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最新10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最新10篇)幼儿园教育论文篇一
一、幼儿教育中性格存在的问题
1、幼儿不诚实的性格
幼儿不诚实性格的养成是由于幼儿缺少担当、害怕被惩罚。

幼儿的不诚实性格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

一些家长为了使幼儿进行其中一种行为而随意哄骗、许愿但不兑现,导致幼儿对家长缺少信任,长此以往使幼儿自己也养成了不诚信的性格。

另外,一些幼儿教师教育方法不当也会使幼儿说谎,幼儿做错事后为了躲避惩罚而说谎的现象频频发生。

2、幼儿内向的性格
具有内向性格的幼儿不在少数。

内向性格的幼儿不善于与人交往,对幼儿长大成年后进入社会极为不利。

内向性格的幼儿寡言少语,不善于表达自己,遇到问题通常自己解决,不愿意与人分享,长此以往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

幼儿长大之后在团体合作中会表现得较为吃力,不易融入集体,对其未来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

3、幼儿胆小的性格
一些父母经常在幼儿面前打架、吵闹,逐渐使幼儿养成了胆小懦弱的性格。

幼儿入园后一旦被其他幼儿欺负会加剧其胆小性格的发展。

幼儿胆小性格并不利于幼儿今后的发展,也不利于与他人交往。

因此,幼儿胆小性格是制约幼儿成长的问题之一、男孩子胆小、懦弱的性格使其缺乏责任感,没有担当意识。

4、幼儿冲动的性格
幼儿冲动的性格对幼儿的成长极为不利。

冲动主要表现为对事情没有进行全面的了解就下判断而采取行为。

很多事实证明在冲动时做出的行为大多是不正确的。

幼儿的冲动主要表现为与他人相处不融洽时采取暴力等措施来武力解决。

这种冲动的性格不利于幼儿学习知识,对其未来的发展极为不利。

二、幼儿教育中性格培养对策
1、幼儿诚实性格的培养
诚实指人的言行与内心保持一致,对幼儿进行诚信教育就是让幼儿说真话,犯错误要敢于承认,不撒谎、不逃避责任。

幼儿诚实性格是在后天的教育中形成的。

“曾子杀猪”的故事广为流传,曾子为了保持与幼子之间的信任,用实际行动予以证明,值得各位家长学习借鉴。

家长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真诚信任,唯有此法才能使幼儿得到正确的家庭教育。

幼儿教师同样需要对幼儿真诚,这样才能赢得幼儿的信任,培养幼儿诚实的性格。

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使幼儿敢于承担错误。

2、幼儿外向性格的培养
外向性格的幼儿在处事风格上更加积极活跃,喜欢与他人交往,善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痛苦与快乐。

幼儿外向性格的培养需要有意识地进行。

(1)要注意幼儿的身体健康,幼儿身体和智力良好发展是幼儿养成外向性格的基础,因此需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其摄入充足的营养,使其身体健康成长;
(2)要加强对幼儿的关心,幼儿内心是渴望被关怀照顾的,成人满足幼儿此种需求会使其更加愉快、活泼,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幼儿教师和家长应更加注重对幼儿的情感关怀;
(3)采用正确的教育办法,幼儿教师对幼儿进行集体教育时应注意观察幼儿的性格特点,多与内向的幼儿沟通,帮助其融入集体,逐渐养成活泼的性格。

3、幼儿勇敢性格的培养
勇敢指不怕困难、为了目标勇往直前的精神。

人的勇敢和自信心是克服一切障碍的基础。

幼儿勇敢性格的培养需要从小进行,家庭教育对幼儿勇敢性格的培养尤为重要,父母应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其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逐渐养成勇敢的性格。

幼儿勇敢性格的培养,可以从在集体面前讲话、表演方面进行。

家长可带领幼儿经常参加户外活动,让其选择喜爱的体育运动等。

在户外实践中,会遇到各种情况,幼儿跟随家长一起克服种种困难,能使其逐渐锻炼坚毅勇敢的品质。

第一,通过榜样力量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培养。

幼儿勇敢的性格在婴儿时期就已经开始养成,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成人对幼儿的教育是通过榜样的力量完成的,幼儿通过对成人行为的观察,耳濡目染逐渐养成幼儿勇敢的性格。

例如:幼儿的父母是一个勇敢的人,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对其父母言行的模仿,也逐渐也成为勇敢的人。

