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信息化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的实践研究
开题报告
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十二五”重点课题《教育信息化创新课程实施策略研究》的子课题,旨在研究教育信息化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的实践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1.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了实现教育现代化、形成研究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

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2.21世纪的中国已进入教育信息化时代。

教育信息化的特点是广泛应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技术上实现数字化、多媒体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教育
信息化的目标是达到一种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具有显著的特点。

3.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更能帮助学生建构信息时代的能力
结构。

其教学的组织形式向彰显个性发展的新型课堂形式转化。

根据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改革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建立起信息时代的能力结构势在必行。

4.开展教育信息化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实践研究,将有力地
推动我校教学质量改革深入发展。

以先进的教育技术及丰富的教学设备为基础,对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文化氛围建设、课堂教学内容呈现方式、课堂教学互动方式等方面展开实践研究,最终形成适合我校的教育教学新方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现实基础
1.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相对缓慢。

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属九年一贯制学校,2006年由中央企业正式移交地方。

在移交前后的10年里,学校在教育教学设备投入上严重不足,教育信息化进程缓慢。

加上管理制度、招生制度等问题,学校
生源相对较少,招生人数和生源质量持续下降,在永川区属薄弱学校。

2.相对不足的教育信息化硬件资源
近年来,教育部加大了各地区的教学资源建设投入,使得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快。

区教委为我校配备了远程教育资源接收设备、更新了机房电脑、配备了“多媒体系统”,今年还为每个班配备了“班班通设备”,为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另外,学校去年还获得XXX捐赠的
XXX想品牌电脑和数台打印机。

这些设备的加入提升了我校
的教育信息化硬件设备能力,为学校的信息化教育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是,就目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来看,我校的教学资源设备先进性仍相对滞后,资源种类不齐全、设备人均占有率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

3.教育教学水平与发达地区存在差距
随着永川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现有的教学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模式与方法、师资素质等都面临着许多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因此,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更师的教学观念、灵活应用教育教学资源创学方式,成为我校急待解决的问题。

与发达地区相比,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还存在着差距。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专家和广大教
育工作者就围绕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课堂研究、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方式等展开了研究。

XXX教授主持
了《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开发和应用理论和实践的模式研究》;桑授主持了《基础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信息素养的关系》的研究;XXX教授主持了《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建设与运作模式》研究等。

同时,《中国电化教育》、《教育信息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等专业刊物也从不同的视角对我国中小学信息化环境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多层面的探索和研究。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基础教育信息
化环境建设,及在此环境下的教学方式变革研究。

在国内对中小学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内容、方式、手段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但是,就单纯地以教育信息化创学方式的实践研究却比较
少见。

永川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发展缓慢,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刚刚起步。

因此,将教育信息化创学方式作为课题进行实践研究,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现代化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

二、课题界定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国家及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全面深入地应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加速实现教育管理及教学过程的现代化进程,以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多媒体设备及与其相关的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积极探索新的高效的教学策略、研究方式及评价理论。

教学方式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实践研究是利用课堂教学活动实现教学设想,通过在教学活动中反复的修改与论证,以找到我们所期望得到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课题研究设计:
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

期望教师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结合课程改革的要求,建立和形成以学生研究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式。

2.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品质。

期望在新的教学方式中,改善研究方式,形成良好的研究方法和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轻松而愉快地研究。

3.通过课题的研究,形成教师良好的教学品质,提高教学艺术,增强教学效果,形成具有个性化的教学特色。

4.通过课题的研究,加强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使其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研究内容:
1.信息化校本教研活动研究。

包括利用多媒体教室开展教学经验交流、精品课展示等活动,利用网络教室开展在线视频研究、集体备课、评课等活动。

同时,以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应用研究为教研活动主题,开展一系列分组教研活动,如教学素材的收集、整理与创新研究、班班通设备应用研究、电子投影教学与黑板教学的优势互补研究等活动。

通过校本分组教研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教科研能力,为教师教学方式的更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研究要贴近实际,注重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并不断改进和完善研究成果。

同时,要注重实践的可操作性,确保研究成果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得以应用和推广。

二)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有关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借鉴。

2.问卷调查法。

通过设计问卷,对学生、教师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不同课堂教学模式的认知、态度和反应,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3.实验研究法。

通过设计实验,比较不同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效果、学生参与度、教师教学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验证研究成果的正确性。

4.案例研究法。

通过对一些成功的课堂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探索其成功的原因和可借鉴的经验,为本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旨在通过实践过程中的设想、验证、改进和完善,逐步形成教育信息化条件下的有效的教学方式。

