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毕业论文[管理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目录
摘要 (1)
1 前言 (2)
2 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3)
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 (3)
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5)
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 (5)
(6)
(7)
3 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构想 (8)
(8)
“以人为本” (8)
(8)
(9)
(9)
(10)
4 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分析 (11)
5 结束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 ..13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摘要:近年来,民营经济发展非常迅速,企业文化建设在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认真分析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企业文化在发展中的现实困境,探讨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已经成为研究民营企业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民营企业;企业文化建设;问题;困境;对策
1前言
“企业文化”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几乎涵盖了管理科学、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学科的内容,有他自身独特的价值观念、文化观念、理想信念、行为方式等。
若能全方位研究它、实施它,便可使企业全部精神力量和物流力量,最大限度的被激活起来,从而使企业能产生一种无形而巨大的潜在推动力,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永远处于不败之地。
从对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来看,当前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总体来说尚处于较低层次,有些民营企业甚至至今对企业文化仍然迷惑不解或一知半解,认识上存在严重的缺陷和错误。
民营企业家多“出身草莽”,没有很高的文化程度,没受过很好的企业管理方面的培训和教育。
我国大多数民企的成功大都是靠一两位创业者的杰出贡献,他们的经营哲学和经营理念已经深入到企业的各方面,企业家个人的文化素质和思想境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重要作用,甚至可以左右企业文化发展方向。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世俗灵魂。
因此,要加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就必须提升民营企业家的综合素质,培育和提升富有特色的民营企业价值观,深化以“人本管理”为核心内容的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全面推进民营企业CI体系构建和重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2 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从无到有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有些早期风光的民营企业如今已不见了踪影,而有些已经发展成为巨无霸型的
大企业,也有很多仍然处在默默无闻的发展状况。
一般来讲,早期的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都经历了四个阶段:吃饭阶段、致富阶段、体面阶段、责任阶段。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历史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是一样的!80年代初,我国国民经济还处于非常落后的阶段,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大部分家庭吃不饱,有些南方省份正是在这个时候有了民营经济的发展,以街边食品小摊、家庭小作坊、货郎等模式开始经营。
这些聪明的农村穷人被生活所迫,开始做一些小买卖、小生意以图生计。
这个时候的民营经济还处于摸索阶段,谈不上企业化经营,企业(如果可以叫做企业的话)内部没有明显的人员分工是这个阶段民营经济最主要的特征,这是第一个阶段,称之为吃饭阶段。
目前全国有名的浙江正泰电器集团公司的主人南存辉自己说:就是在没有饭吃的情况下开始自己创事业。
吃饭阶段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民营企业家的温饱问题,当温饱问题解决了以后,企业家已经具备了在市场中讨生活的本领,也积累了一些资金,于是更多的民营企业家将目光放到了发家致富上面,这样我国早期的民营企业开始出现,民营企业家在这个致富的阶段不单单考虑的是生活的问题,而是快速致富!这个阶段可以称为致富阶段。
这个阶段的民营企业仅仅是开始发展,企业内部的人员分工开始明晰,尽管企业内部的人员还是以亲戚朋友为主,但分工明确和讲究协作已经在企业内部形成。
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阶段是第三个阶段,即体面阶段。
主要集中在90年代初,这个时期由于民营经济的社会地位开始逐步拉高,民营企业开始大量出现。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发展,民营企业家历经风雨,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但是在很大的程度上还没有被社会承认和追捧,甚至有些国家机关人员包括国企的工人都看不起民营企业家,于是为了争得自己的社会地位,也就是为了自己的体面生活,民营企业家开始将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加上国家的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开始变快。
这个阶段对于民营企业家来讲最为关键和冒险,如果投资或者运作失败,民营企业家又将会一无所有,因此,有些人在这个阶段就会收手,变得满足!这个阶段的民营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特别大,因为企业管理要规范,而企业家本人从来就没有经历过正规化的管理培训和经历,因此大量外聘人员管理企业是这个阶段民营企业的特点。
第四个阶段是责任阶段。
民营企业经历了前面的三个阶段,财富和企业家的社会地位都有了,于是民营企业开始考虑自己对社会的责任,这个时候民营企业家会在追求自己财富的同时把对社会的责任也放在突出位置。
这个阶段的民企明显的特征是在某一行业里面已经牢牢扎稳根基,在行业内或者社会
公众面前享有很高的威望。
总之,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的积累和科技的发展已经使得一些民营企业可以避开第一、二阶段而直接从第三阶段产生,民营经济已经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和力量。
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2、2、1 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我国以来,已经走过了20年历程。
