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政治:史纲重点总结第八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史纲第八章笔记
二、本章知识点及考频总结(一)选择题1. 新中国成立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
2. 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主要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来的。
3. 七届三中全会,毛泽东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
指出要获得国家财政经济情况的根本好转,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创造三个条件: 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俭。
4. 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西藏和平解放,中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5. 三反运动:1951年底至1952年春,针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6.五反运动:1952年1月,针对不法资本家的“五毒”行为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
7.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8.苏联第一个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
9.1950-1953年,中国抗美援朝,彭德怀为总司令。
10.新中国成立标志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它是过渡性质的社会,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社会。
1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分析主要矛盾:国际上新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内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
12.1953年:提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把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建设的中心环节。
13.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一化三改;一体两翼 )。
14.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是自愿和互利,经济组织形式由低到高分别是:互助组,具有社会主义的萌芽;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半社会主义的性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完全社会主义的性质。
15.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经济组织形式由低到高分别是: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6.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政策是实行赎买政策。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八章
• 新中国初期对苏联农业机械技术引进特点 中国经济史研究》 年第4期 年第 与绩效《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 期 • 建国初期中苏农业科学技术合作研究
2010.05.14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宋超 制作
第一,没收官僚资本, 第一,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 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性质: 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性质: 双重性质 从反对外国反对帝国主义的 附庸——中国的买办资产阶级的 附庸 中国的买办资产阶级的 意义上看, 意义上看,它具有民主革命的性 质; 从反对中国的大资产阶级的 意义上看, 意义上看,他又具有社会主义的 性质。 性质。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宋超 制作
1953年 中央批准下达1953年计划提要。 1953年计划提要 1953年4月,中央批准下达1953年计划提要。 一五”计划的编制,历时四年,五易其稿, “一五”计划的编制,历时四年,五易其稿, 1954年基本确定下来 1955年 年基本确定下来。 到1954年基本确定下来。1955年7月召开的一届 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这个计划。 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这个计划。 期间,在苏联的帮助下, “一五”期间,在苏联的帮助下,中国着重 建设了一大批基础性的重点工程, 建设了一大批基础性的重点工程,为国家的工 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坚实基础。 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坚实基础。 社会主义改造是围绕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 设的任务进行的。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 设的任务进行的。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党 和政府采取的实际步骤总是力求与经济发展的 要求相适应,以便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要求相适应,以便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宋超 制作
2017考研政治 思修考点总结第8章
2017考研已经拉开序幕,很多考生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考研复习资料。
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准备了考研政治方面的建议,希望可以助考生一臂之力。
同时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考研集训营、专业课辅导、精品网课、vip1对1等课程,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
一、核心理论·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公民权利原则、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目前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服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体,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其优越性包括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绝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三权分立”、两院制。
·其他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社会经济权,文化教育权,特定主体权利。
·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社会经济权包括财产权、劳动权、休息权和物质帮助权。
·我国公民基本义务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其他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思想政治第八章总结
思想政治第八章总结思想政治第八章是关于革命和国际政治的重要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国际政治理论、冲突与战争、国际组织以及国际法等方面。
本章围绕着国际政治的主题,探讨了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国际法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首先,本章讨论了国际政治理论。
国际政治理论是研究国际关系的理论体系,它分析了国家、民族和国际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试图提供解释和预测国际政治事件的理论框架。
本章介绍了几种主要的国际政治理论,包括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等。
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国际关系的本质和规律,并对国际政治中各种因素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其次,本章讨论了冲突与战争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
冲突和战争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国际政治中也是不可避免的。
本章分析了导致冲突和战争的原因,包括利益冲突、意识形态冲突、民族冲突等。
同时,本章也讨论了如何通过国际组织和外交手段来预防和解决冲突。
通过合理的外交政策和有效的国际合作,可以减少冲突和战争的发生,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接下来,本章介绍了国际组织的作用和功能。
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力量,它们在国际关系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本章介绍了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以及它们的组织结构和职能。
国际组织通过提供平台和渠道,促进各国之间的对话和合作,推动国际关系的发展和改善。
最后,本章还介绍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和作用。
国际法是国际社会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它通过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法来约束各国的行为。