为了确保研究的有效性,我们将遵循以下原则:
1.实践性原则。

本研究将以XXX1-9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践过程中的设想、验证、改进和完善,逐步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可行的高效的教学方式。

2.过程性原则。

教学课程的实施具有长期性,本研究将注重长期的过程研究,做到每一项研究任务的实施都有计划、有目的、有记载,将成功的及失败的案例过程加以整理,进行分析和总结研究。

3.求是性原则。

本研究将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作风,全面、细致地收集资料,根据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加以考察,排除主观偏见,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去研究,寻求教育信息化条件下的有效的教学方式。

本研究将采用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比较实验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全校教师全员参与为原则,旨在全面提高师生信息素养,创新以学生为主体的生命性高效课堂。

具体措施包括:
1.设计教学方案。

根据研究目的,设计教学方案,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完善。

2.实施教学方案。

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设想、验证、改进
和完善,逐步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可行的高效的教学方式。

3.收集和整理数据。

在教学实践中,收集和整理数据,包
括成功的及失败的案例过程,并进行分析和总结研究。

4.进行个案反思。

对教学实践中的个案进行反思分析,找
出问题,并进行改进和完善。

5.分阶段进行交流总结。

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分阶段的交
流总结,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可行的高效的教学方式。

本研究的研究周期为一年,主要研究对象为XXX1-9年级学生。

通过以上研究方法和措施,我们将努力走出一条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创新卓越课堂的课程改革实验的新路子。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三年,从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

首先是准备阶段,即2013年1月至2013年5月,主要工作包
括成立研究课题组,确定课题,进行文献检索和课题论证,申
报立项,组建课题组和进行队伍培训,撰写实施方案以及制定研究计划。

接下来是实施步骤,即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


据研究计划,课题组成员分工,开展实践研究,并组织教育信息化创新卓越课堂案例反思交流会,邀请专家进行指导。

同时,整理资料,进行阶段性总结,提炼阶段成果,收集、归纳、整理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归类建档。

最后,总结提炼,完成结题报告,并进行成果汇编,申请结题。

分工安排如下:XXX和XXX负责撰写和完善研究实施方案,XXX和XXX负责问卷设计、问卷调查和撰写调查报告,XXX和XXX负责教育信息化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的实践研究,XXX和XXX负责教育信息化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的实施与总结,XXX和XXX负责撰写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XXX和XXX负责教育信息化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的内涵与特点分析。

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教育信息化创学方式的实践研究”报告系列,包括开题报告、调查报告和工作报告,以及《教育信
息化创学方式的实践研究论文集》和课堂实录。

为了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需要健全组织机构。

我们学校的课题研究由校长领导,教务处具体负责,学校教研组组织落实,建立了实验课题具体操作机构。

课题组成员由校长、分管校长、教务处主任、各教研组组长及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形成了领导、教师通力协作,由课题组负责人、中心研究小组、相关研究人员全员参与的格局,为课题的完成提供了充分的组织保障。

为了加强研究与培训,我们学校购买了与课题相关的教育信息化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实践研究及有效性评价方面的专业书籍,征订了相关教育杂志,加强理论研究。

同时,我们还采用区级校级骨干教师帮带年青教师的方式,打造了一支综合素质较强的研究队伍,为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人才保障。

我们学校生源相对较少,使得师资相对富余,同时基础设施也相对宽余。

我们已经实现了班班通,这既为教育信息化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研究提出了需求,也为这项研究提供了基础条件。

学校文献资料丰富,信息技术设施能完全满足课题研究的需要。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三年,在探索研究期间我们将用固定时间进行记录,准时进行阶段总结,定期组织研究教师及主管处室研讨交流,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和教学方法,并写好教学随笔。

学校为课题组的实验研究提供必要的时间、物力和财力保证,有计划地安排课题组成员外出研究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

我们制定了XXX课题研究考核方案,明确奖惩措施。


计本课题投入经费贰万元。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s]XXX,2010
2.XXX,XXX.21世纪的教育技术:走进教育信息化------XXXXXX教授访谈[J].中国电化教育.2002.3
3.XXX.中国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思路[J].外国教育研究.2008(03)
4.XXX.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J].中国
高等教育.2002
XXX在《唐山学院学报》发表了一篇关于网络信息技术
发展与教师角色转换的论文。

XXX和XXX在《当代教育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探讨了网络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的影响。

XXX则在《XXX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上发表了一篇
文章,提出了加快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师需要不断研究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方式和内容。

传统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而网络信息技术则更注重学生的研究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

加快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
水平,同时也要注重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