这20年是企业文化从初期传入到引起关注、广受重视、直至日益普及的20年,是企业文化从不被认识甚至遭受质疑和冷落到逐步被广泛接受、认同和实践并在理论研究、实践活动、教育培训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的20年,是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历经曲折然后蓬勃发展、不断开拓前进的20年。
纵观我国企业文化建设20年历程,可以基本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传入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1988年)
企业文化理论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美国,于1984年前后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传入我国,并很快受到我国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关注。
从此开始至1988年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成立是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个阶段。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的正式成立成为这一时期的标志性事件。
在薄一波、韩天石、张大中、张同舟等一批老前辈的积极倡导和亲自推动下,作为我国第一家全国性企业文化社团的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于1988年成立,并且提出“运用企业文化理论推进企业改革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观点,为推动企业文化的理论传播、理论研究、实践运用提供了重要的组织、理论支持。
(二)徘徊阶段(1989年—1991年)
1989年至1991年是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二个阶段。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企业文化理论一度被认为是“外来理论”和“西化产物”,被认为在中国不适用。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步入低谷。
面对企业文化建设出现的低潮局面,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坚定地认为企业文化是我国企业改革和企业管理的重要理论力量和实践途径,坚定地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方向正确,大有可为。
在广泛进行实践调研和深入进行理论探索的基础上,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在1991年鞍山大型研讨会上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重要理论观点,从理论的高度深刻阐释了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定位、理论内涵、历史传承、现实意义、指
导原则、实践途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这一理论观点的提出使我们第一次高扬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文化这面旗帜,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历史影响。
(三)发展阶段(1992年—1999年)
1992年至1999年是企业文化在我国重新受到重视并且日益深入发展的时期,历史的发展使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这是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三个阶段。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深刻把握宏观背景的重大变化,积极开展了一系列重要工作,大力推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一是广泛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先后举办了几十期各类研讨班,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二是编辑出版了一系列企业文化论著。
三是加强理论研究,特别是完成了“企业名牌论”和“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开发”两项国家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四是加强组织建设,逐步建立了同全国各地企业文化组织的广泛联系。
五是在实践活动中,涌现出了攀钢、广钢、吉化、长安、农业银行等一批企业文化建设优秀示范企业。
(四)提升阶段(2000年至今)
2000年至今是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第四个阶段。
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是外在环境的变化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更新的课题和更高的要求,企业文化建设层次和水平的提升成为这一时期面临的日益迫切的任务。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我国至今的20年时间里,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在开拓中前进,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重要成就。
这些成就的取得凝聚着一切关心、支持、参与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各界人士的心血和汗水。
这些成就的取得使我们对未来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景更加充满信心。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在企业经营发展中具有无法替代的核心作用。
首先,从企业文化发展的角度来说,企业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在创造着文化,而文化也够塑着企业。
企业文化理论是在日美企业经营管理比较,特别是日美企业管理基本模式的比较研究中提出来的。
从日美企业管理的成败说明企业文化成功不完全取决于企业的制度,甚至也不完全取决于企业的战略计划、生产技术,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的一种无形财富---企业文化。
其次,从企业文化的实质来看,归根到底是以人为本的文化。
一方面,为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起到催化作用。
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全面有效地提高了人的素质。
第三,从企业管理和企业形象的角度来说。
一方面,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哲学的体现和总结,企业文化把我国工业现代管理经验与国外先进管理理论与经验熔为一炉,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的最佳结合反映,是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企业沃土中培植出来的鲜花与硕果,是中国工人阶级智慧的结晶,闪烁着东方哲学的奇异光彩,为企业面向市场求生存、求发展开辟了道路。
