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查时辰的干支?

合集下载

时辰干支查算表

时辰干支查算表

时辰干支查算表此表为已知日干支后查算时辰干支的表格,又称日上起时表查算方法时间时辰纪日干支查1949年10月1日上午八时(或只知辰时)生人的时干支一、已按万年历或者积压类查询表查出1949年干支为已丑、10月干支为辛酉,日干支为已未二、本表时间栏07-09中含上午八时出生时间,时辰为辰,与纪日干支栏中的“甲已”交叉处的“戊辰”即为时干支时辰干支为四柱之四,八字的第七、八字乙庚丙辛丁壬戊癸23-01 子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01-03 丑乙丑丁丑己丑辛丑癸丑寅丙寅戊寅庚寅壬寅甲寅05-07 卯丁卯已卯辛卯癸卯乙卯07-09 辰戊辰庚辰壬辰甲辰09-11 巳已巳辛巳癸巳乙巳丁巳11-13 午庚午壬午甲午丙午戊午13-15 未辛未癸未丁未已未15-17 申壬申甲申丙申戊申庚申17-19 酉癸酉乙酉丁酉已酉辛酉19-21 戌丙戌戊戌庚戌壬戌21-23亥乙亥丁亥已亥辛亥癸亥此为已知年干支后,以年干支查算月干支的表格,又名年上起月表查算方法年干甲已乙庚丙辛丁壬戊癸如要查1948年三月和2000年四月的干支一、必须先按《公元前后干支纪年查对表》或者《近两轮六十甲子与公历纪年检索表》查出年干支,如:1948年干支为:戊子;2000年干支为:庚辰二、在“年干”栏找到与已知年干支对应的“干”,如:戊子为:戊癸,庚辰为:乙庚三、月份与年干交叉的位置即为月干支。

如:1948年戊子年三月干支为丙辰,2000年庚辰年四月干支为“辛巳”月干支为四柱之二,八字中的第三、四字正月丙寅戊寅庚寅壬寅甲寅二月丁卯已卯辛卯癸卯乙卯三月戊辰庚辰壬辰甲辰丙辰四月已巳辛巳癸巳乙巳丁巳五月庚午壬午甲午丙午戊午六月辛未癸未乙未丁未已未七月壬申甲申丙申戊申庚申八月癸酉乙酉丁酉已酉辛酉九月甲戌丙戌戊戌庚戌壬戌十月乙亥丁亥已亥辛亥癸亥十一月丙子戊子庚子壬子甲子十二月丁丑已丑辛丑癸丑乙丑先由此表确定人的出生时辰即地支,再用《时辰推算法》或《查时辰干支》确定日纪。

天干地支十二小时与十二时辰对照表

天干地支十二小时与十二时辰对照表

天干地支十二小时与十二时辰对照表天干地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计时方法,通常以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表示一天中的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时间的两个小时。

同时,天干地支也可以用来表示年份和月份。

时为单位。

通过这个表格,我们可以将古代的计时方法与现代时间进行对照。

每个时辰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并不是严格规定的,因为古代的计时方法相对较为粗略,而且不同的文献和资料可能会有所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的计时方法与现代的计时方法存在较大差异。

在古代,人们通常使用日晷、水钟、燃香等简单的方法来计时,而现代则使用更为精确的机
械、电子等计时器来计时。

此外,古代的计时方法也存在着地区和文化的差异,不同的地区和时期可能会有不同的计时方法和名称。

除了天干地支计时法外,中国古代还有其他一些计时方法,如十六时辰制、十时辰制、百刻制、十二辰计时法等。

这些计时方法都是基于不同的需要和文化背景而产生的,但它们都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时间的重视和关注。

时辰干支查算表

时辰干支查算表
丙辛
丁壬
戊癸
23-01

甲子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01-03

乙丑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03-05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05-07

丁卯
已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07-09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09-11

