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本地人结婚风俗
杭州本地人结婚风俗

杭州本地人结婚风俗杭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着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传统风俗。
在杭州,结婚是人生中的大事,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体现。
在这里,结婚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更是一种家族、社会的联结。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杭州本地人结婚的风俗。
一、婚期的选择在杭州,婚期的选择非常重要。
传统上,杭州人认为“三月三、四月四、五月五不可嫁”。
这是因为这三个日子都是传统的祭祀节日,嫁娶会被认为是不吉利的事情。
而在杭州,最吉利的结婚日子是农历七月初七。
这一天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也被称为“牛女节”。
在这一天结婚,被认为是最吉利的,可以带来幸福美满的婚姻。
二、婚礼的准备在杭州,婚礼的准备非常讲究。
首先,要选好婚庆公司。
杭州有很多专业的婚庆公司,他们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婚礼策划、布置、摄影、化妆、礼服、车队等等。
其次,要选择好婚礼场地。
杭州有很多漂亮的婚礼场地,如西湖边的婚礼酒店、枫桥晚晴、千岛湖婚礼岛等等。
最后,要准备好婚礼用品和礼金。
在杭州,结婚需要准备很多用品,如婚车、婚床、结婚证、红包等等。
而红包的数额也是需要讲究的,通常是按照杭州的传统来定的。
三、婚礼的流程在杭州,婚礼的流程也非常讲究。
首先是迎亲。
新郎在迎亲时要穿上黑色或深灰色西装,手持花篮,带着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等等,前往新娘家中迎娶。
新娘家要准备好茶水、糖果、红包等礼品,以示欢迎。
在迎亲过程中,还要进行一些有趣的“闹洞房”活动,如让新郎吃辣椒、穿高跟鞋等等。
其次是拜堂。
在杭州,拜堂是婚礼的重头戏。
新娘和新郎要穿上婚纱、礼服,手持花束,向祖先和天地拜祭,以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拜堂结束后,还要进行一些传统的婚礼仪式,如交换戒指、敬酒、敬茶等等。
最后是婚宴。
在杭州,婚宴是一种非常隆重的活动。
新娘和新郎要与亲朋好友共同分享这个重要的时刻,品尝各种美食,享受欢乐的氛围。
四、婚后的习俗在杭州,婚后也有一些传统的习俗。
首先是回门。
新娘在结婚后要回家看望自己的父母,带上礼品,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杭州结婚风俗及流程

杭州结婚风俗及流程
浙江省的结婚仪式有其特殊的流程,其中以杭州的结婚风俗最为普遍。
一般来说,结
婚当天,男方先将新房子里做好准备,尤其要在床垫上放上新贴的花纸。
男方家长在新婚
房开出八红灯笼,以代表婚姻美好的福灯,窗口方位也会挂上红绸,代表安康和幸福,精
心的安排新婚的欢乐气氛。
在即将结婚的当晚,男方的亲朋好友会下饭局,女方的一方也会参加,大家一起聊天
庆祝,并且要准备好礼物,如金银礼品、新衣服等。
庆祝活动完毕后,女方也会穿上新衣服,完成微笑照,双双都拿着手巾,表达着对结婚的准备有多么的准备好,待到黎明,新
郎就要开始前往新婚房了。
新郎和新娘及当晚聚餐的宾客,一般会乘坐新婚花轿直达新婚房,在花轿出发之前,
新娘家的家人会送给新娘思乡的心意。
新郎需要新婚房门口等待新娘的出现,他需要让新
娘从门口走进新婚房,新娘也会按照传统穿上婚礼纱,新娘一定要让新郎帮忙将婚纱系上。
新郎新娘一起回到家中,家中家人以及男方家人都会进行庆祝活动,孝敬双方家长,
并以此表明今后要共同抬轿养家。
男方家人会赠送礼物给新娘,新娘会向男方家人致谢,
表明自己对男方家里的一致信任。
在此之后,新郎新娘也会一起拜访亲戚朋友,向他们表
达美好祝愿。
结婚仪式完毕就是新郎新娘携手入住新家的时候了,在进入新家的时候,家人们会围
着他们,这时新郎新娘可以根据家里的风俗习惯踩稻谷或者买艾草绳锁,以表达对爱情甜
蜜的祈盼。
在新家中开启新生活,一起旅行,分享结婚的喜悦,过上幸福甜蜜的生活,才
是真正的结婚仪式结束。
全国各地结婚习俗大全

全国各地结婚习俗大全1、★杭州婚礼习俗★2、★沈阳婚礼习俗★3、★石家庄婚礼习俗★4、★成都婚庆习俗★5、★济南婚庆习俗★6、★福建婚庆习俗★7、★烟台婚庆习俗★8、★聊城婚庆习俗★9、★江西婚庆习俗★10、★台湾婚庆习俗★11、★安徽婚庆习俗★12、★上海婚庆习俗★13、★北京婚庆习俗★14、★广东婚庆习俗★15、★温州婚庆习俗★16、★宁波婚庆习俗★17、★东北婚庆习俗★18、★湖南婚庆习俗★19、★河南婚庆习俗★20、★天津婚庆习俗★21、★山西婚庆习俗★23、★厦门婚庆习俗★24、★云南婚庆习俗★25、★海南婚庆习俗★26、★武汉婚庆习俗★一、说媒杭州民间婚礼,基本上沿袭南宋婚礼的习俗遗风。
旧时男女婚配封建色彩极浓,中等以上人家都要请媒婆说合,叫做“穿婚”。
男、女方问卜得吉“定帖”后,男家择日备礼邀女家,两亲相见,谓之“相亲”如女方中意,即以金钗插于冠髻中,名曰“插钗”若不如意,则送彩缎两匹,谓之“压惊”。
二、订婚正式结婚前的一种仪式,古称“缔姻” ,又称“传红”订婚这天,两家都挂灯结彩,厅上供和合二仙神马,燃点红烛,邀请亲友吃订婚酒。
三、行聘订婚后,男家要行聘,古称“纳征”,现在俗称“聘礼”“财礼”。
根据男家情况,以送金银、绸缎为主,女家受聘,亦必有答礼,称为“回盘”。
四、发奁结婚日期确定前一日要发奁,俗称“发嫁妆”。
旧时,富裕大户嫁妆甚厚,嫁妆先在家中布置陈列,何桌在先,何物在后,都有一定的格式。
到了男家必须照样陈列,最前面的嫁妆,必为子孙桶,桶内盛有红蛋、喜果各一包。
女家嫁妆无论如何丰富齐全,唯眠床必须男家准备女方家长必须在棉被内放一些花生 ,以讨生儿育女化生的吉利。
五、迎娶婚礼的正日,俗称“拜堂”。
早一日下午,花轿抬至男家大厅,晚间,百烛齐燃,灯火辉煌,称为“亮轿”。
女方早一日亦要备席请新娘,称为“辞家宴” ,俗称“别亲酒”。
古俗,婚礼系昏礼,须晚间举行。
杭俗大都在日间,拜堂之日,以巳午未三时为多,花轿从男家出发,到女家后停在厅上。
杭州人结婚流程最全详细清单