另一方面,企业形象不单是经济问题,还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现象,是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产品、服务、信誉、环境、人员素质、行为举止、战略发展、精神风貌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企业文化造就的企业在市场上的标志所在,也是企业文化在企业精神、企业道德、职业道德内在机制诸方面的整日反应。
优秀企业是靠文化来提高自己的品位,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
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原因浅析
尽管现如今企业文化都成了最时髦、最风行、最时尚的词汇。
没有哪个管理培训班不设企业文化课程的;没有哪个学者或企业管理说到企业管理不说企业文化的。
但目前,对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仍有两个较为典型的误区。
第一是把企业文化等同于文体活动。
第二是将企业文化等同于CI。
当前不少民营企业导入了CI体系,但是CI只是实现民营企业经营和发展目的的一种形式和手段,并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部。
中国企业文化CI化与中国企业家的“务实”精神也分不开。
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往往要投入一笔可观的费用,而企业家则是希望能够“多、快、好、省”地收回这笔投资,如果通过CIS导入企业文化,一方面提升了企业形象,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提升企业文化内涵,一举两得,因此尽管知道这样的企业精神是不适合企业需求的,也就只好默默地认了。
除此之外,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还存在着许多问题:1、民营企业家素质的影响:企业创始人或经营者文化有限并受传统文化影响,现在虽有许多科技企业的经营者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但对文化建设不知如何入手。
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具有创新、参与、民主意识,具有独立人格的企业文化人,没有高素质的员工参与,民企文化建设最终只是纸上谈兵。
2、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我国有歧视民营经济的传统。
改革开放后政府虽已看到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为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民营经济的地位渐渐得到了认可。
但各
级政府官员在做决策、审批、创造环境等时仍受固化心智的影响而对民营经济不利。
这样民营企业要想发展起来必然不会按常理出牌,从而漠视商业伦理和道德,对要花费大量心血的企业文化建设就有一种说不清的感觉。
3、深受传统文化影响:我国的社会组织一直是以家庭为中心的组织,家庭和乡土观念占决定性地位,家庭里的人际关系是最重要的关系。
中国人对家庭的高度认同,大大淡化了社会和组织的认同,造成对家庭的过度依赖。
不可避免地导致一种低信任度的社会的结构出现。
我国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曾经照搬过“斯大林模式”,经历改革开放后的风风雨雨的企业文化还不够成熟,究其主要原因,一是民营企业价值观塑造目的性不明确,盲目照搬照抄;二是民营企业价值观塑造目标未建立在企业现有状况的基础上,缺乏塑造的实践依据。
3 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构想
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
体现“以人为本”
现代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一定素质的劳动者,而且需要高素质的综合智能,用丰富的人力资本、优势替代物质资本和技术的优势。
民营企业员工既是企业文化的创始者,又是企业文化的接受者和传播者。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强化“以人为本”的意识,注重人性管理和“攻心为上”,通过一定形式和途径,加大对员工的“感情投入”,民营企业家不要常以“老板”自居,要以一种平常心善待员工,重视员工的思想感情以及合理要求,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权利。
确立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树立和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推行参与管理,让员工了解企业的目标和发生的种种问题,积极主动思考并寻求解决的途径,这有利于加快企业文化的建设。
另外,企业必须尊重员工的个人价值和发展需要,将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结合起来,以人为本,设计出最为合理的工作体系,寻找合适的突破口,加大人员智力投资,给予发展机会,真正做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企业文化留人”。
使传统的工作系统向人本工作系统转换,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
创建学习型组织
学习是企业生命力的源泉。
企业要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提高核心竞争力,必须强化学习,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
未来成功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具有五种技能: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远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
可见学习型组织在共同的远景下,有着崇高的信
念与使命,追求心灵的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与这种学习型组织相适应的是学习型文化。
在这种文化导向下,人们追求通过学习提高素质、开发能力与智慧。
尤其是团队通过学习,提高整体的适应能力和创造力。
学习型民营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整个组织弥漫着浓厚的学习气氛,它包含了四点含义,即“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团体学习”。
在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
“学习型”组织不断涌现,这与高科技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
高科技企业要求企业团队积极主动地通过学习和实践提升自我素质,这些民营企业在其文化建设过程中提倡建设开放的创业型和学习型的团队。
学习型团队必须是开放的,不是故步自封的;是吸收新鲜知识的,不是固守传统的。
学习型文化是未来成功发展的保证,也是基于企业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重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企业文化的灵魂,也是一个企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企业不断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