另外,在教育方式上,幼儿家长和教师要注意采取正确的办法,避免其在日常工作中随意指责、嘲笑甚至恐吓幼儿,对幼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避免幼儿养成胆小、懦弱的性格。

第二,创造幼儿勇敢性格的培养机会。

幼儿的良好性格需要在日常工作中进行有意识地培养,勇敢性格也不例外。

所以,家长和幼儿教师需要为幼儿创造一切培养勇敢性格的机会,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克服困难、
勇往直前的品质。

第三,通过对文学作品逐步引导幼儿成为勇敢的人。


儿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向幼儿介绍文学作品中勇敢的人物形象,向幼儿讲
解何为勇敢、何为鲁莽。

例如《西游记》的讲解中,家长可以将孙悟空的
勇敢和猪八戒的鲁莽结合,让幼儿有一个形象的认识。

4、幼儿冷静性格的培养
幼儿的健康成长需要摆脱冲动性格,逐步培养幼儿冷静的性格。

幼儿
冷静的性格在幼儿学习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幼儿大多好冲动,冷静性格对
幼儿是一种较高的追求,但对幼儿的成长有积极的作用。

幼儿家长和教师
要有意识地训练幼儿静心思考,使幼儿逐渐养成冷静的性格。

四幼儿教育
中性格塑造的重要性综上所述,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其性格的养成由自身
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共同作用。

幼儿家长和教师对幼儿的影响尤为重要,因
此家长和幼儿教师应为幼儿树立正确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去感染
幼儿逐渐形成良好的性格。

本文从幼儿教育中性格培养现状谈起,进而从
四个方面阐述幼儿性格存在的问题,即幼儿不诚实的性格、幼儿内向的性格、幼儿胆小的性格、幼儿冲动的性格。

最后揭示幼儿教育中性格培养对策。

幼儿良好性格的培养与幼儿教育息息相关,通过本文的探索旨在使更
多的人关注幼儿性格塑造的重要性。

常规教育的目的篇二
俗话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幼儿良好的常规也是要从幼儿
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

这里提到的常规其实是很广泛的,它包括了生活常规、学习常规,而生活常规隐含了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集体规则意识的培养等等。

实际上,常规它本身不是目的,也不是仅仅为教师完成自己预设的教
育活动提供便利,它不应单纯是为教育活动提供服务,而更是应为幼儿主
体服务。

我们所提的常规教育,它的根本价值和终极目的应在于培养幼儿
的规则意识。

我们不能用孩子心灵、想象的自由来换取所谓的整齐划一的
常规纪律。

幼儿教育论文篇三
在教学诊断中,“学”是诊断的标杆,学生学得好才是一节好课;“教”是诊断的对象,诊断要发现教学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矫治,以提高教
师教学水平。

幼儿园的教学诊断要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通
过观察幼儿的“做”来评价幼儿的“学”,通过幼儿的“学”评价教师的“教”,让教师在“教中学、学中教”,以提高课堂质量。

本文以中班语
言课,《认识反义词》为例,对其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并提出建议性策略。

《认识反义词》是一节大多数老师都熟悉的课题,通
过对这节课的诊断,可以更为清晰地发现教学理念与方法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行深入的思考。

一、尴尬的提问,“老师:什么是反义词?”
1.课堂实录
上课铃声响,老师在幼儿前面的桌子上摆上很多教具:“小朋友们,
老师今天和大家做一个游戏,让大家从这些玩具中找出意思相反的东西并
说出来。

看看谁找得好、找得快!”于是,幼儿一起拥上去,七手八脚地
寻找。

一分钟后,有的幼儿拿一个玩具;有的拿出两个无关的东西;有的幼
儿在玩具面前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下手……看到小朋友们没有顺利地找
出两个相反的东西,老师有点着急了。

老师又说:“下面说说手中有什么相反的东西?”幼儿七嘴八舌叫起来:“我有两本书,一本大的、一本小的。

”老师似乎找到了安慰,微笑
着夸奖了这个幼儿一下。

“老师,我有一个积木,它……”“老师,她那个不是相反的!”……老师显得有些慌乱,又加上一句:“大家想想:这些玩具中有
哪些反义词呢?”幼儿面面相觑,“老师,什么叫做反义词啊?”老师的
脸一下子红了,说:“反义词呢?就是指两个意思相反的词,例如黑与白、大与小、高与矮……。

