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隆兴寺导游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家庄隆兴寺导游词
我们现在要去的隆兴寺位于石家庄北15公里的正定县,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从
境内穿过。

从市区到正定县城大约需要40分钟左右。

正定是北京的南大门,历来是兵家
必争之地,历史上与保定、北京并称为“北方三雄镇”,至今正定南城门还嵌有“三关雄镇”的石刻。

正定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春秋为鲜虞国,战国是属于中山国,赵灭
中山后就归了赵国。

秦朝时属于恒山郡。

汉初时叫东垣县,汉高帝时,更名为真定,寓真
正安定之意。

14XX年以来,这里一直是府、州、郡、县所在地。

清雍正元年(1723年)因
避世宗胤祯名讳,该真定为正定沿用至今。

源远流长的历史,给正定留下了风格独特的名胜古迹,素以“三山不见、九桥不留、
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而著称。

“三山不见”指的是历史上正定曾用过中山、恒山、常山的名字,但正定却没有山。

“九桥不流”说的是隆兴寺门前、古府和县文庙大
殿前各有三孔桥,但都是旱桥。

“九楼四塔八大寺”指的是古城的四门楼、四角楼、阳和楼;四塔是凌霄塔、华塔、须弥塔、澄灵塔;八大寺指的是隆兴寺、广惠寺、临济寺、开元寺、天宁寺、前寺、后寺、崇因寺。

“二十四座金牌坊”是说过去正定拥有大大小小二十
四座金牌坊,像较大的许家牌坊、梁家牌坊等。

随着历史的变迁,风雨的吹打,不少珍贵
的文物毁于一旦,但从现有的国家保护文物4处、省级保护文物7处、县级保护文物10
余处来看,仍不失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风采。

古城正定在1990年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正定旅游具有“亦新亦古”、“亦雅亦俗”的特点。

在众多名胜古迹中,始建于隋开
皇六年(公元586年)的隆兴寺是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亲自敕封修建的。

气势雄伟,保存完好,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著名的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誉为“京外名刹之首”。

另外广惠寺的华塔是金刚塔与花塔的巧妙结合。

天宁寺的凌霄塔是我国木制阁塔之首。


远寺的唐代钟楼与古塔相对应,为研究我国佛教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料。

临济寺的澄灵塔是
佛教临济宗的创始人义玄法师的衣钵塔,平时有大批的日本僧人前来朝拜祖塔,成为连接
中日友好的纽带。

正定还有很多新建的景观,主要都是以弘扬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

荣国府是严格按照
明末清初的建筑格局修建的。

另外还有西游记宫,封神演义宫等。

除此以外,建在正定的
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也是名声在外。

大概还有几分钟我们就要大隆兴寺了,我先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隆兴寺的概况。

隆兴
寺是目前国内规模较大、年代较早、气势雄伟而保存较完整的佛教建筑群。

为使这座名刹
保存完好,在“正太战役”前,周恩来总理曾在作战方案上批示:一定要设法保护正定隆
兴寺等一批文物古迹。

隆兴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初名龙藏寺,唐朝时改为龙兴寺。

宋开宝四
年(公元971年),奉宋太祖赵匡胤之名,扩建龙兴寺,修建大悲阁,并铸造起21.3米高
的千手千眼铜观音像,一组宋代建筑从此拔地而起。

金、元、明均进行过修葺和增建。


康熙、乾隆年间曾两次重修,并在两侧建了帝王行宫。

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XX年)重修后,改名“隆兴寺”。

这大概是康熙皇帝也觉得正定人杰地灵,怕日后出天子,所以将“龙”改为“隆”吧。

隆兴寺占地面积为82500平方米,主要建筑仍保留了宋代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整个建
筑自南而北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有二龙戏珠照壁、三孔石桥、天王殿、大觉六师殿遗址、摩尼殿、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大悲阁、弥陀殿、毗卢殿等。

说到这里,我们已经到达了隆兴寺。

请大家随我下车参观。

二龙戏珠照壁、石桥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高大的琉璃照壁,时古代寺院和有地位人家一般都设置的遮挡大
门的影壁。

