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途径及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途径及策略研究
作者:汲翔赵争赵冲
来源:《商情》2020年第34期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校教育体制的日渐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日渐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呈现多层次化,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线管理者,辅导员有责任努力探索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本文通过介绍大学生心理问题状况、存在原因,进而提出解决途径与策略。

【关键词】辅导员; 心理健康; 教育; 大学生
大学阶段是学生结束了高考,进入相对轻松、自由的一个环境的时期,也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渐成熟定型的关键阶段。

进入大学后,学生由之前有人管,只朝着一个目标前进的紧张状态一下子进入更多需要自觉、自律、自我约束的大学生活,不免会产生迷茫、忧虑、浮躁等情绪,心理问题不断涌现,这时候就需要及时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保证学生的学习生活正常进行。

1、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现状及原因
1.1新环境导致的迷茫焦虑
进入大学之前,很多学生都未离开过家,獨立意识和自理能力都欠缺很多,背井离乡来到大学之后,班内同学也都来自五湖四海,性格特点、爱好等都存在诸多不同,很多学生在陌生的环境下会产生诸多情绪,有些是因为思念家乡和父母,有些是因为不适应新环境,总之在刚入学时部分同学会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以轻度焦虑和迷茫为主。

1.2人际交往产生的心理问题
当代大学生逐渐以“00后”为主,新一代学生更注重自我感受,注重个性展示和私人空间,大学生活也是一个小社会,集体生活中,很多同学会因为本身性格或个性特点不愿意与其他同学交往相处,封闭自我,从而产生焦虑甚至是抑郁等心理问题。

1.3学习方式不同造成的心理问题
进入大学后,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的转变,由老师引领式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律意识和主动学习的态度,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会出现不知所措、迷茫
的情绪心理,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将被动转化为被动,很多学生更是因为缺乏自律意识沉迷游戏,久而久之产生厌学等心理问题。

1.4就业压力造成的心理问题
临近毕业,大部分学生都会因为择业、就业的压力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随着高校不断扩招,更多企业对应聘员工的学历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学生可能会面临“毕业即失业”的情况,心理压力和失望情绪日渐弥漫,甚至会出现抑郁以及逃避现实等心理问题。

2、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途径
2.1提高辅导员自身心理辅导能力
随着辅导员队伍越来越年轻化,辅导员在与学生接触时更有优势,更容易走进学生内部。

但由于辅导员毕业于不同专业,部分老师缺乏心理学相关知识,也未考取心理咨询师证书,在与学生沟通交流时会出现缺乏技巧、过于直白、无从下手等问题。

因此在高校教育过程中,每位辅导员都应努力提高自身心理咨询能力,在日常工作的同时,应多阅读心理学相关的书籍文献,学校也应定期为辅导员教师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使辅导员教师能够掌握基本的心理咨询技巧和策略,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心理问题,走出困境。

2.2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在学生大一入学时,辅导员应积极配合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并积极反馈测试结果,对结果中出现心理异常的同学,应尽快制定访谈方案,根据异常程度安排一对一心理咨询和辅导,了解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并结合心理咨询技巧和沟通经验为学生排忧解惑,尽快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问题困境。

同时,辅导员应根据测试结果为每位大一新生建立心理档案,并形成动态跟踪记录表,实时记录学生心理动态,定期总结反思,提高咨询技巧,并将案例整合汇总,积极与其他学院辅导员进行探讨和交流,针对同类心理问题作出更好的解决和沟通对策。

2.3建立五级心理教育工作体系
高校应积极探索建立“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辅导员—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学生本人”五级心理教育工作体系,心理健康教育仅凭辅导员一己之力,是很难完全实现并充分准备的,目前的高校辅导员一人至少带200到300个左右的学生,而学生的心理问题多种多样。

这时候,高校可探索五级心理教育工作模式。

按照国家对高校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要求,每个高校都基本配备心理咨询室,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室应积极汇总整合心理沟通案例,并定期协助学校组织心理讲座,以及
建立咨询室与辅导员之间的高度联系,实现资源共享互助;辅导员应积极将获得的心理知识与技巧共享给班级的心理委员,并培养骨干,帮助辅导员共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委员及骨干应及时沟通每个宿舍的心理信息员,动态记录学生情况;宿舍信息员应积极配合辅导员及心理委员、骨干做好宿舍成员心理沟通和观察工作,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同学及时沟通和汇报。

当前国家对大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益重视,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线人员,应更加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把该项工作落在实处,积极推进。

努力积极探索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策略,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一男.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探究[J].前沿,2013(10).
[2]李洪福,马艳红.浅析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教师,2014(01):246+248.
[3]郑华萍,姜丽萍,孙媛媛,郭鹏.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理论导刊,2008(04).
作者简介:汲翔(1995-),女,山东济南人,硕士研究生,三级心理咨询师,主要从事学生管理工作。

赵争(1989-),男,山东济南人,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主要从事学生管理工作。

赵冲(1992-)男,黑龙江省虎林市,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主要从事学生管理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