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的发展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洁生产的发展前景
关于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或者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叫法。
但是其基本内涵是一致的,即对产平和产品的生产过程采取预防污染的政策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想,该思想讲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
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我国推行清洁生产的进展
1993年10月在上海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会议上,国务院、国家经贸委及国家环保总局的领导提出清洁生产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明确了清洁生产在我国工业污染防治中的地位。
(1)确立清洁生产地位,颁布有关法律
1994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专门设立了“开展清洁生产和生产绿色产品”这一领域。
1996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规定所有大、中、小型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要提高技术起点,采用能耗物耗小、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
1997年4月,国家环保总局制定并发布了《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要求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将清洁生产纳入已有的环境管理政策中,以便更深入地促进清洁生产。
为指导企业开展清洁
生产工作,国家环保总局还会同有关工业部门编制了《企业清洁生产审计手册》以及啤酒、造纸、有机化工、电镀、纺织等行业的清洁生产审计指南。
1999年5月,国家经贸委发布了《关于实施清洁生产示范试点的通知》,选择北京、上海等10个试点城市和石化、冶金等5个试点行业开展清洁生产示范和试点。
与此同时,陕西、辽宁、江苏、山西、沈阳等许多省市也制订和颁布了地方性的清洁生产政策和法规。
1996年陕西省环保局和省经贸委联合下发了《关于积极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提出将部分排污费返回给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计;1997年辽宁省政府制定了《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各地区要将排污收费总额的10%以上用于清洁生产试点示范工程。
沈阳市、本溪市政府也都制定了相应的清洁生产政策。
1996年江苏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清洁生产步伐的若干意见》,从支持立项审批、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信贷支持、科研推广扶持等10个方面制定了具体的优惠、扶持政策。
2000年山西省人大批准颁布了《太原市清洁生产条例》。
综上所述,清洁生产对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2)企业示范:自1993年以来,在环保部门、经济综合部门以及工业行业管理部门的推进下,全国共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开展或正在启动清洁生产示范项目,涉及的行业包括化学、轻工、建材、冶金、石化、电力、飞机制造、医药、采矿、电子、烟草、机械、纺织印染以及交通等行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培训:截止2000年5月,国内通过不同途径已组织了550个清洁生产培训班,共有16,000多人次接受了清洁生产培训,使不同层次的管理者了解了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技术人员也获得了专门的清洁生产知识和技能。
(4)机构建设:自2000年末,全国已建立了21个行业或地方的清洁生产中心。
它们包括1个国家级中心、4个工业行业中心(包括石化、化工、冶金和飞机制造业)和16个地方中心。
(5)法制建设:1995年颁布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和1996年修订后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均明确规定:国家鼓励、支持开展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
1998年11月,国务院令(第235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工业建设项目应当采用能耗物耗小、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中共中央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若干问题的重大决定》明确指出: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工艺。
1999年,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将《清洁生产法》的制定列入立法计划。
我国清洁生产的现状
我国与清洁生产相关的活动具有较长的历史,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曾明确提出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强调要通过调整产业布局、产品结构,通过技术改造和“三废”的综合利用等手段防治工业污染。
但是由于当时缺乏完整的法规、制度和操作细则,加之计划经济体制对
资源分配和产品销售价格的统一管制,企业仅对生产计划负责,因此,这一方针并未得到准确的贯彻和执行。
