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西贵港市港北区重点中学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学年广西贵港市港北区重点中学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室温下,甲、乙、两三种固体分别溶于两支试管和一个烧杯的水中,现象图1所示,甲、丙还有剩余固体,乙固体全部溶解。
升温到80°C时,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固体析出, 丙固体没有明显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B.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a
C.小于t1°C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D.将t2°C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C,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为甲=乙
2.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
C.收集O2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
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
3.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B.C.
D.
4.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氨水挥发﹣分子不断运动
B.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
C.18g水中大约有6.02×1023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很小
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隔
5.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常用方法。
以下推理过程正确的是
A.单质中一定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铝、锌与盐酸反应都产生氢气,所以金属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C.碱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D.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都会生成CO2,所以燃烧有CO2生成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闻气味B.测溶液的pH C.稀释浓硫酸D.熄灭酒精灯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读液体体积B.塞紧橡皮塞
C.加入固体药品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8.下图为某一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是化合物,Z、W是氧化物
B.该反应中反应物X、Y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3
C.X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0%
D.点燃X前,要先检验其纯度,以防止爆炸
9.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转化观:O2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结构观:氦原子和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D.守恒观:10mL质量分数20%的硫酸,加10mL水后体积为20mL
10.化学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①环境保护;②能源开发利用;③新材料研制;④生命过程探索等领域中,与化学科学发展密切相关的是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①②④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现有接近饱和的丙物溶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①加入丙物质;
②_____;③升高温度。
4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
10℃时,把15g乙物质放入2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再升髙温度到50℃,则还需加入乙物质_____g,才能使溶液成为饱和溶液。
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
30℃时,30克甲放入5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
如图所示,试管内为25℃饱和的甲物质溶液,若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铵固体并使之充分溶解,在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新药左旋氧氟沙星(C18H20FN3O4)可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其说明书中部分内容如图.
左旋氧氟沙星由_____种元素组成,属于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左旋氧氟沙星中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精确到0.1%).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一个疗程最少应服用左旋氧氟沙星_____g.从保存方法看,左旋氧氟沙星可能具有_____的化学性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电子烟”的危害。
抽样产品产生的烟雾中,甲醛含量是我国居室内空气中甲醛最高容许浓度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
除吸烟外,请举例说明你身边发生过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从燃烧的条件思考,为什么随意丢弃未熄灭的烟头,有可能会引发火灾_________?
14.人们对水的组成的认识是科学家们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
研究氢气的燃烧实验是人们认识水的组成开始。
氢气在点燃前一定要__________。
科学家们又用“电解法”证明了水的组成;下图中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检验b中产生的气体时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拉瓦锡还用另一实验证明了水的组成。
他让水蒸气通过一根高温烧红的铁质枪管,结果得到了氢气,同时枪管表面有黑色固体(磁铁矿的主要成分)生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自来水厂对天然水净化处理得到自来水的过程中,下列操作:①过滤;②吸附;
③消毒;④蒸馏,其中没有用到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生活中经常使用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化学小组同学想研究铁、铝、铜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相对氢的位置。
现有打磨过的铁片、铝片、铜片,再自选两种试剂,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铁、铝、铜、氢的位置,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_。
某组同学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
实验结束后,将乙、丙实验后的剩余物倾倒至一个烧杯中,充分反应。
然后将甲实验的剩余物倒入此烧杯,无气泡产生,写出乙丙混合过程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最后此烧杯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
16.酸、碱、盐是非常重要的化合物。
某小组同学围绕这三类化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1)小组同学发现两瓶药品标签缺失,只知道一瓶是稀盐酸,另一瓶是稀硫酸。
小红同学只用了一种试剂就区分出了二者。
这种试剂是_____。
(2)小组同学又发现一袋腌制松花蛋的泥料,配料表上的成分是氧化钙、纯碱和食盐。
他们要探究在腌制松花蛋过程中都有哪些物质对鸭蛋起作用。
于是取少量泥料在水中溶解,充分搅拌后过滤,取滤液探究其成分。
(猜想与假设)
他们都认为滤液中定有NaCl和NaOH。
对其他成分他们分别做出了如下猜想:
小明猜想:还可能有Na2CO3;
小乐猜想:还可能有Ca(OH)2和Na2CO3。
可小红认为小乐的猜想是错误的,她的理由是___,你还能做出的猜想是:还可能有___。
(活动与探究)
小明取一定量的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了几滴稀盐酸,振荡,没有气泡,于是他得出结论:没有Na2CO3。
请你选择CO2以外的物质,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你的猜想。
(反思)
小红认为小明的结论不严密,理由是_____。
(3)氢氧化钠不仅可用于腌制松花蛋,还可用于吸收一些气体。
现将一定质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到40g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得到42.2g碳酸钠溶液。
求: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C
【解题分析】
A、甲溶液中有未溶解的固体,所以室温时,甲溶液是饱和溶液,故A不正确;
B、由题意可知,升温到80℃时,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固体析出,所以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图2中能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c,故B不正确;
C、由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可知,小于t1℃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故C正确;
D、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析出晶体成为t1℃时饱和溶液,乙物质不会析出晶体,与t2℃时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由于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在t2℃时乙的溶解度,所以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为甲>乙。
故D不正确。
故选:C。
【题目点拨】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溶解度曲线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A
【解题分析】
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选项正确;B.应先开始加热,等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使收集的气体纯净,选项错误;C.收集O2后,应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再将集气瓶移出水槽,否则收集的气体会逸散,选项错误;D.停止加热时,应先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否则会使水槽中的水倒流到热的试管中,砸裂试管,选项错误;故选A。
3、C
【解题分析】
A、图中只有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A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图中只有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B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图中有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C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D、图中只有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D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题目点拨】
本题从微观上考查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分,结合微粒示意图,只含一种分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认真观察微粒图是解题的关键。
4、B
【解题分析】
A、氨水挥发,是因为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故选项解释正确.
