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节月球和地月系》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球和地月系》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
一、作业目标
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月球和地月系》的学习,使学生能够:
1. 掌握月球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理解地月系的构成和运动规律。
3. 培养学生对宇宙空间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4. 提高学生地理学习中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作业内容
1. 基础理论知识学习
学生需认真阅读课本内容,掌握月球的形成、月球的物理特征、月球的地理意义等基本知识。
同时,需理解地月系的构成,包括月球轨道、月球运动等。
2. 观察与记录
(1)月相观察:学生需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每晚记录下月亮的形状和位置,并绘制简图,以观察月相变化。
(2)星空观测:选择晴朗的夜晚,观察星空,特别是月亮的位置和与其他星座的关系,并记录下自己的观测感受。
3. 制作与展示
(1)制作月球模型:学生可利用手边的材料制作简易的月球模型,包括月球表面的基本特征和地貌。
(2)展示地月关系:学生需将地月系的关系以图示或动画形式进行展示,清晰表达地月之间的距离、运动关系等。
4. 实践操作与探究
(1)利用网络资源或图书馆资料,查找关于月球的最新科研成果或探索计划,并撰写简短的报告。
(2)设计一次模拟太空旅行的活动,包括模拟月球表面的环境、太空行走等环节,并记录下活动过程和感受。
三、作业要求
1. 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作业内容,并保证作业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观察记录要详细,包括时间、地点、天气状况、观察到的现象等要素。
3. 制作模型和图示要具有科学性,能准确反映月球和地月系的特点。
4. 报告和展示要结合所学知识,内容充实、条理清晰。
5. 实践操作与探究环节要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四、作业评价
本作业的评价将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准确度、创新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标准包括:
1. 理论知识掌握程度。
2. 观察记录的详细程度和准确性。
3. 制作模型和图示的科学性和创意性。
4. 报告和展示的条理性和内容充实度。
5. 实践操作与探究环节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五、作业反馈
作业完成后,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并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同时,学生也可根据教师的反馈,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便更好地掌握《月球和地月系》的相关知识。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
一、作业目标
本作业旨在加深学生对地月系和月球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空间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本课时的作业练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月球的形成、运行轨迹及其对地球的影响等知识点。
二、作业内容
1. 基础知识巩固:要求学生复习月球的基本知识,包括月球的形成理论、月球的物理特性、月球的表面特征等,并完成相关的基础知识填空题和选择题。
2. 月相观察日记: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连续的月亮周期(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每日固定时间观察月相的变化,并记录在观察日记中,尝试解释其形成原理。
3. 地月互动讨论:结合日常天文现象,让学生讨论地月系中地球与月球的相互作用,如潮汐现象、月球对地球引力等,并形成小组报告。
4. 创意制作:学生可自行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月球模型,要求模型能够体现月球的基本特征和地月关系。
三、作业要求
1. 基础知识巩固部分:要求学生在复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答案需准确无误。
2. 月相观察日记:观察需真实细致,日记格式规范,记录内容应包括观察时间、地点、天气状况以及月相的具体描述和变化过程。
3. 地月互动讨论:小组讨论需充分,报告内容应包括地月系的基本知识、相互作用的实例以及个人见解。
4. 创意制作:制作需符合月球的基本特征,如大小比例、表面特征等,同时需体现地月关系,如月球围绕地球旋转的模型。
四、作业评价
1. 评价标准:以准确性、完整性、创新性为评价标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综合评价。
2. 评价方式: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批改,并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情况进行评价。
同时,鼓励同学之间进行互评和自评。
五、作业反馈
1. 对于学生的作业,教师将进行逐一评价,并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
2. 对于学生的疑问和困惑,教师将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3. 对于学生的优秀作业和创意制作,将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分享,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地理学习。
本作业设计方案旨在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内容,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月球和地月系》的知识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相信学生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