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综合测试
答案解析
一、
1.【答案】D
【解析】图示地貌景观为山前冲积扇,多见于河流出山口的山麓地带,选D。
2.【答案】C
【解析】从扇顶到扇缘沉积物颗粒大小变化规律是由大到小,扇顶位于出山口处,坡度大,水流速度快,较小的颗粒物都被流水携带到扇中、扇缘,只有大颗粒的砾石能在扇顶沉积下来,选C。
3.【答案】B
【解析】扇缘由细小的颗粒物组成,地下水也较浅,适宜发展种植业;扇顶和扇中的物质组成颗粒物都较大,多砾石,且地下水埋藏较深,农作物难以存活。
选B。
4.【答案】C
【解析】塑料大棚使得晚上大棚内的温度不会太低,气温日较差相对较小,而晚上温度高,蔬菜的呼吸作用比较强,消耗的能量比较多,不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故选C。
5.【答案】C
【解析】在大棚内洒水,增加空气湿度,有利于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故选C。
6.【答案】B
【解析】根据地球大气结构,“长征二号FT2”火箭在飞行过程中先后穿越的地球大气层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故选B。
7.【答案】B
【解析】当“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返回舱降落至万米高空,继续往下降时,经历的大气层是对流层,气温的变化趋势是随着海拔降低,一直上升,故选B。
8.【答案】C
【解析】300千米以上的高层大气,气温很高,但空气稀薄,气压低,人造卫星在运行中与空气摩擦产生的热量有限,且卫星从大气中吸收的热量很少,故选C。
9.【答案】A
【解析】据图可知,①⑤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大小与所在纬度位置有关。
10.【答案】B
【解析】近地面大气热量的直接热源来自地面辐射,距离地面越近,热量越丰富;地面辐射量越丰富,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量越多。
11.【答案】C
【解析】甲地的年太阳辐射量较小,主要是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弱,与④有关;乙地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主要与大气稀薄,吸收的地面辐射少有关;甲地的气温日较差比乙地小,主要与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有关,即与③④有关;乙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甲地大,与⑥有关。
12.【答案】D
【解析】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选D。
【解析】“天河工程”是利用三江源区天然水汽输送格局,采用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把原本落入长江流域的部分天然降水截留在或诱导到黄河流域,主要改变了水循环的水汽输送和降水环节,对应图中的②③,选B。
14.【答案】A
【解析】海水水温的垂直变化表现为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
由于海水导热率很低,表层海水以下,水温随深度变化不大,1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经常保持着低温状态,故选A。
15.【答案】A
【解析】由曲线③可知,纬度越高,海水温度越低,这主要是因为纬度越高,海水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越少,故选A。
16.【答案】D
【解析】图中K海域年均波浪能流密度最大,故仅考虑发电效率,最适宜建设波浪能发电站。
17.【答案】B
【解析】该区域冬季盛行西北风,受盛行风影响,陆地的西北岸为迎风岸,海浪较大,陆地的东岸为背风岸,风浪较小;T海域位于西北岸,故冬季波浪能资源最丰富。
18.【答案】A
【解析】波浪能清洁、蕴储量大、可再生,故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不足之处是不稳定、开发难度大。
材料中提及当前波浪能发电处于试验阶段,故目前利用率低。
19.【答案】C
【解析】樟树是亚热带常绿树种,一年四季叶子都在生长、脱落,在春天时新陈代谢得快,新叶长出的多,落叶也多;白桦树是温带地区的树种,是落叶树,秋冬季落叶最多。
20.【答案】A
【解析】樟树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树种,分布最为普遍的是武夷山脉山麓地带。
长白山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乞力马扎罗山分布在热带草原气候区,阿尔卑斯山分布在中欧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南欧亚热带气候区之间。
21.【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甲地气压高于乙地,则①地气压高于②地,高空气压状况与近地面相反,则③地气压高于④地。
22.【答案】B
【解析】a的风向从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为西北风。
23.【答案】A
【解析】①地气压高,b为下沉气流;②地气压低,d为上升气流;甲地气压高,气温低,如果是白天,甲地为海洋,如果是夜晚,则为陆地;乙地气压低,气温高。
24.【答案】C
【解析】干旱指数是反映气候干旱程度的指标,通常为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区域植被覆盖程度。
指数越大,植被覆盖程度越低。
从图中干旱指数看,图示地区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是南部,干旱指数最低,C正确,西部、东部、北部指数较大,A、B、D错误。
【解析】图示地区干旱指数自东南向西北增大,说明降水自东南向西北减少,根据不同植被的耗水量,植被自东南向西北可能依次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故选A。
二、
26.【答案】(1)整体性生物(植被)
(2)C A B D
(3)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由于暴雨的冲刷,水土流失严重。
【解析】(1)此图表示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2)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的形成属于水文对地貌的影响,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属于气候对生物的影响,绿地对城市空气净化作用是生物对气候的影响,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是生物对土壤的影响。
(3)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从土质、植被、降水等方面分析。
27.【答案】(1)风力沉积
(2)古河道残遗而成;周边为沙丘,月牙泉地势低洼;地下水补给充足(位于盛行风向背风坡)。