本章介绍了国际法的来源和特点,以及国际法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中的作用。
国际法通过规范国家行为,解决争端和纠纷,维护国际秩序和公正性。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第八章主要内容涵盖了国际政治理论、冲突与战争、国际组织以及国际法等方面。
通过学习这一章节,我们可以了解国际政治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了解国际关系中各种因素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应对和理解国际政治事件。
同时,我们也可以认识到国际合作和国际法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中发挥的作用。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八章的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八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C3、A4、B5、B6、D7、C8、A9、B10、A11、D12、D二、多项选择题1、ACD2、ABCDE3、ADE4、ABD5、ABCD6、ABCE7、ABC8、ABCDE9、ABCE10、BCD三、简答题1、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有哪些主要经验?中国在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方针政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这些经验主要是:第一,改造的和平(自愿)的方式。
不仅对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是以和平的方式完成改造的,对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也成功实现了列宁曾经设想过但未能在苏联得到实现的“和平赎买”的政策。
第二,采取了逐步(稳妥)过渡的形式。
三大改造均采取了循序渐进,逐步过渡的形式。
如对个体农业的改造遵循了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经历了由互助组到初级社到高级社的逐步过渡,对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经历了由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到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逐步过渡。
从而,保证了改造和和平平稳进行。
第三,把对所有制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同时进行。
把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同时,把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生产者,在把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同时,把资本家由剥削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第四,所有制的改造和发展生产力同时并举,发生的目的是发展生产力。
2、为什么说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现实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第一,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2017考研政治史纲各章节重要知识点
2017考研政治史纲各章节重要知识点的更新!2017考研政治史纲各章节重要知识点史纲是考研政治的一部分,相对难度比马原和毛中特要低一点。
但是正因为简单一点,在这一部分要复习全面不丢分才能取得高分。
本文列出了史纲每章的重点内容,建议2017年考研的同学在基础复习阶段注意以下知识点。
第一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必要前提、最终目的第二章阶级局限性、伟大的革命潜力、不能负担起反帝反封建的领导重任、软弱性、改良行不通、必须用革命手段第三章封建帝制、未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民族伟大复兴的开始第四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群众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坚强的领导核心、科学的指导思想、明确的奋斗目标、全新的革命方法、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合作的政治基础、右倾错误、无产阶级领导权第五章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左”倾错误、不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第六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减租减息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党的建设、整风运动、反对主观主义、毛泽东思想成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共七大第七章解放区土改、实现“耕者有其田”、“五四指示”和《中国土地法大纲》、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三大法宝第八章三座大山、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社和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人民当家做主、社会性质和矛盾变化第九章《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第十章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跨世界发展、新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分析考研政治这一科目,我们可以看出马哲和毛中特考试所占比例很大,因此备战2017考研的学子们一定要以马哲和毛中特的复习为主,以时政热点、史纲、思修为辅,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将基础知识复习牢固,为以后的强化阶段做准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八章
• “在过渡时期中,我们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 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尽管这项 工作中也有缺点和偏差,但整个说来,在一个 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 杂、困难、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 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 的胜利。” •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 题的决议》
特征: 特征:
• 在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上,它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 社会形态 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性质的社会; • 在政治 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 政治 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 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 • 在经济 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主导的包括合作社经济、 经济 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五种经 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 • 在文化 文化上实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 文化 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 当生产关系成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 在阶级社会,就要求先进的阶级通过推翻 反动统治阶级的政治斗争,改变旧的生产 关系和维护这种生产关系的旧的上层建筑, 由此实现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使被束缚 的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
• 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则要在坚持社会主 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通过改革不适合生 产力发展的旧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 产力。正是从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这个 革命性变革的意义上说,改革也是一场革 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
荣毅仁(1916年5月—2005、10、26)江苏无锡人。曾 被陈毅副总理誉为“红色资本家”。1979年创办中国国际 信托投资公司,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1986 年底,被美国《幸福》半月刊评为世界50名知名企业家之 一,是建国后国内企业家跻身世界知名企业家行列的第一 人。1978年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79年任中国国 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82年—2001年3月任 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1982年后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982 起草委员会委员,暨南大学校董事会董事长。1983年起任 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同年当选为全国工 商联第六届执委会主席。1992年12月至1993年任第一届 海协会名誉会长。1993年3月至1998年3月任中华人民共 和国副主席。1993年3月辞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 长的职务。1996年9月9日被推举为中国扶贫基金会第三 届理事会荣誉会长。