但是不注重创新却成为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以至于使原本对企业发展起积极作用的文化变成了企业发展的障碍,使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最终脱离了企业经营管理实际。
创新的同时须注意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这三个层次的相互协调,还要注意对原有企业文化的扬弃。
民营企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应对自身的文化系统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与企业发展加强衔接,提高整个企业文化素质,促进企业持续健康成长。
企业发展需要保持和发扬原来已经具有的传统的优秀文化,但是企业文化也应与时惧进,针对企业内外环境适时地调整、创新和变革,才能保证企业的进一步壮大。
民营企业发展到现阶段,也只有在观念创新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引进品牌意识,才能再上新的台阶。
况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入世,更要求企业文化具有开放性、兼容性,站在全新角度,用全新的意识去认识世界。
创新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状态和氛围,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使企业适应经济大潮,符合市场经济要求,成为充满活力的长寿企业。
达尔文物种进化理论认为自然界得以生存的不是最强大的或最聪明的物种,而是最善应变的物种,同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民营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成为“掌握变局的赢家”。
3.1.4恪守诚信之基
企业诚信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具有的诚实、信守诺言的一种伦理道德。
它是商品社会的社会契约之一,是市场经济有序发展的前提。
对民营
企业融资难有人认为是由于我国金融服务体系本身存在的制度缺陷造成的
和国人对民营企业存在偏见歧视的意识造成的,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
是民营企业普遍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对员工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共
产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致使民营企业信用状况较差,信用意识淡薄,恶意造假、制假逃债、赖债等现象较严重。
这不仅造成了民营企业可供银行
贷款担保的信用资产匮乏、民营企业融资难,而且严重阻碍民营企业潜能的
充分发挥。
企业诚信的形成和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双方交易的收益与
损失的精确计算为特征;第二阶段,双方之间通过多次交易形成博弈均衡,
这个均衡就是以双方相互之间了解为特征;第三阶段,双方之间建立以信任
为特征的交易。
对于企业诚信的形成我们可以用一个支付矩阵来表示。
这里
假定企业A有两个策略空间(不欺骗,欺骗),顾客B也有两个策略空间(相信,不相信)。
企业A 欺骗不欺骗
顾客B相信 2,2 -1,4
不相信 4,-1 0,0
假设A、B通过公平合理交易都能得到两个单位的收益,如果一放不欺骗(相信)而另一方欺骗(不相信)双方的收益分别为-1和4,如果双方都采取欺骗和不相信则双方的收益为0,或者不进行交易。
如果市场的竞争和信息的交流非常充分,双方之间可能采取(相信,不欺骗)的策略组合,如果市场竞争是非充分的,法律也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则双方可能会采取欺骗和不相信,对A来说,如果选择不欺骗的话,收益可能为2和-1,如果选择欺骗的话,收益为4和0,因此对AL来说,他可能有较大的风险,所以不欺骗是最优策略。
如果双方都意识到这一点,都坚持认为谁主动不欺骗(相信)谁就会有较大的风险,结果都不约而同的选择欺骗(不相信)策略,最终谁也不能从中获益。
由于交易是重复进行的,双方都认为欺骗和(不相信)不是最优策略,结果经过无数次的博弈,最好还是选择不欺骗和相信。
因此民企只有做到诚信才能壮大起来。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创新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涉及的
问题很多,与不同国家制度、民族特点、经济环境、客观条件等,都有非常紧
密的联系,而且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人员结构不同等,也都要影响到企
业文化不同的取向。
但企业文化作为一门学科,它还是有其基本规律的,企业
的文化建设应该在对自己企业审视的前提下,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综合考虑,整体定位。
要把设计、整合与操控相结合,把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要有对进步与创新不懈追求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观。
二、有信仰支撑、道德支撑及科学合理的经营理念。
三、倡导民本思想、平等观念以及对人的普遍信任与尊重。
四、倡导社会责任感和合理的利己主义,在合理合法的基础上谋求自身利益的实现,并回报社会。
五、形成合作、合理与合法基础上的竞争观念及竞争行为。
六、提倡民主观念及民主管理规范。
这是指管理上的民主及企业操控民主意识。
七、形成并积极倡导理性主义,避免狂热、梦想、短视的心态。
八、提倡对工作、对职业的尊重,在企业内部既要尊重自己的工作,又要尊重别人的工作。
九、构筑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沟通氛围。
十、形成一种弹性管理意识和管理方法,把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4 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分析
要建设优秀的民营企业文化,首要因素是企业家。
民营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个人的文化素养,其实质是企业家文化的一种体现。
企业家既是企业文化的“总设计师”,又是塑造企业文化的“总工程师”。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家要创造出优秀的、高品位的文化,要发挥好示范表率作用,就需要具备企业家的优秀素质,包括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品质、创造精神、管理才能、决策水平、技术业务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尤其是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只有如此,企业家才会自觉地以身作则,才会真正信任、尊重员工,而不是凌驾于员工之上,把员工看成自己挣钱的工具;企业员工也才会敬重和支持企业家,心甘情愿地接受企业家的领导,并自觉以民营企业家为榜样,齐心协力共同为企业的健康发展而努力。
因此只有培育出适合企业成长发展的民营企业家文化,才能建设好民营企业文化,民营企业家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陶冶自己的情操,形成崇高的品格、宽阔的胸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惟有如此,民营企业家文化在企业深深扎根并枝繁叶茂时,民营企业的春天才会来到,它是民营企业发展和壮大的根本保证。