杭州人结婚流程最全详细清单Getting married in Hangzhou is an exciting and memorable experience for couples. From the initial planning stages to the actual wedding day, there are many important steps to consider along the way. The first step in the process is to decide on a wedding date and venue. Couples in Hangzhou often choose to have their weddings at beautiful locations such as West Lake or in one of the city's many luxurious hotels.在杭州结婚对于夫妇们来说是一个令人兴奋和令人难忘的经历。
从最初的规划阶段到实际的婚礼当天,沿途有许多重要的步骤需要考虑。
过程中的第一步是确定婚礼日期和场地。
杭州的夫妇们通常选择在美丽的地点如西湖或该市众多豪华酒店中举办婚礼。
Once the date and venue have been chosen, the next step is to create a guest list and send out invitations. It is important for couples to carefully consider who they want to invite to their wedding and to make sure that everyone receives an invitation in a timely manner. In Hangzhou, it is common for couples to send out elegant andbeautifully designed invitations to their guests, setting the tone for the upcoming celebration.一旦确定了日期和地点,下一步就是制定客人名单并发送邀请函。
浙江婚礼习俗

浙江婚礼习俗浙江传统婚礼习俗:一、说媒浙江民间婚礼,基本上沿袭南宋婚礼的习俗遗风。
旧时男女婚配封建色彩极浓,中等以上人家都要请媒婆说合,叫做穿婚,男女方问卜得吉、定帖后,男家择日备礼邀女家,两亲相见,谓之相亲,如女方中意,即以金钗插于冠髻中,名曰,插钗。
若不如意,则送彩缎两匹,谓之压惊。
二、订婚正式结婚前的一种仪式,古称缔姻,又称传红。
订婚这天,两家都挂灯结彩,厅上供和合二仙神马,燃点红烛,邀请亲友吃订婚酒。
三、行聘订婚后,男家要行聘,古称纳征,现在俗称聘礼、财礼,根据男家情况,以送金银绸缎为主,女家受聘,亦必有答礼,称为回盘。
四、发奁结婚日期确定前一日要发奁,俗称发嫁妆。
旧时,富裕大户嫁妆甚厚,嫁妆先在家中布置陈列,何桌在先,何物在后,都有一定的格式。
到了男家必须照样陈列最前面的嫁妆,必为子孙桶,桶内盛有红蛋、喜果各一包,女家嫁妆无论如何丰富齐全,唯眠床必须男家准备,女方家长必须在棉被内放一些花生,以讨生儿育女、化生的吉利。
五、迎娶婚礼的正日,俗称拜堂。
早一日下午,花轿抬至男家大厅,晚间,百烛齐燃,灯火辉煌,称为亮轿。
女方早一日亦要备席请新娘,称为辞家宴,俗称别亲酒古俗,婚礼系昏礼,须晚间举行,杭俗大都在日间,拜堂之日,以巳午未三时为多。
花轿从男家出发,到女家后停在厅上,新娘由喜娘伴随着遍辞父母和家属亲戚,然后,由一人执红烛,一人执红灯笼,引上花轿,花轿由四人杠抬,官宦人家还可以鸣锣喝道,这也是浙江女子出嫁的特殊风俗,相传系南宋康王赵构为感谢宁波女子救命之恩而特地封赠的半副銮驾。
六、三朝回门即新亲上门,就是女方亲属上男方去,旧时都要在结婚第三天举行,现在男方习惯第二天就邀请女方父母及兄弟姐妹上门,旧时还有吃三道茶等礼节,现在吃一餐新亲上门酒,婚后三天,新郎偕新娘一同回娘家,拜见岳父岳母,俗称回郎。
旧时,新娘回娘家,多则住一月,少则七天,再由新郎接回家。
浙江现代婚礼习俗:订婚1:双方父母出席酒宴协商双方订婚事宜,主要是订下黄历和男方的聘礼多少。
江南婚俗