壁心是琉璃砖雕刻的“二龙戏珠”图案,二龙腾空欲飞,很是壮观。

我们现在
走过的三路单孔石桥,就是九桥不流的其中三座。

民间传说过去这里曾放着半个鸾架,赵
匡胤曾多次在这里游玩。

寺内第一重殿——天王殿
天王殿是隆兴寺的一重殿,它深三间,阔三间,为单檐歇山顶七檩中柱式的北宋建筑。

但在清代曾大修过,浮云、斗拱就是
证明。

殿中央拱门上端嵌有清康熙皇帝玄烨手书的《敕建隆兴寺》金字横匾。

大家随我进殿,正中这个大腹便便,笑脸相迎诸位的是金代木雕弥勒佛。

他是佛教大乘菩萨之一,正统的
弥勒佛应该身着菩萨装,带着天冠。

佛经讲弥勒是他的姓,名阿逸多。

出生在印度南天竺
的一个大婆罗门家庭,是显赫的贵族。

成为了释迦的弟子后上升到第33层天上——兜率
天(也就是候补佛的乐园)。

佛祖预言他将来会在龙华树下继承释迦牟尼的佛为而成佛。


就是说他是佛的法定接班人,又称未来佛。

他手中的布袋叫做乾坤袋,又称为人种袋,能
装下大千世界,又能送子,寓意佛法无边。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尊大肚弥勒佛像传说是五代时的僧人,今浙江奉化人。

名叫契此。

在世的时候经常挑着一个布袋,见物便乞,语无伦次,随意寝卧,形如疯癫。

他著有《辞
世偈》一书,里面说:“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世人自不识”加上历史
上浙江一带曾多次以弥勒转世组织弥勒教发动农民起义,所以,世人都以为他是弥勒佛的
化身,就按照他的样子塑造了弥勒佛。

有的思远在两旁海协又一幅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
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大殿两侧是大家熟悉的护世四大天王。

他们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
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他们分别手拿琵琶、宝剑、蛟龙和宝伞。

四大天王传入我国后,
被赋予了中国的寓意:南天王职风,东天王值调,北天王职雨,西天王职顺,合起来就是“风调雨顺”,暗示着五谷丰登。

走到这里,大家可能有点疑问:为什么没有看到山门呢?一般的寺庙都应该先过山门,再进寺院,可隆兴寺却没有山门,这里还有一段优美的传说。

相传,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命
令大将尉迟敬德监修龙兴寺,工程将要结束时,传来唐王要斩秦琼的消息,秦琼是尉迟恭
的好朋友,尉迟恭便火速回朝,行至河南开封附近时,施工的官员追上,问他山门修在哪里。

尉迟恭正心急如焚,未加思索,就用钢鞭一指:“就修在这里”。

于是施工的就在那
里修起了山门。

至今正定还有一句顺口溜说:“寺大山门远,山门在河南”。

当然了,这
只是个传说而已,根据历史考证,尉迟恭根本没来过正定,更没有唐王斩秦琼之说。

而以
天王殿代替山门只是寺院建筑常见的一种布局罢了。

千古遗憾——大觉六师殿遗址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片废墟,就是大觉六师殿遗址,原来是寺内规模最大的佛殿。

