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声的世界》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中,专题 1 作为研究性学习
专题一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所需课
课内共用 1 课时,课外共用 1 课时) 时
专题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固体、液体、气体能传声,声音在真空中不
能传播;
3、通过图表的分析知道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3.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
1.如何利用我们身边的物品设计实验?
主题单
2.用什么方法显示发声体在振动?
元问题
设计
3.如何区分音调和响度的概念?
4.超声与次声如何区分,有什么特点呢?
专题一: 科学探究:声的产生与传播 专 题 划 专题二: 声音的特征 ( 1 时)
( 2 课时)
分
专题三: 超声与次声 ( 1 课时)
1、学生实验器材操作规范 评价要
2、对科学探究活动充满兴趣、效果明显 点
3、合作探究操作规范、现象明显、结论正确 专题二 声音的特性
所需课 课内共用 1 课时
时 专题学习目标 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不同的发生体发出的音 色不同。
1.声音有哪些特性 专 题 问 2.影响音调的因素是什么? 题设计 3.什么是响度?影响响度的因素有哪些?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声音的产生原因和传播条件。 2、理解乐音的特征及其有关因素。 3、知道减弱噪声的方法。 4、了解超声和次声,知道其利用和危害。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过程,总结得出声音的产生原因和传播条件。 2、学会转换法、科学推理法总结物理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尊重事实的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热爱科学的精神。 对应课标 1.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2.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
4.什么是音色?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学习活动设计
听录音。提出问题:录音中怎样辨别男、女生的声音? 学生活动: 1.并通过听觉比较男、女的声音,并说明其不同; 2.学生敲打书桌和铅笔盒,体验并比较两次敲打所发生的声音有什么 不同。
师生交流,引入课题——声音的特性 活动一:音调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师演示:木梳在硬纸片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 (1) 比较两次演示,梳齿振动的的特点有什么不同? (2) 两次演示所发生的声音的高低有什么不同? (3)综合以上两个问题,能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体验:使直尺伸出桌面不同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比较振动 的快慢,听声音的高低。 师生交流,得出结论:
抽气前,你 听到铃声;抽气过程中,铃声 ,进气后,铃声变 。 并做说明:在实验的基础上,假如真的抽成真空,你还能听到吗?这 个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结论:声音 (“能”或“不能”)空气中能传播, 在真空中传播。 3、声音在液体中能传播吗?请小组讨论举例说明或设计实验证明。 小组交流展示:实例: 实验: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专题问
2.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题设计
3.回声是怎样产生的?
4.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常规资源:音叉、小锤、铁架台、带有细线的乒乓球、水槽、水、真 空玻璃罩、抽气机、烧杯。 多媒体资源:移动多媒体、、电子白板、电脑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一:声音的产生 1、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同桌一组完成下列实验: (1)请你利用身边的尺、纸、水、笔帽、竖笛等器材,使它们发出 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与众不同? 思考:①同一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
②不同物体发声时,有什么相同的特征? (2)你在讲话的时候,声带是怎样发声的,(手按住声带) 通过实验和观察总结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小组交流实验情况,更多的说出物体发声的情况。 (3)演示实验 ①敲击的音叉接触水面,能使水面溅起水花。 ②敲击鼓面,能是鼓面上的纸屑跳起。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总结实验方法: 。 活动二:声音的传播 1、请同学们自学课本 29 页实验探究,小组合作完成实验, 实验后得出结论:声音 (“能”或“不能”)在固体传播。声音的传播 需要物质,这样的物质叫介质。 2、钟罩实验:(观看视频)并提醒学生注意:
评 价 要 学生操作规范 现象明显
点
体现合作探究
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活动二:响度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教师演示: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鼓面上纸团的振动情况。 学生体验:用直尺伸出桌面相同的长度,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比较 振动的幅度与声音的大小的关系。 师生交流,弄清影响响度的因素:
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活动三:音色 请几位同学用不同的乐器演奏 c 调的“1”和“3”,其他同学闭上眼睛,
《声的世界》主题单元设计
适用年 八年级
级 所需时
课内共用 3 课时;课外共用 1 课时;共 4 课时 间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声的世界》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的第三单元,本单元让学生接触声 学的的知识。声现象是人们最熟悉的现象之一,可以通过有趣的易操 作的探究活动来进行。让学生在探究物理现象的同时,激发他们学习 物理的兴趣,初步培养他们观察物理现象、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的 能力,为后续的科学探究打下基础。 本单元分为三个专题,专题一是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题 二是乐音与噪声,专题三是超声与次声。这样的安排,便于学生从整 体上认识声现象,再进一步了解生的特性,最后分析生的利用和危害, 让学生可以较全面的把握关于声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本单元以学生合作、实验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 预期学习成果:通过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乐音 的特性。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体会探究物理 规律的方法以及物理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