各地婚礼风俗

所谓各处乡村各处例,中国不同省份及籍贯的人士在举行婚礼仪式时,也别有其独特的嫁娶习俗。
随着社会的变迁,虽然部分有趣味的传统礼仪已因文明发展或简化婚礼而被省略,但大致上还是参照旧制办理。
六祀仪式:“说亲,送定,报日子和送聘金,盘嫁妆,接亲与送亲,拜堂与吃面碗鸡”。
和古之"六礼"大同小异。
婚礼仪式中,仍有闹房,圆房等旧俗。
假若你的另一半与你拥有不同籍贯,也可借此机会,一窥他家乡一些特殊、有趣的嫁娶仪式。
先以酒店婚礼举行流程来看,以我们浙江为例例举一下:宁波:新人要在酒店门口等客人,新人倒酒时会有人出节目,会有人敲竹杠,宴后每人有糖和烟温州:新人不必在门口等,酒席上可以出节目,不可以敲竹杠,宴后每人一百元义乌:新人要在酒店门口等,酒席上不可以出节目,不可以敲竹杠,宴后有糖无烟杭州:新人要在酒店门口等,酒席上可以出节目,不可以敲竹杠,宴后一人两包糖无烟南方各地基本比较注重传统。
繁复的六礼仪式,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及迎亲也按足传统办事。
若提亲,订下婚约以至婚礼期间都由媒人促成,那么婚后要给媒人送上媒人利是作为答谢。
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结婚已不按这一套,而时兴旅游结婚或新婚舞会。
上海:新娘出门前,要先在娘家吃一碗以莲子、百合煮成的甜羹(糖水),代表女家希望女儿婚后幸福。
送嫁时,女家一位属全福之人(即父母双全,与丈夫和睦而有子女者)的女性长辈,或女司仪撑起红伞伴着新娘走。
女司仪要多备带一双新鞋,上轿后立即为新娘更换,表示新娘不带任何属于女家的东西到夫家,寓意将以后的生活交托于丈夫。
如果女家无设宴款待亲友,或邀请时有所遗漏,事后要向这些亲友派喜糖,以示正式通知各人女儿已出嫁。
厦门:一般仍照旧俗择定佳期,由双方长辈主办婚事。
佳期前一天,女方将“嫁妆”送达男方,布置好洞房;佳期当天凌晨,新郎到新娘家迎娶,晚上再设宴请客。
席散以后,宾客朋友不论辈份大小,都可前往“闹洞房”。
婚后三天,新郎要陪同新娘回娘家,娘家则备酒筵接待,女方亲友应邀作陪。
杭州习俗

杭州习俗说媒杭州民间婚礼.基本上沿袭南宋婚礼的习俗遗风.旧时男女婚配封建色彩极浓.中等以上人家都要请媒婆说合.叫做[穿婚".男.女方问卜得吉[定帖"后.男家择日备礼邀女家.两亲相见.谓之[相亲".如女方中意.即以金钗插于冠髻中.名曰[插钗".若不如意.则送彩缎两匹.谓之[压惊".二.订婚正式结..吴山庙会吴山庙会是杭州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庙会之一.为纪念春秋战国时吴国大夫伍子胥.建造第一座伍公庙以来.两千多年间寺庙庵观.日益增多.几乎遍及吴山境内的紫阳.云居.七宝.峨嵋等十多个大小山头和山麓.故有[吴山七十二庙"之说.这些寺庙极为复杂.祭祀的民间神灵也众多纷纭.大致可分以下几类:历史人物被塑造的神...杭州的民情风俗杭州的民情风俗.是随着杭州历史经济以及自然条件的变化发展.不断地由广大人民所创造.所丰富而逐步衍变而成的.它为杭州增添独特的江南风情.从距今四五千年的[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丰富文物说明.杭州最早人类活动的原始村落.已具有江南特征的民情风俗.他们有的在山上构建半穴居式的房屋.有的已在地面上架设适应...西湖桂花节桂花是杭州市的市花.目前.杭州与咸宁.苏州.桂林.合肥已成为我国五大桂花产区.杭州人在每年的金秋赏桂时节都要举办西湖桂花节."满陇桂雨"是桂花节的主要场景.这里沿途栽种着7000多株桂花.郁郁葱葱.桂花节期间.这里200余项五颜六色的遮阳棚整整齐齐排列在道路两侧.游人在棚内树旁赏桂品茶.打牌下...越剧越剧是杭州的主要地方戏曲.七十年前流行在嵊县一带.现已成为全国的重要剧种之一.越剧擅长抒情.曲调优美.表演细腻.1949年前后.杭州有联友.蜜蜂等十多个越剧团.解放后.越剧试创男女合演.效果很好.常演出的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盘夫>.<西厢记>.<胭脂>.<碧玉馨>.<龙凤锁>等....三潭映月的由来三潭映月的由来很早以前.一条千年黑鱼精逃出龙宫.闯到钱塘江里.兴妖作怪.从此以后.钱塘江两岸常常闹水灾.堤岸被冲倒.稻田被淹没.害得老百姓叫苦连天.一天.黑鱼精变成一个黑大汉.到杭州城隍庙来玩耍.他走到望江桥边.忽然闻到一股香气.回头一看.桥边有个点心摊.一个老太婆身穿白衣白裙.在卖馄饨面.热气...民间艺术民间艺术富阳.新登民间艺术门类很多.据1983年调查.民间舞蹈有龙灯.狮子.竹子.跳仙鹤.大头和尚等17个类别41种,民间音乐有[古亭锣鼓".[十番锣鼓"等,其他有剪纸.泥塑等.其中[跳竹马".[跳净童".[跳仙鹤"等.整理成文字.被<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浙江卷)收录.1986年2月23日.富阳县... 多彩的民俗文化--龙门多彩的民俗文化-龙门龙门古镇为中国百个民俗文化村之一.是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村内除了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和名胜古迹外.还保留着特色鲜明的传统民俗文化.闹元宵每年元宵节从农历正月十三开始上灯.到正月十八落灯.历时五天.在古镇的祠堂和厅堂及古街上都挂上具有传统特色的各种花灯.每座厅堂的上方正中还挂着..岁时习俗岁时习俗春节农历正月朔.俗称[年初一".今为[春节".一年之始.旧时有[履端"之说.最为重视.凌晨男子开门放火炮后.制素[斋供".至厅事酬神.点燃香烛.鸣放鞭炮.称为[拜天地".邻里相见.互道[新年恭禧".是日茹素.不扫地.夜不张灯.初三日起早礼神.始吃除夕[烧年子"的猪头.俗称[开戒".并出门至... 杭州旅游最新地方节日大全相约龙井-春茶会4月8日-5月8日举办地在龙井村.主要活动有:踏青.采茶.炒茶.茶艺茶道表演.做一天茶农活动等.杭州花圃[春之韵"-兰花展4-5月西湖杜鹃节4月20-5月20日举办地在满陇桂雨花朝节"5月1日-10日举办地在东方文化园.作者:鱼儿。
中国婚礼的风俗