考研政治史纲第八章复习指南
4
饶思中
《考研管综逻辑冲刺讲义》
《管理类联考数学阅卷人考前 8 天写作大预测》
写作冲刺
掌握写作大小作文的模版,能利用模版衍生解决应试模版的能力,规范写 作
了解逻辑真题的主要考查内容,试题结构,预测逻辑真题的命题趋向
2
王晓东
《经济类联考综合真题及其答案》
高等数学基础班
全面学习高等数学的基本知识点,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运算方法,为 强化提高打下基础。
16
李擂
《考研经综数学基础讲义》
逻辑冲刺
提高运用各种知识点和逻辑方法解答各种类型的逻辑题的综合能力;消灭 逻辑理解中的盲点和误区;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
4
饶思中
《考研经综逻辑冲刺讲义》
《经济类联考综合阅卷人考前 8 天写作大预测》
写作冲刺
掌握写作大小作文的模版,能利用模版衍生解决应试模版的能力,规范写 作
逻辑强化
熟悉逻辑各题型的特点和表现形式,能熟练地运用各知识点和相关的逻辑 方法解题
16
饶思中
《考研管综逻辑强化讲义》
《经济类联考综合阅卷人核心笔记·逻辑》
《经济类联考综合阅卷人核心笔记·写作》
逻辑强化
熟悉逻辑各题型的特点和表现形式,能熟练地运用各知识点和相关的逻辑 方法解题
16
饶思中
《考研管综逻辑强化讲义》
《经济类联考综合阅卷人核心笔记·逻辑》
写作强化
通过课程学习巩固考研写作的要点重点难点,并掌握写作的大体思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第八章
(4)有步骤地开展了对旧教育制度和电影、戏剧等文化事业的改革,确定了思想宣传工作的方针和任务,制定了新中国文化教育的方针。1951年9月,在全国开展了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3、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1)1950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三中全会。毛泽东在《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中指出,要获得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创造三个条件,即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同时强调不要四面出击的策略。
(2)从当时的国情出发,制定了“不要四面出击”等正确方针政策,妥善处理公私关系、劳资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
(3)刚刚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的建设,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用,及时有力地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
5、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和性质是怎样的?
特点:
(1)经济上:五种经济成分共存,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以上是三种主要形式),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1)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解放全中国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国民党从大陆撤退时遗留下数百万军队、土匪以及特务分子还有待肃清。在广大城乡,反动会道门和传统黑恶势力还危害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广大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
(2)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1949年,新中国从旧中国接收过来的是一副烂摊子。许多工厂倒闭,大批工人失业,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人民生活遇到极大的困难。
6、“一边倒”外交方针: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新中国的情况下,在外交方针上紧密联系苏联。
7、新中国成立后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 1952年6月,在北京召开亚洲太平洋地区会议。
考研政治史纲考点梳理及命题预测(八)
考研政治史纲考点梳理及命题预测(八)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内容框架与真题分布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步骤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社会主义基本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在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条件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有中国特色的向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2011.29)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赎买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2013.31)■命题预测本章主要讲述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七年的历史。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在开始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开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至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成为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大变化。
本章的学习重点主要是: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及其经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的依据及意义。
■命题角度分析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考点68】新民主主义社会建立命题角度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特征是什么?(题型:选择题概率:4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要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以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前,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在局部地区建立起来的,这就是当时的各个解放区。
在这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被废除,但民主革命的任务尚未完成,这时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还不具备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
第八章中国近代史纲要各章节答案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一、单项选择题:1、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上海的一位民主人士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段话指的是关于( B )的问题。
A、个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B、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C、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D、合作社经济社会主义改造2、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
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C )。
A、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B、过渡时期总路线确定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D、中共八大召开3、(C)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制定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A、1951B、1952C、1953D、19544、1956年,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某资本家担任某厂副厂长。
一时间,工人议论纷纷。
以下四种意见,符合国家政策的是( D )。
A、他是资本家,怎么可以担任我们的副厂长B、资本家是要剥削的,我们一起把他拉下马C、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他的话我们不听D、他懂业务,他说得对,我们还是要听的5、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把优先发展(C)作为建设的中心环节。
A、农业B、轻工业C、重工业D、工业6、过渡时期总路线确定的国家的主要任务是( A )。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完成社会主义改造C、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确立社会主义制度7、社会主义的基本(A )制度建立起来,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标志。
A、经济B、政治C、文化D、政党8、( B ),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征程。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人民民主专政的确立9、对资本主义工商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是把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并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 B )政策。
近代史纲要第八章
