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玉屏风散农本方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56例的疗效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味玉屏风散农本方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56例的
疗效观察
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infection,RRTI) 是儿童常见病,其临床特点常年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缠绵难愈,严重影响小儿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
RRTI的发病机理比较复杂,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乱是其发病的重要致病因素。
中医学认为正气虚弱是其发病的内因,邪气
乘虚而入是其发病的外因。
笔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以本虚标实为病机,以益气固表、健脾
补肺为治疗方法,方选玉屏风散加减,采用农本方颗粒制剂治疗56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56例和对照组30例。
观察组中男29例,女27例;年龄2~12.5岁;病程1~6年。
对照组中
男18例,女13例;年龄1.8~13岁;病程1~5年。
两组资料经均衡性检验,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1987年4月成都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所制定的反复感染的诊断标
准[1]。
排除标准
①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儿;②先天性呼吸道畸形患儿;③合并有心、肝、肾或造血系统严
重原发性疾病者;④近1个月内及治疗过程中曾用过免疫抑制剂及免疫增强剂者。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
选用农本方颗粒制剂,方选玉屏风散加减治疗。
组方:黄芪8g、防风6g、山药8g、白术6g、沙参6g、前胡6g、炙甘草4g、枸杞子6g、贝母6g。
余热未退加金银花6g、石膏10g;鼻塞流涕加辛夷6g、苍耳子6g;咽痛加板蓝根8g、射干6g;咳嗽加杏仁8g、桔梗8g;食少纳差加鸡内
金6g、山楂10g。
用量可根据患儿年龄酌情增减。
每日一剂,一日2次,30天为一疗程,疗
程结束判断疗效。
对照组
采用西医常规防治措施:当患儿处于非急性发作期时,对患儿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预防感冒,避开诱发因素;急性发作期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等。
1.3 疗效标准判断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标准疗效标准》[2]制定。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实验室检查,胸
部X线片正常或基本正常,病程较以往缩短2/3以上;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好转,实验室
检查有改善,胸部X线片炎症阴影好转,病程较以往缩短1/2左右;无效:临床症状、体征
无变化或加重,实验室检查和胸部X线片无改善,发病次数无明显减少。
2 治疗结果
见附表1
附表1:治疗效果
n 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56 32 22 2 96.43
对照组30 14 12488.66
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在中医学隶属于感冒、咳嗽、及“虚人感冒”,“体虚感冒”等范畴。
各
代医家对其论述颇多,主要病机多由于肺脾两虚。
儿童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为“稚阴稚阳”
之体,脾胃虚弱,腠理疏松,又因风寒外袭,戕害正气,反复发病。
肺为娇脏,最易受伤,
肺气虚则卫外不固,又易受外邪侵袭而复发。
因此,本病的发生“不在邪多,而在正虚”,因
此治法应以益气固表、健脾补肺,选方玉屏风散加减,玉屏风散出自《丹溪心法》,方中选用
黄芪益气固表,为主药,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益气固表,二药合用益气固表之力颇强,佐
以防风走表而祛风邪,与黄芪、白术同用,则补中寓散,且黄芪得防风,则固表而不留邪,
防风得黄芪,则祛邪而不伤正,二药合用,共奏益气固表、扶正祛邪之效。
现代药理研究提示:玉屏风散的药理作用主要为:①增强免疫功能,该作用途径较广,作
用效果较为肯定,不仅对体液免疫、单枚巨噬细胞系统、T淋巴细胞表现出明显的增强作用,而且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及神经免疫也有增强及调整作用。
②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抗细菌
粘附作用。
③增加肾上腺皮质功能。
④增强肺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的活性。
玉屏风散及其
加味对呼吸系统常见且棘手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及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具
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为临床广泛应用的可靠方药。
本观察结果表明,玉屏风散加味能明显改善RRTI患儿临床症状, 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减少发病
次数,可重复性强。
且临床使用中药免煎农本方颗粒,服用方便,易于被儿童接受。
参考文献
[1]胡仪吉.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J].中华儿科杂志,1988,26(1):41.
[2] 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