中国婚礼的风俗古时对婚嫁风俗十分注重,繁复的六礼仪式,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及迎亲按全部都有特定的流程仪式,一丝不苟。
不过每个地方又会有些特别的传统风俗,下面接亲网小编就来带大家看看全国各地婚嫁习俗汇总。
一、北京婚礼习俗1.男女双方认可这门亲事后,先是“小定”礼,“小定”礼的多少由男方的财力决定。
在婚礼的日子选定之后,就是“大定”,“大定”除“龙凤帖”之外,以前男方还要送上衣料首饰、酒肉、面食和水果等四包礼物。
龙凤贴,就是很多地方所说的“生辰八字”或婚书。
用印有龙凤图案的红纸,写上姓名、门弟和生辰八字等,换贴后,就表示婚姻关系即成立。
2.新娘到达新郎门前后,新郎会手持弓箭,于新娘脚下虚晃三下,借以驱除邪妖,现在会用弓箭的除了中式婚礼,已经很少了。
之后新娘再跨过门前的火盆,才能进门。
3.新郎新娘进门后,向父母敬茶。
新人新房"坐帐",并一起吃"子孙饽饽"(也就是饺子)及长寿面,喝交杯酒等。
4.结婚后第三天,新郎陪伴新媳妇儿回门,叩拜岳父母。
二、上海婚礼习俗1.新娘出门前,都要先在娘家吃一碗以莲子、百合煮成的甜粥或者糖水,代表女家希望女儿出嫁后能过甜蜜无忧生活。
2.在送嫁的过程中,女家一位属全福之人(即父母双全,与丈夫和睦而有子女者)的女性长辈,或女司仪撑起红伞伴着新娘走,按以前的话是:保护新娘不受妖邪入侵。
3.新娘出门前要多带备一双全新的绣花鞋,待新娘登上轿子后,便要立即更换新鞋,表示新娘离家嫁作人妇,便不会带任何属于女家的东西到夫家,寓意将以后的生活交托于丈夫手上。
三、广东婚礼习俗1.定亲也会很隆重,婚礼前,男方就要到女方家送迎亲的聘礼。
广州的风俗是要送鸡(意味着有生气)、椰子(有爷有子,天伦之福)、礼饼(送给女方的亲戚),而且还要送礼金。
2.男方送聘礼叫“过大礼”,女方也需要“回礼”。
其中一些重要的礼品,尽量要亲自找来,比如:龙凤饼一对、唐饼数个(约八个)、龙凤烛一对、对联一幅及生果等。
杭州结婚习俗和结婚禁忌盘点

杭州结婚习俗和结婚禁忌盘点杭州是一个美丽的城市,除了拥有着多处美景之外,更是白蛇许仙的爱情故事发生地。
作为爱情圣地,杭州地区有哪些结婚习俗呢?又有哪些结婚禁忌是需要杭州新人注意的呢?赶紧跟着小编飞鱼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杭州结婚习俗一、说媒杭州民间婚礼,基本上沿袭南宋婚礼的习俗遗风。
旧时男女婚配封建色彩极浓,中等以上人家都要请媒婆说合,叫做“穿婚”。
男、女方问卜得吉“定帖”后,男家择日备礼邀女家,两亲相见,谓之“相亲”如女方中意,即以金钗插于冠髻中,名曰“插钗”若不如意,则送彩缎两匹,谓之“压惊”。
杭州结婚习俗二、订婚正式结婚前的一种仪式,古称“缔姻”,又称“传红”订婚这天,两家都挂灯结彩,厅上供和合二仙神马,燃点红烛,邀请亲友吃订婚酒。
杭州结婚习俗三、行聘订婚后,男家要行聘,古称“纳征”,现在俗称“聘礼”“财礼”。
根据男家情况,以送金银、绸缎为主,女家受聘,亦必有答礼,称为“回盘”。
杭州结婚习俗四、发奁结婚日期确定前一日要发奁,俗称“发嫁妆”。
旧时,富裕大户嫁妆甚厚,嫁妆先在家中布置陈列,何桌在先,何物在后,都有一定的格式。
到了男家必须照样陈列,最前面的嫁妆,必为子孙桶,桶内盛有红蛋、喜果各一包。
女家嫁妆无论如何丰富齐全,唯眠床必须男家准备女方家长必须在棉被内放一些花生,以讨生儿育女化生的吉利。
杭州结婚习俗五、迎娶婚礼的正日,俗称“拜堂”。
早一日下午,花轿抬至男家大厅,晚间,百烛齐燃,灯火辉煌,称为“亮轿”。
女方早一日亦要备席请新娘,称为“辞家宴”,俗称“别亲酒”。
古俗,婚礼系昏礼,须晚间举行。
杭俗大都在日间,拜堂之日,以巳午未三时为多,花轿从男家出发,到女家后停在厅上。
新娘由喜娘伴随着遍辞父母和家属亲戚,然后,由一人执红烛,一人执红灯笼,引上花轿。
花轿由四人杠抬,官宦人家还可以鸣锣喝道。
这也是浙江女子出嫁的特殊风俗六、三朝回郎即新亲上门,就是女方亲属上男方去,旧时都要在结婚第三天举行。
现在男方习惯第二天就邀请女方父母及兄弟姐妹上门。
婚礼习俗古今对比

