 在着自发的突 变菌株
给予抗菌治疗后 ,因为敏感菌株 的相继死亡,突 变菌株被选择出 来
耐药株的克 隆在过去曾 是敏感的菌 落中生长
Sanders CC, Sanders WE. J Infect Dis 1986;154:792-800
2019/9/3
在治疗过程中 耐药成为主要 感染菌
16
24
金葡菌耐药的变迁
青霉素
金葡菌 1940s
青霉素耐药 金葡菌 1950s
甲氧西林 1959
甲氧西林耐药 金葡菌(MRSA) 1960s,1970s
万古霉素
2006
万古霉素 耐(药)量 (MBC/MIC)
2002
2000

多重耐药菌定植和感染判断

多重耐药菌定植和感染判断
分离到细菌真菌≠致病菌≠需要用或换抗菌药物
微生物检验结果是辅助检查,需结合临床判定其意义 微生物检验受标本质量、技术方法和检验者经验等多 种因素影响
痰中常见的定植菌或污染菌 念珠菌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弗劳地柠檬酸菌(枸橼酸菌) 阴沟肠杆菌 肠球菌 木糖氧化产碱杆菌
痰中培养出念珠菌 不能作为诊断念珠菌肺炎的依据,多数情况下反映上呼
吸道菌群失调或者是定植;
多项针对死亡患者的尸检结果表明,呼吸道样本中检出 念珠菌患者很少患有肺念珠菌病
即便是在接受大量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或癌症死亡病例 中,肺念珠菌病也很少见
区分感染和定植:感控的角度
对于多重耐药菌感染者:临床症状缓解或治愈 卫生部《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根据临床决定培养出的细菌是污染、定植或感染
举例
换用头孢他啶丁胺卡那霉素,患者情况好转,再次 停机拔管,转入呼吸科,最后好转出院。在转入呼 吸科时,再次取痰培养(标本和)
标本:白色念珠菌鲍曼不动杆菌 标本: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鲍曼:污染、定植、致病? 白念:污染、定植、致病? 嗜麦芽:污染、定植、致病?
病例
患者,男,岁,诊断为胰腺炎,气管插管后接受人 工辅助通气。入院时发热、 、血常规: ,入院时 取气道抽吸物培养(标本)。入院天后,痰多、双 肺可闻及散在湿罗音、胸片示双下肺斑片影和胸腔 积液。 。此时取气道抽吸物培养(标本)。予以 亚胺培南万古霉素经验性治疗。
培养标本:无菌生长 培养标本: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未做
头孢哌酮舒巴坦敏试)
鲍曼:污染、定植、致病?
改为头孢哌酮舒巴坦 米洛环素 治疗。患者湿罗音 减少,胸片示双肺斑片影略有吸收。但患者仍发热。 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后第天后再次去气道抽吸物培 养(标本),示鲍曼不动杆菌生长(敏试结果与标 本一致)。

多重耐药菌防控知识ppt课件

多重耐药菌防控知识ppt课件

2012年10月医院各临床科室病原菌检出情况
ICU 病原菌检出前5位: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念珠菌属 呼吸科 病原菌检出前5位:副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念珠菌属、鲍曼不动杆菌 肾病血液科 病原菌检出前5位:大肠埃希菌、热带念珠菌、念珠菌属、副流感嗜血杆菌、唾液链球菌 内分泌科 病原菌检出前5位:大肠埃希菌、念珠菌属、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神经康复科 病原菌检出前5位:大肠埃希菌、副流感嗜血杆菌、白色念珠菌、鲍曼不动杆菌、产气肠杆菌 干一科 病原菌检出前5位:念珠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白色念珠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 干一科 病原菌检出前5位:念珠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白色念珠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 干二科 病原菌检出前5位:铜绿假单胞菌、洛非不动杆菌、念珠菌属、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 干二科 病原菌检出前5位:铜绿假单胞菌、洛非不动杆菌、念珠菌属、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 普外科 病原菌检出前5位: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 泌尿外科 病原菌检出前5位: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 神经外科 病原菌检出前5位:鲍曼不动杆菌、念珠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
• MDRO的监测与控制需要
医政办、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剂科、微生物室、护理 部等多部门共同协作
• 某三甲复审的反馈意见:
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多重耐药菌管理合作机制,但临床 科室不重视,多数流于形式,对于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指导性 不强。
(一)微生物室
• 1、应及时对临床送检标本进行病原微生物涂片、
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发现多重耐药菌应填 写《检验科微生物室多重耐药菌监测报告登记本》, 同时在《细菌鉴定药敏报告单》“备注”栏中发布 “多重耐药菌请解除隔离!”红色印章以提示临床。 2、一旦短时间内发现某一病区有3例及以上同种耐 药谱相同病原菌,应立即通知医院感染管理科 3、专人负责与临床沟通,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管理,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咨询、培训等 技术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year-old man with interstitial fibrosis; patient was receiving chlorambucil for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COP
经验性治疗和目标治疗的统一
合格标本进行微生物学检查 开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革兰阳性细菌
金匍菌– MRSA, VISA, VRSA VRE (地理上差别) 肺炎链球菌 –青霉素和大环内酯耐药
革兰阴性细菌
肠杆菌科
ESBLs-喹诺酮,头孢菌素,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 碳青霉烯酶(KPC, NDM-1?)-碳青酶烯耐药在中国出现和蔓