已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11-13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13-15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已未
15-17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一、在左表上部的“时间”栏中找到含有上午8时的时间——“07-09”;
二、在“时辰”栏中找到与07-09对应的时辰——辰;
三、在“纪日干支栏”找到与要查询的日干支“甲子”的“已”字所在列,本表“甲”字与“已”同排第一列;四、与纪日干支栏中的“甲已”向下与“辰”字交叉处的“戊辰”即为所查时干支。
甲已
乙庚
時辰幹支查算表
此表为已知日干支后查算时辰干支的表格,又称日上起时表
查算方法
时间
时辰
纪 日 干 支
例如:查1949年10月1日上午八时(或只知辰时)生人的时干支方法:
先按万年历或者农历查询表查出:
1949年干支为已丑;
10月干支为辛酉;
1日的日干支为甲子。再以日干支来确定时辰干支——这就谓之“日上起时”,日上起时方法:

天干地支 十二小时与十二时辰对照表

天干地支  十二小时与十二时辰对照表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己
壬午
癸未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丑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十二生肖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二十四小时和十二时辰对照表
子时
丑时
寅时
卯时
辰时
己时
23:00-00:59
01:00-02:59
03:00-04:59
05:00-06:59

推算年、月、日、时干支

推算年、月、日、时干支

推算年、月、日、时干支(一)干支掌上定位法推算年、月、日、时干支,可以用笔算、心算,也可单以手掌推算。

要能达到单用手掌推算年、月、日、时干支,首先要熟悉干支在手掌上的定位。

地支属阴,阴主静,又因十二地和十二时辰都有固定的搭配,所以十二地支在手掌上的位置是固定的。

我们把十二地支分别定在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指尖和横纹上,并将其熟记。

天干属阳,阳主动,手掌上无固定位置,而是根据干支的配合把它们放在手掌地支图上运转。

用左拇指尖在上述地支定位上顺次点数,便可求得所需的干支。

天干在手掌地支图上可以顺时针方向运转,时针方向运转,均据实际需要而定,如:已知1983年的干支是癸亥,要求该年以后各年的年干支。

方法是:把癸定于“亥”位上,地支在手掌上的位置固定不变,天干在手掌地支图上方向运转,便可知道1984年的干支是甲子、1985年是乙丑、1986年是丙寅……。

(二)六十甲子掌上推算法以天干和地支相配合组成六十个不同的名词叫做六十甲子.六十甲子的组合方法就是以十干与十二支相配,天干从甲开始,地支从子开始,阳干与阳支配,阴干与阴支配,按着干支各自次序顺序相加,天干有十,得六十,地支有十二,须相加五次得六十,相加的结果就成了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六十个名词,组合成六十甲子表(见表6)。

干支是用作纪述年、月、日、时的符号,所以干支各自的次序也就等于代数123456789101112的次序。

代数的单数为奇属阳,代数的双数为偶属阴,干支分属阴阳同样照此类推,即天干的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干;地支的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干支组合六十甲子是计算年、月、日、时干支的基础,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名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

测疾病,离不开干支甲子;运用子午流注针法,就是根据阳日阳时开阳经阳穴,阴日阴时开阴经阴穴的规律,故须知干支所属阴阳及六十甲子才能推算。

时辰干支对照表

时辰干支对照表
时辰干支对照表
日干
时辰
北京时间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子【水】
23----1
甲子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丑【土】
1----3
乙丑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寅【木】
3----5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卯【木】
5----7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辰【土】
7----9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巳【火】
9----11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午【火】
11----13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未【土】
13----15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申【金】
15----17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酉【金】
17----19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戌Hale Waihona Puke 土】19----21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亥【水】
21----23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注: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时辰干支查算表

时辰干支查算表
二本表时间栏0709中含上午八时出生时间时辰为辰与纪日干支栏中的甲已交叉处的戊辰即为时干支
时辰干支查算表
时 辰 干 支 查 算 表
此表为已知日干支后查算时辰干支的表格,又称日上起时表
查算方法
时间Βιβλιοθήκη 时辰纪 日 干 支查1949年10月1日上午八时(或只知辰时)生人的时干支
一、已按万年历或者积压类查询表查出1949年干支为已丑、10月干支为辛酉,日干支为已未
07-09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09-11

已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11-13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13-15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已未
15-17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17-19