婚礼习俗婚礼是一种宗教仪式或法律公证仪式,其意义在于获取社会的承认和祝福,婚礼也是一个人一生中重要的里程碑,属于生命礼仪的一种。
世界上最古老、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的婚礼是儒教婚礼、印度教婚礼、基督教婚礼,即三大文明圈的婚礼。
在大部分的文化里,通常都会发展出一些结婚上的传统与习俗,其中有许多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失去了其原始所象征的意义,逐渐演变为世俗婚礼。
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古代的婚礼和现在的婚礼的不同之处和各种习俗。
古代:一、三书六礼: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
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纳采:这是议亲的第一阶段,男方请媒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方求婚,礼物是雁,雁是要活的。
雁为候鸟,取象征顺乎阴阳之意,后又有了新意,说雁失配偶,终身不再成双,取其忠贞。
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曰时辰,以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
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仪礼,又叫“订盟”.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礼。
古俗,照例要用雁,作为婚事已定的信物.后发展到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礼香烛、甚至羊猪等,故又称送定或定聘。
纳征:是订盟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是成婚阶段的仪礼。
这项成婚礼又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等。
后来,这项仪式还采取了回礼的做法,将聘礼中食品的一部或全部退还;或受聘后,将女家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为回礼。
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数目取双忌单。
请期:送完聘礼后,选择结婚日期,备礼到女家,征得同意时的仪式。
古俗照例用雁,礼品一般从简,请期礼往往和过聘礼结合起来,随过大礼同时决定婚期.又称“乞日",今称“择日”.迎亲:就是新婿亲往女家迎聚的仪式.这项仪礼往往被看做婚礼的主要程序,而前五项则当成议婚、订婚等过渡性礼仪。
这些形式中有一部分出于社交关系的需要,如女家的“添妆”,到男家时的“开揖”、“闹洞房”等,都是确立社会关系的仪礼。
浙江风土人情

浙江的风土人情:蚕区农民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无不渗透蚕桑生产的影响,形成独特的民俗。
送蚕花旧时男女定亲时,女方常送一张蚕种或几条蚕作为定亲信物,叫“送蚕花”;男方母亲须着红色丝棉袄去接,称“接蚕花”。
桑树和蚕桑器具陪嫁许多地区在女儿出嫁时用两棵小桑树和一枝万年青陪嫁,还用蚕火(蚕室照明用的灯架子)、发篓(采桑用的小竹篓)等蚕桑用具作为嫁妆。
看花蚕嘉兴一带蚕乡的新娘子嫁到婆家第一年,都要独立养好一张蚕种的蚕,接受考验,称为“看花蚕”。
讨蚕花蜡烛青年男女新婚时,女家邻居送一些白米,后向女家讨蚕花蜡烛,女家将事先男家送来的蜡烛分送邻居,或允许邻居动手“抢”,这些邻居得到蜡烛后回家点燃,认为是一种祥瑞,可保蚕花兴旺。
撒蚕花桐乡百桃乡一带新娘进男家门时,喜娘要向四周撤一些钱币,供众人拾取,称为“撒蚕花铜钿”,同时唱民歌《撤蚕花》,最后三句是“今年要交蚕花运,蚕花茂盛廿四分,茧子堆来碰屋顶”。
我国自古婚庆即有“撤帐”习俗,用枣子、花生等撤于新房内,寓“早生贵子”。
撒蚕花当为撒帐习俗的衍变,带有蚕乡地区特色。
戴蚕花旧俗流行用红色彩纸扎成纸花,称“蚕花”,托言为西施所创。
妇女戴于头上或鬓边,为蚕乡女子特殊时尚。
清朱恒《武原竹枝词》云:“小年朝过便焚香,礼罢观音渡海航,剪得纸花双鬓插,满头春色压蚕娘”。
民间又有蚕花歌:“蚕花生来像绣球,两边分开红悠悠,花开花结籽,万物有人收,嫂嫂接了蚕花去,一瓣蚕花万瓣收”。
近年在桐乡河山乡附近的清明庙会上,有绢料制作的红色蚕花出售,制作精美,游人多购以簪佩。
经蚕肚肠经作动词,有织之意。
此习俗流行于桐乡河山乡一带。
每当新婚次日,堂屋中用椅子围成一圈,中置拷栳,上放面条、蚕种纸、秤杆等物,喜娘领新娘围椅子旋转,把红色的丝绵线缠于椅背。
此仪式寓有缫丝劳动之意,所用各物象征蚕花丰收,幸福绵长,称心如意。
举行仪式时,喜娘并唱《经蚕肚肠》民歌,歌词有从第一转至第十转的祝词,缠绵回环,甚具祝福之情。
杭州本地人结婚风俗

杭州本地人结婚风俗杭州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拥有着丰富多彩的本地风俗和习惯。
在这里,结婚是每个人生命中的重要时刻,也是一个家庭、一个社会群体的重要事件。
本文将介绍杭州本地人结婚的风俗习惯,带您了解这座城市的文化特色。
一、婚礼前的准备在杭州,结婚是一个需要精心策划和准备的过程。
一般来说,婚礼前的准备工作需要提前至少半年甚至更长时间。
首先,要确定婚期和婚礼的场地。
在杭州,一般会选择在酒店、宾馆或者会所等场所举办婚礼,这些场所设施齐全、服务周到,能够满足不同需求的新人和家庭。
其次,要选择婚纱、礼服、饰品等婚礼用品。
在杭州,有很多专门的婚纱礼服店,可以提供各种款式、风格的婚纱、礼服,可以根据新人的个人喜好和主题风格进行选择。
除此之外,还需要准备婚车、花车、婚礼用品等。
在杭州,有很多专业的婚车、花车租赁公司,可以提供各种豪华、高档的婚车、花车,为新人和家庭提供优质的服务。
二、婚礼仪式在杭州,婚礼仪式通常分为三个部分:迎亲、拜堂和敬酒。
迎亲是指新郎一家到新娘家迎娶新娘的仪式,通常在婚礼当天上午进行。
在迎亲仪式中,新郎一家需要准备红包、礼金、彩礼等礼品,送给新娘的家人,以示尊重和感谢。
同时,新娘的家人也会准备好茶水、糖果等招待新郎一家。
拜堂是指新人在婚礼仪式中进行的正式拜堂仪式。
在杭州,拜堂仪式通常在下午进行,需要新人和家人提前到达婚礼场地,进行准备和布置。
在拜堂仪式中,新人需要进行三鞠躬、交换婚戒、喝交杯酒等环节,表达对彼此的爱和承诺。
敬酒是指新人和家人在婚礼中向宾客敬酒的仪式。
在杭州,敬酒通常在晚宴开始前进行,新人和家人需要到每一张桌子上向宾客敬酒,表达对宾客的感谢和祝福。
同时,宾客也会向新人和家人敬酒,祝福他们新婚快乐、幸福美满。
三、婚礼后的习俗在杭州,结婚后还有一些特殊的习俗和风俗。
比如,新娘回娘家的习俗。
在杭州,新娘结婚后通常会住在新家,但是每年的春节和中秋节,新娘会回娘家探亲,这是一种表达对父母和家人的感恩和思念的方式。
萧山结婚风俗流程