第八章第一节从新XX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一、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包括新XX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当领导人民进行新XX 主义革命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以中国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XX主义社会。
二、新XX主义革命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XX主义政治、经济、文化都是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因而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
这些因素的增长,为新XX 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向社会主义转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三、中国的新XX主义社会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新XX主义是在局部地区建立的,这使得新XX主义社会还不具备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1949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XX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即进入了由新XX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四、1949.03中国七届二中全会决议分析了新XX主义社会的经济状况和基本矛盾,论述了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新XX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任务与其主要的途径。
决议指出,全国胜利并解决了土地问题之后,中国社会经济中存在着物种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办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工人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其中,办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形式,所以,主要的经济成分有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其中个体经济是处于十字路口的经济。
这样,三种基本经济成分与与之相应的三种基本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与其他现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就集中的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这样,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国际上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中国七届二中全会决议的主要精神,在1949.09召开的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中有相应的规定。
五、1949.06召开的中国七届三中全会决定,首先集中力量完成XX革命的遗留问题和进行恢复国民经济、政权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的工作,以便为开展有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地经济建设创造条件。
考研政治史纲复习知识点总结
史纲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第一章侵略与反侵略斗争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和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2、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社会阶级关系变动。
(1)旧阶级的变化;(2)新阶级的产生(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双面性,即革命性和动摇性)。
4、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民族矛盾,最主要的矛盾);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阶级矛盾)。
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5、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反侵略武装斗争:三元里人民抗英。
6、瓜分危机: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达到高潮。
7、瓜分图谋破产原因:(1)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重要原因);(2)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根本原因)。
义和团运动在粉碎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历史作用。
8、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1)社会制度的腐败(根本原因);(2)经济技术的落后(重要原因)。
9、民族意识的觉醒:(1)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编成《四洲志》,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创了中国近代想西方学习的新风。
(2)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3)严复写了《救亡决论》,喊出了“救亡”口号,翻译了《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振聋发聩的警世钟。
(4)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第二章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0、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
(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2)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南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建立;(3)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前期,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具有进步性和空想性),《资政新篇》(后期,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4)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5)意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八章) PPT
第四,要始终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准。
第五,要把社会改造同技术改造相结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八章)
重点内容
1、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 2、社会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 3、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 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即进入由新民主 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0.00% 1949年
56% 34%
1952年
国营经济 私营经济
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 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 中国的民族资本中,工业资本只占1/5;民族资本 主义工业主要是轻工业,缺少重工业的基础;企 业规模小、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发展 困难。而且,建国初期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调整 的过程中,已经采用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
(三): 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 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1952年,全国已有40% 的农户参加了互助组, 少数农户还参加了半 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 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 社。
农户参加合作社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第二节 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上海市工商业界代表步入申请公私合营大会会场
1951年12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农业生产互助 合作的决议(草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八章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2.中共中央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分析
三种基本的经济成份及与之相应的三种基本 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就集中地表现为无产阶级 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三种主要经济成分和三种 基本的阶级力量之间集中表现为:中国还存在着 两种基本的矛盾:国际上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 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17