癸酉
乙酉
丁酉
已酉
辛酉
19-21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21-23

乙亥
丁亥
已亥
辛亥
癸亥
二、本表时间栏07-09中含上午八时出生时间,时辰为辰,与纪日干支栏中的“甲已”交叉处的“戊辰”即为时干支
时辰干支为四柱之四,八字的第七、八字
甲 已
乙 庚
丙 辛
丁 壬
戊 癸
23-01

甲子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01-03

乙丑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03-05

天干地支时辰

天干地支时辰
15时至17时酉时ຫໍສະໝຸດ 日落17时至19时戌时
黄昏
一更
19时至21时
亥时
人定
二更
21时至23时
十二生肖
干支纪年法
天干: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0癸
地支:1子2丑3寅4卯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11戌0亥
计算公式如下:
天干=(公元年份-3)÷10
地支=(公元年份-3)÷12
注:余数对应天干、地支。
以2032年为例说明:
天干=(2032-3)mod 10 = 9 =壬
地支=(2032-3)mod 12 = 1 =子
所以2032年为壬子年
(公元4年为公元后的第一个甲子年,计算公式以此为基准)
十二时辰
十二辰
天象
更次
现今时间
子时
夜半
三更
23时至01时
丑时
鸡鸣
四更
01时至03时
寅时
平旦
五更
03时至05时
卯时
日出
05时至07时
辰时
食时
07时至09时
巳时
隅中
09时至11时
午时
日中
11时至13时
未时
日昳
13时至15时
申时
晡时

快速推算年月日时干支法

快速推算年月日时干支法

快速推算年月日时干支法天干: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10-癸;地支:1-子,2-丑,3-寅,4-卯,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11-戌,12-亥。

读音: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 én)、癸(guǐ);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戍(xū)、亥(hài)1.推算年柱干支:推算年天干:公元后任何年代:公元年末位数-3=年干,负数则加10公元前任何年代:公元年末位数+8=年干推算年地支:公元后任何年代:(公元年数-3)÷12,得余数0-11为年支,负数则加12,0视做12 1900—1999年,年末二位数+1=年支;2000—2099年,年末二位数+5=年支;和超过12,除以12余数即是年支,余数是0,年支即是亥。

公元前任何年代:(公元年数-2)÷12,余数-11-0为年支,加12转为正数,0视做12注:年干支是以立春为界,而不是以春节为界的。

2.推算月柱干支:推算月天干:月干=年干数×2+月数,和除以10,余数即是,整除月干即是癸。

推算月地支:月的地支是固定的,正月为寅,二月为卯,…,十二月为丑。

正月为寅(从立春当天到惊蛰前一天),二月为卯(从惊蛰当天到清明前天),三月为辰(从清明当天到立夏前一天),四月为巳(从立夏当天到芒种前一在),五月为午(从芒种当天到小暑前一天),六月为未(从小暑当天到立秋前一天),七月为申(从立秋当天到白露前一天),八月为酉(从白露当天到寒露前一天),九月为戌(从寒露当天到立冬前一天),十月为亥(从立冬当天到大雪前一天),十一月为子(从大雪当天到小寒前一天),十二月为丑(从小寒当天到立春前一天)3.推算日柱干支法:(推公历日干支)口诀:乘五除四九加日,双月间隔三十天,一二自加整少一,三五七八十尾前。

时辰干支查算表

时辰干支查算表
時辰幹支查算表
此表为已知日干支后查算时辰干支的表格,又称日上起时表
查算方法
时间
时辰
纪 日 干 支
例如:查1949年10月1日上午八时(或只知辰时)生人的时干支方法:先按万年历或者农历查询表查出:1949年干支为已丑;10月干支为辛酉;1日的日干支为甲子。再以日干支来确定时辰干支——这就谓之“日上起时”,日上起时方法:一、在左表上部的“时间”栏中找到含有上午8时的时间——“07-09”;二、在“时辰”栏中找到与07-09对应的时辰——辰;三、在“纪日干支栏”找到与要查询的日干支“甲子”的“已”字所在列,本表“甲”字与“已”同排第一列; 四、与纪日干支栏中的“甲已”向下与“辰”字交叉处的“戊辰”即为所查时干支。
甲 已
乙 庚
丙 辛
丁 壬
戊 癸
23-01

