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课堂教学脱离儿童生活的原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德课堂教学脱离儿童生活的原因分析
作者:陈宝印
来源:《神州》2012年第12期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4-0043-02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用而生的综合课程。它肩负着促进儿童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在新的品德教学中,“品德教育回归生活”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也是提高品德课课堂实效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的品德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利用学生以有的生活经验,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使儿童在获取真实的内心体验中,作出符合社会规范和社会道德的正确判断和合理选择。
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儿童品德的形成正是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
然而,在我们小学阶段的品德教学中,一些教师由于对新的品德教学的理念理解不够深入,或者受传统品德教学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加上有相当多的品德教师,特别是农村品德教师多是兼职教师,在精力上和时间上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致使很多教师片面强调课堂上道德观念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训练,忽视了学生的成长需要,在远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的教学中去进行品德教育,使品德教育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儿童的内心深处产生影响,失去了生活的依托而流于形式,也使品德课堂教学失去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修养形成的意义,难以取得真正的教育效果,人为的造成了“纯而又纯”的品德教育。针对品德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在品德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就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脱离儿童生活的原因做以下分析:
1 以教材内容为主,使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
新的品德教学在贴近儿童生活方面有明显的特点。教材从单元主题到活动主题,都是儿童生活的再现和提升,非常有利于教学。但教材相对是静止的,教材只是教学的依据,教材内容只是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生动的范例,它不能代表儿童生活的全部。
叶圣陶先生有一句教育名言:“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就告诉我们: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结合班级不同的情况,敢于用活教材,敢于建设教材,才能实现教材的最优化。但在时下的品德课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视教材为教学的唯一资源,教学内容的选择往往局限于教材中,完全以教材内容为上,依托教材来进行教学,使课堂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没有充分发挥出教材在品德教学中的作用。
例如,很多教师在品德教学中,不管学生所处的环境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怎样,就按照教材内容的安排,按部就班的一课一课的按顺序进行教学。对大部分的教材内容,这样处理是有效的。但有一部分教材内容,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做特殊的处理,不活用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就会使教材内容脱离学生生活,使课堂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2 情境创设单一,使课堂教学远离学生生活
品德课程是一门指导学生生活的课程,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脱离了生活基础,学生就无法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所有的道德概念对他们来说,也就成了外在的东西,教育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在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要善于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再现生活情境,就能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但现实中的品德课堂教学却并非如此。很多教师由于时间和精力的有限,或者认为品德课是“副课”,对品德教学的不重视,没有在每节课之前做过多的准备,不依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去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课堂教学随意而为,造成品德课的课堂教学因为缺乏学生对生活本身的体验与感悟,使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调动不起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这样的课堂上,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就成了纸上谈兵,根本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我们共欢乐》中的第二个主题《换个角度想一想》时,教师一上课,在揭示完课题后,就让学生观察书上的几幅图片,说一说发生了什么事,再让学生换个角度想一想,看一看结果会怎样。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事情,学生在观察完后,很容易就说了出来。可当让学生换个角度再想一想结果时,学生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去回答。课堂冷了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好给学生讲,遇到这些情况,要换个角度想一想,就不会伤害同学之间的感情了,自己的心情也很快乐。此时,听了老师的讲解,学生似懂非懂的点着头。这样教学,学生可能会明白,当自己与他人的看法发生冲突时,自己要换个角度想一想。
3 缺乏实践活动,使课堂教学不能指导学生生活
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指出:“实践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她形象地解释:一件事,听到了,随后就忘了;看到了,也就记住了;做了,很自然就理解了。对学生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体验才刻骨铭心。这说明: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在自我实践中才能形成。脱离开了学生的亲身实践,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之间就永远隔着一条小小的沟,无法填满,学生在课堂中的道德认识也就无法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自觉行为,良好的道德品质也就无法形成。因此,品德教学要取得实效,归根结底是要回归儿童的生活,引导儿童的生活,让儿童到生活中去实践。
比如在教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这一课时,教师首先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认识到了眼睛的作用和眼睛对人的重要性,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知道了如何去预防近视,如何防止眼睛受伤,使学生的思想受到冲击,但如果教师此时只是把眼光放在课堂中,而忽略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那么,时间一长,学生所有的思
想认识也就随着时间的过去而烟消云散了,同样让品德课堂教学无法发挥应有的指导学生生活的作用,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无法形成。相反,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讨论制定出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预防眼睛近视和防止眼睛受伤的措施,并设计监督表,通过家长、同学、老师的监督和评价,促使学生把课堂学习转化为自己的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保护眼睛的良好习惯。
当然,使品德课堂教学脱离学生生活的原因不只是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实践活动的指导方面的问题。影响品德课堂教学不能生活化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生活化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式的选择和教学评价等。但无论如何,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舞台。品德课要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并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翻版。品德课堂教学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以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为起点,让生活走进课堂,从课堂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真实生活的情境中观察、磨炼、感受、体味、领悟和发现,才能激活品德课堂,才能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才能使儿童认识生活的本质和意义,去理解生活,适应生活,学会生活,进而去创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