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我国明确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环境政策,指出要通过技术改造把“三废”排放减少到最小限度。
这个时期人们已认识到清洁生产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
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和资金,加之原来不合理产业结构的制约,使得这一政策的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环境问题要尽力在计划过程和生产过程中解决,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的指导原则。
1985年我国政府又提出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方针,在总结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和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后,初步提出了持续发展的思想。
国家经贸委和原国家环保局于1993年联合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会议明确提出了工业污染防治必须从单纯的末端治理向生产全过程转变,实行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推进中存在的问题
自1993年初我国开始清洁生产试点示范和相关研究以来,各地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是,目前企业推进清洁生产的积极性不高,清洁生产审计成果的持续性也较差,清洁生产在运行机制和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对清洁生产的认识不足。
部分企业领导人环境意识不高,特别是对清洁生产认识不足,观念没有得到转变,甚至存在一些误解。
第二,缺乏政策配套措施。
清洁生产未被纳入到国家经济结构调整、
结构性污染治理及区域性环境整治中去,缺乏深入推进清洁生产的激励政策。
第三,缺乏市场驱动机制。
目前清洁生产的发展以供给驱动替代了需求驱动,未能营造出良好的清洁生产市场,致使企业的主动性较差。
第四,清洁生产技术信息交流不畅,企业缺少寻找适合于其本身的清洁生产技术的渠道。
第五,环境执法力度不够,导致企业实行清洁生产的动力不足。
第六,缺乏明确、详细、分类指导的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掼和审计规范,使得企业缺乏明确的指导。
第七,清洁生产宣传和培训不够。
清洁生产的推进原则
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环保战略,也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推行清洁生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现阶段必须对清洁生产有明确的认识。
结合中国国情,参考国外实践,我国现阶段清洁生产的推动方式,要以行业中环境绩效、经济效益和技术水平好的企业为龙头,由他们对其它企业产生直接影响,带动其它企业开展清洁生产。
推进清洁生产应遵从以下基本原则:
1.调控性。
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扶持是清洁生产成功推行的关键。
政府在市场竞争中起着引导、培育、管理和调控的作用,规范清洁生产市
场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从而使清洁生产在全国范围内有序推进。
2.自愿性。
清洁生产应本着企业自愿实施的原则,通过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下的清洁生产运作模式,依靠企业自身利益来驱动。
3.综合性。
清洁生产是一种预防污染的环境战略,具有很强的包容力,需要不同的工具去贯彻和体现。
在清洁生产的推进过程中,要以清洁生产思想为指导,将清洁生产审计、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等环境管理工具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支持,取长补短,达到完整的统一。
4.现实性。
制定清洁生产推进措施应充分考虑中国当前的生态形势、资源状况、环保要求及经济发展需求等。
5.广泛性。
我国当前农业污染严重,以服务行业为主的城市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和区域清洁生产已势在必行。
6.前瞻性。
作为先进的预防性环境保护战略,清洁生产服务体系的设计应体现前瞻性。
7.动态性。
清洁生产是持续改进的过程,是动态发展的。
国家环保总局推进清洁生产工作重点
2001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对于“十五”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遵循国务院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并重的要求,围绕控制排污总量、改善环境质量、遏制生态破坏、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目标,国家环保总局将与经贸委联合召开第三次工
业污染防治工作会议,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采用高新适用技术,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具体推行过程中要根据国情,做到分类指导、积极稳妥。
推行清洁生产主要从以下三个层次展开:
第一个层次,已建成且效益欠佳、污染严重企业的清洁生产。
对于这种类型的企业,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审计,重点是培养企业清洁生产意识,帮助企业发现和实施无/低费方案。
在发现和实施无/低费方案的过程中,削减污染物,产生经济效益,为这种类型的企业在加强管理、积累资金、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个层次,新建、改建、扩建和效益较好企业的清洁生产。
我国的环境污染相当一部分为结构性污染,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是硬道理,必须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