B、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而不是体积,故选项解释错误.
C、18g水中大约有6.02×1023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5、D
【解题分析】
A、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红磷和白磷组成的混合物中只有磷元素,故A错误;
B、金属不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例如铜不能和盐酸反应,故B错误;
C、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不一定是碱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故C错误;
D、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都会生成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燃烧有CO2生成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故D正确。
故选D。
【题目点拨】
碱溶液一定显碱性,盐溶液有的显碱性,有的显酸性,有的显中性。
【解题分析】
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7、D
【解题分析】
A、读书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相平,选项错误;
B、塞紧橡皮塞时试管不能放在桌子上,防止试管破裂,选项错误;
C、在试管中加入固体药品时试管应水平放置并用镊子将固体送入底部,再将试管竖直,选项错误;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手捂住试管底部将导管另一端深入水中观察到有气泡冒出,气密性良好。
故本题选D。
8、B
【解题分析】
A.X是化合物,Z、W是氧化物,选项A正确;
B.该反应中反应物X、Y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选项B错误;
C.X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
100%=75%
16
,选项C正确;
D.点燃X前,要先检验其纯度,以防止爆炸,选项D正确。
故选B。
9、B
【解题分析】
A.直接用“水”这种说法表示水这种物质,是宏观意义表述,不符合微粒观,A选项错误
B.氧气和碳的燃烧能产生二氧化碳,人员和他经过光合作用又可以生成氧气,符合题意,B选项正确
C.氦虽然最外层电子数是2,但已达到该层最大电子排布数,属于稳定结构,而镁的最外层最多可排8个电子却只排了2个,是不稳定结构,C选项错误
D.加入水之后,硫酸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则硫酸的密度也会发生改变,当密度不再为之前的密度时,则体积不为原先的两倍,D选项错误
10、D
【解题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也就是说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一门科学,研究物质的性质,如何制取该物质,怎样使其服务于社会,如何做才能不污染环境,保护好我们的环境,由于我们现在使用的化石燃料污染环境很严重,所以化学在研究开发一些新能源,制取一些新材料。
生命过程探索也是离不开我们化学研制出的物质。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恒温蒸发水丙<乙=甲65 甲丙23.1% 烧杯内水温下降,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解题分析】
(1)由图知,丙的溶解度曲线是下降型的,所以接近饱和的丙物溶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加入丙物质、恒温蒸发水、升高温度,故填:恒温蒸发水;
(2)由图知,4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且都在丙的溶解度曲线的上方,所以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丙<乙=甲,故填:丙<乙=甲;
(3)由图知,50℃时,乙的溶解度是40g,所以200g水中最多可溶解乙的质量为80g,现有乙的质量为15g,所以还需要加入:80g-15g=65g,故填:65;
(4)由图知,50℃时,甲的溶解度曲线最陡,且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乙的溶解度大于丙的溶解度且丙的溶解度是下降型的,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丙无晶体析出,且丙的溶质质量分数仍最小,所以溶质量质量分数最小的是丙,故填:甲丙;
(5)由图知,30℃时,甲的溶解度为30克,所以将30克甲放入50克水中时只能有15克甲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分
数为15g
65g
×100%≈23.1%,故填:23.1%;
(6)由图知,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所以将装有其饱和溶液的试管放入烧杯中,在烧杯的水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铵固体并使之充分溶解时,由于硝酸铵溶解时吸热,所以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内水温下降,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1)5 有机物(2)17.7% 3)2.8 (4)见光易分解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左旋氧氟沙星C18H20FN3O4是由5种元素组成的,属于有机物;左旋氧氟沙星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6×4/361×100%=17.7%;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一个疗程最少应服用左旋氧氟沙星=7×2×0.2=2.8克;从保存方法看,左旋氧氟沙星可能具有见光易分解的性质,因为要避光而且还要密封保存。
考点:化学式的意义及其计算 物质的性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垃圾不集中处理,就地焚烧产生大量的污染性气体(合理即可) 烟头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若是遇到可燃物,而热量又能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会燃烧,燃烧后温度越来越高,遇到更多的可燃物,故引发了火灾
【解题分析】