(3)A沙丘。
A沙丘南坡沙粒的粗沙和中沙比重较大,而北坡细沙比重较大(或答“A沙
丘由南到北沙粒的粒径由粗到细”),说明月牙泉南侧盛行偏南风,A沙丘向北移动明显,对月牙泉的威胁较大;而B沙丘南坡和西北坡的粗沙比东坡大,细沙比重比东坡小,说明月牙泉北侧盛行偏西风,使B沙丘向东移动,对月牙泉的威胁较小。
(4)人为拦截地表水、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
28.【答案】(1)海陆间循环。
(2)降水多,降水历时长、强度小;地面坡度小,岩石透水性强,土质疏松;植被覆盖好。
(3)地下水短缺,甚至枯竭;形成地下水漏斗区(水位下降),导致地面沉降,甚至塌陷;海水入侵,污染地下水(水质变坏)。
【解析】(1)读图,D处建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其类似于海陆间循环。
(2)读图,环节⑥是下渗,输水量会很大的条件包括降水多、降水历时长、强度小;地面坡度小,岩石透水性强,土质疏松;植被覆盖好,涵养水源能力强等。
(3)如D地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短缺,甚至枯竭;地下水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导致地面沉降,甚至塌陷;海水入侵,污染地下水,导致水质变坏。
29.【答案】(1)离海岸距离越远,海洋表面的温度越高。
靠近大陆沿岸的海域有寒流经过,水温较低;远离海岸,受寒流影响小,水温较高。
(2)A地受寒流影响,该处信风从陆地吹向海洋;B地受暖流影响,处于海洋信风的迎风坡(迎风岸)。
(3)甲河流水量全年比较平稳,乙河流水量季节变化较大,甲河流靠近赤道,全年降水比较均匀,水量稳定;乙河流位于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区,水量变化较大。
【解析】(1)结合材料一中的数据,并考虑19°S非洲西海岸洋流(本格拉寒流)的影响。
(2)A处信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沿岸寒流降温减湿作用明显,形成了热带沙漠气候。
B处东南信风从海洋吹来,受地形阻挡多地形雨,且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明显,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3)甲是刚果河,主要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降水较均匀,河流径流量变化小。
乙是
赞比西河,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干、湿季分明。
第二章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读“某一地貌景观示意图”,回答1~3 题。
1.图示地貌景观多见于()
A.河流源头
B.河流入海口
C.河流中下游
D.山麓地带
2.从扇顶到扇缘沉积物颗粒大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扇顶颗粒物大小主要取决于()
A.风速
B.重力
C.河水流速
D.太阳辐射
3.图中地貌适宜发展种植业的区域位于()
A.扇顶
B.扇缘
C.扇中
D.都不行
根据下图和所学知识,完成4~5 题。
4.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
A.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
C.日温差较小
D.年温差较小
5.在冬季为了保温,菜农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内洒水,其原理是()
A.增强地面辐射
B.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
C.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
D.增强地面保温
北京时间2016 年9 月15 日22 时4 分9 秒,“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由“长征二号FT2”火箭发射升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距离地面390 千米的高空运行。
据此回答6~8 题。
6.“长征二号FT2”火箭在飞行过程中先后穿越的地球大气层依次是()
A.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B.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C.对流层、高层大气、平流层
D.平流层、高层大气、对流层
7.当“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返回舱降落至万米高空,继续往下降落时,经历大气层气温的变化趋势是()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下降后上升
D.气温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
8.300 千米以上的大气层气温高达1000 ℃以上,但其中运行的人造卫星不会被烧毁,主要
原因是()
A.卫星与大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B.卫星在大气中高速运行,能很好地散热
C.该层大气稀薄,卫星从中吸收的和与之摩擦产生的热量都有限
D.该层大气密度很大,有利于卫星散热
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时段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箭头反映了能量传递的方向及大小(粗细)。
读图回答9~11 题。
9.①⑤两箭头传递的能量方向及大小相同,说明甲、乙两地()
A.纬度相当
B.海拔相当
C.距海远近相同
D.大气透明度相近
10.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主要影响因素是()
A.①⑤
B.②⑦
C.③⑧
D.④⑥
11.关于甲、乙两地热力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A.甲地的年太阳辐射量较小,与②大小有关
B.乙地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⑥大小有关
C.甲地的气温日较差比乙地小,与③④有关
D.乙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甲地大,与⑤有关
“天河工程”是指基于大气空间的跨区域调水模式。
该项目利用三江源区天然水汽输送格局,采用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把原本落入长江流域的部分天然降水截留在或诱导到黄河流域,实现空中调水,此项目引起广泛争议。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据此回答12~13 题。
12.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
A.地球内部的热能
B.地球的重力能
C.天体之间的引力能