现在,大家再重新找一遍,看谁能够找到反义词!”……
2.教学诊断
从这个片断中可以看出,老师显得有些慌乱,因为幼儿的反应没有如
她预想的那样“顺利地找出意义相反的玩具,并顺利地说出‘意义相反的词’”。

那么其中的原因在哪里呢?
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老师没有按照教学的基本规律办事情这表现
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没有认清中班幼儿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是没有按
照思维规律来教学。

在课堂的引入阶段,老师直接让幼儿从教具中寻找
“意义相反”的东西,什么叫做“意义相反的东西”呢?这对于中班幼儿
来讲有点难了。

另外,老师在幼儿还没有搞清楚什么叫做“反义词”的时
候就让幼儿找“反义词”,这无疑不符合逻辑。

3.教学矫治
如果这样开始教学,效果一定要好得多:
老师先拿出一对玩具,大球与小球,问:“小朋友们,这两个球有什
么区别?”幼儿一定能答出:“一个大,一个小。


接着老师说:“大和小,它们叫做反义词。

还有:高和矮、胖和瘦等,都叫做反义词。

”然后,让幼儿再到桌子上的一对教具中,寻找反义词。

这样的教学一方面符合中班幼儿的能力水平,另一方面按照“具体-
抽象-具体”的思维规律,幼儿就能够顺利地开始反义词的“寻找”了。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处于初级阶段,在学习新语言的过程中能调用的经
验很少,与教师的经验与理解力的差距极其巨大。

所以,教师一定要认清
楚中班教学的起点与目标,把握好教学的最近发展区,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要精挑细选一些幼儿能够理解的方式及语言,同幼儿进行交流互动,
才能形成良好教学关系。

同时,教师要精通幼儿的学习规律,遵照思维规
律办事,坚持从具体走向抽象的思维逻辑,才能够打通幼儿思维的通道。

可见,教师对课堂掌控能力的不足,看似简单,实质上隐含着教师对
教学对象与教学规律把握的缺陷,只有认真理解这些基本规律,才能够得
心应手,否则再多的课堂教学阅历也未必能够取得大的进步。

为此,建议
老师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与教训后,重新阅读《幼儿心理学》等书籍,一
定有别样的收获。

二、失落的主体,“别讲话,听老师说!”
1.课堂实录
经过刚才的“不顺利”以后,课堂秩序有段混乱,教师也明显不自信了,调动幼儿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意志受到了打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加
强了对课堂的控制”。

“控制”从点名发言开始:“小朋友们坐到位置上
不要讲话,下面听老师说。


“王淼,你说你找到了什么反义词?”王淼“啊”了半天,说不清楚。

“张一丹,你呢?”张一丹说:“我……我手里的是大本子和小球!”老
师点点头,说:“大本子的‘大’和小球中的‘小’是一对反义词,很好!你们还发现什么反义词?”有几个小朋友陆续说出了几个,但不是非常准确。

于是,老师将教具重新摆放一遍,大声地说:“黑与白是不是反义词!大与小是不是反义词!就像这样找!”“这两个铅笔一个长一个短,这里
面的反义词是‘长和短’;这两长纸一张是白的一张是黑的,里面的反义
词是……”幼儿才开始作出正确法反应:“白与黑!”接着,“直与
弯”“哭与笑”“胖与瘦”……课堂的气氛终于缓和了。

2.教学诊断
在课堂的开始,老师就一直试图让幼儿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幼儿充分
发挥学习的自主性,让课堂充满着“幼儿的身影,幼儿的声音,答案让幼
儿说出来。

”但由于没有把握好课堂的起点与思维的规律,老师的引导不
到位,幼儿的表现不如人意。

在这个“教师加强控制”的环节中,老师充
分发挥了引导的作用,幼儿得以逐步领悟“反义词”的规律,说出了很多
反义词,教学的效果开始显现。

这反映了教师的引导对于教学过程的重要性。

幼儿主体性的发挥需要教师成为课堂的“配角”,但是过于强调教师
的“配角”地位,使得课堂失去了教师的科学引导,这样的课堂根本无法
发掘幼儿主体的潜力。

上面这个片段中的师生互动过程,二者都兼顾到了,但是幼儿的主体性潜力并未得到足够的发掘。

3.教学矫治
我们先看看另外一位老师是怎样上的:
老师在幼儿基本把握反义词的规律,并能够正确找出几个反义词之后,让幼儿再到桌子上给教具们配对,并说出自己发现的反义词,“看哪位小
朋友说的多!”老师对找出反义词的幼儿进行激励表扬,并对没有找出来
的幼儿进行帮助:“你请一位小朋友帮帮你找一个,并谢谢她!”于是有
很多同学帮他出主意,找反义词。