(1)除吸烟外,身边有很多污染空气的现象,如:工厂每天排出很多的废气;汽车每天排放大量的尾气;垃圾不集中处理,就地焚烧产生大量的污染性气体等;故填:垃圾不集中处理,就地焚烧产生大量的污染性气体(合理即可) (2)从燃烧的条件思考,随意丢弃未熄灭的烟头,烟头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若是遇到可燃物,而热量又能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会燃烧,燃烧后温度越来越高,遇到更多的可燃物,故引发了火灾;故填:烟头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若是遇到可燃物,而热量又能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会燃烧,燃烧后温度越来越高,遇到更多的可燃物,故引发了火灾
【题目点拨】
注意掌握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空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14、检验纯度 2:1 带火星木条复燃 3Fe+4H 2O
高温Fe 3O 4+4H 2 ④ 煮沸 【解题分析】
(1)氢气具有可燃性,燃烧生成水,一切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都要验纯,点燃不纯的氢气易发生爆炸,故填:检验纯度;
(2)电解水时,和正极相连的b 试管产生的是氧气,和负极a 试管相连产生的是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故填2∶1;b 试管中是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填:带火星木条复燃;
(3)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由题意可知反应物是铁和水,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和氢气,配平方程式可得23423Fe+4H O Fe O H +高温 ,因为反应物中水蒸气是气态,生成物氢气不需要标↑,方程式故填:
23423Fe+4H O Fe O H +高温 ;
(4)自来水厂对天然水净化处理得到自来水的过程中,需要经过静置沉淀、过滤、吸附、投药消毒操作,不涉及蒸馏操作,故填:④;
(5)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生活中通过加热煮沸将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转化成沉淀(水垢)除去,以降低水的硬度,故填:煮沸。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取少量稀硫酸于试管中,插入铜片,无现象,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位于氢后,插入铁片,铁表面有气泡冒出,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位于氢前,另取少量硫酸亚铁溶液于试管中插入铝片,铝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说明
铝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比铁强Fe+CuSO4==Cu+FeSO4硫酸铝、硫酸亚铁、硫酸硫酸铜
【解题分析】
(1)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氢后的金属不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取少量稀硫酸于试管中,插入铜片,无现象,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位于氢后,插入铁片,铁表面有气泡冒出,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位于氢前。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另取少量硫酸亚铁溶液于试管中插入铝片,铝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比铁强。
(2)丙中的反应是:2Al+ 3FeSO4=Al2(SO4)3+3Fe,将乙、丙实验后的剩余物倾倒至一个烧杯中,充分反应。
然后将甲实验的剩余物倒入此烧杯,无气泡产生,则烧杯中无铁,说明丙中生成的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了反应,乙、丙混合过程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Cu+FeSO4,故最后此烧杯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生成的硫酸铝、硫酸亚铁及没参与反应的硫酸,可能含有硫酸铜。
【题目点拨】
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置氢,排前置后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硝酸钡溶液(或氯化钡)二者不能共存氢氧化钙碳酸钠有白色沉淀生成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加的盐酸量太少,有可能不能把氢氧化钠反应完,从而无法进一步检验碳酸钠的存在10%
【解题分析】
(1)这种试剂可以是氯化钡(或硝酸钡),因为氯化钡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与稀盐酸不反应;(2)因为Ca(OH)2和Na2CO3能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不能共存;
滤液中可能还含有氢氧化钙;
结论为猜想成立,说明滤液中含有氢氧化钙,实验步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实验现象是有白色沉淀产生;
反思:小红认为小明的结论不严密,因为滤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稀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待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再和碳酸钠反应,如果加入的稀盐酸含量过少,可能未将氢氧化钠反应完,无法验证碳酸钠的存在;
(3)解:据题意可知,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2.2g-40g=2.2g
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2NaOH+CO=Na CO+H O
2232
8044
x 2.2g
80x
=
44 2.2g
x=4g
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g
100%10% 40g
⨯=
答: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