据说
宽34.5米,建筑物高18.3米,里边有五彩悬山和金身塑像,非常壮观。

它始建于宋神宗
元丰年间,金、元、清都曾重修过,民国初年因为长年失修坍塌,所以是一大憾事。

大觉,是旨的另一种解释。

佛是梵文“佛陀”的音译简称,意译是“觉者”。

佛经说凡是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皆可成佛。

据说这里原有六尊佛像,小乘佛教认为是释迦佛之前的六位祖师。

据史料记载,六世
纪末,古印度婆罗门教盛行,但是它宣扬梵天造人,实质上是一种种族歧视。

这样就引来
众多人的反对。

其中除了释迦牟尼外,还有六个有影响力的人物。

总之,他们与佛教的主
张不同,被称为“外道六师”。

这里供奉着佛教以外的六师,有古代政治团结多数派的意思。

宋《营造法式》建筑典范——摩尼殿
隆兴寺内有六处在我国堪称之最。

现在请大家看第一处:摩尼殿的造型。

我们现在站
在殿外看这座大殿:大殿平面呈十字形,四方正中均出山花向前的歇山式报厦,殿身中央
为重檐歇山顶,青瓦补心,绿琉璃瓦剪边。

檐下斗拱宏大,分布疏朗,柱子粗大,又明显
的卷刹、侧角和生起。

仔细观察给人以水平柱子两头高中间低,垂直柱子上端渐向内收。

这样的结构与宋《营造法式》相近,在唐宋以前很常见,在明清以后就渐渐失传了。

这是
目前我国古建筑中仅存的孤例。

这座独特的建筑曾经深深的吸引了梁思成先生,1933年他竟然冒着兵荒马乱前来考察,还特意将此拍照收入《世界建筑史》。

摩尼殿的“摩尼”二字是英雄、圣人之意。

有的认为是“牟尼”的另一音译;还有人
认为是摩尼教的意思。

我们还可以看到在摩尼殿楼阁顶檐上有狮子、鸡、孔雀、马、龙等
禽兽,还有一个骑狮的和尚。

他就是我们常说的“望风佛”。

佛教都把他修在房顶四周,
以示避灾难的镇邪之物。

大家请随我进殿。

我们看到正中供奉的五彩泥塑是释迦牟尼说法坐像。

释迦牟尼和我
国的孔子是同时代的人,姓乔达摩,名悉达多,是佛教的创始人。

站在他右侧的双手抱拳、老成持重的是他的大弟子迦叶。

左侧双手合十、聪慧虔诚的是阿难。

中国禅宗说他是继承
佛法的第二代祖师。

以上的三尊都是宋代的原塑。

在这三尊塑像前面的两个人物是明代成
化年间补塑的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

他们的坐骑分别是狮子和白象。

说到菩萨,我国通常
供奉的四大菩萨是文殊、普贤、观音、地藏。

并盛赞文殊为“大智”,普贤为“大行”,
观音为“大悲”,地藏为“大愿”。

传说她们的道场分别是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和九华山。

我们再来看一看殿内四周的壁画,这是明代成化年间绘制的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释
氏源流图》。

这幅壁画生动的描绘了佛祖释迦牟尼降生、出家、苦行、成道、涅盘的整个
过程。

现存面积是422平方米。

我们再来看一下东山墙的《西方盛景图》:这幅壁画描绘
了西方极乐世界的繁荣景象。

我们再仔细看一下画的左下角约1平方米的范围内,以暗淡
的灰绿色描绘出了人间的生、老、病、死等诸多苦难。

与天上的盛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佛教徒认为只有虔诚的修行就可以去掉人间八苦而成佛。

大家请随我到殿的北侧,看一下隆兴寺内的全国第二最:倒坐观音。

我们现在看到是
一座玲珑典雅的五彩悬山。

群峰叠嶂,祥云缭绕,罗汉与护法天神巡逻山间,喷水兽、吸
水兽使海水源源不断,象征佛教后继有人。

正中这座高3.4米高的塑像就是著名的倒坐观音。

大家知道一般的寺庙内的塑像都是坐北朝南。

而这座观音却是坐南朝北的。

大家请看,观音左足踏莲,表示脚踏西方净土世界,表示出污泥而不染。

右腿屈起,表示吉祥如意。

双手抱膝,左手搭于右腕上。

尤其是她的眼睛,不管我们在哪个方向看她,都能感觉到她
的两眼俯视,眼神恰好与朝拜者仰视形成感情的交流,令人恭而不亵。

左右两边的白象和
金狲是她和普贤的坐骑。

之所以说她倒座,一是我们刚才说的方向问题。

还有一个原因是
观音曾经发下誓愿:“众生普渡不完永不会头”。

可众生怎么能普渡的完呢?所以她也就
只能永远的倒坐不回头了。

隆兴寺的这尊观音,是隆兴寺的第二之最,是中国最美的观音。

他是工匠师傅把民间
美丽女子形象同观音巧妙的结合起来的产物。

1933年梁思成先生曾把这座观音拍成照片送给鲁迅先生。

鲁迅视为珍宝,赞誉她为“东方美神”,一直把照片陈放在书桌上,至今仍
陈列在鲁迅故居。

北方三大受戒地方之一—戒坛
这座戒坛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僧徒受佛教戒律的坛场。