D.太阳辐射能
13.“天河工程”主要改变了水循环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读图,回答14~15 题。
14.图中能表示海水水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曲线①
B.曲线②
C.曲线③
D.曲线④
15.造成曲线③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大气环流
D.海水导热率
波浪能是一种新能源,我国海域辽阔,波浪能资源丰富。
波浪能发电厂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
下图示意“我国渤海海域波浪能流密度的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16~18 题。
16.仅考虑发电效率,最适宜建设波浪能发电站的海域是()
A.M
B.N
C.Q
D.K
17.下列海域冬季波浪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A.M
B.T
C.S
D.Q
18.推测未来波浪能发电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原因是()
A.可再生,蕴储量大
B.稳定,无污染
C.目前利用率高
D.分布广,易开发
城市绿化离不开树木,但树木落叶又会影响环境卫生。
图a 和图b 分别为樟树(亚热带)和白桦树(温带)落叶景观图。
据此完成19~20 题。
19.樟树与白桦树落叶最多的季节是()
A.二者都以秋季为主
B.二者都以夏季为主
C.樟树以春季为主,白桦树以秋冬季为主
D.樟树以秋季为主,白桦树以冬春季为主
20.下列地区中,樟树分布最为普遍的是()
A.武夷山脉
B.长白山
C.乞力马扎罗山
D.阿尔卑斯山
图Ⅰ为北半球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Ⅱ为该地区近地面与600 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图。
读图回答21~23 题。
21.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气压低于②地
B.③地气压高于④地
C.①地气压低于④地
D.④地气压高于②地
22.下列关于风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a 的风向为东南风
B.a 的风向为西北风
C.c 的风向为西南风
D.c 的风向为东南风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为下沉气流
B.d 为下沉气流
C.甲地为陆地
D.乙地气温低
干旱指数是反映气候干旱程度的指标,通常为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区域植被覆盖程度。
如图为黄土高原多年平均干旱指数。
据此完成24~25 题。
24.从图中干旱指数看,图示地区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是()
A.西部
B.东部
C.南部
D.北部
25.图示地区植被自东南向西北可能依次为()
A.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
B.森林草原—森林—草原—荒漠草原
C.草原—荒漠草原—森林—森林草原
D.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森林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2 分)下图表示的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________的特点。
常常被作为自然环境标志的是________。
(2 分)
(2)图中A、B、C、D 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过程的是________,表示
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________,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净化作用的是________,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________。
(4 分)
(3)简要说明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
(6 分)
27.(14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月牙泉位于我国甘肃省敦煌市,四周被高大的鸣沙山环绕,风沙活动强烈,千百年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
1960 年前,最大水深9 米,泉水清澈见底,这一独特的地貌奇观吸引
着无数游客,但是之后,水位持续下降。
除水位下降外,月牙泉还面临着沙丘移动的威胁。
据统计,1995~2010 年,南北两沙山之间的面积减少了7%。
近年来,地理学者对月牙泉周
围沙丘的粒度分布进行了深入研究(见下表),以揭示沙丘移动规律,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沙丘采样地点粗沙中沙细沙
A ①(南坡)15.82 43.36 40.82
②(北坡)0.37 10.35 89.27
③(南坡)23.05 29.56 47.39
B ④(东坡)2.34 36.85 60.81
⑤(西北坡)18.53 38.39 43.08
月牙泉周围沙丘粒度组成(单位:%)
(1)形成月牙泉周边高大沙山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_。
(2 分)
(2)推测月牙泉的地理成因。
(4 分)
(3)据表,指出对月牙泉威胁较大的沙丘,并说明理由。
(4 分)
(4)分析月牙泉近年来水位降低、日渐干涸的原因。
(4 分)
28.(10 分)读某地地形剖面—水循环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D 处建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其类似于哪种水循环过程?(2 分)(2)在哪些自然条件下,环节⑥输水量会很大?(4 分)
(3)图中,如D 地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对当地环境产生哪些可能的影响?(4 分)
29.(14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非洲西海岸沿19°S 的表层海水温度观测值(图甲)。
材料二非洲南部示意图(图乙)。
(1)根据材料一,分析表层海水温度与海岸距离的关系及其原因。
(4 分)
(2)材料二中,A、B 两地都处在回归线附近,且均受信风的控制,但两地降水差异显著。
试分析其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4 分)
(3)材料二中,甲、乙两河均是非洲著名河流。
试分析两条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6 分)
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