萧山地处浙江省杭州市下辖区域,通常的结婚仪式流程有以下几个步骤:
1. 提亲:申请提亲时要确定双方父母及其他长辈都可以出席,并在特定时间到场见面。
男方家长带上礼物,向女方家长正式提亲。
2. 订婚:取得女方家长同意后,男方家长会将订婚金和礼品带到女方家中,作为表示诚意的一种方式。
3. 办喜酒:在婚期确定后,双方家长将会商量好办喜酒的地点、时间和相关事宜,同时约定婚礼前的相关准备工作。
4. 选日择吉:在订婚后,双方家长会共同选择结婚的吉日,通常要选在农历的良辰吉日,以求顺利。
5. 十里红妆:这是萧山传统的结婚仪式,新娘在结婚前一个晚上,要在亲友陪伴下进行嫁妆的准备工作,同时也意味着离婚离别旧的生活,进入新的生命轨迹。
6. 婚礼接亲:新郎在结婚当天,要带上一群好友前往新娘家门口迎娶新娘,以示诚意和爱情。
7. 迎亲入门:在新郎迎到新娘之后,合家欢聚,新人从此正式成为阖家欢的一份子。
8. 敬茶:新人会向双方长辈敬献茶水,作为表示对父母们的孝顺和敬意。
9. 宴席祝酒:新人与亲友、宾客共同享用筵席,新郎新娘也会到各桌跟宾客敬酒致谢。
以上是萧山地区传统的结婚仪式流程,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步骤也会有所改变和调整,但总体上这些流程仍然是比较常见的。
漫话杭州乡间的风俗

■坎山刺绣的婆婆■富春江渔民杭州|生活品质Hangzhou | quality life这首充满悲愤的歌谣,出于“补天”,上疏朝廷,却反而被削职为民,一时轰动朝野。
这首《富春谣》世代相传,也成为了民间文学史上总被大书特书的一件事。
富春江上的渔民世代相传,以捕鱼为生,一方面是如画江景,一方面又是辛勤劳作,再加上其中不少渔民历来受到不公正待遇,被视为“贱民”,受尽羞辱,他们的歌谣里充满了激情,保存了不少精品佳作,也是我们了解风俗民情的一个窗口。
我国历史上,采风是一种传统。
《周易》、《诗经》这样的经典中,就记载了不少先贤采风的成果,历来受人称道。
在建设新农村的热潮中,我们尤其不能忽视这一方面的工作。
有一种“鸬鹚调”颇具特色,是这一带的渔民昔日用来呼唤和指挥鸬鹚下水捕鱼所唱的劳动号子。
大概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富春江上的鸬鹚捕鱼曾经是一道清新亮丽的风景线。
渔民指挥鸬鹚,会使用不同的吆喝声。
这里有人与鸬鹚的对话,比如指挥它们应该怎样捕鱼,告诉它们哪些鱼可以吃,哪些鱼是必须“上交”的,居然鸬鹚都能一一听懂。
这种吆喝又会辅佐以大量的虚词衬托。
有时用真声,有时又用假声,上下级进,跳跃自如,有着充分发挥的余地。
速度变化很大而又有它的内在规律。
或者我们说,要让人与鸬鹚构成一种默契,同时又融入周围的山水之中,浑成一体,这样的歌声实在难能可贵。
独具一格的鸬鹚调曾经引起这一带音乐工作者的极大兴趣。
除了采风之外,还有人尝试着将其搬上舞台,使之成为新歌,也受到了行家和听众的一致好评。
至于鸬鹚捕鱼这样一种作业方式,它本身就是一种传统生产风俗。
如何评估这种作业方式的优劣,是有关方面行业内话题。
不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野下,我们重提富春江渔歌,希望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合村绣花鞋“腊月十八,姑娘出嫁。
鞋子满堂,喜煞婆家。
”流传在桐庐合村一带的民谣道出了那里的一种婚嫁习俗。
昔日,这里的新媳妇总要为夫家的每一个成员做一双绣花鞋作为陪嫁,在婚后第二天的一早,放在米筛上交给婆婆。
关于婚后的礼仪风俗