甲子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01-03

乙丑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03-05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05-07

丁卯
已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07-09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9-11

已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11-13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13-15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已未
15-17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17-19

天干地支年月日时辰算法

天干地支年月日时辰算法

天干地支年月日时辰算法天干地支的算法时辰算法时辰是有一个天干,一个地支合成的。

比如甲子时。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根据日的天干来判断时辰的天干,就是时辰的第一个字。

比如日是戊戌日,那么取日的天干,就是戊,根据甲己=甲子,乙庚=丙子,丙辛=戊子,丁壬=庚子,戊癸=壬子“戊癸日为壬子”,是指戊日或癸日的子时,是壬子时。

知道了子时是壬子,在向后推。

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下一个时辰的一个字就是癸了。

再下一个就是甲。

按上例,就是壬子,癸丑,甲寅*******干支纪年法首先,将天干、地支编号如下: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4 5 6 7 8 9 10 1 2 3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如要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相对应。

然后,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余数在地支中找出所对应的地支。

这样,公元纪年就换算成了干支纪年。

如:公元1995年用该年尾数5找出对应的天干为“乙”。

然后,用1995除以12得余数为3。

用余数3找出相对应的地支为“亥”。

那么,公元1995年则为农历乙亥年。

支纪月法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

其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为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

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干支纪日法甲子为第一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60日为一周。

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

例如农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干支纪时法方法和上文时辰算法一样,只是表述不同。

一天中时辰的地支也是确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时配十二地支,由夜间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一点至三点为丑时,其余照推。

天干地支时辰对照表

天干地支时辰对照表

天干地支时辰对照表【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

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

人定也就是人静。

(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十支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与公历年的推算一.十支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

A: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1 2 3 4 5 6 7 8 9 10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B: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

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

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

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二.查看不同时间段的万年历。

如:1516—2060年的万年历,记着五百年的干支,一查便知。

《奇门遁甲》每天一讲——时辰干支

《奇门遁甲》每天一讲——时辰干支

《奇门遁甲》每天一讲——时辰干支
虽说是时家奇门,但用盘时究竟用哪一局活盘,却是依据节气和日辰干支,所以我们在前边四讲中一直未涉及时辰。

然而在根据节气和日辰干支已定为某局之後,就要根据正时来转动活盘,这时的主要依据是当时时辰的干支。

时辰的地支比较好办,它就是占测的正时,可以根据钟表的北京时间推知(本地时间=北京时间-(本地日出时间-北京日出时间))。

其关系是:
格林威治时间时辰格林威治时间时辰
23:00-1:00子 11:00-13:00午
1:00-3:00丑 13:00-15:00未
3:00-5:00寅 15:00-17:00申
5:00-7:00卯 17:00-19:00酉
7:00-9:00辰 19:00-21:00戌
9:00-11:00巳 21:00-23:00亥
只知道时辰的地支,还无法转支比较好办。

要正确地转动活盘,还必须同时知道时辰的天干。

时干可以从日与辰的天干和时支推知。

干支的用法

干支的用法

干支的用法
干支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时间计算方式,用于表示年、月、日、时等时间。

下面是干支的用法:
1. 干支年:干支年是一种将年份抽象为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方法。

干支年的计算方式是将公元年份除以60,余数为0到59,根据余数在天干、地支表中查询对应的干支年。

2. 干支月:干支月是一种将一个农历月份抽象为天干和地支的方法。

干支月的计算方式是将农历年份的年支和农历月份的月支排列组合,得到对应的干支月份。

例如,2021年的农历正月是“庚子月”。

3. 干支日:干支日是一种将一个公历日份抽象为天干和地支的方法。

干支日的计算方式是将公历日减去1900年初一的天数,再加上60,得到的余数对应天干和地支的排列组合。

4. 干支时:干支时是一种将一个公历时辰抽象为天干和地支的方法。

干支时的计算方式是将一个日的24小时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对应一个地支和一个天干。