老师接着让幼儿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小朋友们发现有哪些反义
词呢?”于是,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很多反义词。

在这个老师的教学中,教师用激励的方式引导幼儿的积极性,这是对
主体性的第一次激发;然后,让幼儿去帮助没有找到反义词的幼儿,既让
幼儿学会了寻求帮助与帮助别人,也保护了幼儿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这是
对主体性的一次升华;最后,老师让幼儿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反义词,把
教学与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从生活体验中发掘教学的素材,这是对幼儿主
体的全面落实。

这种基于主体情感、经验以及兴趣的教学思维,能够培养
幼儿的各种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幼儿的“学”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评价教师“教”的重要标杆。

只有良好的学依赖于教师对幼儿主体性的全面激发与保护,也依赖于教师
科学的引导。

有一些教师认为主体性教学就是让幼儿活动最大化,这是一
种误解。

没有教师科学引导的课堂,学生的主体是表面化的,内在的东西
不会被发掘出来,而没有内在思维、情感激发的课堂是没有深度的。

激发
主体积极性与体验性的最好方法就是结合“实践”,实践是知识的源泉,
学习从实践开始符合教学的思维规律,“做中学”是幼儿园教学中值得推
广的教学切入口。

三、苦涩的讲解,“记住,‘红与绿’不是反义词!”
1.课堂实录
老师接下来设计了一个游戏活动,在磁性黑板上贴上了很多的图片,
分列成为两列,教师指定幼儿到上面去用粉笔将这些想法一次的图片连起来,同时说出:“我找到的反义词是什么!”游戏内容与前面通过实物找
反义词的难度查不到,幼儿的积极性及其高涨,效果也不错。

但是,在幼
儿连起来图片并说出来的过程中,出现了几个小的插曲,很值得回味:有一个幼儿把两个笔筒连起来,说:“高和矮!”这时候,下面一个
幼儿喊起来:“是深和浅!”老师笑了笑,点点头,没有说话。

有一个幼儿把一个红色的毛巾与绿色的手帕连起来,说:“红与绿!”
有一个幼儿把一个方形的积木与圆球连起来,说:“圆和不圆!”
有一个幼儿把两本薄厚不同的书连起来,说:“大与小!”……
老师对于“红与绿”“圆和不圆”“大与小”这几个问题明显觉得不
对头,听课的人明显也感到了不对劲。

于是老师本能地对“红与绿”进行
解释:“黑与白是相反的,红与绿也是相反的吗?”幼儿无语……
老师的脸又红了:“小朋友们……红与绿不是反义词,记住哦!”
2.教学诊断
这几个问题非常考验老师的教学智慧,第一个学生提到的“深与浅”
是一个非常智慧的答案,老师完全应该对这个幼儿进行极高评价,并由此
激发其它幼儿开展“就同一对物品”寻找两个以上反义词的活动,如:两
个人之间的“老和少、胖和瘦、高和矮”等,进一步发掘幼儿的思维,培
养扩散性思维的能力。

对于“红与绿”“圆和不圆”“大与小”这样的问题,作为幼儿园的
老师不一定都要去当时就解决,因为根据幼儿的年龄经验以及语言局限性,
向他们解释这些问题不一定适合。

“实录”中老师的一句“小朋友们……
红与绿不是反义词,记住哦!”显得无力而又苦涩,其实不如放下这个问题,这反而是合理的。

当然,我们可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让幼儿多想一想,例如:两本薄
厚不同的书,老师可以让幼儿想一想“有没有新的反义词?”如果幼儿说
不出来,老师可以代劳一下,这样至少可以扩展幼儿的词汇量。

3.教学矫治
课堂的核心是思维,幼儿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依托,教师要善于从形
象思维开始,通过各种图片、实物、生活实例等作为思维的载体,促进幼
儿去想象、回忆、总结等。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不失时机地让幼儿多“想一想”。