第二节 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一、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1.提出国家工业化的任务 2.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2.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内外条件
18
一、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1.提出国家工业化的任务
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曾指出:“中 国的新民主主义的独立、自由、民主与统一, 只有在实现工业化的基础上才能巩固;如果没 有这种已经工业化的经济作它们的基础,那么, 所谓新民主主义的独立、自由、民主与统一, 是不能巩固的”。“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 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而斗争,而且为 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的近代化而斗争”。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1080—1081页)
5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2.中共中央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分析
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1948年9月毛泽东指出:“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完成之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就是无 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外部就是同 帝国主义的矛盾”。 刘少奇则强调,在民主革命胜利以后产生 的新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 级的这种斗争,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两条 路线的斗、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八章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八章总结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从清末的启蒙改革开始,到20世纪初民主革命的高潮,再到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经浩劫。
史书赋诗说,“康乐广运,此土此人”,可见近代中国的发展虽受到历史人文环境以及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多种制约,然而也表现出勇挑艰、抗击祸福、克服困难、奋发向上的人民解放创造奇迹的精神。
一、清末民初清末民初,中国出现了以顾曾祖为主导的启蒙思想,推动了改革的进程,改革的核心在于“废除封建制度,恢复化子”,其结果是中国社会政治结构发生了剧变,西方帝国主义进入中国,从而掀起了一场抗击外来侵略和捍卫民族独立的民族斗争。
到20世纪初,党际斗争频发,国家陷入巨变,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激昂的乘势而起,最终取得了北伐的伟大胜利,法宪主义政治思想也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
二、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成立后,政府采取启蒙式的改革措施,发展商业,推动教育进步,尽致力于现代化改革,并建立了科学的管理体制。
人民积极帮助中央政府抗击对外侵害和对内反动势力,在帝国主义列强殖民主义威胁下,他们更加坚定了抗争精神。
但由于当时资本主义尚发育不足,中国经济停滞不前,国家分裂、政治动荡、民间社会动乱,这一切都给国家发展带来了极大障碍。
三、新中国建立新中国建立后,我们改变了全面搞改革的战略安排,以改革开放为主理念,实行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政策,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逐步形成了改革开放、民主法治،市场经济及全面规范发展的改革方案。
重大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从前社会经济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受益,使中国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现在,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一流,追求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了扁平化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发展新模式,为当今世界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总之,近代中国经历了清末改革、民主革命、孙中山国民革命主义的浪潮以及新中国建立以来的改革开放,随着时代进步,中国不断发挥自身潜力,创造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奇迹,推动我们朝着世界一流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八章.ppt
二、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一):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 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没收官僚资本的双重性质: 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附庸— 中国的买办资产阶级,具有 民主革命的性质。 反对中国的大资产阶级,又 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二)、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新中国在利用资本主义工 商业的过程当中,已经开 始对它进行适当的限制, 并把其中的大部分引上了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的道路。
一五计划规定: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 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 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 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 地培养建设人才,保证生产基础上 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计划规定:五年内国家用于建设的投 资总额为766.4亿元,折合黄金7亿 两。
公私合营后,私营工商业向市人民 委员会报喜
3、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和基本完成
年代 名称
互助组
初级社
参加互助合作的 农户
在全国农户总数中的 比重
1951年底 400多万个
300多个 2100万户
19.2%
1954年底
1000万个
48万个
7000万户 60.3%
1956年底,全国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96.3%,其 中参加高级社的达到87.8%。 农业产值每年递增4.8%,5亿多农民在党的领导 下通过合作化,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在 北京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国体: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 主专政。
• 政体:采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 民族政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 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区域自治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第 1 页 共 1 页 2017考研政治:史纲重点总结第八章
一、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伟大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1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近百年来蒙受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
占世界人口总数1/4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2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
3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4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条件;
5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阶段。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我国社会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本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2)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国际上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3、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恢复国民经济
1951年底到1952年10月,开展“三反”运动。
这一运动是以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为核心的一场大规模的群众性政治运动,旨在惩治腐败,拒腐防变,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开展了打击不法资本家的行贿、偷税漏税、盗窃国家财产、偷工减料、盗窃经济情报等不法行为的大规模的群众性政治运动,即“五反”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