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一)《包楞调》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一)
——《包楞调》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包楞调是一种流行在山东成武的传统民歌。
1962年10月,成武县文化馆干部魏传经在田集镇小程楼村采访民间歌手周金英时,收集并记录了歌词,后由成武县第一中学教师孙啸天谱曲。
《包楞调》是流行于山东菏泽成武县的一首小调,因为歌词中多处使用了“白楞楞楞”“包楞楞楞”等唱词而得名。
成武县有挑担念经的习俗,每逢庙会,当地妇女便会挑着担子唱念经文(佛经、孝经或民间故事),招徕众人围观。
这种边舞边唱的形式被称为“担经”。
《包楞调》便是流传至今的一首“担经”。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民歌,感受齐鲁燕赵支脉音乐文化特点欣赏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民歌,感受我国民歌的流变性。
2.了解并掌握“鱼咬尾”这种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形式,并能够灵活运用、创编旋律。
三、教学重难点
1.了解《包楞调》赵支脉民歌的特点。
掌握“鱼咬尾”的结构形式。
2.体会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音乐意境,掌握民歌的流变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你们知道战国时期齐鲁燕赵等国是现在我国的哪些省吗?
生:包括山东、河北、北京、天津及苏北徐州地区
师: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进入齐鲁燕赵支脉的音乐世界。
(二)初听歌曲
1.《包楞调》背景
《包楞调》又叫《包楞戏》,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民歌,它的唱词很多,内容广泛,而且格式严密。
曲调独具特色,特别是舌齿音部分干净利落,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属于活跃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口头性传唱艺术。
2.历史渊源
《包楞调》起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是“担经”(指当地人民在庙会祈福过程中哼唱化缘求善的形式)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在山东民间传播很广,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传统艺人的减少,了解、演唱它的人也越来越少;清朝末年以后濒临失传。
直至新中国成立,我国抢救性挖掘和整理民族文化遗产拯救了一大批面临失传的有着宝贵价值的文化遗产,其中就有《包楞调》。
1962年10月, 时任成武县文化馆干部的魏传经在大田集乡小程楼村采集民歌时发现了这首“担经”调,通过周金英回忆演唱,魏传经记录并改写填词、孙啸天记谱整理,最终形成了大家非常熟悉的《包楞调》版本。
3.包楞调的发展
《包楞调》自挖掘整理出来后,立即引起音乐界的关注和认可,成为最有代表性的一首山东民歌。
1963年上海制片厂把姚月兰在山东省民歌会上演唱的《包楞调》灌制成唱片并在国内外发行;同年《歌曲》杂志第五期也详细介绍了此曲,进一步引起专家学者对其的重视;1980年,在王音旋教授的指导下,将《包楞调》的声音带到了全国民间民族唱法会演的地方;1982年,《包楞调》登上春节联欢晚会上;近些年来,大量的歌手相继改编《包楞调》,并把它推向了世界。
随着时代的发展,《包楞调》的演唱形式也在不断变化。
由独唱发展为合唱、舞曲、器乐曲、交响乐等多种艺术形式,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被国家教育部列为艺术院校专业教材曲目。
(三)再次欣赏
从歌曲的完整性角度来看,词和音乐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包楞调》歌词内容广泛,来自佛经、孝经、当地民间故事等,曲调是民歌或地方戏曲。
它把当地民俗文化和民间音乐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1.词的风格美
《包楞调》的歌词格式严密:第一句末尾是“白楞楞”,第二句末尾是“一点红”,第三句末尾重复该段字眼,第四句是“紧包楞”;每句歌词句末采用eng、ong、ang、ing 等鼻后母音收尾,表达了山东方言“侉”的特点,并带有丰富的山东“芋头干儿味”,提升了地方语言的美感,加入了
原汁原味士语的味道,使得整首歌曲极具特色性和表现性,
2.曲调的地域美
《包楞调》的曲调风格饱含山东民歌长期发展而传承下来的艺术特点和创作形式,它与诸多的外界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其旋律变化就借鉴菏泽方言语调语气的高低起伏,它的旋律就是通过对当地方言的加工和补充而形成,明显表达出山东人豪放、直爽的个性。
再者,其曲调组成中,主题音调音色欢悦、热情、明朗并伴有很强的故事性,让人仿佛身处其中。
五、教学小结
一曲《包楞调》浸透着众多音乐者辛勤采风的汗水,一曲《包楞调》用旋律继承了山东民歌的淳朴,用歌词记录了山东人民的憨直和风趣;一曲《包楞调》用它那极富特点的唱腔,不仅填补了中国声乐史上民间花腔的空白,还打破了外国音乐界认为只有欧美才有民间花腔的论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