只要在课堂上幼儿能够去“想”,无论结果怎么样都是宝贵的,无论幼儿想的对不对,教学都是成功的。

在这节课的课后,有一位听课的老师一直与上课的青年教师纠缠“红
与绿、圆和不圆、大与小”作为反义词的对错问题。

课后单纯去探讨反义
词的知识时可以的,但是如果这位听课人把这几个词的不到位作为课堂的
科学性缺陷来指出,这其实是另一种对幼儿教育的无知。

幼儿的学习过程
最主要的不是知识学习过程,而是思维方式与情感经验的启蒙过程,幼儿
主动的思维、积极的情况与良好的兴趣,远远比知识的深浅与严谨性重要。

从以上课堂教学的过程来看,年轻教师的教学基本理念是科学的,能
够主动激发思维,以生活基础为原点开展各种活动。

但是课堂的节奏以及
逻辑性上存在不足,这反映教师对教学规律以及幼儿思维的把握需要进一
步强化。

建议通过学习类似,开展“具体-抽象-具体”的微格教学训练,
把握幼儿的思维规律与能力,能够让她的课堂得到较快的提升。

幼儿教育论文篇四
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的话动。

是影响和决定幼儿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
的根本性变化的主导活动,缺少游戏机会与经验将影响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在游戏中他们能成功地摆脱眼前的知觉情境的束缚。

从当前幼儿园教育的
现状与发展趋势来看,进一步深化幼教,使幼儿在游戏中成长关键在亍幼
儿能否真正做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一、游戏对幼儿的影响
1、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乃儿童的天性,这是人们的共同,因此有
许多思想家阐述这个哲理。

其中,将儿童的游戏天性提升到人的本位论高
度来认识的是德国哲学家席勒。

席勒提出了他最著名的这个命题:"只有
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时,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

"在1996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
基本活动,寓教于各项活动中。

在幼儿园的每日生活中,游戏是主要的活动。

游戏是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孩子学习的最佳途径,但是在幼儿园的教育实践当中,人们常常把游
戏和孩子的教育隔离开来。

教师应该坚定信念,把游戏作为儿童的主要活动。

游戏是自然赋予儿童的非人力所能控制的活动。

游戏是儿童的正当权利。

爱玩、会玩是评价婴幼儿发展的标准之一、游戏是婴幼儿最自然、最
有效的学习。

"爱游戏"是儿童最主要的天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之所以游戏,
之所以乐此不疲,是大脑细胞的发育需要。

所以,孩子才专注地从事着在
成人看来极其枯燥无味的游戏。

孩子喜欢游戏,尤其喜欢复杂的游戏。


为游戏越是复杂,对孩子的刺激越大,孩子就越兴奋。

通过游戏能够培养
孩子的好奇心,开拓智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形成团结友爱,互相合
作等社会性行为,增强体质。

所以说孩子天生就是勤奋的,他们生来就有
一种求得胜任的内在欲望,生来就有去做、去学如何做的冲动。

游戏是儿
童的天性,我们的教育必须尊重儿童的天性。

让儿童的天性在最大限度上
得到发挥。

2、游戏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要素当前在婴幼儿教育中,游戏行为
往往不被鼓励,爱玩常被看作是淘气、调皮捣蛋、不用功、没出息。

喜欢
不喜欢玩,会不会玩,对大人也许不那么重要,可对婴幼儿却是件大事,
它是衡量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最重要的指标。

由于婴幼儿游戏水平反映着
他们的身心水平,因此会玩的儿童总是聪明能干的、身体健壮的、善于交
往合作的。

因此游戏一方面有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

孩子需要游戏,就像人需要
足够的食物与休息,他们在游戏中接受外来事物的刺激后,综合感觉的能
力得到了良好的训练。

另一方面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

游戏的功能表现
为自我满足。

儿童沉浸在游戏中,这时儿童是生活于现实以外梦想的世界,以梦想的方式在自己的心中建构着外部的世界。

游戏的功能表现为情绪的
宣泄,孩子在现实中压抑的情绪能在游戏中得到排解。

因为游戏是幼儿自
己的世界,幼儿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受活动以外的目标和他人的控制,是自
由自在的。

3、游戏是创造性想象的源泉游戏的特点是:游戏是自发的、自愿的;游戏是自由自在的;游戏是愉快的;游戏是充满幻想和创造性的。

对于游
戏中的儿童而言,梦想世界的真实并不亚于现实世界的真实。

每个正在游
戏的儿童的行为,看上去都像是一位展开想像的诗人,他们亲手重新安排
自己周围的世界,使她以自己更喜欢的新面貌显现出来。

在游戏中,各种
生活领域中的界限被消除了。

如儿童在玩沙、玩泥的时候,他们会想出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