非发酵菌(假单孢菌/不动杆菌)
Homogenous protocol
Mixing
理性回归/责任所在
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基本原则
耐药背景下的个体化治疗
内容安排
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基本原则 -耐药背景下的个体化治疗
合理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 -指南VS 临床实践
正确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前提
发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慢性咳嗽和黄痰-原因
• 急性发热
Minocycline Imipenem
Glycylcyclines Newer carbapenems
Trinems
Penicillin Prontosil
Chloramphenicol Neomycin Polymixin Streptomycin Thiacetazone
Semi-synthetic penicillins & cephalosporins
27-year-old man with 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
51-year-old man with chronic 22-year-old woman with
myelogenous leukemia.
adult T-cell leukemia.
67-year-old woman with adult T-cell leukemia.
•哮喘
-WBC不高/淋巴增高(无感染灶)-病毒! •后鼻腔鼻漏
-WBC增高/中性粒增高/核左移 -可能细菌! •病毒感染后气道高反应性
-部位/病原体?
-原发性菌血症?
•胃酸返流
• 慢性发热
•吸烟相关的慢性支气管炎
-IE、布病、慢性感染灶?结核病? -非感染性发热
药物热、风湿病、恶性肿瘤
•支气管扩张症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肺泡蛋白沉积症
Infection Control
Antibiotic stewardship
Rekha Murthy. Implementation of Strategies to Control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Chest 2019;119;405-411
No simplistic policy
Synthetic approaches Newer macrolides & ketofapentine
Semi-synthetic glycopeptides Semi-synthetic streptogramins
Chlortetracycline Cephalosporin C
Ethambutol Fusidic acid
Mupirocin Nalidixic acid
Oxazolidinones Cecropin Newer aminoglycosides
Fluoroquinolones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临床关注的耐药问题 Resistances of Clinical Concerns
感染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的分层
—谈耐药背景下的个体化抗感染治疗
陈佰义
抗感染药物发展简史
1929 Alexander Fleming 发现青霉素 1939 Howard Florey 和 Ernst Chain分离获得青霉素,用于动物试验
1942 青霉素首次用于救治战伤患者,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1950’s 大量抗生素用于临床
Sampling
Including invasive procedures when needed (BAL…)
Rapid tests
When available. Gram stain!!!
目标治疗
Start adequate antibiotic coverage
(within 1 hour?)
Tillou A et al. Am Surg 2019;70:841-4
Drain purulent collection
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合理选择药物
-considerations in choosing antibiotic for empiric therapy
选择哪种抗菌药物
• 评估病原体
喹诺酮, 头孢菌素,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碳青霉烯类
Control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Antibiotic Control and Infection Control: The Two Sides of the Resistance “Coin”
MRSA AB
VRE
ESBL K. pneumoniae
A poster from World War II, dramatically showing the virtues of the new miracle drug, and representing the high level of motivation in the country to aid the health of the soldiers at war.
Discovery of Antibacterial Agents
Empiric screening
Cycloserine Erythromycin Ethionamide Isoniazid Metronidazole Pyrazinamide Rifamycin Trimethoprim Vancomycin Virginiamyc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