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归属感的发展与教育——依恋类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聆听
thanks
2.依恋关系建立期(2-7个月)
婴儿出现了对熟悉人的识别或再认。
2.依恋关系建立期(2-7个月)
熟悉的人较陌生的人更容易引起婴儿强烈 的依恋反应,并特别愿意与之亲近。但仍然无 区别地接受来自任何人的关注,也能忍耐同父 母的暂时分离,但是带有一点伤感的情绪。所 以也有人称这个阶段为对人有选择的反应阶段。
3.依恋关系明确期(7-24个月)
儿童对特定个体的依恋真正确立。
3.依恋关系明确期(7-24个月)
这一时期的儿童出现了分离焦虑、对陌生人谨慎或恐惧;出现了对 熟悉的人持久的依恋情感,并能与之进行有目的的人际交往,从而形成 对特定个体的一致的依恋反应系统。
4.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期(24个月以后)
2岁以后的婴儿已能理解父母的要求、愿望和情感,同时能调节自己 的行为,建立起双边的人际关系。他们掌握了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有意 地行动的技能,并注意考虑他人的情感与目标。
有一种等待是妈妈去上班
4.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期(24个月以后)
此时的儿童已完成了由自动激活的反应(如由身体不适而引起的哭 闹)向指向特定个体的复杂的目标调节系统的转换(如哭泣已被婴儿用 作召唤母亲的手段)。例如,虽然婴儿非常不愿意与父母分离,但是他 们却不得不放手。因为他们知道父母有工作要完成,不能不去上班,但 是他们坚信父母下班后一定会回来与他们团聚。
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
学前儿童归属感的发展与教育——依恋类型
1.前依恋期(0-2个月)
婴儿最初表现出一系列不同的机能性反应,即哭泣、微笑、咿呀呢 响等信号行为与依偎、要求拥抱等亲近行为。
1.前依恋期(0-2个月)
这种未分化行为在生物机能的驱使下统合起来,用来 促进婴儿与父母及其他照看者的亲近,以此来获取慰藉和 安全感。这一时期,儿童还未实现对人际关系客体的分化, 因而对任何人都表现出相似的行为反应,可以别 的反应阶段。
4.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期(24个月以后)
3岁以后,大多数儿童进入幼儿园,他们逐渐把依恋对象从父母转移 到老师和同伴身上。此时,学前儿童依恋行为的发展进入高级发展阶 段——寻求老师和同伴的注意与赞许的反应阶段(3-6岁),尤其是对教 师的依恋情感逐渐产生。学前儿童对老师的依恋主要表现为更多地寻求 老师的注意与赞许,尤其是中大班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