对于新建、改建、扩建和效益较好的已建成企业,国家环保总局的工作重点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在严格环境标准的同时,结合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采用中/高费清洁生产审计方案,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
具体实施过程中,从污染物源削减角度推动企业的升级、产品和技术科技含量的提升工作。
第三个层次,区域的清洁生产。
推动区域清洁生产工作的重点是积极推动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要根据区域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的需要,把园区结构性污染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把治理粗放型发展模式产生的大量污染和帮助企业采用高新技术结合起来;把控制小规模企业产生的大量污染和推动企业资产重组结合起来。
围绕推动清洁生产的三个层次,中国环保总局将重点开展以下几方
面的工作:
1.加强清洁生产基础研究工作,编制并发布清洁生产指南和相关技术要求,指导不同行业推行清洁生产。
修订和完善企业清洁生产审计手册,对已有的行业清洁和平审计指南进行调整、修订和扩充,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制订和编写行业清洁生产技术要求。
发布年度清洁生产报告,对本年度全国清洁生产工作的进展、清洁生产实施后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及在推行过程中积累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进行回顾和总结。
2.在“三河三湖”流域工业企业中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九五”期间,国家明显加大了对环保工作的力度,国家环保总局重点开展了“三河三湖”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目前,流域内大多数重点工业基本达标排放,为了进一步巩固治理工作成果,保证企业长期稳定达标,国家环保总局将在“三河三湖”流域的工业企业中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以期逐步改善企业环境行为,提高企业环境绩效,为“三河三湖”流域内企业稳定达标和流域污染治理提供有利保障。
3.建立清洁生产公告制度。
为积极推选推动和引导企业及全社会共同实施清洁生产,国家环保总局拟建立清洁生产公告制度。
通过制订和颁布清洁生产技术要求和审计要求,对企业提出更高的环境要求,使企业不仅仅满足于达到国家环境标准,而在生产过程、服务过程和产品的使用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影响。
同时,在行业内部树立典范,宣传清洁生产,扩大影响,调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的积极性。
4.启动清洁生产区域示范。
以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建设
为试点,在现阶段工业园区环境管理的基础上,分析中国不同区域的产业特点,选择有基础的工业区,进一步开展生态工业园区的示范,建立样板园区。
总结示范项目成果,积累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经验,进行广泛宣传,在全国推广清洁生产区域示范工作。
要按照生态工业理论,积极推进园区内生态链和生态网的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从工业结构的源头上将污染物排放量减至最小。
5.加强清洁生产培训和宣传工作。
通过加大清洁生产培训和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清洁生产意识,保证清洁生产领域做作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编制清洁生产培训大纲和清洁生产教材。
培训大纲主要是针对专业人员的培训编制,培训教材分为针对专业人员的专业培训教材和针对其他人员的普及培训教材。
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分别举办政府管理人员、企业人员和科技人员的清洁生产培训班。
同时,引进和开拓清洁生产领域中新的环境工具,如:生命周期分析,环境管理会计等,促进清洁生产在中国的推行。
加强清洁生产信息交流及宣传工作,扩大清洁生产在全国的影响。
召开全国性清洁生产研讨会,利用国内外网络、报刊等媒体,开辟专栏,宣传、传播和交流清洁生产思想及基本知识。
6.加强清洁生产网络信息系统建设。
建立清洁生产网站,并与其他国家有关清洁生产的网站连接,加快清洁生产的信息交流。
网站应具有清洁生产论坛,公告板以及在线调查等信息交流和反馈功能。
同时,为
客观评价第一、二、三产业在生产、产品和服务过程中的清洁生产实施状况,建立由不同产业和行业专家组成的专家网络作为专业支持力量。
清洁生产的前景
清洁生产的前景从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三个方面说。
随着清洁生产的推进,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单个企业内实现清洁生产。
资源循环利用和减排的能力是有限的。
不能实现经济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所以企业清洁生产的发展趋势之一是突破单个企业范围,走上集群之路,建立生态工业园,实现区域层次上的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建立工业系统的代谢关系和食物链,形成能源和物质的最优利用和高效产出。
减少飞舞排放并最终建立可持续系统。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必须要发展绿色农业,推进清洁生产向农业领域发展。
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带来的经济的增长和就业人口的增加,同时也带来了能源小号消耗的增加和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如果不加以重视,将会称为继生态污染后的又一生态危害。
第三产业开展清洁生产势在必行,前景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