当时北方只有三处寺院有
权受戒,分别是北京的雍和宫、五台山的清凉寺,还有就是正定的隆兴寺了。

坛中供奉的是明宏治六年铸造的双面铜佛,像身相连,相背而坐。

面南的是西方极乐
世界教主——阿弥陀佛,面北的是东方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

在受戒的地方供奉铸在
一起的阿弥陀佛和药师佛,是要受戒者得到东西两方教主的承认;又有阿弥陀佛接引受戒
者成正果后,行药师之愿,医治众生痛苦,为众生消灾延寿。

最古最大的转轮藏阁
此阁建于宋朝,与晋祠的大殿十分相似,保留着突出的宋代特点。

我们看到殿中央放着一个直径7米的木制转轮藏。

中间有立轴,它的设计非常科学,
复合了牛顿定律:使合力趋近于零。

是我国最早最大的藏经橱,也是隆兴寺内的第三最。

以前这些经橱里都摆满了经书,在古代有很多和尚是不识字的,所以他们就推动这个xx,每推一圈就相当于念了一遍经书。

弥勒的殿阁—慈氏阁
慈氏就是梵文“弥勒”的译义,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尊慈氏像就是没有被汉化的弥勒佛,这尊木雕慈氏像高7。

4米,相传是宋代用五台山的一根原始古木---灵验树雕制而成的,
据说是当年滹沱河发大水从上游顺水流到正定,被卡在隆兴寺这个地方,所以也就用它雕
制了这尊弥勒佛。

清康乾御碑亭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眼前的这两座碑亭与我们刚才看到的所有建筑有一个不
同之处,那就是它们房顶的琉璃瓦是黄色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和清朝的两任皇帝—
康熙和乾隆有关。

康熙碑是康熙书写《御制隆兴寺碑》,而乾隆碑是乾隆书写《重修正定
隆兴寺碑文》。

两块碑下面的驼碑的动物叫贔屃,传说是龙王的第九个儿子,因为力大无
穷又善负重。

它与神龟的区别之处是神龟颈上无毛,而贔屃的颈上有毛。

隋龙藏寺碑
刚刚我们进来的时候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了,这座寺院里有许多古代碑刻,但最珍贵
的则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块《龙藏寺碑》。

此碑为隋开皇六年兴建龙藏寺的时候所刻,它
是隋朝保留下来的仅有的3块碑中最完整的一块,又被称为“隋碑第一”。

这也是隆兴寺
内的全国第四最。

大家看碑文上书“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隆藏寺碑”,书体方正有秩、结构严谨,朴拙而不失清秀,庄重而不板滞,在书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是由隶书
向楷书过渡的典范。

它上承南北朝遗风,下开隋唐诸家之先河,为研究我国书法艺术发展
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1986年著名书法家、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详细端详此碑后有言:这在东南亚也是不可多得的瑰宝了。

但让我们遗憾的是龙藏寺碑由谁所书?至今仍是书法史上的一大疑团。

河北四宝之一—正定府的大菩萨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高33米的屋檐三层建筑是大悲阁,也是隆兴寺的主体建筑。


到大悲阁的名字,大家可能就已经猜出来了,殿内供奉的是观音菩萨.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
千手千眼观音像建于宋代,但长年失修,1944年因大悲阁残破不堪,伪省长吴赞让拆毁了御书楼、集庆阁,同时规模也缩小了三分之一,使大悲阁没有保持原来的建筑风格。

为了
再现大悲阁风格,国家文物局从1992年拨款1400万元对大悲阁进行落架复员性重修。


家请看,我们眼前的这座铜铸菩萨,就是被誉为“河北四宝”之一的大菩萨。

我们所说的“河北四宝”指的是沧州的铁狮,定州的塔,赵县的石桥,正定府的大菩萨。

这尊大菩萨
高22米,是我国最早、最高的铜铸菩萨。

也是隆兴寺内的第五最。

它比西藏日喀则扎什
伦布寺的世界“第一高”大铜佛——如来坐佛仅少0.4米,而在年代上却早了几百年。


家可能会问,称它为千手千眼观音,为什么不见千手千眼呢?这是因为它除了本身的两只
手臂外,还有有四十双手,每只手中各有一眼,每个手中又配25“有”,即三届中的25
种有情存在的环境。