关于婚后的礼仪风俗关于婚后的礼仪风俗(新娘拜见公婆、婚后的回门与上门、媳妇的地位)⼀新娘拜见公婆新婚之夜过后的第⼆天早上,⼀般都是新媳妇拜见公婆的时候。
在古代,这个时候也是有⼀定的礼仪和规矩的。
古代提倡妇⼥讲四⾏,其中第⼀条就是妇德,妇德中有⼀条就是要孝敬公婆。
这⼀条在我们今天从表⾯上看来并没有什么不对之处,但是在古代对公婆的孝敬,有时被强调到不合理以⾄屈辱⼈格的地步,则是封建制度下对⼥⼦的⼀种压迫和不平等对待,这是让⼈难以忍受的。
从拜堂开始,是新媳妇见公婆的第⼀道礼,然后就是新婚的第⼆天的拜见公婆。
新媳妇初次见公婆时要送的礼物,在古代主要以献鞋为主,另外附带⼀点其它物品。
第⼆天的拜见公婆,要由新媳妇的妯娌陪着,再次拜见公婆尊长。
这⼀次新媳妇要带的礼物⼀般是以枣⼦和茶为主。
所拜的尊长,都必须严守宗族辈份循序拜见,不得乱了秩序。
如果是⼤家族,还得要请⼀位熟悉宗族及姻亲长辈的⼈,预先开列⼀个程序名单,另由⼀名司仪的⼈,唱名邀请就坐受拜。
对平辈的亲戚只半拜,并且他们还要还礼。
拜完亲戚还要拜宾朋贺客,这⼀系列程序叫做“分⼤⼩”,这⼀习俗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致上都是相同的。
在江苏地区,这⼀规矩到后世有所改变,它将婚后送给公婆的枣和茶,改为婚前拜谒公婆时送给公婆⼀种⽤莲⼦和桂园等果品做成的甜汤,以表⽰⼀种做⼉媳妇的谢意。
上海浦东地区“分箱布”的习俗,有时也在婚后的第⼆天进⾏,这也是做⼉媳的对⽼⼈表⽰的⼀种孝敬之意。
⼆婚后的回门与上门新娘⼦结婚后的第⼆天或者第三天都要回到娘家去⼀趟,这在中国的婚姻习俗中也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种传统,⽆论汉族抑或某些少数民族都存在这⼀种习俗。
“回门”在古代叫做“归宁”,或“拜门”、“⾏拜门礼”等,这是新婚夫妇第⼀次双双回娘家省亲。
古代第⼀次省亲的⽇⼦⼀般在婚后第三、第六、第七、九、⼗⽇或者满⽉等时候,⽇期不定。
近代⼀般都在第⼀⽇或者第三⽇⽐较多见。
新娘从娘家到婆家叫做进门,从婆家回到娘家就叫做回门。
民族风情:杭州的民情风俗

杭州的民情风俗,是随着杭州历史经济以及⾃然条件的变化发展,不断地由⼴⼤⼈民所创造、所丰富⽽逐步衍变⽽成的。
它为杭州增添独特的江南风情。
从距今四五千年的“良渚⽂化”遗址出⼟的丰富⽂物说明,杭州最早⼈类活动的原始村落,已具有江南特征的民情风俗。
他们有的在⼭上构建半⽳居式的房屋,有的已在地⾯上架设适应地势低洼的⼲栏式屋舍。
他们利⽤⽯头打磨⽯犁、⽯锛,从事稻⾕、芝⿇等农耕⽣产;利⽤⼸箭、⽯⼑,从事狩猎活动;凿刻独⽊⾈,编织渔,进⾏捕鱼作业,形成了原始农业⽣产上的⼀整套习俗。
他们还能⽤⽯轮纺织⿇布,⽤⽯针缝制⾐服,雕琢精美的⽟器和烧制陶器,来改善、装饰⾃⼰的⽣活。
春秋战国时,杭州地属越国或吴国,后并于楚。
秦汉时杭州地开始建县,当时的钱唐县是武林⼭麓⼀个⼩县,临江滨海,以⽔为邻。
《汉志》载:“吴粤之君皆尚勇,故其⽒好⽤剑,轻死易发,⽂⾝断发,以避蛟龙之害。
数与楚接战,互相兼并,故吴越风俗,略与楚同。
” 隋朝置杭州,兴建州城,开凿江南⼤运河,对杭州城市发展起到奠基作⽤。
《隋志》载:“江南之俗,⽕耕⽔耨,鱼稻富饶,不忧饥馁,信⿁神,喜*祀。
”⼜载:“吴郡余杭,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商贾并辏。
其⼈君⼦尚礼,庸庶敦庞,故风俗澄清,⽽道教隆洽,亦其风⽓所尚也。
” ⾃唐以后,杭州进⼊全国城市的⾏列。
杭州的城区从城南的江⼲扩⼤到城北的武林门。
城市⼈⼝从原来的1.5万户猛增到10万余家。
经济繁荣,还与⽇本、朝鲜等国建⽴通商贸易关系,杭州已成为“东南形胜,江吴都会。
”随着杭州城市的发展,社会风俗也渐趋都市化,⽣产、居住、饮⾷、服饰、婚丧、岁时、庆典、礼仪等民情风俗,都有了相应变化。
诗⼈⽩居易曾在他的诗中,讴歌唐代杭州“鱼盐聚为市,烟⽕起成村”的社会风俗,“灯⽕家家市,笙歌处处楼”的岁时风俗,“岁熟⼈⼼乐,朝游复夜游”的西湖夜游风俗。
杭州的民情风俗⾃北宋以后,变化较⼤。
⾸先,杭州曾经历我国历两次⼈⼝南迁的影响,形成南北风俗的⼤融合。
义乌地区结婚风俗以及流程