总之,干支的使用方法比较复杂,需要了解一定的历法和天干地支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干支通常用于起名、算命、预测吉凶等方面。

时辰干支查算表和月份干支查算表(日上起时法和月上起日法)

时辰干支查算表和月份干支查算表(日上起时法和月上起日法)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已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已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甲子 乙丑
月上起时法
时间
23-01 01-03 03-05 05-07 07-09 09-11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
纪日干支 时辰
甲已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子 甲子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夜半 三更 丑 乙丑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鸡鸣 四更 寅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平旦 五更 卯 丁卯 已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日出 辰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食时 巳 已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隅中 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日中 未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已未 日映 申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哺时 酉 癸酉 乙酉 丁酉 已酉 辛酉 日入 戌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黄昏 一更 亥 乙亥 丁亥 已亥 辛亥 癸亥 人定 二更
夜半 三更
年上起月法
月份 年干 甲 已 乙 庚 丙 辛 丁 壬 戊 癸
正月
二月
二月
二月
二月
二月 二月 二月 二月 二月 二月 二月
丙寅
丁卯
戊辰
已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已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已丑
庚寅
辛卯
பைடு நூலகம்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已亥 庚子 辛丑

十二时辰对应天干地支函数公式

十二时辰对应天干地支函数公式

十二时辰对应天干地支函数公式
从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命题趋势看,有关文史常识的题目几乎年年考,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在高三备考时,要注意提醒学生平时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记忆和训练,但要注意避免盲目性,同时要注意一些学习技巧。

比如有关如何推算天干地支方面的文章网上也有很多,但看了有些学生还是看不懂或是不会运用。

表一
天干[10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年份尾数4567890123。

表二
地支(12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除以12所得余数45678910110123。

推算公式:
天干=年份尾数(如2009年尾数是9,对应天干即己)地支=年份
除以12所得余数(如2009÷12所得余数是5,对应地支即丑) 因此2009年应该是己丑年。

干支历法和推算方法

干支历法和推算方法

干支历法和推算方法我折腾了好久干支历法和推算方法,总算找到点门道。

咱先说这干支历法是啥吧。

干支呢,就是天干和地支的组合。

天干就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我一开始记的时候,就当是十个小伙伴排队呢。

地支呢,有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也像另外一组小伙伴。

我最开始尝试推算干支纪年的时候,那叫一个头疼。

按照传统的算法,是用年份除以60取余数。

我当时就想,这啥呀,这余数我咋对应干支呢。

后来我才明白,得有个干支纪年的起始点,就是从甲子开始,那这个余数就对应着从甲子开始往后数的序位。

比如说吧,余数要是1,那就是甲子年;余数要是11,就是甲戌年,就是按照天干地支的顺序这么一个个对应着数下去。

那干支纪月可就更麻烦点了。

我试过一种方法,是得根据年干来推。

我记得最开始我搞不清楚,以为月支就是和前面的干支纪年里地支一样按顺序来呢,结果发现完全错了。

它也有自己的一套顺序,而且每个月的地支基本是固定的,但这里头也有点特别的情况,像正月是寅月,而且遇上闰年可能还有点小变化,这我还在研究呢不太确定。

干支纪日也不简单。

我曾经一天一天对着日历和干支来对照着看规律,看得我眼花缭乱的。

后来发现也没啥特别巧的办法,还真就得慢慢从干支纪年累加上去,一天天计算,或者直接查专门的干支表,这也是个实在的办法。

干支纪时呢,是把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对应一个地支,然后再配上相应的天干。

这个天干的配法又跟日干有关系,可费了我好多劲儿才搞明白个大概。

不过具体到实际推算的时候,我就老出错,不是天干配错了,就是把时辰对应错了地支。

后来我就做了好多张小卡片,上面写着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一些简单算法和例子,没事儿就拿出来看看。

我觉得要是想学会干支历法的推算方法,一个是得多做这种基础的计算练习,就像做数学题一样,慢慢就熟练了;再一个就是多参考一些资料,有时候不同的资料讲解角度不太一样,可能就一下子让你开窍了。

不过我现在也还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东西还有待进一步钻研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