这样40*25恰好是一千,所以称为千手千眼。

意思就是说什么都能管,什么都难不住她。

她额上的三只眼,预示着知道过去、现在和未来。

大家可能会有疑问,这么高的大菩萨,是用什么方法铸造的呢?其实工匠们采用的使
分段铸造法。

第一级先铸造的是莲花台座;第二级至腿膝;第三级至肚脐;第四级到胸;第五
级倒腋下;第六级到肩膀;第七级到头顶和所有的胳膊。

我们可以看出来,这尊大菩萨的四十只手臂不是铜质的,而是木质的。

这是因为如果
都是铜铸的话,就会出现重心偏上的问题,把手臂换成木质的就可以是重心下移,这样就
可以使大菩萨稳固的伫立在这里。

弥陀殿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建筑是弥陀殿,它始建于明正德五年。

从它的建筑风格来看,即
区别于宋代高大疏朗不重彩绘的特点;又不同于清代小巧玲珑重彩绘的风格,而是介于它
们之间的转化过程。

我们看殿内正中的这个莲座,有一千个莲瓣。

一是象征西方净土世界;另外还表示大千世界有佛来统治,寓意佛法高于一切。

莲座上的是五彩泥塑的西方极乐世
界教主——阿弥陀佛。

据说阿弥陀佛曾发过愿:“只要有人能至诚念我的十声名号,我就
要接他来极乐世界”。

过去这里两侧有十八罗汉,由于历史变迁,都已经荡然无存了。


过您不必惋惜,咱们来欣赏一下这“洁矩”二字。

相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七是孙智
勇大师曾云游来到正定。

饥饿时来到一烧饼铺前要求施舍烧饼,掌柜的看他穿的又脏又破,怕影响生意,把他轰走了。

这是一个卖饸烙的老汉看他可怜,就给他饸烙吃。

一连吃了三
大碗后,智勇脱出毛笔,在支锅的青石上写下“洁矩”二字,“贫僧素高洁,洁厚始称矩,吾是出家人,自有人相识。

”念罢就扬长而去。

有一天,龙藏寺(隆兴寺)法显和尚走出来,见此二字,倒身便拜,口念“阿弥陀佛”,并表示愿出一银子买下此石。

卖饸烙的老汉是
个大方人,说只要讲出原因,情愿相送。

法显说:“石上二字,是智勇禅师的真迹,贫僧
一生想见此人终未如愿,今见字如见人也”。

掌柜的听后非常感动,慷慨相送。

法显获此
真迹后,请石匠将二字进行了精刻,供在净业堂。

后来被县太爷供在县衙大堂,最后移到
弥陀殿内。

当然,这个故事也有疑点,智勇和尚是隋代人,而法显和尚是东晋人,他俩的
在世时间相差了百年。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佛教中的护法神韦陀将军。

他手中的兵器叫金刚杵。

持杵的姿势决
定着寺院是否接待外来的僧侣,如果金刚杵横在手臂上,说明此寺好客愿意接待客人;如
果金刚杵朝下,则表示此寺院不好客。

这样解释后大家可能就明白了为什么《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取经路途中有的寺院待他们亲如一家,有的寺院又赶他们走了吧。

崇因寺搬迁来的毗卢佛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隆兴寺中轴线的最北端的建筑,1959年从正定北门里搬迁来的毗卢殿。

崇因寺就是我们前面讲的“八大寺”中的一寺。

眼前这个毗卢殿始建于明万历年间。

“毗卢”是梵文“毗卢遮那”的简称。

意思是“光明遍照”。

有种说法是“毗卢”是释迦牟尼的另一尊号。

我们所说的“千佛绕毗卢”就是不管佛有多少宗、多少派,都围绕毗卢转。

毗卢是掌权、掌印佛。

大家请看殿内的铜制毗卢佛像,高6.27米。

设计精巧,造型独特,是隆兴寺内的第六个全国之最。

其特点是自下而上渐收,像一座宝塔。

整体分三层而铸。

三层共计一千个莲瓣,象征大千世界。

每个莲瓣上都有一尊小佛,一千个小佛面貌各异,也象征了大千世界都由佛来统治,所以又称“千佛绕毗卢”。

大家可以看到除了三层小佛外,又有三层四面佛,每尊佛又各戴“五佛冠”,这样千佛墩上共计有1072尊佛像。

讲到这里,隆兴寺内的“六最”就全部给大家介绍完了。

谢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