一、提包:古时称纳采,男女双方恋爱差不多可以谈婚论嫁了的时候,男方向女方提出要提包,女方同意了就可以了。
提包的日子一般是算过的好日子,是要双月双日的,适宜婚嫁的日子。
提包那天,男方提去的包(一般用元宝篮)里面装桂圆、荔枝(凑双),由媒人提去,女方接下来,男女双方就初步缔结了婚约。
二、定亲:古时称纳征。
提完包以后,就是准备定亲了。
男方去讲几个好日子,然后男女双方在这几个日子里面商量定下一个好日子。
定亲当天,男方要有聘礼送到女方家,聘礼要整理成担,要凑成双数的,比如10担、12担(因为早前都没有车子,聘礼都是亲戚朋友用肩膀担过去的,每人一担,所以要整理成担)。
聘礼传统上是:桂圆、荔枝、枣子、莲子、白糖、藕粉、酒、香烟、喜糖、饮料,还有女方的衣服、鞋子、袜子、化妆品、脸盆、牙刷、牙膏、香皂、雨伞、梳子,最重要的是首饰(金器银器)、彩礼。
女方的衣服、鞋子、袜子、化妆品、脸盆、牙刷、牙膏、香皂、雨伞、梳子,最重要的是首饰(金器银器)、彩礼礼金这些放到定亲专门用的那种篮子里(红色的、双层的那种篮子),义乌土话叫“良篮”,凑成两担。
金器银器女方会收下来,彩礼礼金会适当的收取零头,其余归还。
目前在义乌,彩礼礼金都是有讲究的,用8字的,凑双,比如:88888元、188888元、288888元,有的有钱人家会拿出更多,不一而足。
定亲当天,男方按时辰出发去女方,一般男方有条件都是六辆车或是八辆车去(最好有两辆车是皮卡,好放聘礼),一路上鞭炮放过去。
男方这边有本家、亲属去女方家的(以前等于是去挑聘礼的),去几个要跟女方家商量好,都要凑双。
到女方家后,女方家会安排人接担头的,把男方车上的聘礼拿下来,拿回家去。
担子歇下来以后,男方去的亲属在女方家坐下来喝茶、吃鸡蛋,吃点心,女方的亲戚则在一旁作陪,聊天。
然后吃午饭,一般在吃午饭的时候,女方的亲属会来陪酒,双方酒喝得越多越表示尊重。
吃完午饭后启程回家。
女方有回礼的,回礼的东西有:男方从头到脚的服饰一套(帽子、西服、衬衫、领带、皮鞋、袜子)、五只袋子(女方用的提包或者以后小孩子用的书包)、完整的藕两条(由新郎捧在手里,注意,不能弄断,藕的义乌话是“后”,表示有后代)、五代馒头、五代粽子,这些都放在“良篮”里,由男方拿回家的,其他的还有步步糕、饼干、花生、喜糖、馒头、粽、红果,这些是女方打点起来让男方拿到村里去分的,表示女方有礼了。
杭州的风俗

杭州的风俗
杭州,有一句深藏不露的老话:“杭州,格局太大,人情实在。
”这句话准确地概括了杭州的风俗,充满特色的文化、传统和风俗,让这个城市在中国的旅游景点中有着很高的美誉度。
杭州的风俗是满溢着温暖的气息的,杭州人民很有礼貌,他们热情地对待每一位来访者,也很客气地礼节性地与当地人交流,当然,他们也拥有独特的本地礼仪。
第一,杭州有自己的精神风俗。
杭州是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这里保留着许多古老的精神文化,比如清明节,人们会通过祭祀来表达对先祖的尊敬。
另外,这里也有许多新的文化表达,比如灯笼游行,给人以欢乐的气氛。
其次,杭州的风俗也有特有的美食特色。
杭州的特色菜肴是独具特色的,比如兰州拉面,西湖醋鱼,杭州花甲等,这些都是街头小吃的代表。
而杭州的烧烤也非常受欢迎,被称为“四大名烧”,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其他可口的小吃。
此外,杭州还有许多居民,他们有着独特的风俗。
例如,老人们会在早上早起,穿上传统的长袍,散步在街头,这是他们保持身体健康的一种方式。
而年轻人则会在下午去公园散步,交朋友,一起唱歌跳舞,度过一个快乐的时光。
最后,杭州有一种独特的节日,叫“七月半”。
这是杭州民间传统节日,当地人认为这是求雨节,人们会在节日前准备一盆雨水,用以祈求今年丰收,而且还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如灯笼街头游行,放
烟花,放鞭炮等。
总而言之,杭州在中国的旅游景点中,有着很高的美誉度,它拥有满溢着温暖气息的风俗,特有的文化、传统和风俗,比如浓厚的礼仪、特有的美食特色、传统的精神风俗、欢乐的节日活动,都让杭州这座城市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本地人结婚风俗
杭州是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城市,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传承,使得这里的人们在结婚风俗上有着独特的习惯和传统。
本文将介绍杭州本地人结婚风俗的特点,包括婚礼前的准备、婚礼仪式、婚后的习俗等方面。
一、婚礼前的准备
在杭州,结婚前的准备工作是非常繁琐的。
首先,男方需要先向女方家提亲,以示诚意。
如果女方家同意,就会在一个吉日定下婚期。
在婚期确定后,男方要准备聘礼,这通常是一些有代表性的物品,如龙凤饼、月饼、糖果、茶叶等。
聘礼的数量和价值要根据男方的经济实力和女方家庭的地位来决定。
同时,男方还要准备婚车、喜糖、婚纱、婚戒等物品。
女方家庭也有着相应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准备嫁妆,包括金银首饰、家具、衣物等。
其次,要准备婚庆饭菜,这是婚礼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杭州的婚庆饭菜以清淡为主,注重口感和色彩,常见的有西湖醋鱼、龙井虾仁、油爆虾、叫化鸡等。
二、婚礼仪式
在杭州,婚礼仪式一般分为三部分:迎亲、拜堂、敬酒。
迎亲是指男方一行人前往女方家接新娘,这个过程中会有一些小游戏和抢亲动作,以增加婚礼的气氛。
拜堂是指在婚礼场所进行的正式结婚仪式,一般由主持人主持,男方和女方分别进行宣誓,交换戒指。
敬酒是在婚宴上进行的,男方和女方分别向来宾敬酒,以表达对来宾的感谢和
祝福。
三、婚后的习俗
在杭州,婚后还有一些传统的习俗。
首先,新婚夫妻要回男方家拜见父母,以示尊重和感谢。
其次,新婚夫妻要在家里摆酒席,邀请亲朋好友来庆祝。
在酒席上,新婚夫妻要为来宾敬酒,以表达感谢和祝福。
此外,新婚夫妻还要在婚礼后的第三天进行“开门红”活动,即在男方家门前放鞭炮、撒红枣,以表示喜庆和吉祥。
另外,新婚夫妻还要进行踏青、赏花等活动,以增加婚后生活的情趣和浪漫。
总之,杭州本地人结婚风俗具有独特的特点,包括婚礼前的准备、婚礼仪式、婚后的习俗等方面。
这些传统的习俗不仅是杭州人民的文化遗产,也是一种珍贵的文化资源,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